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666401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42238.2

申请日:

2015.03.27

公开号:

CN104743728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2F 9/10登记生效日:2017071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王文领变更后权利人:郑州和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凯旋大街建设路18号C696号变更后权利人: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299号浦发国际金融中心9号楼9层903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9/10申请日:20150327|||公开

IPC分类号:

C02F9/10; C01C1/10

主分类号:

C02F9/10

申请人:

王文领

发明人:

王文领; 秦晓丽; 屈剑; 吴玄斌

地址:

102488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凯旋大街建设路18号C69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100

代理人:

彭冬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剩余氨水输送至脱氨塔提馏段上部的布液器,经布液后自上而下流过提馏段填料层;剩余氨水采用企业循环稀氨水的余热加热后,回到脱氨塔内,在20-28KPa的负压下,不断蒸发产生二次蒸汽;该二次蒸汽自下而上穿过提馏段填料层,与逆向流动的剩余氨水接触,对剩余氨水进行脱氨;剩余氨水到达塔底时,成为符合要求的合格剩余氨水,从塔内抽出;二次蒸汽到达脱氨塔顶部时,吸收了大部分氨气,自脱氨塔引出,进入冷凝器,冷凝器抽出的氨混合气引入氨吸收塔,用脱盐水进行循环吸收,生产10-20%的浓氨水,并输送至浓氨水储罐备用或备售,冷凝器冷凝下来的稀氨水回流塔内继续脱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废水车间的剩余氨水排入废水缓存池,温度70-75℃,经过滤后的剩余氨水pH值调节至11.5-12之间,由脱氨塔进料泵(2)经脱氨塔进料口输送至脱氨塔(1)提馏段上部的布液器,经布液后自上而下流过提馏段填料层,脱氨塔(1)内压力只有绝压20-28KPa,剩余氨水蒸发1.5-1.8%,温度随之降低到60-65℃,到达脱氨塔(1)底部后,由循环泵(3)经换热器(4)冷进料入口输送至换热器(4)冷进料一侧;温度72-77℃循环稀氨水由循环氨水循环泵经换热器(4)热进料入口输送至换热器(4)热进料一侧;
剩余氨水、循环氨水经换热器(4)间接换热,循环氨水温度降至63-68℃,热量不断传递给剩余氨水,剩余氨水温度由60-65℃上升至68-73℃;剩余氨水经换热器(4)出口重新流回脱氨塔(1)底部,塔内压力只有绝压20-28KPa,对应饱和水蒸气温度60-65℃,剩余氨水不断蒸发产生二次蒸汽;二次蒸汽自下而上穿过提馏段填料层,与自上而下流动的剩余氨水逆向接触,氨气不断从剩余氨水中逸出,进入二次蒸汽中;
剩余氨水到达塔底时,氨气绝大部分被汽提出来,根据不同要求,剩余氨水中氨气含量只有5-200mg/L;符合要求的剩余氨水由脱氨塔(1)出料泵(5)从塔内抽出,输送至企业下道工序深化处理;
B、二次蒸汽到达脱氨塔(1)提馏段上部时,吸收了大部分氨气,继续向上进入脱氨塔(1)精馏段,与脱氨塔(1)外回流的冷凝稀氨水在精馏段填料间逆流接触,再次对回流稀氨水中的氨气进行吸收,然后自脱氨塔(1)顶部引出,进入冷凝器(6);
在冷凝器(6)中,温度27-30℃的循环冷却水对脱氨塔(1)顶部引出的含氨二次蒸汽进行冷凝降温,自身温度上升至37-40℃,从冷凝器(6)中排出,进入冷却塔进行循环冷却;
为保证脱氨塔(1)中压力维持在20-28KPa的负压水平,设置水环式真空泵(7),与冷凝器(6)二次蒸汽所在的一侧的壳程联通,不断将冷凝器(6)中的不凝气抽出,由于冷凝器(6)壳程通过二次蒸汽管道与脱氨塔直接联通,从而 使脱氨塔(1)中压力维持在20-28KPa的固定水平;
C、二次蒸汽在冷凝器(6)中被循环冷却水间接冷凝,温度降至50-60℃,大部分二次蒸汽被冷凝下来,一部分氨气被二次蒸气冷凝水吸收,形成稀氨水;冷凝下来的全部稀氨水经稀氨水回流泵(14)输送至脱氨塔(1)精馏段上部,经布液后自上而下流动,与从提馏段上升的二次蒸汽逆向接触,大部分氨气从稀氨水中逸出,转移到二次蒸汽中,到达提馏段上部布液器时,其中的氨气含量与进入脱氨塔(1)提馏段上部的剩余氨水中氨气含量达到平衡,二者混合后一起向下经过提馏段进行脱氨;
冷凝器(6)壳程的未被冷凝下来的不凝气体不断被真空泵(7)抽出;真空泵(7)与氨吸收塔(8)下段直接联通,抽出的氨混合气由真空泵引入氨吸收塔(8)下段一级吸收段下部;
D、氨吸收塔(8)分上下两段:下段为一级吸收段,上段为二级吸收段,采用脱盐水进行吸收;根据剩余氨水中氨气含量和回收氨水的浓度要求,由脱盐水喷淋泵将脱盐水定量输送至氨吸收塔(8)上部,由喷嘴均匀喷洒到二级吸收段填料层上层,自上而下流过二级吸收段填料层,对经过一级吸收段吸收后未被吸收的氨气进行二级吸收;脱盐水吸收氨气后成为稀氨水,继续向下流过一级吸收段填料层,对从氨吸收塔(8)下部引入的氨混合气进行一级吸收;吸收过程中,稀氨水浓度不断提高;
考虑到氨水吸收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量,将氨吸收塔(8)高架起来,吸收塔(8)底部的稀氨水及部分氨气自塔底锥体口自然流出,进入氨水冷却器(10),被冷却器壳程的循环冷却水间接降温至35-40℃,随着温度降低,氨气被稀氨水进一步吸收,然后自流进入稀氨水罐(11);
为防止一个循环吸收氨水浓度达不到浓度要求,设置一级吸收循环喷淋泵(9),将稀氨水从稀氨水罐(11)输送至氨吸收塔(8)一级吸收段上部,通过喷嘴均匀喷洒到一级吸收段填料层上层,与二级吸收段流下来的稀氨水一起,作为一级吸收段的吸收液,对由吸收塔下部自上而下穿过的氨混合气进行循环吸收;
当稀氨水罐(11)氨水浓度达到要求时,由合格氨水泵(12)输送至浓氨水储罐(13)备用或备售。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新能源化工、石油化工等化工行业的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含氨气的焦化剩余氨水采用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以及脱除出来的氨气的综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煤化工等化工企业在焦炭生产和煤气化的冷却和洗涤过程中,形成大量的含氨、酚、氰化物、硫化物的稀氨水,该部分废水去除煤尘、煤粉、焦油后,作为冷却水在系统内循环使用,称为循环氨水;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氨氮等有害成分富集,必须定期排出一部分,同时补充部分工艺净水,循环氨水才能正常循环使用,排出的这部分氨水称为剩余氨水,首先要进行脱氨,然后才能进入企业的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深化处理。目前对这部分剩余氨水的脱氨处理,大部分企业采用高温蒸氨工艺,将废水加热至102-105℃,用高温生蒸汽将氨氮从废水中汽提出来,经冷凝成干净的稀氨水后,用于脱硫或制取硫酸铵。该工艺特点是能耗高,每处理1吨剩余氨水,仅仅蒸氨环节蒸汽耗费就高达150公斤,按120元/公斤的蒸汽价格,费用15元。按年产焦炭220万吨的湿法熄焦焦化企业来讲,一年的剩余氨水总量约48万吨,生蒸汽的耗费达到720万元,对企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同时企业的循环氨水温度高达72-80℃,需要较多的冷量冷却降温才能循环使用,热量被白白浪费掉,同时还要增加冷却设施的投资。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和国家节能、环保新标准的实施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大,积极探索新的脱氨方法和处理工艺,在满足国家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实现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成为上述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重要和急切的任务。
因此,煤化工等能源、化工企业,急需一种方法,既能将剩余氨水中的氨气回收利用,又能大大降低蒸汽等能源耗费,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节约;同时投资相对适中,并尽可能实现运行正收益。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煤化工等能源、 化工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使剩余氨水脱氨后完全能达到企业进一步生化处理要求,并将氨气进行回收,制取10-20%浓度的氨水,同时完全不用蒸汽,实现余热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从而变废为宝,最终提高生产质量,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废水车间的剩余氨水排入废水缓存池,温度70-75℃,经过滤后的剩余氨水pH值调节至11.5-12之间,由脱氨塔进料泵(2)经脱氨塔进料口输送至脱氨塔(1)提馏段上部的布液器,经布液后自上而下流过提馏段填料层,脱氨塔(1)内压力只有绝压20-28KPa,剩余氨水蒸发1.5-1.8%,温度随之降低到60-65℃,到达脱氨塔(1)底部后,由循环泵(3)经换热器(4)冷进料入口输送至换热器(4)冷进料一侧;温度72-77℃循环稀氨水由循环氨水循环泵经换热器(4)热进料入口输送至换热器(4)热进料一侧;
剩余氨水、循环氨水经换热器(4)间接换热,循环氨水温度降至63-68℃,热量不断传递给剩余氨水,剩余氨水温度由60-65℃上升至68-73℃;剩余氨水经换热器(4)出口重新流回脱氨塔(1)底部,塔内压力只有绝压20-28KPa,对应饱和水蒸气温度60-65℃,剩余氨水不断蒸发产生二次蒸汽;二次蒸汽自下而上穿过提馏段填料层,与自上而下流动的剩余氨水逆向接触,氨气不断从剩余氨水中逸出,进入二次蒸汽中;
剩余氨水到达塔底时,氨气绝大部分被汽提出来,根据不同要求,剩余氨水中氨气含量只有5-200mg/L;符合要求的剩余氨水由脱氨塔(1)出料泵(5)从塔内抽出,输送至企业下道工序深化处理;
B、二次蒸汽到达脱氨塔(1)提馏段上部时,吸收了大部分氨气,继续向上进入脱氨塔(1)精馏段,与脱氨塔(1)外回流的冷凝稀氨水在精馏段填料间逆流接触,再次对回流稀氨水中的氨气进行吸收,然后自脱氨塔(1)顶部引出,进入冷凝器(6);
在冷凝器(6)中,温度27-30℃的循环冷却水对脱氨塔(1)顶部引出的含氨二次蒸汽进行冷凝降温,自身温度上升至37-40℃,从冷凝器(6)中排出, 进入冷却塔进行循环冷却;
为保证脱氨塔(1)中压力维持在20-28KPa的负压水平,设置水环式真空泵(7),与冷凝器(6)二次蒸汽所在的一侧的壳程联通,不断将冷凝器(6)中的不凝气抽出,由于冷凝器(6)壳程通过二次蒸汽管道与脱氨塔直接联通,从而使脱氨塔(1)中压力维持在20-28KPa的固定水平;
C、二次蒸汽在冷凝器(6)中被循环冷却水间接冷凝,温度降至50-60℃,大部分二次蒸汽被冷凝下来,一部分氨气被二次蒸气冷凝水吸收,形成稀氨水;冷凝下来的全部稀氨水经稀氨水回流泵(14)输送至脱氨塔(1)精馏段上部,经布液后自上而下流动,与从提馏段上升的二次蒸汽逆向接触,大部分氨气从稀氨水中逸出,转移到二次蒸汽中,到达提馏段上部布液器时,其中的氨气含量与进入脱氨塔(1)提馏段上部的剩余氨水中氨气含量达到平衡,二者混合后一起向下经过提馏段进行脱氨;
冷凝器(6)壳程的未被冷凝下来的不凝气体不断被真空泵(7)抽出;真空泵(7)与氨吸收塔(8)下段直接联通,抽出的氨混合气由真空泵引入氨吸收塔(8)下段一级吸收段下部;
D、氨吸收塔(8)分上下两段:下段为一级吸收段,上段为二级吸收段,采用脱盐水进行吸收;根据剩余氨水中氨气含量和回收氨水的浓度要求,由脱盐水喷淋泵将脱盐水定量输送至氨吸收塔(8)上部,由喷嘴均匀喷洒到二级吸收段填料层上层,自上而下流过二级吸收段填料层,对经过一级吸收段吸收后未被吸收的氨气进行二级吸收;脱盐水吸收氨气后成为稀氨水,继续向下流过一级吸收段填料层,对从氨吸收塔(8)下部引入的氨混合气进行一级吸收;吸收过程中,稀氨水浓度不断提高;
考虑到氨水吸收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量,将氨吸收塔(8)高架起来,吸收塔(8)底部的稀氨水及部分氨气自塔底锥体口自然流出,进入氨水冷却器(10),被冷却器壳程的循环冷却水间接降温至35-40℃,随着温度降低,氨气被稀氨水进一步吸收,然后自流进入稀氨水罐(11);
为防止一个循环吸收氨水浓度达不到浓度要求,设置一级吸收循环喷淋泵(9),将稀氨水从稀氨水罐(11)输送至氨吸收塔(8)一级吸收段上部,通过喷嘴均匀喷洒到一级吸收段填料层上层,与二级吸收段流下来的稀氨水一起,作为一级吸收段的吸收液,对由吸收塔下部自上而下穿过的氨混合气进行循环吸 收;
当稀氨水罐(11)氨水浓度达到要求时,由合格氨水泵(12)输送至浓氨水储罐(13)备用或备售。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一是在低温负压的条件下,用循环氨水携带的热量加热剩余氨水,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汽提脱氨的介质,从而完全取代生蒸汽;二是具备较常压脱氨更好的脱除效果,根据企业需要,可将剩余氨水中的氨氮脱除至5-200mg/L;三是脱出的氨气直接用于制取浓度10-20%的浓氨水,用于企业脱硫或直接对外出售;四是节约了将循环氨水进行降温的设备和能源耗费。该方法可用于类似废水的综合处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废水车间的剩余氨水排入废水缓存池,温度70-75℃,经过滤后的剩余氨水pH值调节至11.5-12之间,pH值调节至11.5-12之间,并经过滤后的剩余氨水,温度70-75℃,由脱氨塔进料泵(2)经脱氨塔进料口输送至脱氨塔(1)提馏段上部的布液器,经布液后自上而下流过提馏段填料层,由于脱氨塔(1)内压力只有20-28KPa(绝压,下同)),剩余氨水蒸发一部分(1.5-1.8%),温度随之降低到60-65℃,到达脱氨塔(1)底部后,由循环泵(3)经换热器(4)冷进料入口输送至换热器(4)冷进料一侧;循环稀氨水(温度72-77℃)由循环氨水循环泵经换热器(4)热进料入口输送至换热器(4)热进料一侧;
剩余氨水、循环氨水经换热器(4)间接换热,循环氨水温度降至63-68℃,热量不断传递给剩余氨水,剩余氨水温度由60-65℃上升至68-73℃;剩余氨水经换热器(4)出口重新流回脱氨塔(1)底部,由于塔内压力只有20-28KPa,对应饱和水蒸气温度60-65℃,剩余氨水不断蒸发产生二次蒸汽;二次蒸汽自下而上穿过提馏段填料层,与自上而下流动的剩余氨水逆向接触,氨气不断从剩余氨水中逸出,进入二次蒸汽中;
剩余氨水到达塔底时,氨气绝大部分被汽提出来,根据不同要求,剩余氨水中氨气含量只有5-200mg/L;符合要求的剩余氨水由脱氨塔(1)出料泵(5)从塔内抽出,输送至企业下道工序深化处理;
B、二次蒸汽到达脱氨塔(1)提馏段上部时,吸收了大部分氨气,继续向上进入脱氨塔(1)精馏段,与脱氨塔(1)外回流的冷凝稀氨水在精馏段填料间逆流接触,再次对回流稀氨水中的氨气进行吸收,然后自脱氨塔(1)顶部引出,进入冷凝器(6)。
在冷凝器(6)中,温度27-30℃的循环冷却水对脱氨塔(1)顶部引出的含氨二次蒸汽进行冷凝降温,自身温度上升至37-40℃,从冷凝器(6)中排出,进入冷却塔进行循环冷却;
为保证脱氨塔(1)中压力维持在20-28KPa的负压水平,设置水环式真空泵(7),与冷凝器(6)壳程(二次蒸汽所在的一侧)联通,不断将冷凝器(6)中的不凝气抽出,由于冷凝器(6)壳程通过二次蒸汽管道与脱氨塔直接联通,从而使脱氨塔(1)中压力维持在20-28KPa的固定水平;
C、二次蒸汽在冷凝器(6)中被循环冷却水间接冷凝,温度降至50-60℃,大部分二次蒸汽被冷凝下来,一部分氨气被二次蒸气冷凝水吸收,形成稀氨水;冷凝下来的全部稀氨水经稀氨水回流泵(14)输送至脱氨塔(1)精馏段上部,经布液后自上而下流动,与从提馏段上升的二次蒸汽逆向接触,大部分氨气从稀氨水中逸出,转移到二次蒸汽中,到达提馏段上部布液器时,其中的氨气含量与进入脱氨塔(1)提馏段上部的剩余氨水中氨气含量达到平衡,二者混合后一起向下经过提馏段进行脱氨;
冷凝器(6)壳程的未被冷凝下来的不凝气体(氨混合气,主要是氨气,含少量水蒸汽和微量其它不凝气体)不断被真空泵(7)抽出;真空泵(7)与氨吸收塔(8)下段直接联通,抽出的氨混合气由真空泵引入氨吸收塔(8)下段一级吸收段下部;
D、氨吸收塔(8)分上下两段:下段为一级吸收段,上段为二级吸收段,采用脱盐水进行吸收。根据剩余氨水中氨气含量和回收氨水的浓度要求,由脱盐水喷淋泵将脱盐水定量输送至氨吸收塔(8)上部,由喷嘴均匀喷洒到二级吸收段填料层上层,自上而下流过二级吸收段填料层,对经过一级吸收段吸收后未被吸收的氨气进行二级吸收;脱盐水吸收氨气后成为稀氨水,继续向下流过一级吸收段填料层,对从氨吸收塔(8)下部引入的氨混合气进行一级吸收;吸收过程中,稀氨水浓度不断提高;
考虑到氨水吸收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量,将氨吸收塔(8)高架起来,吸收 塔底部的稀氨水及部分氨气自塔底锥体口自然流出,进入氨水冷却器(10),被冷却器壳程的循环冷却水间接降温至35-40℃,随着温度降低,氨气被稀氨水进一步吸收,然后自流进入稀氨水罐(11);
为防止一个循环吸收氨水浓度达不到浓度要求,设置一级吸收循环喷淋泵(9),将稀氨水从稀氨水罐(11)输送至氨吸收塔(8)一级吸收段上部,通过喷嘴均匀喷洒到一级吸收段填料层上层,与二级吸收段流下来的稀氨水一起,作为一级吸收段的吸收液,对由吸收塔下部自上而下穿过的氨混合气进行循环吸收。
当稀氨水罐(11)氨水浓度达到要求时,由合格氨水泵(12)输送至浓氨水储罐(13)备用或备售。
本发明主要设备包括:
1、负压汽提脱氨及余热利用系统:由脱氨塔、换热器、进料泵、出料泵、循环泵、真空泵组成;
2、氨水制备系统:由冷凝器、稀氨水回流泵、氨吸收塔、氨水冷却器、循环喷淋泵、合格氨水泵、稀氨水罐、浓氨水罐组成。
3、电气、仪表控制系统:由电气系统、DCS控制系统和控制阀门、控制仪表等组成。
本发明中,脱氨所需热量全部由系统循环氨水自身余热供热,完全替代外部生蒸汽供热;系统本身无物料富集问题。

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化剩余氨水负压脱氨的节能型脱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剩余氨水输送至脱氨塔提馏段上部的布液器,经布液后自上而下流过提馏段填料层;剩余氨水采用企业循环稀氨水的余热加热后,回到脱氨塔内,在20-28KPa的负压下,不断蒸发产生二次蒸汽;该二次蒸汽自下而上穿过提馏段填料层,与逆向流动的剩余氨水接触,对剩余氨水进行脱氨;剩余氨水到达塔底时,成为符合要求的合格剩余氨水,从塔内抽出;二次蒸汽到达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