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666374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921411.9

申请日:

2016.08.23

公开号:

CN205936132U

公开日:

2017.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5F15/73(2015.01)I; E06B11/02; E06B11/04; G09F23/00

主分类号:

E05F15/73

申请人:

尹博实

发明人:

尹博实

地址: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竹杆胡同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刘哲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包括左支撑柱、防撞装置、广告门主体和右支撑柱;所述广告门主体设置在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之间;在所述左支撑柱上端设置有安装板,在所述左支撑柱上设置有与安装板配合的旋转支板。在本实用新型中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将广告门主体支撑,广告门主体能够左支撑柱上旋转,通过左支撑柱上的驱动装置控制广告门主体的旋转,防撞装置检测到行人的时候,防撞装置给主控制器信号,让其将广告门主体打开或者保持打开的状态,这样能够保证在行人穿行的时候,广告门主体不会自动关闭撞到行人,同时也会在广告门主体要关闭的时候,想出小区的人被检测到,防撞装置也会将广告门主体打开,方便行人出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撑柱、防撞装置、广告门主体和右
支撑柱;所述广告门主体设置在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之间;在所述左支撑柱上端设置有安
装板,在所述左支撑柱上设置有与安装板配合的旋转支板,所述广告门主体上下两端分别
铰接在安装板和旋转支板上;
所述防撞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柱
上,在所述右支撑柱上设置有与第一检测部相配合的第二检测部;
所述广告门主体上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安装板部分设置有旋转齿轮,所述
旋转齿轮与设置在安装板上的驱动装置连接驱动齿轮啮合;
所述驱动装置与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防撞装置连
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为红外线
发射装置或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第二检测部为红外线接收装置或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
防撞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
实现对广告门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为红外线
发射接收装置或反光板,所述第二检测部为反光板或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在所述红外线
发射接收装置上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
接,实现对广告门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柱上设置有电
控锁,所述电控锁连接有用于控制电控锁开关的解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广告门主体上设置
有与所述电控锁相配合的锁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告门主体上设置有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铰接在所述左支撑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广告门
主体之间空隙形成观察孔,用于观察往来的行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告门主体为中空腔
体,在所述中空腔体内设置有上下设置的上旋转轴和下旋转轴,所述上旋转轴和所述下旋
转轴之间设置有用于广告宣传的宣传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告门主体上设置有
第一透明板和与第一透明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透明板;所述上旋转轴不低于所述第一透明板
上端,所述下旋转轴不高于所述第一透明板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柱和所述右
支撑柱下端均设置有固定座,在左支撑柱的固定座与所述旋转支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检
测部。

说明书

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门从理论上理解应该是门的概念的延伸,是门的功能根据人的需要所进行的
发展和完善。自动门行业发展已日渐成熟,自动门是指:可以将人接近门的动作识别为开门
信号的控制单元,通过驱动系统将门开启,在人离开后再将门自动关闭,并对开启和关闭的
过程实现控制的系统。

在小区进出的时候会有自动门为行人自动打开,方便行人进入;一般进入小区的
时候,需要验证身份再进入,当人们进入小区后,需要将门关上防止未经许可的人进入,但
是进入的人往往没有及时或者其他原因不方便关上小区的门,这样给其他人员进入小区带
来方便,对小区的安全也是一个隐患。

为此,需要再人们进入到小区内,能够自动控制小区的门闭合,这样能够保护小区
的安全,同时在自动闭合的过程中不能撞到行人,保证行人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动
关闭的门在关闭的时候误伤通过的行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包括左支撑柱、防撞装置、广告门主
体和右支撑柱;所述广告门主体设置在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之间;在所述左支撑柱上端设
置有安装板,在所述左支撑柱上设置有与安装板配合的旋转支板,所述广告门主体上下两
端分别铰接在安装板和旋转支板上;

所述防撞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设置在所述左支撑
柱上,在所述右支撑柱上设置有与第一检测部相配合的第二检测部;

所述广告门主体上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安装板部分设置有旋转齿轮,
所述旋转齿轮与设置在安装板上的驱动装置连接驱动齿轮啮合;

所述驱动装置与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防撞装
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部为红外线发射装置或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第二检测
部为红外线接收装置或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
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实现对广告门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部为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或反光板,所述第二检测部为
反光板或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在所述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上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
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实现对广告门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右支撑柱上设置有电控锁,所述电控锁连接有用于控制电控锁开
关的解锁装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广告门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控锁相配合的锁孔。

进一步地,所述广告门主体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铰接在所述左支撑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广告门主体之间空隙形成观察孔,用于观察往来的
行人。

进一步地,所述广告门主体为中空腔体,在所述中空腔体内设置有上下设置的上
旋转轴和下旋转轴,所述上旋转轴和所述下旋转轴之间设置有用于广告宣传的宣传布。

进一步地,所述广告门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透明板和与第一透明板相对设置的第二
透明板;所述上旋转轴不低于所述第一透明板上端,所述下旋转轴不高于所述第一透明板
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左支撑柱和所述右支撑柱下端均设置有固定座,在左支撑柱的固
定座与所述旋转支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检测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将广告门主体支
撑,广告门主体能够左支撑柱上旋转,通过左支撑柱上的驱动装置控制广告门主体的旋转,
防撞装置检测到行人的时候,防撞装置给主控制器信号,让其将广告门主体打开或者保持
打开的状态,这样能够保证在行人穿行的时候,广告门主体不会自动关闭撞到行人,同时也
会在广告门主体要关闭的时候,想出小区的人被检测到,防撞装置也会将广告门主体打开,
方便行人出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左支撑柱; 2-右支撑柱; 3-主控制器;

4-广告门主体; 5-解锁装置; 6-上旋转轴;

7-下旋转轴; 8-宣传布; 9-观察孔;

10-第一检测部; 11-第二检测部; 12-安装板;

13-安装架; 14-旋转支板; 15-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包括左支撑柱1、防撞装置、广告门主体4和右支撑柱
2;广告门主体4设置在左支撑柱1和右支撑柱2之间;在左支撑柱1上端设置有安装板12,在
左支撑柱1上设置有与安装板12配合的旋转支板14,广告门主体4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在安装
板12和旋转支板14上;

防撞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部10和第二检测部11;第一检测部10设置在左支撑柱1上,
在右支撑柱2上设置有与第一检测部10相配合的第二检测部11;

广告门主体4上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穿过安装板12部分设置有旋转齿轮,旋转齿
轮与设置在安装板12上的驱动装置连接驱动齿轮啮合;

驱动装置与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主控制器3连接;主控制器3与防撞装置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防撞装置的第一检测部10和第二检检测部分别设置在做左支撑
柱1和右支撑柱2上,第一检测部10和第二检测部11的相互配合,能够检测在第一检测部10
和第二检测部11之间有没有行人通过,将检测结果发送给主控制器3,主控制器3根据结果,
控制驱动装置让广告门主体4进继续关闭还是打开或者维持打开状态。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第一检测部10为红外线发射装置或红外线
接收装置,第二检测部11为红外线接收装置或红外线发射装置,防撞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
器和控制器,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3,实现对广告门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在左支撑柱1上
设置有红外线发射装置,右支撑柱2的相应位置设置与红外线发射装置配合使用的红外线
接收装置;在行人穿过广告门的时候,能够遮挡住红外线,红外线接收装置不能接收到红外
线,红外线传感器会给控制器一个信号,控制器将信号给主控制器3,主控制器3根据当时广
告门主体4所处的状态对驱动装置进行操控;在左支撑柱1上也可以设置红外线接收装置,
在右支撑柱2上设置红外线发射装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第一检测部10为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或反
光板,第二检测部11为反光板或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在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上设置有红
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主控制器3连接,实现对广告门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左支撑柱1设置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在右支撑柱2上设置有反光
板,或者左支撑柱1上设置有反光板,右支撑柱2的相应位置设置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红外
线发射接收装置发射的红外线经过反光板的反射,又回到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中,完成红
外线回路,当行人挡住红外线的正常的反射的时候,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的红外线闯传感
器会通过控制器发射给主控制器3信号,当广告门主体4正在进行关闭动作的时候,驱动装
置控制广告门主体4停止关闭动作,并控制其打开,起到保护行人的安全的作用。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右支撑柱2上设置有电控锁,电控锁连接有
用于控制电控锁开关的解锁装置5。

在本实施例中,右支撑柱2上的电控锁连接控制电控锁开合的解锁装置5,解锁装
置5可以为刷卡装置、密码解锁以及指纹解锁中一种或多种同时安装在右支撑柱2上,这样
能够保证小区的安全,进入小区的人通过解锁装置5的身份识别,能够禁止不符合的人员进
入小区。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在广告门主体4上设置有与电控锁相配合的
锁孔。

广告门主体4上的锁孔与电控锁匹配,这样广告门主体4一端固定在左支撑柱1上,
另一端固定在右支撑柱2上,防止其他人员的进出;当需要进入的时候,通过解锁装置5控制
电控锁从锁孔中拔出,从而打开广告门,这样实现解锁装置5对广告门开启的控制;当小区
外的人进入小区的时候,需要通过解锁装置5开启广告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
地,广告门主体4上设置有安装架13,安装架13铰接在左支撑柱1上。

在本实施例中,广告门主体4通过安装架13安装在左支撑柱1上,安装架13为框架,
广告门主体4设置在框架内,根据需要广告门的大小不同,能够通过安装架13调节,将广告
门主体4安装在便于人们观看的位置,通过安装架13调节整个广告门的大小,这样能够适应
多个不同需求的,方便使用,方便推广。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安装架13与广告门主体4之间空隙形成观察孔
9,用于观察往来的行人。

广告门主体4上下端面安装在安装加上,左右两侧与安装架13之间有一段的距离
从而形成观察孔9,进出小区的人们能够通过观察孔9,观察其他人,避免发生冲突和碰撞,
提高通行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广告门主体4为中空腔体,在中空腔体内设置
有上下设置的上旋转轴6和下旋转轴7,上旋转轴6和下旋转轴7之间设置有用于广告宣传的
宣传布8。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广告门的作用,在广告门主体4内设置的上旋转轴6和下旋转
轴7配合使宣传布8上下运动,当宣传布8主要在上旋转轴6的时候,通过下旋转轴7的运动,
使其宣传布8收卷在下旋转轴7上,控制电机控制上旋转轴6和下旋转轴7的配合运动,当下
旋转轴7收卷的时候,上旋转轴6配合从动,当上旋转轴6收卷的时候,下旋转轴7配合从动。

为了方便观察,广告门主体4内的广告,进一步地,广告门主体4上设置有第一透明
板和与第一透明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透明板;上旋转轴6不低于第一透明板上端,下旋转轴7
不高于第一透明板下端。

广告门主体4上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相对设置,通过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
板能够看见广告门主体4内的宣传布8上的内容,达到推广和宣传的目的。

进一步地,左支撑柱1和右支撑柱2下端均设置有固定座15,在左支撑柱1的固定座
15与旋转支板14之间设置有第一检测部10。

为了将左支撑柱1和右支撑柱2更牢固的固定和安装,在左支撑柱1和右支撑柱2下
端面设置固定座15,从而方便固定和牢固固定。

在固定座15和旋转支板14之间设置第一检测板,这样能够保证行人通行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就会被检测到,比如骑车通过,检测到车轮;以及其他的方式,旋转支板14用于
支撑广告门主体4,在旋转支板14下端安装第一检测部10,当检测不到的时候,说明被检测
物品的高度低于第一检测部10,当广告门关闭的时候,也不会碰到该物品;这样起到防撞的
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左支撑柱1和右支撑柱2将广告门主体4
支撑,广告门主体4能够左支撑柱1上旋转,通过左支撑柱1上的驱动装置控制广告门主体4
的旋转,防撞装置检测到行人的时候,防撞装置给主控制器3信号,让其将广告门主体4打开
或者保持打开的状态,这样能够保证在行人穿行的时候,广告门主体4不会自动关闭撞到行
人,同时也会在广告门主体4要关闭的时候,想出小区的人被检测到,防撞装置也会将广告
门主体4打开,方便行人出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广告门红外防撞系统,包括左支撑柱、防撞装置、广告门主体和右支撑柱;所述广告门主体设置在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之间;在所述左支撑柱上端设置有安装板,在所述左支撑柱上设置有与安装板配合的旋转支板。在本实用新型中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将广告门主体支撑,广告门主体能够左支撑柱上旋转,通过左支撑柱上的驱动装置控制广告门主体的旋转,防撞装置检测到行人的时候,防撞装置给主控制器信号,让其将广告门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