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止泻散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6659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5523.4

申请日:

2015.04.15

公开号:

CN104800547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68申请日:2015041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8; A61K9/14; A61P1/12; A61K33/0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申请人: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莲

地址:

215000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嵩山路2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止泻散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中药止泻散按重量包括如下成分:乌梅12~19份、麦门冬13~17份、芦荟6~12份、芒硝9~15份、甘草6~13份、茯苓8~18份、陈皮4~9份、车前子5~11份、木香7~12份、牵牛子3~7份、当归5~12份和瓦椤子6~9份。中药止泻散是通过对中药材的真空微波干燥、冷冻干燥和机械破碎相结合制备得到,制备得到的止泻散具有药性适中,使用最佳比例无毒副作用,对成年人和少儿都有良好的疗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药止泻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止泻散按重量包括如下成分:乌梅12~19份、麦门冬13~17份、芦荟6~12份、芒硝9~15份、甘草6~13份、茯苓8~18份、陈皮4~9份、车前子5~11份和木香7~12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止泻散按重量包括如下成分:乌梅12~19份、麦门冬13~17份、芦荟6~12份、芒硝9~15份、甘草6~13份、茯苓8~18份、陈皮4~9份、车前子5~11份、木香7~12份、牵牛子3~7份、当归5~12份和瓦椤子6~9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止泻散按重量包括如下成分:乌梅15~18份、麦门冬14~16份、芦荟7~10份、芒硝10~12份、甘草8~11份、茯苓11~14份、陈皮5~7份、车前子6~8份、木香9~11份、牵牛子4~6份、当归8~10份和瓦椤子7~8份。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止泻散按重量包括如下成分:乌梅16份、麦门冬15份、芦荟9份、芒硝11份、甘草10份、茯苓12份、陈皮6份、车前子7份、木香10份、牵牛子5份、当归9份和瓦椤子7份。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用清水洗净所有药材;
步骤二,将乌梅、麦门冬、芦荟和芒硝首先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吹干,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滤网过滤后分别取乌梅12~19份、麦门冬13~17份、芦荟6~12份和芒硝9~15份,混合得A粉;
步骤三,将甘草、茯苓、陈皮、车前子和木香这五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后分别将上述冻干物进行研磨,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甘草6~13份、茯苓8~18份、陈皮4~9份、车前子5~11份和木香7~12份,混合得B粉;
步骤四,将牵牛子、当归和瓦椤子这三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再进行真空微波干燥,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牵牛子3~7份、当归5~12份和瓦椤子6~9份,混合得C粉;
步骤五,将上述的A粉、B粉和C粉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止泻散。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所述的滤网粒径为70目。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骤三中所述的冷冻干燥的干燥温度为-10℃,冷冻干燥时间为5小时。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四中所述的真空微波干燥的干燥温度为55℃,真空度为50Pa,微波功率为600w。

说明书

一种中药止泻散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保养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止泻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通常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生冷食物和消化不良等因素造成,慢性腹泻通常是由肠道干扰性疾病、肠道非感染性炎症、肿瘤和小肠吸收不良等因素造成。腹泻起病急,可伴发热、腹痛。病变位于直肠和(或)乙状结肠的患者多有里急后重,每次排便量少,有时只排出少量气体和黏液,粉色较深,多呈黏冻状,可混血液。小肠病变的腹泻无里急后重,粪便不成形,可成液状,色较淡,量较多。慢性胰腺炎和小肠吸收不良者,粪便中可见油滴,多泡沫,含食物残渣,有恶臭。霍乱弧菌所致腹泻呈米泔水样。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引起的腹泻,粪便常带脓血。
    市面上有售的止泻药种类有很多,有中成药也有西药,各有其优缺点,但有的止泻药药性太猛,对身体有一定损失,特别是治疗小儿腹泻的时候尤为不便;有的止泻药药性太差,止泻效果太差。
    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02091262A的发明公开了止泻散,成分包括:麸炒苍术,陈皮,炒防风,麸炒神曲,炒麦芽,盐泽泻,甘草,升麻,羌活,柴胡,猪苓和肉豆蔻,此发明制得的止泻散无毒副作用,能够健脾祛湿升阳止泻;但其药性偏弱,治疗时间偏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中药止泻散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止泻散,所述的中药止泻散按重量包括如下成分:乌梅12~19份、麦门冬13~17份、芦荟6~12份、芒硝9~15份、甘草6~13份、茯苓8~18份、陈皮4~9份、车前子5~11份和木香7~12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所述的中药止泻散按重量包括如下成分:乌梅12~19份、麦门冬13~17份、芦荟6~12份、芒硝9~15份、甘草6~13份、茯苓8~18份、陈皮4~9份、车前子5~11份、木香7~12份、牵牛子3~7份、当归5~12份和瓦椤子6~9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所述的中药止泻散按重量包括如下成分:乌梅15~18份、麦门冬14~16份、芦荟7~10份、芒硝10~12份、甘草8~11份、茯苓11~14份、陈皮5~7份、车前子6~8份、木香9~11份、牵牛子4~6份、当归8~10份和瓦椤子7~8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所述的中药止泻散按重量包括如下成分:乌梅16份、麦门冬15份、芦荟9份、芒硝11份、甘草10份、茯苓12份、陈皮6份、车前子7份、木香10份、牵牛子5份、当归9份和瓦椤子7份。
一种中药止泻散及其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用清水洗净所有药材;
步骤二,将乌梅、麦门冬、芦荟和芒硝首先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吹干,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滤网过滤后分别取乌梅12~19份、麦门冬13~17份、芦荟6~12份和芒硝9~15份,混合得A粉;
步骤三,将甘草、茯苓、陈皮、车前子和木香这五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后分别将上述冻干物进行研磨,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甘草6~13份、茯苓8~18份、陈皮4~9份、车前子5~11份和木香7~12份,混合得B粉;
步骤四,将牵牛子、当归和瓦椤子这三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再进行真空微波干燥,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牵牛子3~7份、当归5~12份和瓦椤子6~9份,混合得C粉;
步骤五,将上述的A粉、B粉和C粉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止泻散。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的制备方法,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所述的滤网粒径为70目。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的制备方法,步骤三中所述的冷冻干燥的干燥温度为-10℃,冷冻干燥时间为5小时。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中药止泻散的制备方法,步骤四中所述的真空微波干燥的干燥温度为55℃,真空度为50Pa,微波功率为600w。
    有益效果:腹泻本是人的一种保护动作,所以治疗时的药物药性要适中,药性不可过猛也不可太弱。本发明使用纯中药制备得到,使用最佳比例时无毒副作用,且药性适中,能快速止住腹泻且不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当乌梅16份、麦门冬15份、芦荟9份、芒硝11份、甘草10份、茯苓12份、陈皮6份、车前子7份、木香10份、牵牛子5份、当归9份和瓦椤子7份时,中药止泻散的效果最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一,用20℃的清水清洗所有药材;
步骤二,将乌梅、麦门冬、芦荟和芒硝首先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吹干,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分别取乌梅12~19份、麦门冬13份、芦荟12份和芒硝9份,混合得A粉;
步骤三,将甘草、茯苓、陈皮、车前子和木香这五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进行冷冻干燥,干燥温度为-10℃,时间为5小时,干燥后分别将上述冻干物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甘草6份、茯苓18份、陈皮4份、车前子11份和木香7份,混合得B粉;
步骤四,将牵牛子、当归和瓦椤子这三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再进行真空微波干燥,干燥温度为55℃,真空度为50Pa,微波功率为600w,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牵牛子3份、当归12份和瓦椤子6份,混合得C粉;
步骤五,将上述的A粉、B粉和C粉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止泻散。
实施例2
步骤一,用20℃的清水清洗所有药材;
步骤二,将乌梅、麦门冬、芦荟和芒硝首先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吹干,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分别取乌梅12~19份、麦门冬17份、芦荟6份和芒硝15份,混合得A粉;
步骤三,将甘草、茯苓、陈皮、车前子和木香这五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进行冷冻干燥,干燥温度为-10℃,时间为5小时,干燥后分别将上述冻干物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甘草13份、茯苓8份、陈皮9份、车前子5份和木香12份,混合得B粉;
步骤四,将牵牛子、当归和瓦椤子这三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再进行真空微波干燥,干燥温度为55℃,真空度为50Pa,微波功率为600w,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牵牛子7份、当归5份和瓦椤子9份,混合得C粉;
步骤五,将上述的A粉、B粉和C粉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止泻散。
实施例3
步骤一,用20℃的清水清洗所有药材;
步骤二,将乌梅、麦门冬、芦荟和芒硝首先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吹干,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分别取乌梅18份、麦门冬14份、芦荟10份和芒硝10份,混合得A粉;
步骤三,将甘草、茯苓、陈皮、车前子和木香这五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进行冷冻干燥,干燥温度为-10℃,时间为5小时,干燥后分别将上述冻干物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甘草8份、茯苓14份、陈皮5份、车前子8份和木香9份,混合得B粉;
步骤四,将牵牛子、当归和瓦椤子这三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再进行真空微波干燥,干燥温度为55℃,真空度为50Pa,微波功率为600w,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牵牛子4份、当归10份和瓦椤子7份,混合得C粉;
步骤五,将上述的A粉、B粉和C粉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止泻散。
实施例4
步骤一,用20℃的清水清洗所有药材;
步骤二,将乌梅、麦门冬、芦荟和芒硝首先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吹干,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分别取乌梅15份、麦门冬16份、芦荟7份和芒硝12份,混合得A粉;
步骤三,将甘草、茯苓、陈皮、车前子和木香这五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进行冷冻干燥,干燥温度为-10℃,时间为5小时,干燥后分别将上述冻干物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甘草11份、茯苓11份、陈皮7份、车前子6份和木香11份,混合得B粉;
步骤四,将牵牛子、当归和瓦椤子这三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再进行真空微波干燥,干燥温度为55℃,真空度为50Pa,微波功率为600w,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牵牛子6份、当归8份和瓦椤子8份,混合得C粉;
步骤五,将上述的A粉、B粉和C粉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止泻散。
实施例5
步骤一,用20℃的清水清洗所有药材;
步骤二,将乌梅、麦门冬、芦荟和芒硝首先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吹干,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分别取乌梅16份、麦门冬15份、芦荟9份和芒硝11份,混合得A粉;
步骤三,将甘草、茯苓、陈皮、车前子和木香这五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进行冷冻干燥,干燥温度为-10℃,时间为5小时,干燥后分别将上述冻干物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甘草10份、茯苓12份、陈皮6份、车前子7份和木香10份,混合得B粉;
步骤四,将牵牛子、当归和瓦椤子这三种原料分别进行机械破碎,破碎后,再进行真空微波干燥,干燥温度为55℃,真空度为50Pa,微波功率为600w,干燥后分别将上述的中药材进行研磨,用粒径为70目的滤网过滤后再分别取牵牛子5份、当归9份和瓦椤子7份,混合得C粉;
步骤五,将上述的A粉、B粉和C粉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止泻散。
对比例
    按照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02091262A的发明配方制作一种止泻散:取麸炒苍术60g,陈皮30g,炒防风30g,麸炒神曲30g,炒麦芽30g,盐泽泻18g,甘草12g,升麻24g,羌活12g,柴胡12g,猪苓18g和肉豆蔻12g,将上述各洁净干燥原料药用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得细粉,包装即得止泻散。
将实施例1至5制备得到的中药止泻散与对比例制备得到的止泻散给出现腹泻的5-12岁的少儿和成年人使用,使用人数每例50人使用后所产生的效果如下表。
表1实施例 1~5与对比例的使用情况

注:表中所述的不适反应为口干、腹部不适和恶心。
从表1可知,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02091262A的发明制备的止泻散药性效果较弱,治疗时间偏长,但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止泻散对各年龄段都有效,治疗效果更好,且更不易产生不适反应。

一种中药止泻散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中药止泻散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中药止泻散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药止泻散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止泻散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止泻散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中药止泻散按重量包括如下成分:乌梅1219份、麦门冬1317份、芦荟612份、芒硝915份、甘草613份、茯苓818份、陈皮49份、车前子511份、木香712份、牵牛子37份、当归512份和瓦椤子69份。中药止泻散是通过对中药材的真空微波干燥、冷冻干燥和机械破碎相结合制备得到,制备得到的止泻散具有药性适中,使用最佳比例无毒副作用,对成年人和少儿都有良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