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665897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0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6518.9

申请日:

2015.01.13

公开号:

CN104607592A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2C 7/02申请公布日:201505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2C 7/02申请日:20150113|||公开

IPC分类号:

B22C7/02

主分类号:

B22C7/02

申请人: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王汉卿

地址:

21512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湖路国际教育园南区致能大道1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9

代理人:

安纪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该工艺流程包括:浸湿模版去垢、配制蜡模用料、内范表面粘蜡、优化素面蜡料、擀制素面蜡片、确定贴蜡次序、贴合素面蜡片、接合素面蜡片、组合素面蜡模、检测纹饰蜡料、测定纹饰位置、擀制纹饰蜡片、揭起纹饰蜡片、贴正纹饰蜡片、完整蜡模造型、蜡模插入支钉、制作浇注系统、清洗蜡模表面。本发明的贴制蜡模工艺,使用了技术精湛的模板,无须雕塑蜡模,不但工艺步骤便捷方便,而且容易成批生产,独具特色。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其特在在于,其包 括以下几步:
第一步、配制蜡模用料:所述蜡模用料根据用途分为内范表面粘附蜡 料、形成蜡模壁厚蜡料、形成蜡模纹饰蜡料;
第二步、内范表面粘蜡:用少许蜡料间隙地散涂在内范表面,不涂满, 然后用烙铁加热,把散涂在内范表面的蜡料烫平,粘住蜡片;
第三步、擀制素面蜡片:将条状蜡料用擀面杖反复滚压3~5次,形成 素面蜡片;
第四步、确定贴蜡次序:根据内范形状,确定贴蜡的先后次序;
第五步、贴合素面蜡片:先用烙铁将蜡片和内范表面的粘型蜡料均匀 烫一遍,趁热将所述蜡片贴到内范表面上,使得蜡片与范面贴合在一起;
第六步、接合素面蜡片:在内范表面接合素面蜡片使它们接合完整;
第七步、组合素面蜡模:将分段的蜡模按原器形状制成整体素面蜡模;
第八步、擀制纹饰蜡片:将蜂蜡基蜡料放在阴纹木模板上,反复擀平 成纹饰蜡片;
第九步、揭起纹饰蜡片:将所述纹饰蜡片从阴纹木模板上揭起来;
第十步、贴正纹饰蜡片:将所述纹饰蜡片贴正在素面蜡模上,使其与 所述素面蜡模紧贴;
第十一步、蜡模一体成型:将所述纹饰蜡片布满所述素面蜡模后,再 将相关饰件或部件接合、组装和烫焊于主体蜡模上,使之成型;
第十二步、制作浇铸系统:制作引导浇铸金属液填充型腔的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步为浸湿模板去垢,所述浸湿模板去垢这步设置在 配制蜡模用料这步之前,所述浸湿模板去垢的方法为:选择相应的木模板 浸泡在水中,去除阴纹内的污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步为优化素面蜡料,所述优化素面蜡料这步设置在 所述内范表面粘蜡和擀制素面蜡片之间,所述优化素面蜡料的方法为将预 制好的素面蜡料处在保温状态,优化可塑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步为检测纹饰蜡料,所述检测纹饰蜡料这步设置在 所述组合素面蜡料之后且擀制纹饰蜡片之前,所述检测纹饰蜡料中的纹饰 蜡料为蜂蜡基蜡料,趁热反复拉拔所述蜂蜡基蜡料提高其可塑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步测定纹饰位置,所述测定纹饰位置这步设置在所 述检测纹饰蜡料之后,所述测定纹饰位置为根据器物纹饰,在蜡模素面上 测定纹饰蜡片应该占的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入蜡模支钉这步,所述插入蜡模支钉这步设置在所 述蜡模一体成型和制作浇铸系统之间,所述插入蜡模支钉的方法为:将铜 钉或铁钉加热穿过蜡模插入内范,模外留一截,可使内外范之间的位置保 持不变。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蜡模表面这步,所述清洗蜡模表面这步设置在所 述制作浇铸系统之后,所述清洗蜡模表面的方法为:在清水中加入适量的 洗洁精,均匀地喷在蜡模表面,再用软毛笔反复洗刷,尤其在纹饰凹凸处 和形体的边角处要多次喷洗,自然凉干。

8.  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 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的配制蜡模用料中蜡模用料包括:松香、 蜂蜡、菜油。

说明书

说明书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制蜡模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贴蜡法铸造仿古 铜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
背景技术
青铜器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随着我国现代城市的发展、商 业旅游业的兴起和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也在 不断的提高,因此对青铜器的青睐程度也越来越高。青铜器以独特 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揭示了中华民族的铸造工艺、文 化水平和历史渊源,其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要远远超过字画、瓷器 等。因此,青铜器收藏市场潜力巨大,不仅深受中国收藏者的喜爱, 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的一些仿古铜器业和个人,仿制古铜器都 是以盈利为目的,他们往往受技术水平、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等因 素的影响,既缺乏技术高手和文化底蕴,又缺乏研究意识和实验根据, 因而仿制古铜器的纹饰、铭文、内壁、器形等方面都严重失真,直接 影响了其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因为,铸造仿古铜工艺中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每一步的工艺结果 都影响最终全器的效果,铸型制作也是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 重要的一步,在现在常用的贴制蜡模的工艺方法中,该方法铸造出 的青铜器,常存在范痕,还有垫片痕迹,并且应用该方法对一些铸 造精细、繁缛、镂空的器物不适应,铸成的器物纹饰不够精致慎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蜡法铸造 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通过本发明的贴制蜡模工艺配合贴 蜡法铸造技艺中的其它工艺步骤,铸成的青铜器物纹饰精致慎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其包括以下几 步:
第一步、配制蜡模用料:所述蜡模用料根据用途分为内范表面粘附 蜡料、形成蜡模壁厚蜡料、形成蜡模纹饰蜡料;
第二步、内范表面粘蜡:用少许蜡料间隙地散涂在内范表面,不涂 满,然后用烙铁加热,把散涂在内范表面的蜡料烫平,粘住蜡片;
第三步、擀制素面蜡片:将条状蜡料用擀面杖反复滚压3~5次, 形成素面蜡片;
第四步、确定贴蜡次序:根据内范形状,确定贴蜡的先后次序;
第五步、贴合素面蜡片:先用烙铁将蜡片和内范表面的粘型蜡料均 匀烫一遍,趁热将所述蜡片贴到内范表面上,使得蜡片与范面贴合在一 起;
第六步、接合素面蜡片:在内范表面接合素面蜡片使它们接合完整;
第七步、组合素面蜡模:将分段的蜡模按原器形状制成整体素面蜡 模;
第八步、擀制纹饰蜡片:将蜂蜡基蜡料放在阴纹木模板上,反复擀 平成纹饰蜡片;
第九步、揭起纹饰蜡片:将所述纹饰蜡片从阴纹木模板上揭起来;
第十步、贴正纹饰蜡片:将所述纹饰蜡片贴正在素面蜡模上,使其 与所述素面蜡模紧贴;
第十一步、蜡模一体成型:将所述纹饰蜡片布满所述素面蜡模后, 再将相关饰件或部件接合、组装和烫焊于主体蜡模上,使之成型;
第十二步、制作浇铸系统:制作引导浇铸金属液填充型腔的通道。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一步为浸湿模板去垢, 所述浸湿模板去垢这步设置在配制蜡模用料这步之前,所述浸湿模板去 垢的方法为:选择相应的木模板浸泡在水中,去除阴纹内的污垢。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一步为优化素面蜡料, 所述优化素面蜡料这步设置在所述内范表面粘蜡和擀制素面蜡片之间, 所述优化素面蜡料的方法为将预制好的素面蜡料处在保温状态,优化可 塑性。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一步为检测纹饰蜡料, 所述检测纹饰蜡料这步设置在所述组合素面蜡料之后且擀制纹饰蜡片 之前,所述检测纹饰蜡料中的纹饰蜡料为蜂蜡基蜡料,趁热反复拉拔所 述蜂蜡基蜡料提高其可塑性。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一步测定纹饰位置, 所述测定纹饰位置这步设置在所述检测纹饰蜡料之后,所述测定纹饰位 置为根据器物纹饰,在蜡模素面上测定纹饰蜡片应该占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插入蜡模支钉这步, 所述插入蜡模支钉这步设置在所述蜡模一体成型和制作浇铸系统之间, 所述插入蜡模支钉的方法为:将铜钉或铁钉加热穿过蜡模插入内范,模 外留一截,可使内外范之间的位置保持不变。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清洗蜡模表面这步, 所述清洗蜡模表面这步设置在所述制作浇铸系统之后,所述清洗蜡模表 面的方法为:在清水中加入适量的洗洁精,均匀地喷在蜡模表面,再用 软毛笔反复洗刷,尤其在纹饰凹凸处和形体的边角处要多次喷洗,自然 凉干。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的配制蜡模用 料中蜡模用料包括:松香、蜂蜡、菜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发明的贴制蜡模工艺,使用了技术精湛的模板,无须 雕塑蜡模,不但工艺步骤便捷方便,而且容易成批生产,独具特色。
其二、本发明的贴制蜡模工艺是铸造青铜器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该工艺铸成的青铜器,没有范痕,也没有垫片的痕迹,均可以 应用于铸造精细、繁缛、镂空的器物,铸成的纹饰精致慎密,器物 内壁极近古物。
其三、本发明的贴制蜡模工艺是基于规范的内范成型技术进行 贴蜡制模,再从制作外范到浇铸成器,无论铸器大小,自内而外, 均一次成型、一体铸成,且厚薄讲究、重量相当、形体逼真,该工 艺满足现代仿制青铜器技术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 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 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 工艺,该工艺流程包括:浸湿模版去垢、配制蜡模用料、内范表面 粘蜡、优化素面蜡料、擀制素面蜡片、确定贴蜡次序、贴合素面蜡 片、接合素面蜡片、组合素面蜡模、检测纹饰蜡料、测定纹饰位置、 擀制纹饰蜡片、揭起纹饰蜡片、贴正纹饰蜡片、完整蜡模造型、蜡 模插入支钉、制作浇注系统、清洗蜡模表面。
上述工艺流程步骤具体方法如下:
1、浸湿模版去垢:首先根据内范和器物表面的纹饰要求,选择相 应的木模版平放在水盆或水槽内,上面用砖石压着,使其全部浸泡在水 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湿,木模版上的裂缝、变形处会自然恢复较为平 整的原形,阴纹内的污垢、杂质可用牙刷或相应的工具清除,确保纹饰 工整、洁净。
2、配制蜡模用料:贴蜡法蜡模用料由松香、蜂蜡、菜油等组成, 根据不同用途,分为内范表面粘附、形成蜡模壁厚、形成蜡模纹饰三种 蜡料,它们都具有灵活的配制方法和规范的工艺要求。
由于室温下松香硬而脆,粘性大,制模温度下流动性和可塑性均差, 故以调节菜油的加入量来适应季节变化,使蜡料保持一定塑性;蜂蜡可 提高模料韧性和强度,若不加含油酸较多的菜油一类脂肪,则可塑性欠 佳;菜油是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蜡料中加入菜油,可降低熔点和软 化点,改善流动性和可塑性,但软化点过低,所以天热时应少加菜油。 因此,蜡模用料的合理配制是一道重要的环节。蜡料配制及在贴蜡制模 时,通常室内温度在18℃—26℃之间、湿度在40%—70%RH之间较为适 宜。
3、内范表面粘蜡:内范表面粘蜡的目的,是为使蜡片不致在内范上 脱落。具体方法为:用小木条醮少许蜡料间隙地散涂在内范表面,但不全 部涂满,否则,在内范上贴蜡片时,制作者就难以操作;然后用烙铁加热, 把散涂在内范表面的蜡料一一烫平,确保其表面平整、光滑,部分渗入内 范,形成具有粘性的“蜡钉”,可粘住蜡片。
4、优化素面蜡料:预制的素面蜡料处在保温状态。取蜡前,先在 热锅内加入适量冷水,覆盖在蜡料上;再将手放在冷水中浸湿,同时预 测蜡片的大小;然后用湿手迅速捞出适量的蜡料,趁热反复拉拔5-8次, 使蜡料拉成长条状,这样可使各组份充分混合均匀,达到优化可塑性的 目的。
5、擀制素面蜡片:将平整的木板浸湿后放在工作台上,条状蜡料 横放其中,蜡料左右两侧须竖放2根平行的2毫米厚的细木衬条,用来 控制蜡片厚度;然后用擀面杖把蜡料反复滚压3-5次,即形成素面蜡片。
若此时蜡片未达到规定的厚度,或因蜡料温度下降变硬无法作业, 可用烙铁将其匀烫一遍,再用擀面杖滚压。如此反复作业,皆与室温、 季节、蜡料配比和技术熟练度等有关,视情况灵活运用,直到擀成一张 2毫米厚的蜡片为止;最后取走衬条;根据内范表面具体部位的尺寸, 用刀把蜡片切割成形。
6、确定贴蜡次序:须根据内范的形状,设定贴蜡的先后次序。如 果内范的表面有阳纹(铭文),贴素面蜡片必须从这里开始,先在表面 粘蜡,再贴蜡片,并且要贴两层;首层蜡片较小,只覆盖阳纹,贴蜡时, 趁热用手掌按五六次,再用烙铁反复熨烫蜡面,使蜡模充实;次层素面 蜡片较大,覆盖于首层。
7、贴合素面蜡片:贴蜡前,须用烙铁将蜡片和内范表面的粘型蜡料 匀烫一遍,趁热贴到内范表面,并用手掌反复揉压,让蜡片与粘型蜡料 合为一体;然后用烙铁匀烫蜡片边缘,用湿手来回揉擦,确保蜡片与范面 贴合在一起,并使蜡面光洁、厚薄均匀。
8、接合素面蜡片:在内范表面接合素面蜡片时,蜡片之间往往有 多余的部分,通常用烙铁将其割除,随之用湿手趁热在蜡片边缘来回揉 擦,使之迅速粘住范面。此时在贴好的蜡片之间会出现缝隙,可取蜡料 拉成条形,趁热按压在缝隙间,用烙铁烫平,再用湿手趁热来回揉擦, 使之接合完整。
9、组合素面蜡模:组合成模是指将分段完成的蜡模按原器形制成 整体素面蜡模,如《方彝》之器身、圈足和《觥》之器身、圈足。通常 根据原器的整体造型,利用水平仪、直角尺、软尺等工具进行规范的接 合,先将部分蜡模放平、放正、放稳,上下左右对齐后,将蜡料拉成小 条,趁热按压在接缝处,用烙铁烙平后,再用湿手趁热来回揉擦,使之 粘合成整体。用素面蜡片贴成的蜡模,其厚度即为铜器壁厚。
10、检测纹饰蜡料:纹饰蜡料与素面蜡料的制作方法相同,但配 比截然不同。强度高者,如粘型蜡料和素面蜡料,均为松香基蜡料;塑 性好者,如纹饰蜡料,则用蜂蜡基蜡料。为适应气候的改变,可调节油 脂(如菜籽油)的加入量,则天热少加。也可以可趁热反复拉拔蜡料, 使蜡料充分混合来提高其可塑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模版上压印蜡片时反复试验蜡料的配比量,直到 满意为止,所得的纹饰蜡片必须精细工整、层次清晰、线条流畅,宛如 原器。
经加工优化的蜡料温度为40℃左右,软硬适中、均匀柔韧,是擀蜡、 切蜡、贴蜡的最佳时机,但必须在2分钟内完成。
11、测定纹饰位置:量面定位是根据器物纹饰,在蜡模素面上测 定纹饰蜡片应占的位置。青铜器纹饰通常是对称的,可利用水平仪、直 角尺、软尺、圆规、划针等辅助工具,在相应的蜡模素面上找到中心点、 中心线、水平线、边角线进行划线定位,确保粘贴纹饰蜡片时不走样。
12、擀制纹饰蜡片:从水中取出湿透的木模板,平放在工作台上, 用烙铁烙热,蜂蜡基蜡料趁热反复拉拔后,放在阴纹的木模版上,用拇 指反复按压蜡料成簿片状,反复用擀面杖擀平同时不断用烙铁将其烫 平,从而达到充实蜡模、厚簿均匀的目的。
13、揭起纹饰蜡片:在蜡料背面洒些冷水后,沿着蜡料周边逐步 将蜡片揭起;迅速放在平板上,印有阳纹的一面朝上;然后用刀随纹饰 蜡片外形切去飞边,修整蜡片边沿。若蜡片未及时贴附,可浸泡在水盆 内。
14、贴正纹饰蜡片:一般先将素面蜡模放在台角挑杆上托起,模 面朝上,用烙铁将其表面匀烫一遍,再将纹饰蜡片背面朝下提起,在炉 上左右摆动三到五次,使之受热后柔软有粘性;然后看准素面蜡模的辅 助线将其贴正,用手按压纹饰蜡片,使其与素面蜡模紧贴。接着用加热 的铁丝烫贴型芯表面蜡片的边缘,随后用湿手来回揉擦。既要烙其边缘 使之接合,又要使其形状工整。
15、蜡模一体成型:将纹饰蜡片布满素面蜡模后,还须将相关的饰 件或部件接合、组装和烫焊于主体蜡模上,使之成型。
例如:《鸮卣》器身下部的四足、上部的提耳、器盖的饰件;《方彝》 器盖与器身的八条扉棱、器盖顶部的饰件;《觥》的提梁与饰件、器盖 饰件,都需要一一组装与接合。
拼装时依据原器具体的位置,利用水平仪、直角尺、软尺、圆规等 辅助工具,在相应的蜡模上以中心点、中心线、水平线、边角线等辅助 线定位,确保无偏差后,才能烫焊在上面;然后用加热的细钢丝烙边接 合,用细条形蜡料充实接缝处,再烙烫整形。
16、插入蜡模支钉:在泥范阴干及焙烧的过程中,泥芯会有位移, 导致铸件壁厚不匀,甚至报废。为使蜡料熔失后内外范之间仍保持原有 的相对位置,将铜钉或铁钉加热穿过蜡模插入内范,模外也留一截。制 范时,包住外露的一截,即可使内外范之间的位置保持不变。铸成后, 外露的支钉可以除去。
17、制作浇注系统:浇注系统是为引导金属液填充型腔而设的通道, 通常由浇口杯、流道、冒口、出气口等组成。浇口杯、流道、冒口设在 铸件上方或侧面,使金属液流入铸型,为铸件提供补缩和排气。制作浇 注系统前,要熟悉铸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和合金性能、铸型内的温度 分布及其对成型过程的影响,才能使设计合理、可靠。在铸件与浇口杯、 分流道、出气口的衔接处,务必小心地用烙铁将松香基蜡料焊住,使其 牢牢地连成一体。
18、清洗蜡模表面:由于蜡料含有植物油,蜡模表面的油渍和贴蜡 时留下的污渍,均对纹饰的精细度有影响,导致铸件质量下降,因此需 要清洗模面。通常可在清水中加入适量的洗洁精,均匀地喷在蜡模表面, 再用软毛笔反复洗刷,尤其在纹饰凹凸处和形体的边角处要多次喷洗, 自然凉干,方可制作外范。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基于实施例1的工艺方法步骤,以青铜器《鸮卣》、《方 彝》、《觥》为例,贴制上述三个青铜器的蜡模,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浸湿模版去除污垢
先预制《鸮卣》、《方彝》、《觥》三套相应的内范,选择已刻制成的 三套纹饰模版平放在水盆内,上面用砖石压着,使其全部浸泡在水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湿,模版上的裂缝、变形处会自然恢复较为平整的原 形,阴纹内的污垢、杂质可用牙刷或相应的工具清除,确保纹饰工整、 洁净。同时,建议提前打开排气扇,为作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配制三种蜡模用料
(1)配制内范表面粘附的蜡料:先将固态松香(70%)加热熔化至 液态,再逐渐加入菜油(30%)搅匀,熬化成粘液,其间用小木条反复 搅匀后保温,即成粘范蜡料。
(2)配制形成蜡模壁厚的素面蜡料:先将固态松香(90%)和蜂蜡 (5%)加热熔化至液态,再逐渐加入菜油(5%),熬化成粘糊状态。其 间用木棒反复搅匀后保温,即锅内蜡料温度保持在60℃—65℃,便可使 用。
(3)配制形成蜡模纹饰的蜡料:先将固态松香(85%)和蜂蜡(15%) 加热熔化至液态,再逐渐加入菜油(0.1%),熬化成粘糊状态。其间用 木棒反复搅匀后保温,即锅内蜡料温度保持在60℃—65℃,便可使用。
3、内范表面散涂粘蜡
取《鸮卣》、《方彝》、《觥》三套泥型内范,用小木条醮少许蜡料分 别间隙地散涂在相应的内范表面。然后用烙铁加热,把散涂在各内范表 面的蜡料一一烫平,既确保其表面平整、光滑,又让部份蜡料渗入内范。
4、优化素面蜡料塑性
先在配制成的素面蜡料中加入适量冷水,将放在冷水中浸湿后的湿 手迅速捞出适量的蜡料,趁热反复拉拔5-8次成长条状,使之充分混合 均匀,达到优化蜡料可塑性的目的。
5、擀制素面蜡料成片
提前将平整的木板浸湿后放在工作台上,然后把优化成的条状蜡料 横放其中;蜡料左右两侧须竖放2根平行的2毫米厚的细木衬条;接着 用擀面杖把蜡料反复滚压3-5次,即形成素面蜡片。期间可用烙铁将其 匀烫一遍,再用擀面杖滚压,直到擀成一张2毫米厚的蜡片为止。最后 取走衬条;根据《鸮卣》、《方彝》、《觥》三套泥型内范表面具体部位的 尺寸,用刀把蜡片切割成形。
6、确定贴蜡先后次序
根据《鸮卣》、《方彝》、《觥》三套泥型内范不同的形状,设定贴蜡 的先后次序。因该三套内范的表面皆有阳纹(铭文),贴素面蜡片必须 从相应的范面开始,先在其表面粘蜡,再贴蜡片,并且要贴两层。首层 蜡片较小,只覆盖阳纹。贴蜡时,趁热用手掌按五六次,再用烙铁反复 熨烫蜡面,使蜡模充实;次层素面蜡片较大,覆盖于首层。
7、贴合范面素面蜡片
贴蜡前,先用烙铁将蜡片和《鸮卣》、《方彝》、《觥》三套内范表面 的粘型蜡料匀烫一遍,趁热贴到相应的内范表面,并用手掌反复揉压, 让蜡片与粘型蜡料合为一体。然后,用烙铁匀烫蜡片边缘,用湿手来回 揉擦,确保蜡片与范面贴合在一起,并使蜡面光洁、厚薄均匀。
8、接合范面素面蜡片
在内范表面接合素面蜡片时,用烙铁割除蜡片之间多余的部分,随 之用湿手趁热在蜡片边缘来回揉擦,使之迅速粘住范面。此时在贴好的 蜡片之间会出现缝隙,可取蜡料拉成条形,趁热按压在缝隙间,用烙铁 烫平,再用湿手趁热来回揉擦,使蜡面接合完整、均匀光滑。
9、组合整体素面蜡模
根据《鸮卣》、《方彝》、《觥》的原器造型,先将三套已完成的器身、 圈足素面蜡模放平、放正、放稳,利用水平仪、直角尺、软尺等辅助工 具,上下左右对齐后,将蜡料拉成小条,趁热按压在接缝处,用烙铁烙 平后,再用湿手趁热来回揉擦,使之粘合成整体。
10、检测纹饰蜡料塑性
除了要趁热反复拉拔纹饰蜡料,使蜡料充分混合来提高其可塑性 外,还要适应气候的改变,来调节菜籽油的加入量,并在模版上压印蜡 片进行反复试验蜡料的配比量,灵活掌控蜡料的可塑性,直到软硬适中、 均匀柔韧为止。所得的纹饰蜡片才能精细工整、层次清晰、线条流畅, 宛如原器。
11、测定器物纹饰位置
根据《鸮卣》、《方彝》、《觥》原器纹饰的位置,利用水平仪、直角 尺、软尺、圆规、划针等辅助工具,在相应的蜡模素面上找到中心点、 中心线、水平线、边角线进行划线定位,测定纹饰蜡片应占的位置,确 保粘贴纹饰蜡片时不走样。
12、擀制器物纹饰蜡片
先从水中取出湿透的木模板,平放在工作台上,用烙铁烙热。再将 纹饰蜡料趁热反复拉拔后,放在《鸮卣》、《方彝》、《觥》相应的阴纹模 版上,反复按压蜡料成簿片状,用擀面杖擀平的同时,不断用烙铁将其 烫平,从而达到充实蜡模、厚簿均匀的目的。
13、揭起器物纹饰蜡片
在蜡料背面洒些冷水后,沿着蜡料周边逐步将蜡片揭起;迅速放在 平板上,印有阳纹的一面朝上。用刀随纹饰蜡片外形切去飞边,修整蜡 片边沿。
14、贴正器物纹饰蜡片
先将《鸮卣》、《方彝》、《觥》相应的素面蜡模分别放在台角挑杆上 托起,模面朝上,用烙铁将其表面匀烫一遍,再将纹饰蜡片背面朝下提 起,在炉上左右摆动三五次,使之受热后柔软有粘性;然后看准素面蜡 模的辅助线将其贴正,用手按压纹饰蜡片,使其与素面蜡模紧贴。接着 用加热的铁丝烫贴型芯表面蜡片的边缘,随后用湿手来回揉擦,使之接 合、工整。
15、蜡模一体成型
依据原器具体的位置,利用水平仪、直角尺、软尺、圆规等辅助工 具,在相应的蜡模上以中心点、中心线、水平线、边角线等辅助线定位, 确保无偏差后,才烫焊于上。例如:《鸮卣》器身下部的四足、上部的 提耳、器盖的饰件;《方彝》器盖与器身的八条扉棱、器盖顶部的饰件; 《觥》的提梁与饰件、器盖饰件,都需要一一组装与接合。然后用加热 的细钢丝烙边接合,用细条形蜡料充实接缝处,再烙烫整形,使之一体 成型似铜器。
16、插入蜡模支钉定位
将铁钉加热穿过《鸮卣》、《方彝》、《觥》相应的蜡模插入内范,模 外也留一截。制范时,包住外露的一截,失蜡烘焙后,使内外范之间的 位置保持不变。
17、合理制作浇注系统
制作浇注系统前,先熟悉《鸮卣》、《方彝》、《觥》铸件不同的形状、 结构、尺寸和合金性能、铸型内的温度分布及其对成型过程的影响,合 理设计、制作浇口杯、分流道、出气口,再将其衔接处用烙铁松香基蜡 料焊住,使其牢牢地连成一体。
18、清洗蜡模表面污渍
在清水中加入适量的洗洁精,均匀地喷在《鸮卣》、《方彝》、《觥》 相应的蜡模表面,再用软毛笔反复洗刷,尤其在纹饰凹凸处和形体的边 角处要多次喷洗,自然凉干,待制作外范。
本发明的贴制蜡模工艺,使用了技术精湛的模板,无须雕塑蜡 模,不但工艺步骤便捷方便,而且容易成批生产,独具特色;通过 该工艺铸成的青铜器,没有范痕,也没有垫片的痕迹,均可以应用 于铸造精细、繁缛、镂空的器物,铸成的纹饰精致慎密,器物内壁 极近古物。
本发明的贴制蜡模工艺是基于规范的内范成型技术进行贴蜡制 模,再从制作外范到浇铸成器,无论铸器大小,自内而外,均一次 成型、一体铸成,且厚薄讲究、重量相当、形体逼真,该工艺满足 现代仿制青铜器技术的需求。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 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 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 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 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蜡法铸造仿古铜器技艺中贴制蜡模工艺,该工艺流程包括:浸湿模版去垢、配制蜡模用料、内范表面粘蜡、优化素面蜡料、擀制素面蜡片、确定贴蜡次序、贴合素面蜡片、接合素面蜡片、组合素面蜡模、检测纹饰蜡料、测定纹饰位置、擀制纹饰蜡片、揭起纹饰蜡片、贴正纹饰蜡片、完整蜡模造型、蜡模插入支钉、制作浇注系统、清洗蜡模表面。本发明的贴制蜡模工艺,使用了技术精湛的模板,无须雕塑蜡模,不但工艺步骤便捷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