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贯通孔穿孔系统.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663715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70368.X

申请日:

2014.06.17

公开号:

CN104708668A

公开日:

2015.06.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26F 1/2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金原逸 朴昶奭 权重其变更后:金原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6F 1/24申请日:20140617|||公开

IPC分类号:

B26F1/24; B26D7/22

主分类号:

B26F1/24

申请人:

株式会社元比金; 金原逸

发明人:

金原逸; 朴昶奭; 权重其

地址:

韩国庆尚北道

优先权:

10-2013-0156187 2013.12.16 KR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代理人:

余刚; 张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贯通孔穿孔系统。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穿孔准备步骤:在粘合膜的黏着层底面附着保护塑料,在上面附着第1剥离纸,准备面料;贯通孔穿孔步骤:上述穿孔准备步骤后,穿孔钉用安装的穿孔器垂直压迫面料,形成贯通孔;保护塑料分离步骤:上述贯通孔穿孔步骤后,在形成上述贯通孔的面料上,分离保护塑料;第1剥离纸分离步骤:上述保护塑料分离步骤后,在上述保护塑料分离的面料上,分离第1剥离纸;第2剥离纸层合步骤:上述第1剥离纸分离步骤后,在粘合膜的黏着层,对第2剥离纸进行层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穿孔准备步骤(S-1),在粘合膜(1)的黏着层(1b)底面附着保护塑料(2),在上面附着第1剥离纸(3),准备面料(4);
贯通孔穿孔步骤(S-2),上述穿孔准备步骤(S-1)后,通过安装有穿孔钉(23)的穿孔器(20)垂直压迫面料(4),形成贯通孔(5);
保护塑料分离步骤(S-3),上述贯通孔穿孔步骤(S-2)后,从形成有上述贯通孔(5)的面料(4)分离保护塑料(2);
第1剥离纸分离步骤(S-4),上述保护塑料分离步骤(S-3)后,从上述保护塑料(2)分离的面料(4)分离第1剥离纸(3);
第2剥离纸层合步骤(S-5),上述第1剥离纸分离步骤(S-4)后,在粘合膜(1)的黏着层(1b)层合第2剥离纸(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如下步骤:
吸收材料层合步骤(S-6),上述第2剥离纸层合步骤(S-5)后,在粘合膜(1)的上面层合吸收材料(7)。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收材料层合步骤(S-6),在粘合膜(1)的上面压迫上述以衬垫形态形成的吸收材料(7)进行附着。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收材料层合步骤(S-6)是用上述吸水性材料,在粘合膜(1)的上面一体型成形而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收材料(7)由泡棉、水解胶体、水凝胶、吸水性纤维组成或者由包括这些材料的纸张或者无纺布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贯通孔穿孔步骤(S-2),
上述贯通孔(5)的截面由包括圆形,多角形的形态中任意一个形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粘合膜(1)的上部形成的薄膜(1a)由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合成纤维中任意一个形成。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黏着层(1b)涂抹黏合剂形成,上述黏合剂由丙烯酸类、有机硅类、热熔胶、水解胶体、水凝胶中任意一个。

9.  一种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
面料卷曲部(10),其缠绕在粘合膜(1)的上面附着第1剥离纸(3),在上述粘合膜(1)的底面附着保护塑料(2)的面料(4);
穿孔器(20),其垂直压迫上述面料卷曲部(10)供应的面料(4),形成贯通孔(5);
副产物捕集器(30),其位于上述穿孔器(20)的下侧,对穿孔器(20)的贯通孔(5)穿孔产生的副产物进行捕集;
保护塑料分离用卷曲部(40),其拉开缠绕形成有上述贯通孔(5)的面料(4)下部的保护塑料(2)进行分离;
第1剥离纸分离用卷曲部(50),把分离上述保护塑料(2)的面料(4)上部的第1剥离纸(3)拉开缠绕进行分离;
第2剥离纸供应用卷曲部(60),向分离上述第1剥离纸(3)的粘合膜(1)的底面供应第2剥离纸(6)使其层合;
最终粘合膜卷曲部(70),其对层合上述第2剥离纸(6)的粘合膜(1)进行卷取。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穿孔器(20)包括:
加压驱动部(21),通过油压或者空压,向上下驱动;
加压板(22),安装在上述加压驱动部(21)的底面,向上下驱动;
穿孔钉(23):在上述加压板(22)的底面,以多个钉子形态垂直形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穿孔钉(23)的截面由包括圆形、多角形的形态中任意一个形态形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产物捕集器(30)包括:
穿孔钉容纳部(31),以对应上述加压板(22)的面积形成,容纳穿孔钉(23)的贯通;
聚集空间部(32),聚集因上述穿孔钉(23)的面料穿孔而产生的副产物。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聚集空间部(32)通过真空泵抽吸副产物抽进行聚集。

说明书

说明书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贯通孔穿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由轻薄的纸张形状构成,在一侧面形成黏着层的粘合膜上形成多个贯通孔,多个穿孔钉利用垂直形成的穿孔器进行穿孔,以确保能够在粘合膜上贯通孔工整地穿孔为基本特征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皮肤受到撕裂创伤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伤口部位不再更严重地裂开,同时,确保伤口能更快地愈合,最好能采取些处置措施。通过在上述这种创伤的外表面,附着通气性能很好的贴片等,能保护伤口不再继续裂开,当然,通过顺畅的通气,伤口能很好地愈合。
在此,上述贴片等通常由薄膜、吸收材料层合的构造组成。此时,上述薄膜通过由软质合成树脂形成的轻薄的纸张形状构成,在其一侧面上形成黏着层,以确保在附着的对象物的表面,能够严密地黏着。
而且,由于在上述薄膜上,贯通形成多个贯通孔,这样不仅仅能使黏着层内侧和外侧的通气顺畅地完成,而且,通过上述贯通孔,在伤口上产生的脓,血液等渗出物可以用吸收材料进行吸收。
如上所述,通过软质合成树脂,以轻薄的纸张形状形成,在一侧面形成黏着层的薄膜上形成多个贯通孔的过程中,现有技术是通过局部加热,形成贯通孔。
在此,上述局部加热的装置利用如超音波装置等能够实现热能的微细控制的装置。
具体地说,准备形成吸水材料,薄膜,黏着层的构成,对此进行超音波照射,只对形成贯通孔的特定部位进行照射,通过将上述特定部位熔化,形成贯通孔。
但,按照上述方法构成的现有的贯通孔穿孔技术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首先,现有的贯通孔穿孔技术利用超音波等热能,通过局部加热熔化,形成贯通孔。当薄膜是由对热不容易熔化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存在很难适用的问题。所以,现有的贯通孔穿孔技术具有只有由热可溶性材料形成的薄膜,能够形成贯通孔的缺点。
并且,上面提到的这个问题和缺点也引起薄膜材料的选择范围极度变窄的追加缺点,出现很难将多样的材料作为薄膜使用的问题。
而且,像上面提到的那样,在黏着层,薄膜,吸收材料层合的结构中,如果向形成贯通孔的薄膜的特定部位使用局部加热手段,进行加热的话,上述特定部位由于受热融化,穿孔,贯通孔形成。此时,在贯通孔形成的同时,很多时候发生融化的熔化物被压贴到吸收材料上的情况。
如上所述,在形成贯通孔的同时,如果融化的熔化物被压贴在上述贯通孔对应位置的吸收材料的话,妨碍了吸收材料吸收伤口上产生的脓,血液等渗出物,结果,伤口可能会出现更加危险的严重问题。
而且,当热可溶性材料通过加热熔化的情况下,其体积增加,当在熔化的状态下,进行冷却时,体积在减小的同时,收缩成很难预测的不特定形态。
这种特性即使在利用超音波等局部加热的情况下也不例外,如果利用超音波等局部加热手段,对特定部位进行照射,熔化,形成贯通孔的话,上述贯通孔对穿孔部位的周围部分进行熔化,然后冷却的话,其向不特定形态收缩。
因此,在薄膜上形成的多个贯通孔以各自的形态变硬,穿孔的形态不仅不一定,而且,排列状态也变坏,结果,出现甚至连看上去很难看的问题。
而且,在上述薄膜上,无数的贯通孔以一定间隔穿孔,即使上述贯通孔的面积,由超过薄膜面积的2/3的面积形成,像这样,在薄膜上形成无数个贯通孔,如果在薄膜的几乎所有的面积上,进行超音波照射的话,上述薄膜可能会出现由于超音波的热而引起的变性的问题。
由于上面提到的由于热引起的变性原因,上述薄膜可能会丧失其固有的性质,结果,由于丧失了固有性质的薄膜,可能引起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大韩民国登记专利第10-1320933号(2008年10月20日公开)'在热可熔性材料上穿孔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一种由轻薄的纸张形状构成,在一侧面,形成黏着层的粘合膜上,形成多个贯通孔,多个穿孔钉利用垂直形成的穿孔器,进行穿孔,以确保能够在粘合膜上贯通孔工整地穿孔为基本特征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
而且,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一种不仅仅适用于热可熔性材料,同时也适用于热固性材料等,与材料的种类无关,不发生贯通孔的变形等现象,尤其是,在吸收材料上不留下熔化物沉淀物等,不妨碍吸收渗出物吸收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解决手段。
首先,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穿孔准备步骤,在粘合膜(1)的黏着层底面附着保护塑料,在上面附着第1剥离纸,准备面料;贯通孔穿孔步骤,上述穿孔准备步骤后,通过安装有穿孔钉的穿孔器垂直压迫面料,形成贯通孔;保护塑料分离步骤,上述贯通孔穿孔步骤后,从形成有上述贯通孔的面料分离保护塑料;第1剥离纸分离步骤,上述保护塑料分离步骤后,从上述保护塑料分离的面料分离第1剥离纸;第2剥离纸层合步骤,上述第1剥离纸分离步骤后,在粘合膜的黏着层层合第2剥离纸。
在此,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即,吸收材料层合步骤,上述第2剥离纸层合步骤后,在粘合膜的上面层合吸收材料。
而且,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收材料层合步骤,在粘合膜的上面压迫上述以衬垫形态形成的吸收材料进行附着。
而且,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收材料层合步骤是用上述吸水性材料,在粘合膜的上面一体型成形而形成。
而且,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收材料由泡棉、水解胶体、水凝胶、吸水性纤维组成或者由包括这些材料的纸张或者无纺布形成。
而且,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贯通孔穿孔步骤,上述贯通孔的截面由包括圆形、多角形的形态中任意一个形成。
而且,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粘合膜的上部形成的薄膜由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合成纤维中任意一个形成。
而且,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黏着层涂抹黏合剂形成,上述黏合剂由丙烯酸类、有机硅类、热熔胶、水解胶体、水凝胶中任意一个。
并且,本发明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料卷曲部,其缠绕在粘合膜的上面附着第1剥离纸,在上述粘合膜的底面附着保护塑料的面料;穿孔器,其垂直压迫上述面料卷曲部供应的面料,形成贯通孔;
副产物捕集器,其位于上述穿孔器的下侧,对穿孔器的贯通孔穿孔产生的副产物进行捕集;保护塑料分离用卷曲部,其拉开缠绕形成有上述贯通孔的面料下部的保护塑料进行分离;第1剥离纸分离用卷曲部:其把分 离上述保护塑料的面料上部的第1剥离纸拉开缠绕进行分离;第2剥离纸供应用卷曲部,向分离上述第1剥离纸的粘合膜的底面供应第2剥离纸使其层合;最终粘合膜卷曲部,其对层合上述第2剥离纸的粘合膜进行卷取。
在此,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穿孔器包括:加压驱动部,通过油压或者空压,向上下驱动;加压板,安装在上述加压驱动部的底面,向上下驱动;穿孔钉:在上述加压板的底面,以多个钉子形态垂直形成。
而且,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穿孔钉的截面由包括圆形、多角形的形态中任意一个形态形成。
而且,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副产物捕集器包括:穿孔钉容纳部,以对应上述加压板的面积形成,容纳穿孔钉的贯通;聚集空间部,聚集因上述穿孔钉的面料穿孔而产生的副产物。
而且,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聚集空间部(32)通过真空泵抽吸副产物抽进行聚集。
发明效果
按照上述结构构成的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可以期待达成如下技术的,经济的效果。
首先,本发明与现有的的技术相比,不限定在被称为热可熔性材料的特征中,通过油压及空压的物理的力量,可以实现对多样的材料进行穿孔,达到利用多样的材料,进行制造的效果。
而且,与利用热和超音波,形成贯通孔的时候不同,穿孔的贯通孔没有变形,固定地形成,不仅仅更加美观,而且,与利用现有的热的热可熔 性材料,在吸收材料留下熔化物沉淀物的现有技术不同,其通过安装穿孔钉的穿孔器,没有沉淀物,工整地穿孔,渗出物很容易地被吸收材料吸收,达到大大提高产品品质的效果。
而且,通过本发明制造的医疗用薄膜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在创伤覆盖材料上加工吸水性无纺布衬垫,泡棉(foam)形态的产品,及通过利用热和压力的物理的力的层合(lamination),可以制作多样形态的创伤覆盖材料,其应用可能性很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顺序图1。
图2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顺序图2。
图3是形成贯通孔的粘合膜侧截面图。
图4是形成贯通孔的粘合膜平面图。
图5是吸收材料层合的最终粘合膜侧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粘合膜制造装置图。
图7是面料的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例的结构和作用加以说明,依据附图说明的本发明的构造和作用仅仅作为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而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思想和核心构成及作用并不局限于此。
首先,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膜(1)通过在薄膜(1a)的底面形成黏着层(1b),在上述粘合膜(1)上,以一定间隔形成多个贯通孔(5)。
上述这种粘合膜(1)主要用于医疗方面,当然,非医疗方面也可以使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用于医疗方面的情况下,其附着在创伤等的外表面,可以用来保护伤口。
在上述这种粘合膜(1)的结构中,薄膜(1a)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使用医疗用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合成纤维等材料。
而且,在上述薄膜(1a)的底面形成黏着层(1b),上述黏着层(1b)均匀涂抹黏合剂形成。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黏合剂使用丙烯酸类,有机硅类,热熔胶,水解胶体,水凝胶等材料。
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是在粘合膜(1)中形成多个贯通孔(5)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穿孔准备步骤(S-1):在粘合膜(1)的黏着层(1b)底面附着保护塑料(2),在上面附着第1剥离纸(3),准备面料(4);贯通孔穿孔步骤(S-2):上述穿孔准备步骤(S-1)后,穿孔钉(23)用安装的穿孔器(20)垂直压迫面料(4),形成贯通孔(5);保护塑料分离步骤(S-3):上述贯通孔穿孔步骤(S-2)后,在形成上述贯通孔(5)的面料(4)上,分离保护塑料(2);第1剥离纸分离步骤(S-4):上述保护塑料分离步骤(S-3)后,在上述保护塑料(2)分离的面料(4)上,分离第1剥离纸(3);第2剥离纸层合步骤(S-5):上述第1剥离纸分离步骤(S-4)后,在粘合膜(1)的黏着层(1b),将第2剥离纸(6)进行层合。
并且,本发明以上面提到的贯通孔穿孔方法为基本原理的贯通孔穿孔系统还具有其它特征。
下面,对上述粘合膜(1)的贯通孔穿孔系统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系统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面料卷曲部(10):其缠绕在粘合膜(1)的上面附着第1剥离纸(3),在上述粘合膜(1)的底面附着保护塑料(2)的面料(4);穿孔器(20):其垂直压迫上述面料卷曲部(10)供应的面料(4),形成贯通孔(5);副产物捕集器(30):其位于上述穿孔器(20)的下侧,对穿孔器(20)的贯通孔(5)穿孔产生的副产物进行捕集;保护塑料分离用卷曲部(40):其拉开缠绕上述贯通孔(5)形成的面料(4)下部的保护塑料(2),并分离;第1剥离纸分离用卷曲部(50):对上述保护塑料(2)分离的面料(4)上部的第1剥离纸(3)进行拉开缠绕,并分离;第2剥离纸供应用卷曲部(60):在上述第1剥离纸(3)分离的粘合膜(1)的底面,供应第2剥离纸(6),使其层合;最终粘合膜卷曲部(70):对上述第2剥离纸(6)层合的粘合膜(1)进行卷取。
即,在面料卷曲部(10)和最终粘合膜卷曲部(70)之间,依次形成穿孔器(20)和副产物捕集器(30),保护塑料分离用卷曲部(40),第1剥离纸分离用卷曲部(50),第2剥离纸供应用卷曲部(60)。缠绕在面料卷曲部(10)上的面料在最终粘合膜卷曲部(70)上拉开缠绕,包含在面料中的粘合膜(1)依次贯通上述中间结构的同时,从面料卷曲部(10)向最终粘合膜卷曲部(70)移送。
因此,上述面料卷曲部(10)的面料在通过上述各个结构的同时,形成贯通孔(5),保护塑料(2)和第1剥离纸(3)分离,第2剥离纸(6)向层合的过程处理,最后缠绕在最终粘合膜卷曲部(70)上。
下面,将对如上所述的粘合膜(1)贯通孔穿孔方法和以粘合膜(1)贯通孔穿孔系统为特征的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粘合膜贯通孔穿孔方法为基本,粘合膜贯通孔穿孔系统也一起进行说明。
首先,在粘合膜(1)的贯通孔穿孔方法中,穿孔准备步骤(S-1)是通过在粘合膜(1)的底面附着保护塑料(2),在上面附着第1剥离纸(3),粘合膜(1)利用穿孔器(20),顺利完成穿孔作业的步骤。
上述粘合膜(1)由薄膜(1a)及其底面的黏着层(1b)形成,如果只有通过这种结构,完成穿孔作业,在薄膜(1a)的表面,可能会产生刮痕,而且,黏着层(1b)可能会出现相互凝聚的现象,穿孔作业很难顺利完成。
由于这种原因,在上述薄膜(1a)的上面,为了防止刮痕的产生,附着第1剥离纸(3),在薄膜(1a)的底面形成的黏着层(1b)上,附着保护塑料(2)。
而且,上述第1剥离纸(3)和保护塑料(2)能确保以后分离很容易地完成。
按照上述构成的面料(4)缠绕在面料卷曲部(10)上,准备,以后,沿着穿孔器(20)形成的方向散开的同时,移送。
上述穿孔器(20)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加压驱动部(21):包括通过上述穿孔准备步骤(S-1),准备的粘合膜(1)的面料(4)通过穿孔器(20),贯通孔(5)穿孔,上述穿孔器(20)通过向上下驱动,通过油压或者空压,向上下驱动;加压板(22):其安装在上述加压驱动部(21)的底面,向上下驱动;穿孔钉(23):其在上述加压板(22)的底面,以多个钉子形态垂直形成。
在按照上述结构构成的穿孔器(20)的下面,面料(4)位于水平位置,向上下驱动上述加压驱动部(21),如果向穿孔钉(23),指压面料的话,上述穿孔钉(23)贯通面料(4),在面料(4)上,穿孔钉(23)贯通的位置上,以穿孔钉(23)的截面形状形成贯通孔(5)。
并且,上述贯通孔(5)当然是圆形,也可能形成包括正四角形,直四角形,三角形在内的多角形。除此以外的多样的图形也可能形成。由于上 述贯通孔(5)是沿着穿孔钉(23)的截面形成,贯通孔(5)的截面可能与其对应形成。
像这样,如果利用穿孔器(20),在面料(4)上形成贯通孔(5)的话,上述贯通孔(5)按照穿孔钉(23)的截面形状工整地穿孔,与现有的利用超音波或者热,形成贯通孔(5)的方法相比,贯通孔(5)的形态统一。
而且,由于不照射热,不存在引起变性的担心,其不仅仅适用热可熔性材料,而且任何一种材料都可以适用。
而且,在上述穿孔器(20)的下侧形成副产物捕集器(30),穿孔钉(23)贯通面料(4)的同时,可以对穿孔钉(23)的截面程度(贯通孔的截面程度)掉落出来的面料副产物进行捕集,聚集。
上述副产物捕集器(30)由穿孔钉容纳部,聚集空间部(32)构成。上述穿孔钉容纳部(31)由加压板(22)对应的面积形成,具有容纳穿孔钉(23)的贯通的构造。上述聚集空间部(32)由可以聚集上述穿孔钉(23)的面料穿孔产生的副产物的合体型空间形成。
将穿孔器(20)定位在按照上述构成的副产物捕集器(30)的上侧,在上述穿孔器(20)和副产物捕集器(30)之间,面料(4)位于水平位置,穿孔器(20)的穿孔钉(23)向穿孔钉容纳部(23)下降,贯通面料的话,贯通孔(5)的截面程度分开的面料副产物向聚集空间部(32)降落,聚集。
此时,通过在上述副产物捕集器(30)上形成真空泵,将副产物抽进去,能确保上述副产物更加有效地向聚集空间部(32)捕集。
如上所述,在穿孔器(20)和副产物捕集器(30)的中间,面料(4)位于水平位置,形成贯通孔(5)的时候,通过上述面料(4)位于穿孔器(20)及副产物捕集器(30)的两侧的一个另外的支撑磙子,水平方向绷紧或者在穿孔钉容纳部(31)的上面,水平形成对面料(4)进行支撑的贯通支撑板(未图示),在 上述贯通支撑板上,通过垂直形成穿孔钉(23)上对应的孔,随着穿孔钉(23)的垂直压迫,能够容易地形成贯通孔(5)。
如上所述,在粘合膜(1)上形成贯通孔(5)后,对附着在面料(4)的下部,即,附着在黏着层(1b)底面的保护塑料(2)进行分离,这个过程是分离为了形成贯通孔(5),临时附着在黏着层(1b)的底面的保护塑料(2),附着不形成贯通孔(5)的其它剥离纸-第2剥离纸(6),全面积保护黏着层(1b)。
上述保护塑料(2)的分离是通过保护塑料分离用卷曲部(40)完成,上述保护塑料分离用卷曲部(40)通过穿孔器(20)及副产物捕集器(30),位于向最终粘合膜卷曲部(70)移送的面料(4)的下侧,在缠绕附着于黏着层(1b)底面的保护塑料(2)的同时,面料(4)分离出保护塑料(2)。
此时,从上述面料(4)分离保护塑料(2)的地点,通过紧贴形成保护塑料支撑磙子(41),当从面料(4)分离保护塑料(2)的时候,在固定的一定位置,能更加有效地分离。
与上述保护塑料(2)的分离一起,面料(4)的上部,即,薄膜(1a)的上面附着的第1剥离纸(3)也分离,由于上述第1剥离纸(3)是在贯通孔(5)形成过程中,为了防止薄膜(1a)的上面损伤,临时附着的,贯通孔(5)的形成结束后,也分离。
与上述第1剥离纸(3)和上述保护塑料(2)分离相同的原理,通过第1剥离纸支撑磙子(51)和第1剥离纸分离用卷曲部(50)进行分离。但是,由于上述第1剥离纸(3)是在面料(4)的上部形成,上述第1剥离纸支撑磙子(51)和第1剥离纸分离用卷曲部(50)与保护塑料分离用卷曲部(40)位于相反方向的上侧,从面料(4)向第1剥离纸(3)缠绕,分离。
如上所述,如果保护塑料(2)和第1剥离纸(3)通过各自的卷曲部分离的话,在底面只留下形成黏着层(1b)的粘合膜(1)。如果上述黏着层(1b)显 示露出的状态,由于上述黏着层(1b)干燥,丧失了黏着力,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将第2剥离纸(6)进行层合。
并且,如上所述,贯通孔(5)形成的粘合膜(1)通过最终粘合膜卷曲部(70)缠绕,在底面,黏着层(1b)露出的状态下,缠绕的话,由于发生粘合膜(1)之间附着的问题,由于这种理由,在上述黏着层(1b),对第2剥离纸(6)进行层合。
如上所述,在薄膜(1a)的底面形成的黏着层(1b)上,将第2剥离纸(6)进行层合,通过第2剥离纸供应用卷曲部(60)和第2剥离纸支撑磙子(61)完成。
此时,由于上述黏着层(1b)在薄膜(1a)的底面形成,上述第2剥离纸供应用卷曲部(60)和第2剥离纸支撑磙子(61)位于向最终粘合膜卷曲部(70)移动的粘合膜(1)的下侧,供应第2剥离纸(6)。
下面,对这一内容进行详细说明。第2剥离纸支撑磙子(61)固定在贴紧粘合膜(1)的黏着层(1b)的位置,在其外表面和黏着层(1b)之间,上述第2剥离纸供应用卷曲部(60)供应的第2剥离纸(6)夹着,附着在黏着层(1b)上,粘合膜(1)向最终粘合膜卷曲部(70)移送的同时,其附着更加贴紧,进行支撑。
如上所述,在贯通孔形成的粘合膜(1)的黏着层(1b),对第2剥离纸(6)进行层合后,最后,在最终粘合膜卷曲部(70)卷取。
一方面,在上述粘合膜(1)的上面也可能形成吸收材料(7),上述吸收材料(7)的形成可能是第2剥离纸(6)在层合的粘合膜(1)的上面,压榨以衬垫形态形成的吸收材料(7),形成,通过吸水性材料,在粘合膜(1)的上面,能够一体型成形形成。
此时,上述吸收材料(7)最好由泡棉,水解胶体,水凝胶,吸水性纤维构成或者由包含这些材料的纸张等形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因此,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产业上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中的粘合膜(1)是在包括由泡棉(foam),水解胶体,水凝胶,合成纤维制作而成的无纺布及纸张等的吸水性材料上层合,能够制造多样形态的创伤覆盖材料,广泛用于医疗及非医疗领域。
符号说明
S-1:穿孔准备步骤           S-2:贯通孔穿孔步骤
S-3:保护塑料分离步骤       S-4:第1剥离纸分离步骤
S-5:第2剥离纸层合步骤      S-6:吸收材料层合步骤
10:面料卷曲部              20:穿孔器
21:加压驱动部              22:加压板
23:穿孔钉                  30:副产物捕集器
31:穿孔钉容纳部            32:聚集空间部
40:保护塑料分离用卷曲部    41:保护塑料支撑磙子
50:第1剥离纸分离用卷曲部   51:第1剥离纸支撑磙子
60:第2剥离纸供应用卷曲部   61:第2剥离纸支撑磙子
70:最终粘合膜卷曲部
1:粘合膜                   1a:薄膜
1b:黏着层                  2:保护塑料
3:第1剥离纸                4:面料
5:贯通孔                   6:第2剥离纸
7:吸收材料

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贯通孔穿孔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贯通孔穿孔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贯通孔穿孔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贯通孔穿孔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贯通孔穿孔系统.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及使用其的贯通孔穿孔系统。本发明粘合膜的贯通孔穿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穿孔准备步骤:在粘合膜的黏着层底面附着保护塑料,在上面附着第1剥离纸,准备面料;贯通孔穿孔步骤:上述穿孔准备步骤后,穿孔钉用安装的穿孔器垂直压迫面料,形成贯通孔;保护塑料分离步骤:上述贯通孔穿孔步骤后,在形成上述贯通孔的面料上,分离保护塑料;第1剥离纸分离步骤:上述保护塑料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切割工具;切割;切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