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布料机立架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布料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布料机立架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布料机是泵送混凝土的末端设备,其作用是将泵压来的混凝土通过管道送
到要浇筑构件的模板内。
如公告号为CN20274539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落地式混凝土布料机,结合其附
图,主要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标准节(也即立架),标准节的顶端设有大回转支撑,大臂
安装在大回转支撑上,标准节内沿其长度方向悬有泵管,泵管的下端伸出标准节外并用以
和水泥装置连接。其中,布料机在工作时,由于水泥会不断的从泵管向上输送,泵管自身会
产生震动,另外,在转动大臂时,泵管也会产生晃动;此处,由于标准节较高,泵管较长,故泵
管震动或者晃动时容易与标准节发生碰撞摩擦,从而导致泵管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管固定稳定,不易
损坏的混凝土布料机立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布料机
立架结构,包括立架,立架下方设有支撑座,立架顶端设有回转支承,立架上沿其高度方向
穿设有泵管,立架上远离回转支承的一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供泵管穿过的限位孔,
限位孔的内环面上设有环槽,环槽中嵌有用以防止泵管与立架发生直接碰撞的减震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的设置限制了泵管底端的晃动范围,起到一定的固定
作用,防止泵管悬空在立柱中间,此处,使用减震件直接接触泵管表面,用以固定泵管周向
的位置,这样,当泵管震动时,减震件一来可以吸收泵管的震动,起到缓冲作用,二来可以防
止泵管直接接触固定座的刚性表面造成泵管的损坏;此处,环槽的设置是为了让减震件可
以固定于其中,并且不需额外的固定工具,将减震件置于环槽中即可,操作简单。
优选的,减震件为长条状的橡胶条,橡胶条卷曲围成圆环状置于环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故选用为减震件较为合适,
此处,使用长条状的橡胶条,一方面,便于橡胶条在环槽中的安装,若采用圆环状的橡胶圈,
则在一体成型的环槽中,当橡胶圈直径与环槽正好相符时,其橡胶圈不易卡入环槽;若将橡
胶圈的直径缩小,则虽橡胶圈可较为容易卡入环槽中,但是橡胶圈和环槽之间的间隙较大,
橡胶圈会在环槽中周向窜动,泵管容易碰到固定座侧壁,防护效果差;这里,长条状的橡胶
条其形状可塑性高,可选用和环槽相符的橡胶条,安装时,先将橡胶条的一头塞入环槽中,
在向内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推入橡胶条即可轻松将橡胶条装入环槽中,且橡胶条和环槽之间
的间隙小,可以对泵管起到良好的减震防护效果。
优选的,橡胶条的宽度大于环槽的深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孔的孔径大于泵管的直径,这样便于泵管插入,同时,橡
胶条插入环槽时,由于其宽度较环槽的深度大,橡胶条的一部分会凸出于环槽并与泵管接
触,这样,凸出的橡胶条可以防止泵管在晃动或者震动时碰触固定座。
优选的,环槽深度是橡胶条的宽度的2/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槽深度过深,则橡胶条凸出的部分太少,泵管震动过大时容
易碰到固定座,环槽深度过小,则橡胶条在环槽中的安装不够稳定,容易导致橡胶条脱落,
此处,选环槽深度为橡胶条的宽度的2/3,最为合适。
优选的,立架包括四根竖直设置的立柱、将四根立柱连为一体的连接框架,连接框
架沿立架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根立柱相互平行构成一个长方体状,立柱和立柱之间通过
正方形的连接框架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此处,连接框架均匀要立柱的高度方向分布,使立柱
构成的立架结构稳定,牢固。
优选的,相邻两立柱之间均斜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两端分别抵触在上下两连接
框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设置在相邻两立柱之间,且加强筋相对立柱呈倾斜设
置,加强筋、立柱以及连接框架的棱边相互构成三角形结构,大大增加了立柱的抗压及抗弯
折能力。
优选的,立柱和加强筋均采用“L”形角钢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立柱和加强筋均相当于是两块相互垂直的板构成,直角的结
构大大增加了立柱以及加强筋本身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泵管的下端向立架一侧弯曲并从立架的侧面穿出,立架上设有托顶泵管
弯折处的导向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泵管穿出的一端用于连接水泥装置,由于立柱和连接框架的
棱边均为直角状,当泵管搭在连接框架上时,加上泵管自身的重量,锐利的棱边容易磕破泵
管,此处,在泵管的转折处下方点上导向板,导向板斜设于连接框架上,且导向板的两侧分
别固定在连接框架的两个直角面上,这里,导向板和连接框架相互之间形成三棱柱结构,大
大增加了泵管弯出一侧的结构强度,使其能够承受泵管的重量。
优选的,立柱和位于立架底端的连接框架之间设有加强板,加强板与立柱、连接框
架均相互垂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为三角形板,三角形板立于连接框架的表面,使立柱和
连接框架连为一体,大大增加了立柱的强度,增加其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减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座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架;2、支撑座;3、回转支承;4、泵管;5、固定座;6、限位孔;7、环槽;
8、减震件; 10、立柱;11、连接框架;12、加强筋;13、导向板;14、加强板;15、U型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2和3所示的混凝土布料机立架结构,包括立架1,立架1包括四根竖直设
置的立柱 10、将四根立柱 10连为一体的连接框架11,连接框架11沿立架1的高度方向均匀
分布,相邻两立柱 10之间均斜设有加强筋12,加强筋12的两端分别抵触在上下两连接框架
11上,此处,立柱 10和加强筋12均采用“L”形角钢结构;立架1下方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通
过U型螺栓15与立架1底端的连接框架11相互固定,这里,这里,立柱 10和位于立架1底端的
连接框架11之间设有加强板14,加强板14与立柱 10、连接框架11均相互垂直,加强板14为
三角形板,三角形板立于连接框架11的表面,使立柱 10和连接框架11连为一体,大大增加
了立柱 10的强度,增加其承重能力。
其中,立架1顶端设有回转支承3,立架1上沿其高度方向穿设有泵管4,泵管4的下
端向立架1一侧弯曲并从立架1的侧面穿出,立架1上设有托顶泵管4弯折处的导向板13;立
架1上远离回转支承3的一端设有固定座5,固定座5上设有供泵管4穿过的限位孔6,限位孔6
的内环面上设有环槽7,环槽7中嵌有用以防止泵管4与立架1发生直接碰撞的减震件8。此
处,减震件8为长条状的橡胶条,橡胶条卷曲围成圆环状置于环槽7中,环槽7深度是橡胶条
的宽度的2/3。泵管4的下端向立架1一侧弯曲并从立架1的侧面穿出,立架1上设有托顶泵管
4弯折处的导向板1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