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磨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陶瓷抛光砖及石材研磨抛光用磨块配方及其制造方法。技术背景 在磨削行业中, 以金刚石为磨料的磨具广泛应用在切削、 研磨等行业。这种磨具 是以金刚石颗粒为磨粒, 将其与结合剂混合后经成型、 烧结 ( 固结 ) 而制备。目前抛光砖 及石材研磨抛光用的金刚石磨具使用的结合剂主要有两类 : 金属结合剂和树脂结合剂。以 金属作为结合剂的金刚石磨块由于金属材料自锐性差, 可用于粘结 300 目以粗的金刚石对 抛光砖或石材进行粗磨。以树脂作为结合剂时由于树脂与金刚石颗粒间的结合力差, 使得 磨块磨削力弱, 寿命比较低, 磨块工作时磨耗很大, 在大批量连续研磨抛光时需频繁更换磨 块, 使其应用场合受到很大限制。文献号 CN 1260334A 的专利文献中提供了一种陶瓷结合 剂磨块配方及其制造方法, 该配方磨块的磨料与结合剂结合强度所能达到的使用寿命为 480-1500 分钟, 仍难以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抛光砖及石材研磨抛光用的陶瓷结合剂金刚石 磨块配方及其制造方法, 制得磨削力强、 研磨效率高、 使用寿命长的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磨 块。
本发明的磨块配方是 : 按抛光精度要求, 选取金刚石的目数, 然后用该目数的金刚 石 5-25% ( 以下百分比均指重量比 ), 低熔点结合剂 20 ~ 60%及陶瓷添加剂 25-75%混合 而制成, 所述的低熔点结合剂是陶瓷结合剂, 该陶瓷结合剂的成分为 : 氧化铝 35 ~ 55%, 氧 化硅 20-40%, 氧化钠 1-2%, 氧化钾 1-2%, 氧化钙 5-10%, 氧化铅 5-15%, 氧化钡 1-5%, 氧化锌 1-5%, 氧化硼 1-10%, 氧化铈、 氧化钇等稀土元素 1-5%。 所述的陶瓷添加剂可以是 氧化铝、 氧化硅、 煅烧粘土或其混合物。
为 了 得 到 本 发 明 配 方 的 磨 块, 其制造方法是: 首先按照配方组成在 1150℃ -1250℃将所需原料熔融保温 2 小时并水淬处理, 并将水淬产物研磨后过筛分级制 得低熔点结合剂 ; 其次根据抛光精度的要求, 选取适当目数的金刚石, 然后再用该目数的金 刚石按重量比 5%~ 10%与陶瓷结合剂 20 ~ 60%, 陶瓷添加剂 25-75%混合均匀 ; 将混合 后原料在磨具中于 1-10MPa 压力下压制成一定形状的磨块 ; 最后经 550℃ -800℃低温烧结 即可制备出含金刚石磨粒的陶瓷磨块。
用本发明制备的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磨块可用于陶瓷砖及花岗岩、 大理石、 水磨石 等石材的系列研磨抛光。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1 :
以氧化铝、 氧化硅、 氧化钠、 氧化钾、 氧化钙、 氧化铅、 碳酸钡、 氧化锌、 氧化硼、 氧化 钇为原料, 按氧化铝 35%, 氧化硅 40%, 氧化钠 1%, 氧化钾 1%, 氧化钙 5%, 氧化铅 5%, 氧化钡 1%, 氧化锌 1%, 氧化硼 1-10%, 氧化钇 1-5%的比例配料, 研磨混合后经 1200℃加
热, 将原料熔融保温 2 小时并水淬处理。水淬产物研磨后过 100 目筛制得低熔点结合剂。 以 -200 目的煅烧氧化铝作为陶瓷添加剂。
然后选取 -325/400 目的金刚石 10%与陶瓷结合剂 50%, 陶瓷添加剂 40%混合均 匀; 将混合后原料在磨具中于 5MPa 压力下压制成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磨块 ; 最后经 790℃ 低温烧结即可制备出含金刚石磨粒的陶瓷磨块。
实施例 2 :
以高岭土、 钾长石、 钠长石、 石英石、 石灰石、 氧化铅、 碳酸钡、 氧化锌、 氧化硼、 氧化 钇、 氧化铈为原料, 按氧化铝 35%, 氧化硅 40%, 氧化钠 1%, 氧化钾 1%, 氧化钙 5%, 氧化 铅 5 %, 氧化钡 1 %, 氧化锌 1 %, 氧化硼 1-10 %, 氧化铈 1-5 %的比例配料, 研磨混合后经 1250℃加热, 将原料熔融保温 2 小时并水淬处理。水淬产物研磨后过 100 目筛制得低熔点 结合剂。以 -200 目的石英砂作为陶瓷添加剂。
选取 -400/500 目的金刚石 10%与陶瓷结合剂 45%, 陶瓷添加剂 45%混合均匀 ; 将混合后原料在磨具中于 10MPa 压力下压制成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磨块 ; 最后经 800℃下 低温烧结即可制备出含金刚石磨粒的陶瓷磨块。
除上述实施例,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选取 120-1500 等不同目数的金刚石及含量, 利 用化学成分在专利允许范围内任意选取的陶瓷结合剂, 在专利允许的烧结温度范围内烧 结, 获得满足陶瓷抛光砖和石材不同研磨抛光精度的系列磨块。 采用上述配方及制造方法所制备的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磨块经试验证明, 用于陶瓷 抛光砖和石材研磨抛光时, 具有高耐磨性、 高锋利度特点, 使用时间为 4 天以上, 已能满足 实际生产的要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