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0683447.9
2013.12.12
CN104699332A
2015.06.10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44申请日:20131212|||公开
G06F3/044; G06F3/041
G06F3/044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叶春毅; 李正雄
中国台湾桃园县平镇市南东路8号
102145048 2013.12.09 TW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19
寿宁; 张华辉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包含驱动至少一个触压元件,使其底端触压该触控面板的顶面。持续触压该触控面板,记录多个触压力量与相应的多个触压行程,并将其转换为测试曲线图,以判定测试曲线图的第一转折点,其所对应的触压力量即为触控面板触压到测试平台顶面时的力量。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待测的触控面板,其下表面设有多个弹性支柱,上述弹性支柱的 底面承载于测试平台上; 驱动至少一个触压元件,使得该至少一个触压元件的底端触压该触控 面板的顶面; 持续触压该触控面板,并记录该触压元件施予该触控面板的多个触压 力量与相应的多个触压行程; 将上述触压力量与相应触压行程转换为测试曲线图;及 判定该测试曲线图的第一转折点,其所对应的触压力量即为该触控面 板触压到该测试平台时的力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多个弹性支柱包含海绵。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触压元件的内径相同于一般手指的内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 含使用驱动元件以驱动该触压元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上述触压力量与相应触压行程是来自该驱动元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最大触压行程定义为该触控面板尚未施予触压力量时的位置与该测试平台 之间的距离。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 含验证程序,其包含: 在该测试平台的顶面,相对于该触压元件的位置滴多滴具有颜色的液 体; 观察该触控面板因触压而使其底面沾染到该具有颜色的液体,则将其 对应至该第一转折点;及 继续触压该触控面板并记录触压力量与相应的触压行程,借以得到第 二转折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转折点的变化率大于该第二转折点的变化率。
说明书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触压测试方法,特别是关于触压测试触控面板,以 得到触控面板被触压时的特性参数。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器是结合感测技术及显示技术所形成的一种输入/输出装置, 普遍使用于电子装置中,例如可携式及手持式电子装置。 电容式触控面板为一种常用的触控面板,其利用电容耦合效应以侦测 触碰位置。当手指触碰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表面时,相应位置的电容量会受 到改变,因而得以侦测到触碰位置。 制造完成的触控面板必须通过各种测试才能出厂以送到使用者手上。 触压测试是众多测试当中的一种,用以测试得知触控面板触压到测试平台 表面时的力量与行程。传统触压测试是使用感压纸置于待测触控面板的底 部或在底端涂抹红墨水,当触控面板因受压产生形变,直到触控面板的底 面压到该感压纸或红墨水。测试人员借由观察触控面板底面是否沾染到颜 料或感压纸是否变色,以得知触控面板是否已接触测试平台。 鉴于传统触压测试方法需仰赖测试人员的观察,会因不同测试人员而 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且所使用的感压纸的品质往往参差不齐,也会影响 到测试的准确性。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客观且具有效率的测试方法,以正确 得到触控面板被触压时的特性参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测试方法,用以触 压测试触控面板,以得到触控面板触碰到测试平台时的触压力量与触压行 程等特性参数。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根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待测的触控面板,其下表面设有多个弹性支柱,上述 弹性支柱的底面承载于测试平台上。驱动至少一个触压元件,使得触压元 件的底端触压该触控面板的顶面。持续触压该触控面板,并记录触压元件 施予触控面板的多个触压力量与相应的多个触压行程。将上述触压力量与 相应触压行程转换为测试曲线图,再判定测试曲线图的第一转折点,其所 对应的触压力量即为触控面板触压到测试平台时的力量。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中该多个弹性支柱包含海绵。 前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中该触压元件的内径相同于一般 手指的内径。 前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更包含使用驱动元件以驱动该触压 元件。 前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中上述触压力量与相应触压行程 是来自该驱动元件。 前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中最大触压行程定义为该触控面 板尚未施予触压力量时的位置与该测试平台之间的距离。 前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更包含验证程序,其包含:在该测 试平台的顶面,相对于该触压元件的位置滴多滴具有颜色的液体;观察该 触控面板因触压而使其底面沾染到该具有颜色的液体,则将其对应至该第 一转折点;及继续触压该触控面板并记录触压力量与相应的触压行程,借 以得到第二转折点。 前述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其中该第一转折点的变化率大于该 第二转折点的变化率。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至少具有得到触 控面板触碰到测试平台时的触压力量与触压行程等特性参数的优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压测试配置的剖视图。 图2A及图2B例示触控面板受到触压元件的触压时所得到的触压行程。 图3例示使用图1所示触压测试配置以进行触压测试所得到数据的相应 测试曲线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触压测试配置 11:触控面板 12:弹性支柱 13:显示模块 14:驱动元件 15:触压元件 151:触压元件的底端 16:测试平台 S:触压行程 A:第一转折点 B:第二转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触控面板的触压测 试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压测试配置100的剖视图,用以测试触控面 板11,以得到触控面板11被触压时的特性参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 触控面板11下表面的边缘(例如触控面板11下表面的四边)设有多个弹性 支柱12,其底面耦接至显示模块13,例如液晶显示模块(LCM)。弹性支柱 12的材质可为海绵或其他弹性材料。在实际进行测试时,可使用坚硬且平 面的测试平台16(图2A/图2B)来替代显示模块13。在本说明书中,方向“上” 或“顶面”是指向触碰位置,方向“下”或“底面”则是指向显示模块13。 本实施例的触压测试设备至少包含驱动元件14(例如马达及其他传动 元件),其驱动至少一个触压元件15,使得触压元件15的底端151触压待测 触控面板11的顶面。触压元件15的较佳内径可大约相同于一般手指的内径, 以便较真实地模拟出手指的触压行为。触压元件15可依序触压测试触控面 板11的不同位置,也可同时使用多个触压元件15以同时触压测试触控面板 11的多个位置。 当触压元件15持续触压触控面板11,该触控面板11会因受压而向下弯 曲形变,使得触控面板11的底面形成凸曲面。在某一时间点,触控面板11 底面的最低点与原始(未触压)位置的距离定义为触压行程(stroke)。该 时间点的触压行程可由驱动元件14直接得到,换句话说,驱动元件14在驱 动起始(亦即,触压元件15的底端151碰到触控面板11的顶面且驱动元件14 尚未施予触压力量时)与某一时间点两者间的相对驱动距离。 图2A例示触控面板11受到触压元件15的触压时所得到的触压行程S。图 2B显示的触控面板11底面已因触压而碰触到测试平台16,此时的触压行程S 为最大触压行程。换句话说,最大触压行程定义为触控面板11尚未施予触 压力量时的位置与测试平台16之间的距离。 上述驱动元件14在驱动触压元件15时,可随时得到驱动元件14施予触 控面板11的触压力量(例如单位为Kg),且可随时得到触压行程S(例如单 位为毫米)。 图3例示使用图1所示触压测试配置100以进行触压测试所得到数据的 相应测试曲线图。其中,纵轴代表触压力量(单位为Kg),横轴代表触压行 程(单位为毫米)。 经观察图3所示的典型触压测试曲线图,可以发现测试曲线一般会具有 至少二个转折点—第一转折点A与第二转折点B。在第一转折点A之前,测试 曲线的变化率(或者斜率)不大,然而经过第一转折点A时,会产生较大的 变化率。接着,经过第二转折点B时,测试曲线又产生另一次较大的变化率。 在本实施例中,转折点的变化率大于0.76公斤/毫米。 图3所示的触压测试可同时使用传统触压测试方法来进行验证。详而言 之,在测试平台16的顶面,相对于触压元件15的位置滴多滴具有颜色的液 体(例如白板笔所使用的红色墨水)。当触控面板11底面因触压而碰触到测 试平台16时,触控面板11底面即会沾染到红色液体。观察此时的触压力量 与触压行程,其对应至前述的第一转折点A。若继续对触控面板11施予触压 力量(亦即继续增加触压力量),将可达到第二转折点B。就触压力量(单 位Kg)而言,第二转折点B的数值远大于第一转折点A的数值,然而,就触 压行程(单位mm)而言,二个转折点A、B的数值仅有些许的差值。换句话 说,第二转折点的变化率(或斜率)大于第一转折点的变化率(或斜率)。 产生上述二个转折点之间触压行程的差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触压元件 15的底端151的保护头(未显示于图式中)因受压所产生的压缩形成。按, 触压元件15的底端151的保护头的设置是为了避免触压元件15对触控面板 11造成刮伤,因此,通常会使用非刚性的材质(例如橡胶),有别于触压元 件15一般是使用刚性(rigid)材质(例如金属)。 鉴于上述,第二转折点B与第一转折点A之间的触压行程差值实际上为 触压元件15的底端151的保护头所造成,并非触控面板11的真正触压行程。 因此,第二转折点B不能用以表示触控面板11的最大触压行程及相应的触压 力量。换句话说,第一转折点A才能真正表示触控面板11的最大触压行程及 相应的触压力量。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得到的最大触压行程及相应的触 压力量,还可进一步得知弹性支柱12(例如海绵)的材料特性,例如海绵 的压缩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 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 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 围内。
《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的触压测试方法,包含驱动至少一个触压元件,使其底端触压该触控面板的顶面。持续触压该触控面板,记录多个触压力量与相应的多个触压行程,并将其转换为测试曲线图,以判定测试曲线图的第一转折点,其所对应的触压力量即为触控面板触压到测试平台顶面时的力量。。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