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S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S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662956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8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4231.2

申请日:

2010.11.08

公开号:

CN101993828A

公开日:

2011.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1/19申请日:20101108|||公开

IPC分类号:

C12N1/19; C12N15/53; C12N15/81; C12P41/00; C12P7/22; C12R1/84(2006.01)N

主分类号:

C12N1/19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张荣珍; 徐岩; 张波涛; 耿亚维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时旭丹;刘品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S)-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S)-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不对称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重组毕赤酵母CGMCCNo.4198,及其多批次催化2-羟基苯乙酮,制备(S)-苯基乙二醇的方法。本发明将酿酒酵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与近平滑假丝酵母(S)-羰基还原酶基因同时整合至毕赤酵母基因组中,在5%(w/v)葡萄糖的参与下,全细胞重复利用10个批次,不对称转化制备(S)-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和产率始终维持在100%和85%以上。该重组菌株利用多基因共表达提高全细胞转化(S)-苯基乙二醇的批次稳定性,不仅很好地解除了生物转化反应中辅酶再生循环的制约;同时也为工业上多批次、低成本制备(S)-苯基乙二醇提供了一种高效途径。

权利要求书

1: 一株不对称制备 (S )- 苯基乙二醇的重组菌, 其分类命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 (Pichia pastoris ) SCR Ⅱ G , 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编 号: CGMCC No.4198。
2: 利用重组菌 CGMCC No.4198 不对称转化制备 (S )- 苯基乙二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不对称转化反应条件 : 在 0.1 mol/L pH 5.5 的醋酸缓冲液中, 加质量 / 体积比 5% 葡萄糖,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的浓度为 6 mg/mL, 重组菌细胞浓度为 0.1 g/mL, 不加辅助底物, 反应温 度为 35℃, 反应时间为 24 h, 转速 150 r/min, 重组菌菌体重复利用十个批次。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重组菌的培养 BMGY 培养基, 以质量 / 体积 % 计 : 酵母膏 1%, 蛋白胨 2%,甘油 1%, pH 6.0、 100 mmol/L -5 磷酸缓冲液 10%, YNB 1.34%, 生物素 4×10 %, 用去离子水补足至 100% ; BMMY 培养基, 以质量 / 体积 % 计 : 酵母膏 1%, 蛋白胨 2%, 甲醇 0.5%,pH 6.0、 100 mmol/ -5 L 磷酸缓冲液 10%, YNB 1.34%, 生物素 4×10 %, 用去离子水补足至 100% ; 培养条件 : 将重组菌 CGMCC No.4198 按 1% 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 25 mL BMGY 培养基的 100 mL 摇瓶中, 在 28℃、 250 r/min 的条件下, 培养至菌浓 OD 600=2-6 ; 室温 3000 g 离心 5 min, 收集菌体, 用 100 mL BMMY 重悬菌体, 使 OD 600 为 1.0, 置于 500 mL 的摇瓶中, 在 28℃、 250 r/min 的条件下培养, 每 12 h, 按培养基质量 / 体积 % 计添加甲醇 0.5% 至培养基中, 培 养 96h, 10,000 rpm 离心 10 min, 沉淀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 收集得到重组菌全细胞。
4: 权利要求 1 所述重组菌 CGMCC No.4198 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 scr Ⅱ基因插入 pPIC3.5K 中构建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 电击转化毕赤氏酵母 GS115 感受态细胞, 获得 重组菌 Pichia pastoris /pPIC3.5K-SCR Ⅱ ; 同时将基因 ZWF1 插入载体 pPICZα, 获得重组 质粒 pPICZα-ZWF1, 用 Sac I 对 pPICZα-ZWF1 进行单酶切线性化, 电转化感受态重组毕赤 酵母 Pichia pastoris / pPIC3.5K-SCR Ⅱ的感受态细胞, 涂布含有 100 μg/mL Zeocin 的 YPD 平板, 挑取阳性单克隆得到重组菌 Pichia pastoris /SCR Ⅱ G。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是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的构建 : 利用 限制性内切酶 Bam H I 和 Not I 分别对载体 pPIC3.5K 和基因片段 scr Ⅱ进行酶切, 纯化后 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 获得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是重组质粒 pPICZα-ZWF1 的构建, 利用限 制性内切酶 Bst B I 和 Xho I 分别对载体 pPICZα 和基因片段 ZWF1 进行 酶切, 纯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 获得重组质粒 pPICZα-ZWF1。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是基因片段 scr Ⅱ的获取 : 实验室已知 scr Ⅱ基因全序列, 以近平滑假丝酵母的基因组为模板, 设计含有 Bam H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含有 Not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SCR Ⅱ _ pPIC3.5K_R, 通过 PCR, 获得 scr Ⅱ基因全长。 8.SCR Ⅱ _pPIC3.5K_F: CGGGATCCACCATGGGCCATCATCATCATCATCATAGC AGTGGCATGGGCGAAATCGAATC SCR Ⅱ _pPIC3.5K_R: TTGCGGCCGCCTATGGACAAGTGTAACCACCATCGAC PCR 反应体系 : 10×Taq buffer 5 μL, 25 mmol/L 的 dNTP 4 μL, 50 pmol/μL 的引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 SCR Ⅱ _pPIC3.5K_R 各 1 μL, 近平滑假丝酵母 DNA 5 μL, 5 U/μL 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 ddH2O 33.5 μL, 反应总体积 50 2 μL ; PCR 反应条件 : 95℃预变性 4 min ; 94℃ 1 min, 58℃ 1 min, 72℃ 1 min, 进行 30 个循 环; 72℃延伸 10 min ; 获得 scr Ⅱ基因。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是基因片段 ZWF1 的获取 : 通过 NCBI 检索得 到 ZWF1 基因全长, 以酿酒酵母基因组为模板, 利用含 Bst B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pPIC_G6PDH_ F 和含 Xho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pPIC_G6PDH_R, 通过 PCR, 获得 ZWF1 基因的全长为 1518 bp ; pPIC_G6PDH_F: ACTGTTCGAAACGATGAGTGAAGGCCCCGTCAAATTTG AAAAAAATACCG pPIC_G6PDH_R: CACGCTCGAGCTAATTATCCTTCGTATCTTCTGGC PCR 反应体系 : 10×Taq buffer 5 μL, 25 mmol/L 的 dNTP 4 μL, 50 pmol/μL 的引 物 pPIC_G6PDH_F 和 pPIC_G6PDH_R 各 1 μL, 酿酒酵母基因组 5 μL, 5 U/μL 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 ddH2O 33.5 μL, 反应总体积 50 μL ; PCR 反应条件 : 94℃ 预变性 5 min ; 94℃ 1 min, 55℃ l min, 72℃ 1 min, 进行 30 个循环, 72℃ 延伸 10 min ; 获得 ZWF1 基因。
5: 5 的醋酸缓冲液中, 加质量 / 体积比 5% 葡萄糖,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的浓度为 6 mg/mL, 重组菌细胞浓度为 0.1 g/mL, 不加辅助底物, 反应温 度为 35℃, 反应时间为 24 h, 转速 150 r/min, 重组菌菌体重复利用十个批次。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重组菌的培养 BMGY 培养基, 以质量 / 体积 % 计 : 酵母膏 1%, 蛋白胨 2%,甘油 1%, pH
6: 0、 100 mmol/L -5 磷酸缓冲液 10%, YNB 1.34%, 生物素 4×10 %, 用去离子水补足至 100% ; BMMY 培养基, 以质量 / 体积 % 计 : 酵母膏 1%, 蛋白胨 2%, 甲醇 0.5%,pH 6.0、 100 mmol/ -5 L 磷酸缓冲液 10%, YNB 1.34%, 生物素 4×10 %, 用去离子水补足至 100% ; 培养条件 : 将重组菌 CGMCC No.4198 按 1% 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 25 mL BMGY 培养基的 100 mL 摇瓶中, 在 28℃、 250 r/min 的条件下, 培养至菌浓 OD 600=2-6 ; 室温 3000 g 离心 5 min, 收集菌体, 用 100 mL BMMY 重悬菌体, 使 OD 600 为 1.0, 置于 500 mL 的摇瓶中, 在 28℃、 250 r/min 的条件下培养, 每 12 h, 按培养基质量 / 体积 % 计添加甲醇 0.5% 至培养基中, 培 养 96h, 10,000 rpm 离心 10 min, 沉淀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 收集得到重组菌全细胞。 4. 权利要求 1 所述重组菌 CGMCC No.4198 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 scr Ⅱ基因插入 pPIC3.5K 中构建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 电击转化毕赤氏酵母 GS115 感受态细胞, 获得 重组菌 Pichia pastoris /pPIC3.5K-SCR Ⅱ ; 同时将基因 ZWF1 插入载体 pPICZα, 获得重组 质粒 pPICZα-ZWF1, 用 Sac I 对 pPICZα-ZWF1 进行单酶切线性化, 电转化感受态重组毕赤 酵母 Pichia pastoris / pPIC3.5K-SCR Ⅱ的感受态细胞, 涂布含有 100 μg/mL Zeocin 的 YPD 平板, 挑取阳性单克隆得到重组菌 Pichia pastoris /SCR Ⅱ G。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是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的构建 : 利用 限制性内切酶 Bam H I 和 Not I 分别对载体 pPIC3.5K 和基因片段 scr Ⅱ进行酶切, 纯化后 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 获得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是重组质粒 pPICZα-ZWF1 的构建, 利用限 制性内切酶 Bst B I 和 Xho I 分别对载体 pPICZα 和基因片段 ZWF1 进行 酶切, 纯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 获得重组质粒 pPICZα-ZWF1。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是基因片段 scr Ⅱ的获取 : 实验室已知 scr Ⅱ基因全序列, 以近平滑假丝酵母的基因组为模板, 设计含有 Bam H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含有 Not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SCR Ⅱ _ pPIC3.5K_R, 通过 PCR, 获得 scr Ⅱ基因全长。
8: SCR Ⅱ _pPIC3.5K_F: CGGGATCCACCATGGGCCATCATCATCATCATCATAGC AGTGGCATGGGCGAAATCGAATC SCR Ⅱ _pPIC3.5K_R: TTGCGGCCGCCTATGGACAAGTGTAACCACCATCGAC PCR 反应体系 : 10×Taq buffer 5 μL, 25 mmol/L 的 dNTP 4 μL, 50 pmol/μL 的引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 SCR Ⅱ _pPIC3.5K_R 各 1 μL, 近平滑假丝酵母 DNA 5 μL, 5 U/μL 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 ddH2O 33.5 μL, 反应总体积 50 2 μL ; PCR 反应条件 : 95℃预变性 4 min ; 94℃ 1 min, 58℃ 1 min, 72℃ 1 min, 进行 30 个循 环; 72℃延伸 10 min ; 获得 scr Ⅱ基因。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是基因片段 ZWF1 的获取 : 通过 NCBI 检索得 到 ZWF1 基因全长, 以酿酒酵母基因组为模板, 利用含 Bst B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pPIC_G6PDH_ F 和含 Xho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pPIC_G6PDH_R, 通过 PCR, 获得 ZWF1 基因的全长为 1518 bp ; pPIC_G6PDH_F: ACTGTTCGAAACGATGAGTGAAGGCCCCGTCAAATTTG AAAAAAATACCG pPIC_G6PDH_R: CACGCTCGAGCTAATTATCCTTCGTATCTTCTGGC PCR 反应体系 : 10×Taq buffer 5 μL, 25 mmol/L 的 dNTP 4 μL, 50 pmol/μL 的引 物 pPIC_G6PDH_F 和 pPIC_G6PDH_R 各 1 μL, 酿酒酵母基因组 5 μL, 5 U/μL 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 ddH2O 33.5 μL, 反应总体积 50 μL ; PCR 反应条件 : 94℃ 预变性 5 min ; 94℃ 1 min, 55℃ l min, 72℃ 1 min, 进行 30 个循环, 72℃ 延伸 10 min ; 获得 ZWF1 基因。

说明书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 (S )- 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 (S )- 苯 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 (S )- 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 (S )- 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 法, 利用基因共表达提高全细胞不对称转化 (S )- 苯基乙二醇的效率和批次稳定性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 构建了 (S )- 羰基还原酶 (SCR Ⅱ) 和 6- 磷酸葡萄糖脱氢 酶 (G6PDH) 共表达的重组毕赤酵母菌 (Pichia pastoris ) SCR Ⅱ G, 高效制备 (S )- 苯基乙二 醇, 属于生物催化不对称转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学纯的苯基乙二醇 (PED) 是液晶材料中不可缺少的手性添加剂, 也是制备具有 光学活性的医药、 农药和功能材料的重要中间体。生物法转化制备光学纯 (S )- 苯基乙二 醇, 通常以微生物全细胞或酶为催化剂, 采用不同的化学反应途径, 如 Bakers’ 酵母不对称 还原 2- 羟基苯乙酮法, 环氧化物水解酶催化水解外消旋苯乙烯氧化物法, 和萘双氧化酶 (NDO) 选择性氧化苯乙烯法等, 这些方法存在底物浓度低, 需要昂贵的辅酶, 产物光学纯度 低等缺点。氧化还原酶催化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 辅酶不能循环使用是限制其工业化应用 的 “瓶颈” 因素。
     全细胞体系辅酶再生主要有两种策略 : 一是在反应体系中添加醇或糖类辅助底 物, 构成底物耦联再生系统 ; 二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在细胞中构建酶耦联再生系统。如 Degussa 公司利用该辅酶再生的原理催化三甲基丙酮酸不对称还原合成 L- 叔亮氨酸, 大大 提高了产物的转化率。 ω - 转氨酶、 醇脱氢酶和葡萄糖脱氢酶组成的耦联体系用于高效转化 (R )- 苯乙醇。
     本实验室已经利用重组菌株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 制备 (S )- 苯基乙二醇, 在此基 础上,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将酿酒酵母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G6PDH) 基因 ZWF1 与近平滑 假丝酵母 (S )- 羰基还原酶基因 scr Ⅱ整合至毕赤酵母基因组中, 构建了共表达偶联体系 Pichia pastoris /SCR Ⅱ G, 在 5% (w/v) 葡萄糖的参与下, Pichiapastoris /SCR Ⅱ G 不对 称还原 2- 羟基苯乙酮的催化效率大大提高, 反应十个批次后, 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光学纯 度和产率分别高达 100% 和 85% 以上。 发明内容
     (1)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因工程方法构建多酶偶联体系, 实现了多种酶功能的成功 整合。利用酶偶联后的重组菌株 Pichiapastoris /SCR Ⅱ G ( 菌种保藏号 : CGMCC No.4198) 高效不对称转化制备 (S )- 苯基乙二醇的方法。本发明根据酿酒酵母 6- 磷酸葡萄糖脱氢 酶和近平滑假丝酵母 (S )- 羰基还原酶的功能,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构建双酶偶联毕赤氏酵 母体系, 以酶偶联重组菌为催化剂, 实现了从 2- 羟基苯乙酮到 (S )- 苯基乙二醇的高效转 化。在 5% (w/v) 葡萄糖的参与下, 当底物浓度为 6 mg/mL 时, 经过十批次的催化反应, 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光学纯度高达 100%, 产率维持在 85% 以上。本发明为解除辅酶再生循 环的限制, 成功整合双酶功能, 提高手性醇制备效率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2) 技术方案 一株不对称制备 (S )- 苯基乙二醇的重组菌, 其分类命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 (Pichia pastoris ) SCR Ⅱ G , 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编 号: CGMCC No.4198。
     利用重组菌 CGMCC No.4198 不对称转化制备 (S )- 苯基乙二醇的方法, 不对称转化 反应条件 : 在 0.1 mol/L pH 5.5 的醋酸缓冲液中, 加质量 / 体积比 5% 葡萄糖, 底物 2- 羟基 苯乙酮的浓度为 6 mg/mL, 重组菌细胞浓度为 0.1 g/mL, 不加辅助底物, 反应温度为 35℃, 反 应时间为 24 h, 转速 150 r/min, 重组菌菌体重复利用十个批次。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混合物离心除去菌体, 上清液加入 2 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 有 机相用于分析。产物通过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 (Agillent HP1100) 进 行分析, 条件为 Chiralcel OB-H 柱 (4.6 mm ×25 cm; Daicel Chemical Ind., Ltd., Japan), 流动相为正己烷 / 异丙醇 (9/1, V/V) , 流速 0.5 mL/min, 检测波长为 215 nm。产物 的光学纯度通过对映过量值来衡量。
     产 物 (S )- 苯 基 乙 二 醇 对 映 过 量 值 的 计 算 : 对 映 过 量 值 ( e.e.%)=[(C S-C R)/ (C R+C S)]*100% 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产率的计算 : 产率 (%) = CS/C 0*100% 式中 C R 为反应后 (R )- 对映体的浓度, C S 为反应后 (S )- 对映体的浓度, C 0 为反应前底 物 (R )- 苯基乙二醇的浓度。
     以全细胞为催化剂, 不对称生物转化反应后, 产物均为 (S )- 苯基乙二醇。
     重组菌的培养 : BMGY(Buffered Glycerol-complex Medium) 培养基, 以质量 / 体积 % 计 : 酵母膏 1%, 蛋白胨 2%, 甘油 1%, pH 6.0、 100 mmol/L 磷酸缓冲液 10%, YNB1.34%, 生物素 4×10-5%, 用去 离子水补足至 100% ; BMMY(Buffered Methanol-complex Medium) 培养基, 以质量 / 体积 % 计 : 酵母膏 1%, -5 蛋白胨 2%, 甲醇 0.5%, pH 6.0、 100 mmol/L 磷酸缓冲液 10%, YNB1.34%, 4×10 % 生物素, 用 去离子水补足至 100% ; 培养条件 : 将重组菌 CGMCC No.4198 按 1% 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 25 mL BMGY 培养基的 100 mL 摇瓶中, 在 28 ℃、 250 r/min 的条件下, 培养至菌浓 OD 600=2-6 ; 室温 3000 g 离心 5 min, 收集菌体, 用 100 mL BMMY 重悬菌体, 使 OD 600 为 1.0, 置于 500 mL 的摇瓶中, 在 28℃、 250 r/min 的条件下培养, 每 12 h, 按培养基质量 / 体积 % 计添加甲醇 0.5% 至培养基中, 培 养 96h, 10,000 rpm 离心 10 min, 沉淀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 收集得到重组菌全细胞。
     所 述 重 组 菌 CGMCC No.4198 的 构 建 方 法, 将 scr Ⅱ 基 因 插 入 pPIC3.5K 中 构 建 重 组 质 粒 pPIC3.5K-SCR Ⅱ, 电 击 转 化 毕 赤 氏 酵 母 GS115 感 受 态 细 胞, 获得重组菌 Pichia pastoris / pPIC3.5K-SCR Ⅱ ; 同时将基因 ZWF1 插入载体 pPICZα, 获得重组质粒 pPICZα-ZWF1, 用 Sac I 对 pPICZα-ZWF1 进行单酶切线性化, 电转化感受态重组毕赤酵母 Pichia pastoris / pPIC3.5K-SCR Ⅱ的感受态细胞, 涂布含有 100 μg/mL Zeocin(博来霉 素) 的 YPD 平板, 挑取阳性单克隆得到重组菌 Pichia pastoris /SCR Ⅱ G。质粒 pPIC3.5K和质粒 pPICZα 均购自 Invitrogen 公司。
     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的构建 :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Bam H I 和 Not I 分别对载 体 pPIC3.5K 和基因片段 scr Ⅱ进行酶切, 纯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 接, 获得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
     重组质粒 pPICZα-ZWF1 的构建,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Bst B I 和 Xho I 分别对载体 pPICZα 和基因片段 ZWF1 进行酶切, 纯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 获 得重组质粒 pPICZα-ZWF1。
     基因片段scr Ⅱ的获取 : 实验室已知scr Ⅱ基因全序列, 以近平滑假丝酵母的基因 组为模板, 设计含有 Bam H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含有 Not I 酶切位点的 引物 SCR Ⅱ _pPIC3.5K_R, 通过 PCR, 获得 scr Ⅱ基因全长, 全长为 837 bp。
     SCR Ⅱ _pPIC3.5K_F: CGGGATCCACCATGGGCCATCATCATCATCATCATAGC AGTGGCATGGGCGAAATCGAATC (Bam H I) SCR Ⅱ _pPIC3.5K_R: TTGCGGCCGCCTATGGACAAGTGTAACCACCATCGAC (Not I) PCR 反应体系 : 10×Taq buffer 5 μL, 25 mmol/L 的 dNTP 4 μL, 50 pmol/μL 的引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 SCR Ⅱ _pPIC3.5K_R 各 1 μL, 近平滑假丝酵母 DNA 5 μL, 5 U/μL 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 ddH2O 33.5 μL, 反应总体积 50 μL ; PCR 反应条件 : 95℃预变性 4 min ; 94℃ 1 min, 58℃ 1 min, 72℃ 1 min, 进行 30 个循 环; 72℃延伸 10 min ; 获得 scr Ⅱ基因。
     基因片段 ZWF1 的获取 : 通过 NCBI 检索得到 ZWF1 基因全长, 以酿酒酵母基因组 为模板, 利用含 Bst B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pPIC_G6PDH_F 和含 Xho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pPIC_ G6PDH_R, 通过 PCR, 获得 ZWF1 基因的全长为 1518 bp ; pPIC_G6PDH_F: ACTGTTCGAAACGATGAGTGAAGGCCCCGTCAAATTTG AAAAAAATACCG (Bst B I) pPIC_G6PDH_R: CACGCTCGAGCTAATTATCCTTCGTATCTTCTGGC (Xho I) PCR 反应体系 :10×Taq buffer 5 μL, 25 mmol/L 的 dNTP 4 μL, 50 pmol/μL 的引 物 pPIC_G6PDH_F 和 pPIC_G6PDH_R 各 1 μL, 酿酒酵母基因组 5 μL, 5 U/μL 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 ddH2O 33.5 μL, 反应总体积 50 μL ; PCR 反应条件 : 94℃ 预变性 5 min ; 94℃ 1 min, 55℃ l min, 72℃ 1 min, 进行 30 个循环, 72℃ 延伸 10 min ; 获得 ZWF1 基因。
     具体操作如下 : 一、 近平滑假丝酵母 (C. parapsilosis )CCTCC M203011(中国专利 03132140.2, 已公 开) 和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培养 近平滑假丝酵母的培养基组成以 g/L 计 : 葡萄糖 40, 酵母膏 5, (NH4)2HPO4 13, KH2PO4 7, ZnSO4·7H2O 0.3, NaCl 0.1, pH 7.0 ; 将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种 CCTCC M203011 接种于培养基 装液量为 20% 的 250 mL 摇瓶中于 30℃、 150 rpm 振荡培养 48h ; 酿酒酵母的培养基组成以 g/L 计 : 胰蛋白胨 10, 酵母提取物 5, NaCl 10, 葡萄糖 10, pH 7.0 ; 将酿酒酵母菌种接种于培养基装液量为 20% 的 250 mL 摇瓶中于 30℃、 150 rpm 振荡培 养 48h ; 二、 近 平 滑 假 丝 酵 母 (C. parapsilosis )CCTCC NO : M 203011 基 因 组 和 酿 酒 酵 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基因组的获取近平滑假丝酵母 CCTCC M203011 和酿酒酵母培养结束后, 分别将菌体于 6,000 g 离 心 20 min, 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后收集细胞, 利用 VIOGENE 公司的基因组 DNA 提取试剂盒 Genomic DNA Extraction Miniprep System 提取近平滑假丝酵母基因组和酿酒酵母的基因 组。
     三、 scr Ⅱ基因的获得 以近平滑假丝酵母 (C. parapsilosis )CCTCC M203011 基因组作为 PCR 反应模板, 利 用含有 Bam H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含有 Not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SCR Ⅱ _ pPIC3.5K_R, 通过 PCR 扩增获得 scr Ⅱ基因, 全长为 837 bp。
     SCR Ⅱ _pPIC3.5K_F: CGGGATCCACCATGGGCCATCATCATCATCATCAT AGCAGTGGCATGGGCGAAATCGAATC (Bam H I) SCR Ⅱ _pPIC3.5K_R: TTGCGGCCGCCTATGGACAAGTGTAACCACCAT CGAC (Not I) PCR 反应体系 : 10×Taq buffer 5 μL, 25 mmol/L 的 dNTP 4 μL, 50 pmol/μL 的引 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 SCR Ⅱ _pPIC3.5K_R 各 1 μL, 近平滑假丝酵母 DNA 5 μL, 5 U/ μL 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 ddH2O 33.5 μL, 反应总体积 50 μL。PCR 反应条 件: 95℃预变性 4 min ; 94℃ 1 min, 58℃ 1 min, 72℃ 1 min, 进行 30 个循环 ; 72℃延伸 10 min, 获得 scr Ⅱ基因 ; 利用 3S Spin Agarose Gel DNA Purification Kit(上海申能博彩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纯化 scr Ⅱ基因。
     四、 ZWF1 基因的获得 以酿酒酵母基因组为模板, 利用含Bst B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pPIC_G6PDH_F 和含Xho I 酶 切位点的引物 pPIC_G6PDH_R, 通过 PCR 获得 ZWF1 基因, 全长为 1518 bp。
     pPIC_G6PDH_F: ACTGTTCGAAACGATGAGTGAAGGCCCCGTCAAAT TTGAAAAAAATACCG (Bst B I) pPIC_G6PDH_R: CACGCTCGAGCTAATTATCCTTCGTATCTTCTGGC (Xho I) PCR 反应体系 :10×Taq buffer 5 μL, 25 mmol/L 的 dNTP 4 μL, 50 pmol/μL 的引 物 pPIC_G6PDH_F 和 pPIC_G6PDH_R 各 1 μL, 酿酒酵母基因组 5 μL, 5 U/μL 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 ddH2O 33.5 μL, 反应总体积 50 μL ; PCR 反应条件 : 94℃ 预变性 5 min ; 94℃ 1 min, 55℃ l min, 72℃ 1 min, 进行 30 个循环, 72℃延伸 10 min ; 获得 ZWF1 基 因。利用 3S Spin Agarose Gel DNA Purification Kit(上海申能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 纯化 ZWF1 基因。
     五、 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的构建 用 Bam H I 和 Not I 分别对载体 pPIC3.5K 和基因片段 scr Ⅱ进行酶切, 纯化后的基因 片段 scr Ⅱ与载体 pPIC3.5K 通过粘性末端连接, 获得带有目标基因片段 scr Ⅱ的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
     六、 重组质粒 pPICZα-ZWF1 的构建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Xho I 和 Bst B I 分别对载体 pPICZα 和基因片段 ZWF1 进行酶切, 纯 化后的基因片段 ZWF1 与载体 pPICZα 通过粘性末端连接, 获得带有目标基因片段 ZWF1 的 重组质粒 pPICZα-ZWF1。
     七、 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转化毕赤氏酵母 取 20 μL 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 用限制性内切酶 Sac I 单酶切线性化后, 电击转化感受态毕赤酵母 GS115, 30℃静置 1 h, 涂布于 MD 平板上, 挑取克隆经 PCR 验证, 获得重组 菌 Pichiapastoris /pPIC3.5K-SCR Ⅱ。
     PCR 验证反应体系 : 10×Taq buffer 5 μL, 25 mmol/L 的 dNTP 4 μL, 50 pmol/ μL 的引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 SCR Ⅱ _pPIC3.5K_R 各 1 μL, 毕赤氏酵母 DNA 5 μL, 5 U/μL 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 ddH2O 33.5 μL, 反应总体积 50 μL。PCR 验证 反应条件 : 95℃预变性 4 min ; 94℃ 1 min, 58℃ 1 min, 72℃ 1 min, 进行 30 个循环 ; 72℃ 延伸 10 min。
     八、 重组质粒 pPICZα-ZWF1 转化重组菌 Pichiapastoris /pPIC3.5K-SCR Ⅱ 将 Pichia pastoris /pPIC3.5K-SCR Ⅱ涂布 MD 平板, 两天后挑取单克隆, 制备感受态, 采用Sac I 单酶切后的质粒 pPICZα-ZWF1, 电转化Pichiapastoris /pPIC3.5K-SCR Ⅱ感受态 细胞, 通过 100 μg/mL Zeocin 的 YPD 平板筛选, 获得重组菌 Pichia pastoris /SCR Ⅱ G, 即 CGMCC No.4198。
     九、 重组菌 CGMCC No.4198 的培养 BMGY (Buffered Glycerol-complex Medium) 培养基 : 1% 酵母膏, 2% 蛋白胨, 1% 甘油, 10% 100 mmol/L 磷酸缓冲液 pH 6.0, 1.34% YNB, 4×10-5% 生物素 ; BMMY(Buffered Methanol-complex Medium) : 1% 酵母膏, 2% 蛋白胨, 0.5% 甲醇, 10% 100 mmol/L 磷酸缓冲液 pH 6.0, 1.34% YNB, 4×10-5% 生物素, 以去离子水补足至 100%。 培养条件 : 将重组菌 CGMCC No.4198 按 1% 接种量接种于装有 25 mL BMGY 培养基 的 100 mL 摇瓶中, 在 28℃、 250 r/min 的条件下, 培养至菌浓 OD 600 为 2-6 ; 以 3,000 g 离心 5 min, 收集菌体, 用 100 mL BMMY 重悬菌体, 使菌体 OD 600 达 1.0 左右, 转至 500 mL 的摇瓶 中, 在 28℃、 250 r/min 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 每隔 12 h, 添加 0.5% 甲醇于培养基中, 菌体连 续培养 96h 后, 于 10,000 rpm 离心 10 min, 收集菌体, 并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 重新收集菌 体细胞。
     (3) 有益效果 通过将 (S )- 羰基还原酶 SCR Ⅱ ( 编码基因的 GenBank 登记号 FJ939563) 和 6- 磷酸 葡萄糖脱氢酶 G6PDH ( 编码基因的 GenBank 登记号 BK006947.2) 进行偶联, 共表达于毕赤 酵母细胞中。利用成功构建的重组菌 CGMCC No.4198(P . pastoris /SCR Ⅱ G) 不对称催化 2- 羟基苯乙酮, 转化 (S )- 苯基乙二醇。通过反应条件优化, 在 pH5.5 的 0.1 mol/L 醋酸缓 冲液中, 利用 0.1 g/mL 重组菌 CGMCC No.4198 催化 6 mg/mL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 35℃下 反应 24h, 连续反应十个批次, 最终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为 100%e.e., 产率为 86.2%。这些工作为从 2- 羟基苯乙酮到 (S )- 苯基乙二醇的转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为辅酶再 生循环途径耦合入 (S )- 苯基乙二醇的生物转化途径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而且通过菌体 多批次循环使用, 大大降低了 (S )- 苯基乙二醇制备成本, 为手性醇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生物材料样品保藏 巴斯德毕赤氏酵母 (Pichia pastoris ) SCR Ⅱ G, 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 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简称 CGMCC, 保藏单位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 1 号院 3 号, 中国 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保藏编号 : CGMCC No.4198。保藏日期 : 2010 年 9 月 26 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近平滑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的培养。
     近平滑假丝酵母培养基组成 : 葡萄糖 4%, 酵母膏 0.5%, (NH4)2HPO4 1.3%, KH2PO4 0.7%, ZnSO4·7H2O 0.03%, NaCl 0.01%, pH7.0。将菌种 CCTCC NO : M 203011 接种于 50 mL 培养基的 250mL 摇瓶中, 30℃、 150 rpm 振荡培养 48 h。
     酿酒酵母培养基组成 : 胰蛋白胨 1%, 酵母提取物 0.5%, NaCl 1%, 葡萄糖 1%, pH 7.0 ; 将酿酒酵母菌种接种于培养基装液量为 20% 的 250 mL 摇瓶中于 30℃、 150 rpm 振荡培 养 48h。
     实施例 2 近平滑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的基因组的获得 : 近平滑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培养结束 后, 分别将菌体于 6,000 g 离心 20 min, 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后收集细胞, 利用 VIOGENE 公 司的基因组 DNA 提取试剂盒 Genomic DNA Extraction Miniprep System 提取近平滑假丝 酵母基因组及酿酒酵母的基因组。
     实施例 3 scr Ⅱ基因的获得。以近平滑假丝酵母基因组为模板, 利用含有 Bam H I 酶切位点的引 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含有 Not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SCR Ⅱ _pPIC3.5K_R, 通过 PCR, 获得 SCR Ⅱ基因全长。
     SCR Ⅱ _pPIC3.5K_F: CGGGATCCACCATGGGCCATCATCATCATCATCA TAGCAGTGGCATGGGCGAAATCGAATC (Bam H I) SCR Ⅱ _pPIC3.5K_R: TTGCGGCCGCCTATGGACAAGTGTAACCACCATC GAC (Not I) PCR 反应体系 : 10×Taq buffer 5 μL, 25 mmol/L 的 dNTP 4 μL, 50 pmol/μL 的引 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 SCR Ⅱ _pPIC3.5K_R 各 1 μL, 近平滑假丝酵母 DNA 5 μL, 5 U/ μL 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 ddH2O 33.5 μL, 反应总体积 50 μL。PCR 反应条 件: 95℃预变性 4 min ; 94℃ 1 min, 58℃ 1 min, 72℃ 1 min, 进行 30 个循环 ; 72℃延伸 10 min。获得 scr Ⅱ基因片段。
     实施例 4 ZWF1 基因的获得。 以酿酒酵母的基因组为模板, 利用含利用含 Bst B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pPIC_G6PDH_F 和含 Xho I 酶切位点的引物 pPIC_G6PDH_R, PCR 获得 ZWF1 基因。
     pPIC_G6PDH_F: ACTGTTCGAAACGATGAGTGAAGGCCCCGTCAAAT TTGAAAAAAATACCG (Bst B I) pPIC_G6PDH_R:CACGCTCGAGCTAATTATCCTTCGTATCTTCTGGC (Xho I) PCR 反应体系 :10×Taq buffer 5 μL, 25 mmol/L 的 dNTP 4 μL, 50 pmol/μL 的引 物 pPIC_G6PDH_F 和 pPIC_G6PDH_R 各 1 μL, 酿酒酵母基因组 5 μL, 5 U/μL 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 ddH2O 33.5 μL, 反应总体积 50 μL ; PCR 反应条件 : 94℃ 预变性 5 min ; 94℃ 1 min, 55℃ l min, 72℃ 1 min, 进行 30 个循环, 72℃ 延伸 10 min ; 获得 ZWF1 基因。
     实施例 5 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的获得。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Bam H I 和 Not I 分别对载体pPIC3.5K 和基因片段 SCR Ⅱ进行酶切, 纯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 获得重组质粒 pPIC3.5K-SCR Ⅱ。采用 Sac I 对其进行单酶切线性化, 电转化感受态毕赤 酵母 GS115, 30℃静置 1 h, 涂布于 MD 平板上, 挑取单克隆, 经 PCR 验证后获得重组菌 P . pastoris /pPIC3.5K-SCR Ⅱ。
     基因 scr Ⅱ及质粒 pPIC3.5K 的酶切 利用质粒提取试剂盒 Mini-Plasmid Rapid Isolation Kit (北京博大泰克生物基因技 术有限公司) 提取质粒 pPIC3.5K。
     分别按照水、 缓冲液、 基因 scr Ⅱ和酶的顺序, 及水、 缓冲液、 质粒 pPIC3.5K 和酶的 顺序分别加到不同的 Eppendorf 管中, 盖好管盖, 振荡使液体充分混匀, 置于离心机离心 2 s 使液体集中于管底, 37℃水浴 3 h, 在管中加入 1/10 的 Loading Buffer 或将管置于 65℃ 保温 10 min, 终止酶切反应。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回收和浓缩目的片段。
     反应体系组成 : 10×Buffer H 4 μL, 基因 scr Ⅱ或质粒 pPIC3.5K 10 μL, Bam HI 2 μL, Not I 2 μL, ddH2O 将体系补足 40 μL。
     基因 scr Ⅱ及质粒 pPIC3.5K 的连接 连接反应体系组成 : 质粒 pPIC3.5K 0.8 μL, 基因scr Ⅱ 4.2 μL, Ligation Solution 5 μL。混合连接液, 将其置于 16℃培养箱中连接 12-16 h。 实施例 6 重组质粒 pPICZα-ZWF1 的获得。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Xho I 和 Bst B I 分别对载体 pPICZα 和 ZWF1 基因进行酶切, 纯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 获得重 组质粒 pPICZα-ZWF1。
     基因 ZWF1 及质粒 pPICZα 的酶切 利用质粒提取试剂盒 Mini-Plasmid Rapid Isolation Kit (北京博大泰克生物基因技 术有限公司) 提取质粒 pPICZα。
     分别按照水、 缓冲液、 基因 ZWF1 和酶的顺序, 及水、 缓冲液、 质粒 pPICZα 和酶的顺 序加到 Eppendorf 管中, 盖好管盖, 振荡使液体充分混匀, 置于离心机离心 2 s 使液体集中 于管底, 37℃水浴 3 h, 在管中加入的 Loading Buffer 或将管置于 65℃保温 10 min, 终止酶 切反应。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回收和浓缩目的片段。
     反应体系组成 : 10×Buffer H 4 μL, 基因 ZWF1 或质粒 pPICZα 10 μL, Xho I 2 μL, Bst B I 2 μL, ddH2O 将体系补足 40 μL。
     基因 ZWF1 与质粒 pPICZα 的连接 连接反应体系组成 : 质粒 pPICZα 0.8 μL, 基因 ZWF1 4.2 μL, Ligation Solution 5 μL。混合连接液, 将其置于 16℃培养箱中连接 12-16 h。
     实施例 7 重组菌 P . pastoris / pPIC3.5K- SCR Ⅱ的获得。
     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将毕赤酵母单克隆接种于 5 mL YPD 液体培养基, 30℃, 200 r/min, 培养过夜 ; 取 50 ??L 过夜培养物至 100 mL YPD 液体培养基中, 30℃, 200 r/min, 培养至 OD 600 为 2-6 ; 于 4℃, 5000 r/min 离心 5 min 收集菌液, 用 100 mL 冰预冷的 无菌水洗涤两次, 收集菌体 ; 分别用 10 mL 和 1 mL 冰预冷的 1 mol/L 的山梨醇溶液洗涤菌 体, 并收集菌体, 每 80 ??L 分装保存。
     重组质粒电击转化毕赤氏酵母感受态细胞 : (1) 质粒线性化 : 提取 pPIC3.5k- SCR Ⅱ质粒, 酶切体系为 10×buffer 5 μL, 质粒 (约 20 ??g) 43 μL, Sac I 2 μL, 37℃ 4 h, 1% 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产物, 检测酶切是否完全, 胶回收酶切产物 ; (2) 取 10 ??L(约 5 ??g ~ 10 ??g) 的线性化质粒与 80 μL 的感受态 GS115 菌体混 匀, 转至 0.2 cm 冰预冷的电击杯中 ; (3) 冰上放置 5 min, 电压 1500 V, 电容 25 ??F, 电阻 200 Ω, 电击时间为 5 ms, 进行电 击; (4) 电击完毕后, 立即加入 1 mL 冰预冷的 1 mol/L 的山梨醇溶液, 混匀 ; (5) 30℃静置 1 h, 涂布于 MD 平板上, 30℃培养 2 d。
     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的鉴定 : 以提取的近平滑假丝酵母基因组 DNA 为模板, 用引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 SCR Ⅱ _ pPIC3.5K_R 进行 PCR, PCR 反应体系 : 10×Taq buffer 5 μL, 25 mmol/L 的 dNTP 4 μL, 50 pmol/μL 的引物 SCR Ⅱ _pPIC3.5K_F 和 SCR Ⅱ _pPIC3.5K_R 各 1 μL, 毕赤氏酵母 DNA 5 μL, 5 U/μL 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 ddH2O 33.5 μL, 反应总体积 50 μL。 PCR 反应条件 : 95℃预变性 4 min ; 94℃ 1 min, 58℃ 1 min, 72℃ 1 min, 进行 30 个循环 ; 72℃ 延伸 10 min。1% 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产物检测 PCR 结果。并保藏阳性克隆 P . pastoris / pPIC3.5K- SCR Ⅱ。
     实施例 8 重组菌 P . pastoris /SCR Ⅱ G 的获得。将 P . pastoris /pPIC3.5K-SCR Ⅱ涂布 MD 平 板, 两天后挑取单克隆, 制备感受态, 采用 Sal I 单酶切后的质粒 pPICZα-ZWF1, 电转化 P . pastoris / pPIC3.5K- SCR Ⅱ感受态毕赤酵母, 涂布含有 100 μg/ml Zeocin 的 YPD 平板, 挑取阳性单克隆得到重组菌 P . pastoris /SCR Ⅱ G。
     实施例 9 重组毕赤氏酵母的诱导表达。将重组菌 P . pastoris /SCR Ⅱ G 按 1% 的接种量接种于 装有 25 mL BMGY 培养基的 100 mL 摇瓶中, 在 28℃、 250 r/min 的条件下, 培养至菌浓 OD 600 为 2-6 ; 室温 3000 g 离心 5 min, 收集菌体, 用 100 mL BMMY 重悬菌体, 使 OD 600 为 1.0 左右, 置于 500 mL 的摇瓶中, 在 28℃、 250 r/min 的条件下培养 ; 每 12 h, 添加培养体系体积 0.5% 的甲醇至培养基中, 共培养 96h, 10,000 rpm 离心 10 min, 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 收集重组菌 细胞。
     实施例 10 用实施例 9 中收集的菌体细胞进行生物转化试验。在 1 mL 0.1 mol/L 醋酸缓冲液 (pH5.5) , 分别加入 6 mg/mL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 5% (w/v) 葡萄糖和 0.1 g/mL 重组毕赤酵 母 P. pastoris /SCR Ⅱ G 菌体, 混匀后于 35℃恒温摇床上振荡反应 24 h, 混合物离心取上 清液萃取, 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为 100%e.e., 产率为 97.2%。离心收集的菌体, 用生理盐水洗两次用于第二批次的转化。
     实施例 11 用实施例 10 中生理盐水洗涤后的菌体进行生物转化试验。在 1 mL 0.1 mol/L 醋酸缓 冲液 (pH5.5) , 分别加入 6 mg/mL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 5% (w/v) 葡萄糖和 0.1g/mL 实施例10 中收集的菌体细胞, 混匀后在 35℃恒温摇床上振荡反应 24 h, 混合物离心, 取上清液萃 取, 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为 100%e.e., 产率为 93.4%。离心收集的菌体, 用生理 盐水洗两次再用于第三批次的转化 实施例 12 用实施例 11 中生理盐水洗涤后的菌体进行生物转化试验。在 1 mL 0.1 mol/L 醋酸缓 冲液 (pH5.5) , 分别加入 6mg/mL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 5% (w/v) 葡萄糖和 0.1g/mL 实施例 11 中收集的菌体细胞, 混匀后在 35℃恒温摇床上振荡反应 24 h, 离心取上清液萃取, 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为 100%e.e., 产率为 91.7%。 离心收集的菌体, 用生理盐水洗两 次, 用于第四批次的转化。
     实施例 13 用实施例 12 中生理盐水洗涤后的菌体进行生物转化试验。在 1 mL 0.1 mol/L 醋酸缓 冲液 (pH5.5) , 分别加入 6 g/L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 5% (w/v) 葡萄糖和 0.1g/mL 实施例 12 中收集的菌体细胞, 混匀后在 35℃恒温摇床上振荡反应 24 h, 混合物离心, 取上清液萃取, 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为 100%e.e., 产率为 90.2%。离心收集的菌体, 用生理盐 水洗两次用于第五批次的转化。 实施例 14 用实施例 13 中生理盐水洗涤后的菌体进行生物转化试验。在 1 mL 0.1 mol/L 醋酸缓 冲液 (pH5.5) , 分别加入 6 g/L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 5% (w/v) 葡萄糖和 0.1 g/mL 实施例 13 中收集的菌体细胞, 混匀后在 35℃恒温摇床上振荡反应 24 h, 混合物离心, 取上清液萃取, 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为 100%e.e., 产率为 89.2%。离心收集的菌体, 用生理盐 水洗两次用于第六批次的转化。
     实施例 15 用实施例 14 中生理盐水洗涤后的菌体进行生物转化试验。在 1 mL 0.1 mol/L 醋酸缓 冲液 (pH5.5) , 分别加入 6 g/L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 5% (w/v) 葡萄糖和 0.1 g/mL 实施例 14 中收集的菌体细胞, 混匀后在 35℃恒温摇床上振荡反应 24 h, 混合物离心, 取上清液萃取, 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为 100%e.e., 产率为 88.9%。离心收集的菌体, 用生理盐 水洗两次用于第七批次的转化。
     实施例 16 用实施例 15 中生理盐水洗涤后的菌体进行生物转化试验。在 1 mL 0.1 mol/L 醋酸缓 冲液 (pH5.5) , 分别加入 6 g/L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 5% (w/v) 葡萄糖和 0.1 g/mL 实施例 15 中收集的菌体细胞, 混匀后在 35℃恒温摇床上振荡反应 24 h, 混合物离心, 取上清液萃取, 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为 100%e.e., 产率为 88.0%。离心收集的菌体, 用生理盐 水洗两次用于第八批次的转化。
     实施例 17 用实施例 16 中生理盐水洗涤后的菌体进行生物转化试验。在 1 mL 0.1 mol/L 醋酸缓 冲液 (pH5.5) , 分别加入 6 g/L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 5% (w/v) 葡萄糖和 0.1 g/mL 实施例 16 中收集的菌体细胞, 混匀后在 35℃恒温摇床上振荡反应 24 h, 混合物离心, 取上清液萃取, 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为 100%e.e., 产率为 87.6%。离心收集的菌体, 用生理盐 水洗两次用于第九批次的转化。
     实施例 18 用实施例 17 中生理盐水洗涤后的菌体进行生物转化试验。在 1 mL 0.1 mol/L 醋酸缓 冲液 (pH5.5) , 分别加入 6 g/L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 5% (w/v) 葡萄糖和 0.1g/mL 实施例 17 中收集的菌体细胞, 混匀后在 35℃恒温摇床上振荡反应 24 h, 混合物离心, 取上清液萃取, 产物 (S )- 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为 100%e.e., 产率为 87.2%。离心收集的菌体, 用生理盐 水洗两次用于第十批次的转化。
     实施例 19 用实施例 18 中生理盐水洗涤后的菌体进行生物转化试验。在 1 mL 0.1 mol/L 醋酸缓 冲液 (pH5.5) , 分别加入 6 g/L 底物 2- 羟基苯乙酮, 5% (w/v) 葡萄糖和 0.1g/mL 实施例 18 中收集的菌体细胞, 混匀后在 35℃恒温摇床上振荡反应 24 h, 混合物离心取上清液萃取, 产 物 (S )- 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为 100%e.e., 产率为 86.2%。13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S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S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S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S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S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S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S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S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S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S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 请 公 布 号 CN 101993828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3.30CN101993828A*CN101993828A*(21)申请号 201010534231.2(22)申请日 2010.11.08CGMCC No.4198 2010.09.26C12N 1/19(2006.01)C12N 15/53(2006.01)C12N 15/81(2006.01)C12P 41/00(2006.01)C12P 7/22(2006.01)C12R 1/84(2006.01)(71)申请人江南大学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7。

2、2)发明人张荣珍 徐岩 张波涛 耿亚维(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代理人时旭丹 刘品超(54) 发明名称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S)-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S)-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57) 摘要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S)-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S)-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不对称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重组毕赤酵母CGMCCNo.4198,及其多批次催化2-羟基苯乙酮,制备(S)-苯基乙二醇的方法。本发明将酿酒酵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与近平滑假丝酵母(S)-羰基还原酶基因同时整合至毕赤酵母基因组中,在5%(w/v)葡萄糖的参与下,全细胞重。

3、复利用10个批次,不对称转化制备(S)-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和产率始终维持在100%和85%以上。该重组菌株利用多基因共表达提高全细胞转化(S)-苯基乙二醇的批次稳定性,不仅很好地解除了生物转化反应中辅酶再生循环的制约;同时也为工业上多批次、低成本制备(S)-苯基乙二醇提供了一种高效途径。(83)生物保藏信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0 页CN 101993832 A 1/2页21.一株不对称制备(S)-苯基乙二醇的重组菌,其分类命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SCRG ,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

4、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198。2.利用重组菌CGMCC No.4198不对称转化制备 (S)-苯基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对称转化反应条件:在0.1 mol/L pH 5.5的醋酸缓冲液中,加质量/体积比5%葡萄糖,底物2-羟基苯乙酮的浓度为6 mg/mL,重组菌细胞浓度为0.1 g/mL,不加辅助底物,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24 h,转速150 r/min,重组菌菌体重复利用十个批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组菌的培养BMGY培养基,以质量/体积%计:酵母膏1%,蛋白胨2%, 甘油1%,pH 6.0、100 mmol/L磷酸缓。

5、冲液10%,YNB 1.34%,生物素410-5%,用去离子水补足至100%;BMMY培养基,以质量/体积%计:酵母膏1%,蛋白胨2%,甲醇0.5%, pH 6.0、100 mmol/L磷酸缓冲液10%,YNB 1.34%,生物素410-5 %,用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培养条件:将重组菌CGMCC No.4198按1%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25 mL BMGY培养基的100 mL摇瓶中,在28、250 r/min的条件下,培养至菌浓OD600=2-6;室温3000 g离心5 min,收集菌体,用100 mL BMMY重悬菌体,使OD600为1.0,置于500 mL的摇瓶中,在28、250 r/m。

6、in的条件下培养,每12 h,按培养基质量/体积%计添加甲醇0.5%至培养基中,培养96h,10,000 rpm离心10 min,沉淀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收集得到重组菌全细胞。4.权利要求1所述重组菌CGMCC No.4198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scr基因插入pPIC3.5K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3.5K-SCR,电击转化毕赤氏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菌Pichia pastoris/pPIC3.5K-SCR;同时将基因ZWF1插入载体pPICZ,获得重组质粒pPICZ-ZWF1,用SacI对 pPICZ-ZWF1进行单酶切线性化,电转化感受态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

7、ris/ pPIC3.5K-SCR的感受态细胞,涂布含有100 g/mL Zeocin的YPD平板,挑取阳性单克隆得到重组菌Pichia pastoris/SCRG。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重组质粒pPIC3.5K-SCR的构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 I和Not I分别对载体pPIC3.5K和基因片段scr进行酶切,纯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PIC3.5K-SCR。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重组质粒pPICZ-ZWF1的构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stB I 和Xho I分别对载体pPICZ和基因片段ZWF1进行酶切,纯化后的基。

8、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PICZ-ZWF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基因片段scr的获取:实验室已知scr基因全序列,以近平滑假丝酵母的基因组为模板,设计含有BamH I酶切位点的引物SCR_pPIC3.5K_F和含有NotI酶切位点的引物SCR_pPIC3.5K_R,通过PCR,获得scr基因全长。8.SCR_pPIC3.5K_F: CGGGATCCACCATGGGCCATCATCATCATCATCATAGC AGTGGCATGGGCGAAATCGAATC SCR_pPIC3.5K_R: TTGCGGCCGCCTATGGACAAGTGTAACCACC。

9、ATCGAC PCR反应体系:10Taq buffer 5 L,25 mmol/L的dNTP 4 L,50 pmol/L的引物SCR_pPIC3.5K_F和SCR_pPIC3.5K_R 各1 L,近平滑假丝酵母DNA 5 L,5 U/L 的Taq DNA polymerase 0.5 L,ddH2O 33.5 L,反应总体积 50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93828 ACN 101993832 A 2/2页3L;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4 min;94 1 min,58 1 min,72 1 min,进行30个循环;72延伸10 min;获得scr基因。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

10、法,其特征是基因片段ZWF1的获取:通过NCBI检索得到ZWF1基因全长,以酿酒酵母基因组为模板,利用含BstB I酶切位点的引物pPIC_G6PDH_F和含XhoI 酶切位点的引物pPIC_G6PDH_R,通过PCR,获得ZWF1基因的全长为1518 bp;pPIC_G6PDH_F: ACTGTTCGAAACGATGAGTGAAGGCCCCGTCAAATTTG AAAAAAATACCGpPIC_G6PDH_R: CACGCTCGAGCTAATTATCCTTCGTATCTTCTGGC PCR反应体系:10Taq buffer 5 L,25 mmol/L的 dNTP 4 L,50 pmol/L的。

11、引物pPIC_G6PDH_F和 pPIC_G6PDH_R各1 L,酿酒酵母基因组5 L,5 U/L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L,ddH2O 33.5 L,反应总体积 50 L;PCR反应条件:94 预变性5 min;94 1 min,55 l min,72 1 min,进行30个循环,72延伸10 min;获得ZWF1基因。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93828 ACN 101993832 A 1/10页4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 (S)- 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 (S)- 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S)-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S)。

12、-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利用基因共表达提高全细胞不对称转化(S)-苯基乙二醇的效率和批次稳定性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构建了(S)-羰基还原酶(SCR)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共表达的重组毕赤酵母菌(Pichia pastoris)SCRG,高效制备(S)-苯基乙二醇,属于生物催化不对称转化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光学纯的苯基乙二醇(PED)是液晶材料中不可缺少的手性添加剂,也是制备具有光学活性的医药、农药和功能材料的重要中间体。生物法转化制备光学纯(S)-苯基乙二醇,通常以微生物全细胞或酶为催化剂,采用不同的化学反应途径,如Bakers酵母不对称还原2-羟基。

13、苯乙酮法,环氧化物水解酶催化水解外消旋苯乙烯氧化物法,和萘双氧化酶(NDO)选择性氧化苯乙烯法等,这些方法存在底物浓度低,需要昂贵的辅酶,产物光学纯度低等缺点。氧化还原酶催化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辅酶不能循环使用是限制其工业化应用的“瓶颈”因素。0003 全细胞体系辅酶再生主要有两种策略:一是在反应体系中添加醇或糖类辅助底物,构成底物耦联再生系统;二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在细胞中构建酶耦联再生系统。如Degussa公司利用该辅酶再生的原理催化三甲基丙酮酸不对称还原合成L-叔亮氨酸,大大提高了产物的转化率。-转氨酶、醇脱氢酶和葡萄糖脱氢酶组成的耦联体系用于高效转化(R)-苯乙醇。0004 本实验室已经。

14、利用重组菌株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制备(S)-苯基乙二醇,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酿酒酵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基因ZWF1与近平滑假丝酵母(S)-羰基还原酶基因scr整合至毕赤酵母基因组中,构建了共表达偶联体系Pichia pastoris/SCRG,在5% (w/v) 葡萄糖的参与下,Pichiapastoris/SCRG不对称还原2-羟基苯乙酮的催化效率大大提高,反应十个批次后,产物(S)-苯基乙二醇光学纯度和产率分别高达100%和85%以上。发明内容0005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因工程方法构建多酶偶联体系,实现了多种酶功能的成功整合。利用酶偶。

15、联后的重组菌株Pichiapastoris/SCRG (菌种保藏号:CGMCC No.4198)高效不对称转化制备(S)-苯基乙二醇的方法。本发明根据酿酒酵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近平滑假丝酵母(S)-羰基还原酶的功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双酶偶联毕赤氏酵母体系,以酶偶联重组菌为催化剂,实现了从2-羟基苯乙酮到(S)-苯基乙二醇的高效转化。在5% (w/v) 葡萄糖的参与下,当底物浓度为6 mg/mL 时,经过十批次的催化反应,产说 明 书CN 101993828 ACN 101993832 A 2/10页5物(S)-苯基乙二醇光学纯度高达100,产率维持在85%以上。本发明为解除辅酶再生循。

16、环的限制,成功整合双酶功能,提高手性醇制备效率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0006 (2)技术方案一株不对称制备(S)-苯基乙二醇的重组菌,其分类命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SCRG ,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198。0007 利用重组菌CGMCC No.4198不对称转化制备 (S)-苯基乙二醇的方法,不对称转化反应条件:在0.1 mol/L pH 5.5的醋酸缓冲液中,加质量/体积比5%葡萄糖,底物2-羟基苯乙酮的浓度为6 mg/mL,重组菌细胞浓度为0.1 g/mL,不加辅助底物,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24。

17、 h,转速150 r/min,重组菌菌体重复利用十个批次。0008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离心除去菌体,上清液加入2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于分析。产物通过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Agillent HP1100) 进行分析,条件为Chiralcel OB-H柱(4.6 mm 25 cm; Daicel Chemical Ind., Ltd., Japan),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9/1,V/V),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产物的光学纯度通过对映过量值来衡量。0009 产物(S)-苯基乙二醇对映过量值的计算:对映过量值( e.e.%)=(CS-CR)/(CR+CS。

18、)*100% 产物(S)-苯基乙二醇产率的计算:产率(%)= CS/C0*100%式中CR为反应后(R)-对映体的浓度,CS为反应后(S)-对映体的浓度,C0为反应前底物(R)-苯基乙二醇的浓度。0010 以全细胞为催化剂,不对称生物转化反应后,产物均为(S)-苯基乙二醇。0011 重组菌的培养:BMGY(Buffered Glycerol-complex Medium)培养基,以质量/体积%计:酵母膏1%,蛋白胨2%,甘油1%,pH 6.0、100 mmol/L磷酸缓冲液10%,YNB1.34%,生物素410-5%,用去离子水补足至100%;BMMY(Buffered Methanol-co。

19、mplex Medium)培养基,以质量/体积%计:酵母膏1%,蛋白胨2%,甲醇0.5%,pH 6.0、100 mmol/L磷酸缓冲液10%,YNB1.34%,410-5% 生物素,用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培养条件:将重组菌CGMCC No.4198按1%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25 mL BMGY培养基的100 mL摇瓶中,在28、250 r/min的条件下,培养至菌浓OD600=2-6;室温3000 g离心5 min,收集菌体,用100 mL BMMY重悬菌体,使OD600为1.0,置于500 mL的摇瓶中,在28、250 r/min的条件下培养,每12 h,按培养基质量/体积%计添加甲醇0.。

20、5%至培养基中,培养96h,10,000 rpm离心10 min,沉淀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收集得到重组菌全细胞。0012 所述重组菌 CGMCC No.4198的构建方法,将scr基因插入pPIC3.5K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3.5K-SCR,电击转化毕赤氏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菌Pichia pastoris/ pPIC3.5K-SCR;同时将基因ZWF1插入载体pPICZ,获得重组质粒pPICZ-ZWF1,用SacI对 pPICZ-ZWF1进行单酶切线性化,电转化感受态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pPIC3.5K-SCR的感受态细胞,涂布含有100 g/mL 。

21、Zeocin(博来霉素)的YPD平板,挑取阳性单克隆得到重组菌Pichia pastoris/SCRG。质粒pPIC3.5K说 明 书CN 101993828 ACN 101993832 A 3/10页6和质粒pPICZ均购自Invitrogen公司。0013 重组质粒pPIC3.5K-SCR的构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 I和Not I分别对载体pPIC3.5K和基因片段scr进行酶切,纯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PIC3.5K-SCR。0014 重组质粒pPICZ-ZWF1的构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stB I 和Xho I分别对载体pPICZ和基因片段ZWF。

22、1进行酶切,纯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PICZ-ZWF1。0015 基因片段scr的获取:实验室已知scr基因全序列,以近平滑假丝酵母的基因组为模板,设计含有BamH I酶切位点的引物SCR_pPIC3.5K_F和含有NotI酶切位点的引物SCR_pPIC3.5K_R,通过PCR,获得scr基因全长,全长为837 bp。0016 SCR_pPIC3.5K_F: CGGGATCCACCATGGGCCATCATCATCATCATCATAGC AGTGGCATGGGCGAAATCGAATC (BamH I)SCR_pPIC3.5K_R: TTGCGGCCGCCTATG。

23、GACAAGTGTAACCACCATCGAC (Not I)PCR反应体系:10Taq buffer 5 L,25 mmol/L的dNTP 4 L,50 pmol/L的引物SCR_pPIC3.5K_F和SCR_pPIC3.5K_R 各1 L,近平滑假丝酵母DNA 5 L,5 U/L 的Taq DNA polymerase 0.5 L,ddH2O 33.5 L,反应总体积 50 L;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4 min;94 1 min,58 1 min,72 1 min,进行30个循环;72延伸10 min;获得scr基因。0017 基因片段ZWF1的获取:通过NCBI检索得到ZWF1基因全长。

24、,以酿酒酵母基因组为模板,利用含BstB I酶切位点的引物pPIC_G6PDH_F和含XhoI 酶切位点的引物pPIC_G6PDH_R,通过PCR,获得ZWF1基因的全长为1518 bp;pPIC_G6PDH_F: ACTGTTCGAAACGATGAGTGAAGGCCCCGTCAAATTTG AAAAAAATACCG (BstB I)pPIC_G6PDH_R: CACGCTCGAGCTAATTATCCTTCGTATCTTCTGGC (XhoI)PCR反应体系: 10Taq buffer 5 L,25 mmol/L的 dNTP 4 L,50 pmol/L的引物pPIC_G6PDH_F和 pPIC。

25、_G6PDH_R各1 L,酿酒酵母基因组5 L,5 U/L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L,ddH2O 33.5 L,反应总体积 50 L;PCR反应条件:94 预变性5 min;94 1 min,55 l min,72 1 min,进行30个循环,72延伸10 min;获得ZWF1基因。0018 具体操作如下:一、近平滑假丝酵母(C. parapsilosis)CCTCC M203011(中国专利03132140.2,已公开)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培养近平滑假丝酵母的培养基组成以g/L计:葡萄糖40,酵母膏5,(NH4)2HPO4 。

26、13,KH2PO47,ZnSO47H2O 0.3,NaCl 0.1,pH 7.0;将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种CCTCC M203011接种于培养基装液量为20%的250 mL摇瓶中于30、150 rpm振荡培养48h;酿酒酵母的培养基组成以g/L计:胰蛋白胨10,酵母提取物5,NaCl 10,葡萄糖10,pH 7.0;将酿酒酵母菌种接种于培养基装液量为20%的250 mL摇瓶中于30、150 rpm振荡培养48h;二、近平滑假丝酵母(C. parapsilosis)CCTCC NO:M 203011基因组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基因组的获取说 明 书CN 101。

27、993828 ACN 101993832 A 4/10页7近平滑假丝酵母CCTCC M203011和酿酒酵母培养结束后,分别将菌体于6,000 g离心20 min,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后收集细胞,利用VIOGENE公司的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Genomic DNA Extraction Miniprep System提取近平滑假丝酵母基因组和酿酒酵母的基因组。0019 三、scr基因的获得以近平滑假丝酵母(C. parapsilosis)CCTCC M203011基因组作为PCR反应模板,利用含有BamH I酶切位点的引物SCR_pPIC3.5K_F和含有NotI酶切位点的引物SCR_pPIC3。

28、.5K_R,通过PCR扩增获得scr基因,全长为837 bp。0020 SCR_pPIC3.5K_F: CGGGATCCACCATGGGCCATCATCATCATCATCAT AGCAGTGGCATGGGCGAAATCGAATC (BamH I)SCR_pPIC3.5K_R: TTGCGGCCGCCTATGGACAAGTGTAACCACCAT CGAC (Not I)PCR反应体系:10Taq buffer 5 L,25 mmol/L的dNTP 4 L,50 pmol/L的引物SCR_pPIC3.5K_F和SCR_pPIC3.5K_R 各1 L,近平滑假丝酵母DNA 5 L,5 U/L 的Ta。

29、q DNA polymerase 0.5 L,ddH2O 33.5 L,反应总体积 50 L。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4 min;94 1 min,58 1 min,72 1 min,进行30个循环;72延伸10 min,获得scr基因;利用3S Spin Agarose Gel DNA Purification Kit(上海申能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化scr基因。0021 四、ZWF1基因的获得以酿酒酵母基因组为模板,利用含BstB I酶切位点的引物pPIC_G6PDH_F和含XhoI 酶切位点的引物pPIC_G6PDH_R,通过PCR获得ZWF1基因,全长为1518 bp。0022 p。

30、PIC_G6PDH_F: ACTGTTCGAAACGATGAGTGAAGGCCCCGTCAAAT TTGAAAAAAATACCG (BstB I)pPIC_G6PDH_R: CACGCTCGAGCTAATTATCCTTCGTATCTTCTGGC (XhoI)PCR反应体系: 10Taq buffer 5 L,25 mmol/L的 dNTP 4 L,50 pmol/L的引物pPIC_G6PDH_F和 pPIC_G6PDH_R各1 L,酿酒酵母基因组5 L,5 U/L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L,ddH2O 33.5 L,反应总体积 50 L;PCR反应条件:94 预变性5。

31、 min;94 1 min,55 l min,72 1 min,进行30个循环,72延伸10 min;获得ZWF1基因。利用3S Spin Agarose Gel DNA Purification Kit(上海申能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化ZWF1基因。0023 五、重组质粒pPIC3.5K-SCR的构建用BamH I和Not I分别对载体pPIC3.5K和基因片段scr进行酶切,纯化后的基因片段scr与载体pPIC3.5K通过粘性末端连接,获得带有目标基因片段scr的重组质粒pPIC3.5K-SCR。0024 六、重组质粒pPICZ-ZWF1的构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XhoI和BstB I分别对。

32、载体pPICZ和基因片段ZWF1进行酶切,纯化后的基因片段ZWF1与载体pPICZ通过粘性末端连接,获得带有目标基因片段ZWF1的重组质粒pPICZ-ZWF1。0025 七、重组质粒pPIC3.5K-SCR转化毕赤氏酵母取20 L重组质粒pPIC3.5K-SCR,用限制性内切酶SacI单酶切线性化后,电击转说 明 书CN 101993828 ACN 101993832 A 5/10页8化感受态毕赤酵母GS115,30静置1 h,涂布于MD平板上,挑取克隆经PCR验证,获得重组菌Pichiapastoris/pPIC3.5K-SCR。0026 PCR验证反应体系:10Taq buffer 5 L。

33、,25 mmol/L的dNTP 4 L,50 pmol/L的引物SCR_pPIC3.5K_F和SCR_pPIC3.5K_R 各1 L,毕赤氏酵母DNA 5 L,5 U/L 的Taq DNA polymerase 0.5 L,ddH2O 33.5 L,反应总体积 50 L。PCR验证反应条件:95预变性4 min;94 1 min,58 1 min,72 1 min,进行30个循环;72延伸10 min。0027 八、重组质粒pPICZ-ZWF1转化重组菌Pichiapastoris/pPIC3.5K-SCR将Pichia pastoris/pPIC3.5K-SCR涂布MD平板,两天后挑取单克隆。

34、,制备感受态,采用SacI单酶切后的质粒pPICZ-ZWF1,电转化Pichiapastoris/pPIC3.5K-SCR感受态细胞,通过 100 g/mL Zeocin的YPD平板筛选,获得重组菌Pichia pastoris/SCRG,即CGMCC No.4198。0028 九、重组菌 CGMCC No.4198的培养BMGY(Buffered Glycerol-complex Medium)培养基:1% 酵母膏,2% 蛋白胨,1% 甘油,10% 100 mmol/L 磷酸缓冲液pH 6.0,1.34% YNB,410-5% 生物素;BMMY(Buffered Methanol-compl。

35、ex Medium):1% 酵母膏,2% 蛋白胨,0.5% 甲醇,10% 100 mmol/L 磷酸缓冲液pH 6.0,1.34% YNB,410-5% 生物素,以去离子水补足至100%。0029 培养条件:将重组菌 CGMCC No.4198按1%接种量接种于装有25 mL BMGY培养基的100 mL摇瓶中,在28、250 r/min的条件下,培养至菌浓OD600为2-6;以3,000 g离心5 min,收集菌体,用100 mL BMMY重悬菌体,使菌体OD600达1.0左右,转至500 mL的摇瓶中,在28、250 r/min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每隔12 h,添加0.5%甲醇于培养基中,菌。

36、体连续培养96h后,于10,000 rpm离心10 min,收集菌体,并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重新收集菌体细胞。0030 (3)有益效果通过将(S)-羰基还原酶SCR(编码基因的GenBank登记号FJ939563)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 (编码基因的GenBank登记号 BK006947.2)进行偶联,共表达于毕赤酵母细胞中。利用成功构建的重组菌CGMCC No.4198(P. pastoris/SCRG)不对称催化2-羟基苯乙酮,转化(S)-苯基乙二醇。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在pH5.5的0.1 mol/L醋酸缓冲液中,利用0.1 g/mL重组菌CGMCC No.4198催化6 mg/。

37、mL底物2-羟基苯乙酮,35下反应24h,连续反应十个批次,最终产物(S)-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为100%e.e.,产率为86.2%。这些工作为从2-羟基苯乙酮到(S)-苯基乙二醇的转化提供了有效途径,为辅酶再生循环途径耦合入(S)-苯基乙二醇的生物转化途径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而且通过菌体多批次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S)-苯基乙二醇制备成本,为手性醇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0031 生物材料样品保藏巴斯德毕赤氏酵母(Pichia pastoris)SCRG,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

38、所,保藏编号:CGMCC No.4198。保藏日期:2010年9月26日。说 明 书CN 101993828 ACN 101993832 A 6/10页9具体实施方式0032 实施例1 近平滑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的培养。0033 近平滑假丝酵母培养基组成:葡萄糖4%,酵母膏0.5%,(NH4)2HPO4 1.3%,KH2PO4 0.7%,ZnSO47H2O 0.03%,NaCl 0.01%,pH7.0。将菌种CCTCC NO:M 203011接种于50 mL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30、150 rpm振荡培养48 h。 0034 酿酒酵母培养基组成:胰蛋白胨1%,酵母提取物0.5%,NaCl 。

39、1%,葡萄糖1%,pH 7.0;将酿酒酵母菌种接种于培养基装液量为20%的250 mL摇瓶中于30、150 rpm振荡培养48h。0035 实施例2 近平滑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的基因组的获得:近平滑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培养结束后,分别将菌体于6,000 g离心20 min,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后收集细胞,利用VIOGENE公司的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Genomic DNA Extraction Miniprep System提取近平滑假丝酵母基因组及酿酒酵母的基因组。0036 实施例3 scr基因的获得。以近平滑假丝酵母基因组为模板,利用含有BamH I酶切位点的引物SCR_pPIC3.5K_F和含。

40、有NotI酶切位点的引物SCR_pPIC3.5K_R,通过PCR,获得SCR基因全长。0037 SCR_pPIC3.5K_F: CGGGATCCACCATGGGCCATCATCATCATCATCA TAGCAGTGGCATGGGCGAAATCGAATC (BamH I)SCR_pPIC3.5K_R: TTGCGGCCGCCTATGGACAAGTGTAACCACCATC GAC (Not I)PCR反应体系:10Taq buffer 5 L,25 mmol/L的dNTP 4 L,50 pmol/L的引物SCR_pPIC3.5K_F和SCR_pPIC3.5K_R 各1 L,近平滑假丝酵母DNA 5。

41、 L,5 U/L 的Taq DNA polymerase 0.5 L,ddH2O 33.5 L,反应总体积 50 L。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4 min;94 1 min,58 1 min,72 1 min,进行30个循环;72延伸10 min。获得scr基因片段。 0038 实施例4 ZWF1基因的获得。以酿酒酵母的基因组为模板,利用含利用含BstB I酶切位点的引物pPIC_G6PDH_F和含XhoI 酶切位点的引物pPIC_G6PDH_R,PCR获得ZWF1基因。0039 pPIC_G6PDH_F: ACTGTTCGAAACGATGAGTGAAGGCCCCGTCAAAT TTGAAAA。

42、AAATACCG (BstB I)pPIC_G6PDH_R:CACGCTCGAGCTAATTATCCTTCGTATCTTCTGGC (XhoI) PCR反应体系: 10Taq buffer 5 L,25 mmol/L的 dNTP 4 L,50 pmol/L的引物pPIC_G6PDH_F和 pPIC_G6PDH_R各1 L,酿酒酵母基因组5 L,5 U/L的 Taq DNA polymerase 0.5 L,ddH2O 33.5 L,反应总体积 50 L;PCR反应条件:94 预变性5 min;94 1 min,55 l min,72 1 min,进行30个循环,72延伸10 min;获得ZWF。

43、1基因。0040 实施例5 重组质粒pPIC3.5K-SCR的获得。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 I和NotI分别对载体说 明 书CN 101993828 ACN 101993832 A 7/10页10pPIC3.5K和基因片段SCR进行酶切,纯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PIC3.5K-SCR。采用SacI对其进行单酶切线性化,电转化感受态毕赤酵母GS115, 30静置1 h,涂布于MD平板上,挑取单克隆,经PCR验证后获得重组菌P. pastoris/pPIC3.5K-SCR。0041 基因scr及质粒pPIC3.5K的酶切利用质粒提取试剂盒Mini-Plasmid。

44、 Rapid Isolation Kit(北京博大泰克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提取质粒pPIC3.5K。0042 分别按照水、缓冲液、基因scr和酶的顺序,及水、缓冲液、质粒pPIC3.5K和酶的顺序分别加到不同的Eppendorf管中,盖好管盖,振荡使液体充分混匀,置于离心机离心2 s使液体集中于管底,37水浴3 h,在管中加入1/10的Loading Buffer或将管置于65保温10 min,终止酶切反应。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回收和浓缩目的片段。0043 反应体系组成:10Buffer H 4 L,基因scr或质粒pPIC3.5K 10 L,BamHI 2 L,NotI 2 L。

45、,ddH2O将体系补足40 L。0044 基因scr及质粒pPIC3.5K的连接连接反应体系组成:质粒pPIC3.5K 0.8 L,基因scr 4.2 L,Ligation Solution 5 L。混合连接液,将其置于16培养箱中连接12-16 h。0045 实施例6 重组质粒pPICZ-ZWF1的获得。利用限制性内切酶XhoI 和BstB I分别对载体pPICZ和ZWF1基因进行酶切,纯化后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过粘性末端进行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PICZ-ZWF1。0046 基因ZWF1及质粒pPICZ的酶切利用质粒提取试剂盒Mini-Plasmid Rapid Isolation Kit(北。

46、京博大泰克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提取质粒pPICZ。0047 分别按照水、缓冲液、基因ZWF1和酶的顺序,及水、缓冲液、质粒pPICZ和酶的顺序加到Eppendorf管中,盖好管盖,振荡使液体充分混匀,置于离心机离心2 s使液体集中于管底,37水浴3 h,在管中加入的Loading Buffer或将管置于65保温10 min,终止酶切反应。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回收和浓缩目的片段。0048 反应体系组成:10Buffer H 4 L,基因ZWF1或质粒pPICZ 10 L,XhoI 2 L,BstB I 2 L,ddH2O将体系补足40 L。0049 基因ZWF1与质粒pPICZ的连。

47、接连接反应体系组成:质粒pPICZ 0.8 L,基因ZWF1 4.2 L,Ligation Solution 5 L。混合连接液,将其置于16培养箱中连接12-16 h。0050 实施例7 重组菌P. pastoris/ pPIC3.5K- SCR的获得。0051 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将毕赤酵母单克隆接种于5 mL YPD液体培养基,30,200 r/min,培养过夜;取50 ?L过夜培养物至100 mL YPD液体培养基中,30,200 r/min,培养至OD600为2-6;于4,5000 r/min离心5 min收集菌液,用100 mL冰预冷的无菌水洗涤两次,收集菌体;分别用10 mL和1 mL冰预冷的1 mol/L的山梨醇溶液洗涤菌体,并收集菌体,每80 ?L分装保存。说 明 书CN 101993828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