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稻米作物的包含苯酰环己烷 二酮类的协同性除草组合物本发明涉及作物保护剂的技术领域,该作物保护产品用于对抗不想要
的植物的生长,并且作为活性成分包含由至少两种除草剂组成的组合物。
本发明特别涉及用于稻米的除草组合物,其中作为活性成分包含的组
合物由选自苯酰环己烷二酮类的除草剂与至少另外一种除草剂组成。
选自上述苯酰环己烷二酮类的除草剂在大量的文献中是已知的。例如
在WO 98/29406、WO 00/21924及WO 01/07422中已描述有大量此类化合
物的除草作用。一些在WO 00/21924中叙述的苯酰环己烷二酮,对于在
稻米作物生长的有害植物具有良好除草作用。
然而使用这些公开资料中已知的苯酰环己烷二酮通常带有缺点。即其
除草活性并非总是足够的,或者既使其除草活性是足够的,仍观察到其
对于稻米作物造成的不希望的损害。
除草剂的活性还取决于所用除草剂种类、施用率、制备、欲控制的有
害植物、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等。另一标准为除草剂作用的持续时间或
降解率。适当地,亦要考虑长久使用或者在特定地理区域会发生的有害
植物对于活性成分的敏感性的改变。这种改变或多或少地表现为除草剂
作用的损失并且仅可通过增加施用量而在某种程度上加以弥补。
考虑到大多数的影响因素,实际上单一活性成分不具有应用于不同用
途(特别是对有害植物种类及气候)所需要的混合性质。我们会不断的
去追求以更少的除草剂施用量来达到效果。较少施用量不仅减少所需活
性成分的用量,而且亦通常减少所需要的调配物辅剂的用量。两者均可
减少经济上的投入及改善使用除草剂给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
改善除草剂的用途特性的常用方法是将该活性成分与一个或更多其
它可提供所需额外特性的活性成分进行组合。然而,当数个活性成分组
合使用时,常常会观察到其物理及生物上的不相容性,例如调配物
(Formulierung)稳定性的缺乏、活性成分的降解、或活性成分的拮抗。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相较于所混合的单个活性成分的应用,我们希望获
得具有有利作用的范围、高稳定性及尽可能的协同增强作用进而允许减
少施用量的活性成分组合物。
WO 97/48275公开了2-(4-甲磺酰基-2-硝基苯酰基)-1,3-环己烷二
酮与磺酰脲(选自烟嘧黄隆、玉嘧黄隆、噻黄隆、氟嘧黄隆、氟丙黄隆
及吡氯黄隆)的混合物。然而这些混合物并不适用于稻米作物,因为它
们会对稻米植物造成相当的损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稻米作物的除草组合物,该组合物的性质相
对于现有技术有了改进。
本发明涉及除草组合物,其包括一有效量的
A)至少一种通式(I)的化合物及其农业上的常用盐[组分A]
![]()
其中
R1为C1-C4-烷基;
R2为OR6、SOmR7、氰酰基、氰基、硫代氰酰基、或卤素;
R3及R4分别为氢、卤素、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氰基、硝基、
或SOmR7;
R5为O-(CH2)a-O-(CH2)b-OR7、C3-C8-环烷氧基、C3-C8-环烷基-C1-C4-
烷氧基、2-四氢呋喃甲氧基、3-四氢呋喃甲氧基、2-四氢-2H-吡喃甲氧
基、2-四氢噻吩甲氧基、2-呋喃甲氧基或2-噻吩甲氧基;
R6为氢、C1-C4-烷基、或卤代-C1-C4-烷基;
R7为C1-C4-烷基、C2-C4-链烯基、C2-C4-炔基、卤代-C1-C4-烷基、卤代
-C2-C4-链烯基或卤素-C2-C4-炔基;
n为0、1、2、3、4、5或6;
m为0、1或2;
a为2、3或4;
b为2、3或4;
以及
B)至少一个选自下列除草剂的化合物[组分B]:呋草黄(B1.1)、苄
嘧黄隆(B2.1)、双嘧苯甲酸钠(B2.2)、异恶草酮(B3.1)、塞黑法-丁
基(cyhalofop-butyl)(B4.1)、乙氧嘧黄隆(B2.3)、噁唑禾草灵(B4.2)、
佛轮苏夫(foramsulfuron)(B2.4)、草铵膦(B10.1)、草甘膦(B11.1)、
吡氯黄隆(B2.5)、咪草啶酸(B2.6)、灭草烟(B2.7)、灭草喹(B2.8)、
咪草烟(B2.9)、啶咪黄隆(B2.10)、碘苏夫-甲基-钠
(iodosulfuron-methyl-sodium)(B2.11)、苯噻草胺(B5.1)、梅收苏
夫(mesosulfuron)(B2.12)、唑草磺胺(B2.13)、梅苏夫-甲基
(metsulfuron-methyl)(B2.14)、炔丙噁唑草(B6.1)、氯噁嗪草(B5.2)、
戊噁唑草(B6.2)、胺硝草(B7.1)、敌稗(B8.1)、奎娜克垒(quinclorac)
(9.1)及杀草丹(B1.2)。
这些组合物所包含的式(I)化合物或其盐(组分A)和B)类化
合物(组分B)的重量比为1∶200至200∶1。
优选组合物包含式(I)化合物或其盐[组分A]和B)类的化合物
[组分B]的重量比为1∶20至20∶1。
在式(I)及所有后续通式中,链状的含碳基团(如烷基、烷氧基、
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烷氨基及烷硫基)及其相应的不饱和基团和/
或在碳架上取代的不饱和基团如链烯基及炔基分别为直链或支链。在该
组合物中烷基也指烷氧基,卤代烷基等,例如甲基、乙基、正-或异-丙
基、正-、异-、叔-或2-丁基。链烯基及炔基为相应于烷基的可能的不饱
和基团;链烯基例如为烯丙基、1-甲基丙-2-烯-1-基、2-甲基丙-2-烯-1-
基、丁-2-烯-1-基、丁-3-烯-1-基、1-甲基丁-3-烯-1-基及1-甲基丁-2-
烯-1-基;炔基例如为丙炔基、丁-2-炔-1-基、丁-3-炔-1-基、1-甲基丁
-3-炔-1-基。复数键可位于不饱和基团的任意位置上。
环烷基为碳环饱和环体系,例如,环丙基、环戊基、或环己基。
卤素为氟、氯、溴或碘。卤代烷基及卤代烯基为各自被卤素,优选为
氟、氯和/或溴,特别是氟和/或氯,部分或全部取代的烷基、链烯基或
炔基,例如CF3、CHF2、CH2F、CF3CF2、CH2FCHCl、CCl3、CHCl2、CH2CH2Cl;
卤代烷氧基,例如,OCF3、OCHF2、OCH2F、CF3CF2O、OCH2CF3及OCH2CH2Cl;
这种取代亦可类似地应用于卤代烯基上。
通式I化合物存在立体异构体取决于取代基的类型及连接。例如,如
果存在一个或更多烯基,则会有非对映异构体。例如,如果有一个或更
多的不对称碳原子存在,则可能有对映异构体及非对映异构体。立体异
构体可以通过常用的分离方法(例如层析分离方法)从所制得的混合物
中获得。同样地,通过使用立体选择性反应及光学活性起始物质和/或辅
助剂可选择性地制备立体异构体。本发明还涉及所有被通式I囊括的立
体异构体及其混合物,但不加以明确定义。
优选的除草组合物含有作为组分(A)的通式(I)化合物,其中
R1为甲基;
R2为OR6;
R3及R4各自分别为氢、氯、氟、甲基、三氟甲基、氰基、硝基或SO2R7;
R6为氢;
R7为甲基或乙基;
n为0、1或2;
m、a及b分别为2。
此外,优选的除草组合物含有作为组分(A)的式(I)化合物,其中
R5为O-(CH2)a-O-(CH2)b-OR7、C3-C8-环烷氧基、C3-C8-环烷基-C1-C4-
烷氧基或2-四氢呋喃甲氧基。
更优选的除草组合物含有作为组分(A)的在此具有如下所述含义的
式(Ia)化合物:
![]()
![]()
这些活性成分是已知的,它们的俗称在上文中已被描述,例如,参见
“除草剂手册(The Pesticide Manual)”,第12版,2000,大不列颠农
作物保护委员会(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或者见下表:
俗称
结构
佛轮苏夫
N-[(4,6-二甲氧嘧啶-2-基)氨羰基]-2-二甲基-氨羰基
-5-甲酰氨基-苯磺酰胺
|
梅收苏夫
N-[(4,6-二甲氧嘧啶-2-基)氨羰基]-2-甲氧基羰基-5-
甲磺酰氨甲基-苯磺酰胺
|
例如,佛伦苏夫作为除草剂已被WO95/10507所公开
例如,梅收苏夫作为除草剂已被WO95/10507所公开。
本说明书中特别感兴趣的除草组合物为具有协同性活性含量的二个
化合物(A)+(B)的一个或更多下列的组合物:
(A1)+(B1.1),(A1)+(B1.2),(A1)+(B2.1),(A1)+(B2.2),
(A1)+(B2.3),(A1)+(B2.4),(A1)+(B2.5),(A1)+(B2.6),
(A1)+(B2.7),(A1)+(B2.8),(A1)+(B2.9),(A1)+(B2.10),
(A1)+(B2.11),(A1)+(B2.12),(A1)+(B2.13),(A1)+(B2.14),
(A1)+(B3.1),(A1)+(B4.1),(A1)+(B4.2),(A1)+(B5.1),
(A1)+(B5.2),(A1)+(B6.1),(A1)+(B6.2),(A1)+(B7.1),
(A1)+(B8.1),(A1)+(B9.1),(A1)+(B10.1),(A1)+(B11.1),
(A2)+(B1.1),(A2)+(B1.2),(A2)+(B2.1),(A2)+(B2.2),
(A2)+(B2.3),(A2)+(B2.4),(A2)+(B2.5),(A2)+(B2.6),
(A2)+(B2.7),(A2)+(B2.8),(A2)+(B2.9),(A2)+(B2.10),
(A2)+(B2.11),(A2)+(B2.12),(A2)+(B2.13),(A2)+(B2.14),
(A2)+(B3.1),(A2)+(B4.1),(A2)+(B4.2),(A2)+(B5.1),
(A2)+(B5.2),(A2)+(B6.1),(A2)+(B6.2),(A2)+(B7.1),
(A2)+(B8.1),(A2)+(B9.1),(A2)+(B10.1),(A2)+(B11.1),
(A3)+(B1.1),(A3)+(B1.2),(A3)+(B2.1),(A3)+(B2.2),
(A3)+(B2.3),(A3)+(B2.4),(A3)+(B2.5),(A3)+(B2.6),
(A3)+(B2.7),(A3)+(B2.8),(A3)+(B2.9),(A3)+(B2.10),
(A3)+(B2.11),(A3)+(B2.12),(A3)+(B2.13),(A3)+(B2.14),
(A3)+(B3.1),(A3)+(B4.1),(A3)+(B4.2),(A3)+(B5.1),
(A3)+(B5.2),(A3)+(B6.1),(A3)+(B6.2),(A3)+(B7.1),
(A3)+(B8.1),(A3)+(B9.1),(A3)+(B10.1),(A3)+(B11.1),
(A4)+(B1.1),(A4)+(B1.2),(A4)+(B2.1),(A4)+(B2.2),
(A4)+(B2.3),(A4)+(B2.4),(A4)+(B2.5),(A4)+(B2.6),
(A4)+(B2.7),(A4)+(B2.8),(A4)+(B2.9),(A4)+(B2.10),
(A4)+(B2.11),(A4)+(B2.12),(A4)+(B2.13),(A4)+(B2.14),
(A4)+(B3.1),(A4)+(B4.1),(A4)+(B4.2),(A4)+(B5.1),
(A4)+(B5.2),(A4)+(B6.1),(A4)+(B6.2),(A4)+(B7.1),
(A4)+(B8.1),(A4)+(B9.1),(A4)+(B10.1),(A4)+(B11.1),
(A5)+(B1.1),(A5)+(B1.2),(A5)+(B2.1),(A5)+(B2.2),
(A5)+(B2.3),(A5)+(B2.4),(A5)+(B2.5),(A5)+(B2.6),
(A5)+(B2.7),(A5)+(B2.8),(A5)+(B2.9),(A5)+(B2.10),
(A5)+(B2.11),(A5)+(B2.12),(A5)+(B2.13),(A5)+(B2.14),
(A5)+(B3.1),(A5)+(B4.1),(A5)+(B4.2),(A5)+(B5.1),
(A5)+(B5.2),(A5)+(B6.1),(A5)+(B6.2),(A5)+(B7.1),
(A5)+(B8.1),(A5)+(B9.1),(A5)+(B10.1),(A5)+(B11.1),
(A6)+(B1.1),(A6)+(B1.2),(A6)+(B2.1),(A6)+(B2.2),
(A6)+(B2.3),(A6)+(B2.4),(A6)+(B2.5),(A6)+(B2.6),
(A6)+(B2.7),(A6)+(B2.8),(A6)+(B2.9),(A6)+(B2.10),
(A6)+(B2.11),(A6)+(B2.12),(A6)+(B2.13),(A6)+(B2.14),
(A6)+(B3.1),(A6)+(B4.1),(A6)+(B4.2),(A6)+(B5.1),
(A6)+(B5.2),(A6)+(B6.1),(A6)+(B6.2),(A6)+(B7.1),
(A6)+(B8.1),(A6)+(B9.1),(A6)+(B10.1),(A6)+(B11.1),
(A7)+(B1.1),(A7)+(B1.2),(A7)+(B2.1),(A7)+(B2.2),
(A7)+(B2.3),(A7)+(B2.4),(A7)+(B2.5),(A7)+(B2.6),
(A7)+(B2.7),(A7)+(B2.8),(A7)+(B2.9),(A7)+(B2.10),
(A7)+(B2.11),(A7)+(B2.12),(A7)+(B2.13),(A7)+(B2.14),
(A7)+(B3.1),(A7)+(B4.1),(A7)+(B4.2),(A7)+(B5.1),
(A7)+(B5.2),(A7)+(B6.1),(A7)+(B6.2),(A7)+(B7.1),
(A7)+(B8.1),(A7)+(B9.1),(A7)+(B10.1),(A7)+(B11.1),
(A8)+(B1.1),(A8)+(B1.2),(A8)+(B2.1),(A8)+(B2.2),
(A8)+(B2.3),(A8)+(B2.4),(A8)+(B2.5),(A8)+(B2.6),
(A8)+(B2.7),(A8)+(B2.8),(A8)+(B2.9),(A8)+(B2.10),
(A8)+(B2.11),(A8)+(B2.12),(A8)+(B2.13),(A8)+(B2.14),
(A8)+(B3.1),(A8)+(B4.1),(A8)+(B4.2),(A8)+(B5.1),
(A8)+(B5.2),(A8)+(B6.1),(A8)+(B6.2),(A8)+(B7.1),
(A8)+(B8.1),(A8)+(B9.1),(A8)+(B10.1),(A8)+(B11.1),
(A9)+(B1.1),(A9)+(B1.2),(A9)+(B2.1),(A9)+(B2.2),
(A9)+(B2.3),(A9)+(B2.4),(A9)+(B2.5),(A9)+(B2.6),
(A9)+(B2.7),(A9)+(B2.8),(A9)+(B2.9),(A9)+(B2.10),
(A9)+(B2.11),(A9)+(B2.12),(A9)+(B2.13),(A9)+(B2.14),
(A9)+(B3.1),(A9)+(B4.1),(A9)+(B4.2),(A9)+(B5.1),
(A9)+(B5.2),(A9)+(B6.1),(A9)+(B6.2),(A9)+(B7.1),
(A9)+(B8.1),(A9)+(B9.1),(A9)+(B10.1),(A9)+(B11.1),
(A10)+(B1.1),(A10)+(B1.2),(A10)+(B2.1),(A10)+(B2.2),
(A10)+(B2.3),(A10)+(B2.4),(A10)+(B2.5),(A10)+(B2.6),
(A10)+(B2.7),(A10)+(B2.8),(A10)+(B2.9),(A10)+(B2.10),
(A10)+(B2.11),(A10)+(B2.12),(A10)+(B2.13),(A10)+(B2.14),
(A10)+(B3.1),(A10)+(B4.1),(A10)+(B4.2),(A10)+(B5.1),
(A10)+(B5.2),(A10)+(B6.1),(A10)+(B6.2),(A10)+(B7.1),
(A10)+(B8.1),(A10)+(B9.1),(A10)+(B10.1),(A10)+(B11.1),
(A11)+(B1.1),(A11)+(B1.2),(A11)+(B2.1),(A11)+(B2.2),
(A11)+(B2.3),(A11)+(B2.4),(A11)+(B2.5),(A11)+(B2.6),
(A11)+(B2.7),(A11)+(B2.8),(A11)+(B2.9),(A11)+(B2.10),
(A11)+(B2.11),(A11)+(B2.12),(A11)+(B2.13),(A11)+(B2.14),
(A11)+(B3.1),(A11)+(B4.1),(A11)+(B4.2),(A11)+(B5.1),
(A11)+(B5.2),(A11)+(B6.1),(A11)+(B6.2),(A11)+(B7.1),
(A11)+(B8.1),(A11)+(B9.1),(A11)+(B10.1),(A11)+(B11.1),
(A12)+(B1.1),(A12)+(B1.2),(A12)+(B2.1),(A12)+(B2.2),
(A12)+(B2.3),(A12)+(B2.4),(A12)+(B2.5),(A12)+(B2.6),
(A12)+(B2.7),(A12)+(B2.8),(A12)+(B2.9),(A12)+(B2.10),
(A12)+(B2.11),(A12)+(B2.12),(A12)+(B2.13),(A12)+(B2.14),
(A12)+(B3.1),(A12)+(B4.1),(A12)+(B4.2),(A12)+(B5.1),
(A12)+(B5.2),(A12)+(B6.1),(A12)+(B6.2),(A12)+(B7.1),
(A12)+(B8.1),(A12)+(B9.1),(A12)+(B10.1),(A12)+(B11.1),
对于本发明的组合物,活性成分(A)施用量通常为每公顷1至2000
克,优选10至500克;活性成分(B)的施用量通常为1至2000克,优
选1至500克。
所用的组分(A)对(B)的重量比可在宽的范围内变化,优选的用
量比范围为在1∶50至500∶1,特别是1∶20至50∶1。理想的重量比可以
由施用地,杂草的范围及所用活性成分的组合而且可通过初步实验决定。
本发明组合物特别适用于选择性控制稻米作物中的有害植物。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使用常用于稻米除草剂的所有施用方式。特别有利
的是喷雾和浸没(submerged application)的施用方式。在所谓的浸没
方式中,在施用时稻田中的水已在土壤上达到30毫米的深度。本发明组
合物直接加至稻田的水中,例如以颗粒的形式加入。在世界各地中,喷
雾方式主要用于播种的稻米(seeded rice)中,浸没方式是主要用于移
栽的稻米中。
本发明组合物可作用的杂草的种类很多。例如它适用于控制一年生
及多年生的有害植物如看麦娘属、燕麦属、藜属、狗牙根属、莎草属、
马唐属、稗属、野麦属、拉拉藤属、番薯属、野芝麻属、母菊属、藨草
属、狗尾草属、高粱属、婆婆纳属、堇菜属、苍耳属,特别是稗属、千
金子属、藨草属、莎草属、慈姑属、雨久花属、母草属、荸荠属及田菁
属。
本发明除草组合物的特征在于,组合物中的组分(A)及(B)的有
效剂量相较于单独用量而言有所减少,因而使活性成分的施用量减少成
为可能。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控制不想要植物生长的方法,其包括将一个或更
多除草剂(A)及一个或更多除草剂(B)一起施用到有害植物整株、及
其局部、或耕种中的场地上。
当(A)和(B)除草剂一起施用时,我们会观察到协同效果。组合物
的作用超过单个除草剂施用时的除草作用的预期总和而且超过除草剂
(A)和(B)分别单独应用时的作用。协同效果可以减少施用量、可控
制更多种类的阔叶及禾本科植物的杂草、使其除草作用可更快地发挥、
作用的持续时间延长、在一次或少数几次施用次数下就可以更有效地控
制有害植物、以及尽可能地延长施用周期。在杂草控制实践中这些特性
是必须的,这样可以使得农作物避开不想要的竞争性植物因而起到保护
作物和/或使其品质率和产率提高的作用。考虑到所述的特性,这些新
的组合物的技术指标是显著的超过了专业技术标准的。
本发明的活性成分组合物可以以组分(A)及(B)的混合调配物存
在,若适当的话,可进一步与常用的调配物辅剂一起使用,该组合物可
以以水稀释液的形式以常用的施用方式应用,或者在所谓的桶混中用水
稀释所用组分,而其中全部或者部分成分是分开调配的。
成分(A)及(B)可以各种方式加以调配,这取决于主要的生物及/
或物化参数。下列是通常可能的合适的调配物实例:可湿性粉末(WP)、
乳油(EC)、水溶性浓缩液(SL)、乳状液(EW)如水包油型乳液、油包水
型浮液、可喷雾型溶液或乳液、油基或水基的分散液、悬浮乳液、粉剂
(DP)、浸种剂(Beizmittel)、用于土壤施用或散布的颗粒、水分散性
颗粒(WG)、ULV调配物、微型胶囊或蜡。
单个调配物类型原则上是已知的而且描述于,例如:
Winnacker-Küchler,《化学工程学》(Chemische Technologie),第7
册,C.Hauser Verlag München,第4版,1986;van Valkenburg,《杀
虫剂配制》(Pesticides Formulations),Marcel Dekker N.Y.,1973;K.
Martens,《喷雾干燥手册》(Spray Drying Handbook),第3版,1979,
G.Goodwin Ltd.London。所需调配物辅剂,如惰性材料、表面活性剂、
溶剂及添加剂同样是已知的而且被描述于例如:Watkins,《杀虫粉剂的
稀释剂和载体手册》(Handbook of Insecticide Dust Diluents and
Carriers),第2版,Darland Books,Caldwell N.J.;H.v.Olphen,“《粘
土胶体化学简介》(Introduction to Clay Colloid Chemistry)”;第2
版,J.Wiley & Sons,N.Y.Marsden,《溶剂指导》(Solvents Guide),
第2版,Interscience,N.Y.1950;McCutcheon’s,《清洁剂和乳化剂
年刊》(Detergents and Emulsifiers Annual),MC Publ.Corp.,
Ridegewood N.J.;Sisley及Wood,《表面活性剂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Chem.Publ.Co.Inc.,
N.Y.1964;Schnfeldt,《界面活性环氧乙烷加合物》
(Grenzflchenaktive thylenoxidaddukte),Wiss.
Verlagsgesellschaft,Stuttgart 1976,Winnacker-Küchler,
“Chemische Technologie”,第7册,C.Hauser Verlag München,第4
版,1986。
以这些调配物为基础,可以制备与其它农药活性物质如其它除草剂、
杀真菌剂或杀虫剂、以及与保护剂、肥料和/或生长调节剂组成的组合物
例如以掺水即可用的形式或者桶混合形式制备。
可湿性粉末为均匀分散于水中的产物,它除了活性成分以及稀释剂
或惰性物质外,还包含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例
如,聚氧乙基化烷基苯酚、聚乙氧基化脂族醇或脂族胺、烷磺酸盐或烷
基苯磺酸盐、木质素磺酸钠、2,2’-二萘甲基-6,6’-二磺酸钠、二丁基
萘磺酸钠、或其它油酰甲基牛磺酸钠。
可乳化的浓缩剂可以通过将活性成分溶于有机溶剂而制备,该有机溶
剂例如丁醇、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或其它高沸点芳烃或烃,
并外加一个或更多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作为乳化剂可以
例如使用:烷芳基磺酸的钙盐(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或非离子乳化剂
(如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烷芳基聚乙二醇醚、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环氧
丙烷-环氧乙烷缩合物、烷基聚醚、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脱
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或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
粉剂是通过用细分布的固态物质如滑石、天然粘土如高岭土、膨润
土及叶蜡石、或矽藻土研磨活性成分而加以制得。
颗粒是通过将活性成分喷洒至吸附性颗粒化惰性物质,或通过粘合
剂如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或其它矿物油将活性物质涂于载体如沙、高
岭石或颗粒化惰性物质的表面上而制备。合适的活性成分还可以用制备
肥料颗粒的惯用方式(若需要,与肥料混合)加以颗粒化。水分散性颗
粒是通过如喷雾干燥、流化床粒化、圆盘粒化、用高速混合器混合及在
无惰性物质下挤压的方法加以制备。
通常农用化学品的调配物包含0.1至99重量%(特别是0.2至95重
量%)的活性成分(A)及(B),下列浓度是常用的(取决于配物的种类):
在可湿性粉末中活性成分浓度例如约为10至95重量%,至100重量%的
其余部分是由常用调配物的组分构成。对于乳油形式,活性成分浓度例
如为5至80重量%。粉末形式的调配物通常包含5至20重量%活性成分,
而喷雾型溶液的调配物包含约0.2至25重量%活性成分。对于颗粒形式
(如可分散颗粒),活性成分含量是部分取决于活性化合物以液态或固态
存在及所用粒化辅剂及填料。通常,在水可分散颗粒的情况下,活性成
分含量在10至90重量%间。此外,若适当的话,上述活性成分调配物包
含任一条件下惯用的粘合剂、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防腐剂、防冻
剂、溶剂、填充剂、着色剂、载体、消沫剂、蒸发抑制剂、pH调节剂或
粘度调节剂。
在使用上,若适当的话,调配物以可商业应用的形式存在并以常用的
方式加以稀释,例如,在可湿性粉末、乳油、分散液及水可分散颗粒的
情况下使用水。至于粉尘制剂、土壤颗粒或播散颗粒(Boden-bzw.
Streugranulate)及可喷洒溶液形式的制剂,在使用前不用其它惰性物
质加以进一步稀释。
活性成分可用于植物整株局部、植物种子或耕种的场地(可耕种的土
壤),优选用于绿色植物整株及植物局部,若适当的话,同时用于可耕种
土壤。
一种可能的应用的活性成分以在桶中混合的方式联合施用,单个活性
成分的最适宜的浓缩调配物为共同与水在桶中混合进而制得喷雾组合
物。
本发明除草制剂的组合物(A)和(B)的优点为使用上很容易,因为
各组份的含量已经调节到正确比例。另外,调配物中的辅剂可以调整至
最适宜的彼此匹配状态,然而,不同调配物的桶混合会产生不想要的辅
剂的混合物。
A.调配物实例
a)可湿性粉末(WP)是将10重量份活性成分/活性成分混合物和90重
量份作为惰性物质的滑石混合并且在锤磨机上研磨混合物而制得。
b)在水中易分散的可湿性粉末(WG)的制备为:将25重量份活性成分/
活性成分混合物、64重量份的作为惰性物质的包含高岭土的石英、作
为润湿剂及分散剂的1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钾及1重量份油酰甲基牛
磺酸钠混合并且在孔盘研磨机(Stiftmühle)上研磨混合物。
c)可分散于水中的分散浓缩液的制备为:将20重量份活性成分/活性成
分混合物、6重量份烷苯基聚乙二醇醚(Triton X 207)、3重量份异
十三烷醇聚乙二醇醚(8EO)及71重量份石蜡矿物油(沸点范围,
例如,约255至277℃)混合并且在磨擦球磨机上研磨至5微米以下。
d)乳油(EC)是将15重量份活性成分/活性成分混合物、75重量份作为
溶剂的环已酮及10重量份作为乳化剂的氧乙基化壬基苯酚混合而制
得的。
e)水可分散颗粒的制备为:混合下列组分
75重量份活性成分/活性成分混合物,
1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钙,
5重量份月桂基硫酸钠,
3重量份聚乙烯醇,及
7重量份高岭土,
然后在孔盘研磨机上研磨然后在流化床中作为粒化流体喷洒在水上使粉
末颗粒化。
f)水可分散的颗粒的制备为:胶体磨上匀化及预研磨下列成分
25重量份活性成分/活性成分混合物,
5重量份2,2’-二萘甲基-6,6’-二磺酸钠
5重量份油酰甲基牛磺酸钠,
1重量份聚乙烯醇,
17重量份碳酸钙,和
50重量份水,
然后在珠研磨机上研磨混合物,在雾化塔中的单质喷嘴上雾化及干燥所
得的混悬液。
B.生物实例
1.萌芽前生物作用
单子叶及双子叶有害植物的种子及根部置于罐中的肥沃沙土中然后
以土壤覆盖。在喷洒条件下,组合物调配成浓缩水溶液、可湿性粉末或
乳油,然后以施用量600至800升水/公顷的不同剂量分别将水溶液、悬
浮液或乳液施用至覆盖土壤的表面。施用数天后,立即向测试容器中加
水至高于土壤表面30毫米。在浸没的情况下,作为对比,在施用时封闭
的测试容器中的土壤已被稻田水覆盖至30毫米高度。此处,调配的活性
成分是直接加至稻田水中的,例如以颗粒的形式。处理后,将罐置于温
室中,维持良好的杂草生长条件。与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经过3至4
周的试验周期等测试植物萌芽后,对植物损害或萌芽的副作用加以目测
评分。测试结果显示,本发明组合物对很多种类的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
草有显著地萌芽前除草作用。经常地,观察到本发明组合物的作用超过
除草剂单独施用时的效果的总和。当使用适当的低剂量时,实验中观察
到的数值显示组合物的效果高于使用Colby公式计算出的预期数值。
协同性除草效果的评分及评估:
活性成分或活性成分混合物的除草功效是通过比较被处理者及未被
处理的对照者而加以目测评分的。所有生长在地面上的植物部分的损害
及发展均加以纪录。评分是以百分比刻度完成(100%作用=所有植物死亡;
50%作用=50%植物及绿色植物部分死亡;0%作用=没有可识别作用=与未处
理的对照罐相同)。
2.萌芽后除草作用
单子叶及双子叶杂草的种子或根部置于罐中肥沃沙土中然后以土壤
覆盖,在温室中于良好的生长条件下(温度、湿度、水供给)生长。在
种植后约3星期时,实验植物以本发明组合物处理。在喷洒的施用条件
下,用本发明组合物调配成的可湿性粉末或乳油,以600至800升水/公
顷的施用量的各种剂量喷洒至绿色植物局部。施用后数天,测试容器中
加水至高于土壤表面30毫米。作为对比,在浸没施用条件下,于施用时
封闭的测试容器中土壤已被稻田水覆盖至30毫米高度。此处,调配的活
性成分是直接加至稻田水中。将实验植物置于最佳生长条件下的温室中
再生长3至4星期后,以目测评分的方式对制剂的效果与未处理对照组
进行比较。本发明组合物在萌芽后施用时,对于很多种经济上重要的禾
木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具有显著的除草作用。经常地,观察到本发明组合
物的作用效果超过了除草剂单独施用时的效果的总和。当使用适当的低
剂量时,实验中所观察到的数值所显示的组合物的效果超过由Colby公
式所计算出的预期数值。
3.除草作用及农作物植物耐受度(田间实验)
作物植物置于开放的罐中在自然田地条件下生长,种植典型有害植
物的种子或根部并且利用自然杂草植物群落。在有害植物及作物植物萌
芽后(通常为2至4叶阶段),用本发明组合物处理(喷雾或浸没的方式)。
在一些情况下(如所述),单个活性成分或活性成分组合物是在萌芽前施
用或连续地施用,部分于萌芽前和/或萌芽后。在施用后,例如施用后2、
4、6及8星期后,制剂的效果是在与未处理对照组比较的情况下加以目
测评分的(见实施例1)。本发明组合物在田间实验中对于很多种经济上
重要禾木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具有协同性除草活性。比较显示本发明组合
物比单个除草剂作用的总和在大部分情况下具有更有效除草作用(在一
些情况下具有显著的有效除草作用),因此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协同作用。
另外,在重要部分的评分期间,所显示的效果比使用Colby公式所得预
期数值高,因此,可知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协同作用。与此相对照的是,
作物植物在用本除草组合物处理后结果显示没受到损害或没有受到实质
上的损害。
当施用本发明组合物时,在有害植物物种上所观察到的除草效果通
常超过除草单个施用时效果的总和。或者,在一些情况下,观察到除草
组合物以更低的施用量应用时可以得到和单个除草剂施用于有害植物物
种上的相同效果。此种在作用或功效上的增加或者减少的施用量,强烈
地显示出一种协同作用。在实验中观察到组合物数据超过单个施用数据
的总和,并超过由下述Cobly公式所计算出的预期数值,亦显示出协同
作用(参见S.R.Colby;Weeds 15(1967)20至22页):
E = A + B - A × B 100 ]]>
在此公式中:
A,B=组分A或B在各自剂量a及b下的克活性成分/公顷的作用百分比,
及
E=剂量a+b克活性成分/公顷的预期数值。
在上述实验实施例中所观察数值超过使用Colby公式计算出的预期
数值。
下述的实施例B.I至B.XVI是根据上述方法B.2(萌芽后除草作用)
进行的,其中喷洒的施用方式用于实施例B.I至B.VIII而浸没的施用方
式用于实施例B.IX至B.XVI
所用缩写的表示:
CHEAL 白藜(Chenopodium album)
CYPSE 沙草(Cyperus Serotinus)
ECHCG 稗(Echinochloa crus galli)
MOOVA 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PHBPU 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um)
SAGPY 矮慈姑(Sagittaria pygmaea)
SCPJU 萤蔺(Scirpus juncoides)
SEBEX 田菁(Sesbania exaltata)
实施例B.I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CYPSE
SEBEX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10
20
5%
25%
|
B2.1
10
20
68%
45%
|
A1+B2.1
10+10
37.5+75
88%
70%
78%
59%
|
实施例B.II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PHBPU
CHEAL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20
5%
50%
B2.9
5
10
5%
5%
|
A1+B2.9
20+5
20+10
25%
10%
75%
53%
|
实施例B.III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SEBEX
PHBPU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10
0%
5%
B2.13
2.5
30%
85%
A1+B2.13
20+2.5
70%
30%
92%
86%
实施例B.IV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SEBEX
PHBPU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20
25%
20%
B4.2
20
0%
0%
A1+B4.2
20+20
35%
25%
40%
20%
实施例B.V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ECHCG
PHBPU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20
10
15%
5%
|
B7.1
200
100
78%
75%
|
A1+B7.1
20+200
10+100
93%
81%
93%
76%
|
实施例B.VI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SEBEX
PHBPU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20
10
45%
5%
|
B9.1
5
10
0%
78%
|
Al+B9.1
20+5
10+10
70%
45%
90%
79%
|
实施例B.VII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ECHCG
SEBEX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l
20
15%
15%
B10.1
50
100
0%
5%
|
Al+B10.1
20+50
20+100
45%
15%
75%
48%
|
实施例B.VIII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CYPSE
CHEAL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l
10
20
0%
50%
|
B11.1
200
100
10%
0%
|
A1+B11.1
10+200
20+100
25%
10%
75%
50%
|
实施例B.IX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SCPJU
SAGP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18
50%
50%
B1.2
187
20%
0%
A1+B1.2
37.5+4.3
60%
60%
80%
50%
实施例B.X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SCPJU
MOOVA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37.5
18
30%
60%
|
B2.2
1.8
0%
0%
A1+B2.2
37.5+1.8
18+1.8
50%
30%
80%
60%
|
实施例B.XI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SCPJU
SAGP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75
37.5
50%
70%
|
B2.5
15
7.5
0%
0%
|
A1+B2.5
75+15
37.5+7.5
70%
50%
100%
70%
|
实施例B.XII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ECHOR
CYPSE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37.5
60%
20%
B3.1
25
50
30%
0%
|
A1+B3.1
37.5+25
37.5+50
100%
65%
40%
20%
|
实施例B.XIII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SCPJU
CYPSE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37.5
150
30%
60%
|
B4.1
22
0%
0%
A1+B4.1
37.5+22
150+22
50%
30%
90%
60%
|
实施例B.XIV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SCPJU
SAGP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37.5
50%
70%
B5.1
125
63
0%
0%
|
A1+B5.1
37.5+125
37.5+63
70%
50%
100%
70%
|
实施例B.XV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SCPJU
CYPSE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37.5
50%
20%
B5.2
4.3
0%
0%
A1+B5.2
37.5+4.3
98%
50%
100%
20%
实施例B.XVI
化合物
剂量[克活性成分/公顷]
SCPJU
MOOVA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实验值
数值E
(根据Colby)
|
A1
18
20%
60%
B8.1
375
187
0%
0%
|
A1+B8.1
18+375
18+187
50%
20%
90%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