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1662005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29679.X

申请日:

2016.08.02

公开号:

CN205935551U

公开日:

2017.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F 15/1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中建三局东方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中建东方装饰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新区东方路985号21层变更后: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新区东方路985号21层|||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5/12

主分类号:

E04F15/12

申请人:

中建三局东方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涂良兴; 李波; 岳喜中; 刘宁; 张健; 李海春; 唐曼; 刘许辉; 李坤

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985号21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代理人:

隋勤;彭丽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该水磨石地面系统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拉毛处理层、细石混凝土垫层、界面剂层、水泥基磨石层、面层,细石混凝土垫层上面还设置有用于嵌缝的铜条。本实用新型的水磨石地面系统,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靠、装饰效果好、经济实惠的优点,既实现了石材的质感和美感又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磨石地面系统由内向外依次为拉毛处理
层(1)、细石混凝土垫层(2)、界面剂层(3)、水泥基磨石层(5)、面层(6),所述细石混凝土垫
层(2)上面还设置有用于嵌缝的铜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磨石地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石混凝土垫层(2)的厚
度为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磨石地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条(4)的厚度为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磨石地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6)表面具有光泽膜。

说明书

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的地面铺装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领域中,室内地面材料及铺装的做法有多种。每种地面铺装的材料及
做法都有它不同的使用功能及弊端。其中,瓷砖地面、石材地面等,瓷砖及石材地面在施工
过程中易产生空鼓、平整度不匀、材料损耗大、材料造价高等诸多质量隐患及成本管控问
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从而克服现有技术
的上述缺陷,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靠、装饰效果好、经济实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由内向外依次为拉毛处理层、细石混凝土垫层、界面剂层、
水泥基磨石层、面层,所述细石混凝土垫层上面还设置有用于嵌缝的铜条。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细石混凝土垫层包含粗骨料和细骨料,其中,粗骨
料含泥量≤1%,细骨料含泥量≤2%。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细石混凝土垫层采用中粗砂,含砂率为35%-40%,
灰砂比为1:2-1:2.5。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粗砂的粒径为0.3-0.5m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细石混凝土垫层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每立方
米混凝土水泥用量≥330kg,水灰比≤0.55。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为自来水或可饮用的天然水。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细石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30m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铜条的厚度为3m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泥基磨石以花岗岩石粒为骨料。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面层表面具有光泽膜。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水磨石地面系统,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靠、装饰
效果好、经济实惠的优点,既实现了石材的质感和美感又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磨石地面系统局部示意图。

其中:1-拉毛处理层、2-细石混凝土垫层、3-界面剂层、4-铜条、5-水泥基磨石层、
6-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以便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

如图1所示,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内向外依次为:拉毛处理层1、细石混凝土垫层
2、界面剂层3、嵌缝的铜条4、水泥基磨石层5、面层6。详细来说:

原建筑地面的拉毛处理1拉毛细致均匀。

细石混凝土垫层2的厚度为25-35mm,优选为30mm。细石混凝土垫层2不得使用火山
灰质水泥,砂采用粒径0.3-0.5mm的中粗砂,粗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1%,细骨料含泥量不应
大于2%,水采用自来水或可饮用的天然水,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
用量不少于33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55,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垫
层完成后不能急于进行下一步工作,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
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养护时间5天以上。

铜条4为2-4mm的铜条嵌缝,优选为3mm铜条嵌缝。生产中对养护完成的垫层进行彻
底清理,刷界面剂,根据现场尺寸进行排版放线,布置铜条分割尺寸为1000mm*1000mm。铜条
粘接也应进行养护处理。

水泥基磨石5精选硬度、耐磨性较高的花岗岩石粒为骨料,利用石材原色与水泥搭
配营造天然花岗岩质感。

面层6采用结晶处理,利用进口高速可调抛磨机、研磨机、专用抛光块对水磨石面
进行抛光,经表面物化反应,使水磨石表面形成一层与天然石材所具有的光泽膜。先粗磨打
磨至50目。然后中磨打磨至800目。中磨后加入进口密封固化剂,经毛细孔渗透入混凝土深
层,通过化学反应,能够提高混凝土硬度和密实度,防止地面起灰、跑砂,增加地面耐磨性,
给予固化剂充分的渗透时间,大于等于12小时,温度控制在5℃-35℃,最后细磨至2000目。
水磨石表面经过专业结晶抛光处理,达到了光亮如镜、晶莹剔透的效果。

上述水磨石地面系统的制备过程及方法如下:

1、原建筑地面拉毛处理:要求拉毛细致均匀并及时清理地面,为下一步工序做好
准备;

2、30mm厚细石混凝土垫层:细石混凝土不得使用火山灰质水泥;砂采用粒径0.3-
0.5mm的中粗砂,粗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1%;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水采用自来水或
可饮用的天然水;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330kg,水灰比
不应大于0.55;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

垫层完成后不能急于进行下一步作业,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
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养护时间5天以上。

3、刷界面剂、3mm铜条嵌缝:对养护完成的垫层进行彻底清理,刷界面剂,根据现场
尺寸进行排版放线,布置铜条分割尺寸为1000mm*1000mm,铜条粘接也应进行养护处理。

4、水泥基磨石:精选硬度、耐磨性较高的花岗岩石粒为骨料,利用石材原色与水泥
搭配营造天然花岗岩质感。

5、面层结晶处理:利用进口高速可调抛磨机、研磨机、专用抛光块对水磨石面进行
抛光,经表面物化反应,使水磨石表面形成一层与天然石材所具有的光泽膜。先粗磨打磨至
50目。然后中磨打磨至800目。中磨后加入进口密封固化剂,经毛细孔渗透入混凝土深层,通
过化学反应,能够提高混凝土硬度和密实度,防止地面起灰、跑砂,增加地面耐磨性,给予固
化剂充分的渗透时间,大于等于12小时,温度控制在5℃-35℃,最后细磨至2000目。水磨石
表面经过专业结晶抛光处理,达到了光亮如镜、晶莹剔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水磨石地面系统,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靠、装饰效果好、经济实惠
的优点,既实现了石材的质感和美感又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不同的选择和修改,因此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磨石地面系统,该水磨石地面系统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拉毛处理层、细石混凝土垫层、界面剂层、水泥基磨石层、面层,细石混凝土垫层上面还设置有用于嵌缝的铜条。本实用新型的水磨石地面系统,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靠、装饰效果好、经济实惠的优点,既实现了石材的质感和美感又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