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变态反应性药物和抗炎症药物,以及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选自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异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和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等疾病的医药,其特征在于选自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换而言之,本发明也涉及使用选自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中的至少一种,应用其抗变态反应作用、抗炎作用、和/或与此相关的生理或生物学反应的正常化作用、或者预防和/或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异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和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等疾病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抗变态反应性药物和抗炎症药物,即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异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和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等疾病的医药,其特征在于以选自通式(Ⅰ)的化合物及其制药上允许的盐和溶剂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换而言之,本发明涉及使用选自通式(Ⅰ)的化合物及其制药上允许的盐和溶剂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应用其抗变态反应作用、抗炎作用、和/或与此相关的生理或生物学反应的正常化作用、或者预防和/或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异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和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等疾病的方法。背景技术
变态反应根据其反应形式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四种类型,传统上根据抗原诱导后的发病时间,将Ⅰ型、Ⅱ型、Ⅲ型称为速发性变态反应,Ⅳ型称为迟发性变态反应。
Ⅰ型变态反应是和IgB有关的反应,称为过敏型变态反应,有支气管哮喘、特异反应性疾病(皮炎、肠炎等)、花粉病等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食物过敏等。
Ⅱ型变态反应又称为细胞损害型或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者功能亢进型变态反应,与血型不合输血所致组织障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重症肌无力、甲状腺中毒症等疾病的发病有关。即,对外来抗原或自身抗原产生的IgG抗体或IgM抗体和靶细胞结合,活化补体和吞噬细胞,其结果是靶细胞发生障碍。或者,细胞表面的受体等自身抗原和抗体结合,此抗体被误认为受体的配基,或是此抗体阻碍了原来特异地配基与受体结合,因此使机体的功能亢进或受到抑制,导致机体内稳态紊乱。
Ⅲ型变态反应又称为免疫复合物型或Arthus(局部过敏坏死)型变态反应,是血清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肺炎等疾病的主要原因。血液中的IgG抗体或IgM抗体和可溶性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组织上沉着,其结果是伴随着补体和吞噬细胞活化的组织障碍。
Ⅳ型变态反应又称为迟发型或细胞介导型变态反应,包括接触性皮炎、金属过敏症、结核菌素反应等,呈现出抗原致敏后24~72小时内出现以红斑、硬结为特征的炎症症状。
在医学上很早就对炎症进行了研究,但未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其概念、定义和涉及的范围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论。在病理学上,炎症表示伴随着发红、肿胀、热感、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疾病状态,但目前,炎症是指宿主对带来细胞和组织损伤的侵袭所表现的应答,即对损害性侵袭再生反应、对破坏性侵袭的修复反应和对感染性侵袭的防御反应。这种侵袭为外因性或内因性,是宿主所要排除的异物。
支气管哮喘为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呼吸道炎症显示出伴随着呼吸道反应性的亢进,发生各种刺激所致的可逆性呼吸道阻塞、喘气、呼吸困难等症状。此外支气管哮喘的特征,在组织学上表现为呼吸道的炎症,在免疫学上多数患者可见对环境抗原的IgE抗体存在,生理学上可见呼吸道反应性的亢进,临床上可见阵发性呼吸困难、喘气、可逆性的呼吸道收缩。其发病认为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但有报道认为哮喘的慢性化、难治化在呼吸道炎症阶段和Ⅳ型变态反应有关。支气管哮喘难于根治、而且发作时经常有严重危险,因此人们热切希望确立对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特异反应性皮炎是特殊的皮炎,是以特异性因素为背景发病,然后慢性发展的疾病。有报道表明,特异反应性皮炎和小儿变态反应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变态反应行疾病一样显示出血中IgE抗体浓度显著升高,暗示其和Ⅰ型变态反应性反应相关的可能性,但仅是Ⅰ型变态反应有很多不能说明的问题,在病理组织学上的皮肤改变和Ⅳ型变态反应的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非常相似,因此可以说是Ⅰ型变态反应和Ⅳ型变态反应混杂的疾病。其症状,在婴儿期的特征是脸、头、耳廓等部位可见湿疹样皮疹,头部、眉毛部可见黄白色痂皮上附着的红斑,有时在躯干、四肢上发生伴有落屑的红斑,也可观察到躯干的干燥性湿疹及四肢弯曲部的皮疹。在幼儿期,主要可见(1)躯干、特别是背部广泛发生的干燥性湿疹和(2)四肢弯曲部和颈部广泛发生的苔藓化皮疹两种症状。在青春期和成人期,本病的特征是有很多没有自然痊愈的重症者。
这类疾病的病因目前不是非常清楚,但患者方面主要是体质的因素,有(1)伴随着皮肤组织脂质代谢异常的皮肤屏障破损、(2)容易产生IgE的体质、(3)对其相关的变态反应原的抗体产生等。
特异反应性皮炎患者苔藓化皮疹和干燥性湿疹的病变部位用硬、钝的尖端擦过时,看不到普通健康人产生的红色皮肤描记线,相反却产生血管收缩所致的贫血性白线(白色皮肤描记症)。此外,如果用乙酰胆碱或氯醋甲胆碱皮内注射,患者的病变部位看不到普通健康人产生的红斑,而产生苍白斑。这样的特异反应性皮炎多数发展为慢性,非常难于治疗,近年来其发病有增加的趋势,因此人们热切希望确立对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变态反应所致的结膜炎症性疾病,主要为Ⅰ型变态反应所致,也包括有Ⅳ型变态反应所致的。它以花粉、螨、屋内灰尘、真菌、动物的毛皮等为抗原,多数主诉有眼睛的搔痒感,其它症状还有结膜充血和眼屎等。合并角膜上皮障碍时,有异物感、眼痛、流泪、视力降低等各种症状。
过敏性鼻炎有变态反应所致的多次打喷嚏、清水样鼻涕过多、鼻塞三个主要特征,其它伴有鼻咽、眼睛等的搔痒感、全身倦怠感。合并哮喘、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特异反应性皮炎等其它的特异反应性疾病的情况也不少见。
此外,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是指对食品中含有的抗原引起的消化道表面变态反应性炎症和/或全身性过敏症状之一的消化道症状。作为此时的症状,有腹痛和腹泻、呕吐,口周和口腔内、肛门周边部等的炎症症状。为使这些患者过上正常生活,必需确定作为抗原的各种物质,将抗原从食品等经口摄取物中除去。此外,作为其它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反应性皮炎等)的症状之一引起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时,除去特定抗原一样是很重要的。但是,将抗原从食品和环境中完全除去非常困难,因此人们希望有安全性高的治疗药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形成了家族的一类中性蛋白酶,其活性中心有Zn2+。众所周知,在伴有组织破坏的疾病中,MMP类在细胞外基质的分解中起重要作用,至今已知有17种MMP。MMP类所致的细胞外基质破坏,是伴有组织破坏的难治疾病难于治愈的原因之一。此MMP活性调节有(1)基因水平的表达调节、(2)潜伏型向活性型蛋白酶转化的调节、(3)内源性MMP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对酶活性的调节。所以,MMP活性上升可认为是MMP和内源性抑制物的量不均衡的结果。例如,有报道表明,与MMP类所致细胞外基质的破坏等相关,TIMP类和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病、皮肤溃疡、肿瘤细胞转移等有关。
但是,未有报道MMP抑制剂和/或具有和MMP抑制剂类似机构的化合物和天然产物(包括片断)对过敏疾病、特别是Ⅰ型和/或Ⅳ型变态反应、炎症、以及支气管哮喘和特异反应性皮炎等特异反应性疾病有效。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可用抗变态反应剂、肾上腺皮质甾体激素、抗组胺剂等。但是,抗变态反应剂和抗组胺剂等只对Ⅰ型变态反应中组胺等化学介质所致的初期变态反应有效,对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期无效。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药是少数对于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有效的药物,但对抗其治疗效果的情况很多。此外,连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引起皮肤的脆弱化(薄化)和免疫抑制、或机体内肾上腺激素的分泌抑制等严重副作用,产生的皮质激素依赖性使治疗难于突然中断或中止,在临床上有很多缺点。支气管哮喘和特异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食物过敏、炎症性皮肤病的患者,特别是成人患者最近有很大增加,因此人们希望出现对急性、亚急性和/或慢性炎症反应、特别是Ⅰ型和/或Ⅳ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发挥广泛作用的安全新型药物。
已有报道表明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影响MMP类所致的细胞外基质破坏,对肿瘤细胞转移和关节病等有效,但未见报道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炎症、甚至支气管哮喘和特异反应性疾病等疾病有效。
支气管哮喘为发生阵发性喘气和呼吸困难的疾病,非发作时也大致正常的肺机能在哮喘发作恶化时每秒通气量和每秒通气率降低,显示出阻塞性的换气障碍,呼吸阻抗上升,肺顺应性降低,肺活量减少等。特别是慢性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呼吸道粘膜炎症、肥厚、浮肿、粘液分泌可见等使呼吸阻抗增大,在重症病例中,呼吸道阻塞而导致窒息死亡(哮喘死亡)的情况很多。作为此种疾病状态的急救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β-激动剂和茶碱)。关于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如上所述,至今未有报道其对炎症性浮肿治疗效果的具体实证,而且未知其能够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所致的窒息死亡。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者们着眼于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炎症性浮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作为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有用的化合物,开发出有效的抗过敏药物,例如Ⅰ型和/或Ⅳ型变态反应的预防和/或治疗剂、甚至炎症的预防和/或治疗剂。更进一步,本发明者们利用具有金属蛋白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检验了其对各种炎症模型实验动物是否在体内发挥实际的药理作用,证明了它具有安全性等方面优秀的性质,即未见体重减少、皮肤薄化、药物给药中断或/和终止后的反跳现象,可以用于临床,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此外,本发明者们发现,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经常发生的呼吸道狭窄和阻塞所致的换气障碍(特别是致死原因)的治疗药具有优良的性质,提供了治疗此疾病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以具有金属蛋白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主要有效成分的医药组合物,治疗和缓解细胞介导性炎症疾病、Ⅰ型和/或Ⅳ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和/或预防该疾病发病的方法。
特别地,应用以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主要有效成分的医药组合物,为支气管哮喘(包括慢性化的病例)、特异反应性皮炎、花粉病、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食物过敏、炎症性皮肤病等患者提供治疗和缓解症状、和/或预防性治疗。更进一步,该医药组合物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恶化时经常观察到的呼吸道狭窄和阻塞的治疗至改善,以及慢性症状的预防和/或治疗,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
即,本发明提供:
(1)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
(2)根据(1)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对变态反应所致炎症显示出预防和/或治疗作用;
(3)根据(1)或(2)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
(4)根据(1)和(2)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Ⅳ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
(5)根据(1)和(2)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使血中抗体浓度降低或抑制抗体生成而预防和/或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
(6)根据(1)、(2)或(5)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使血中IgE含量降低或抑制IgE生成而预防和/或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
(7)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
(8)根据(7)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
(9)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
(10)特异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
(11)根据(10)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特异反应性皮炎的预防和/或治疗;
(12)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
(13)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用于缓解速发性、迟发性和/或超迟发性的过敏症状;
(14)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
(15)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下述通式(Ⅰ)所示化合物及其制药上允许的盐和溶剂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式中R1表示氢、羟基、芳基(C1~C6)亚烷基或基团-A-SOn-B(A表示(C1~C6)亚烷基,B表示(C1~C6)烷基、(C1~C6)酰基、芳基或杂环基、n表示0、1或2中任一数),R2表示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C1~C6)烷硫基,R3和R4相同或不同、表示氢、(C1~C6)烷基、芳基或芳基(C1~C6)亚烷基,R5表示基团-Y-D或D(Y表示(C1~C6)亚烷基、氧、亚氨基、(C1~C6)亚烷基亚氨基,D表示磺酸基、膦酸基、脒基、(C1~C6)酰基、亚氨酰基、二膦酰基次甲基、二羧基次甲基),R6表示氢、未取代或取代苄基、三烷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吡喃基、叔丁基或羟基的保护基团〕;
(16)根据(15)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对变态反应所致的炎症显示出预防和/或治疗作用;
(17)根据(15)和(16)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
(18)根据(15)和(16)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Ⅳ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
(19)根据(15)和(16)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能够降低血中抗体浓度或抑制抗体生成而预防和/或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
(20)根据(15)、(16)和(19)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能够降低血中IgE含量或抑制IgE生成而预防和/或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
(21)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上述通式(Ⅰ)〔式中R1~R6的含义同上述(15)所述〕所示的化合物、其制药上允许的盐和溶剂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22)根据(21)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慢性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或治疗;
(23)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上述通式(Ⅰ)〔式中R1~R6的含义同上述(15)所述〕所示的化合物、其制药上允许的盐和溶剂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24)特异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上述通式(Ⅰ)〔式中R1~R6的含义同上述(15)所述〕所示的化合物、其制药上允许的盐和溶剂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25)根据(24)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特异反应性皮炎的预防和/或治疗;
(26)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上述通式(Ⅰ)〔式中R1~R6的含义同上述(15)所述〕所示的化合物、其制药上允许的盐和溶剂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27)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上述通式(Ⅰ)〔式中R1~R6的含义同上述(15)所述〕所示的化合物、其制药上允许的盐和溶剂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能减轻速发性、迟发性和/或超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症状的药物;以及
(28)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上述通式(Ⅰ)〔式中R1~R6的含义同上述(15)所述〕所示的化合物、其制药上允许的盐和溶剂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
(29)上述(15)~(28)任一项记载的药物,上述通式(1)中R1为氢、羟基、可被取代的苯基(C1~C6)亚烷基、可被取代的含硫杂环硫代(C1~C6)亚烷基或可被取代的(C1~C6)烷基硫(C1~C6)亚烷基,R2为(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R3和R4相同或不同、为氢、可被取代的苯基或可被取代的萘基,R5为硫酸基、磺酸基、磷酸基、胍基、胍取代(C1~C4)低级亚烷基、脒基、亚氨酰基亚氨基取代(C1~C4)低级亚烷基或酰亚氨基取代(C1~C4)低级亚烷基,R6为氢或羟基的保护基团;
(30)上述(15)~(28)任一项记载的药物,上述通式(Ⅰ)中,R1为氢、羟基、苯基三亚甲基、噻吩基硫代亚甲基或异丙基硫代亚甲基,R2为异丙基或正丁氧基,R3为氢,R4为甲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或1-萘基,R5为硫酸基、磺酸基、磷酸基、胍基、胍基亚甲基、脒基、亚氨乙酰基亚氨基亚甲基、亚氨丙酰基亚氨基亚甲基、亚氨苯甲酰基亚氨基亚甲基、乙酰胺基亚甲基,R6为氢;以及
(31)上述(1)~(14)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中金属蛋白酶抑制剂选自表1、表2、表3和表4中记载的专利公报各实施例记载的化合物。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
(32)上述(1)~(31)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减轻急性炎症的症状;
(33)上述(1)~(31)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减轻亚急性炎症的症状;
(34)上述(1)~(31)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减轻慢性炎症的症状;
(35)上述(1)~(34)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改善选自以(1)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指固定巨噬细胞)和朗氏细胞等中选出的细胞引起的;(2)以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和朗氏细胞中选出的细胞向患部移行、浸润和/或聚集为特征的;和(3)以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朗氏细胞和结缔组织成分中选出的细胞性和/或非细胞性成分在患部的增殖·增生/破坏为特征的炎症症状;
(36)上述(1)~(34)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改善(1)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或巨噬细胞引起的;和(2)呼吸道、鼻腔、皮肤、结膜或肠管中嗜酸性粒细胞和/或嗜中性粒细胞引起的炎症症状;
(37)上述(1)~(36)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改善炎症性浮肿;
(38)上述(7)、(8)、(21)和(22)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改善呼吸道阻塞或呼吸道狭窄所致的发绀;
(39)上述(7)、(8)、(21)和(22)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改善呼吸道粘液分泌亢进或呼吸道收缩所致的发绀;
(40)上述(1)~(34)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使炎症症状消失或缓解的治疗、或者用于预防发病的治疗;
(41)一种药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具有选自(1)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和/或嗜中性粒细胞向患部的移行、浸润和/或聚集;(2)预防或使支气管哮喘和/或特异反应性皮炎的症状消失、缓解;(3)预防或使发绀消失、缓解;和(4)使支气管哮喘症状所致恶化的呼吸道过敏性恢复的生物学活性;
(42)一种药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上述通式(1)〔式中R1~R6的含义和(15)中记载的相同〕所示的化合物、及其制药上允许的盐和溶剂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具有(1)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和/或嗜中性粒细胞向患部的移行、浸润和/或聚集;(2)预防或使支气管哮喘和/或特异反应性皮炎的症状消失、缓解;(3)预防或使发绀消失、缓解;和(4)使支气管哮喘症状所致恶化的呼吸道过敏性恢复的生物学活性;
(43)根据(1)或(15)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改善选自以下(1)~(3)的变态反应症状(1)选自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和朗氏细胞等中的细胞引起的;(2)以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和朗氏细胞中选出的细胞向患部移行、浸润和/或聚集为特征的;和(3)以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朗氏细胞和结缔组织成分中选出的细胞性和/或非细胞性成分在患部的增殖·增生/破坏为特征;
(44)根据(1)或(15)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改善选自以下(1)~(6)的变态反应症状(1)由嗜酸性粒细胞引起的;(2)由巨噬细胞引起的;(3)由嗜中性粒细胞引起的;(4)由淋巴细胞引起的;(5)由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引起的;和(6)由呼吸道、鼻腔、皮肤、结膜或肠道中嗜酸性粒细胞引起的;
(45)根据(1)或(15)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改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46)根据(1)或(15)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改善超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47)根据(1)或(15)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中使过敏症状消失或缓解的治疗、或者预防发病的治疗;
(48)一种炎症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
(49)一种炎症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从上述通式(Ⅰ)〔式中R1~R6的含义和(15)中记载的相同〕所示的化合物、以及其制药上允许的盐和溶剂合物中选出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
(50)根据(48)或(49)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对变态反应性反应所致的炎症显示出预防和/或治疗作用;
(51)上述(48)~(50)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急性炎症症状的缓解;
(52)上述(48)~(50)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亚急性炎症症状的缓解;
(53)上述(48)~(50)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慢性炎症症状的缓解;
(54)上述(48)~(53)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改善选自下列(1)~(3)的炎症症状(1)由选自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和朗氏细胞等的细胞引起的;(2)以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和朗氏细胞中选出的细胞向患部移行、浸润和/或聚集为特征的;和(3)以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朗氏细胞和结缔组织成分中选出的细胞性和/或非细胞性成分在患部的增殖·增生/破坏为特征;
(55)上述(48)~(53)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改善选自下列(1)~(2)的炎症症状(1)由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或巨噬细胞引起的;和(2)由呼吸道、鼻腔、皮肤、结膜或肠道中嗜酸性粒细胞引起的;
(56)上述(48)~(50)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改善炎症性浮肿;和
(57)上述(48)~(50)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使炎症症状消失或缓解的治疗、或者预防发病的治疗。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
(58)上述(1)~(57)任一项记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为适于经口给药、局部给药或非经口给药的药物制剂;
(59)上述(1)~(58)任一项记载的药物,选自经口给药用制剂、细胞内给药用制剂、组织内给药用制剂、静脉内给药用制剂、肌肉内给药用制剂、皮下给药用制剂、皮内给药用制剂、腹腔内给药用制剂、胸腔内给药用制剂、脊髓腔内给药用制剂、点滴法用制剂、注肠剂、经直肠用制剂、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和皮肤及粘膜的涂布剂。
(60)上述(1)~(59)任一项记载的药物,选自溶液制剂、分散制剂、半固体制剂、粉体制剂、成型制剂和浸出制剂;和
(61)上述(1)~(60)任一项记载的药物,选自用于片剂、包衣片剂、糖衣片剂、丸剂、糖锭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微胶囊剂、植入剂、粉末剂、散剂、颗粒剂、细粒剂、注射剂、液剂、甘香酒剂、乳化剂、灌注剂、糖浆剂、水剂、混悬剂、搽剂、洗剂、气雾剂、喷剂、吸入剂、喷雾剂、软膏剂、硬膏剂、粘附剂、糊剂、巴布剂、霜剂、油剂、栓剂(例如直肠栓剂)、酊剂、皮肤用水剂、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涂布剂、输液剂、注射用液剂等的粉末剂、冻干制剂和凝胶调制品。
在上述通式(Ⅰ)的化合物中,如下式所示,存在*表示的手性碳原子。所以,本发明化合物的概念范围必需理解为包括上述(Ⅰ)记载化合物的几何异构体、立体异构体、各光学活性体、外消旋体、其它互变异构体、及其代谢衍生物。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例,在上述化合物(I’)*所示的手性碳中,(1)的碳为R或S构型、(2)的碳为R构型、(3)的碳为S构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中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优秀性及其具有的观点。但是,包括以下的记载和具体的实施例等的本说明书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形式,应理解为只是为了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本发明目的和范围内,可以有种种变化和/或改变(或修饰),根据以下记载和本说明书其它部分的知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明白。本说明书引用的全部专利文献和参考文献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引用的,它们在这里所包含的内容应理解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本说明书中,用语“和/或”存在(1)合并性连接关系和(2)选择性连接关系两方面的含义,例如“预防和/或治疗”的场合包括(1)预防和治疗及(2)预防或治疗两方面含义。其它的用语“和/或”同样地包括(1)合并性连接关系和(2)选择性连接关系两方面。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表示小鼠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耳廓浮肿程度的历时变化。
图2表示小鼠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炎症部位浸润的白细胞种类和数量的历时变化。
图3表示遗传性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缺陷的变异小鼠和遗传背景相同而具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小鼠各自的耳廓浮肿程度历时变化。
图4表示遗传性胸腺缺陷的变异小鼠和遗传背景相同而具有胸腺的小鼠各自的耳廓浮肿程度历时变化。
图5表示初次诱导后,第二次诱导所致的耳廓浮肿的历时变化。
图6表示对小鼠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耳廓浮肿抑制作用的历时变化。
图7表示对小鼠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耳廓浮肿抑制作用的历时变化。
图8表示对小鼠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搔痒行为抑制作用的历时变化。
图9表示小鼠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体重变化的历时变化。
图10表示对自然发病NC/Jic小鼠变态反应性皮炎作用的历时变化。
图11表示对豚鼠实验性支气管哮喘模型的作用的历时变化。
图12表示对小鼠接触性(Ⅳ型)皮炎模型的作用的历时变化。
图13表示对大鼠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气囊模型)白细胞浸润的抑制作用。
图14表示对豚鼠过敏性鼻炎的鼻腔内阻力的改善作用。实施发明的最佳方案
本发明涉及用于变态反应的治疗和/或预防的、特别是针对Ⅰ型和/或Ⅳ型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患部的医药组合物或针对Ⅰ型和/或Ⅳ型等过敏症感受者既定部位的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抑制金属蛋白酶的化合物(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进一步涉及应用其进行过敏症治疗和/或预防的方法。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减轻速发性、迟发性和超迟发性变态反应症状的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进一步涉及应用该组合物进行治疗和/或预防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或预防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还涉及给予此药而治疗和/或预防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慢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或预防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还涉及给予此药治疗和/或预防慢性支气管哮喘的方法。更进一步,本发明涉及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还涉及给予该药治疗和/或预防过敏性鼻炎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特异反应性疾病(例如特异反应性皮炎、特异反应性肠炎等)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还涉及给予该药治疗和/或预防特异反应性疾病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以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还涉及给予该药而治疗/或预防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的预防和/或治疗剂,其特征在于以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还涉及给予该药而治疗/或预防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的方法。本发明涉及抗炎症剂,其特征在于以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还涉及给予该药而治疗/或预防炎症的方法。
更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或预防的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抑制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在患部的细胞数、和/或(B)抑制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向患部的移行、浸润或聚集、和/或(C)抑制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所致的抗体生成、特别是IgE的生成和/或血中含量的维持/增加、和/或(D)预防或使呼吸道粘液分泌亢进或呼吸道收缩所致的发绀、和/或(E)预防哮喘致死,同时还提供给予该药而治疗和/或预防这些疾病或病态的方法。
本发明使用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是对MMP家族具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特别是包括合成化合物,包括异羟肟酸、羧酸、膦酸、硫醇等的衍生物,例如可以使用选自上述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和溶剂合物中的至少之一。这些变态反应治疗剂,特别是作为Ⅰ型和/或Ⅳ型的变态反应治疗剂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更优选地,本发明使用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异反应性疾病(例如特异反应性皮炎、特异反应性肠炎等)、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变态反应性腹膜炎、各种器官炎症等的治疗剂具有很多优良特性,作为这些疾病的预防药也有很多优良的特性。
特别是变态反应是在机体内发生时涉及复杂的多阶段过程,所以各阶段分别涉及各种不同的机体细胞和生理活性因子。
要知道,在发生变态反应的病态下,要确定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实际担任什么作用、具有什么药理活性和生理活性、而对什么疾病有效等是很困难的。
此外,已知作为IgE介导变态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有速发性(过敏原诱导后数分钟~60分钟后出现的炎症反应)和迟发性(过敏原诱导后24~72小时后出现的炎症反应)两种,但本发明者们确认了其后发生的超迟发性反应,本发明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速发性、迟发性和/或超迟发性反应液的炎症症状有效。
即,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变态反应相继发生速发性、迟发性反应,等炎症反应等浮肿减轻后,可见再次发生炎症反应,这称为“超迟发性反应相”。在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中,速发性反应相作为诱导后1小时内的炎症症状有耳廓浮肿,然后作为迟发性反应相在诱导后1天内再次确认有耳廓浮肿。进一步在其后,浮肿减轻后,作为超迟发性反应相可在诱导5天后再发生耳廓浮肿,是炎症症状的恶化。在本实验体系中,超迟发性反应相在第7~10天出现峰值,然后其炎症症状逐渐减轻。关于各反应相中炎症细胞的动态,迟发性反应相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增加;在超迟发性反应相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非常显著增加,此外,还涉及肥大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特别是T细胞。关于此超迟发性反应相的过敏症状的减轻化,推测与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等在炎症组织的浸润、游走和/或降低血中抗体浓度有关。在寻求对减轻变态反应症状有效药物的情况下,本发明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不仅能抑制速发性、迟发性炎症,特别是能够减轻超迟发性的炎症症状,作为预防和/或治疗药物很有用。此外,同样作为抑制急性期、亚急性期变态反应炎症的预防、治疗药物很有用。
更进一步,就此观点而言,迟发性反应相和超迟发性反应相呈现出和Ⅳ型变态反应相类似的发病机制,本发明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不仅作为Ⅰ型变态反应、还对Ⅳ型变态反应的治疗药物很有用。
此外,本发明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和现有的过敏症治疗药物泼尼松龙相比,不引起作为副作用指标的体重减轻、皮肤菲薄化、和/或给药中断/中止后的反跳现象,具有更安全有效的药效。
作为更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发明涉及(ⅰ)含有选自上述通式(Ⅰ)所示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和溶剂合物中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的、(ⅱ)抗变态反应医药、用于支气管哮喘的医药、以及用于过敏性鼻炎、特异反应性疾病(例如特异反应性皮炎、特异反应性肠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变态反应性腹膜炎、和/或各种器官炎症的医药、和/或抗炎症医药等,以及给予该医药治疗和/或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其适当的例子,例如有表1、表2、表3和表4所示的物质。
表1专利公报实施例号 WO92/21360 1-5 WO94/12169 1-25 WO97/11936 1-22 WO96/35711 1-31 WO96/35712 1-31 WO96/35714 1-10 WO96/35687 1-4 WO97/12861 1 WO97/12902 1-8 WO97/19075 1-10 WO97/37973 1-4 WO97/37974 1-8 WO97/38007 1-4 WO95/19956 1-38 WO96/06074 1-14 WO95/12603 1-23 WO95/19961 1-36 WO96/16931 1-12 WO95/33709 1-7 WO95/33731 1-41 EP0574758 A1 1-43 WO95/19965 1-45 专利公报实施例号 WO93/05026 1-55 WO95/23790 1-3 WO95/29892 1-425 WO96/00214 1-6 WO95/35275 1-30 WO95/35276 1-17 WO96/27583 1-19 WO95/32944 1-21 WO96/23791 1-60 WO96/15096 1-429 WO96/11209 1-79 EP0719770 A1 1-15 WO96/17838 1-8 WO97/03783 1-22 WO96/40204 1-12 WO97/48685 1-8 WO96/33166 1-94, 201-268, 301-371 WO95/06031 1-14 WO97/42168 1-24 WO97/49674 1-23 WO97/02239 1-6
表2专利公报实施例号 WO97/19053 1-33 WO97/18183 1-2 WO97/19050 1-4 GB2298423-A 1-6 WO97/18207 1-4416 WO96/33991 1-7 WO97/15553 1-50 WO97/47599 1-23 WO96/33968 1-19 WO96/33161 1-8 WO96/33165 1-13 WO97/31892 1-67 WO97/32846 1-197 WO96/40101 1-5 WO97/22587 1-3 WO96/33172 1-6 EP757984 A1 1-3 WO97/45402 1-10 WO97/27174 1-267 EP0757037 A2 1-4 EP0780386-A1 1-35 专利公报 实施例号 WO97/49679 1-32 WO97/24117 1-49 WO97/18188 1-45 WO97/23459 1-7 WO96/38434 1-2 WO97/43237 1-19 WO97/43245 1-16 WO97/43238 1-9 WO96/40745 1-36 WO90/05719 1-26 WO97/20824 1-22 EP0606046 A1 1-32 GB2287023A 1-10 WO94/22309 1-21 EP0816341 A1 15 WO97/40031 1-88 WO97/48688 1-60 WO97/43240 1-16 WO97/43247 1-32 WO97/43239 1-22
表3专利公报实施例号专利公报实施例号 US5665777 1-45 WO98/30551 1-67 GB2321641A 1-29 WO98/17643 1-19 WO98/50348 1-7 WO98/49124 1-3 US5789434 1-427 DE19548624A1 1-13 DE19726427A1 1-4 WO98/58925 1-7 WO97/38705 1-17 WO98/11908 1-4 WO98/23588 1-9 WO98/47494 1-2 US5777115 1-4 US5780476 1-11 WO99/07679 1-6 WO98/38179 1-178 JP8-508267 1-11 JP8-104694 1-80 WO97/18194 1-60 EP0703239 A1 1-80 EP0877018 A1 1-108 EP0878467 A1 1-32 US5698690 1-27 GB2318789A 1-10 WO98/03166 1-223 WO98/03164 1-103 WO98/39329 1-16 WO98/14424 1-59 JP11-35557 1-9 EP0818442A2 1-9 WO98/30566 1-2 WO98/34918 1-8 US5854275 1-9 WO98/33768 1-15 EP0895988 A1 1-4 WO98/33788 1-28 WO98/17645 1-10 WO98/31664 1-9 WO99/11608 1-5 WO98/33777 1-202 WO97/43250 1-5 WO97/26257 1-4 EP0780386A1 1-47 US5710167 1-27 WO98/08850 1-116 WO98/08853 1-29 US5639746 1-6 US5672598 1-22 WO99/04780 1-101 WO98/08827 1-101 WO98/08823 1-65 WO98/08814 1-67 WO97/44315 1-23 WO98/06711 1-55 WO98/09934 1-17 WO98/09957 1-9 WO97/19068 1-18 WO98/07742 1-25 WO98/43946 1-7
表4专利公报实施例号 WO98/30541 1-54 WO98/43963 1-12 WO98/22436 1-16 EP0887339A1 1-11 WO98/42659 1-4 WO98/24759 1-23 WO98/18183 1-2 WO98/06696 1-6 US5696147 1-21 DE19542489 A1 1-5 EP0877019 A1 1-172 WO98/12211 1-7 GB2309456A 1-8 WO98/39315 1-8 WO98/42662 1-83 WO98/03516 1-85 WO98/34915 1-8 WO99/07675 1-4 WO98/13340 1-20 US5847148 1-88 WO97/43249 1-45 WO98/15525 1-173 US5731441 1-27 WO98/08815 1-181 WO98/08822 1-65 WO98/08825 1-50 WO99/06340 1-16 WO98/09940 1-24 US5756545 1-23 WO98/43959 1-22
该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具体的公开例如有表1~4记载的专利的实施例(表中显示了具体的实施例号)。在这其中作为特别引人注意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例如有
(A)3(S)-N-羟基-4-〔4-((吡啶并-4-基)氧)苯磺酰基〕-2,2-二甲基-四氢-2H-1,4-噻嗪-3-羧酰胺(WO97/20824实施例号:1)
(B)〔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S-(2-噻吩硫甲基)琥珀酰基〕-L-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钠盐(WO90/05719实施例号:11)
(C)N-羟基-2(R)-〔(4-甲氧基苯磺酰基)(3-甲基吡啶基)氨基〕-3-甲基丁酰胺盐酸盐(EP0606046 A1实施例号:1)
(D)N2-〔3S-羟基-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琥珀酰基〕-L-叔-亮氨酸-N1-甲基酰胺(GB2287023A实施例号:10)
(E)N-〔2(R)-异丁基-3-(N’-羟基羰基氨基)-丙酰基〕-色氨酸甲基酰胺(WO94/22309实施例号:1)
(F)1-〔3-环戊基-2(R)-[1(R)-(羟基氨基甲酰基)-2-(3,4,4-三甲基-2,5-二氧-1-咪唑烷基)乙基]丙酰基〕哌啶(EP081634A1实施例号:15)等。
表1、表2、表3和表4所示的专利公报内容在这里包括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及该实施例具体表示的化合物,本说明书参考了上述文献并作为公开的一部分。
作为本发明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特别适合的例子,有上述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该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为国际公开第96/33968号(WO96/33968)(国际公开日:1996年10月31日)公开的化合物及其公开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化合物,更具体地说就是包括下述化合物(上述通式(Ⅰ)中各取代基的含义如下)。
磺酸基表示-SO3H,硫酸基表示-OSO3H。膦酸基表示-PO3H2,磷酸基表示-OPO3H2。脒基表示-C(=NH)NH2,胍基表示-NH-C(=NH)NH2。氨基亚甲基表示-CH2NH2、胍基亚甲基表示-CH2-NH-C(=NH)NH2。乙酰胺基亚甲基表示-CH2NH-CONH2,亚氨乙酰基亚氨基亚甲基表示-CH2-NH-C(=NH)CH2、亚氨丙酰基亚氨基亚甲基表示-CH2-NH-C(=NH)CH2CH3、亚氨苯甲酰基亚氨基亚甲基表示-CH2-NH-C(=NH)C6H5。二膦酰次甲基表示-CH[PO(OH)2]2、二羧基次甲基表示-CH(CO2H)2。
(C1~C6)烷基表示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等,它们也可被与下述芳基上取代基相同的取代基所取代。
(C1~C6)亚烷基表示-(CH2)n-(n=1~6)。亚氨基表示-NH-。
(C1~C6)亚烷基亚氨基表示-(CH2)n-NH-(n=1~6),优选(C1~C3)亚烷基亚氨基,更优选-CH2-NH-。
(C1~C6)酰基表示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支链烷酰基,包括甲酰基、乙酰基、正丙酰基、正丁酰基等。
亚氨酰基表示-C(=NH)-[(C1~C6)烷基]或-C(=NH)-芳基。
杂环基表示至少具有一个硫、氧或氮等杂原子的环状饱和或不饱和骨架。作为优选的杂环基,例如有噻吩基、噻唑基、咪唑基、吡啶基等,它们可被取代。
芳基,表示可被取代的苯基、萘基、蒽基等芳香环。
作为芳基上的取代基,包括(C1~C6)烷基、(C1~C6)酰基、羟基、氨基、羧基、卤素等,此外具有二个以上取代基时可以是这些取代基进行组合。此外杂环环烷基的取代基和芳基上的取代基相同。
卤素表示氟、氯、溴、碘原子。
上述通式(Ⅰ)化合物的R6中“羟基的保护基团”是有机合成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基团,例如可从肽合成、青霉素合成、头孢菌素合成、糖合成等领域使用的基团中选择。该“羟基的保护基团”能够用水处理除去、也可能加氢分解除去,例如可用AlCl3等路易斯酸催化剂除去、可用锌/乙酸除去、可用硫脲除去、也可用酸或弱碱除去,例如有苄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甲酰基、乙酰基、氯乙酰基、二氯乙酰基、三苯甲基等。作为该基团,可以是在生物学即生理条件下(例如机体内酶促的氧化·还原或水解等机体内反应),或化学条件下形成羟基的基团或者转变为其的基团即可。
本发明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式(Ⅰ)的化合物,存在有两个互变异构体的情况。更进一步,本发明的化合物、例如式(Ⅰ)的化合物,存在不对称碳原子,存在与此碳原子相关的立体异构体。本发明包括这些异构体的混合物、以及各个独立的立体异构体。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是对映体、外消旋体、非对映体。此外,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是其溶剂合物、酸加成盐,可以是取代基中具有羧基等酸残基或酸性基团和/或羟基和/或可被取代的氨基等碱性基团的化合物,或者是其衍生的前药。本发明化合物的前药包括在机体代谢,例如经过水解、氧化、还原、酯转化等过程而转化为通式(Ⅰ)化合物的物质,例如包括酯、醚、酰胺、醇、胺衍生物。
本发明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式(Ⅰ)的化合物,可以是其溶剂合物或盐(含酸加成盐)的形式,其作为医药,可以是可药用或生理上允许的酸或碱的衍生物。作为这些盐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有如下:盐酸、溴酸、碘酸、硫酸、硝酸、磷酸、高氯酸等无机酸的盐;根据情况可以是乙酸、丙酸、草酸、琥珀酸、柠檬酸、抗坏血酸、乳酸、对甲苯磺酸、甲磺酸、富马酸、酒石酸、马来酸等有机酸的盐;钠、钾、钙、镁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盐、还有铵等无机碱盐和有机碱的盐(例如二甲基胺、二乙基胺等二烷基胺,三烷基胺、二苄基胺、乙醇胺、三乙醇胺、吗啉、N-甲基吗啉、哌啶等)。
此外,这些化合物、例如式(Ⅰ)的化合物可按常规方法和可药用的或生理学上允许的酸或盐制成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等无机酸盐,乙酸盐、草酸盐、琥珀酸盐、马来酸盐等有机酸盐,钠盐、钾盐等碱金属盐,钙盐等碱土金属盐。
例如,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即:
N-[4-(N-羟基氨基)-2(R或S)-异丁基琥珀酰基]-O-磺基-L-酪氨酸-N-甲基酰胺·1钠盐(化合物1)
N-[4-(N-羟基氨基)-2(RS)-异丁基琥珀酰基]-L-4’-磺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钠盐(化合物2)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或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O-磺基-L-酪氨酸-N-甲基酰胺·1钠盐(化合物3)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L-4’-磺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钠盐(化合物4)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或S)-(噻吩基硫亚甲基)琥珀酰基]-L-4’-磺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钠盐(化合物5)
N-[4-(N-羟基氨基)-2(R)-正丙氧基亚甲基-3(RS)-异丙基硫亚甲基琥珀酰基]-L-4’-磺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钠盐(化合物6)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S)-(3-丙基亚丙基)琥珀酰基]-O-磺基-L-酪氨酸-N-对甲氧基苯基酰胺·1钠盐(化合物7)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或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L-4’-胍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钠盐(化合物8)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琥珀酰基]-O-磺基-L-酪氨酸-N-甲基酰胺·2钠盐(化合物9)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或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L-4’-亚氨乙酰亚氨基亚甲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乙酸盐(化合物10)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或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L-4’-亚氨丙酰亚氨基亚甲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乙酸盐(化合物11)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L-4’-亚氨苯甲酰亚氨基亚甲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乙酸盐(化合物12)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L-4’-乙酰胺基亚甲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化合物13)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L-4’-胍基亚甲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乙酸盐(化合物14)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或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O-磺基-L-meta-酪氨酸-N-甲基酰胺·1钠盐(化合物15)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S)-羟基琥珀酰基]-L-4’-胍基苯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乙酸盐(化合物16)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或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L-4’-脒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乙酸盐(化合物17)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O-磺基-L-酪氨酸-N-1-萘基酰胺·1钠盐(化合物18)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L-4’-胍基苯丙氨酸-N-苯基酰胺·1乙酸盐(化合物19)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3(R或S)-(3-苯基亚丙基)琥珀酰基]-L-4’-胍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盐酸盐(化合物20)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琥珀酰基]-L-4’-胍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硫酸盐(化合物21)
N-[4-(N-羟基氨基)-2(R)-异丁基琥珀酰基]-L-4’-胍基苯丙氨酸-N-甲基酰胺·1乙酸盐(化合物22)等化合物对MMP类具有优良的抑制活性,而且和以前化合物相比其水溶性有很大提高,是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的化合物。所以这些化合物容易适用于变态反应和/或炎症有关的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特异反应性疾病、特异反应性肠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变态反应性腹膜炎、变态反应性消化道炎、各种器官炎症、食物过敏、荨麻疹、多种接触性皮炎、更有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等疾病,而且是可望获得治疗和/或预防作用的有用化合物。
本发明所用的化合物、例如化合物(Ⅰ),可以和已知的抗过敏药及抗哮喘药配合使用。作为此抗过敏药和抗哮喘药,例如有色苷酸钠〔1,3-双(2-羧基色酮-5-基氧)-2-羟基丙烷二钠盐〕、曲尼司特〔N-(3,4-二甲氧基肉桂酰基)氨茴酸〕、富马酸酮替芬、盐酸氮司汀、奥沙米特、氨来呫诺、特非那定、瑞吡司特、异丁司特、他扎司特、吡嘧司特钾、金硫苹果酸钠、γ-球蛋白制剂、MS-抗原、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去炎松、地塞米松、醋酸帕拉米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丙酸倍氯米松(ベタロメタゾン)、盐酸赛庚啶、盐酸高氯环嗪、藤霉素等。
更进一步,本发明所用化合物、例如化合物(Ⅰ),可以配合已知的支气管扩张药、例如盐酸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硫酸奥西那林、盐酸克仑特罗、盐酸氯丙那林、硫酸沙丁胺醇、氢溴酸非诺特罗、妥洛特罗、硫酸特布它林、盐酸曲托喹酚、盐酸吡布特罗、富马酸福莫特罗、盐酸丙卡特罗、硫酸海索那林、盐酸马布特罗等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羟丙茶碱等黄嘌呤类药、溴化异丙托铵等抗胆碱药、α2阻断剂、盐酸甲氧那明等,已知的镇咳药例如有羟帝巴酚、柠檬酸异米尼尔、柠檬酸奥昔拉定、柠檬酸喷托维林、盐酸氯苯达诺、盐酸氯哌斯丁、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福米诺苯、磷酸二甲啡烷、磷酸苯丙哌林等,已知的祛痰药例如有氯化溶菌酶、盐酸溴己新、舍雷肽酶、链霉蛋白酶、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盐酸L-乙基半胱氨酸、盐酸依普拉酮、愈创木酚甘油醚、羟苄基苯甲酸替培啶等,已知的抗组胺药例如有盐酸异西喷地、盐酸二苯海林、盐酸苯海拉明、酒石酸阿利马嗪、盐酸曲普利啶、苯二磺酸美海曲林、富马酸氯马斯丁、盐酸异丙嗪、扑尔敏、美喹他嗪等,已知的消炎药、抗菌剂、抗生素等药物使用。
用于医药时,例如化合物(Ⅰ)或其盐可以单独或和药理学上允许的各种制剂辅料混合,作为医药组合物或医药调制物给予。优选以适用于经口给药、局部给药、或非经口给药等的剂型给药,可根据目的而确定给药形式(包括吸入、或直肠给药)。所以,作为非经口的给药形式,包括局部、透皮、静脉内、肌肉内、皮下、皮内或腹腔内给药,也可以根据情况直接给药于患部。对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优选经口或非经口(例如细胞内、组织内、静脉内、肌肉内、皮下、皮内、腹腔内、胸腔内、脊髓腔内、点滴法、灌肠、经直肠、滴耳、滴眼和滴鼻、皮肤和粘膜的涂布等)给药。作为具体的剂型,有溶液制剂、分散制剂、半固体制剂、粉体制剂、成型制剂、浸出制剂等,例如片剂、包衣片剂、糖衣片、丸剂、糖锭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微胶囊剂、植入剂、粉末剂、散剂、颗粒剂、细粒剂、注射剂、液剂、甘香酒剂、乳化剂、灌注剂、糖浆剂、水剂、乳剂、混悬剂、搽剂、洗剂、气雾剂、喷剂、吸入剂、喷雾剂、软膏剂、硬膏剂、粘附剂、粘贴剂、糊剂、巴布剂、霜剂、油剂、栓剂(例如直肠栓剂)、酊剂、皮肤用水剂、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涂布剂、输液剂、注射用液剂等的粉末剂、冻干制剂和凝胶制品等。医药组合物可按通常的方法制剂化。例如根据需要,对于生理学上承认的载体、作为医药允许的载体,单独或组合使用佐剂、赋形剂、助形剂、稀释剂、香味剂、香料、甜味剂、载体、防腐剂、稳定剂、粘合剂、pH调节剂、缓冲剂、表面活性剂、基质、溶剂、填充剂、增量剂、助溶剂、可溶化剂、等张剂、乳化剂、混悬化剂、分散剂、增粘剂、凝胶化剂、硬化剂、吸收剂、粘着剂、弹性剂、增塑剂、崩解剂、喷射剂、保存剂(防腐剂)、抗氧化剂、避光剂、保湿剂、缓和剂、防静电剂、无痛剂等,可以将它们和本发明化合物(Ⅰ)混合,按一般的制剂制造要求以单位用量形式制造。
作为适于经口给药的制剂,例如有片剂、丸剂、胶囊剂、粉末剂、颗粒剂、糖锭等固体组合物、液剂、糖浆剂、混悬剂等液体组合物。
调制上述固体组合物时,作为制剂辅料,例如可使用右旋糖苷、琼脂、藻酸盐、几丁质、壳聚糖、果胶、西黄蓍胶、阿拉伯胶、明胶、胶原、酪蛋白、白蛋白、合成或半合成多聚体或甘油酯、乳糖、结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虫胶等载体,糊精、白糖、结晶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HPC)、羧甲基纤维素(CMC)、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碳酸钙、明胶、玉米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水、乙醇、葡萄糖液、淀粉液等粘合剂,玉米淀粉等淀粉、乳糖、白糖、葡萄糖、氯化钠、碳酸钙、羧甲基纤维素(CMC)、硅酸等赋形剂,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等淀粉、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虫胶、结晶纤维素、碳酸钙、碳酸氢钠、西黄蓍胶、磷酸钙等崩解剂,硬脂酸镁等硬脂酸盐(Al,K,Na,Ca,Mg)、轻质硅酸酐、合成硅酸铝、滑石、微晶纤维素等润滑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烷基硫酸盐等表面活性剂,明胶等胶囊基质,蔗糖、乳糖或糖精等甜味剂,薄荷油、肉桂油、橙油、留兰香、白珠(アカモノ)油或樱花等香味剂,其它风味剂、崩解抑制剂、促吸收剂、稳定剂、对羟基苯甲酸类、山梨酸等防腐剂,抗坏血酸、α-生育酚、半胱氨酸等抗氧化剂,粘稠剂等。片剂和丸剂可进一步制造肠溶衣。剂型为胶囊时,除了上述材料外可含有油脂状的液态载体。
作为代表,口服给药的片剂和胶囊剂以每次的用量表示,可使用通常的方法使含有以下所示的惯用添加剂。片剂按通常的制剂制造方法包衣
(1)糖浆、阿拉伯胶、明胶、山梨醇、西黄蓍胶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物质作为通常的赋形剂、
(2)乳糖、砂糖、玉米淀粉、磷酸钙、山梨醇或甘氨酸等填充剂、
(3)硬脂酸镁、滑石、聚乙二醇或二氧化硅等片剂化润滑剂、
(4)马铃薯淀粉等崩解剂或月桂基硫酸钠等允许润湿的药品。
此外,上述液态组合物、例如可含有所述领域通常所用的惰性稀释剂,如水等,代表性的是制成含有水分或油分的混悬液、溶液、乳浊液、糖浆或甘香酒剂,或者是以干燥物形式提供,在使用前加入水或其它适当的赋形剂以成液态。
这些液态组合物,作为其制剂辅料,例如有山梨醇、糖浆、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葡萄糖糖浆、明胶、加氢食用脂肪等的混悬剂,例如卵磷脂、脱水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或阿拉伯胶等乳化剂,例如扁桃油、分馏椰子油等植物油、如甘油、丙二醇或乙二醇等油状酯等的(含食用油)非水赋形剂,例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或丙酯及山梨酸等防腐剂的添加剂,更有促吸收剂、稳定剂、保存剂(防腐剂),并可根据需要添加通常的调味剂、甜味剂、风味剂或着色剂。这些制剂通常按本发明化合物含量为0.1~95%重量而调制。
作为适用于非经口的制剂,将活性成分和水或以外的药学允许的载体制成无菌性溶液或混悬液等,例如有注射剂等。作为注射剂用液体载体,一般优选水、食盐水、右旋糖水溶液、其它相关的糖溶液、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二醇类。调制注射剂时,使用蒸馏水、林格氏液、生理盐水等载体、适当的分散剂或润湿剂及混悬化剂,按该领域已知方法调制成用于注射的溶液、混悬液、乳剂。
作为注射用水性液,例如有含生理盐水、葡萄糖及其它辅药(例如D-山梨醇、D-甘露醇、氯化钠等)的等张溶液等,也可并用药理学上允许的适当助溶剂、例如醇(例如乙醇等)、多元醇(例如丙二醇、聚乙二醇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聚山梨醇酐80(TM),HCO-50等)等。作为油性液,有麻油、豆油等,作为助溶剂可并用苯甲酸苄酯、苄醇等。此外,可配合缓冲剂(例如磷酸盐缓冲液、乙酸钠缓冲液等)或调节渗透压的试剂、无痛化剂(例如苯扎氯铵、盐酸普鲁卡因等)、稳定剂(例如人血清白蛋白、聚乙二醇等)、防腐剂(例如苄醇、苯酚等)、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促吸收剂等。调制好的注射剂通常填充于适当的安瓿。这样得到的制剂安全低毒,可给予温血哺乳动物(例如人)。
非经口给药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及其它药学上允许的辅剂,或者不加,在水、乙醇或油等无菌的药学允许的液体中制剂化成溶液或混悬液。作为制剂时使用的油性载体或溶剂,有天然或合成、半合成的甘油单或二或三酯、天然、半合成或合成的油脂类或脂肪酸,例如有花生油、玉米油、豆油、麻油等植物油。例如,此注射剂通常可按本发明化合物含量为0.1~10%重量的程度调制。
作为局部或直肠适用的制剂,例如有滴眼剂、吸入剂、软膏剂、栓剂等。作为滴眼剂,使用药理学上允许的载体按惯用的方法调制。作为吸入剂,将本发明化合物自身或和药理学允许的惰性载体溶解于气雾剂或喷雾剂用溶液,以吸入用微粉末给予呼吸器官。软膏剂添加通常使用的基质,例如软膏基质(白凡士林、液体石蜡、橄榄油、macrocol 400、macrocol软膏等)等,按惯用的方法调制,通常可按本发明化合物含量为0.001~30%重量的程度调制。
涂布皮肤局部的药品可以调制为适当杀菌水或非水赋形剂的溶液或混悬液。作为添加剂,例如有亚硫酸氢钠或依地酸二钠等缓冲剂、乙酸或硝酸苯基汞、苯扎氯铵或氯己啶等杀菌和抗真菌剂的防腐剂、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浓厚剂。
对于栓剂,使用该领域周知的载体,优选非刺激性的适当助形剂,例如聚乙二醇、羊毛脂、可可豆脂、脂肪酸甘油三酯等,优选使用常温下为固体、肠道内温度下为液体而在直肠内熔融而释放出药物的物质,可按惯用的方法调制,通常以含本发明化合物0.1~95%重量的程度调制。根据使用的赋形剂和浓度,可将药品混悬或溶解于赋形剂中。局部麻醉剂、防腐剂和缓冲剂等辅料可溶于赋形剂。这些制剂通常按含本发明化合物0.001~95%重量的程度调制。
对于本发明的活性成分,其给药量可以在广大范围内选择,此给药量和给药次数可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一般的健康状态、饮食、给药时间、给药方法、排泄速度、药物配伍、患者治疗时的病态程度等、以及其它因素而确定。
经口给药时,给药量根据对象疾病、症状、给药对象、给药方法等而异,给予哺乳动物、例如成人时,适当的日用量可因患者的状态而有很大不同,通式(Ⅰ)化合物的适当用量一般是每千克体重0.01~500毫克,特别是每千克体重0.1~300毫克。非经口给药时,其每次用量因给药对象、对象器官、症状、给药方法等而不同,例如为注射剂时对于成人(以60千克计)通常是每天0.001毫克~6克,优选0.01毫克~1克进行静脉注射。给予其它动物时,可以给予根据60千克换算来的量。局部给药时,所用药量根据部位的大小不同而异,用于眼睛时的用量是通式(Ⅰ)化合物0.01~100毫克。
涉及炎症的治疗时,本发明的活性成分化合物可以经口给药或患部注射。
关于医药品制造,其添加剂等和调制方法等,可根据需要参考“日本药局方解说书编辑委员会编、第十三版《日本药局方解说书》、平成8年7月10日发行、株式会社广川书店;一番濑尚等编医药品的开发第12卷(制剂原料〔Ⅰ〕)、平成2年10月15日发行、株式会社广川书店;同、医药品的开发第12卷(制剂原料〔Ⅱ〕)平成2年10月28日发行、株式会社广川书店等的记载,选择适当的方法。
还有,关于说明书和图,其用语是基于本领域惯用用语的含义。实施例
下面就实施例和制剂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应理解为根据本说明书的思想可以作各种各样的实施形式。实施例1
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耳廓浮肿
自日本SLC购入的雌性Balb/c小鼠(7周龄、17~20克)从尾静脉以1毫升/只的量注射抗2,4-二硝基苯酚(DNP)抗体(单克隆IgE抗体、使用Wistar大鼠的异种接种皮肤过敏性反应的抗体效价512~1024倍),进行被动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2,4-二硝基氟苯(DNFB:ナカラィラスク公司制造)乙醇溶液在两耳廓的两面以10微升量涂布,进行诱导。
按Eisen等的方法(Eisen,H.N.,等,Journal of the AmericanChemical Society,75:4583-4585,1953),将蛋清白蛋白(OVA)DNP化(DNP-OVA)。在1分子的OVA中约结合3.5分子的DNP。此外,按Levine等的方法(Levine,B.B.,等,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39:156-171,1970),调制氢氧化铝凝胶(Alum)。将10微克DNP-OVA和1毫克Alum充分混合,对其它新小鼠腹腔注射,进行主动致敏。2周后,用上述相同的0.1%DNFB乙醇溶液涂布耳朵,进行诱导。对于没有致敏的新小鼠,用上述相同的0.1%DNFB乙醇溶液涂布耳朵,作为对照组。诱导的之前、诱导后第1小时和5小时、第1天开始到第14天的每天和第16天,用ダィアル厚度计(ピコック公司制造)测定耳廓的厚度,算出耳廓浮肿程度:
耳廓浮肿(微米)=(诱导后的耳厚度、微米)-(诱导即前的耳厚度、微米)
图1为主动致敏小鼠和被动致敏小鼠以及未致敏小鼠耳廓浮肿的结果(平均值±标准差、N=6)。可见诱导后1小时耳廓浮肿达到峰值,诱导后5小时变为谷底,然后开始再次浮肿并在诱导后1天再次达到峰值。这分别相当于以前报道的速发性反应相(Immediate Phase Response、IPR)和迟发性反应相(Late Phase Response、LPR)(Katayama,I.,等,Int.Arch.Allergy Appl.Immunol.,93:148-154,1990;Nagai,H.,等,Biol.Pharm.Bull.,18:239-245,1995;Katayama,I.,等,Int.Arch.Allergy Immunol.,109:390-397,1996)。根据以往报道,只有这两个峰值的耳廓浮肿。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迟发性反应相以后也测定耳廓厚度,发现从诱导后第5天开始,第7~10天时达峰值,直至诱导16天后仍存在持续的新型耳廓浮肿相。将此称为超迟发性反应相(very LatePhase Response、vLPR)。图1表示,和未致敏小鼠组的耳廓浮肿相比,IPR和LPR相同、vLPR也呈现抗原所致主动致敏或抗DNP抗体植入所致被动致敏依赖的耳廓浮肿。此外,vLPR的发生不依赖于致敏形式(主动致敏和被动致敏),显示其强度和类型、时间过程相同。实施例2
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的免疫学特性(1)
和实施例1一样,小鼠用抗DNP抗体被动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DNFB乙醇溶液在两耳廓的两面以10微升量涂布,进行诱导。诱导后在乙醚麻醉下经过一段时间(0、1和5小时后,1、4、8和24天后)处死,外科手术分离小鼠的两耳廓。用4%多聚甲醛固定,包埋于石蜡中,用显微镜用薄片切片机切片后,用醇脱水。然后,实施下面的染色法,研究耳廓组织中存在细胞数的差异,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计数5毫米长耳廓切片中染色识别的细胞;甲苯胺蓝染色识别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AS-D氯乙酸萘酚酯染色(酯酶染色)识别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苏木精·曙红染色识别嗜酸性粒细胞。图2为其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N=5)表示。
诱导后1小时(IPR)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和酯酶染色阳性细胞增加,表明嗜酸性粒细胞有所增加。然后,从诱导后5小时开始,脱颗粒所致的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逐渐减少。更进一步,诱导后1小时(IPR)时增加的酯酶染色阳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致敏后5小时减少,诱导后第1天(LPR)酯酶染色阳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再次增加。此LPR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和IPR的相比显示显著的增多。诱导后第4天,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和酯酶染色阳性细胞恢复至诱导即前的水平。
更进一步,诱导后第8天(vLPR),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和酯酶染色阳性细胞有所增加,与此相应,和诱导后第8天以前的嗜酸性粒细胞自身数目相比,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有非常显著的增加。但是,在诱导后第24天,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数和酯酶染色阳性细胞数、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数中的任一个都和诱导即前的水平相当。实施例3
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的免疫学特性(2)
使用遗传性肥大细胞缺失的变异小鼠(WBBGF1 W/Wv)和遗传背景相同的、肥大细胞没有缺失的小鼠(WBBGF1 +/+),研究肥大细胞对耳廓浮肿(IPR、LPR和vLPR)的作用。和实施例一样,小鼠用抗DNP抗体被动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DNFB乙醇溶液诱导。诱导即前、在致敏后第1和5小时、以及诱导后第1~15天的每天和第17天,和实施例1一样进行耳廓厚度测定,算出耳廓浮肿程度。图3为其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N=6)。
图3表示,诱导1小时后的耳廓浮肿(IPR)是肥大细胞依赖的,诱导1天后的耳廓浮肿(LPR)没有肥大细胞依赖性。但是,诱导后第5天开始的耳廓浮肿(vLPR)存在部分的肥大细胞依赖性。换而言之,表明vLPR中的耳廓浮肿涉及肥大细胞以外的机体成分/细胞。实施例4
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的免疫学特性(3)
接着,使用遗传性胸腺缺失的变异小鼠(Balb/c nu/nu)和遗传背景相同的、具有胸腺的小鼠(Balb/c),研究胸腺对耳廓浮肿(IPR、LPR和vLPR)的作用。和实施例一样,小鼠用抗DNP抗体被动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DNFB乙醇溶液诱导。诱导即前、在致敏后1和5小时、以及诱导后第1~9天的每天及第11、13和16天,和实施例1一样测定耳廓厚度,算出耳廓浮肿程度。图4为其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N=6)。
图4显示,诱导1小时后的耳廓浮肿(IPR)和诱导1天后的耳廓浮肿(LPR)对胸腺的依赖性低,诱导后6天开始的耳廓浮肿(vLPR)存在部分胸腺依赖性。
从实施例3和4的结果可见,(1)IPR为肥大细胞依赖性,低T细胞依赖性;(2)LPR为低T细胞依赖性、非肥大细胞依赖性;(3)vLPR和T细胞和/或肥大细胞有关。实施例5
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的免疫学特性(4)
vLPR的耳廓浮肿开始前,再用DNFB涂布,研究耳廓浮肿的变化。和实施例1一样Balb/c小鼠用抗DNP抗体被动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DNFB乙醇溶液诱导。然后3天后(诱导后第3天)又用0.001%、0.01%和0.1%DNFB乙醇溶液在两耳廓表面以10微升的量涂布。和实施例1一样测定诱导即前、诱导后1、5小时和诱导后第1~8天每天的耳廓厚度,算出耳廓浮肿程度。更进一步,第1次DNFB涂布后第3天实施第2次DNFB涂布,此第2次的涂布即前和涂布后1小时和5小时一样地测定耳廓的厚度,算出耳廓浮肿程度。
图5可见,第2次DNFB涂布和第1次DNFB致敏一样,1小时和1天后分别出现耳廓浮肿,即速发性反应相(IPR)和超迟发性反应相(LPR)。更进一步,初次DNFB致敏后第7天的超迟发性反应相(vLPR)涉及耳廓浮肿,第2次涂布的DNFB浓度依赖性地增强耳廓浮肿程度。研究其作用机制,可推测以下3点:(1)第2次涂布的DNFB单纯作为vLPR耳廓浮肿中的趋化因子而其作用,第2次涂布使很多嗜酸性粒细胞等白细胞聚集,恶化耳廓浮肿,(2)第2次涂布的DNFB促进vLPR的耳廓浮肿中嗜酸性粒细胞等白细胞的脱颗粒,恶化耳廓浮肿,和/或(3)DNFB特异反应的抗体和DNFB初次致敏所产生的活性补体成分等液体性成分、和/或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等细胞性成分和第2次涂布的DFNB反应,使更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等白细胞聚集,恶化vLPR中的耳廓浮肿、(4)DNFB特异反应的抗体和初次DNFB致敏所产生的活性补体成分等液体性成分、和/或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等细胞性成分和第2次涂布的DNFB反应,恶化vLPR中的耳廓浮肿。实施例6
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的作用(1)
和实施例1一样,Balb/c小鼠用抗DNP抗体被动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DNFB乙醇溶液各以10微升的量涂布两耳廓的两面,进行诱导。注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或10;60毫克/千克、1次/天,皮下给药)和0.5%甲基纤维素混悬的泼尼松龙(10毫克/千克,1次/天,腹腔给药)在诱导的24和2小时前给予(实验个体数为5只/组)。
诱导即前、诱导后1小时和诱导后1天和实施例1一样测定耳廓厚度。治疗作用以“未治疗组的耳廓浮肿”为基准表示为抑制率:
表5可见,显示出对诱导后1小时的速发性反应相(IPR)和诱导后1天的迟发性反应相(LPR)耳廓浮肿的抑制作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10)的抑制率和泼尼松龙相当或更大。
表5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的作用(1)化合物名称 治疗日 抑制率(%)速发性反应相 迟发性反应相泼尼松龙DNFB诱导的24小时前和2小时前 36.8 29.9化合物8 64.4 51.3化合物10 38.2 39.2 实施例7
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作用(2)
和实施例1一样,小鼠用抗DNP抗体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DNFB乙醇溶液以10微升的量涂布两耳廓的两面,进行诱导。注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或10;60毫克/千克、1次/天)和0.5%甲基纤维素混悬的泼尼松龙(10毫克/千克,1次/天)在诱导的24和2小时前和诱导后第1、2、3、4、5天给予(实验动物数5只/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皮下给药,泼尼松龙腹腔给药。诱导即前、诱导后第7天一样地测定耳廓厚度,治疗作用以未治疗组的耳廓浮肿为基准表示为抑制率。
其治疗作用如表6所示,显示了对超迟发性反应相(诱导后7天)IgE介导的耳廓浮肿的抑制作用。此结果确认了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耳廓浮肿的抑制,表现出比泼尼松龙更优的治疗作用。
表6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的作用(2)化合物名称 治疗日抑制率(%)超迟发性反应相泼尼松龙DNFB诱导前1天开始至诱导后5天的每天 24.8化合物8 79.0实施例8
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作用(3)
和实施例1一样,小鼠用抗DNP抗体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DNFB乙醇溶液以10微升的量涂布两耳廓的两面,进行诱导。注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或10;60毫克/千克、1次/天)和0.5%甲基纤维素混悬的泼尼松龙(10毫克/千克,1次/天)在诱导后第3、4、5和6天给予(实验动物数5只/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皮下给药,泼尼松龙腹腔给药。诱导即前、诱导后第7天一样地测定耳廓厚度,治疗作用以未治疗组的耳廓浮肿为基准表示为抑制率。
其治疗作用如表7所示,显示了对超迟发性反应相(诱导后7天)IgE介导的耳廓浮肿的抑制作用。此结果确认了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耳廓浮肿的抑制,表现出比泼尼松龙更优的治疗作用。表7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的作用(3)化合物名称 治疗日抑制率(%)超迟发性反应相泼尼松龙DNFB诱导后3天开始至DNFB诱导后6天的每天 24.8化合物8 52.7化合物10 44.7实施例9
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治疗作用(4)
和实施例1一样,小鼠用抗DNP抗体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DNFB乙醇溶液以10微升的量涂布两耳廓的两面,进行诱导。注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60毫克/千克、1次/天)和0.5%甲基纤维素混悬的泼尼松龙(10毫克/千克,1次/天)在诱导的24和2小时前给予(实验动物数5只/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皮下给药,泼尼松龙腹腔给药。诱导即前、诱导后1、4小时、第1、3和7天一样地测定耳廓厚度,以诱导前的耳廓厚度为基准表示的抑制率,特别研究试验化合物的预防性治疗作用。
其治疗作用如图6所示,显示了对速发性反应相(诱导后1小时)、迟发性反应相(诱导后第1天)和超迟发性反应相(诱导后第7天)IgE介导的耳廓浮肿的抑制作用(平均值±标准差)。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即使在诱导前给药时对耳廓浮肿抑制的作用和泼尼松龙相比,在速发性反应相相当,迟发性反应相稍强,超迟发性反应相显著增强。实施例10
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涂布的治疗作用(5)
和实施例1一样,小鼠用抗DNP抗体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DNFB乙醇溶液以各10微升的量涂布两耳廓的两面,进行诱导。用乙醇溶解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50微克/耳/次、2次/天)在诱导前1小时和诱导后第0.25、3、4、5和6天涂布于两耳内外面(实验动物数、5只/组)。诱导即前、诱导后0.5、1、4小时、第1、3和7天一样地测定耳廓厚度,算出耳廓浮肿程度(平均值±标准差)。
其治疗作用如图7所示,显示了对速发性反应相(诱导后1小时)、迟发性反应相(诱导后第1天)和超迟发性反应相(诱导后第7天)IgE介导的耳廓浮肿的抑制作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对于速发性反应相、迟发性反应相和超迟发性反应相均显示出浮肿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超迟发性反应相有显著的浮肿抑制作用。实施例11
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作用(6)
和实施例1一样,小鼠用抗DNP抗体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DNFB乙醇溶液对两耳廓进行相同的诱导。用乙醇溶解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20或21;60微克/耳/次)在诱导前1小时和诱导后6小时以及第1~7天每日两次涂布于两耳内外面(实验动物数、5只/组)。以诱导即前的耳廓厚度为基准,算出诱导后1小时、1天和7~8天的耳廓浮肿程度,和实施例6一样算出耳廓浮肿抑制率(%)。
如表8所示,显示了对诱导后1小时的速发性反应相(IPR)、诱导后1天的迟发性反应相(LPR)和诱导后7~8天的超迟发性反应相(vLPR)的耳廓浮肿的抑制作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20和21)对于速发性反应相、迟发性反应相和超迟发性反应相都显示出浮肿抑制作用。
表8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作用(6) 抑制率(%)速发性反应相 迟发性反应相 超迟发性反应相化合物20 56 58 31化合物21 31 22 35实施例12
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搔痒行为的作用(1)
和实施例1一样,小鼠用抗DNP抗体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DNFB乙醇溶液涂布两耳廓表面进行相同的诱导。诱导5分钟前,用含0.3%化合物20的乙醇溶液以10微升的量涂布两耳廓表面。此外,作为对照药使用藤霉素(藤泽药品工业),使用时调制成含0.1%的乙醇溶液,在诱导1小时前和化合物20一样涂布于小鼠耳廓。阴性对照组只涂布溶剂(实验动物数为每组6只)。诱导即后收养于丙烯酸树脂制的各个笼子里,在无人状态用摄像机拍摄至诱导后2小时(Inagaki,N.,等,The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367:361-371,1999)。摄影结束后,分别就各小鼠后肢对两耳的搔痒作为进行目测观察,对20分钟内的搔痒行为进行计数:诱导后0~20分钟区间、20~40分钟区间、40~60分钟区间、60~80分钟区间、80~100分钟区间和100~120分钟区间。此实验,以小鼠后肢搔痒耳廓开始至后肢离开作为1次搔痒行为。
图8表示实验化合物对搔痒行为作用的结果。小鼠诱导后的搔痒行为(平均值±标准差)以诱导后20~40分钟区间最显著。可见化合物20抑制小鼠的搔痒行为,对于搔痒最显著的20~40分钟区间其作用强于藤霉素。结果表明,化合物20对变态反应所致的搔痒有抑制作用。实施例13
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搔痒行为的作用(2)
和实施例12一样,小鼠用抗DNP抗体致敏。致敏24小时后,用0.1%DNFB乙醇溶液涂布两耳廓表面进行相同的诱导。诱导1小时前,用含0.1%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20和21)的乙醇溶液以10微升的量涂布两耳廓内外表面。阴性对照组只涂布溶剂,诱导即后分别收养于各个笼子里,在无人状态用摄像机拍摄2小时(实验动物数为每组3只)。和实施例12一样,就各小鼠后肢对两耳的搔痒作为进行目测观察,15分钟间隔计数:诱导后0~15分钟区间、15~30分钟区间、30~45分钟区间、45~60分钟区间、60~75分钟区间、75~90分钟区间、90~105分钟区间和105~120分钟区间。
表9表示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搔痒行为(诱导后15~30分钟区间和30~45分钟区间的和)作用的结果:平均值±标准差(溶剂对照组)和抑制率(治疗组)。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20和21)都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搔痒行为有强烈抑制作用。表9对实验性特异反应性皮炎模型的搔痒行为的作用(2)浓度(%)搔痒行为(次)(平均值±标准差) 抑制率 (%) 溶剂对照 - 209.0±70.4 - 化合物20 0.1 124.0±43.6 40.7 化合物21 0.1 96.0±32.6 54.1实施例14
对健康人来源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抗体生成的作用
健康人加肝素采得的外周血用2倍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BS)稀释,用Ficoll-Paque(Pharmacia Biotech公司制造)以密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离后,PBMC用PBS洗净,悬浮(1×106个/毫升)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日研生物医学研究所制造)。往其中加入0.05%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I(SAC、CALBIOCHEM公司制造)和10单位/毫升白细胞介素(IL)-2(Genzyme公司制造),进行刺激,同时添加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终浓度为0.1、1和10μM),在96孔微板上、37℃、5%二氧化碳添加下培养6天。培养结束后,回收上清液,用酶抗体法(2抗体Sandwich法)定量IgG和IgM。
对于IgG的测定,将50mM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pH9.6)调制的40微克/毫升抗人IgG抗体〔F(ab’)2、Cappel公司制造〕添加于96孔微板(Nunc公司制造)(100微升/孔),在4℃下放置过夜。然后用含0.05%Tween 20的PBS清洗3次,往96孔微板中加入PBS4倍稀释的BlockAce(雪印乳业公司制造)(300微升/孔),在4℃再放置一夜。一样地清洗,用PBS4倍稀释的BlockAce液稀释培养液,100微升/孔加入96孔微板中,在25℃下放置1小时。然后做一样清洗后,100微升/孔加入稀释液稀释2500倍的过氧化酶标记的小鼠抗人IgG抗体(Zymed公司制造),在25℃下放置1小时。洗净后,100微升/孔加入过氧化酶显色试剂(住友电木公司制造),在室温下反应15~30分钟,加入1N盐酸100微升/孔,用微板记录仪测定主波长450nm、副波长650nm处的吸光度。用标准IgG作标准曲线,算出IgG含量。
测定IgM时,将IgG测定时的抗人IgG抗体〔F(ab’)2〕用抗人IgM抗体抗体〔F(ab’)2、Cappel公司制造〕代替,过氧化酶标记的小鼠抗人IgG抗体用过氧化酶标记的小鼠抗人IgM抗体(Zymed公司制造;2000倍稀释)代替,和IgG测定一样测得含量。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终浓度0.1、1和10μM)对PBMC的IgG生成的抑制分别是84.5%、96.1%和96.0%。此外,对IgM生成的抑制分别是32.9%、68.1%和63.4%。据此结果推测能够同样地抑制与变态反应有关的IgE生成。实施例15
对小鼠体重变化的作用(Ⅰ)
药物用于治疗时可能有各种副作用。体重变化是其中一个指标。所以为了评价实验化合物的副作用,研究其对体重变化的作用。
注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或10;60毫克/千克)和0.5%甲基纤维素悬浊的泼尼松龙(10毫克/千克)1次/天、共6天(第0、1、2、3、4、5天)给予小鼠(实验动物数5只/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皮下给药、泼尼松龙腹腔给药,测定体重。以给药即前的体重基准,分别算出给药后5、7和10天的体重增加率。
表10表示该处置时的体重变化(平均值±标准差)。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和10)给药组小鼠的体重增加超过未给药组。另一方面,泼尼松龙给药组小于未给药组,而且在给药终止后第5天(给药开始后第10天)仍未恢复至未给药组的水平。表10对体重增加的作用(1) 化合物观察日第5天第7天第10天 无 0.50±0.23 0.80±0.48 1.07±0.58泼尼松龙 0.00±0.26 0.03±0.57 0.97±0.47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 0.57±0.61 0.77±0.55 1.20±0.28化合物10 1.08±0.39 1.62±0.26 1.40±0.30实施例16
对致敏小鼠体重增加的作用(2)
制造和实施例1一样致敏的小鼠实验性特异反应性模型,研究对体重变化的影响。
在诱导前1小时和诱导后第0.25、3、4、5和6天用乙醇溶解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50微克/耳/次、2次/天)和乙醇溶解的泼尼松龙(5微克/耳/次、2次/天)对小鼠的两耳进行涂布(实验动物数5只/组)。测定涂布开始即前、开始后第1、4和7天的体重,以给药即前的体重为基准,分别算出体重增加率,作为该处置对体重变化的作用。
图9表示进行该处置时的体重变化(平均值±标准差)。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组的体重增加和溶剂对照组(乙醇涂布)同等程度。另一方面,泼尼松治疗组比溶解对照组减少。实施例17
对自然发病NC/Jic小鼠变态反应性皮炎的作用
将化合物8与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4000的等量混合物均一混合,调制含量0.1%的软膏。此外,对照组只使用软膏基质。
雄性NC/Jic小鼠(体重、24.1~31.9克:12~24周龄,来源:日本クレア株式会社)购入后确认健康状态,直接在传统饲养环境下预饲养直至皮炎发病。预饲养期间1次/天、软膏涂布开始后1次/天的频率肉眼观察涂布前耳廓部位为中心的头部。自然发病皮炎的程度按皮炎观察评分表(表11)进行评分,显示连续3天分数1~2的皮炎的动物接着用于实验。表11皮炎观察评分表分数 状态 症状 0 正常 无皮炎发病,或发病部位完全治愈 1 轻度 极轻度红斑、轻度创伤,或同程度的治愈状态 2 中度明显的红斑、创伤、轻度出血,或同程度的治愈状态 3 重度中度至强度的红斑、创伤(耳廓一部分脱落)、局限 性溃疡、痂皮形成,或同程度的治愈状态 4耳廓脱落等大量出血,或伴出血的耳廓脱落、大面积溃疡
软膏给予前加热至37℃,100毫克/次/日、开放涂布于发病部位。给药期间为7周。此外,给药最终周(47~48日)软膏涂布前,观察30分钟皮炎发病部位附近相对的前肢或后肢的搔痒行为,求出合计的搔痒行动数。
图10和表12(第49天皮炎评分)表示以上的实验结果。涂布含有化合物8的软膏的NC/Jic小鼠和涂布软膏基质小鼠相比皮炎评分明显降低。此外搔痒次数也减少(软膏基质组126、138、206次(平均157次);含化合物8的软膏组19、81、177次(平均92次))。这表明,抑制了自然发病皮炎的进展,有效抑制了其所致的搔痒。
表12对自然发病NC/Jic小鼠变态反应性皮炎的作用含量动物数 皮炎评分 (平均值±标准差)软膏基质 0% 3 3.7±0.6化合物8 0.1% 3 2.3±1.5实施例18
对实验性哮喘模型的作用(1)
将1只豚鼠(雌性、Std:Hartley、3周龄、200~250克)装入塑料箱内、用喷雾器(5B、日本商事株式会社:流量6升/分)1次/日、连续8天、以10毫克/毫升蛋清白蛋白水溶液进行吸入暴露(致敏)。从最后致敏日开始的第7天将豚鼠装入塑料箱内,用喷雾器使之吸入1分钟的10毫克/毫升蛋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进行诱发(Matsumoto,T.,等,The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269:1236-1244,1994)。还有,供实验的动物数应使不发生哮喘死亡的至少有6只。
注射用水溶解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15毫克/千克)和作为阴性对照的溶剂分别在各次诱发24小时和2小时前2次皮下给药。此外,0.5%甲基纤维素溶液混悬的泼尼松龙(10毫克/千克)和单独的溶剂也在各次诱发24小时和2小时前2次经口给药。
在该实验中,抗原吸入诱发的哮喘致死比率高(诱发2~3分钟后时),最少用6例对实验动物中代表性数据进行作用判定。作用的判定根据呼吸阻抗,使用呼吸阻抗测定专用机器(株式会社メディカル·エィジエント制造)进行。测定方法是每次测定时将豚鼠在无麻醉下固定于测定箱,在颈部以下从箱子后部施于30Hz成分的正弦压力波,从颈部前部测定泄漏的呼吸波30Hz成分(通过呼吸道的30Hz气流量),机械性地算出呼吸阻抗。测定在诱发24小时前的给药即前、诱发即前、诱发后10分钟、1、2、4、6、8小时时实施。
图11表示该实验结果。分别注意溶剂对照组,可见诱发后1和6小时呼吸阻抗变为最大,分别称为速发性呼吸道反应相(Immediate airwayresponse,IAR)和迟发性呼吸道反应相(Late airway response,LAR)。这二者的呼吸阻抗增大是呼吸道粘膜炎症、肥厚、浮肿、粘液等的起因,显示出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呼吸道狭窄)。特别地,LAR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增加(Matsumoto,T.,等,The Journal of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269:1236-1244,1994)。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皮下给药可以显著减少此增大的呼吸阻抗。其作用大致和泼尼松龙相同或更好。实施例19
对实验性哮喘模型的作用(2)
在上述实施例18中,诱发后几分钟内(IAR出现以前)也存在呼吸阻抗增大的时期,本实验操作者观察到肉眼可见的发绀或呼吸道闭塞所致的窒息死亡(哮喘死亡)。使用实施例18的全部数据,调节抗原吸入致诱发后发绀产生引起的致死率。其结果如表13所示。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的治疗无一例诱发即后发绀所致的窒息死亡。
表13对实验性支气管哮喘的作用(2)死亡/被检只数死亡率(%)0.5%甲基纤维素(溶剂对照) 3/12只 25.0 泼尼松龙 2/9只 22.2注射用生理盐水(溶剂对照) 2/10只 20.0 化合物8 0/10只 0.0实施例20
对实验性哮喘模型的作用(3)
和实施例18一样用蛋清白蛋白致敏豚鼠,最后致敏后第7天诱发哮喘。还有,供实验的动物数应使不发生哮喘死亡的至少有6只(实验动物数为8~11只/组),和实施例18一样机械性地测定呼吸阻抗,以诱发即前的值为100%算出变化率(%)。从此变化率按下式算出呼吸阻抗改善率:
此外,和实施例19一样记录在诱发几分钟内观察的哮喘死亡数,算出死亡率(%、死亡只数/实验动物数×100)。注射用水溶解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22,15毫克/千克或30毫克/千克)和作为阴性对照的溶剂分别在各次诱发24小时和2小时前2次皮下给药。此外,和实施例18一样将泼尼松龙作为对照化合物,其溶剂给予组作为泼尼松龙的阴性对照组。结果如表14所示。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22)皮下给药或泼尼松龙经口给药显示能改善诱发即后、诱发1小时后和诱发6小时后的呼吸阻抗。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所致的改善程度和泼尼松龙相同或更高。此外,可见发绀的改善,和泼尼松龙相比,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22)在伴随哮喘诱发的死亡例数方面有显著改善。
表14对实验性支气管哮喘模型的作用(3) 用量(毫克/千克)动物数 呼吸阻抗改善率(%) 存活率 (%)诱发后的测定时间 诱发即后 1小时 6小时 注射用水 0 6 194.0±19.7*170.8±8.1*219.6±26.4* 54.5 化合物22 15 6 12.3 56.4 102.2 88.9 0.5%甲基纤维素 0 6 238.8±21.4*173.9±16.4*191.5±15.9* 66.7 泼尼松龙 10 6 11.5 23.6 14.8 75.0*:溶剂对照组的呼吸阻抗(%诱发前的值、平均±标准差)实施例21
对Ⅳ型变态反应性皮炎的作用
小鼠(雄性、Balb/c、6周龄、20~25克)腹部用乙醇溶解的3%噁唑酮(100微升)涂布,进行致敏。致敏6天后,用丙酮溶解的0.5%噁唑酮在右耳的表里两面以10微升量涂布,激起耳廓浮肿,左耳的表里两面用10微升溶剂(丙酮)涂布,作为无治疗组。激起浮肿后24小时用乙醚麻醉杀死,左右耳廓同一部位打孔取样(直径6毫米)。计测该左右耳廓切片的重量,算出浮肿率(大内和雄编,生物药科学实验讲座,炎症和过敏Ⅰ-1,1993年,广川书店):
分别将10微升乙醇溶解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50毫克/毫升)在浮肿激起0.5小时前和6小时后共两次涂布于右侧耳廓的两面。此外,左侧耳廓只涂布同量溶剂(乙醇)(治疗组)。还有,非致敏小鼠作同样的激起处置和本发明化合物治疗,研究本发明化合物单独对耳廓的作用(非致敏组)。实验动物数为4只/组。图12表示对诱发耳廓浮肿的治疗作用(平均值±标准差),只有本发明的化合物不使耳廓发生肿胀/菲薄化,可见给予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8)能够改善耳廓浮肿。实施例22对变态反应性腹膜炎的作用(1)
按大内等(《生物药科学实验讲座、炎症和变态反应》Ⅰ-3、139-151页、广川书店)和Spicer等(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and Applied Immunolog,81:81-84,1986)的方法,研究对变态反应性腹膜炎的作用。
豚草花粉提取物(1∶100、岛居药品)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对日本SLC购入的雄性Balb/c小鼠(7周龄、20~23克),在第0天和第1天皮下给予0.1毫升,第6天、第8天和第14天皮下各给予0.2毫升,进行抗原致敏。初次致敏后20天0.2毫升诱发用抗原液(上述10倍稀释的豚草花粉提取物、青霉素G钾50单位/毫升和硫酸链霉素0.05毫克/毫升的混合液)腹腔内给予,诱发变态反应性腹膜炎。化合物8(30毫克/千克)或生理盐水(10毫升/千克)分别在诱发5分钟前、3小时后、6小时后和12小时后腹腔内给予。
诱发24小时后用乙醚麻醉小鼠处死,用5毫升洗净液(含10单位/毫升肝素的生理盐水)清洗腹腔2~3次,腹腔内浸出细胞(PEC)用硅化玻璃试管回收。其洗净液的回收量(毫升)和其中的浸出细胞浓度使用Turk液在血细胞计算皿上计数,算出PEC总数。此外,采取一部分(相当于20000个PEC),用Cytospin 3(Chandon公司制造)制成染色用的标本,用Dif-Quick液(国际试剂公司制造)染色PEC。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根据其形态和染色性对PEC分别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1个标本计数500个以上的PEC)。各种细胞的比率分别如下:非致敏/生理盐水给予小鼠为1.1%、2.6%、94.6%和1.7%;致敏/生理盐水给予小鼠为10.3%、11.6%、77.8%和0.3%。PEC中嗜碱性粒细胞的比率极低,此外PEC中嗜中性粒细胞的比率大致不变,所以将嗜碱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从研究对象中除去。计数后,按下式算出腹腔内浸出抑制率,表现其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给予化合物8能够强力抑制豚草花粉提取物诱发所致的腹腔内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出的数量(分别为57.2%和219.0%)。此外,也能使PEC总数减少(143.8%)。实施例23
对变态反应性腹膜炎的作用(2)
用含蛋清白蛋白(0.25毫克/毫升)和氢氧化铝凝胶(4毫克/毫升)的生理盐水,对向日本SLC购入的雄性Balb/c小鼠(7周龄、20~23克),在1周内每次0.4毫升共2次皮下给予,进行致敏。初次致敏后第14天0.4毫升诱发用抗原液(2.5微克/毫升)腹腔内给予,诱发变态反应性腹膜炎。化合物8(30毫克/千克)或作为阴性对照的溶剂、生理盐水(10毫升/千克)分别在诱发5分钟前、3小时后和6小时后腹腔内给予。
和实施例22一样,清洗腹腔,回收PEC。算出清洗液的回收量和其中的PEC总数。此外,和实施例22一样染色PEC,在显微镜下根据其形态分别计数PEC。各细胞的比率如下:非致敏/生理盐水给予小鼠为1.5%、1.1%、97.3%和0.1%;致敏/生理盐水给予小鼠为24.3%、7.4%、6 8.2%和0.1%。和实施例22一样,将嗜碱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从研究对象中除去,和实施例22一样算出腹腔内浸出抑制率,表现其治疗效果。
化合物8能够强力抑制蛋清白蛋白诱发所致的腹腔内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出的数量(分别为56.3%和74.9%)。此外,也能使PEC总数显著减少(70.7%)。实施例24
对变态反应性腹膜炎的作用(3)
和实施例23一样,雄性Balb/c小鼠用蛋白白蛋白和氢氧化铝凝胶进行抗原致敏,初次致敏后第14天用诱发用抗原液诱发变态反应性腹膜炎。在诱发6小时前和5分钟前皮下给予化合物8(30毫克/千克)或作为阴性对照的溶剂、生理盐水(10毫升/千克)。
和实施例22一样,诱发24小时后清洗腹腔,回收PEC。算出清洗液的回收量和其中的PEC总数。此外,和实施例22一样染色PEC,在显微镜下根据其形态分别计数PEC。各细胞的比率如下:非致敏/生理盐水给予小鼠为1.2%、0.6%、97.2%和1.0%;致敏/生理盐水给予小鼠为21.9%、0.9%、76.8%和0.4%。和实施例22一样,将嗜碱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从研究对象中除去,和实施例22一样算出腹腔内浸出抑制率,表现其治疗效果。
结果表明,化合物8能够强力抑制蛋清白蛋白诱发所致的腹腔内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出的数量(分别为38.6%和91.2%)。此外,也能使PEC总数显著减少(68.5%)。
此外,根据实施例22、实施例23和实施例24的结果,化合物8的给药途径不管是炎症局部(腹腔内)还是与炎症部位不同的皮下组织,都同等有效。实施例25
对变态反应性腹膜炎的作用(4)
和实施例23一样,小鼠用蛋清白蛋白和氢氧化铝凝胶进行主动致敏,初次致敏后第14天用诱发用抗原液诱导。在诱发6小时前、3小时前、5分钟前、3小时后和6小时后皮下给予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20;30毫克/千克)或作为阴性对照的溶剂、生理盐水(10毫升/千克)。诱发后24小时4毫升/只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含肝素)清洗,回收其一部分,测定PEC浓度同时对PEC染色,分别计数。
化合物对总PEC数(PEC浓度×4毫升)、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作用如表15所示。和实施例22~24大致相同,抑制腹腔内总PEC、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数目。表15对变态反应性腹膜炎的作用 白细胞浸出抑制率(%)总PEC数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化合物20 49.6 38.9 55.1实施例26
对变态反应性腹膜炎的作用(5)
按大内等(《生物药科学实验讲座、炎症和过敏》Ⅰ-3、139-151页、广川书店)和Spicer等(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 andApplied Immunology,81:81-84,1986)的方法,研究对变态反应性腹膜炎的作用。
和实施例23一样,雄性Balb/c小鼠用蛋清白蛋白和氢氧化铝凝胶进行致敏,初次致敏后第14天用诱发用抗原液诱发变态反应性腹膜炎。在诱发1小时前和诱发3小时后皮下给予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20和21,30毫克/千克)或作为阴性对照的溶剂、生理盐水(10毫升/千克)。和实施例22一样,诱发6小时后清洗腹腔,计测PEC浓度,算出PEC总数。此外,和实施例22一样染色PEC,在显微镜下根据其形态和染色性分别计数PEC中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各细胞的比率如下:非致敏/生理盐水给予小鼠为2.3%、1.1%、95.4%和1.2%;致敏/生理盐水给予小鼠为5.7%、11.9%、81.3%和1.1%。基于和实施例22同样理由,将嗜碱性粒细胞从研究对象中除去,和实施例22一样算出腹腔内浸出抑制率,表现其治疗效果。
其结果如表16所示。结果表明,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20和21)强力抑制蛋清白蛋白诱发所致腹腔内浸出的嗜酸性粒细胞等的数量,也强力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腹腔内浸出。此外,作为其结果,PEC总数显著减少。表16对变态反应性腹膜炎模型的作用 白细胞浸出抑制率(%)总PEC数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化合物20 40.9 38.4 41.4化合物21 38.6 - 27.1实施例27
对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气囊模型)的作用
化合物8溶于生理盐水,使最终浓度为2.5毫克/毫升(相当于10毫克/千克)或7.5毫克/毫升(相当于30毫克/千克),气囊内或腹腔内以4毫升/千克的量给药。此外,地塞米松溶于生理盐水,使最终浓度为25微克/毫升(相当于0.1毫克/千克),空气囊内4毫升/千克的量给药。空气囊内给药的时间大致和第二次激发同时。此外,腹腔内给药的时间在第二次激发的30分钟前。
按大内等(《生物药科学实验讲座、炎症和过敏》Ⅰ-2、194-206页、广川书店)和Tabachnick等(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34:1726-1730,1959)的方法调制对氨苯基胂酸偶氮结合的乙酰化牛血清白蛋白(ABA-AcBSA),等量混合Freund完全佐剂(Difco公司制造),使用连接型玻璃注射器调制乳剂,作为致敏液。含0.5毫克/毫升ABA-AcBSA、52微克/毫升硫酸多粘菌素B(Sigma公司制造)、0.1毫克/毫升硫酸链霉素(明治制果制造)、0.1毫克/毫升青霉素G钾(明治制果制造)的2%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初次致敏溶液。此外,含3毫克/毫升ABA-AcBSA、52微克/毫升硫酸多粘菌素B、0.1毫克/毫升硫酸链霉素、0.1毫克/毫升青霉素G钾的生理盐水作为第二次致敏溶液。剃毛雄性大鼠(Crj:Sprague-Dawley系IGS、5周龄)的背部皮内5个部位(肩部2个、腰部3个)分别用1/4皮下针注入致敏液0.1毫升(相当于5毫克ABA-AcBSA)。致敏9天后,背部皮下用1/4皮下针注入10毫升空气,制造卵圆形的空气囊。1天后,用1/1皮下针注入4毫升初次致敏液,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初次致敏5天后,用1/3皮下针注入1毫升第二次致敏液,引起复发炎症。第二次致敏8小时后,放血处死大鼠,回收空气囊内的渗出液。回收的渗出液用血细胞计算皿以色素排除法确定白细胞数。
其结果如表13所示,化合物8直接注入空气囊内或皮下给药均能显著抑制空气囊内的白细胞浸润(多重方差检验结果:*、不可置信率5%以下的显著差异;**不可置信率1%以下的显著差异)。此外,其作用和地塞米松大致相当。实施例28
对过敏性鼻炎的作用
将豚鼠(雄性,Std:Hartley,3周龄)装入铝制笼子,以5只的组进行饲养。经过1周驯化后,将按Orange和Moore等的方法(Orange.R.P.和Moore,E.G.,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116:p.392-397,1976)制备的抗蛋清白蛋白抗体(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研究中心羽岛研究所;3小时同种皮肤被动过敏反应的效价、8192倍)以0.3毫升/只从豚鼠耳静脉内给予,进行被动致敏。禁食摄水下、致敏24~26小时后豚鼠用乌拉坦(1.2克/千克、腹腔内给予)麻醉,背位固定,从颈部正中切开露出气管。从气管切开部的鼻腔侧插入聚乙烯制管(8号、Hibiki公司制造),结扎,用浸有甘油的棉球塞在口腔内,防止空气从鼻腔向口腔漏出。为维持呼吸,气管上安装聚乙烯插管(8号Hbiki公司制造),鼻腔内插入的聚乙烯插管上安装接有三通活栓的Y字型插管。从Y字型插管的一端用哈佛型人工呼吸机(Model683、Harvard制造)以60次/分输送5毫升的空气,以Y字型插管的另一端恒压负荷(10厘米水柱)下的换气溢出量作为鼻阻抗,在支气管痉挛·转换器(7020、Ugo basile)上诱导,在呼吸记录仪(RECT1-HORIZ-8K、日本电气三荣株式会社)上记录至抗原注20分钟后的换气溢出量的变化。
测定记录纸上波形的高度(厘米),按下式算出鼻腔阻抗值:还有,将化合物8用注射用水溶解,鼻炎诱发前1小时皮下给药:15毫克/千克、5毫升/千克(N=5)。此外,对照组只给予溶剂(N=10)。
其结果如表14所示(平均值±标准差),化合物8给药能够显著改善抗原诱发所致的鼻腔阻抗增大。制剂例1
可按常法制造含有以下成分的软膏剂。
成分 用量
白凡士林 97克
液体石蜡 2克
化合物22 1.0克
总量 100克制剂例2
可按常法制造含有以下成分的软膏剂。
成分 用量
白凡士林 97克
精制羊毛脂 2克
化合物20 1.0克
总量 100克制剂例3
可按常法制造含有以下成分的软膏剂。
成分 用量
白凡士林 97克
精制羊毛脂 2克
化合物21 1.0克
总量 100克制剂例4
可按常法制造含有以下成分的软膏剂。
成分 用量
白凡士林 99克
化合物10 1.0克
总量 100克制剂例5
可按常法制造含有以下成分的滴眼剂。
成分 用量
化合物20 1.0克
氯化钠 0.33克
灭菌精制水 适量
总量 100毫升制剂例6
可按常法制造含有以下成分的滴眼剂。
成分 用量
化合物21 1.0克
氯化钠 0.26克
无水磷酸二氢钠 0.56克
无水磷酸氢二钠 0.28克
0.002%苯扎氨铵液 适量
总量 100毫升制剂例7
可按常法制造含有以下成分的滴眼剂。
成分 用量
化合物8 1.0克
氯化钠 0.33克
无水亚硫酸钠 0.10克
灭菌精制水 适量
总量 100毫升制剂例8
可按常法制造含有以下成分的注射剂。
成分 用量
化合物20 2.0克
注射用蒸馏水 适量
总量 100毫升制剂例9
可按常法制造含有以下成分的注射剂。
成分 用量
化合物21 2.0克
氯化钠 0.9克
注射用蒸馏水 适量
总量 100毫升制剂例10 液剂的调制处方例(1次量)
成分 用量
化合物8 1.0克
人血清白蛋白 0.05克
乳糖 1克
注射用生理盐水 适量
总量 50毫升将以上成分溶解,调制注射剂。制剂例11软膏的调制
作为软膏制剂,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各种软膏基质,例如化合物20可以加入Macrogol软膏、如以下进行制剂化。
Macrogol 400和Macrogol 4000等量制作的Macrogol软膏中加入5毫克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100毫克的化合物20,使总量为10克,按常法均一混合以调制软膏剂。制剂例12液剂的调制
往含0.005%苯扎氯铵的生理盐水(0.005%苯扎氯铵的0.15M NaCl溶液、pH7.2)中加入化合物21,使其最终浓度为1.0%。调制的液剂用孔径0.1微米的膜滤器灭菌后,冷藏(4℃)保存至使用时。制剂例13片剂的调制
按常法制造含30毫克化合物10的片剂。处方例如下所示。
成分 用量
化合物10 30.0毫克
羟丙基纤维素 5.0毫克
硬脂酸镁 0.5毫克
玉米淀粉 24.5毫克
乳糖 适量
合计 150.0毫克制剂例14片剂的调制
按常法制造含有50.0毫克化合物20的片剂。处方例如下所示。
成分 用量
化合物20 50.0毫克
微粉纤维素 25.0毫克
玉米淀粉 40.0毫克
滑 5.0毫克
硬脂酸镁 0.5毫克
乳糖 适量
合计 170.0毫克制剂例15吸入用粉末剂的调制
将1.5克化合物21和60克乳糖制成微粉末,搅拌使之成均一的混合物,调制粉末剂,按常法填充于胶囊,各胶囊含有化合物21500微克。吸入时在粉末吸入容器中填充胶囊。制剂例16吸入用粉末剂的调制
按以下处方将各种成分制成微粉末,搅拌形成均一的混合物,调制粉末剂。
成分 用量
化合物8 2.0克
淀粉 30.0克
滑 5.0克
硬脂酸镁 1.0毫克
乳糖 适量
合计 100.0克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以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抗炎作用、支气管哮喘和特异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和/或预防活性的医药组合物。含有该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的医药,对于变态反应症治疗、特别是应用于Ⅰ型和/或Ⅳ型过敏症患者的患部或Ⅰ型过敏症和/或Ⅳ型过敏症敏感者的既定部位,能够发挥优良的作用。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花粉症、特异反应性疾病(例如特异反应性皮炎、特异反应性肠炎等)、食物过敏、荨麻疹、多种接触性皮炎、更有器官移植时发生的排斥反应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有效。以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的本发明医药对炎症的治疗和/或预防有优良作用。更进一步,应用以本发明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的医药能够(A)抑制患部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的数量、(B)抑制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向患部的移行、浸润和聚集、(C)抑制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朗格汉氏细胞、树突细胞等在患部的病理生理学功能、和/或(D)抑制抗体的生成,对于该患部的疾病或病态的治疗和/或预防有用。本发明除上述说明和实施例特别记载以外,也还可以实施。根据上述示例,本发明可以有多种改变和变形,所以这些都是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