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6576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5388.3

申请日:

2003.10.30

公开号:

CN1539473A

公开日:

2004.10.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9/4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温明春变更后权利人:山东中狮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新华路68号潍坊哮喘病医院变更后权利人: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玉清东街以南中心次干道以西登记生效日:201504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P11/06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P11/06

申请人:

温明春;

发明人:

温明春; 秀敏·李; 休·A·森普森

地址:

261041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新华路68号潍坊哮喘病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杜希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灵芝、苦参和甘草,其配比范围按重量份计是灵芝8-80、苦参3-18、甘草3-12,粉碎成碎片后按配比取料混合,加水浸泡,文火煎煮,过滤得药液,用零下80℃干冰冻结,真空干燥机抽真空冻干,装二号胶囊或加赋形剂压片。这种治疗哮喘的药物,具有疗效显著、治疗作用广泛持久、组方简便、便于产业化生产和控制产品质量、工艺简单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其特征是包括灵芝、苦参和甘草,其配比范 围按重量份计是 灵芝    8——80 苦参    3——18 甘草    3——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哮喘的药物,其特征是三味中草药的配 比范围按重量份计是 灵芝    25——65 苦参    4——12 甘草    3——9。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哮喘的药物,其特征是三味中草药的配 比按重量份计是 灵芝    40 苦参    6 甘草    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哮喘的药物,其特征是还包括紫苏叶, 其配比范围按重量份计是3——2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哮喘的药物,其特征是紫苏叶的配比范 围按重量份计是5——15。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哮喘的药物,其特征是紫苏叶的配比按 重量份计是9。

说明书


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中草药治疗哮喘的药物。

    背景技术

    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到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按照目前的国际医学理论,哮喘的发病机制是T辅助细胞TH1、TH2失衡所致,呼吸道的应变性炎症是基础,气道高反应性是呼吸道炎性介质浸润所引起。目前,用于治疗哮喘的西药有很多种,包括糖皮质激素类、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和部分抗过敏药物,用西药治疗哮喘的不足是疗效欠佳、需联合用药和副作用明显。为此,有关的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研究用中草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和疗效,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如美国专利申请号为09/800,815、名称为“草药治疗过敏和哮喘”,公开了以中药经验处方“加味三子汤”为基础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是提取紫苏子、葶苈子、杏仁、黄芩、苦参、当归、白芍、葛根、桔梗、甘草、大枣、生姜和珍珠母十三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用现代医学研究体系评价组方各成分解除气道炎症、降低高反应性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其毒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该组方具有抗气道高应答、抗气道炎症和调节T辅助细胞(TH1、TH2)应答类型的作用,可用于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但由于该组方中有十三味中草药,中草药的种类太多,究竟是哪几味中草药在其中承担了主要作用,尚不得知,因此,药品质量难于保证,不便于产业化生产该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控制产品质量和疗效好的治疗哮喘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地,这种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灵芝、苦参和甘草,其配比范围按重量份计是

            灵芝      8-80

            苦参      3-18

            甘草      3-12。

    这种治疗哮喘的药物,三味中草药的优选配比范围按重量份计是

            灵芝      25-65

            苦参      4-12

            甘草      3-9。

    这种治疗哮喘的药物,三味中草药的最佳配比按重量份计是

            灵芝      40

            苦参      6

            甘草      3。

    作为对这种治疗哮喘的药物的改进,还包括紫苏叶,其配比范围按重量份计是3-20,紫苏叶的优选配比范围按重量份计是5-15,紫苏叶的最佳配比按重量份计是9。

    这种治疗哮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的步骤:

    A、将灵芝、苦参和甘草分别粉碎成碎片;

    B、按配比将灵芝、苦参、甘草或灵芝、苦参、甘草、紫苏叶混合;

    C、按重量份计再加入全部中草药10倍的水,浸泡30-40分钟,文火煎煮至水量的1/2,过滤,得一次药液,再一次按重量份计加入全部中草药10倍的水,文火煎煮至水量的1/2,过滤,得二次药液,将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用零下80℃干冰冻结,真空干燥机抽真空冻干,装二号胶囊或加赋形剂压片。

    本发明的治疗哮喘的药物,患者每日口服两次,每次两粒。

    本发明的治疗哮喘的药物,是在对美国专利申请号为09/800,815中的十三味中草药进行分组实验、全面掌握各成分在哮喘发病机制相关环节作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筛选后完成的。其配伍中各中草药的作用如下:苦参的长疗程能显著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提高γ-干扰素(IFN-γ)和降低T辅助细胞2(TH2)反应引起的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13(IL-13),对哮喘模型的治疗起关键性作用,并且优于糖皮质激素类,不会引起γ-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灵芝具有良好的解除气道痉挛、提高γ-干扰素(IFN-γ)和降低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的作用;甘草调和诸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成分具有类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紫苏叶具有降低气道分泌物粘稠性的作用。

    本发明的治疗哮喘的药物,具有以下的特点:

    1、疗效显著,可以同时具有抗炎、抗过敏、调节T辅助细胞的分化与平衡,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抗炎效果好;2、治疗作用广泛持久,口服剂型,方便安全,患者依从性好;3、组方只需三——四味中草药,组方简便,原料丰富,便于产业化生产和控制药品质量;4、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取粉碎成碎片的灵芝40g、苦参6g、甘草3g和紫苏叶9g,加入580g水,浸泡30-40分钟,文火煎煮至水量的1/2,过滤,得一次药液,再一次加入580g水,文火煎煮至水量的1/2,过滤,得二次药液,将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混合,用零下80℃干冰冻结,真空干燥机抽真空冻干,装二号胶囊。用本发明的药物,通过以下的实验,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1、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解除气管痉挛,减少炎性细胞浸润。

    1)、实验用物品:本实验所用的6周龄雄性小鼠购自杰克逊(Jackson)实验室,并在西奈山(Mount Sinai)医学院的动物中心进行标准化处理,伴清蛋白(CA)、刀豆素A(ConA)、地塞米松、二硝基苯(DNP)结合的清蛋白购自西伽马(Sigma)公司,ELISA用抗体购自邦定希(Binding Site)公司和法明至(Phar Mingen)公司,抗二硝基苯(DNP)抗原特异性IgE、抗体IgG2a、IgG1购自艾克瑞特(Accurate Scientific)公司。

    2)、用药量:根据人和动物的体表面积来计算动物的用药量,20克小鼠折人体的1/387,6周龄雄性小鼠按30克计算,每只小鼠每次给药1毫升,每天两次。

    3)、抗原致敏、发敏及治疗:将200微克伴清蛋白(CA)和2毫克二硝基苯(DNP)结合的清蛋白溶解在0.3毫升的缓冲液PBS中,给小鼠腹膜内注射致敏,共两次,间隔一周。在第二次致敏7天后,将小鼠麻醉,用含100微克伴清蛋白(CA)的0.05毫升缓冲液PBS气管内用药来发敏,在第20天和第30天时,用相同的方法和两倍剂量继续进行发敏。在初次发敏24小时后,将发敏的小鼠分为三组,第一组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用25型计量钝不锈钢针胃内给药,每次1毫升,每天两次,连续17天;第二组用地塞米松治疗,每天腹膜内注射0.5毫升/公斤的地塞米松;第三组是盐水对照组,每天腹膜内给予盐水处理;空白对照组为第四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4)、迟发相气道反应的测定:最后一次发敏后的第三天,将上述三组的小鼠静脉内注射乙酰胆碱后,连同第四组测定气道压力变化来反映气道应答情况;具体步骤是将小鼠用戊巴比妥麻醉并用18号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畅通,用RSP1002型压力可控呼吸系统保持每分钟120次呼吸,潮气量恒定在0.2毫升,每只小鼠静脉内注射十烃溴铵25毫克/公斤来诱导肌肉松弛,在气管插管上连接压力转导器来测定气道压力,当气道压力稳定2分钟后,每只小鼠静脉内注射乙酰胆碱50微克/公斤,用VENTP软件系统观察并记录4分钟的气道压力变化,参照气道压力——时间指数(APTI)(每秒厘米水柱)计算气道压力峰值的时间——组合变化,用来反映气道应答反应。测定的具体数值见下表:    小组    小鼠个数  APTI(每秒厘米水柱)    第一组    12  522±38    第二组    13  571±42    第三组    18  1278±121    第四组    17  495±15

    5)、细胞分类计数:上述的气道应答测量结束后,杀死小鼠并用1.0毫升不含钙镁的冰浴预冷后的亨氏液(HBSS)灌洗肺脏,灌洗液收集到预冷的试管中,1000克4℃离心10分钟,细胞总数用血细胞计数器测定,用Diff-Quik系统染色后每张细胞片显微镜下计数500个细胞的方法,进行细胞的分类计数,具体数值见下表:  小组    小鼠个数  细胞总数(×104)    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  第一组    12  4.5±1.5    14.7±3.2  第二组    13  5.2±0.7    7.8±3.4  第三组    18  16.1±3.1    42.5±2.0  第四组    17  3.1±0.7    0.2±0.1

    6)、组织学检查:尸检后的小鼠主要脏器用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脏器5微米石蜡切片用苏木素伊红和过碘酸——席夫试剂染色后显微镜检查。

    7)、结果分析:盐水对照组在经过致敏、发敏后气道压力——时间指数(APTI)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诱导产生了气道高反应性,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的气道压力——时间指数(APTI)水平显著低于盐水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同,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组与地塞米松治疗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可以完全消除气道高反应性。为确定在消除气道高反应性后是否伴有炎症减轻,测定了气管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的细胞总数显著少于盐水对照组,盐水对照组中含有42.5%的嗜酸性粒细胞,而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的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减少,说明用本发明的药物能够治疗肺部炎症。组织学检查表明,盐水对照组小鼠的肺脏中,在气管周围和血管周围存在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也存在很多杯状细胞和粘液栓,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的小鼠肺脏中炎症细胞显著少于盐水对照组,没有气管粘液栓。

    2、调节T辅助细胞免疫平衡,提高可以抑制哮喘发作的γ-干扰素(IFN-γ)和抗体,降低可以诱发哮喘的抗原特异性IgE、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13(IL-13),从而起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1)、实验用物品:同1的1)。

    2)、用药量:同1的2)。

    3)、抗原致敏、发敏及治疗:同1的3)。

    4)、血清伴清蛋白(CA)特异性抗体的测定:在对各小组的小鼠进行气道压力——时间指数(APTI)测定结束后,立即取血清并在零下80℃的条件下保存待用;伴清蛋白(CA)特异性IgE的测定用ELISA方法;为了测定伴清蛋白(CA)特异性IgG2a和IgG1,用伴清蛋白(CA)包被酶标板后进行封闭和洗涤,样品按浓度1∶50稀释后加入酶标板中,在温度为4℃的条件下孵浴过夜,洗板后加入生物素化的大鼠抗小鼠IgG2a和IgG1的单抗,室温孵浴45分钟后,加入按浓度1∶1000稀释的亲和素过氧化物酶(Sigma),室温放置15分钟,洗板后,加入2,2’-azine-bis,再室温放置30分钟,酶标仪405微米处读数;小鼠伴清蛋白(CA)抗原特异性IgE、IgG2a、IgG1的浓度计算,将二硝基苯(DNP)-清蛋白和伴清蛋白(CA)以相同的浓度包被酶标板,在温度为4℃的条件下过夜,洗板后密封,小鼠抗二硝基苯(DNP)IgE、IgG2a、IgG1抗体,依次按浓度1∶2稀释10次,分别加入10个孔中,起始浓度为1000微克/毫升,其它步骤同上。本实验测定的小鼠伴清蛋白(CA)抗原特异性IgE、IgG2a的具体数值见下表:    小组    小鼠个数    IgE(ng/ml)  IgG2a(ng/ml)    第一组    12    1008±19  6612±548    第二组    13    983±15  2497±197    第三组    18    1223±41  4804±406    第四组    17    11±5  0

    5)、细胞培养和细胞因子定量:取每小组小鼠的脾细胞,悬于完全培养液中,完全培养液选用RPMI1640,在该完全培养液中加入10%FBS、1%的青霉素、1%的链霉素、1%的谷氨酰胺,还加入2微克/毫升的刀豆素A(ConA)作为阳性对照并设阴性对照,完全培养液中含有50微克/毫升的伴清蛋白(CA);培养72小时后收集上清;上清中的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13(IL-13)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测定,用ELISA方法,具体数值见下表:  小组  小鼠个数    IL-4    (pg/ml)    IL-5    (pg/ml)    IL-13    (pg/ml)    IFN-γ    (pg/ml)  第一组  12    48    618    507    5078  第二组  13    2    327    98    0  第三组  18    332    993    828    2593  第四组  17    6    3    0    9982

    3、本发明的药物在规定的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在本发明的药物各味中草药的配伍范围内,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是104.4克/公斤/每天——211.5克/公斤/每天。

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灵芝、苦参和甘草,其配比范围按重量份计是灵芝880、苦参318、甘草312,粉碎成碎片后按配比取料混合,加水浸泡,文火煎煮,过滤得药液,用零下80干冰冻结,真空干燥机抽真空冻干,装二号胶囊或加赋形剂压片。这种治疗哮喘的药物,具有疗效显著、治疗作用广泛持久、组方简便、便于产业化生产和控制产品质量、工艺简单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