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657305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61567.8

申请日:

2010.11.26

公开号:

CN102476214A

公开日:

2012.05.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3C 5/08申请公布日:201205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C 5/08申请日:20101126|||公开

IPC分类号:

B23C5/08

主分类号:

B23C5/08

申请人: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辉成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大三社区富士康观澜科技园B区厂房4栋、6栋、7栋、13栋(I段)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刀具包括切削刃。切削刃具有第一侧刃面、第二侧刃面及底面。第一侧刃面与第二侧刃面相交且形成刃交线,第一侧刃面与底面相交且形成前刀刃。第二侧刃面与底面相交且形成后刀刃。刃交线、前刀刃与后刀刃共同相交且相交处形成刃尖。刃交线位于刃尖位置处的切线与底面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60度。由于刃交线于刃尖位置处的切线与底面倾斜相交的相交角度范围为30度至60度,采用刀具铣销工件时,刃尖切削工件的待切削部位,接触面积小,与工件接触产生的摩擦热较少,从而减少因工件表面熔化而形成毛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刀具,其包括切削刃,该切削刃具有第一侧刃面、第二侧刃面及
底面,该第一侧刃面与该第二侧刃面相交且形成刃交线,该第一侧刃面与该
底面相交且形成前刀刃,该第二侧刃面与该底面相交且形成后刀刃,该刃交
线、该前刀刃与该后刀刃共同相交且该相交处形成刃尖,其特征在于:该刃
交线位于该刃尖位置处的切线与该底面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6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刃交线位于该刃尖处的切
线与该底面的夹角为45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前刀刃的前角范围为
5度至30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前刀刃的前角为8度。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切削刃的数量为多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切削刃的数量为8个、9
个或10个。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刀具还包括刀盘,该
切削刃相互间隔地凸设于刀盘的外圆周上,且相邻两个切削刃之间间隔的距
离相同。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每两个相邻切削刃之间形
成有排屑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排屑槽的宽度范围为0.8mm
至1.1mm。

说明书

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铣销加工的刀具。

背景技术

塑料产品成型时通常会留有加工余量,精加工时需通过刀具将该成型时
产生的加工余量切削去除。刀具切削过程中高速转动,与产品摩擦会产生大
量的摩擦热,使塑料产品表面被熔化,从而导致切削加工完成后,在塑料产
品表面产生毛刺,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外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毛刺产生的刀具。

一种刀具包括切削刃。切削刃具有第一侧刃面、第二侧刃面及底面。第
一侧刃面与第二侧刃面相交且形成刃交线,第一侧刃面与底面相交且形成前
刀刃。第二侧刃面与底面相交且形成后刀刃。刃交线、前刀刃与后刀刃共同
相交且相交处形成刃尖。刃交线位于刃尖位置处的切线与底面的夹角范围为
30度至60度。

由于刃交线于刃尖位置处的切线与底面倾斜相交的相交角度范围为30
度至60度,采用刀具铣销工件时,刃尖切削工件的待切削部位,接触面积小,
与工件接触产生的摩擦热较少,从而减少因工件表面熔化而形成毛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刀具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中II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刀具的主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刀具
 100
  刀柄
 20
  刀把
 21
  安装端
 22
  刀颈
 30
  刀头
 40
  刀盘
 50
  切削刃
 60
  排屑槽
 61
  顶面
 62
  第一侧刃面
 63
  第二侧刃面
 64
  底面
 65
  前刀刃
 71
  刃交线
 72
  后刀刃
 73
  刃尖
 8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刀具100包括刀柄20、刀颈30及刀头
40。刀头40通过刀颈30连接于刀柄20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刀具100
用来加工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塑料)的工件(图未示)。

刀柄20包括刀把21及与刀把21一端固定连接的安装端22。安装端22
呈锥形,其截面直径沿远离刀把21的方向逐渐减小。刀颈30固定设置于安
装端22远离刀把21的一端上。

刀头40固定装设于刀颈30上。刀头40包括刀盘50及多个切削刃60。
刀盘50呈圆盘状。多个切削刃60相互间隔地凸设于刀盘50的外圆周上,且
相邻两个切削刃60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每两个相邻的切削刃60之间形成
有排屑槽61。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屑槽61的宽度范围设置为0.8mm-1.1mm。
相对应地,切削刃60的数量为8个、9个或10个。可以理解,排屑槽61的
宽度也可以根据工件的材料性质设定为其它数值。相对应地,切削刃60的数
量也可以为其它数量,如2个、3个、4个、5个、6个、7个或12个等。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每个切削刃60大致呈弧形块状,具有朝向刀颈
30一侧的顶面62、第一侧刃面63、第二侧刃面64及与顶面62相对且远离
刀颈30一侧的底面65。第一侧刃面63为一由顶面62朝向底面65倾斜且沿
顺时针方向弯曲的弧形曲面,第一侧刃面63与底面65相交形成一个弧形的
前刀刃71。第二侧刃面64为一由顶面62朝向底面65倾斜且朝向第一侧刃
面63弯曲的弧形曲面,第二侧刃面64与第一侧刃面63相交形成一倾斜的弧
形刃交线72,第二侧刃面64与底面65相交形成一后刀刃73。对应地,前刀
刃71、刃交线72及后刀刃73相交形成一个刃尖81,以对工件进行剖切。优
选地,刃交线72位于刃尖81位置处的切线与底面65倾斜相交,相交角度α
范围为30-60度。前刀刃71的前角范围为5-30度。相交角度α与前角的大小
可根据工件的材料性质设定。前角越大则前刀刃71对工件剖切后形成的表面
的端铣量则越大。在本实施方式中,相交角度α为45度。为对刃尖81剖切
过的工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前角设置为8度。

由于刃交线72位于刃尖81位置处的切线与底面65倾斜相交的相交角度
α范围为30-60度,采用刀具100铣销工件时,刃尖81切削工件的待切削部
位,接触面积小,与工件接触产生的摩擦热较少,从而减少因工件表面熔化
而形成毛刺。另,由于刀具100的前刀刃71的前角范围为5-30度,前刀刃
71可同时实现端铣功能,从而可对刃尖81剖切过的工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进一步改善工件的外观。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只要
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
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刀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刀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刀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刀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刀具.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76214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30CN102476214A*CN102476214A*(21)申请号 201010561567.8(22)申请日 2010.11.26B23C 5/08(2006.01)(71)申请人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大三社区富士康观澜科技园B区厂房4栋、6栋、7栋、13栋(I段)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李辉成(54) 发明名称刀具(57) 摘要一种刀具包括切削刃。切削刃具有第一侧刃面、第二侧刃面及底面。第一侧刃面与第二侧刃面相交且形成刃交线,第一侧刃。

2、面与底面相交且形成前刀刃。第二侧刃面与底面相交且形成后刀刃。刃交线、前刀刃与后刀刃共同相交且相交处形成刃尖。刃交线位于刃尖位置处的切线与底面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60度。由于刃交线于刃尖位置处的切线与底面倾斜相交的相交角度范围为30度至60度,采用刀具铣销工件时,刃尖切削工件的待切削部位,接触面积小,与工件接触产生的摩擦热较少,从而减少因工件表面熔化而形成毛刺。(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1/1页21.一种刀具,其包括切削刃,该切削刃具有第一侧刃面、第二侧刃面及底。

3、面,该第一侧刃面与该第二侧刃面相交且形成刃交线,该第一侧刃面与该底面相交且形成前刀刃,该第二侧刃面与该底面相交且形成后刀刃,该刃交线、该前刀刃与该后刀刃共同相交且该相交处形成刃尖,其特征在于:该刃交线位于该刃尖位置处的切线与该底面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60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刃交线位于该刃尖处的切线与该底面的夹角为45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前刀刃的前角范围为5度至30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前刀刃的前角为8度。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切削刃的数量为多个。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切削。

4、刃的数量为8个、9个或10个。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刀具还包括刀盘,该切削刃相互间隔地凸设于刀盘的外圆周上,且相邻两个切削刃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每两个相邻切削刃之间形成有排屑槽。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该排屑槽的宽度范围为0.8mm至1.1mm。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76214 A1/3页3刀具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铣销加工的刀具。背景技术0002 塑料产品成型时通常会留有加工余量,精加工时需通过刀具将该成型时产生的加工余量切削去除。刀具切削过程中高速转动,与产品摩擦会产。

5、生大量的摩擦热,使塑料产品表面被熔化,从而导致切削加工完成后,在塑料产品表面产生毛刺,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发明内容0003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毛刺产生的刀具。0004 一种刀具包括切削刃。切削刃具有第一侧刃面、第二侧刃面及底面。第一侧刃面与第二侧刃面相交且形成刃交线,第一侧刃面与底面相交且形成前刀刃。第二侧刃面与底面相交且形成后刀刃。刃交线、前刀刃与后刀刃共同相交且相交处形成刃尖。刃交线位于刃尖位置处的切线与底面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60度。0005 由于刃交线于刃尖位置处的切线与底面倾斜相交的相交角度范围为30度至60度,采用刀具铣销工件时,刃尖切削工件的待切削部位,接触。

6、面积小,与工件接触产生的摩擦热较少,从而减少因工件表面熔化而形成毛刺。附图说明0006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刀具的立体组装图。0007 图2是图1中II处的放大图。0008 图3是图1所示刀具的主视图。0009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10 刀具 100刀柄 20刀把 21安装端 22刀颈 30刀头 40刀盘 50说 明 书CN 102476214 A2/3页4切削刃 60排屑槽 61顶面 62第一侧刃面 63第二侧刃面 64底面 65前刀刃 71刃交线 72后刀刃 73刃尖 81具体实施方式0011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刀具100包括刀柄20、刀颈30及刀头40。刀头40通过刀颈30连。

7、接于刀柄20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刀具100用来加工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塑料)的工件(图未示)。0012 刀柄20包括刀把21及与刀把21一端固定连接的安装端22。安装端22呈锥形,其截面直径沿远离刀把21的方向逐渐减小。刀颈30固定设置于安装端22远离刀把21的一端上。0013 刀头40固定装设于刀颈30上。刀头40包括刀盘50及多个切削刃60。刀盘50呈圆盘状。多个切削刃60相互间隔地凸设于刀盘50的外圆周上,且相邻两个切削刃60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每两个相邻的切削刃60之间形成有排屑槽61。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屑槽61的宽度范围设置为0.8mm-1.1mm。相对应地。

8、,切削刃60的数量为8个、9个或10个。可以理解,排屑槽61的宽度也可以根据工件的材料性质设定为其它数值。相对应地,切削刃60的数量也可以为其它数量,如2个、3个、4个、5个、6个、7个或12个等。0014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每个切削刃60大致呈弧形块状,具有朝向刀颈30一侧的顶面62、第一侧刃面63、第二侧刃面64及与顶面62相对且远离刀颈30一侧的底面65。第一侧刃面63为一由顶面62朝向底面65倾斜且沿顺时针方向弯曲的弧形曲面,第一侧刃面63与底面65相交形成一个弧形的前刀刃71。第二侧刃面64为一由顶面62朝向底面65倾斜且朝向第一侧刃面63弯曲的弧形曲面,第二侧刃面64与第一侧刃。

9、面63相交形成一倾斜的弧形刃交线72,第二侧刃面64与底面65相交形成一后刀刃73。对应地,前刀刃71、刃交线72及后刀刃73相交形成一个刃尖81,以对工件进行剖切。优选地,刃交线72位于刃尖81位置处的切线与底面65倾斜相交,相交角度范围为30-60度。前刀刃71的前角范围为5-30度。相交角度与前角的大小可根据工件的材料性质设定。前角越大则前刀说 明 书CN 102476214 A3/3页5刃71对工件剖切后形成的表面的端铣量则越大。在本实施方式中,相交角度为45度。为对刃尖81剖切过的工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前角设置为8度。0015 由于刃交线72位于刃尖81位置处的切线与底面65倾斜相交。

10、的相交角度范围为30-60度,采用刀具100铣销工件时,刃尖81切削工件的待切削部位,接触面积小,与工件接触产生的摩擦热较少,从而减少因工件表面熔化而形成毛刺。另,由于刀具100的前刀刃71的前角范围为5-30度,前刀刃71可同时实现端铣功能,从而可对刃尖81剖切过的工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进一步改善工件的外观。0016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2476214 A1/3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76214 A2/3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76214 A3/3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7621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