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适应循环延迟分集来补偿频率衰减的方法以及使用 该方法的发射装置及方法和接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自适应循环延迟分集来补偿频率衰减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 法的发射装置及方法和接收装置及方法。
更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技术, 其中, 接收侧将与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 和该天线的自适应 CDD 延迟值反馈至发射侧, 发射侧基于所提供的循环延迟值来执行循环 延迟发射, 以提高接收频率响应特性。
背景技术
利用多输入多输出 (MIMO) 天线的信号传输的问题在于, 它会导致接收机在某些 频带上显示出非常低的频率响应, 这减小了系统可以使用的带宽并且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 利用和信息的高速传输。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 可以考虑各种方案, 其中包括循环延迟分集 ( 以下称为 “CDD” ) 方案。
CDD 方案指的是一种在基于 OFDM 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分集技术, 其将空间分 集转换为频率分集来避免符号间干扰。
根据 CDD 方案, 在利用多个发射天线的 OFDM 系统中通过多径延时信道来发射信号 的情况下, 以长达循环延迟值的延迟来发射各个天线的信号。通过用 CDD 方案增大信道的 频率选择特性, 可以通过信道编码技术提高编码增益。
即, 在 CDD 方案中, 当 N 个天线发射同一信号时, 第一天线发射没有任何改变的原 始信号, 第二天线至第 N 天线顺序地发射具有预定延迟值的信号, 以人工生成循环延迟, 从 而提高信道的频率选择特性。
尽管使用 CDD 方案可以提高信道的总的频率选择性, 并因而可以通过信道编码获 得处理增益, 但是这并不与特定频带的信道频率响应的改善相对应, 而是仅与整个信道上 的信道编码的处理增益的增大相对应。
然而, 随着通信系统变得复杂并且出现例如 CoMP( 多点协作 ) 和中继的协作技术, 对于频率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解决方案正在进行比之前更加积极的讨论。就此而言, 迫切地 需要一种能够通过改善用户所需的特定频带而不是整个频带的响应特性来获得处理增益 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并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 MIMO 天线系统的特 定频带中补偿频率衰减的装置和方法。
而且,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的装置和方法, 即, 其使得发射机能够通过利用信道信息 设置并使用适合的循环延迟值, 向整个信道提供频率选择性, 因而提高频率响应特性, 并且能够补偿可能在特定频带出现的深度频率衰减。
此外,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的装置和方法, 即, 其使得接收机能够计算自适应循环延 迟值并且将计算出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反馈至接收机, 以补偿可能在 MIMO 天线系统中的 特定频带内出现的频率衰减。
此外, 本发明还提供了这样的装置和方法, 即, 接收侧根据多个发射天线之间的相 位差来选择循环延迟将要应用至的天线, 计算最佳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并且将计算出的 自适应循环延迟值提供至发射侧, 发射侧基于所提供的循环延迟值来执行循环延迟发射, 使得可以补偿期望的频带内的频率衰减。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对特定频带中的频率衰减进行补偿的接收装 置, 该接收装置包括反馈信息处理器, 其中, 所述反馈信息处理器包括 : 第一部件, 其用于估 计各个天线所发射的参考信号, 并且计算这些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 第二部件, 其用于搜索使 得能够通过修正相位差来补偿频率衰减的特定频带 ; 第三部件, 其用于选择要延迟的天线, 该天线使得能够对所述特定频带内的频率衰减进行补偿 ; 第四部件, 其用于利用与所找到 的特定频带有关的信息来计算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 以及第五部件, 其用于生成包括计算出 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和与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的反馈信号, 并且将所生成的反馈信号 发射至发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对特定频带中的频率衰减进行补偿的包括多 发射天线的发射装置, 该发射装置包括 : 接收单元, 其用于接收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δcyc,n) 和与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 所述自适应循环延迟值是基于来自天线的信号之间的相位 差和与使得能够对频率衰减进行补偿的特定频带有关的信息而计算出的 ; 以及循环延迟控 制器, 其用于控制所述要延迟的天线, 以发射延迟了所述自适应循环延迟值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在多发射天线系统中由接收装置对特定频带 中的频率衰减进行补偿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估计由各个天线发射的参考信号, 并 且计算这些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 搜索使得能够通过修正相位差来补偿频率衰减的特定频 带; 选择要延迟的天线, 该天线使得能够对所述特定频带内的频率衰减进行补偿 ; 利用所 找到的特定频带和所估计的参考信号来计算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 将计算出的自适应循环延 迟值和与所述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发射至发射装置 ; 以及从所述发射装置接收针对所 述要延迟的天线延迟了所述自适应循环延迟值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在多发射天线系统中由发射装置对特定频带 中的频率衰减进行补偿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从接收装置接收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和与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 所述自适应循环延迟值是基于来自天线的信号之间的相位 差和与使得能够对频率衰减进行补偿的特定频带有关的信息而计算出的 ; 以及利用所接收 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和与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来控制所述要延迟的天线, 以发射延迟 了所述自适应循环延迟值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接收信号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将与 多天线的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有关的信息、 与基于与相位差有关的信息而选择的要延迟 的天线有关的信息、 与需要补偿频率衰减的特定频带有关的信息以及根据与所述特定频带 有关的信息而计算出的循环延迟值反馈至发射侧 ; 以及从要延迟的天线接收延迟了循环延
迟值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发射信号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接收 从接收侧反馈的与多天线的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有关的信息、 与基于与相位差有关的信 息而选择的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 与需要补偿频率衰减的特定频带有关的信息以及根 据与所述特定频带有关的信息而计算出的循环延迟值 ; 并且由要延迟的天线来发射具有循 环延迟值的信号。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具体描述, 本发明的前述的和其它的目的、 特征和优点将变 得更加明显, 在附图中 :
图 1 是例示了利用循环延迟分集 (CDD) 技术的 3X1 多发射 / 接收天线 (MIMO) 系 统的构造的框图 ;
图 2A 是例示了未利用 CDD 的 MIMO 系统的信道响应特征的图, 而图 2B 是例示了利 用大延迟 CDD 的 MIMO 系统的信道响应特征的图 ;
图 3 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射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
图 4 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接收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
图 5 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通过利用多发射天线系统针对特定频带来 补偿频率衰减的方法的流程图 ;
图 6 至图 8 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天线系统的信道响应特征的改变的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 虽然在不同的图 中示出, 但是相同的元件将被指定相同的标号。此外, 在本发明的以下描述中, 当使得本发 明的主题更加不清楚时, 并入于此的对已知的功能和配置的具体的描述将被省略。
此外, 当描述本发明的组件时, 可以在本文中使用例如第一、 第二、 (A)、 (B)、 (a)、 (b) 等的措辞。这些措辞并不是用于定义对应的组件的实质、 顺序或排序, 而仅仅是用于从 其它组件中区分对应的组件。应注意的是, 如果在该说明书中描述一个组件 “连接” “耦接” 、 或 “接合” 至另一个组件, 则第三组件可以 “连接” 、 “耦接” 或 “接合” 在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 之间, 尽管第一组件可以直接连接、 耦接或者接合至第二组件。
图 1 是例示了利用循环延迟分集 (CDD) 技术的 3X1 多发射 / 接收天线 (MIMO) 系 统的构造的框图, 图 2A 是例示了未利用 CDD 的 MIMO 系统的信道响应特征的图, 而图 2B 是 例示了利用大延迟 CDD 的 MIMO 系统的信道响应特征的图。
参照图 1, 3X1 CDD MIMO 系统包括 : 发射机, 该发射机包括信道编码器 110、 多个循 环延迟块 120、 120′和 120″以及多个天线 130、 130′和 130″; 以及接收机, 该接收机包括 天线 140 和信道解码器 150。
例如, 在典型的 CDD 中, 不向第一天线应用延迟, 所以可以省略在图 1 中所示的连 接至第一天线 130 的循环延迟块 120。
图 2A 例示了在如图 1 例示的 3X1 CDD MIMO 系统中未利用 CDD 所发射的信号的信道响应特征, 从图 2A 可以看到, 从用于信道编码的码块 (CB)( 即, 当逐个码块地执行信道编 码时 ) 的角度来看, 无法在多个码块中恢复信息。
在图 2 中, 重阴影部分表示信息由于频率选择性衰落现象而损坏的部分。包括重 阴影部分和白色部分的码块表示尽管某些信息被损坏, 但是仍然在信道编码之后成功地恢 复了信息的码块。 而且, 包括重阴影部分和轻阴影部分的码块表示因为大量的信息被损坏, 即使在信道编码之后仍未能恢复信息的码块。
当如图 2A 所示未使用 CDD 时, 存在尽管在某些时段上的信息被损坏, 但仍可以在 信道编码之后恢复信息的码块 ( 例如 CB5 和 CB6)。另一方面, 存在一些包括大量损坏的部 分因而完全不能恢复信息的码块 ( 例如 CB2 和 CB4)。例如, 如果出现值等于或者小于 2dB 的频率衰减, 则假设无法恢复信息。
在大延迟 CDD 中, 将与几十至几百的简单值相对应的大延迟值设置为循环延迟 值。接着, 第一天线按原样发射原始信号, 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发射具有循环延迟的信号。 图 2B 中示出了在使用大延迟 CDD 的情况下的频率响应特性。
注意, 如图 2B 所示应用大延迟 CDD 时信道响应的改变大于如图 2A 所示未应用大 延迟 CDD 时信道响应的改变。即, 循环延迟值越大, 频率选择性的改变就越大。 当信道选择性如图 2B 所示增大时, 整体信道响应减小。另一方面, 随着频率衰减 的宽度变得更小, 可以获得信道编码的增益。 因此, 当不应用 CDD 时 ( 图 2A), 即使是在大频 率衰减阻止通过信道编码来恢复信息的码块, 如图 2B 所示, 也在大延迟 CDD 应用了频率选 择性的信道中具有通过信道编码恢复信息的更高概率。
即, 在图 2A 中, 在两个码块 CB2 和 CB4 中无法恢复信息。与此相反, 仅在图 2B 的 使用了大延迟 CDD 的一个码块 CB6 中无法恢复信息。因此, 恢复信息的概率变得更大 ( 在 第二码块 CB2、 第三码块 CB3 和第五码块 CB5 中, 某些信息被损坏, 但是通过信道编码被恢 复 )。
当如上所述使用大延迟 CDD 时, 大延迟 CDD 提高了信道的整体频率选择性, 并使得 可以获得由于信道编码所产生的处理增益。然而, 大延迟 CDD 没有提高特定频带的信道频 率响应, 而仅可以增大整个信道上的信道编码的处理增益。因此, 大延迟 CDD 是一种在某种 程度存在局限性的方案。
图 3 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射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参照图 3,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射装置包括 : 预编码器 310 ; 正交频分复用 (OFDM) 调制器 320 ; N 个天线 Tx1 至 TxN, 其布置在 OFDM 调制器之后 ; 循环延迟块 330-1 至 330-n, 其能够分别向除了第一天线 Tx1 以外的其余天线应用循环延迟值 ; 以及循环延迟控 制器 340, 其能够控制所有的循环延迟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循环延迟控制器 340 执行这样的功能, 即, 接收从接收装 置反馈的、 与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和与该天线相关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接着控制天 线进行延迟, 以使天线向接收装置发射延迟了自适应循环延迟值的信号。下面将参照图 4 至图 6 再次描述循环延迟控制器 340 的具体构造。
虽然预编码器 310 可以包括 FEC( 前向纠错 ) 编码器、 交织器以及符号映射器但是 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因此, 预编码器 310 应被理解为包括用于在调制之前处理信号的所 有的元件的概念。
在说明书中, 虽然期望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在下行链路中分别与基站 ( 或者 Node B、 eNode B) 和用户设备 (UE) 相对应,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 元件的角色可以在上行 链路等中改变。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 执行这样的功能的所有的装置将被统称为 “接收装 置” , 即, 计算所接收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并且选择用于补偿衰减的特定频带, 计算自适应 循环延迟值并且发射计算出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而且, 接收反馈信号并且根据自适应循 环延迟值执行信号延迟发射的所有装置将被统称为 “发射装置” 。
图 4 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接收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参照图 4,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接收装置包括 : 至少一个天线 (Rx)410 ; 循环前 缀去除器 (CPR)420 ; OFDM 解调器 430, 其用于执行逆向正交频分复用 (IOFDM) 方案 ; 信道估 计器 440 ; 以及反馈信息处理器 450。
信道估计器 440 首先利用由天线接收的参考信号 (RS) 来估计信道, 接着检测各个 频带中的信道状况。因为各个频带中的信道状况随时间变化, 所以信道估计器 440 利用参 考信号以预定的时间循环连续地估计信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反馈信息处理器 450 包括 : 第一部件, 其利用对信道的估 计来估计各个天线同时发射的参考信号, 并且计算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 第二部件, 其用于搜 索能够通过相位差的修正来补偿频率衰减的多个频带 ; 第三部件, 其用于选择要延迟的、 能 够补偿特定频带内的频率衰减的天线 ; 第四部件, 其用于利用与找到的特定频带有关的信 息来计算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 以及第五部件, 其用于将包括计算出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和 与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的反馈信号发射至系统侧装置 410。 在说明书中, 部件具有包括用于执行相关功能的所有类型的软件或硬件配置的概 念, 并且不限于特定形式的实现。 根据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馈信息处理器可以 实现为单独的元件, 或者可以通过将反馈信息处理器与例如信道估计器的另一元件集成来 实现。另外, 反馈信息处理器可以与单独的发射天线等相连地进行操作, 以发射反馈信号。
可以将如上所述要延迟的天线的数目确定为单数或复数。 第二部件按照特定频带 来选择这样的域, 其中, 由任意两个天线发射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的绝对值等于或大于特 定阈值, 同时频率衰减是大的。
特定阈值离 π(3.14) 或 -π(-3.14) 越近, 补偿效果就变得越大。例如, 期望特定 阈值等于或大于 0.8π。然而, 特定阈值不需限制为特定的范围, 并且可以根据补偿频率衰 减所需的程度来适合地确定它的值 ( 例如, 6/7×π、 5/6×π、 3/4×π 等 )。
而且, 尽管频率衰减大的域的标准例如可以是当出现频率衰减时, 其值等于或小 于 -2dB 的情况,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可以根据期望使用的信道的特性来可变地设置 这个标准。
而且, 反馈信息处理器的第四部件按照这样的方式来确定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即, 将由要延迟的天线和在所选择的特定频带的参考天线所发射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最小化。 具体地, 期望通过以下等式 (1) 来确定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δcyc, n。
δcyc, …… (1) n = (2m ∏ +Θk(d))×NFFT/2 ∏ k
在等式 (1) 中, n 表示要延迟的天线的数目, k 表示特定频带的索引, NFFT 表示子载 波的数目, Θk(d) 表示想要补偿的相位差值, m 表示任选的整数。
而且, 因为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δcyc,n 是循环延迟值, 所以不将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δcyc, 而可以如等式 (1) 所定义的通过整数 m 确定为多个值。然而, 自适应 n 确定为一个值, 循环延迟值 δcyc,n 越大, 在频率响应中产生的极点 (pole) 的数目就变得越多, 因此难以对 特定频带中的相应衰减执行与上述的大延迟 CDD 同样有效的补偿。因此, 从所获得的自适 应循环延迟值 δcyc,n 中选择适当的小值。虽然期望整数 m 为零, 并且将多个自适应循环延 迟值备选中的最小值确定为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
在等式 (1) 中, 在频带 k 中由 δcyc, n 引起的相移变为希望补偿的相位差值 Θk(d)。 因此, 相位差值 Θk(d) 成为 π(3.14) 或 -π(-3.14)( 能够进行最有效的补偿的相位差 ) 是 期望的和理想的。然而, 两个天线信号之间的实际相位差 ( 要应用实际的补偿 ) 不会为精 确的 π(3.14) 或 -π(-3.14)。在这种情况下, 用于应用补偿的、 两个天线信号之间的实际 相位差值被确定为希望补偿的相位差值 Θk(d)。
而且, 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δcyc, 因而必须是整数。 在等式 (1) 中, 当希望 n 是采样数, 进行补偿的相位差值 Θk(d) 成为两个天线信号之间的、 用于应用补偿的实际相位差值时, 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δcyc, 希望补偿的相位差值 Θk(d) 是 n 将不会成为整数。在这种情况下, 如等式 (1) 所定义的使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δcyc,n 变为整数的值。因此, 希望将想要进行补 偿的相位差值 Θk(d) 确定为与两个天线信号之间的、 用于应用实际补偿的实际相位差值最 接近的值。 如上所述, 反馈信息处理器生成包括计算出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和与所选择的要 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的反馈信号, 并且将所生成的反馈信号发射至发射装置, 图 3 中所 示的发射装置的循环延迟控制器 350 控制要延迟的相关天线的循环延迟块, 以使要延迟的 天线发射与参考天线信号相比延迟了自适应循环延迟值的信号 ( 由以下等式 (3) 表示 )。
在说明书中, 接收装置可以是用户设备 (UE), 并且这种 UE 具有意指在如上所述的 无线通信中的用户终端的广泛的概念。 因此, 应当分析出 UE 具有这样的概念, 即, UE 包括在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 中的 MS( 移动台 )、 UT( 用户终端 )、 SS( 用户站 )、 无线装置等, 并 且包括在 WCDMA( 宽带码分多址 )、 LTE( 长期演进 )、 HSPA( 高速分组接入 ) 等中的 UE( 用户 设备 )。
图 5 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利用多个发射天线系统来针对特定频带补 偿频率衰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 6 至图 8 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天线系统的信 道响应特征的改变的图。
参照图 5,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接收装置, 更具体地, 接收装置的反馈信息处理 器 450 估计从各个天线发射的参考信号, 以计算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 步骤 S510), 搜索特定 频带, 其使得能够通过相位差的修正来补偿频率衰减 ( 步骤 S520), 选择要延迟的天线, 其 使得能够在该特定频带内补偿频率衰减 ( 步骤 S530), 利用所找到的特定频带和估计出的 参考信号来计算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 步骤 S540), 并且将计算出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和与 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发射至发射装置 ( 步骤 S550)。 接着, 利用所接收的自适应循环延 迟值和与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 发射装置控制要延迟的天线使其发射延迟了自适应循 环延迟值的信号 ( 步骤 S560)。
此外, 接收装置的反馈信息处理器的操作还可以包括步骤 S570, 该步骤识别是否 通过如上所述的步骤 S510 至 S560 针对由相关基站发射的信号执行了特定频带内的频率衰 减的补偿。当已经适当地执行了补偿时, 反馈信息处理器等待下一应用循环。另一方面, 当
没有适当地执行补偿时, 反馈信息处理器可以返回至搜索特定频带的步骤 S520、 选择要延 迟的天线的步骤 S530 和计算自适应循环延迟值的步骤 S540 中的一个步骤。
此时, 当没有完成补偿时, 可以考虑周围环境 ( 例如, 终端 ( 接收装置 ) 的移动速 度、 信道状况和频率失真 ) 来确定接收装置是否返回了任一步骤。
如以上针对接收装置所述的, 反馈信息处理器 450 选择域, 在该域中, 由任何两个 天线发射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具有接近 π(3.14) 或 -π(-3.14) 的值, 同时, 频率衰减是大 的, 如同在搜索特定频带的步骤 S520 和选择要延迟的天线的步骤 S530 中的特定频带。接 着, 反馈信息处理器 450 将生成这种相位差的天线选为要延迟的天线。
图 6 中所示的示例与天线 1 至天线 3 的信道响应特性相对应, 图 7 示出了接收器 侧的信道响应特性以及天线 ( 天线 1 和天线 2 以及天线 1 和天线 3) 之间的相位差。
参照图 7, 在 k = 385 附近, 产生了大的频率衰减, 同时天线 1 和天线 3 之间的相位 差接近 +π(3.14)。 因此, 接收装置的反馈信息处理器将该频带确定为能够进行补偿的特定 频带, 并且将生成了这种针对参考天线的相位差的天线 3 选为要延迟的天线。
接着, 接收装置的反馈信息处理器在计算自适应循环延迟值的步骤 S540 中通过 如上所述的等式 (1) 来计算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在由 δcyc, n 表示要延迟的天 n = (2m ∏ +Θk(d))×NFFT/2 ∏ k 定义的等式 (1) 中, 线的编号, k 表示特定频带的索引, NFFT 表示子载波的数目, Θk(d) 表示想要进行补偿的相 位差值, m 表示任选的整数。
即, 在作为示例的图 7 中, 表示需要补偿的特定频带的索引 k 是 385, 要延迟的天线 是天线 3( 即, n = 3), 需要补偿的相位差 ( 想要补偿的相位差值 ) 大约是∏ (3.14)。当子 载波的数目 NFFT 是 512 时, 如以下等式 (4) 所定义的, 针对 m = 1 将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δcyc, 想要补偿的最终相位差值 Θk(d) 成为 3.16(1.0078 ∏ )。 n 确定为 2。此时,
接着, 接收装置的反馈信息处理器生成包括计算出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δcyc, n= 2) 和与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信息 (n = 3) 的反馈信号, 并且将所生成的反馈信号发射至发 射装置。
发射装置利用所接收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δcyc, n = 2) 和与要延迟的天线有关的 信息 (n = 3)、 通过要延迟的天线来发射延迟了自适应循环延迟值的信号。此时, 可以由以 下等式 (2) 来表示基站 1 发射的参考信号。
此外, 在发射自适应循环延迟信号的步骤 S560 中, 延迟了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δcyc, n 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以下等式 (3)。
在等式 (2) 和等式 (3) 中, s(l) 和 S(k) 分别表示时间轴上的复数信号和频率轴 上的复数信号, k 和 l 分别表示时间轴上的索引和频率轴上的索引, n 表示要延迟的天线的 编号, k 表示特定频带的索引, NFFT 表示子载波的数目。在天线 3 中接收到延迟了自适应循环延迟值的信号之后, 接收装置再次获得频率 响应特性, 以确定是否已经适当地执行了针对频率衰减的补偿 ( 步骤 S570)。接着, 当适当 地执行了信道补偿时, 接收装置等待下一应用循环。另一方面, 当没有适当地执行补偿时, 接收装置可以考虑周围环境 ( 例如, 终端 ( 接收装置 ) 的移动速度、 信道状况和频率失真 ), 返回至搜索特定频带的步骤 S520、 选择要延迟的天线的步骤 S530 和计算自适应循环延迟 值的步骤 S540 中的一个步骤。
图 8 例示了在通过上述处理向要延迟的天线施加了自适应循环延迟值的同时发 射信号的情况下接收器侧的频率响应特性。与没有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得到的图 7 相 比较, 从图 8 注意到在 k = 385( 特定频带 ) 附近的频率响应特性有显著的改善。
此外, 从图 8 还可以注意到, 在 k = 113( 对应于特定频带 ) 附近的频率响应特性 也得到改善, 并且该改善与向天线 2(ANT2) 应用上述补偿方法的结果相对应。
因此, 接收装置可以适当地选择不可用的特定频带, 并且补偿频率衰减, 以改善频 率选择性以及信道响应特性。
同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当所选择的特定频带是低频带 ( 即, k 低的频带 ) 时, 由上述的等式 (1) 计算出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变得更大。如上所述, 在这种情况下执行 与在大延迟 CDD 中的操作相似的操作。因此, 可能不会在充足的频带上执行根据本发明实 施方式的针对频率衰减的补偿。 即, 当在低 k 的频带中执行自适应循环延迟时, 如图 2B 所示会产生过多的极点 (pole)。 因此, 尽管执行了如上所述的针对频率衰减的补偿的方法, 但是难以针对在期望频 带内的频率衰减执行显著的补偿。
当所期望的特定频带是如上所述的低频带时, 可以向所期望的特定频带额外应用 预编码方案。此处, 尽管预编码所应用至的是低频带, 具体地是指 k 等于或小于 NFFT/4 的频 带,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 可以基于由应用循环延迟所产生的极点的数目、 需要补偿的 频带的宽度等将预编码所应用至的低频带确定为另一值。
即, 需要补偿的特定频带包括低频带, 相关的发射器侧可以额外地执行预编码步 骤, 即, 将第一发射信号乘以特定的预编码矩阵。 尽管期望在发射循环延迟信号之前执行这 种预编码步骤,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配置。
预编码技术是指在多天线 OFDM 系统等中用于增大数据发射可靠性的技术, 并且 被用于在能够在发射端利用反馈信息的闭环系统中通过相关的反馈信息将信噪比 (SNR) 最大化。
具体地, 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方案可以用于预编码技术, 并且是用于通过将发射端 / 接收端已经知道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反馈至发射端来获得 SNR 增益的方案。在本发明的实 施方式中, 当所选择的特定频带是低频带时, 接收装置利用信道信息将在发射端 / 接收端 所具有的公共预编码矩阵之中的最佳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反馈至发射侧。接着, 发射侧向发 射信号应用与反馈索引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而且, 并不是仅可以对闭环中的预编码使用预编码技术。当发射侧已经知道用于 特定频带或者整个频带的最佳预编码矩阵时, 可以无需反馈信息而执行上述预编码功能。
由此, 当所期望的特定频带包括低频带时, 在该低频带中, 利用预编码技术获得了 期望的增益改善。在其余的频带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适应循环延迟方案对频率衰
减进行补偿, 以使整个频带的频率选择性得到改善。
尽管以上描述是作为 3X1 多天线系统的示例, 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可以应用于 NXM 多天线系统。 在以上描述中, 尽管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适应循环延迟仅应用于天线 3, 但是可以将自适应循环延迟同时地或顺序地应用至另一附加的天线或者多个天线。
本发明不限于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 ) 系列的领域的无线通信。通过在另一 当前通信领域的多天线系统或者基于未来的通信技术的多天线系统中增大整个信道的频 率选择性并且通过改善特定的频带中的响应特性, 本发明将能够用于需要有效协作的多点 发射 / 接收的所有的领域。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与通过在整个信道之上增大频率选择性来获 得信道编码增益的大延迟 CDD 方案相比, 当频率资源要分配至的频带处于严重的频率衰减 ( 极点 ) 的状态时, 可以控制由天线接收的各个信号的循环延迟值, 接着补偿信号之间的相 位差, 以使信道响应得到改善。
因此, 即使在执行频率资源分配的调度器或主体处于严重的频率衰减的频带中, 如果通过利用自适应 CDD 可以改善频带的频率响应特征, 那么也可以将频率资源分配至频 带。因此, 鉴于频率的利用, 本发明表现出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改善。 此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果从接收装置反馈到发射装置的反馈信号仅包 括与要延迟的天线相关的信息和自适应 CDD 延迟值, 这也是可行的。因此, 反馈信号的信息 量小于承载具体的信道信息或通常的码本的其它反馈信号的信息量, 因而可以有效地利用 反馈信号。
工业适用性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接收侧基于多个发射天线之间的相位差来选 择将要应用循环延迟的天线, 计算最佳的自适应循环延迟值, 并且将计算出的自适应循环 延迟值提供至发射侧, 接收侧基于所提供的循环延迟值来执行循环延迟发射。 结果, 可以在 期望的频带内补偿频率衰减, 以提高频率利用效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 2009 年 6 月 24 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 10-2009-0056710 号的优先 权, 针对所有目的将其通过引用合并与此, 如同在此进行了完整阐述一样。而且, 该申请针 对如上所述的相同目的要求在除了美国以外的国家的优先权, 针对所有目的将其通过引用 合并与此, 如同在此进行了完整阐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