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检测提醒方法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危险检测提醒方法及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弱势人群(通常指需要保护的人群,如老人、孕妇、儿童)的外出安全是
一个家庭关注的焦点。
目前,通常是在移动手机等智能设备上增加定位模块,当弱势人群持有该
智能设备时,该智能设备通过增加的定位模块获取相应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
置信息推送到指定的智能设备上。这样,指定的智能设备的持有者将获知其关
注的弱势人群的位置信息。但该方法还是难以及时获知弱势人群是否遇到危险。
比如,若遇到危险的弱势人群不懂求救,则家人仅通过获知的位置信息难以判
断弱势人群是否需要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危险检测提醒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方法
获取的信息量过少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危险检测提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
步骤:
检测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在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检测弱势人群周围的声音;
判断检测到的声音的特征与预设的声音的特征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相
似阈值,和/或,判断检测的声音的分贝是否大于预设的分贝;
在检测到的声音的特征与预设的声音的特征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
和/或,在检测的声音的分贝大于预设的分贝时,录制检测到的声音以及获取弱
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
将录制的声音以及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指定的智能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危险检测提醒的智能设备,所述智
能设备包括:
运动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声音检测单元,用于在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检测弱势人群周
围的声音;
条件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检测到的声音的特征与预设的声音的特征的相似
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和/或,判断检测的声音的分贝是否大于预设的分
贝;
弱势人群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的声音的特征与预设的声音的特征
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和/或,在检测的声音的分贝大于预设的分贝时,
录制检测到的声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
弱势人群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录制的声音以及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
发送至指定的智能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智能终端获取了弱势人群的声音以及该弱势人群
的位置信息,因此有助于智能终端的持有者判断弱势人群是否处于危险之中,
减少误判的概率。并且,由于在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才采用MIC检
测该弱势人群周围的声音,减少了MIC的工作时间,节省了智能设备的电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危险检测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危险检测提醒的智能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检测弱势人群
周围的声音,判断检测的声音的特征与预设的声音的特征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
设的相似阈值,和/或,判断检测的声音的分贝是否大于预设的分贝,并在上述
条件都满足时,录制检测到的声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最后将
录制的声音以及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指定的智能终端。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危险检测提醒方法的流程图,本
实施例中,弱势人群佩戴或持有一个智能设备,该智能设备预先与指定的智能
终端配对,在智能设备检测到弱势人群可能存在危险时,获取弱势人群的声音
和位置信息发送至指定的智能终端,详述如下:
步骤S11,检测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该步骤中,一个人的运动状态可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如通过重力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运动传感器进行检测。当人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
其重心和/或加速度都可能改变:例如,假设一个小孩摔倒了,他的重心将会发
生变化;当小孩突发奔跑,他的速度也将会发生变化。而当人的运动状态发生
变化时,表明其可能存在危险。因此,可通过判断人的重心是否发生变化,和/
或判断人的加速度是否发生变化等来判断人的运动状态是否发送变化。
其中,在根据弱势人群的重心判断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时,所述检测弱势
人群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的步骤具体包括:
A1、判断弱势人群的重心是否发生变化。该步骤中,可通过重力传感器等
具备检测重心的传感器对弱势人群的重心进行检测。比如,预设一个重心检测
的时间间隔,如设定为10秒,假设在1秒时检测了弱势人群的重心,则在11
秒时再检测该弱势人群的重心,比较检测的相邻的两个重心就能判断弱势人群
的重心是否发生变化。
A2、在弱势人群的重心发生变化时,判断重心变化的范围是否大于预设的
重心阈值。该步骤中,预设的重心阈值通常与检测重心的弱势人群的身高有关。
比如,当检测重心的较高的老人跌倒时,其重心的变化通常比较矮的老人跌倒
时的重心变化要大。
A3、在重心变化的范围大于预设的重心阈值时,判定弱势人群的状态发生
变化。当然,若重心变化的范围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重心阈值时,判定弱势人群
的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步骤S12,在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检测弱势人群周围的声音。
该步骤中,在判断出弱势群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后,开启麦克风
(microphone,MIC)检测该弱势人群周围的声音。由于只在弱势群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变化后才开启MIC,因此,有利于节省MIC的耗电量,以及减少设备
的损耗。
步骤S13,判断检测到的声音的特征与预设的声音的特征的相似度是否超
过预设的相似阈值,和/或,判断检测的声音的分贝是否大于预设的分贝。
该步骤中,由于人在发生危险时,可能会发出尖叫、哭喊的声音,而尖叫、
哭喊的声音的频率、分贝高于正常说话的频率、分贝,因此,可将检测的声音
的特征(如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与预设的声音的特征的相似度是否超过
预设的相似阈值,和/或,将检测的声音的分贝与预设的分贝相比,以判断人是
否处于危险状态。
优选地,预设的分贝与检测的个体有关。例如,有些个体正常说话的声音
较大声,则预设的分贝也较大。
步骤S14,在检测到的声音的特征与预设的声音的特征的相似度超过预设
的相似阈值,和/或,在检测的声音的分贝大于预设的分贝时,录制检测到的声
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
该步骤中,可通过GPS卫星定位、蓝牙定位、WIFI网络定位、北斗定位
等技术来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其中,获取的位置信息包括弱势人群
所在的具体的道路名称,还可以包括该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附近的标志性建筑
的名称等。
其中,所述在检测到的声音的特征与预设的声音的特征的相似度超过预设
的相似阈值,和/或,在检测的声音的分贝大于预设的分贝时,录制检测到的声
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B1、判断检测到的声音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与预设时间内的频率分
布特征、时域特征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由于当人处于危险时,
其可能持续一段时间都在尖叫,因此,该步骤判断声音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
特征与预设时间内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
值。
B2、在检测到的声音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与预设时间内的频率分布
特征、时域特征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时,录制检测到的声音以及获取
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该步骤中,只有声音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与
预设时间内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的相似度都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时,才
判定弱势人群可能处于危险状态。
或者,
C1、判断检测到的声音的分贝在预设时间内是否都大于预设的分贝。
C2、在检测到的声音的分贝在预设时间内都大于预设的分贝时,录制检测
到的声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
或者,
D1、判断检测到的声音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与预设时间内的频率分
布特征、时域特征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
D2、在检测到的声音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与预设时间内的频率分布
特征、时域特征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时,判断检测到的声音的分贝在
预设时间内是否都大于预设的分贝。
D3、在检测到的声音的分贝在预设时间内都大于预设的分贝时,录制检测
到的声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
由于在检测的声音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与预设时间内的频率分布特
征、时域特征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和/或,在检测的声音的分贝大于
预设的分贝时,才录制检测到的声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因此,
能够减少录制声音的配件以及获取位置信息的配件的启动,从而能够有效节约
电量等资源。
步骤S15,将录制的声音以及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指定的智能
终端。
该步骤中,指定的智能终端通常为关注弱势人群的家人持有。当指定的智
能终端接收到录制的声音时,该指定的智能终端的持有者播放录制的声音,判
断弱势人群是否处于危险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当其判定弱势人
群处于危险时,其可以根据接收的位置信息查找弱势人群。
优选地,在所述将录制的声音以及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指定的
智能终端的步骤之后,包括下述步骤:
启动所述智能终端的提醒功能,以使所述智能终端的持有者获知接收到弱
势人群的信息。在该步骤中,智能设备预先获得了启动智能终端的提醒功能的
授权,若智能设备判断出智能终端没有设置提醒功能时,则启动所述智能终端
的提醒功能,使得智能终端在接收到弱势人群的信息时,发出提醒信息,如发
出语音提醒,或短信提醒,或铃声提醒(如警铃提醒)等。
优选地,在所述将录制的声音以及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指定的
智能终端的步骤之后,包括下述步骤:
E1、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通话请求;当智能终端的持有者判断弱势人
群处于危险中时,将发起与弱势人群所持有的智能设备的通话请求。
E2、自动接受所述通话请求,以便直接与所述智能终端通话。该步骤中,
当智能设备接收到智能终端发起的通话请求之后,直接接受该通话请求,这样,
节省弱势人群确认是否接受通话请求的时间,从而使得智能终端的持有者能够
及时获知弱势人群当前所处的状态。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检测弱
势人群周围的声音,判断检测到的声音的特征与预设的声音的特征的相似度是
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和/或,判断检测的声音的分贝是否大于预设的分贝,
并在上述条件都满足时,录制检测到的声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
最后将录制的声音以及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指定的智能终端。由于
智能终端获取了弱势人群的声音以及该弱势人群的位置信息,因此有助于智能
终端的持有者判断弱势人群是否处于危险之中,减少误判的概率。并且,由于
在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才采用MIC检测该弱势人群周围的声音,减
少了MIC的工作时间,节省了智能设备的电量。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危险检测提醒的智能设备的结构
图,危险检测提醒的智能设备具备通话功能、定位功能等,其可以为便携式的
穿戴设备,如手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危险检测提醒的智能设备包括:运动状态检测单元21、声音检测单元22、
条件判断单元23、弱势人群信息获取单元24、弱势人群信息发送单元25。其
中:
运动状态检测单元21,用于检测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运动状态可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如通过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
螺仪等运动传感器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运动状态检测单元21包括:
重心检测模块,用于判断弱势人群的重心是否发生变化。具体地,通过重
力传感器等具备检测重心的传感器对弱势人群的重心进行检测。
重心比较模块,用于在弱势人群的重心发生变化时,判断重心变化的范围
是否大于预设的重心阈值。具体地,预设的重心阈值通常与检测重心的弱势人
群的身高有关。
重心变化模块,用于在重心变化的范围大于预设的重心阈值时,判定弱势
人群的状态发生变化。
声音检测单元22,用于在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检测弱势人群
周围的声音。
具体地,该声音检测单元22为MIC。
条件判断单元23,用于判断检测到的声音的特征与预设的声音的特征的相
似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和/或,判断检测的声音的分贝是否大于预设的
分贝。
其中,预设的分贝与检测的个体有关。
弱势人群信息获取单元24,用于在检测到的声音的特征与预设的声音的特
征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和/或,在检测的声音的分贝大于预设的分贝
时,录制检测到的声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可通过GPS卫星定位、蓝牙定位、WIFI网络定位、北斗定位等
技术来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其中,获取的位置信息包括弱势人群所
在的具体的道路名称,还可以包括该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的
名称等。
其中,所述弱势人群信息获取单元24包括:
第一频率比较模块,用于判断检测到的声音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与
预设时间内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
第一声音录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的声音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与预
设时间内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时,录制检
测到的声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
或者,
第一分贝检测模块,用于判断检测到的声音的分贝在预设时间内是否都大
于预设的分贝。
第二声音录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的声音的分贝在预设时间内都大于预设
的分贝时,录制检测到的声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
或者,
第二频率比较模块,用于判断检测到的声音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与
预设时间内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
第二分贝比较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的声音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与预
设时间内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时,判断检
测到的声音的分贝在预设时间内是否都大于预设的分贝。
第三声音录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的声音的分贝在预设时间内都大于预设
的分贝时,录制检测到的声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
弱势人群信息发送单元25,用于将录制的声音以及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
息发送至指定的智能终端。
由于在检测到的声音的频率分布特征、时域特征与预设时间内的频率分布
特征、时域特征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的相似阈值,和/或,在检测的声音的分贝大
于预设的分贝时,才录制检测到的声音以及获取弱势人群所在的位置信息,因
此,能够减少录制声音的配件以及获取位置信息的配件的启动,从而能够有效
节约电量等资源。
优选地,所述危险检测提醒的智能设备包括:
提醒功能启动单元,用于启动所述智能终端的提醒功能,以使所述智能终
端的持有者获知接收到弱势人群的信息。
智能设备预先获得了启动智能终端的提醒功能的授权,若智能设备判断出
智能终端没有设置提醒功能时,则启动所述智能终端的提醒功能,使得智能终
端在接收到弱势人群的信息时,发出提醒信息,如发出语音提醒,或短信提醒,
或铃声提醒(如警铃提醒)等。
优选地,所述危险检测提醒的智能设备包括:
通话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通话请求。
通话请求自动接受单元,用于自动接受所述通话请求,以便直接与所述智
能终端通话。
由于当智能设备接收到智能终端发起的通话请求之后,直接接受该通话请
求,这样,节省弱势人群确认是否接受通话请求的时间,从而使得智能终端的
持有者能够及时获知弱势人群当前所处的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智能终端获取了弱势人群的声音以及该弱势人群
的位置信息,因此有助于智能终端的持有者判断弱势人群是否处于危险之中,
减少误判的概率。并且,由于在弱势人群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才采用MIC检
测该弱势人群周围的声音,减少了MIC的工作时间,节省了智能设备的电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在存储于一计算机
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