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10041385.2
2004.07.12
CN1593310A
2005.03.16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A47J31/00; A47J31/06; A47J31/18; A47J31/44
李文庆;
李文庆
518126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鹤洲新工业区一幢华兴辉四楼世界(国际)公司内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孙仿卫
一种自动泡茶机,包括泡茶机本体、设置在所述的泡茶机本体上的支撑板、可分离地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冲茶杯、设置所述的冲茶杯内的过滤网,所述的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保温杯。所述的冲茶杯与保温杯之间通过水流通道相连通,在所述的水流通道内设置有水阀。泡好的茶汁可从冲茶杯内流入保温杯内,由于保温杯内的茶汁不会变凉,可避免茶汁被氧化,使用安全方便,保证了所泡茶汁的质量。
1、 一种自动泡茶机,包括泡茶机本体[26]、设置在所述的泡茶机本体[26]上的支撑板[5]、可分离地设置在支撑板[5]上的冲茶杯[4]、设置所述的冲茶杯[4]内的过滤网[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5]的下侧设置有保温杯[3],所述的冲茶杯[4]与保温杯[3]之间通过水流通道相连通,在所述的水流通道内设置有水阀。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茶机本体[26]的下部设置有电热盘[6],所述的保温杯[3]放置于所述的电热盘[6]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茶机本体[26]上设置有水箱[1],所述的水箱[1]上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的进水管[2]抵靠在电热盘[6]上,并且在所述的进水管[2]经过电热盘[6]后连接有出水管[8],所述的出水管[8]的出水口部位于所述的冲茶杯[4]内。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茶杯[4]侧部的泡茶机本体[26]上设有上微动开关[12],所述的上微动开关[12]上的触头与所述的冲茶杯[4]相抵触,所述的上微动开关[12]与电热盘[6]相串联。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流通道为开在所述的支撑板[5]上的导流槽[19],所述的冲茶杯[4]的底部设有冲茶杯滴漏嘴[18],所述的冲茶杯滴漏嘴[18]插在导流槽[19]的上口部,所述的导流槽[19]的下口部对着所述的保温杯[3]的上口部。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阀为可移开的出水挡塞[20],所述的出水挡塞[20]位于导流槽[19]的下口部。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挡塞[20]与时间控制器相连接。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控制器包括通过挡塞翘板支撑杆[17]与所述的支撑板[5]相枢轴连接的挡塞翘板[16]、设置于所述的泡茶机本体[26]上的电磁线圈[21]、与所述的电磁线圈[21]相电连接的定时器[15],所述的出水挡塞[20]设置在挡塞翘板[16]的一端部,所述的电磁线圈[21]上设置有衔铁[14],所述的衔铁[14]位于挡塞翘板[16]的另一端部的侧面。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塞翘板[16]为角形的翘板。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杯[3]侧部的泡茶机本体[26]上设置有下微动开关[11],所述的下微动开关[11]上的触头与所述的保温杯[3]相抵触,所述的下微动开关[11]与所述的定时器[15]相电连接。
自动泡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泡茶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泡茶机在泡茶机本体上设置冲茶杯,热水流进冲茶杯内冲泡茶汁,而冲茶杯内的过滤网自动将茶汁和茶叶分开。但在使用这种泡茶机泡好茶后,必须及时将茶汁倒出,否则茶叶和茶汁忘记分离会导致茶变苦;并且如果将茶汁倒出,饮用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喝完,否则茶汁变凉后即被氧化而不能饮用,使用这种泡茶机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茶汁和茶叶及时分离并使茶汁保温的自动泡茶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泡茶机,包括泡茶机本体、设置在所述的泡茶机本体上的支撑板、可分离地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冲茶杯、设置所述的冲茶杯内的过滤网,所述的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保温杯。所述的冲茶杯与保温杯之间通过水流通道相连通,在所述的水流通道内设置有水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泡好的茶汁可从冲茶杯内流入保温杯内,由于保温杯内的茶汁不会变凉,可避免茶汁被氧化,使用安全方便,保证了所泡茶汁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附图2为冲茶杯与挡塞翘板以及导流槽等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3为电磁线圈和衔铁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组装图; 附图4为本发明在拆开冲茶杯和保温杯后的主视图; 其中:1、水箱;2、进水管;3、保温杯;4、冲茶杯;5、支撑板;6、电热盘;7、底座;8、出水管;9、进水挡塞;10、进水口;11、下微动开关;12、上微动开关;13、过滤网;14、衔铁;15、定时器;16、挡塞翘板;17、挡塞翘板支撑杆;18、冲茶杯滴漏嘴;19、导流槽;20、出水挡塞;21、电磁线圈;22、翘板弹簧;23、衔铁弹簧;24、衔铁塑料部分;25、衔铁金属部分;26、泡茶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附图4,一种自动泡茶机,包括泡茶机本体26、设置在所述的泡茶机本体26上的支撑板5、可分离地设置在支撑板5上的冲茶杯4、设置所述的冲茶杯4内的过滤网13,所述的支撑板5的下侧设置有保温杯3。所述的冲茶杯4与保温杯3之间通过水流通道相连通,在所述的水流通道内设置有水阀。所述的泡茶机本体26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所述的底座7上设置有电热盘6,所述的保温杯3放置于所述的电热盘6上。参见附图1-附图2,所述的水流通道为开在所述的支撑板5上的导流槽19,所述的冲茶杯4的底面设有冲茶杯滴漏嘴18,所述的冲茶杯滴漏嘴18插在导流槽19的上口部,所述的水阀为可移开的出水挡塞20,出水挡塞20位于导流槽19的下口部。 参见附图1,所述的泡茶机本体26上设置有水箱1,所述的水箱1上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的进水管2抵靠在电热盘6上,并且在所述的进水管2经过电热盘6后连接有出水管8,所述的出水管8的端部插在所述的冲茶杯4的开口部。所述的进水管2具有进水口10,所述的进水口10内设置有进水挡塞9。冷水自进水口10进入进水管2后经电热盘6加热,热水便可从出水管8中流入冲茶杯4内。 参见附图1-附图2,所述的出水挡塞20与时间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时间控制器包括通过挡塞翘板支撑杆17与所述的支撑板5相枢轴连接的挡塞翘板16、设置于所述的泡茶机本体26上的电磁线圈21、与所述的电磁线圈21相电连接的定时器15,所述的挡塞翘板16与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翘板弹簧22。所述的出水挡塞20设置在挡塞翘板16的一端部,所述的电磁线圈21上弹性地设置有衔铁14,所述的衔铁14可脱离地抵触挡塞翘板16的另一端部。当所述地衔铁14抵触挡塞翘板16时,所述的出水挡塞20脱离所述的导流槽19;当所述的衔铁14与所述的挡塞翘板16相分离时,所述的出水挡塞20塞住所述的导流槽19。挡塞翘板16的形状可作多种变化,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挡塞翘板16为角形的翘板。参见附图3,所述的衔铁14包括衔铁塑料部分24和衔铁金属部分25。 利用翘板弹簧22,使挡塞翘板16及进水挡塞20常保持将导流槽19塞住,使上方之冲茶杯4内的水不易流下来。电磁线圈21及衔铁14组装后,电磁线圈21在没通电而没磁性之情况下,衔铁金属部分25因衔铁弹簧23的张力而向电磁线圈21的后方露出,当通电后的电磁线圈21有了磁性后,会将后端的衔铁金属部分25吸住,此时会让前端的衔铁塑料部分24向左露出更大部分,这时便可推开角形的挡塞翘板16,进水挡塞20脱离导流槽19,使上面浸泡好的茶汁顺着冲茶杯滴漏口18及导流槽19滴到下方的保温杯3中,由电热盘6去保温,如此的茶汁,因温度在75℃-85℃之间,不容易氧化或滋生细菌。而电磁线圈21与定时器15电连接,定时器15可控制茶叶及水的浸泡时间,等时间一到,便让电磁线圈21通电,可开启进水挡塞20,使茶汁流到保温杯3中保温;如此一来,因就各种茶叶之冲泡时间不同,便可由定时器15来选择控制,泡各种不同的茶也非常简单。 为了保证安全性,参见附图4,所述的冲茶杯4侧部的泡茶机本体26上设有上微动开关12,所述的上微动开关12上的触头与所述的冲茶杯4相抵触,所述的上微动开关12与电热盘6相电连接。当冲茶杯4被拆下来时,上微动开关12即断电,电热盘6不通电,热水自然不会由出水管8中冲出来。所述的保温杯3侧部的泡茶机本体26上设置有下微动开关11,所述的下微动开关11上的触头与所述的保温杯3相抵触,所述的下微动开关11与所述的定时器15相电连接。当保温杯3被拆下来时,下微动开关11断电,使总电源及定时器15均停止供电,这时电磁线圈21不通电,冲茶杯4的茶汁就不会流下来。
《自动泡茶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泡茶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自动泡茶机,包括泡茶机本体、设置在所述的泡茶机本体上的支撑板、可分离地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冲茶杯、设置所述的冲茶杯内的过滤网,所述的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保温杯。所述的冲茶杯与保温杯之间通过水流通道相连通,在所述的水流通道内设置有水阀。泡好的茶汁可从冲茶杯内流入保温杯内,由于保温杯内的茶汁不会变凉,可避免茶汁被氧化,使用安全方便,保证了所泡茶汁的质量。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