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49937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8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06551.7

申请日:

2010.10.12

公开号:

CN101972878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K 9/00申请日:20101012|||公开

IPC分类号:

B23K9/00; B23K9/16

主分类号:

B23K9/00

申请人:

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逊

地址: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龙都南路1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代理人:

陈惠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尤其是用于含硫量高的炼油设备、腐蚀性强的石油化工设备、管道以及高参数的动力装置以及海水等氯离子腐蚀的环境中的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该工艺有利于双相不锈钢焊接的特定保护气体,同时对焊接工艺中所限定的线能量和层间温度进行了调整,从而使得能克服如前所述的现有焊接工艺的不利缺陷,得到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比例相当的金相组织(铁素体含量30-70%),用该焊接工艺获得的焊接接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强度和硬度高,特别是其屈服强度约为奥氏体不锈钢的两倍;良好的抗热疲劳性能、耐点腐蚀、缝隙腐蚀和晶间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焊接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1) 对焊接材料进行 V 形对接焊缝, 焊接位置为全位置 ; (2) 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 : 采用钨极氩弧焊, 电源极性为直流正接, 采用 100 % 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背面保护气体, 所述混合气体为按体积计 90%氮气和 10%氢气的混合气体, 流量为 6-10L/min, 正面采用 98%氩气 +2%氮气的混合气体作为保 护气体, 流量为 8-15L/min ; 在该步骤中控制线能量为 10-30KJ/cm, 同时随时测量层间温 度, 使层间温度控制为≤ 250℃, 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 ; (3) 填充盖面焊接 : 采用手工电弧焊, 电源极性为直流反接, 盖面焊接, 线能量控制在 20-40KJ/cm, 同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使层间温度控制为≤ 250℃, 直至填充盖面完成, 层间 清理采用不锈钢砂轮片打磨 ; (4) 后处理 : 焊接完成后, 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焊接工艺, 在步骤 (1) 中, 焊接材料的壁厚 T ≤ 19mm, 其为单 V 坡 口。
3: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焊接工艺, 在步骤 (1) 中, 焊接材料的壁厚 TT > 19mm 时, 其复合 V 型坡口。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焊接工艺, 在步骤 (2) 中, 焊接材料的壁厚≤ 3mm 时, 线能量为 10-20KJ/cm。
5: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焊接工艺, 在步骤 (2) 中, 焊接材料的壁厚为 3-12mm 时, 线能量为 20-30KJ/cm。
6: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焊接工艺, 在步骤 (3) 中, 焊接材料的壁厚为 3-12mm 时, 线能量为 20-30KJ/cm。
7: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焊接工艺, 在步骤 (3) 中, 焊接材料的壁厚> 12mm 时, 线能量为 30-40KJ/cm。
8: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焊接工艺, 该工艺应用于双相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的 焊接、 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以及双相不锈钢与 316L 的焊接。

说明书


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 尤其是用于含硫量高的炼油设备、 腐蚀 性强的石油化工设备、 管道以及高参数的动力装置以及海水等氯离子腐蚀的环境中的双相 不锈钢的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双相不锈钢是近几年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材料。它有多种型号, 单是列 入了 ASME 规范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的钢种就有 25 种, 其分类 号为 P10H。由于双相不锈钢的显微组织是奥氏体 + 铁素体结构, 因此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 力。双相不锈钢具有比 316L 奥氏体不锈钢 ( 如下简称 316L) 更好的抗应力腐蚀裂纹的能 力, 特别在 H2S 介质中是如此, 它是目前国内外含 Ni 元素最低的、 抗应力腐蚀良好且具有优 良焊接特性的新型材料。不仅如此, 它还具有良好的耐点腐蚀、 缝隙腐蚀和晶间腐蚀性能。 由于显微组织中有大量的铁素体相, 双相不锈钢的强度和硬度很高。 强度高, 特别是其屈服 强度约为奥氏体不锈钢的两倍 (SAFUREX : SA790UNS S32906 材料的屈服强度就远远高于两 倍 ), 使之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 用双相不锈钢代替奥氏体不锈钢, 可大大减少设备的结构 尺寸和管道的壁厚, 降低设备制造成本。 硬度高, 使之宜应用于含有磨损固体质点的工艺系 统和高流速的蒸汽系统。 双相不锈钢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 加上良好的导热性, 使之具有良 好的抗热疲劳性能, 有利于设备衬里和复合板的生产。 此外, 双相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热加 工性能和冷加工硬化效应。
     以上所列双相不锈钢的特性, 展示了它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内外已逐步地被应 用于含硫量高的炼油设备、 腐蚀性强的化工设备、 管道以及高参数的动力装置以及海水等 氯离子腐蚀的环境。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它将在它将在石油化工、 近海工程、 船舶建造、 输油 输气管线、 造纸机械等领域逐步取代 316L, 使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国内外双相不锈钢的焊接都是在原有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 对双相不锈钢的焊接, 要求线能量不能大于 15KJ/cm, 层间温度不超过 150℃, 保护气体一 般采用 99.99%氩气, 以及后来的 98-99%氩气 +1-2%氮气, 这些都是在焊接奥氏体不锈钢 所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沿用到现在。 但该沿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具有多 种不足。
     1、 目前采用的氩气或 98-99%氩气 +1-2%氮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 但由于在焊接 过程中, 合金元素 N 会有一定的损失, 这样就抑制了铁素体组织向奥氏体组织的转变。焊缝 金属中的铁素体组织含量容易出现超标现象。而本申请人经长时间的大量研究发现 : 在采 100%氮气或 90%氮气 +10%氢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 用 98% Ar+2% N2 作为正面保护气体, 时, 可以使铁素体组织能更好的向奥氏体组织转变, 保证获得合理的相比例, 用纯氮做背面 保护气体, 能有效地抑制了铬的氮化物的生成, 提高抗点蚀能力 ; 采用 90%氮气 +10%氢气 做为背面保护气体时, 由于氮气中加入约 10%的氢气, 氢作为脱氧剂, 可使底层焊道的内表 面完全避免氧化膜, 进一步改善抗点蚀能力。同时, 氢的加入可提高焊接熔池的流动性, 有
     利于获得良好成形的底层焊道。
     2、 现有的焊接工艺限定线能量的范围是 5-20KJ/cm, 由于严格限制了范围, 因而造 成焊接程序复杂, 焊接时间较长, 焊接速度慢 ; 而申请人发现在焊接过程中, 采用 10-40KJ/ cm 的线能量, 对提高焊接接头的冲击值、 抗点蚀能力有利, 而对而对 σs、 σb 和抗 Scc 能力 无明显有害的影响。
     3、 现有的焊接工艺中严格限制了层间温度, 且不大于 150℃, 使焊接工作受到了很 大限制。其实在双相不锈钢中, 由于铁素体与奥氏体的比例合适, 因此形成 σ 相的倾向很 小。 要使这种脆化能被检测出来也需要在 475℃停留好几个小时。 因此, 过度的层间温度控 制没有意义。
     而本申请欲克服这些缺陷, 提供效果更好的双相不锈钢焊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双相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之间, 以及双相不锈钢与碳钢或 316L 之间的焊接特点, 提供一套新的焊接工艺, 所述双相不锈钢指国际上采用的双相不锈 钢, 例如型号为 Cr18 型、 Cr23 型 ( 不含 Mo)、 Cr22 型、 Cr25 型的双相不锈钢。本发明的工 艺具有节约氩气、 提高焊接质量、 减少工时等多个优点。
     特别地, 本发明的焊接工艺采用了有利于双相不锈钢焊接的特定保护气体, 同时 对焊接工艺中所限定的线能量和层间温度进行了调整, 从而使得能克服如前所述的现有焊 接工艺的不利缺陷, 达到更优良的焊接效果
     本发明的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该焊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
     (1) 对焊接材料进行 V 形对接焊缝, 焊接位置为全位置 ;
     (2) 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 : 采用钨极氩弧焊, 电源极性为直流正接, 采用 100%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背面保护气体, 所述混合气体为按体积计 90%氮 气和 10%氢气的混合气体, 流量为 6-10L/min, 正面采用 98%氩气 +2%氮气的混合气体作 为保护气体, 流量为 8-15L/min ; 在该步骤中控制线能量为 10-30KJ/cm, 同时随时测量层间 温度, 使层间温度控制为≤ 250℃, 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 ;
     (3) 填充盖面焊接 : 采用手工电弧焊, 电源极性为直流反接, 填充盖面焊接, 线能 量控制在 20-40KJ/cm, 同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使层间温度控制为≤ 250℃, 直至填充盖面 完成, 层间清理采用不锈钢砂轮片打磨 ;
     (4) 后处理 : 焊接完成后, 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上述焊接工艺可以应用于双相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的焊接、 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 焊接以及双相不锈钢与 316L 的焊接。
     在步骤 (1) 的 V 形对接焊缝步骤中, 当壁厚 T ≤ 19mm 时为单 V 坡口 ; T > 19mm 时 为复合 V 型坡口。坡口角度 α : 35±2.5°、 β10° ; 间隙 b : 为 2-4mm ; 钝边 p : 0.8-2.5mm ; 在双相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 碳钢、 316L 的焊接工艺中, 进行组对 ;
     在 步 骤 (2) 中, 采 用 钨 极 氩 弧 焊 机, 优 选 采 用 WS-400IGBT ; 焊丝为瑞典 SAFUREXφ2.4、 AWS : ER2209、 ER316Lφ2.4、 瑞典 φ2.4Sandvik25、 22、 2L Mn 焊丝, 在实际 操作过程中根据焊接材料的不同进行选择 ; 当壁厚≤ 3mm, 线能量为 10-20KJ/cm ; 壁厚为
     3-12mm 时, 线能量为 20-30KJ/cm ;
     在 步 骤 (3) 中, 焊 机 为 ZX7-400IGBT, 焊 条 为 瑞 典 SAFUREXφ3.2、 AWS : E2209、 E309Lφ3.2( 堆焊焊条 )、 E316Lφ3.2、 瑞典 φ3.2Sandvik25、 22、 2L Mn 焊条, 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根据焊接材料的不同进行选择 ; 当壁厚为 3-12mm, 线能量为 20-30KJ/cm ; 当壁厚> 12mm, 线能量为 30-40KJ/cm。
     效果方面 : 焊接完成后, 进行 X 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 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 铁素含量, 铁素体含量控制在 30-70%。
     双相不锈钢是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材料, 在国外, 特别在西欧与日本应 用较广。在国内, 双相不锈钢的焊接也不乏实例。但都是按照传统的工艺进行焊接, 工艺复 杂, 焊接严格, 程序多, 必须严格控制层间温度, 线能量的大小, 因而焊接速度慢。而我公司 总结出的新工艺, 具有节约氩气、 提高焊接质量、 减少工时, 提高速度等特点。 由于加快了双 相不锈钢焊接的速度, 提高了焊接质量, 从而加快了化工建设的速度。
     采用该技术, 可以得到奥氏体 (γ) 与铁素体 (α) 的比例大体相当的双相不锈钢 ( 铁素体含量控制在 30-70% ), 接头具有良好的抗应力腐蚀裂纹能力、 耐点腐蚀、 缝隙腐蚀 及腐蚀疲劳性能, 强度和硬度很高,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它将在它将在石油化工、 近海工程、 船舶建造等领域逐步取代 316L。
     如下详细描述在双相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的焊接、 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以及 双相不锈钢与 316L 的焊接工艺中的具体步骤 :
     一、 双相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的焊接
     1、 采用 V 形对接焊缝, 当壁厚 T ≤ 19mm 时为单 V 坡口。T > 19mm 时为复合 V 型坡 口。坡口角度 α : 35±2.5°、 β10°; 间隙 b : 为 2-4mm ; 钝边 p : 0.8-2.5mm, 进行组对, 焊接 位置为全位置。
     2、 当管径≤ 57 且壁厚≤ 3 时, 宜使用全氩弧焊 (GTAW) 代替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 焊填充盖面。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 采用钨极氩弧焊, 选用氩弧焊机为 WS-400IGBT, 电 源极性为直流正接, 用 100%氮气或 90%氮气 +10%氢气 ( 体积百分比 ) 做为背面保护气 体, 流量为 6-10L/min, 正面采用 98%氩气 +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 流量为 8-15L/ min。焊丝为瑞典 SAFUREXφ2.4 或 AWS : ER2209, 当壁厚≤ 3mm, 线能量为 10-20KJ/cm ; 壁厚 为 3-12mm 时, 线能量为 20-30KJ/cm ; 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 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使层间温 度控制为≤ 250℃, 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
     4、 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焊机为 ZX7-400IGBT, 电源 极性为直流反接, 焊条为瑞典 SAFUREXφ3.2 或 AWS : E2209, 持证焊工进行填充、 盖面焊接, 当壁厚为 3-12mm, 线能量为 20-30KJ/cm ; 当壁厚> 12mm, 线能量为 30-40KJ/cm, 在焊接过程 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保持层间温度≤ 250℃, 直至焊接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专用的不锈钢 砂轮片打磨。
     5、 焊接完成后, 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6、 以上工作完成后, 进行 X 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 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铁 素含量, 铁素体含量控制在 30-70%。
     二、 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有两种方式 : 一种是在正式焊接之前首先在碳钢一侧用过渡焊条 E309L 堆焊一过 渡层, 然后打磨光滑并与另一侧的双相不锈钢采用上述坡口形式组对, 进行焊接。 采用瑞典 焊丝 SAFUREXφ2.4 或 AWS : ER2209 施焊, 具体如下 :
     1、 采用 V 形对接焊缝, 当壁厚 T ≤ 19mm 时为单 V 坡口。T > 19mm 时为复合 V 型坡 口。坡口角度 α : 35±2.5°、 β10°; 间隙 b : 为 2-4mm ; 钝边 p : 0.8-2.5mm。焊接位置为全 位置。
     2、 当管径≤ 57 且壁厚≤ 3 时, 宜使用全氩弧焊 (GTAW) 代替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 焊填充盖面。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 采用钨极氩弧焊, 选用氩弧焊机为 WS-400IGBT, 电 源极性为直流正接, 用 100%氮气或 90%氮气 +10%氢气 ( 体积百分比 ) 做为背面保护气 体, 流量为 6-10L/min, 正面采用 98%氩气 +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 流量为 8-15L/ min。焊丝为瑞典 SAFUREXφ2.4 或 AWS : ER2209, 当壁厚≤ 3mm, 线能量为 10-20KJ/cm ; 壁厚 为 3-12mm 时, 线能量为 20-30KJ/cm ; 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 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使层间温 度控制为≤ 250℃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
     4、 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焊机为 ZX7-400IGBT, 电源 极性为直流反接, 焊条为瑞典 SAFUREXφ3.2 或 AWS : E2209, 持证焊工进行填充、 盖面焊接, 当壁厚为 3-12mm, 线能量为 20-30KJ/cm ; 当壁厚> 12mm, 线能量为 30-40KJ/cm, 在焊接过程 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保持层间温度≤ 250℃, 直至焊接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专用的不锈钢 砂轮片打磨。 5、 焊接完成后, 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6、 以上工作完成后, 进行 X 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 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铁 素含量, 铁素体含量控制在 30-70%。
     第二种方式是直接用 25-22-2 型焊接材料施焊。具体如下 :
     1、 采用 V 形对接焊缝, 当壁厚 T ≤ 19mm 时为单 V 坡口。T > 19mm 时为复合 V 型坡 口。坡口角度 α : 35±2.5°、 β10°; 间隙 b : 为 2-4mm ; 钝边 p : 0.8-2.5mm。焊接位置为全 位置。
     2、 当管径≤ 57 且壁厚≤ 3 时, 宜使用全氩弧焊 (GTAW) 代替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 焊填充盖面。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 采用钨极氩弧焊, 选用氩弧焊机为 WS-400IGBT, 电 源极性为直流正接, 用 100%氮气或 90%氮气 +10%氢气 ( 体积百分比 ) 做为背面保护气 体, 流量为 6-10L/min, 正面采用 98%氩气 +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 流量为 8-15L/ min。焊丝为瑞典 φ2.4Sandvik25、 22、 2L Mn 焊丝, 当壁厚≤ 3mm, 线能量为 10-20KJ/cm ; 壁 厚为 3-12mm 时, 线能量为 20-30KJ/cm ; 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 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使层间 温度控制为≤ 250℃, 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
     4、 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焊机为 ZX7-400IGBT, 电源 极性为直流反接, 焊条为瑞典 SAFUREXφ3.2Sandvik25、 22、 2L Mn 焊条, 持证焊工进行填充、 盖面焊接, 当壁厚为 3-12mm, 线能量为 20-30KJ/cm ; 当壁厚> 12mm, 线能量为 30-40KJ/cm, 在焊接过程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保持层间温度≤ 250℃, 直至焊接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专 用的不锈钢砂轮片打磨。
     5、 焊接完成后, 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6、 以上工作完成后, 进行 X 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 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铁 素含量, 铁素体含量控制在 30-70%。
     三、 双相不锈钢与 316L 的焊接
     1、 采用 V 形对接焊缝, 当壁厚 T ≤ 19mm 时为单 V 坡口。T > 19mm 时为复合 V 型坡 口。坡口角度 α : 35±2.5°、 β10°; 间隙 b : 为 2-4mm ; 钝边 p : 0.8-2.5mm, 进行组对, 焊接 位置为全位置。
     2、 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 采用钨极氩弧焊, 选用氩弧焊机为 WS-400IGBT, 电 源极性为直流正接, 用 100%氮气或 90%氮气 +10%氢气 ( 体积百分比 ) 做为背面保护气 体, 流量为 6-10L/min, 正面采用 98%氩气 +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 流量为 8-15L/ min。焊丝为瑞典 φ2.4, ER316L 或 Sandvik25、 22、 2L Mn 焊丝, 当壁厚≤ 3mm, 线能量为 10-20KJ/cm ; 壁厚为 3-12mm 时, 线能量为 20-30KJ/cm ; 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 并随时测量层 间温度, 使层间温度控制为≤ 250℃, 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
     4、 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焊机为 ZX7-400IGBT, 电源 极性为直流反接, 焊条为瑞典 φ3.2, E316L 或 Sandvik25、 22、 2L Mn 焊条, 持证焊工进行填 充、 盖面焊接, 当壁厚为 3-12mm, 线能量为 20-30KJ/cm ; 当壁厚> 12mm, 线能量为 30-40KJ/ cm, 在焊接过程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保持层间温度≤ 250℃, 直至焊接完成。 层间清理采用 专用的不锈钢砂轮片打磨。 5、 焊接完成后, 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6、 以上工作完成后, 进行 X 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 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铁 素含量, 铁素体含量控制在 30-70%。
     附图说明
     附图 1 焊接坡口示意图 T 为试件厚度 ; α 为坡口角度 β 为坡口角度 b 为间隙 p 为钝边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双相不锈钢之间、 双相不锈钢与碳钢之间以及双相不锈钢与 316L 之间 的焊接工艺, 其中双相不锈钢采用瑞典 Sandvik 公司提供的 φ219×12.7mm 的 SAFUREX 双 相不锈钢管道。
     实例一、 双相不锈钢 SAFUREX 与双相不锈钢 SAFUREX 的焊接
     1、 采用单 V 形对接焊缝。坡口角度 α : 35±2.5° ; 间隙 b : 为 2-4mm ; 钝边 p : 0.8-2.5mm, 进行组对, 焊接位置为 6G(45°固定焊 )。
     2、 双相不锈钢焊接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3、 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 采用钨极氩弧焊, 选用氩弧焊机为 WS-400IGBT, 电源 极性为直流正接, 用 100%氮气或 90%氮气 +10%氢气做为背面保护气体, 流量为 6-10L/ min, 正面采用 98 %氩气 +2 %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 流量为 8-15L/min。焊丝为瑞 典 SAFUREXφ2.4 或 AWS : ER2209, 当壁厚≤ 3mm, 线能量为 10-20KJ/cm ; 壁厚为 3-12mm 时, 线能量为 20-30KJ/cm ; 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 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使层间温度控制为 ≤ 250℃, 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
     4、 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焊机为 ZX7-400IGBT, 电源 极性为直流反接, 焊条为瑞典 SAFUREXφ3.2 或 AWS : E2209, 持证焊工进行填充、 盖面焊接, 壁厚为 3-12mm 时, 线能量为 20-30KJ/cm ; 当壁厚> 12mm, 线能量为 30-40KJ/cm, 在焊接过 程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保持层间温度≤ 250℃, 直至焊接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专用的不锈 钢砂轮片打磨。
     5、 焊接完成后, 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6、 以上工作完成后, 100%着色检验, 100%的射线透视, 无缺陷。可以得到奥氏体 (γ) 与铁素体 (α) 的比例大体相当的双相不锈钢 ( 铁素体含量控制在 30-70% ), 接头具 有良好的抗应力腐蚀裂纹能力、 耐点腐蚀、 缝隙腐蚀及腐蚀疲劳性能, 强度和硬度很高, 相 关试验结果如下 :
     1)、 铁素体测定 : 对试件进行铁素体检查, 其结果符合要求。详见下表 1。 表 1 铁素体测定值 焊接工艺 GTAW SMAW 规定铁素体含量 30-70% 30-70% 实测铁素体含量 40-56% 39-55%
     2)、 焊接接头理化性能试验 : ①、 根据 ASME 标准对该焊接接头进行理学性能测试, 焊接接头硬度测试结果见表 表 2 焊接接头硬度测试结果 (HV10) 母材组合 位置 母材 热影 熔敷 热影 母材 堆焊
     ②、 焊接接头铁素体含量、 焊缝硬度与线能量之间的变化如下表 3 表 3 接头铁素体含量与硬度随线能量变化情况表
     ③、 焊接接头理化等试验结果见表 4 表 4 试验结果
     实例二、 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
     有两种方式 : 一种是在正式焊接之前首先在碳钢一侧用过渡焊条 E309L 堆焊一过 渡层, 然后打磨光滑并与另一侧的双相不锈钢组对, 进行焊接。具体如下 :
     1、 采用单 V 形对接焊缝。坡口角度 α : 35±2.5° ; 间隙 b : 为 2-4mm ; 钝边 p : 0.8-2.5mm。焊接位置为焊接位置为 6G(45°固定焊 )。
     2、 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 采用钨极氩弧焊, 选用氩弧焊机为 WS-400IGBT, 电 源极性为直流正接, 用 100%氮气或 90%氮气 +10%氢气 ( 体积百分比 ) 做为背面保护气 体, 流量为 6-10L/min, 正面采用 98%氩气 +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 流量为 8-15L/ min。焊丝为瑞典 SAFUREXφ2.4 或 AWS : ER2209, 当壁厚≤ 3mm, 线能量为 10-20KJ/cm ; 壁厚 为 3-12mm 时, 线能量为 20-30KJ/cm ; 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 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使层间温 度控制为≤ 250℃, 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
     4、 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焊机为 ZX7-400IGBT, 电源 极性为直流反接, 焊条为瑞典 SAFUREXφ3.2 或 AWS : E2209, 持证焊工进行填充、 盖面焊接, 当壁厚为 3-12mm, 线能量为 20-30KJ/cm ; 当壁厚> 12mm, 线能量为 30-40KJ/cm, 在焊接过程 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保持层间温度≤ 250℃, 直至焊接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专用的不锈钢 砂轮片打磨。
     5、 焊接完成后, 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6、 以上工作完成后, 进行 X 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 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铁 素含量, 铁素体含量控制在 30-70%。
     第二种是直接用 25-22-2 型焊接材料施焊。具体如下 :
     1、 采用单 V 形对接焊缝。坡口角度 α : 35±2.5° ; 间隙 b : 为 2-4mm ; 钝边 p : 0.8-2.5mm。焊接位置为焊接位置为 6G(45°固定焊 )。
     2、 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 采用钨极氩弧焊, 选用氩弧焊机为 WS-400IGBT, 电 源极性为直流正接, 用 100%氮气或 90%氮气 +10%氢气 ( 体积百分比 ) 做为背面保护气 体, 流量为 6-10L/min, 正面采用 98%氩气 +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 流量为 8-15L/ min。瑞典焊丝 φ2.4, Sandvik25、 22、 2L Mn, 当壁厚≤ 3mm, 线能量为 10-20KJ/cm ; 壁厚为
     3-12mm 时, 线能量为 20-30KJ/cm ; 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 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使层间温度 控制为≤ 250℃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
     4、 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焊机为 ZX7-400IGBT, 电源 极性为直流反接, 焊条为瑞典 φ3.2, Sandvik25、 22、 2L Mn, 持证焊工进行填充、 盖面焊接, 当壁厚为 3-12mm, 线能量为 20-30KJ/cm ; 当壁厚> 12mm, 线能量为 30-40KJ/cm, 在焊接过程 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保持层间温度≤ 250℃, 直至焊接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专用的不锈钢 砂轮片打磨。
     5、 焊接完成后, 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6、 以上工作完成后, 进行 X 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 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铁 素含量, 铁素体含量控制在 30-70%。
     8、 对根层焊道和最终焊缝做 100%着色检验, 100%的射线透视, 硬度检验, 铁素体 测定、 晶间腐蚀试验, 抗点蚀试验等。
     9、 铁素体测定 : 对试件进行铁素体检查, 其结果符合要求。详见下表 5。
     表 5 铁素体测定值
     焊接工艺 GTAW SMAW
     规定铁素体含量 30-70% 30-70%实测铁素体含量 42-55% 38-62%10、 焊接接头理化性能试验 : ①、 根据 ASME 标准对该焊接接头进行理学性能测试, 焊接接头硬度测试结果见表 表 6 焊接接头硬度测试结果 (HV10)6
     ②、 焊接接头铁素体含量、 焊缝硬度与线能量之间的变化如下表 7 表 7 接头铁素体含量与硬度随线能量变化情况表
     ③、 焊接接头理化等试验结果见表 8 表 8 试验结果
     实例三、 双相不锈钢与 316L 的焊接
     1、 采用单 V 形对接焊缝。坡口角度 α : 35±2.5° ; 间隙 b : 为 2-4mm ; 钝边 p : 0.8-2.5mm, 进行组对, 焊接位置为焊接位置为 6G(45°固定焊 )。
     2、 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 采用钨极氩弧焊, 选用氩弧焊机为 WS-400IGBT, 电 源极性为直流正接, 用 100%氮气或 90%氮气 +10%氢气 ( 体积百分比 ) 做为背面保护气 体, 流量为 6-10L/min, 正面采用 98%氩气 +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 流量为 8-15L/ min。焊丝为瑞典 φ2.4, ER316L 或 Sandvik25、 22、 2L Mn 焊丝, 当壁厚≤ 3mm, 线能量为 10-20KJ/cm ; 壁厚为 3-12mm 时, 线能量为 20-30KJ/cm ; 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 并随时测量层 间温度, 使层间温度控制为≤ 250℃, 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
     4、 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焊机为 ZX7-400IGBT, 电源 极性为直流反接, 焊条为瑞典 φ3.2, E316L 或 Sandvik25、 22、 2L Mn 焊条, 持证焊工进行填 充、 盖面焊接, 当壁厚为 3-12mm, 线能量为 20-30KJ/cm ; 当壁厚> 12mm, 线能量为 30-40KJ/ cm, 在焊接过程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 保持层间温度≤ 250℃, 直至焊接完成。 层间清理采用 专用的不锈钢砂轮片打磨。
     5、 焊接完成后, 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6、 以上工作完成后, 进行 X 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 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铁 素含量, 铁素体含量控制在 30-70%。
     9、 铁素体测定 : 对试件进行铁素体检查, 其结果符合要求。详见下表 9。
     表 9 铁素体测定值
     焊接工艺 GTAW SMAW
     规定铁素体含量 30-70% 30-70%实测铁素体含量 36-58% 35-60%10、 焊接接头理化性能试验 : ①、 根据 ASME 标准对该焊接接头进行理学性能测试, 焊接接头硬度测试结果见表 表 10 焊接接头硬度测试结果 (HV10)②、 焊接接头铁素体含量、 焊缝硬度与线能量之间的变化如下表 11 表 11 接头铁素体含量与硬度随线能量变化情况表
     ③、 焊接接头理化等试验结果见表 12 表 12 试验结果本发明的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已经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借鉴本发明的内容适当改变原料、 工艺条件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它目的, 其相 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内容, 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 易见的, 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72878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16CN101972878A*CN101972878A*(21)申请号 201010506551.7(22)申请日 2010.10.12B23K 9/00(2006.01)B23K 9/16(2006.01)(71)申请人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地址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龙都南路199号(72)发明人孙逊(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代理人陈惠莲(54) 发明名称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57) 摘要本发明涉及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尤其是用于含硫量高的炼油设备、腐蚀性。

2、强的石油化工设备、管道以及高参数的动力装置以及海水等氯离子腐蚀的环境中的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该工艺有利于双相不锈钢焊接的特定保护气体,同时对焊接工艺中所限定的线能量和层间温度进行了调整,从而使得能克服如前所述的现有焊接工艺的不利缺陷,得到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比例相当的金相组织(铁素体含量30-70),用该焊接工艺获得的焊接接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强度和硬度高,特别是其屈服强度约为奥氏体不锈钢的两倍;良好的抗热疲劳性能、耐点腐蚀、缝隙腐蚀和晶间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焊接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3 页 附图 1 。

3、页CN 101972880 A 1/1页21.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1)对焊接材料进行V形对接焊缝,焊接位置为全位置;(2)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电源极性为直流正接,采用100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背面保护气体,所述混合气体为按体积计90氮气和10氢气的混合气体,流量为6-10L/min,正面采用98氩气+2氮气的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体,流量为8-15L/min;在该步骤中控制线能量为10-30KJ/cm,同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使层间温度控制为250,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3)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电源极性为直流反接,盖面焊接,线能量控。

4、制在20-40KJ/cm,同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使层间温度控制为250,直至填充盖面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不锈钢砂轮片打磨;(4)后处理:焊接完成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的焊接工艺,在步骤(1)中,焊接材料的壁厚T19mm,其为单V坡口。3.根据权利要求1的焊接工艺,在步骤(1)中,焊接材料的壁厚TT19mm时,其复合V型坡口。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焊接工艺,在步骤(2)中,焊接材料的壁厚3mm时,线能量为10-20KJ/cm。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焊接工艺,在步骤(2)中,焊接材料的壁厚为3-12mm时,线能量为20-30KJ/cm。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

5、所述的焊接工艺,在步骤(3)中,焊接材料的壁厚为3-12mm时,线能量为20-30KJ/cm。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焊接工艺,在步骤(3)中,焊接材料的壁厚12mm时,线能量为30-40KJ/cm。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焊接工艺,该工艺应用于双相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以及双相不锈钢与316L的焊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72878 ACN 101972880 A 1/13页3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尤其是用于含硫量高的炼油设备、腐蚀性强的石油化工设备、管道以及高参数的动力装置以及海水等。

6、氯离子腐蚀的环境中的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背景技术0002 双相不锈钢是近几年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材料。它有多种型号,单是列入了ASME规范(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的钢种就有25种,其分类号为P10H。由于双相不锈钢的显微组织是奥氏体+铁素体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双相不锈钢具有比316L奥氏体不锈钢(如下简称316L)更好的抗应力腐蚀裂纹的能力,特别在H2S介质中是如此,它是目前国内外含Ni元素最低的、抗应力腐蚀良好且具有优良焊接特性的新型材料。不仅如此,它还具有良好的耐点腐蚀、缝隙腐蚀和晶间腐蚀性能。由于显微组织中有大。

7、量的铁素体相,双相不锈钢的强度和硬度很高。强度高,特别是其屈服强度约为奥氏体不锈钢的两倍(SAFUREX:SA790UNS S32906材料的屈服强度就远远高于两倍),使之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用双相不锈钢代替奥氏体不锈钢,可大大减少设备的结构尺寸和管道的壁厚,降低设备制造成本。硬度高,使之宜应用于含有磨损固体质点的工艺系统和高流速的蒸汽系统。双相不锈钢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加上良好的导热性,使之具有良好的抗热疲劳性能,有利于设备衬里和复合板的生产。此外,双相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和冷加工硬化效应。0003 以上所列双相不锈钢的特性,展示了它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内外已逐步地被应用于含硫量高的。

8、炼油设备、腐蚀性强的化工设备、管道以及高参数的动力装置以及海水等氯离子腐蚀的环境。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它将在它将在石油化工、近海工程、船舶建造、输油输气管线、造纸机械等领域逐步取代316L,使用越来越广泛。0004 目前国内外双相不锈钢的焊接都是在原有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对双相不锈钢的焊接,要求线能量不能大于15KJ/cm,层间温度不超过150,保护气体一般采用99.99氩气,以及后来的98-99氩气+1-2氮气,这些都是在焊接奥氏体不锈钢所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沿用到现在。但该沿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具有多种不足。0005 1、目前采用的氩气或98-99氩气+1-2氮气作为。

9、背面保护气体,但由于在焊接过程中,合金元素N会有一定的损失,这样就抑制了铁素体组织向奥氏体组织的转变。焊缝金属中的铁素体组织含量容易出现超标现象。而本申请人经长时间的大量研究发现:在采用98Ar+2N2作为正面保护气体,100氮气或90氮气+10氢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时,可以使铁素体组织能更好的向奥氏体组织转变,保证获得合理的相比例,用纯氮做背面保护气体,能有效地抑制了铬的氮化物的生成,提高抗点蚀能力;采用90氮气+10氢气做为背面保护气体时,由于氮气中加入约10的氢气,氢作为脱氧剂,可使底层焊道的内表面完全避免氧化膜,进一步改善抗点蚀能力。同时,氢的加入可提高焊接熔池的流动性,有说 明 书CN。

10、 101972878 ACN 101972880 A 2/13页4利于获得良好成形的底层焊道。0006 2、现有的焊接工艺限定线能量的范围是5-20KJ/cm,由于严格限制了范围,因而造成焊接程序复杂,焊接时间较长,焊接速度慢;而申请人发现在焊接过程中,采用10-40KJ/cm的线能量,对提高焊接接头的冲击值、抗点蚀能力有利,而对而对s、b和抗Scc能力无明显有害的影响。0007 3、现有的焊接工艺中严格限制了层间温度,且不大于150,使焊接工作受到了很大限制。其实在双相不锈钢中,由于铁素体与奥氏体的比例合适,因此形成相的倾向很小。要使这种脆化能被检测出来也需要在475停留好几个小时。因此,过。

11、度的层间温度控制没有意义。0008 而本申请欲克服这些缺陷,提供效果更好的双相不锈钢焊接工艺。发明内容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双相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之间,以及双相不锈钢与碳钢或316L之间的焊接特点,提供一套新的焊接工艺,所述双相不锈钢指国际上采用的双相不锈钢,例如型号为Cr18型、Cr23型(不含Mo)、Cr22型、Cr25型的双相不锈钢。本发明的工艺具有节约氩气、提高焊接质量、减少工时等多个优点。0010 特别地,本发明的焊接工艺采用了有利于双相不锈钢焊接的特定保护气体,同时对焊接工艺中所限定的线能量和层间温度进行了调整,从而使得能克服如前所述的现有焊接工艺的不利缺陷,达到更优良的焊接。

12、效果0011 本发明的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的技术方案如下:0012 一种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焊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0013 (1)对焊接材料进行V形对接焊缝,焊接位置为全位置;0014 (2)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电源极性为直流正接,采用100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背面保护气体,所述混合气体为按体积计90氮气和10氢气的混合气体,流量为6-10L/min,正面采用98氩气+2氮气的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体,流量为8-15L/min;在该步骤中控制线能量为10-30KJ/cm,同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使层间温度控制为250,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0015。

13、 (3)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电源极性为直流反接,填充盖面焊接,线能量控制在20-40KJ/cm,同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使层间温度控制为250,直至填充盖面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不锈钢砂轮片打磨;0016 (4)后处理:焊接完成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0017 上述焊接工艺可以应用于双相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以及双相不锈钢与316L的焊接。0018 在步骤(1)的V形对接焊缝步骤中,当壁厚T19mm时为单V坡口;T19mm时为复合V型坡口。坡口角度:352.5、10;间隙b:为2-4mm;钝边p:0.8-2.5mm;在双相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碳钢、316L的焊接工艺。

14、中,进行组对;0019 在步骤(2)中,采用钨极氩弧焊机,优选采用WS-400IGBT;焊丝为瑞典SAFUREX2.4、AWS:ER2209、ER316L2.4、瑞典2.4Sandvik25、22、2L Mn焊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焊接材料的不同进行选择;当壁厚3mm,线能量为10-20KJ/cm;壁厚为说 明 书CN 101972878 ACN 101972880 A 3/13页53-12mm时,线能量为20-30KJ/cm;0020 在步骤(3)中,焊机为ZX7-400IGBT,焊条为瑞典SAFUREX3.2、AWS:E2209、E309L3.2(堆焊焊条)、E316L3.2、瑞典3.2。

15、Sandvik25、22、2L Mn焊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焊接材料的不同进行选择;当壁厚为3-12mm,线能量为20-30KJ/cm;当壁厚12mm,线能量为30-40KJ/cm。0021 效果方面:焊接完成后,进行X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铁素含量,铁素体含量控制在30-70。0022 双相不锈钢是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新型不锈钢材料,在国外,特别在西欧与日本应用较广。在国内,双相不锈钢的焊接也不乏实例。但都是按照传统的工艺进行焊接,工艺复杂,焊接严格,程序多,必须严格控制层间温度,线能量的大小,因而焊接速度慢。而我公司总结出的新工艺,具有节约氩气、提高焊接质量、减少工时,。

16、提高速度等特点。由于加快了双相不锈钢焊接的速度,提高了焊接质量,从而加快了化工建设的速度。0023 采用该技术,可以得到奥氏体()与铁素体()的比例大体相当的双相不锈钢(铁素体含量控制在30-70),接头具有良好的抗应力腐蚀裂纹能力、耐点腐蚀、缝隙腐蚀及腐蚀疲劳性能,强度和硬度很高,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它将在它将在石油化工、近海工程、船舶建造等领域逐步取代316L。0024 如下详细描述在双相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以及双相不锈钢与316L的焊接工艺中的具体步骤:0025 一、双相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的焊接0026 1、采用V形对接焊缝,当壁厚T19mm时为单V坡口。T19m。

17、m时为复合V型坡口。坡口角度:352.5、10;间隙b:为2-4mm;钝边p:0.8-2.5mm,进行组对,焊接位置为全位置。0027 2、当管径57且壁厚3时,宜使用全氩弧焊(GTAW)代替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0028 3、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选用氩弧焊机为WS-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正接,用100氮气或90氮气+10氢气(体积百分比)做为背面保护气体,流量为6-10L/min,正面采用98氩气+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流量为8-15L/min。焊丝为瑞典SAFUREX2.4或AWS:ER2209,当壁厚3mm,。

18、线能量为10-20KJ/cm;壁厚为3-12mm时,线能量为20-30KJ/cm;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使层间温度控制为250,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0029 4、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机为ZX7-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反接,焊条为瑞典SAFUREX3.2或AWS:E2209,持证焊工进行填充、盖面焊接,当壁厚为3-12mm,线能量为20-30KJ/cm;当壁厚12mm,线能量为30-40KJ/cm,在焊接过程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保持层间温度250,直至焊接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专用的不锈钢砂轮片打磨。0030 5、焊接完成后,进行酸洗钝化。

19、处理。0031 6、以上工作完成后,进行X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铁素含量,铁素体含量控制在30-70。0032 二、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说 明 书CN 101972878 ACN 101972880 A 4/13页60033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正式焊接之前首先在碳钢一侧用过渡焊条E309L堆焊一过渡层,然后打磨光滑并与另一侧的双相不锈钢采用上述坡口形式组对,进行焊接。采用瑞典焊丝SAFUREX2.4或AWS:ER2209施焊,具体如下:0034 1、采用V形对接焊缝,当壁厚T19mm时为单V坡口。T19mm时为复合V型坡口。坡口角度:352.5、10;间隙b:为2-4。

20、mm;钝边p:0.8-2.5mm。焊接位置为全位置。0035 2、当管径57且壁厚3时,宜使用全氩弧焊(GTAW)代替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0036 3、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选用氩弧焊机为WS-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正接,用100氮气或90氮气+10氢气(体积百分比)做为背面保护气体,流量为6-10L/min,正面采用98氩气+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流量为8-15L/min。焊丝为瑞典SAFUREX2.4或AWS:ER2209,当壁厚3mm,线能量为10-20KJ/cm;壁厚为3-12mm时,线能量为20-30KJ。

21、/cm;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使层间温度控制为250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0037 4、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机为ZX7-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反接,焊条为瑞典SAFUREX3.2或AWS:E2209,持证焊工进行填充、盖面焊接,当壁厚为3-12mm,线能量为20-30KJ/cm;当壁厚12mm,线能量为30-40KJ/cm,在焊接过程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保持层间温度250,直至焊接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专用的不锈钢砂轮片打磨。0038 5、焊接完成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0039 6、以上工作完成后,进行X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并用铁素体。

22、测定仪测定铁素含量,铁素体含量控制在30-70。0040 第二种方式是直接用25-22-2型焊接材料施焊。具体如下:0041 1、采用V形对接焊缝,当壁厚T19mm时为单V坡口。T19mm时为复合V型坡口。坡口角度:352.5、10;间隙b:为2-4mm;钝边p:0.8-2.5mm。焊接位置为全位置。0042 2、当管径57且壁厚3时,宜使用全氩弧焊(GTAW)代替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0043 3、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选用氩弧焊机为WS-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正接,用100氮气或90氮气+10氢气(体积百分比)做为背面。

23、保护气体,流量为6-10L/min,正面采用98氩气+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流量为8-15L/min。焊丝为瑞典2.4Sandvik25、22、2L Mn焊丝,当壁厚3mm,线能量为10-20KJ/cm;壁厚为3-12mm时,线能量为20-30KJ/cm;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使层间温度控制为250,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0044 4、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机为ZX7-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反接,焊条为瑞典SAFUREX3.2Sandvik25、22、2L Mn焊条,持证焊工进行填充、盖面焊接,当壁厚为3-12mm,线能量为20-。

24、30KJ/cm;当壁厚12mm,线能量为30-40KJ/cm,在焊接过程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保持层间温度250,直至焊接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专用的不锈钢砂轮片打磨。说 明 书CN 101972878 ACN 101972880 A 5/13页70045 5、焊接完成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0046 6、以上工作完成后,进行X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铁素含量,铁素体含量控制在30-70。0047 三、双相不锈钢与316L的焊接0048 1、采用V形对接焊缝,当壁厚T19mm时为单V坡口。T19mm时为复合V型坡口。坡口角度:352.5、10;间隙b:为2-4mm;钝边p:0.8-。

25、2.5mm,进行组对,焊接位置为全位置。0049 2、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0050 3、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选用氩弧焊机为WS-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正接,用100氮气或90氮气+10氢气(体积百分比)做为背面保护气体,流量为6-10L/min,正面采用98氩气+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流量为8-15L/min。焊丝为瑞典2.4,ER316L或Sandvik25、22、2L Mn焊丝,当壁厚3mm,线能量为10-20KJ/cm;壁厚为3-12mm时,线能量为20-30KJ/cm;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使层间温度控制为250,直。

26、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0051 4、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机为ZX7-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反接,焊条为瑞典3.2,E316L或Sandvik25、22、2L Mn焊条,持证焊工进行填充、盖面焊接,当壁厚为3-12mm,线能量为20-30KJ/cm;当壁厚12mm,线能量为30-40KJ/cm,在焊接过程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保持层间温度250,直至焊接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专用的不锈钢砂轮片打磨。0052 5、焊接完成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0053 6、以上工作完成后,进行X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铁素含量,铁素体含量控制在30-70。附图。

27、说明0054 附图1焊接坡口示意图0055 T为试件厚度;0056 为坡口角度0057 为坡口角度0058 b为间隙0059 p为钝边具体实施方式0060 以下列举双相不锈钢之间、双相不锈钢与碳钢之间以及双相不锈钢与316L之间的焊接工艺,其中双相不锈钢采用瑞典Sandvik公司提供的21912.7mm的SAFUREX双相不锈钢管道。0061 实例一、双相不锈钢SAFUREX与双相不锈钢SAFUREX的焊接0062 1、采用单V形对接焊缝。坡口角度:352.5;间隙b:为2-4mm;钝边p:0.8-2.5mm,进行组对,焊接位置为6G(45固定焊)。0063 2、双相不锈钢焊接不预热和焊后热处。

28、理。说 明 书CN 101972878 ACN 101972880 A 6/13页80064 3、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选用氩弧焊机为WS-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正接,用100氮气或90氮气+10氢气做为背面保护气体,流量为6-10L/min,正面采用98氩气+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流量为8-15L/min。焊丝为瑞典SAFUREX2.4或AWS:ER2209,当壁厚3mm,线能量为10-20KJ/cm;壁厚为3-12mm时,线能量为20-30KJ/cm;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使层间温度控制为250,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完。0065 4、第。

29、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机为ZX7-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反接,焊条为瑞典SAFUREX3.2或AWS:E2209,持证焊工进行填充、盖面焊接,壁厚为3-12mm时,线能量为20-30KJ/cm;当壁厚12mm,线能量为30-40KJ/cm,在焊接过程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保持层间温度250,直至焊接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专用的不锈钢砂轮片打磨。0066 5、焊接完成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0067 6、以上工作完成后,100着色检验,100的射线透视,无缺陷。可以得到奥氏体()与铁素体()的比例大体相当的双相不锈钢(铁素体含量控制在30-70),接头具有良好的抗应力腐蚀。

30、裂纹能力、耐点腐蚀、缝隙腐蚀及腐蚀疲劳性能,强度和硬度很高,相关试验结果如下:0068 1)、铁素体测定:对试件进行铁素体检查,其结果符合要求。详见下表1。0069 表1铁素体测定值0070 焊接工艺 规定铁素体含量 实测铁素体含量GTAW 30-70 40-56SMAW 30-70 39-550071 2)、焊接接头理化性能试验:0072 、根据ASME标准对该焊接接头进行理学性能测试,焊接接头硬度测试结果见表0073 表2焊接接头硬度测试结果(HV10)0074 母材组合 位置 母材 热影 熔敷 热影 母材 堆焊0075 说 明 书CN 101972878 ACN 101972880 A 。

31、7/13页90076 、焊接接头铁素体含量、焊缝硬度与线能量之间的变化如下表30077 表3接头铁素体含量与硬度随线能量变化情况表0078 0079 、焊接接头理化等试验结果见表40080 表4试验结果0081 0082 说 明 书CN 101972878 ACN 101972880 A 8/13页100083 实例二、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0084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正式焊接之前首先在碳钢一侧用过渡焊条E309L堆焊一过渡层,然后打磨光滑并与另一侧的双相不锈钢组对,进行焊接。具体如下:0085 1、采用单V形对接焊缝。坡口角度:352.5;间隙b:为2-4mm;钝边p:0.8-2.5mm。。

32、焊接位置为焊接位置为6G(45固定焊)。0086 2、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0087 3、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选用氩弧焊机为WS-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正接,用100氮气或90氮气+10氢气(体积百分比)做为背面保护气体,流量为6-10L/min,正面采用98氩气+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流量为8-15L/min。焊丝为瑞典SAFUREX2.4或AWS:ER2209,当壁厚3mm,线能量为10-20KJ/cm;壁厚为3-12mm时,线能量为20-30KJ/cm;由持证焊工进行焊接,并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使层间温度控制为250,直至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

33、焊完。0088 4、第二层焊完后进行填充盖面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机为ZX7-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反接,焊条为瑞典SAFUREX3.2或AWS:E2209,持证焊工进行填充、盖面焊接,当壁厚为3-12mm,线能量为20-30KJ/cm;当壁厚12mm,线能量为30-40KJ/cm,在焊接过程中随时测量层间温度,保持层间温度250,直至焊接完成。层间清理采用专用的不锈钢砂轮片打磨。0089 5、焊接完成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0090 6、以上工作完成后,进行X射线检查和液体渗透检查,并用铁素体测定仪测定铁素含量,铁素体含量控制在30-70。0091 第二种是直接用25-22-2型焊接。

34、材料施焊。具体如下:0092 1、采用单V形对接焊缝。坡口角度:352.5;间隙b:为2-4mm;钝边p:0.8-2.5mm。焊接位置为焊接位置为6G(45固定焊)。0093 2、双相不锈钢焊接不要求预热和焊后热处理。0094 3、打底焊与第二层焊道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选用氩弧焊机为WS-400IGBT,电源极性为直流正接,用100氮气或90氮气+10氢气(体积百分比)做为背面保护气体,流量为6-10L/min,正面采用98氩气+2氮气的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流量为8-15L/min。瑞典焊丝2.4,Sandvik25、22、2L Mn,当壁厚3mm,线能量为10-20KJ/cm;壁厚为说 明 书CN 101972878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