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培养料及其配制工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培养料及其配制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培养料及其配制工艺,属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领域。
二、背景技术:
杏鲍菇是新开发的兼具食疗价值的珍贵食用菌,其色泽洁白,肉质肥厚,闻之有杏仁之香,食之有鲍鱼之美,被誉称“蚝菇王”。杏鲍菇生长发育需要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国内杏鲍菇传统生产方式大多采用棉籽壳作为培养基质原料,但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因棉籽壳上带棉绒,机械式搅拌装瓶机装瓶困难,影响装瓶的质量。同时,用棉籽壳栽培的杏鲍菇质地松,杏仁味淡。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使杏鲍菇出菇数量多、菇形大小均匀、粗壮、产量高及杏仁味浓的、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培养料及其配制工艺。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培养料,包括木屑、米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颗粒状的玉米芯和保水剂,各成份的重量比为:木屑40~50%,玉米芯13~23%,米糠30~40%,保水剂1~3%。
所述的保水剂选自高吸水树脂、岩棉、泥炭土中的一种。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培养料的配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木屑、颗粒状的玉米芯中加水,同时搅拌15~20分钟,使培养料的含水量达40%后,搅拌30~35分钟,添加米糠和保水剂,搅拌25~30分钟后,一边加水,一边搅拌10~15分钟,至培养料的含水量达65~67%,再搅拌10~15分钟,装瓶。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木屑、玉米芯、米糠是工农业生产下脚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作为基质材料,种植食用菌变废为宝;
2、木屑、玉米芯含碳源营养丰富,米糠含氮源丰富,添加保水剂后,培养料的含水量提高到65~67%,而且持水性能好,由上述4种原料配比制成的培养料栽培杏鲍菇的产量,较棉籽壳地培养料栽培的产量提高10~15%,而且子实体粗壮,质地致密,杏仁味浓;
3、本培养料的配制工艺既保证了培养料的多种营养成份混合均匀,吸水充分,又避免了配制过程中产热、发酵、酸败;
4、本培养料的原材料分散性好,适于机械化操作。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称取粉碎至4毫米粗细的木屑和玉米芯,米糠,高吸水树脂,其重量比分别为木屑45%、玉米芯18%、米糠35%、高吸水树脂2%,在木屑、玉米芯中加水,同时搅拌15分钟,使培养料的含水量达40%后,搅拌30分钟,添加米糠和保水剂,搅拌25分钟后,一边加水,一边搅拌10分钟,至培养料的含水量达65%,再搅拌10分钟,装入850毫升的塑料瓶,杀菌、冷却后接入杏鲍菇菌种,置于培养室发菌培养,发满菌后,移至生育室出菇,待杏鲍菇长至10~16厘米,菇盖边缘稍内卷时采收,平均每瓶产量150克。
实施例二
称取粉碎至4毫米粗细的木屑和玉米芯,米糠,泥炭土,其重量比分别为木屑45%、玉米芯23%、米糠30%、泥炭土1%,在木屑、玉米芯中加水,同时搅拌20分钟,使培养料的含水量达40%后,搅拌35分钟,添加米糠和保水剂,搅拌30分钟后,一边加水,一边搅拌15分钟,至培养料的含水量达67%,再搅拌15分钟,装入850毫升的塑料瓶,杀菌、冷却后接入杏鲍菇菌种,置于培养室发菌培养,发满菌后,移至生育室出菇,待杏鲍菇长至10~16厘米,菇盖边缘稍内卷时采收,平均每瓶产量1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