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648286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43232.3

申请日:

2010.11.08

公开号:

CN102064850A

公开日:

2011.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B 1/7073申请公布日:20110518|||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4B 1/7073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吴丽文 李毅强 许彦水变更后:吴丽文 李毅强 许彦冰|||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B 1/7073申请日:20101108|||公开

IPC分类号:

H04B1/7073(2011.01)I; H04B1/7097(2011.01)I; H04B3/54

主分类号:

H04B1/7073

申请人:

厦门拓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丽文; 李毅强; 许彦水

地址:

361008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二期望海路12号106单元B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朱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对低压配电网的50Hz电压周波进行自适应检测,利用周期为20ms的过零点检测结果作为时间轴的基准点,根据实际需求在以时间基准点为原点的时间轴上,在具有固定时间偏移绝对值的时域子隙传输一定的扩频码,如此便可以预知各偏移时间内的信息发送与否,这些时隙均是在20ms的周期内平均分布的,从而降低了受干扰的几率,由于所产生的扩频码在时间轴上具有确定的唯一点,因此,本发明可进一步提高解扩的成功率;另外,本发明还采用扩频解扩及功率谱双重检测的手段,与同步通信时域传输切割结合,能够降低扩频检测门限,提高灵敏度,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通信能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 包括数据发送和接收阶段 ; 其特征在于 : 数据发送时, 将准备发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编码和交织形成扩频码 ; 数据发送端在数 据发送前进行过零点检测, 以过零点检测所产生的时间轴原点为基准, 对电网 50HZ 的传输 周期进行时隙分割处理, 将固定时间偏移绝对值的时域子隙视为有效时隙, 该有效时隙在 传输周期内平均分布, 在有效时隙内加载扩频码 ; 由连续若干传输周期来完成所有数据发 送, 每个电网 50HZ 的传输周期开始前均进行过零点检测, 如此循环发送直至结束 ; 数据接收时, 数据接收端与数据发送端同步后仅对有效时隙内的扩频码进行解扩处理 同时检测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 只有当解扩值大于解扩门限同时该有效时隙内的功 率密度值大于阈值时, 才认为该有效时隙内传输有扩频码, 通过该扩频码还原出原发送数 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传输周期为 20ms。

说明书


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通信数据处理办法, 尤其是利用低压电力线进行高可靠、 高 成功率的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扩频通信是连续发送扩频码, 为了防止受干扰, 通常采用比较长的扩频码, 必 须经历一个跟踪、 调整、 同步的过程, 需要调整在准确的时间点才能获取扩频码, 连续发送 的过程中受干扰的程度高, 同时在连续发送的过程中无法实时了解当前电网的噪声情况, 从而无法有效的抑制干扰。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低压电力线上存在的电器噪声、 电压波动、 随机噪声、 谐波干扰等 众多干扰方式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 具有同步建立可靠性高的特点, 可大大降低受 干扰的程度, 同时能够降低扩频检测门限及减少扩频码的长度, 提高灵敏度, 从而能够有效 提高通信能力。
     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 包括数据发送和接收阶段 ;
     数据发送时, 将准备发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编码和交织形成扩频码 ; 数据发送端 在数据发送前进行过零点检测, 以过零点检测所产生的时间轴原点为基准, 对电网 50HZ 的 传输周期进行时隙分割处理, 将固定时间偏移绝对值的时域子隙视为有效时隙, 该有效时 隙在传输周期内平均分布, 在有效时隙内加载扩频码 ; 由连续若干传输周期来完成所有数 据发送, 每个电网 50HZ 的传输周期开始前均进行过零点检测, 如此循环发送直至结束 ;
     数据接收时, 数据接收端与数据发送端同步后仅对有效时隙内的扩频码进行解扩 处理同时检测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 只有当解扩值大于解扩门限同时该有效时隙内 的功率密度值大于阈值时, 才认为该有效时隙内传输有扩频码, 通过该扩频码还原出原发 送数据。
     所述的传输周期为 20ms。
     本发明通过过零点检测方法获取时间轴原点, 并且建立每个数据的唯一时间点为 通信建立精确的同步, 同时以功率谱密度和扩频码的双重检测的方法提高数据的正确率从 而解决在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过程中的同步和抗干扰两个难点。
     本发明采用时域精确预知通信同步的办法, 可以方便可靠地建立通信同步, 不必 像传统扩频通信那样进行一个跟踪、 调整、 同步的过程, 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同步建立的可靠 性; 另外, 本发明还采用扩频解扩及功率谱双重检测的手段, 与同步通信时域传输切割结 合, 从而跟传统通信比较而言可以大大降低受干扰的程度, 同时能够降低扩频检测门限, 提 高灵敏度, 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干扰, 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通信能力。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中数据发送流程图 ; 图 3 为本发明中数据接收流程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 包括数据发送和接收阶段 ;
     所述的数据发送阶段, 如图 2 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01 : 将准备在周期 20ms 内发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编码和交织形成扩频码 ;
     步骤 102 : 在数据发送前对低压配电网的 50Hz 电压周波进行过零点检测, 以过零 点检测所产生的时间轴原点为基准, 对 20ms 的周期时域进行时隙分割处理, 平均分布有效 时隙 ; 如图 1 所示, 当有效时隙开始时, 数据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扩频码在有效时隙内加载并 进行发送, 直至该单周期内数据发送完成为止 ;
     所述的时隙分割处理指的是, 当零点确定后, 开启定时器, 根据预设的时间轴原点 偏移绝对值, 标注有效时隙。
     步骤 103 : 返回步骤 101, 开始组织下一周期的扩频码, 如此循环, 直至数据发送结束。 所述的数据接收阶段, 如图 3 所示,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201 : 数据接收端实时对线路的信号功率密度进行检测并根据该功率密度值 进行增益调节, 从而保证信号一直处于可被接收的解调范围 ;
     步骤 202 : 与数据发送端同步后, 仅对有效时隙内的扩频码进行解扩处理同时检测该 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 只有当解扩值大于解扩门限同时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大于 阈值时, 才认为该有效时隙内传输有扩频码, 通过该扩频码还原出原发送数据, 如图 3 所示。
     本发明在接收数据时, 通过 BPF 滤波器将信号 S(t) 分为两路, 其中一路送入 AD 进 行采样, 并且进行数字滤波, 而另一路则是通过检波电路从而提取出其功率谱密度, 第一路 信号在完成数字滤波后根据扩频序列发生器之前所产生的时间点信息进行解扩, 有当解扩 值大于解扩门限同时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大于阈值时, 才认为该有效时隙内传输有 扩频码, 最后通过扩频码检测还原出原发送数据。
     本发明的精神在于 : 数据发送时, 将准备发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编码和交织形成 扩频码 ; 数据发送端在数据发送前进行过零点检测, 以过零点检测所产生的时间轴原点为 基准, 对传输周期进行时隙分割处理, 将固定时间偏移绝对值的时域子隙视为有效时隙, 该 有效时隙在传输周期内平均分布, 在有效时隙内加载扩频码 ; 由连续若干传输周期来完成 所有数据发送, 每个传输周期开始前均进行过零点检测, 如此循环直至结束 ;
     数据接收时, 数据接收端与数据发送端同步后仅对有效时隙内的扩频码进行解扩 处理同时检测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 只有当解扩值大于解扩门限同时该有效时隙内 的功率密度值大于阈值时, 才认为该有效时隙内传输有扩频码, 通过该扩频码还原出原发 送数据。
     本发明对低压配电网的 50Hz 电压周波进行自适应检测, 并且利用周期为 20ms 的
     过零点检测结果作为时间轴的基准点, 根据实际需求在以时间基准点为原点的时间轴上, 在具有固定时间偏移绝对值的时域子隙传输一定的扩频码, 如此便可以预知各偏移时间内 的信息发送与否, 这些时隙均是在 20ms 的周期内平均分布的, 从而降低了受干扰的几率。 由于所产生的扩频码在时间轴上具有确定的唯一点, 因此, 本发明可进一步提高解扩的成 功率。
     本发明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通信的同步接收检测处理, 无需如传统扩频通信那样 进行跟踪、 调整、 同步的过程, 并且本发明具备在特定的位置上的预知性而且可结合该位置 一定的载频特性, 可以使得扩频解扩门限可以进一步降低, 进而提高接收灵敏度, 使信道传 输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 故 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 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64850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5.18CN102064850A*CN102064850A*(21)申请号 201010543232.3(22)申请日 2010.11.08H04B 1/7073(2011.01)H04B 1/7097(2011.01)H04B 3/54(2006.01)(71)申请人厦门拓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361008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二期望海路12号106单元B室(72)发明人吴丽文 李毅强 许彦水(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代理人朱凌(54) 发明名称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

2、输方法(57) 摘要本发明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对低压配电网的50Hz电压周波进行自适应检测,利用周期为20ms的过零点检测结果作为时间轴的基准点,根据实际需求在以时间基准点为原点的时间轴上,在具有固定时间偏移绝对值的时域子隙传输一定的扩频码,如此便可以预知各偏移时间内的信息发送与否,这些时隙均是在20ms的周期内平均分布的,从而降低了受干扰的几率,由于所产生的扩频码在时间轴上具有确定的唯一点,因此,本发明可进一步提高解扩的成功率;另外,本发明还采用扩频解扩及功率谱双重检测的手段,与同步通信时域传输切割结合,能够降低扩频检测门限,提高灵敏度,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通信能力。(51)Int。

3、.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CN 102064860 A 1/1页21.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数据发送和接收阶段;其特征在于:数据发送时,将准备发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编码和交织形成扩频码;数据发送端在数据发送前进行过零点检测,以过零点检测所产生的时间轴原点为基准,对电网50HZ的传输周期进行时隙分割处理,将固定时间偏移绝对值的时域子隙视为有效时隙,该有效时隙在传输周期内平均分布,在有效时隙内加载扩频码;由连续若干传输周期来完成所有数据发送,每个电网50HZ的传输周期开始前均进行过零点检测,如此循环。

4、发送直至结束;数据接收时,数据接收端与数据发送端同步后仅对有效时隙内的扩频码进行解扩处理同时检测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只有当解扩值大于解扩门限同时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大于阈值时,才认为该有效时隙内传输有扩频码,通过该扩频码还原出原发送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周期为20ms。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064850 ACN 102064860 A 1/3页3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通信数据处理办法,尤其是利用低压电力线进行高可靠、高成功率的数据传输方法。背景技术0002 传统扩频通。

5、信是连续发送扩频码,为了防止受干扰,通常采用比较长的扩频码,必须经历一个跟踪、调整、同步的过程,需要调整在准确的时间点才能获取扩频码,连续发送的过程中受干扰的程度高,同时在连续发送的过程中无法实时了解当前电网的噪声情况,从而无法有效的抑制干扰。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主要针对低压电力线上存在的电器噪声、电压波动、随机噪声、谐波干扰等众多干扰方式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具有同步建立可靠性高的特点,可大大降低受干扰的程度,同时能够降低扩频检测门限及减少扩频码的长度,提高灵敏度,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通信能力。0004 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数据发送和接收阶段;0005 数据发送时,将准。

6、备发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编码和交织形成扩频码;数据发送端在数据发送前进行过零点检测,以过零点检测所产生的时间轴原点为基准,对电网50HZ的传输周期进行时隙分割处理,将固定时间偏移绝对值的时域子隙视为有效时隙,该有效时隙在传输周期内平均分布,在有效时隙内加载扩频码;由连续若干传输周期来完成所有数据发送,每个电网50HZ的传输周期开始前均进行过零点检测,如此循环发送直至结束;0006 数据接收时,数据接收端与数据发送端同步后仅对有效时隙内的扩频码进行解扩处理同时检测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只有当解扩值大于解扩门限同时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大于阈值时,才认为该有效时隙内传输有扩频码,通过该扩频码还。

7、原出原发送数据。0007 所述的传输周期为20ms。0008 本发明通过过零点检测方法获取时间轴原点,并且建立每个数据的唯一时间点为通信建立精确的同步,同时以功率谱密度和扩频码的双重检测的方法提高数据的正确率从而解决在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过程中的同步和抗干扰两个难点。0009 本发明采用时域精确预知通信同步的办法,可以方便可靠地建立通信同步,不必像传统扩频通信那样进行一个跟踪、调整、同步的过程,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同步建立的可靠性;另外,本发明还采用扩频解扩及功率谱双重检测的手段,与同步通信时域传输切割结合,从而跟传统通信比较而言可以大大降低受干扰的程度,同时能够降低扩频检测门限,提高灵敏度,可以更有。

8、效地抑制干扰,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通信能力。说 明 书CN 102064850 ACN 102064860 A 2/3页4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0011 图2为本发明中数据发送流程图;0012 图3为本发明中数据接收流程图。0013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具体实施方式0014 本发明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数据发送和接收阶段;0015 所述的数据发送阶段,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0016 步骤101:将准备在周期20ms内发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编码和交织形成扩频码;0017 步骤102:在数据发送前对低压配电网的50Hz电压周波进行过。

9、零点检测,以过零点检测所产生的时间轴原点为基准,对20ms的周期时域进行时隙分割处理,平均分布有效时隙;如图1所示,当有效时隙开始时,数据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扩频码在有效时隙内加载并进行发送,直至该单周期内数据发送完成为止;0018 所述的时隙分割处理指的是,当零点确定后,开启定时器,根据预设的时间轴原点偏移绝对值,标注有效时隙。0019 步骤103:返回步骤101,开始组织下一周期的扩频码,如此循环,直至数据发送结束。0020 所述的数据接收阶段,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0021 步骤201:数据接收端实时对线路的信号功率密度进行检测并根据该功率密度值进行增益调节,从而保证信号一直处于可被。

10、接收的解调范围;0022 步骤202:与数据发送端同步后,仅对有效时隙内的扩频码进行解扩处理同时检测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只有当解扩值大于解扩门限同时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大于阈值时,才认为该有效时隙内传输有扩频码,通过该扩频码还原出原发送数据,如图3所示。0023 本发明在接收数据时,通过BPF滤波器将信号S(t)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送入AD进行采样,并且进行数字滤波,而另一路则是通过检波电路从而提取出其功率谱密度,第一路信号在完成数字滤波后根据扩频序列发生器之前所产生的时间点信息进行解扩,有当解扩值大于解扩门限同时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大于阈值时,才认为该有效时隙内传输有扩频码,最后。

11、通过扩频码检测还原出原发送数据。0024 本发明的精神在于:数据发送时,将准备发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编码和交织形成扩频码;数据发送端在数据发送前进行过零点检测,以过零点检测所产生的时间轴原点为基准,对传输周期进行时隙分割处理,将固定时间偏移绝对值的时域子隙视为有效时隙,该有效时隙在传输周期内平均分布,在有效时隙内加载扩频码;由连续若干传输周期来完成所有数据发送,每个传输周期开始前均进行过零点检测,如此循环直至结束;0025 数据接收时,数据接收端与数据发送端同步后仅对有效时隙内的扩频码进行解扩处理同时检测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只有当解扩值大于解扩门限同时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大于阈值时,才。

12、认为该有效时隙内传输有扩频码,通过该扩频码还原出原发送数据。0026 本发明对低压配电网的50Hz电压周波进行自适应检测,并且利用周期为20ms的说 明 书CN 102064850 ACN 102064860 A 3/3页5过零点检测结果作为时间轴的基准点,根据实际需求在以时间基准点为原点的时间轴上,在具有固定时间偏移绝对值的时域子隙传输一定的扩频码,如此便可以预知各偏移时间内的信息发送与否,这些时隙均是在20ms的周期内平均分布的,从而降低了受干扰的几率。由于所产生的扩频码在时间轴上具有确定的唯一点,因此,本发明可进一步提高解扩的成功率。0027 本发明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通信的同步接收检测处。

13、理,无需如传统扩频通信那样进行跟踪、调整、同步的过程,并且本发明具备在特定的位置上的预知性而且可结合该位置一定的载频特性,可以使得扩频解扩门限可以进一步降低,进而提高接收灵敏度,使信道传输能力得到大幅提高。00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2064850 ACN 102064860 A 1/2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64850 ACN 102064860 A 2/2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64850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