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47712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7873.0

申请日:

2010.08.26

公开号:

CN101962073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3H 25/38申请公布日:201102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3H 25/38申请日:20100826|||公开

IPC分类号:

B63H25/38; B63H25/12

主分类号:

B63H25/38

申请人:

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勇荣; 樊岩

地址:

214191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镇农坝村农石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副舵可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具体地说该船用襟翼舵传动装置适应于各类船舶。其包括舵杆、主舵叶、副舵叶,舵杆穿过连接套筒,上端与上舵承连接,下端与主舵叶相连接;特征是:所述主舵叶与副舵叶通过铰链轴连接,所述铰链轴与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油管与液压泵站相连接;所述液压泵站与控制面板相连接。所述主舵叶上连接密封罩壳,所述密封罩壳位于液压马达上方。本发明通过液压马达直接驱动副舵,即主、副舵完全分开,各自独立操纵,可以与舵叶形成任意角度比,襟翼舵拱度增大,且可大大提高了舵升能力,增大船舶转弯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主、 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 包括舵杆 (3)、 主舵叶 (6)、 副舵叶 (11), 舵杆 (3) 穿过连接套筒 (5), 上端与上舵承 (4) 连接, 下端与主舵叶 (6) 相连接 ; 其特征是 : 所述主舵叶 (6) 与副舵叶 (11) 通过铰链轴 (10) 连接, 所述铰链轴 (10) 与液压马达 (8) 通 过联轴器 (9) 连接 ; 所述液压马达 (8) 通过油管 (2) 与液压泵站 (1) 相连接 ; 所述液压泵站 (1) 与控制面板 (13) 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主、 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 其特征是 : 所述主舵叶 (6) 上连接密封罩壳 (7), 密封罩壳 (7) 位于液压马达 (8) 上方。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主、 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 其特征是 : 所述液压泵 站 (1) 包括油箱 (13)、 过滤器 (14)、 截止阀 (15)、 变量泵 (16)、 单向阀 (17)、 溢流阀 (18)、 电 动换向阀 (19)、 摆动马达 (20) 及压力表 (21), 所述摆动马达 (20) 通过液压管路与电动换 向阀 (19) 相连接 ; 电动换向阀 (19) 通过液压管路与单向阀 (17) 相连接 ; 所述单向阀 (17) 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 (16) 相连接 ; 所述变量泵 (16) 通过液压管路与截止阀 (15)、 过滤 器 (14) 与油箱 (13) 相连接 ; 所述溢流阀 (18) 通过液压管路与与电动换向阀 (19) 相连接 ; 所述压力表 (21) 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 (16) 相连接。

说明书


主、 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 副舵可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 具体地说该船用襟翼舵 传动装置适应于各类船舶。
     背景技术
     船用襟翼舵由主舵和副舵组成, 两者用通过铰链进行连接。以往的襟翼舵传动均 采用导杆传动方式, 即副舵在围绕铰链传动的同时也围绕十字头转动, 从而使副舵相对与 主舵又转动一个角度。具体描述如下, 由导杆座、 导杆和十字头套筒等组成, 导杆根部为锥 体, 用螺母与焊固在子舵顶部的导杆座紧固连接, 导杆端部插入焊固在船体上的十字头套 筒内, 导杆绕十字头套筒旋转外, 还在十字头套筒内滑动, 从而保证在主舵转动时, 副舵与 主舵形成夹角。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从而提供一种主、 副舵可独立操纵的传动 装置襟翼舵, 通过液压马达直接驱动副舵, 即主、 副舵完全分开, 各自独立操纵, 可以与主舵 叶形成任意角度比, 襟翼舵拱度增大, 且可大大提高了舵升能力, 增大船舶转弯力。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主、 副舵可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包括舵杆、 主 舵叶、 副舵叶, 舵杆穿过连接套筒, 上端与上舵承连接, 下端与主舵叶相连接 ; 特征是 : 所述 主舵叶与副舵叶通过铰链轴连接, 所述铰链轴与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连接 ; 所述液压马达 通过油管与液压泵站相连接 ; 所述液压泵站与控制面板相连接。所述主舵叶上连接密封罩 壳, 所述密封罩壳位于液压马达上方。
     所述液压泵站包括油箱、 过滤器、 截止阀、 变量泵、 单向阀、 溢流阀、 电动换向阀、 摆 动马达及压力表, 所述摆动马达通过液压管路与电动换向阀相连接 ; 电动换向阀通过液压 管路与单向阀相连接 ; 所述单向阀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相连接 ; 所述变量泵通过液压管 路与截止阀、 过滤器与油箱相连接 ; 所述溢流阀通过液压管路与与电动换向阀相连接 ; 所 述压力表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相连接。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本发明船用襟翼舵由主舵和副舵组成, 两者用铰链连接, 副舵通过液压马达的驱 动绕铰链轴自转 ; 由于舵叶具有独立操纵能力, 主、 副舵可以形成任意角度的转角比, 使船 舶的操纵性大大提高, ( 常规襟翼舵转角比仅为 2 : 1) 这样襟翼舵拱度增大, 大大提高了舵 升能力, 增大船舶转弯力 ; 对于航道较宽的区域可以仅仅施用副舵, 主舵停止工作, 大大较 低能耗, 节约成本 ; 而对于航道较窄的区域, 可以使副舵的转角比增大, 提高船舶操纵性。 由 于副舵叶可以独立操纵, 因此当急刹车时可以将主舵叶转动至 45°而副舵叶可以转角远大 于 90° ( 常规襟翼舵可以转至 90° ) 这样增大舵阻力, 大大减少船舶前冲的距离。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液压泵站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主要包括液压泵站 1、 油管 2、 舵杆 3、 上舵承 4、 连接套筒 5、 主 舵叶 6、 密封罩壳 7、 液压马达 8、 联轴器 9、 副舵铰链轴 10、 副舵叶 11、 铰链 12、 油箱 13、 过滤 器 14、 截止阀 15、 变量泵 16、 单向阀 17、 溢流阀 18、 电动换向阀 19、 摆动马达 20 及压力表 21。
     所述主舵叶 6 与副舵叶 11 通过铰链轴 10 连接 ; 铰链轴 10 与液压马达 8 通过联轴 器 9 连接 ; 所述液压马达 8 通过油管 2 与液压泵站 1 相连接 ; 所述液压泵站 1 与控制面板 13 相连接, 舵杆 3 穿过连接套筒 5, 上端与上舵承 4 连接, 下端与主舵叶 6 相连接。所述主 舵叶 6 上连接密封罩壳 7, 所述密封罩壳 7 位于液压马达 8 上方。
     如图 2 所示, 本发明液压系统的液压泵站包括油箱 13、 过滤器 14、 截止阀 15、 变量 泵 16、 单向阀 17、 溢流阀 18、 电动换向阀 19、 摆动马达 20 及压力表 21 所述摆动马达 20 通过液压管路与电动换向阀 19 相连接 ; 电动换向阀 19 通过液压 管路与单向阀 17 相连接 ; 所述单向阀 17 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 16 相连接 ; 所述变量泵 16 通过液压管路与截止阀 15、 过滤器 14 与油箱 13 相连接 ; 所述溢流阀 18 通过液压管路与与 电动换向阀 19 相连接 ; 所述压力表 21 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 16 相连接。
     本发明工作原理 :
     当主舵叶 6 转动时, 根据实际舵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转动副舵叶 11, 如需要转动 启动液压泵站 1, 通过摆动马达 20 的转动从而带动副舵叶 11 的转动。控制面板 13 上显示 副舵叶转动的角度供船舶驾驶人员使用。当船舶航道较宽敞时, 停止主舵舵机工作。主舵 叶 6 停止转动 ( 保持在 0 位 ) 启动液压泵站 1, 通过控制面板 13 进行对副舵叶 11 的操纵, 从而转动任意角度, 节约大量耗能。
    

主、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主、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主、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62073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02CN101962073A*CN101962073A*(21)申请号 201010267873.0(22)申请日 2010.08.26B63H 25/38(2006.01)B63H 25/12(2006.01)(71)申请人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地址 214191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镇农坝村农石路(72)发明人宋勇荣 樊岩(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代理人殷红梅(54) 发明名称主、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副舵可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

2、,具体地说该船用襟翼舵传动装置适应于各类船舶。其包括舵杆、主舵叶、副舵叶,舵杆穿过连接套筒,上端与上舵承连接,下端与主舵叶相连接;特征是:所述主舵叶与副舵叶通过铰链轴连接,所述铰链轴与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油管与液压泵站相连接;所述液压泵站与控制面板相连接。所述主舵叶上连接密封罩壳,所述密封罩壳位于液压马达上方。本发明通过液压马达直接驱动副舵,即主、副舵完全分开,各自独立操纵,可以与舵叶形成任意角度比,襟翼舵拱度增大,且可大大提高了舵升能力,增大船舶转弯力。(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

3、2 页CN 101962074 A 1/1页21.一种主、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包括舵杆(3)、主舵叶(6)、副舵叶(11),舵杆(3)穿过连接套筒(5),上端与上舵承(4)连接,下端与主舵叶(6)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主舵叶(6)与副舵叶(11)通过铰链轴(10)连接,所述铰链轴(10)与液压马达(8)通过联轴器(9)连接;所述液压马达(8)通过油管(2)与液压泵站(1)相连接;所述液压泵站(1)与控制面板(1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其特征是:所述主舵叶(6)上连接密封罩壳(7),密封罩壳(7)位于液压马达(8)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

4、述的主、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其特征是:所述液压泵站(1)包括油箱(13)、过滤器(14)、截止阀(15)、变量泵(16)、单向阀(17)、溢流阀(18)、电动换向阀(19)、摆动马达(20)及压力表(21),所述摆动马达(20)通过液压管路与电动换向阀(19)相连接;电动换向阀(19)通过液压管路与单向阀(17)相连接;所述单向阀(17)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16)相连接;所述变量泵(16)通过液压管路与截止阀(15)、过滤器(14)与油箱(13)相连接;所述溢流阀(18)通过液压管路与与电动换向阀(19)相连接;所述压力表(21)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16)相连接。权 利 要 求 。

5、书CN 101962073 ACN 101962074 A 1/2页3主、 副舵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副舵可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具体地说该船用襟翼舵传动装置适应于各类船舶。背景技术0002 船用襟翼舵由主舵和副舵组成,两者用通过铰链进行连接。以往的襟翼舵传动均采用导杆传动方式,即副舵在围绕铰链传动的同时也围绕十字头转动,从而使副舵相对与主舵又转动一个角度。具体描述如下,由导杆座、导杆和十字头套筒等组成,导杆根部为锥体,用螺母与焊固在子舵顶部的导杆座紧固连接,导杆端部插入焊固在船体上的十字头套筒内,导杆绕十字头套筒旋转外,还在十字头套筒内滑动,从而保证。

6、在主舵转动时,副舵与主舵形成夹角。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主、副舵可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通过液压马达直接驱动副舵,即主、副舵完全分开,各自独立操纵,可以与主舵叶形成任意角度比,襟翼舵拱度增大,且可大大提高了舵升能力,增大船舶转弯力。0004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主、副舵可独立操纵的传动装置襟翼舵包括舵杆、主舵叶、副舵叶,舵杆穿过连接套筒,上端与上舵承连接,下端与主舵叶相连接;特征是:所述主舵叶与副舵叶通过铰链轴连接,所述铰链轴与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油管与液压泵站相连接;所述液压泵站与控制面板相连接。所述主舵叶上连接密封罩壳。

7、,所述密封罩壳位于液压马达上方。0005 所述液压泵站包括油箱、过滤器、截止阀、变量泵、单向阀、溢流阀、电动换向阀、摆动马达及压力表,所述摆动马达通过液压管路与电动换向阀相连接;电动换向阀通过液压管路与单向阀相连接;所述单向阀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相连接;所述变量泵通过液压管路与截止阀、过滤器与油箱相连接;所述溢流阀通过液压管路与与电动换向阀相连接;所述压力表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相连接。0006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0007 本发明船用襟翼舵由主舵和副舵组成,两者用铰链连接,副舵通过液压马达的驱动绕铰链轴自转;由于舵叶具有独立操纵能力,主、副舵可以形成任意角度的转角比,使船舶的操纵。

8、性大大提高,(常规襟翼舵转角比仅为2:1)这样襟翼舵拱度增大,大大提高了舵升能力,增大船舶转弯力;对于航道较宽的区域可以仅仅施用副舵,主舵停止工作,大大较低能耗,节约成本;而对于航道较窄的区域,可以使副舵的转角比增大,提高船舶操纵性。由于副舵叶可以独立操纵,因此当急刹车时可以将主舵叶转动至45而副舵叶可以转角远大于90(常规襟翼舵可以转至90)这样增大舵阻力,大大减少船舶前冲的距离。说 明 书CN 101962073 ACN 101962074 A 2/2页4附图说明0008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09 图2为本发明液压泵站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

9、作进一步描述:0011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液压泵站1、油管2、舵杆3、上舵承4、连接套筒5、主舵叶6、密封罩壳7、液压马达8、联轴器9、副舵铰链轴10、副舵叶11、铰链12、油箱13、过滤器14、截止阀15、变量泵16、单向阀17、溢流阀18、电动换向阀19、摆动马达20及压力表21。0012 所述主舵叶6与副舵叶11通过铰链轴10连接;铰链轴10与液压马达8通过联轴器9连接;所述液压马达8通过油管2与液压泵站1相连接;所述液压泵站1与控制面板13相连接,舵杆3穿过连接套筒5,上端与上舵承4连接,下端与主舵叶6相连接。所述主舵叶6上连接密封罩壳7,所述密封罩壳7位于液压马达8上方。00。

10、13 如图2所示,本发明液压系统的液压泵站包括油箱13、过滤器14、截止阀15、变量泵16、单向阀17、溢流阀18、电动换向阀19、摆动马达20及压力表210014 所述摆动马达20通过液压管路与电动换向阀19相连接;电动换向阀19通过液压管路与单向阀17相连接;所述单向阀17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16相连接;所述变量泵16通过液压管路与截止阀15、过滤器14与油箱13相连接;所述溢流阀18通过液压管路与与电动换向阀19相连接;所述压力表21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16相连接。0015 本发明工作原理:0016 当主舵叶6转动时,根据实际舵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转动副舵叶11,如需要转动启动液压泵站1,通过摆动马达20的转动从而带动副舵叶11的转动。控制面板13上显示副舵叶转动的角度供船舶驾驶人员使用。当船舶航道较宽敞时,停止主舵舵机工作。主舵叶6停止转动(保持在0位)启动液压泵站1,通过控制面板13进行对副舵叶11的操纵,从而转动任意角度,节约大量耗能。说 明 书CN 101962073 ACN 101962074 A 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62073 ACN 101962074 A 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62073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