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及其图像采集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645358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5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4789.7

申请日:

2010.08.04

公开号:

CN101977282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5/232申请日:20100804|||公开

IPC分类号:

H04N5/232; G03B15/05; G01C11/00

主分类号:

H04N5/232

申请人:

南京农业大学

发明人:

刘德营; 丁为民; 康敏; 胡春林

地址: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点将路40号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97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许婉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及其图像采集方法,包括底座、采集工作台、拍摄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工作台沿X向设置于底座上,拍摄系统沿Y向设置于底座上,所述拍摄系统包括摄像机、安装于摄像机上的显微变焦距镜头及冷光源,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微控制器和PC机,所述微控制器通过X向进给装置控制采集工作台沿X向运动,微控制器通过采集工作台上的幕布驱动装置控制采集工作台幕布沿Z向滚动,所述摄像机与PC机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时采集获取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昆虫数字图像,以便为科研、教学、生产实践提供自然的昆虫数字图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包括底座、 采集工作台、 拍摄系统和控制系统, 其 特征在于 : 所述采集工作台沿 X 向设置于底座上, 拍摄系统沿 Y 向设置于底座上, 所述拍摄 系统包括摄像机、 安装于摄像机上的显微变焦距镜头及冷光源,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 接的微控制器和 PC 机, 所述微控制器通过 X 向进给装置控制采集工作台沿 X 向运动, 微控 制器通过采集工作台上的幕布驱动装置控制采集工作台幕布沿 Z 向滚动, 所述摄像机与 PC 机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幕布驱动装 置包括设置在采集工作台的主动辊, 所述主动辊与幕布驱动装置相连, 从动辊与主动辊平 行设置, 采集工作台幕布作为传送带连接于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采集工作台 幕布为白色的确良幕布, 且竖直布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主动辊与 从动辊的外圆周设有衬套。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X 向进给装 置包括与微控制器相连的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 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与丝杆直接相连, 所 述采集工作台两侧通过导轨副设置于底座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拍摄系统包 括拍摄光源和摄像机, 所述拍摄光源为环形冷光源, 设置于光源支架上, 所述摄像机设置于 摄像机支架上, 所述光源支架和摄像机支架分别设置于光源工作台和摄像机工作台上。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控制系统 中, 与摄像机相连的图像采集卡安装在 PC 机的 PCI 插槽内, PC 机上安装昆虫图像采集处理 模块, 所述 PC 机通过接口电平转换芯片与微控制器相连。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的图像采集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 1) 系统上电, 利用微控制器的键盘手动分别调整幕布驱动装置和采集工作台驱动装 置, 使采集工作台到达指定位置 ; 2) 每隔 30 分钟, 扫描采集一次图像 ; 3) 每次采集图像, 采集工作台沿 X 向位移 50mm, 向 PC 机发出信号, X 向电机停止 1s, 拍 摄图像 ; 4) 采集工作台幕布沿 Z 向位移 50mm, 向 PC 机发出信号, Z 向电机停止 1s, 拍摄图像, 连 续工作 10 次 ; 5) 采集工作台 X 向位移 50mm 停止, 执行 Z 向工作, 重复 5 次后采集工作台返回初始位 置, 每次图像拍摄在采集工作台停止后进行, 避免出现图像残缺现象 ; 6) 摄像机把图像信息通过电缆输入到图像采集卡的图像输入端, PC 机上运行图像捕 捉程序, 并按要求把图片保存到指定位置。

说明书


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及其图像采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属于图像采集装置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 生长繁殖快, 危害程度大, 容易造成水稻严重减产。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灯光诱测是 《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4-1995) 中的一 种。用 200W 白炽灯作标准光源, 灯源高地面 1.5m, 上方架设防雨罩, 下方装集虫漏斗, 漏斗 口下装毒瓶。从早发年份的成虫初见期前 10d 开始, 至常年终见期后 10d 结束。每天天黑 前开灯, 天明后关灯。逐日将诱得的成虫计数, 并区别种类。因此, 获取田间稻飞虱虫口密 度是防治水稻受害的一项重要指标。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 根据稻飞虱图像中的信息, 自动鉴 定稻飞虱种类已成为可能。 因此, 需要一套野外稻飞虱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实时获取昆虫数 字图像。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野外稻飞虱等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可 以实现实时获取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昆虫数字图像, 以便获取田间稻飞虱虫口密度, 预防水 稻受害, 也为科研、 教学、 生产实践提供自然的昆虫数字图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包括底座、 采 集工作台、 拍摄系统和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采集工作台沿 X 向设置于底座上, 拍摄 系统沿 Y 向设置于底座上, 所述拍摄系统包括摄像机、 安装于摄像机上的显微变焦距镜头 及冷光源,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微控制器和 PC 机, 所述微控制器通过 X 向进给装 置控制采集工作台沿 X 向运动, 微控制器通过采集工作台上的幕布驱动装置控制采集工作 台幕布沿 Z 向滚动, 所述摄像机与 PC 机相连。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幕布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 采集工作台上的主动辊, 所述主动辊与幕布驱动装置相连, 从动辊与主动辊平行设置, 采集 工作台幕布作为传送带连接于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采集工作台幕布为白色的 确良幕布, 且竖直布置。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的外圆 周设有衬套。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X 向进给装置包括与微控 制器相连的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 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与丝杆直接相连, 所述采集工作台 两侧通过导轨副设置于底座上。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拍摄系统包括拍摄光源和 摄像机, 所述拍摄光源为环形冷光源, 设置于光源支架上, 所述摄像机设置于摄像机支架 上, 所述光源支架和摄像机支架分别设置于光源工作台和摄像机工作台上。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控制系统中, 与摄像机相 连的图像采集卡安装在 PC 机的 PCI 插槽内, PC 机上安装昆虫图像采集处理模块, 所述 PC 机 通过接口电平转换芯片与微控制器相连。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的图像采集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 骤:
     1) 系统上电, 利用微控制器的键盘手动分别调整幕布驱动装置和采集工作台驱动 装置, 使采集工作台到达指定位置 ;
     2) 每隔 30 分钟, 扫描采集一次图像 ;
     3) 每次采集图像, 采集工作台沿 X 向位移 50mm, 向 PC 机发出信号, X 向电机停止 1s, 拍摄图像 ;
     4) 采集工作台幕布沿 Z 向位移 50mm, 向 PC 机发出信号, Z 向电机停止 1s, 拍摄图 像, 连续工作 10 次 ;
     5) 采集工作台 X 向位移 50mm 停止, 执行 Z 向工作, 重复 5 次后采集工作台返回初 始位置, 每次图像拍摄在采集工作台停止后进行, 避免出现图像残缺现象 ;
     6) 摄像机把图像信息通过电缆输入到图像采集卡的图像输入端, PC 机上运行图 像捕捉程序, 并按要求把图片保存到指定位置。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结构简单, 成本低, 可实时采集获取处于自然状 态下的昆虫数字图像, 以便获取田间稻飞虱虫口密度, 预防水稻受害, 也为科研、 教学、 生产 实践提供自然的昆虫数字图像。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系统工作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 X 向进给系统传动简图 ;
     图 4 为 X 向丝杆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 ;
     图 5 为拍摄系统组成示意图 ;
     图 6 为采集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
     图 7 为本发明中微控制器的应用系统 ;
     图 8 为 7SH20403 联线图 ;
     图 9 为 KA-022W8 联线图 ;
     图 10 为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
     图 11 为 PC 机与微控制器串口通信硬件图 ;
     图 12 为图像采集卡工作原理框图 ;
     图 13 为拍摄系统程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主要由控制系统、 采集工作台、 X 向进给装置和拍摄系 统构成, 如图 1 所示。根据稻飞虱等昆虫的扑光性, 选用 160W 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将稻飞虱诱集到白色的确良幕布上, 采集其数字图像 ; 控制系统控制幕布驱动装置和 X 向进给装 置的运动, 实现白色幕布 X 向和 Z 向运动, 每隔一定时间, 实时扫描拍摄多幅图像 ; 拍摄系统 通过环形冷光源和摄像机获取稻飞虱等昆虫图像反馈给计算机, 进行图像数据分析处理。
     图 3 为 X 向进给装置传动简图。所述 X 向进给装置包括与微控制器相连的采集工 作台驱动装置 21, 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 21 与丝杆 22 直接相连, 所述采集工作台两侧通过导 轨副设置于底座 100 上。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所用电机为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微控制 器驱动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与丝杆直连, 丝杠带动采集工作台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实现横向进给。
     图 4 为 X 向丝杆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图像数控采集装置转速中等, 精度 要求一般, 丝杠采用两端支撑结构。
     导轨副保证采集工作台的正确运动轨迹。 该装置中速中精度, 负载较小, 主要起导 向作用, 选择车屉滑轨。
     采集工作台主要由幕布驱动装置 11、 主动辊 12、 从动辊 13、 采集图像工作台幕布 14 及机架 15 等组成, 如图 6 所示。根据稻飞虱等昆虫的扑光性, 选用 160W 自镇流荧光高 压汞灯将稻飞虱诱集到白色的的确良采集工作台幕布上。经过实验, 采集工作台幕布使用 的确良白布, 一方面可以采集到自然状态下稻飞虱的样本图像 ; 另一方面, 图像背景颜色单 一, 方便以后图像处理。 幕布驱动装置是采集工作台幕布带式传动的动力来源, 采用步进电 机, 由输入步进电机脉冲频率决定转速, 步进电机选用 PX245-11A。
     传动滚筒采用轴作为主动辊, 传动轴上覆盖摩擦系数较大的衬套, 增大表面摩擦 系数, 增大摩擦力提高传动装置的牵引力, 步进电机与传动轴直连, 传递动力, 采集工作台 幕布带动从动辊。从动辊亦采用轴, 表面覆盖摩擦系数较大的衬套。鉴于该装置的小扭矩, 直接采用采集工作台幕布传动, 幕布采用机械接头, 可拆卸。 同时幕布作为采集稻飞虱等昆 虫的屏幕, 分区采集图像大小约为 50mm×50mm, 幕布大小 250mm×500mm。
     拍摄系统基本硬件主要有环形冷光源 31 和摄像机 32, 安装在光源工作台 102 和摄 像机工作台 101 上, 构成拍摄系统, 如图 2 所示。图 5 为拍摄系统组成示意图, 野外拍摄光 源采用 OPT-DP1024-4HT 环形冷光源。该冷光源具有细腻柔和、 明晰、 无阴影、 无斑痕的照明 效果, 借助环形冷光源和摄像机可采集清晰高质量的稻飞虱等昆虫图像。冷光源支架 33 由 两衔铁架组合而成, 占用空间小, 通过螺栓连接, 可上下调整光源高度, 前后调整光源距离, 且可以 360°旋转光源, 实现多距离多角度随意调整, 利于图像采集和拍摄。
     摄像机为彩色数字摄像机, 采用 CCD 摄像机有以下优点 : 数字信号是加工信号, 加 工信号对于有杂波和易产生失真的外部环境和电路条件来说,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摄像机 支架 34 由螺栓连接的三部分组成 ( 图 5), 可上下调整摄像机高度, 且可以 180°旋转摄像 机。摄像机用螺栓连接于支架上, 整体支架简洁易操作。
     环形冷光源及冷光源支架安装在光源工作台 102 上, 通过两边导轨上方的螺栓调 节距离 ; 摄像机及摄像机支架安装在摄像机工作台 101 上, 通过丝杠螺母微调摄像机工作 台前后距离, 进而实现摄像机与光源和幕布之间距离的微调。光源工作台 102 和摄像机工 作台 101 安装在底座 100 上 ( 图 2)。
     采集图像尺寸统一为标准的 768*576 像素, 工作距离为 190mm, 放大倍率为 0.3X。 摄像机与采集工作台幕布之间初定距离 190mm, 水平角度采集, 拍摄系统可进行拍摄角度的调整和拍摄距离的微调。
     角度调整 : 调节摄像机和光源支架, CCD 摄像机可进行 90°调整, 环形光源可进行 360°调整, 摄像机支架和光源支架通过螺栓位置调整可改变上下位置, 实现拍摄角度的调 整。
     距离调整 : 摄像机与采集工作台幕布之间的距离为 190mm, 可通过末端丝杠手动 微调摄像机与采集工作台幕布的距离, 同时可以通过螺栓调整光源工作台, 调整环形光源 与采集工作台幕布的距离, 实现昆虫样本图像的清晰采集。
     图 10 为自动拍摄系统控制框图, 控制系统由 PC 机、 微控制器、 彩色摄像机 32( 图 2)、 冷光源 31、 图像采集卡、 驱动器等组成, 实现野外昆虫图像采集装置自动运行, 扫描拍摄 多幅图像。微控制器控制采集工作台 X 向、 采集工作台幕布 Z 向运动, 彩色摄像机获取数字 图像。
     微控制器是将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分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单片微型计算机。 微控 制器选用 AT89C52, 其构成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驱动控制的最小应用系统, 如图 7 所 示。
     AT89C52 是一种低损耗、 高性能 CMOS 八位微控制器, 8K 字节 Flash, 256 字节 RAM, 32 位 I/O 线, 三个 16 位定时器 / 计数器, 一个 6 向量 2 级中断结构, 全双工串口, 支持 2 种 可选择节电模式的软件。 装置控制的实现
     系统上电, 利用键盘分别调整 X、 Z 向电机, 使其到达指定位置。AT89C52 微控制器 的定时器 / 计数器 0 工作在方式 1, 16 位计数器 ; 定时器 / 计数器 1 工作在方式 2, 自动重装 入初值的 8 位计数器 ; 串行口工作在方式 2, 9 位通用异步接收器 / 发送器, 波特率为 9600 ; 系统开中断。
     装置每隔 30 分钟, 采集一次图像。采集工作台幕布大小 250mm×500mm, 图像采集 区大小约为 50mm×50mm。采集工作台幕布 Z 向位移 50mm, 向 PC 机发出信号, Z 向电机停止 1s, 拍摄图像, 连续工作 10 次。采集工作台 X 向位移 50mm 停止, 执行 Z 向工作, 重复 5 次后 采集工作台返回初始位置。每次图像拍摄在采集工作台停止后进行, 避免出现图像残缺现 象。装置驱动控制流程如图 10 所示。
     自动拍摄系统由环形冷光源、 彩色摄像机、 显微变焦距镜头、 图像采集卡、 PC 机等 组成。光源配置于采集工作台幕布与摄像头之间, CCD 摄像头安装在采集工作台幕布的光 源前方, 上下、 左右可调, 图像采集卡安装在 PC 机的 PCI 插槽内, PC 机上安装稻飞虱等昆虫 图像采集及其它软件。
     天黑前, 开启 160W 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 诱集田间昆虫包括稻飞虱爬附在的确良 白布的采集工作台幕布上。 每隔一定时间, 自动启动拍摄系统, 完成整个采集工作台幕布的 数字图像拍摄工作。CCD 摄像机把图像信息通过电缆输入到图像采集卡的图像输入端, PC 机上运行图像捕捉程序, 并按要求把图片保存到指定位置。
     由于 PC 机采用的是 RS-232C 标准信号, 而 AT89C52 单片机采用的是 TTL 电平信 号, 所以在进行串行通信时, 必须进行接口电平转换。采用具有双向转换功能的 MAX232 芯 片 ( 图 11), 9、 10 引脚是 TTL 电平端, 连接单片机串行口。
     视频图像采集卡选自中国大恒 ( 集团 ) 有限公司, 型号为 DH-CG410。它具有使用
     灵活、 集成度高、 功耗低等特点, 由于采用的是 PCI 总线, 所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基本不占 用 CPU 时间, 并可将图像直接传送到计算机内存或显存。
     视频图像经多路切换器、 解码器、 A/D 变换器, 将数字化的图像数据送到数据缓冲 器。经剪裁、 比例压缩及数据格式转换后, 由内部控制图像覆盖与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目标 位置由软件确定, 可以是显存, 也可以是计算机内存。 DH-CG410 视频图像采集的工作原理框 图如图 12 所示。
     AT89C52 串行口是一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 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SCON : 特殊功能寄存器 SCON 是存放串行口的控制和状态信息, 具有位寻址功能, 其格式如表 1 所示。
     表 1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SM0
     SM1SM2RENTB8RB8TIRISM0、 SM1 : 串行口方式选择位。功能如表 2 所示。 表 2 串行口工作方式 SM0 0 0 1 1 SM1 0 1 0 1 模式 0 1 2 3 功能 同步移位寄存器 8 位 UART 9 位 UART 9 位 UART 波特率 fosc/12 可变 fosc/32 或 fosc/64 可变SM2 : 允许方式 2 和 3 的多机通信使能位。
     REM : 允许串口接收位。
     TB8 : 对于方式 2 和 3, 是发送的第 9 位数据。
     RB8 : 对于方式 2 和 3, 是接收到的第 9 位数据 ; 对于方式 0, 不使用 RB8 ; 对于方式 1, 如 SM2 = 0, RB8 是接收到的停止位。
     TI : 发送中断标识位。
     RI : 接收中断标识位。
     波特率是在串口通信中每秒能够发送的位数。 串行口工作方式 1, 定时器 / 计数器 1 工作方式 2, 禁止定时器 / 计数器 1 中断。
     波特率= 2SMOD× 晶振频率 /[32×12(256-TH1)]
     SMOD : 电源控制寄存器 PCON 中波特率系数控制位。
     TH1 : 定时器 / 计数器 1 初始值。
     通信协议是通信设备在通信前的约定, PC 机与单片机之间进行通信, 在双方程序 设计过程中, 有如下约定 :
     0xA1 : 单片机读取 P0 端口数据, 并将读取数据返回 PC 机 ;
     0xA2 : 单片机从 PC 机接收一段控制数据 ;
     0xA3 : 单片机操作成功信息 ;
     0xF8 : PC 机启动相机拍摄信号。
     在系统工作过程中, 单片机接收到 PC 机数据信息后, 便查找协议, 完成相应的操 作。当单片机接收到 0xA1 时, 读取 P0 端口数据, 并将读取数据返回 PC 机 ; 当单片机接收到 0xA2 时, 单片机等待从 PC 机接收一段控制数据 ; 当 PC 机接收到 0xA3 时, 表明单片机操作 已经成功 ; 单片机发送到 PC 机的数据经检测为 0xF8 时, PC 机启动相机拍摄。
     上位机通讯设置
     实现装置自动拍摄, 一在 PC 机拍摄程序中插入通讯程序, 一在单片机控制程序内 添加通讯程序。
     串口通讯初始化后, 即可以接受单片机的脉冲信号了, 这里设定单片机的数据信 号为 0XF8, 也就是说单片机发送到 PC 机的数据经检测为 0XF8 时, PC 机会启动相机拍摄程 序。
     拍摄系统实现 自动拍摄系统设置波特率为 9600bit/s, 串行口工作方式 1, 定时器 / 计数器 1 工 作方式 2。装置运行由驱动控制和自动拍摄两部分组成, 当采集工作面运行至指定位置后, 单片机串口向 PC 机发出信号, PC 机的数据经检测为 0xF8 时, PC 机启动摄像机拍摄。拍摄 系统程序框图如图 13 所示。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 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采用等同替换 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及其图像采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及其图像采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及其图像采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及其图像采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及其图像采集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77282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16CN101977282A*CN101977282A*(21)申请号 201010244789.7(22)申请日 2010.08.04H04N 5/232(2006.01)G03B 15/05(2006.01)G01C 11/00(2006.01)(71)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地址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点将路40号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97信箱(72)发明人刘德营 丁为民 康敏 胡春林(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代理人董建林 许婉静(54) 发明名称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

2、及其图像采集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及其图像采集方法,包括底座、采集工作台、拍摄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工作台沿X向设置于底座上,拍摄系统沿Y向设置于底座上,所述拍摄系统包括摄像机、安装于摄像机上的显微变焦距镜头及冷光源,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微控制器和PC机,所述微控制器通过X向进给装置控制采集工作台沿X向运动,微控制器通过采集工作台上的幕布驱动装置控制采集工作台幕布沿Z向滚动,所述摄像机与PC机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时采集获取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昆虫数字图像,以便为科研、教学、生产实践提供自然的昆虫数字图像。 (51)Int.Cl.(1。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8 页CN 101977287 A 1/1页21.一种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包括底座、采集工作台、拍摄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工作台沿X向设置于底座上,拍摄系统沿Y向设置于底座上,所述拍摄系统包括摄像机、安装于摄像机上的显微变焦距镜头及冷光源,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微控制器和PC机,所述微控制器通过X向进给装置控制采集工作台沿X向运动,微控制器通过采集工作台上的幕布驱动装置控制采集工作台幕布沿Z向滚动,所述摄像机与PC机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其特征。

4、在于:所述幕布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采集工作台的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与幕布驱动装置相连,从动辊与主动辊平行设置,采集工作台幕布作为传送带连接于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工作台幕布为白色的确良幕布,且竖直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的外圆周设有衬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进给装置包括与微控制器相连的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与丝杆直接相连,所述采集工作台两侧通过导轨副设置于底座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

5、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系统包括拍摄光源和摄像机,所述拍摄光源为环形冷光源,设置于光源支架上,所述摄像机设置于摄像机支架上,所述光源支架和摄像机支架分别设置于光源工作台和摄像机工作台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系统中,与摄像机相连的图像采集卡安装在PC机的PCI插槽内,PC机上安装昆虫图像采集处理模块,所述PC机通过接口电平转换芯片与微控制器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的图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系统上电,利用微控制器的键盘手动分别调整幕布驱动装置和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使采集工作台到达指定位置;2。

6、)每隔30分钟,扫描采集一次图像;3)每次采集图像,采集工作台沿X向位移50mm,向PC机发出信号,X向电机停止1s,拍摄图像;4)采集工作台幕布沿Z向位移50mm,向PC机发出信号,Z向电机停止1s,拍摄图像,连续工作10次;5)采集工作台X向位移50mm停止,执行Z向工作,重复5次后采集工作台返回初始位置,每次图像拍摄在采集工作台停止后进行,避免出现图像残缺现象;6)摄像机把图像信息通过电缆输入到图像采集卡的图像输入端,PC机上运行图像捕捉程序,并按要求把图片保存到指定位置。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77282 ACN 101977287 A 1/6页3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及其图。

7、像采集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属于图像采集装置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生长繁殖快,危害程度大,容易造成水稻严重减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灯光诱测是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4-1995)中的一种。用200W白炽灯作标准光源,灯源高地面1.5m,上方架设防雨罩,下方装集虫漏斗,漏斗口下装毒瓶。从早发年份的成虫初见期前10d开始,至常年终见期后10d结束。每天天黑前开灯,天明后关灯。逐日将诱得的成虫计数,并区别种类。因此,获取田间稻飞虱虫口密度是防治水稻受害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根据稻飞虱图像中的信息,。

8、自动鉴定稻飞虱种类已成为可能。因此,需要一套野外稻飞虱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实时获取昆虫数字图像。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野外稻飞虱等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可以实现实时获取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昆虫数字图像,以便获取田间稻飞虱虫口密度,预防水稻受害,也为科研、教学、生产实践提供自然的昆虫数字图像。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包括底座、采集工作台、拍摄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工作台沿X向设置于底座上,拍摄系统沿Y向设置于底座上,所述拍摄系统包括摄像机、安装于摄像机上的显微变焦距镜头及冷光源,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微控制器。

9、和PC机,所述微控制器通过X向进给装置控制采集工作台沿X向运动,微控制器通过采集工作台上的幕布驱动装置控制采集工作台幕布沿Z向滚动,所述摄像机与PC机相连。0005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布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采集工作台上的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与幕布驱动装置相连,从动辊与主动辊平行设置,采集工作台幕布作为传送带连接于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0006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工作台幕布为白色的确良幕布,且竖直布置。0007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的外圆周设有衬套。0008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其。

10、特征在于:所述X向进给装置包括与微控制器相连的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与丝杆直接相连,所述采集工作台两侧通过导轨副设置于底座上。0009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系统包括拍摄光源和摄像机,所述拍摄光源为环形冷光源,设置于光源支架上,所述摄像机设置于摄像机支架上,所述光源支架和摄像机支架分别设置于光源工作台和摄像机工作台上。说 明 书CN 101977282 ACN 101977287 A 2/6页40010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系统中,与摄像机相连的图像采集卡安装在PC机的PCI插槽内,PC机上安装昆虫图像采集处理模块。

11、,所述PC机通过接口电平转换芯片与微控制器相连。0011 前述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的图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0012 1)系统上电,利用微控制器的键盘手动分别调整幕布驱动装置和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使采集工作台到达指定位置;0013 2)每隔30分钟,扫描采集一次图像;0014 3)每次采集图像,采集工作台沿X向位移50mm,向PC机发出信号,X向电机停止1s,拍摄图像;0015 4)采集工作台幕布沿Z向位移50mm,向PC机发出信号,Z向电机停止1s,拍摄图像,连续工作10次;0016 5)采集工作台X向位移50mm停止,执行Z向工作,重复5次后采集工作台返回初始位置,每。

12、次图像拍摄在采集工作台停止后进行,避免出现图像残缺现象;0017 6)摄像机把图像信息通过电缆输入到图像采集卡的图像输入端,PC机上运行图像捕捉程序,并按要求把图片保存到指定位置。0018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时采集获取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昆虫数字图像,以便获取田间稻飞虱虫口密度,预防水稻受害,也为科研、教学、生产实践提供自然的昆虫数字图像。附图说明0019 图1为本发明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系统工作示意图;0020 图2为本发明的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0021 图3为X向进给系统传动简图;0022 图4为X向丝杆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0023 。

13、图5为拍摄系统组成示意图;0024 图6为采集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0025 图7为本发明中微控制器的应用系统;0026 图8为7SH20403联线图;0027 图9为KA-022W8联线图;0028 图10为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0029 图11为PC机与微控制器串口通信硬件图;0030 图12为图像采集卡工作原理框图;0031 图13为拍摄系统程序框图。具体实施方式003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33 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主要由控制系统、采集工作台、X向进给装置和拍摄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根据稻飞虱等昆虫的扑光性,选用160W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将稻飞说 明 书CN 101。

14、977282 ACN 101977287 A 3/6页5虱诱集到白色的确良幕布上,采集其数字图像;控制系统控制幕布驱动装置和X向进给装置的运动,实现白色幕布X向和Z向运动,每隔一定时间,实时扫描拍摄多幅图像;拍摄系统通过环形冷光源和摄像机获取稻飞虱等昆虫图像反馈给计算机,进行图像数据分析处理。0034 图3为X向进给装置传动简图。所述X向进给装置包括与微控制器相连的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21,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21与丝杆22直接相连,所述采集工作台两侧通过导轨副设置于底座100上。采集工作台驱动装置所用电机为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微控制器驱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丝杆直连,丝杠带动采集工作台将旋转运。

15、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实现横向进给。0035 图4为X向丝杆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图像数控采集装置转速中等,精度要求一般,丝杠采用两端支撑结构。0036 导轨副保证采集工作台的正确运动轨迹。该装置中速中精度,负载较小,主要起导向作用,选择车屉滑轨。0037 采集工作台主要由幕布驱动装置11、主动辊12、从动辊13、采集图像工作台幕布14及机架15等组成,如图6所示。根据稻飞虱等昆虫的扑光性,选用160W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将稻飞虱诱集到白色的的确良采集工作台幕布上。经过实验,采集工作台幕布使用的确良白布,一方面可以采集到自然状态下稻飞虱的样本图像;另一方面,图像背景颜色单一,方便以后图像处理。。

16、幕布驱动装置是采集工作台幕布带式传动的动力来源,采用步进电机,由输入步进电机脉冲频率决定转速,步进电机选用PX245-11A。0038 传动滚筒采用轴作为主动辊,传动轴上覆盖摩擦系数较大的衬套,增大表面摩擦系数,增大摩擦力提高传动装置的牵引力,步进电机与传动轴直连,传递动力,采集工作台幕布带动从动辊。从动辊亦采用轴,表面覆盖摩擦系数较大的衬套。鉴于该装置的小扭矩,直接采用采集工作台幕布传动,幕布采用机械接头,可拆卸。同时幕布作为采集稻飞虱等昆虫的屏幕,分区采集图像大小约为50mm50mm,幕布大小250mm500mm。0039 拍摄系统基本硬件主要有环形冷光源31和摄像机32,安装在光源工作台。

17、102和摄像机工作台101上,构成拍摄系统,如图2所示。图5为拍摄系统组成示意图,野外拍摄光源采用OPT-DP1024-4HT环形冷光源。该冷光源具有细腻柔和、明晰、无阴影、无斑痕的照明效果,借助环形冷光源和摄像机可采集清晰高质量的稻飞虱等昆虫图像。冷光源支架33由两衔铁架组合而成,占用空间小,通过螺栓连接,可上下调整光源高度,前后调整光源距离,且可以360旋转光源,实现多距离多角度随意调整,利于图像采集和拍摄。0040 摄像机为彩色数字摄像机,采用CCD摄像机有以下优点:数字信号是加工信号,加工信号对于有杂波和易产生失真的外部环境和电路条件来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摄像机支架34由螺栓连接的三。

18、部分组成(图5),可上下调整摄像机高度,且可以180旋转摄像机。摄像机用螺栓连接于支架上,整体支架简洁易操作。0041 环形冷光源及冷光源支架安装在光源工作台102上,通过两边导轨上方的螺栓调节距离;摄像机及摄像机支架安装在摄像机工作台101上,通过丝杠螺母微调摄像机工作台前后距离,进而实现摄像机与光源和幕布之间距离的微调。光源工作台102和摄像机工作台101安装在底座100上(图2)。0042 采集图像尺寸统一为标准的768*576像素,工作距离为190mm,放大倍率为0.3X。摄像机与采集工作台幕布之间初定距离190mm,水平角度采集,拍摄系统可进行拍摄角度的说 明 书CN 1019772。

19、82 ACN 101977287 A 4/6页6调整和拍摄距离的微调。0043 角度调整:调节摄像机和光源支架,CCD摄像机可进行90调整,环形光源可进行360调整,摄像机支架和光源支架通过螺栓位置调整可改变上下位置,实现拍摄角度的调整。0044 距离调整:摄像机与采集工作台幕布之间的距离为190mm,可通过末端丝杠手动微调摄像机与采集工作台幕布的距离,同时可以通过螺栓调整光源工作台,调整环形光源与采集工作台幕布的距离,实现昆虫样本图像的清晰采集。0045 图10为自动拍摄系统控制框图,控制系统由PC机、微控制器、彩色摄像机32(图2)、冷光源31、图像采集卡、驱动器等组成,实现野外昆虫图像采。

20、集装置自动运行,扫描拍摄多幅图像。微控制器控制采集工作台X向、采集工作台幕布Z向运动,彩色摄像机获取数字图像。0046 微控制器是将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分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微控制器选用AT89C52,其构成野外昆虫图像自动采集装置驱动控制的最小应用系统,如图7所示。0047 AT89C52是一种低损耗、高性能CMOS八位微控制器,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位I/O线,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口,支持2种可选择节电模式的软件。0048 装置控制的实现0049 系统上电,利用键盘分别调整X、Z向电机,使其到达指定位置。AT89C52微。

21、控制器的定时器/计数器0工作在方式1,16位计数器;定时器/计数器1工作在方式2,自动重装入初值的8位计数器;串行口工作在方式2,9位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波特率为9600;系统开中断。0050 装置每隔30分钟,采集一次图像。采集工作台幕布大小250mm500mm,图像采集区大小约为50mm50mm。采集工作台幕布Z向位移50mm,向PC机发出信号,Z向电机停止1s,拍摄图像,连续工作10次。采集工作台X向位移50mm停止,执行Z向工作,重复5次后采集工作台返回初始位置。每次图像拍摄在采集工作台停止后进行,避免出现图像残缺现象。装置驱动控制流程如图10所示。0051 自动拍摄系统由环形冷光。

22、源、彩色摄像机、显微变焦距镜头、图像采集卡、PC机等组成。光源配置于采集工作台幕布与摄像头之间,CCD摄像头安装在采集工作台幕布的光源前方,上下、左右可调,图像采集卡安装在PC机的PCI插槽内,PC机上安装稻飞虱等昆虫图像采集及其它软件。0052 天黑前,开启160W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诱集田间昆虫包括稻飞虱爬附在的确良白布的采集工作台幕布上。每隔一定时间,自动启动拍摄系统,完成整个采集工作台幕布的数字图像拍摄工作。CCD摄像机把图像信息通过电缆输入到图像采集卡的图像输入端,PC机上运行图像捕捉程序,并按要求把图片保存到指定位置。0053 由于PC机采用的是RS-232C标准信号,而AT89C。

23、52单片机采用的是TTL电平信号,所以在进行串行通信时,必须进行接口电平转换。采用具有双向转换功能的MAX232芯片(图11),9、10引脚是TTL电平端,连接单片机串行口。0054 视频图像采集卡选自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型号为DH-CG410。它具有使用说 明 书CN 101977282 ACN 101977287 A 5/6页7灵活、集成度高、功耗低等特点,由于采用的是PCI总线,所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基本不占用CPU时间,并可将图像直接传送到计算机内存或显存。0055 视频图像经多路切换器、解码器、A/D变换器,将数字化的图像数据送到数据缓冲器。经剪裁、比例压缩及数据格式转换后,由内。

24、部控制图像覆盖与数据传输,数据传输目标位置由软件确定,可以是显存,也可以是计算机内存。DH-CG410视频图像采集的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2所示。0056 AT89C52串行口是一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0057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特殊功能寄存器SCON是存放串行口的控制和状态信息,具有位寻址功能,其格式如表1所示。0058 表1串行口控制寄存器0059 SM0 SM1 SM2 REN TB8 RB8 TI RI0060 SM0、SM1:串行口方式选择位。功能如表2所示。0061 表2串行口工作方式0062 SM0 SM1 模式 功能 波特率0 0 0 同步移位。

25、寄存器 fosc/120 1 1 8位UART 可变1 0 2 9位UART fosc/32或fosc/641 1 3 9位UART 可变0063 SM2:允许方式2和3的多机通信使能位。0064 REM:允许串口接收位。0065 TB8:对于方式2和3,是发送的第9位数据。0066 RB8:对于方式2和3,是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对于方式0,不使用RB8;对于方式1,如SM20,RB8是接收到的停止位。0067 TI:发送中断标识位。0068 RI:接收中断标识位。0069 波特率是在串口通信中每秒能够发送的位数。串行口工作方式1,定时器/计数器1工作方式2,禁止定时器/计数器1中断。0070。

26、 波特率2SMOD晶振频率/3212(256-TH1)0071 SMOD: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中波特率系数控制位。0072 TH1:定时器/计数器1初始值。0073 通信协议是通信设备在通信前的约定,PC机与单片机之间进行通信,在双方程序设计过程中,有如下约定:说 明 书CN 101977282 ACN 101977287 A 6/6页80074 0xA1:单片机读取P0端口数据,并将读取数据返回PC机;0075 0xA2:单片机从PC机接收一段控制数据;0076 0xA3:单片机操作成功信息;0077 0xF8:PC机启动相机拍摄信号。0078 在系统工作过程中,单片机接收到PC机数据信息。

27、后,便查找协议,完成相应的操作。当单片机接收到0xA1时,读取P0端口数据,并将读取数据返回PC机;当单片机接收到0xA2时,单片机等待从PC机接收一段控制数据;当PC机接收到0xA3时,表明单片机操作已经成功;单片机发送到PC机的数据经检测为0xF8时,PC机启动相机拍摄。0079 上位机通讯设置0080 实现装置自动拍摄,一在PC机拍摄程序中插入通讯程序,一在单片机控制程序内添加通讯程序。0081 串口通讯初始化后,即可以接受单片机的脉冲信号了,这里设定单片机的数据信号为0XF8,也就是说单片机发送到PC机的数据经检测为0XF8时,PC机会启动相机拍摄程序。0082 拍摄系统实现0083 。

28、自动拍摄系统设置波特率为9600bit/s,串行口工作方式1,定时器/计数器1工作方式2。装置运行由驱动控制和自动拍摄两部分组成,当采集工作面运行至指定位置后,单片机串口向PC机发出信号,PC机的数据经检测为0xF8时,PC机启动摄像机拍摄。拍摄系统程序框图如图13所示。0084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1977282 ACN 101977287 A 1/8页9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77282 ACN 101977287 A 2/8页10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77282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