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644688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1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7668.6

申请日:

2009.07.23

公开号:

CN101961921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B29C 73/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丹东铭程环保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丹东铭程环保制品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18301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前阳镇前阳村1组变更后:118301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前阳镇前阳村1组|||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29C 73/04登记生效日:2015123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赖宗伸变更后权利人:丹东铭程环保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浒关镇关南路39号变更后权利人:118301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前阳镇前阳村1组|||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29C 73/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李庭南变更后权利人:赖宗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浒关镇关南路39号变更后权利人: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浒关镇关南路39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赖宗伸登记生效日:2015052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73/04申请日:20090723|||公开

IPC分类号:

B29C73/04

主分类号:

B29C73/04

申请人:

李庭南; 赖宗伸

发明人:

李庭南; 赖宗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浒关镇关南路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代理人:

王顺荣;唐爱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的外部盖合一与该模塑杯盖的侧面轮廓相搭配的外模,该外模上对应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开设一道横向成环状的滑槽,供容置入一组成型用滑块,滑块内缘具有外凸的成型条;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中间容设一顶料块,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搭配,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其位置及轮廓与该成型条对应配合;制造时先使外模、内模与顶料块闭模,然后使滑块向内前进,使其成型条抵住该模塑杯盖表面,且继续前进使模塑杯盖的表面随着成型条的轮廓变形而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 纤维模塑杯盖的外部盖合一与该模塑杯盖的侧面轮廓相搭配的外模, 该外模上对应于模塑 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开设有一道横向成环状的滑槽, 供容置入一组成型用的滑块, 该等滑块的内缘具有外凸的成型条 ; 该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 其中间更容设一顶 料块, 该内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相搭配, 该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 出倒钩槽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 其位置及轮廓与该成型条相对应配合 ; 制造时先使 外模、 内模与顶料块闭模, 然后使滑块向内前进, 使其成型条抵住该模塑杯盖的表面, 并且 继续前进使模塑杯盖的表面随着成型条的轮廓变形而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 因此而成形 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该模 塑杯盖的表面上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后, 接着使滑块向外退开, 且外模及内模向闭模 时的反方向开模, 并由该顶料块将已具倒钩槽的模塑杯盖顶出, 即完成一成品。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当该等 滑块的成型条共同向内前进时可合并成为一环状体。
4: 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 纤维模塑杯盖的外部盖合一压制住该模塑杯盖的外模, . 并在该模塑杯盖上预备成型出倒 钩槽之处外部由一成形用的模轮靠近抵住, 该模轮主要于面临该模塑杯盖上预备成型出倒 钩槽之处具有外凸的成型条 ; 该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 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 该 内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相搭配, 该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 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 其位置及轮廓与该成型条相对应配合 ; 制造时先使外模、 内模 与顶料块闭模, 然后使模轮向内前进, 使其成型条抵住该模塑杯盖的表面, 并且继续前进使 模塑杯盖的表面随着成型条的轮廓变形而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 然后驱动该模轮绕着模 塑杯盖的表面转动至少一圈, 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该模 塑杯盖的表面上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后, 接着使模轮向外退开, 且外模及内模向闭模 时的反方向开模, 并由该顶料块将已具倒钩槽的模塑杯盖顶出, 即完成一成品。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模轮 可以是一个以上。
7: 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 纤维模塑杯盖的外部借由一固定座盖合一气囊, 使该气囊面临该模塑杯盖的外部轮廓, 该 气囊有一进气口伸出该固定座 ; 该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 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 该内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相搭配, 该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 槽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 ; 制造时由该固定座带着气囊盖合于该模塑杯盖外部, 且使 该内模与顶料块自该模塑杯盖的内部闭模, 然后将高压气体经由进气口送入该气囊内, 使 该气囊完全膨胀, 并填塞住模塑杯盖与气囊间的所有空间, 并且高压气体的力量推使该模 塑杯盖的表面变形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 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该模 塑杯盖的表面上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后, 接着将气囊内的高压气体泄出, 使气囊的表 面与模塑杯盖的外部脱离, 且内模也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 并由该顶料块将已具倒钩槽 2 的模塑杯盖顶出, 即完成一成品。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对该气 囊的进气, 气压在 0.6-0.8MPa, 充气时间在 3 秒左右。

说明书


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特别是指一种在由植物 纤维材质材料利用模压塑造技术成型的杯盖侧缘上更成型出向内部凹入的倒钩槽的制造 方法, 以利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借由该倒钩槽的形成而得与杯体顶缘达成紧密结合。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称的 “植物纤维模塑杯盖” , 是指采用植物纤维材质的材料 ( 一般以纸浆 为多, 但不排除其它植物纤维的材料或植物纤维的复合材料 ), 利用模压塑造技术成型的杯 盖, 一般以俗称 “纸塑杯盖” 为多, 因此以下若以 “模塑杯盖” 或 “纸塑杯盖” 称呼, 皆系指相 同物品。目前在植物纤维 ( 纸浆 ) 模塑行业中, 对于产品的整形 ( 塑型 ) 都是实行热压方 式进行, 常见的方法有二种, 方法一是将纸浆成型胚在含水率约 55-70%状态时以热压整形 设备直接进行热压整形作业, 热压温度为 150℃ ±10℃, 热压时间视产品的体积而定 ( 体积 越大热压时间必须越久 ), 对于纸塑杯盖而言热压时间在 45 秒 ±5 秒 ; 方法二是将纸浆成 型胚在含水率约 55-70%状态时先进行烘干, 待含水率降低至 7-10%状态时再以热压整形 设备进行热压整形, 热压温度同为 150℃ ±10℃, 但热压时间会较方法一者为短。实行热压 整形作业是目前植物纤维 ( 纸浆 ) 模塑行业中惯用的技术, 其中, 由于热压整形作业必须借 由上模具与下模具作上下闭合方得实行, 而上、 下模具在进行闭模与开模动作时需要移动 距离, 因此为了产品可以顺利脱模, 整形产品的内部无法产生负角度的结构, 因此对于纸塑 杯盖而言就无法产生能与杯体顶缘紧密结合的倒钩槽, 所以长久以来一直未有能与杯体产 生极佳结合效果的纸塑杯盖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即由植物纤维 材质材料利用模压塑造技术成型的杯盖侧缘上更成型出向内部凹入的倒钩槽的制造方法, 以利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借由该倒钩槽的成型而与杯体顶缘达成紧密结合。
     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是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 维模塑杯盖的外部盖合一与该模塑杯盖的侧面轮廓相搭配的外模, 该外模上对应于模塑杯 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开设有一道横向成环状的滑槽, 供容置入一组成型用的滑块, 该 等滑块的内缘具有外凸的成型条 ; 该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 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 块, 该内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相搭配, 该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 倒钩槽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 其位置及轮廓与该成型条相对应配合 ; 制造时先使外 模、 内模与顶料块闭模, 然后使滑块向内前进, 使其成型条抵住该模塑杯盖的表面, 并且继 续前进使模塑杯盖的表面随着成型条的轮廓变形而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 因此而成形出 一道环状的倒钩槽。
     在上述发明中, 在该模塑杯盖的表面上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后, 接着使滑块 向外退开, 且外模及内模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 并由该顶料块将已具倒钩槽的模塑杯盖顶出, 即完成一成品。
     在上述发明中, 当该等滑块的成型条共同向内前进时可合并成为一环状体。
     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是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 维模塑杯盖的外部盖合一压制住该模塑杯盖的外模, 并在该模塑杯盖上预备成型出倒钩槽 之处外部由一成形用的模轮靠近抵住, 该模轮主要于面临该模塑杯盖上预备成型出倒钩槽 之处具有外凸的成型条 ; 该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 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 该内模 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相搭配, 该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 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 其位置及轮廓与该成型条相对应配合 ; 制造时先使外模、 内模与顶 料块闭模, 然后使模轮向内前进, 使其成型条抵住该模塑杯盖的表面, 并且继续前进使模塑 杯盖的表面随着成型条的轮廓变形而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 然后驱动该模轮绕着模塑杯 盖的表面转动至少一圈, 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
     在上述发明中, 在该模塑杯盖的表面上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后, 接着使模轮 向外退开, 且外模及内模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 并由该顶料块将已具倒钩槽的模塑杯盖 顶出, 即完成一成品。
     在上述发明中, 该模轮可以是一个以上。
     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是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 维模塑杯盖的外部藉由一固定座盖合一气囊, 使该气囊面临该模塑杯盖的外部轮廓, 该气 囊有一进气口伸出该固定座 ; 该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 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 该 内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相搭配, 该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 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 ; 制造时由该固定座带着气囊盖合于该模塑杯盖外部, 且使该 内模与顶料块自该模塑杯盖的内部闭模, 然后将高压气体经由进气口送入该气囊内, 使该 气囊完全膨胀, 并填塞住模塑杯盖与气囊间的所有空间, 并且高压气体的力量推使该模塑 杯盖的表面变形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 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
     在上述发明中, 在该模塑杯盖的表面上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后, 接着将气囊 内的高压气体泄出, 使气囊的表面与模塑杯盖的外部脱离, 且内模也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 模, 并由该顶料块将已具倒钩槽的模塑杯盖顶出, 即完成一成品。
     在上述发明中, 对该气囊的进气, 气压在 0.6-0.8MPa, 充气时间在 3 秒左右。
     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其优点及功效在于 : 一种在由 植物纤维材质材料利用模压塑造技术成型的杯盖侧缘上更成型出向内部凹入的倒钩槽的 制造方法, 从而使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借由该倒钩槽的形成而得与杯体顶缘紧密结合, 方法 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 1 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闭模的动作示意图
     图 2 所示为第一图中的部份部位放大图
     图 3 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成形的动作示意图
     图 4 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开模的动作示意图
     图 5 所示为第四图中的部份部位放大图
     图 6 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闭模的动作示意图图 7 所示为第六图中的部份部位放大图 图 8 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成形的动作示意图 图 9 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开模的动作示意图 图 10 所示为第九图中的部份部位放大图 图 11 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闭模的动作示意图 图 12 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成形的动作示意图 图 13 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开模动作示意图 图中具体标号如下 : 10、 20、 30--- 模塑杯盖 101、 201、 301--- 倒钩槽 11、 21--- 外模 111--- 滑槽 12、 22、 32--- 内模 121、 221、 321--- 承接槽 13、 23、 33--- 顶料块 14--- 滑块 141、 241--- 成型条 24--- 模轮 31--- 固定座 34--- 气囊 341--- 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主要是针对已热压整形后的植 物纤维模塑杯盖, 在常温下进行再次整形加工, 使在侧面成型出一道倒钩槽, 于使用时与一 次性杯体的顶缘达成紧密结合作用。因此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 ( 无任何负角 度结构存在 ) 在本发明中是基本上已存在的物品, 而不必再去赘述其制造过程。而为在经 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的侧面成型出一道倒钩槽, 本发明研发出多种制造方法, 列明于后。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是一种直接压制成型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请参阅图 1、 2 所示, 其是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 10( 在图 1、 2 中的模塑杯盖 10 尚无任何负角 度的结构存在 ) 的外部盖合一外模 11, 该外模 11 必须与该模塑杯盖 10 的侧面轮廓相搭配, 并且在该外模 11 上对应于模塑杯盖 10 预备成型出倒钩槽 101( 请先参阅图 4、 5 所示 ) 之 处开设有一道横向成环状的滑槽 111, 供容置入一组成型用的滑块 14, 该等滑块 14 的内缘 具有外凸的成型条 141, 当该等成型条 141 共同向内前进时可合并成为一环状体 ; 该模塑杯 盖 10 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 12, 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 13, 该内模 12 及顶料块 13 必须与该 模塑杯盖 10 的轮廓相搭配, 该内模 12 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 10 预备成型出倒钩槽 101( 请 先参阅图 4、 5 所示 ) 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 121( 图 2 所示 ) ; 其位置及轮廓必须与该 成型条 141 相对应配合。
     根据上述组成, 当外模 11、 内模 12 与顶料块 13 闭模时即先形成图 1 所示的状态, 然后借由外在动力 ( 例如 : 动力缸体 ) 推动使该等滑块 14 皆向内前进, 使其成型条 141 共 同抵住该模塑杯盖 10 的表面, 并且继续前进使该模塑杯盖 10 的表面随着成型条 141 的轮 廓变形, 并缩入该内模 12 的承接槽 121 内, 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 101, 此时即形 成图 3 所示的状态 ; 接着, 如图 4 所示, 借由外在动力拉动该等滑块 14 迅速向外退开, 且外
     模 11 及内模 12 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 并由该顶料块 13 将已具倒钩槽 101( 如图 4、 5所 示 ) 的模塑杯盖 10 顶出, 即完成一成品。
     接着,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是一种滚轮压制成型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请参阅图 6、 7 所示, 其是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 20( 在图 6、 7 中的模塑杯盖 20 尚无任何 负角度的结构存在 ) 的外部盖合一外模 21, 其作用主要是压制住模塑杯盖 20, 并在该模塑 杯盖 20 上预备成型出倒钩槽 201( 请先参阅图 9、 10 所示 ) 之处外部预留不被压制住的空 间, 供一成形用的模轮 24 可以靠近抵住, 该模轮 24( 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 主要是面临该模 塑杯盖 20 上预备成型出倒钩槽 201 之处具有外凸的成型条 241 ; 该模塑杯盖 20 的内部容设 入一内模 22, 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 23, 该内模 22 及顶料块 23 必须与该模塑杯盖 20 的轮 廓相搭配, 该内模 22 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 20 预备成型出倒钩槽 201( 请先参阅图 9、 10 所 示 ) 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 221( 如图 7 所示 ) ; 其位置及轮廓必须与该成型条 241 相 对应配合。
     根据上述组成, 当外模 21、 内模 22 与顶料块 23 闭模时即先形成图 6 所示的状态, 然后借由外在动力 ( 例如 : 动力缸体 ) 推动使该模轮 24 向内前进, 使其成型条 241 抵住模 塑杯盖 20 的表面, 并且继续前进使该模塑杯盖 20 的表面随着成型条 241 的轮廓变形而缩 入该内模 22 的承接槽 221 内, 然后即驱动该模轮 24 绕着模塑杯盖 20 的表面转动至少一圈, 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 201, 此时即形成图 8 所示的状态 ; 接着, 如图 9 所示, 借由 外在动力拉动该模轮 24 迅速向外退开, 且外模 21 及内模 22 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 并由 该顶料块 23 将已具倒钩槽 201( 如图 9、 10 所示 ) 的模塑杯盖 20 顶出, 即完成一成品。 接着,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是一种气囊压制成型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请参阅图 11 所 示, 其是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 30( 在图 11 中的模塑杯盖 30 尚无任何负 角度的结构存在 ) 的外部藉由一固定座 31 盖合一气囊 34, 使该气囊 34 面临该模塑杯盖 30 的外部轮廓, 该气囊 34 有一进气口 341 伸出该固定座 31 ; 该模塑杯盖 30 的内部容设入一 内模 32, 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 33, 该内模 32 及顶料块 33 必须与该模塑杯盖 30 的轮廓相 搭配, 该内模 32 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 30 预备成型出倒钩槽 301 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 槽 321( 如图 13 所示 )。
     根据上述组成, 当固定座 31 带着气囊 34( 尚未进气 ) 盖合于该模塑杯盖 30 外部 时, 该内模 32 与顶料块 33 也自该模塑杯盖 30 的内部闭模, 使先形成图 11 所示的状态, 然 后借由外在动力 ( 例如 : 气体压缩机 ) 将高压气体经由进气口 341 送入该气囊 34 内 ( 气压 在 0.6-0.8MPa, 充气时间约 3 秒左右 ), 使该气囊 34 完全膨胀 ( 形同一外模 ), 并填塞住该 模塑杯盖 30 与气囊 34 间的所有空间, 并且高压气体的力量推使该模塑杯盖 30 的表面变形 缩入该内模 32 的承接槽 321 内, 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 301, 此时即形成图 12 所 示的状态 ; 接着, 如图 13 所示, 将该气囊 34 内的高压气体泄出, 使该气囊 34 的表面与该模 塑杯盖 30 的外部迅速脱离 ( 形同外模开模 ), 且内模 32 也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 并由该 顶料块 33 将已具倒钩槽 301 的模塑杯盖 30 顶出, 即完成一成品。
     由以上说明可知, 本发明的主要是在于申请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 方法, 是对已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 在常温下进行再次整形加工 ( 非用热压, 故 不增加热能成本 ), 使在其侧面成型出一道倒钩槽, 借于使用时与一次性杯体的顶缘可以达 成紧密结合的作用, 其中, 不论是实行第一实施例所示的直接压制成型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或实行第二实施例所示的滚轮压制成型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或是实行第三实施例所示的气 囊压制成型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都可以制造完成相同的倒钩槽。

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61921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02CN101961921A*CN101961921A*(21)申请号 200910157668.6(22)申请日 2009.07.23B29C 73/04(2006.01)(71)申请人李庭南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浒关镇关南路39号申请人赖宗伸(72)发明人李庭南 赖宗伸(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代理人王顺荣 唐爱华(54) 发明名称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57) 摘要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的外。

2、部盖合一与该模塑杯盖的侧面轮廓相搭配的外模,该外模上对应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开设一道横向成环状的滑槽,供容置入一组成型用滑块,滑块内缘具有外凸的成型条;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中间容设一顶料块,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搭配,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其位置及轮廓与该成型条对应配合;制造时先使外模、内模与顶料块闭模,然后使滑块向内前进,使其成型条抵住该模塑杯盖表面,且继续前进使模塑杯盖的表面随着成型条的轮廓变形而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

3、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6 页CN 101961922 A 1/2页21.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的外部盖合一与该模塑杯盖的侧面轮廓相搭配的外模,该外模上对应于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开设有一道横向成环状的滑槽,供容置入一组成型用的滑块,该等滑块的内缘具有外凸的成型条;该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该内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相搭配,该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其位置及轮廓与该成型条相对应配合;制造时先使外模、内模与顶料块闭模,然后使滑块向内前进,使其成型。

4、条抵住该模塑杯盖的表面,并且继续前进使模塑杯盖的表面随着成型条的轮廓变形而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模塑杯盖的表面上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后,接着使滑块向外退开,且外模及内模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并由该顶料块将已具倒钩槽的模塑杯盖顶出,即完成一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等滑块的成型条共同向内前进时可合并成为一环状体。4.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的外部盖合一压制住该模塑杯盖的外模,.并。

5、在该模塑杯盖上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外部由一成形用的模轮靠近抵住,该模轮主要于面临该模塑杯盖上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具有外凸的成型条;该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该内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相搭配,该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其位置及轮廓与该成型条相对应配合;制造时先使外模、内模与顶料块闭模,然后使模轮向内前进,使其成型条抵住该模塑杯盖的表面,并且继续前进使模塑杯盖的表面随着成型条的轮廓变形而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然后驱动该模轮绕着模塑杯盖的表面转动至少一圈,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

6、槽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模塑杯盖的表面上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后,接着使模轮向外退开,且外模及内模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并由该顶料块将已具倒钩槽的模塑杯盖顶出,即完成一成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轮可以是一个以上。7.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的外部借由一固定座盖合一气囊,使该气囊面临该模塑杯盖的外部轮廓,该气囊有一进气口伸出该固定座;该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该内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相搭配,该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具有一环内。

7、凹的承接槽;制造时由该固定座带着气囊盖合于该模塑杯盖外部,且使该内模与顶料块自该模塑杯盖的内部闭模,然后将高压气体经由进气口送入该气囊内,使该气囊完全膨胀,并填塞住模塑杯盖与气囊间的所有空间,并且高压气体的力量推使该模塑杯盖的表面变形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模塑杯盖的表面上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后,接着将气囊内的高压气体泄出,使气囊的表面与模塑杯盖的外部脱离,且内模也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并由该顶料块将已具倒钩槽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61921 ACN 101961922 A 2/2。

8、页3的模塑杯盖顶出,即完成一成品。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该气囊的进气,气压在0.6-0.8MPa,充气时间在3秒左右。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61921 ACN 101961922 A 1/5页4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在由植物纤维材质材料利用模压塑造技术成型的杯盖侧缘上更成型出向内部凹入的倒钩槽的制造方法,以利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借由该倒钩槽的形成而得与杯体顶缘达成紧密结合。【 背景技术 】0002 本发明所称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是指采用植。

9、物纤维材质的材料(一般以纸浆为多,但不排除其它植物纤维的材料或植物纤维的复合材料),利用模压塑造技术成型的杯盖,一般以俗称“纸塑杯盖”为多,因此以下若以“模塑杯盖”或“纸塑杯盖”称呼,皆系指相同物品。目前在植物纤维(纸浆)模塑行业中,对于产品的整形(塑型)都是实行热压方式进行,常见的方法有二种,方法一是将纸浆成型胚在含水率约55-70状态时以热压整形设备直接进行热压整形作业,热压温度为15010,热压时间视产品的体积而定(体积越大热压时间必须越久),对于纸塑杯盖而言热压时间在45秒5秒;方法二是将纸浆成型胚在含水率约55-70状态时先进行烘干,待含水率降低至7-10状态时再以热压整形设备进行热。

10、压整形,热压温度同为15010,但热压时间会较方法一者为短。实行热压整形作业是目前植物纤维(纸浆)模塑行业中惯用的技术,其中,由于热压整形作业必须借由上模具与下模具作上下闭合方得实行,而上、下模具在进行闭模与开模动作时需要移动距离,因此为了产品可以顺利脱模,整形产品的内部无法产生负角度的结构,因此对于纸塑杯盖而言就无法产生能与杯体顶缘紧密结合的倒钩槽,所以长久以来一直未有能与杯体产生极佳结合效果的纸塑杯盖问世。【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即由植物纤维材质材料利用模压塑造技术成型的杯盖侧缘上更成型出向内部凹入的倒钩槽的制造方法,以利植物纤维。

11、模塑杯盖借由该倒钩槽的成型而与杯体顶缘达成紧密结合。0004 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是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的外部盖合一与该模塑杯盖的侧面轮廓相搭配的外模,该外模上对应于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开设有一道横向成环状的滑槽,供容置入一组成型用的滑块,该等滑块的内缘具有外凸的成型条;该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该内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相搭配,该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其位置及轮廓与该成型条相对应配合;制造时先使外模、内模与顶料块闭模,然后使滑块向内前进,使其成型条抵住该模塑杯盖的表面,并且。

12、继续前进使模塑杯盖的表面随着成型条的轮廓变形而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0005 在上述发明中,在该模塑杯盖的表面上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后,接着使滑块向外退开,且外模及内模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并由该顶料块将已具倒钩槽的模塑杯盖说 明 书CN 101961921 ACN 101961922 A 2/5页5顶出,即完成一成品。0006 在上述发明中,当该等滑块的成型条共同向内前进时可合并成为一环状体。0007 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是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的外部盖合一压制住该模塑杯盖的外模,并在该模塑杯盖上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外部由一。

13、成形用的模轮靠近抵住,该模轮主要于面临该模塑杯盖上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具有外凸的成型条;该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该内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相搭配,该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其位置及轮廓与该成型条相对应配合;制造时先使外模、内模与顶料块闭模,然后使模轮向内前进,使其成型条抵住该模塑杯盖的表面,并且继续前进使模塑杯盖的表面随着成型条的轮廓变形而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然后驱动该模轮绕着模塑杯盖的表面转动至少一圈,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0008 在上述发明中,在该模塑杯盖的表面上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后,接着使模轮向外退。

14、开,且外模及内模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并由该顶料块将已具倒钩槽的模塑杯盖顶出,即完成一成品。0009 在上述发明中,该模轮可以是一个以上。0010 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是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的外部藉由一固定座盖合一气囊,使该气囊面临该模塑杯盖的外部轮廓,该气囊有一进气口伸出该固定座;该模塑杯盖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该内模及顶料块与该模塑杯盖的轮廓相搭配,该内模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预备成型出倒钩槽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制造时由该固定座带着气囊盖合于该模塑杯盖外部,且使该内模与顶料块自该模塑杯盖的内部闭模,然后将高压气体经由进气口送入该气。

15、囊内,使该气囊完全膨胀,并填塞住模塑杯盖与气囊间的所有空间,并且高压气体的力量推使该模塑杯盖的表面变形缩入该内模的承接槽内,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0011 在上述发明中,在该模塑杯盖的表面上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后,接着将气囊内的高压气体泄出,使气囊的表面与模塑杯盖的外部脱离,且内模也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并由该顶料块将已具倒钩槽的模塑杯盖顶出,即完成一成品。0012 在上述发明中,对该气囊的进气,气压在0.6-0.8MPa,充气时间在3秒左右。0013 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其优点及功效在于:一种在由植物纤维材质材料利用模压塑造技术成型的杯盖侧缘上更成型出向内部。

16、凹入的倒钩槽的制造方法,从而使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借由该倒钩槽的形成而得与杯体顶缘紧密结合,方法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0014 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闭模的动作示意图0015 图2所示为第一图中的部份部位放大图0016 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成形的动作示意图0017 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开模的动作示意图0018 图5所示为第四图中的部份部位放大图0019 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闭模的动作示意图说 明 书CN 101961921 ACN 101961922 A 3/5页60020 图7所示为第六图中的部份部位放大图0021 图8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成形的动作示意图0022 图。

17、9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开模的动作示意图0023 图10所示为第九图中的部份部位放大图0024 图11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闭模的动作示意图0025 图12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成形的动作示意图0026 图13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开模动作示意图0027 图中具体标号如下:0028 10、20、30-模塑杯盖 101、201、301-倒钩槽0029 11、21-外模 111-滑槽0030 12、22、32-内模 121、221、321-承接槽0031 13、23、33-顶料块 14-滑块0032 141、241-成型条 24-模轮0033 31-固定座 34-气囊0034 341-进气口【 具。

18、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0036 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主要是针对已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在常温下进行再次整形加工,使在侧面成型出一道倒钩槽,于使用时与一次性杯体的顶缘达成紧密结合作用。因此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无任何负角度结构存在)在本发明中是基本上已存在的物品,而不必再去赘述其制造过程。而为在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的侧面成型出一道倒钩槽,本发明研发出多种制造方法,列明于后。0037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是一种直接压制成型倒钩槽之制造方法,请参阅图1、2所示,其是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

19、盖10(在图1、2中的模塑杯盖10尚无任何负角度的结构存在)的外部盖合一外模11,该外模11必须与该模塑杯盖10的侧面轮廓相搭配,并且在该外模11上对应于模塑杯盖10预备成型出倒钩槽101(请先参阅图4、5所示)之处开设有一道横向成环状的滑槽111,供容置入一组成型用的滑块14,该等滑块14的内缘具有外凸的成型条141,当该等成型条141共同向内前进时可合并成为一环状体;该模塑杯盖10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12,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13,该内模12及顶料块13必须与该模塑杯盖10的轮廓相搭配,该内模12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10预备成型出倒钩槽101(请先参阅图4、5所示)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12。

20、1(图2所示);其位置及轮廓必须与该成型条141相对应配合。0038 根据上述组成,当外模11、内模12与顶料块13闭模时即先形成图1所示的状态,然后借由外在动力(例如:动力缸体)推动使该等滑块14皆向内前进,使其成型条141共同抵住该模塑杯盖10的表面,并且继续前进使该模塑杯盖10的表面随着成型条141的轮廓变形,并缩入该内模12的承接槽121内,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101,此时即形成图3所示的状态;接着,如图4所示,借由外在动力拉动该等滑块14迅速向外退开,且外说 明 书CN 101961921 ACN 101961922 A 4/5页7模11及内模12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并由该。

21、顶料块13将已具倒钩槽101(如图4、5所示)的模塑杯盖10顶出,即完成一成品。0039 接着,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是一种滚轮压制成型倒钩槽之制造方法,请参阅图6、7所示,其是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20(在图6、7中的模塑杯盖20尚无任何负角度的结构存在)的外部盖合一外模21,其作用主要是压制住模塑杯盖20,并在该模塑杯盖20上预备成型出倒钩槽201(请先参阅图9、10所示)之处外部预留不被压制住的空间,供一成形用的模轮24可以靠近抵住,该模轮24(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主要是面临该模塑杯盖20上预备成型出倒钩槽201之处具有外凸的成型条241;该模塑杯盖20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22,其中间。

22、更容设一顶料块23,该内模22及顶料块23必须与该模塑杯盖20的轮廓相搭配,该内模22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20预备成型出倒钩槽201(请先参阅图9、10所示)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221(如图7所示);其位置及轮廓必须与该成型条241相对应配合。0040 根据上述组成,当外模21、内模22与顶料块23闭模时即先形成图6所示的状态,然后借由外在动力(例如:动力缸体)推动使该模轮24向内前进,使其成型条241抵住模塑杯盖20的表面,并且继续前进使该模塑杯盖20的表面随着成型条241的轮廓变形而缩入该内模22的承接槽221内,然后即驱动该模轮24绕着模塑杯盖20的表面转动至少一圈,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

23、状的倒钩槽201,此时即形成图8所示的状态;接着,如图9所示,借由外在动力拉动该模轮24迅速向外退开,且外模21及内模22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并由该顶料块23将已具倒钩槽201(如图9、10所示)的模塑杯盖20顶出,即完成一成品。0041 接着,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是一种气囊压制成型倒钩槽之制造方法,请参阅图11所示,其是在一经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30(在图11中的模塑杯盖30尚无任何负角度的结构存在)的外部藉由一固定座31盖合一气囊34,使该气囊34面临该模塑杯盖30的外部轮廓,该气囊34有一进气口341伸出该固定座31;该模塑杯盖30的内部容设入一内模32,其中间更容设一顶料块33,。

24、该内模32及顶料块33必须与该模塑杯盖30的轮廓相搭配,该内模32上对应于该模塑杯盖30预备成型出倒钩槽301之处具有一环内凹的承接槽321(如图13所示)。0042 根据上述组成,当固定座31带着气囊34(尚未进气)盖合于该模塑杯盖30外部时,该内模32与顶料块33也自该模塑杯盖30的内部闭模,使先形成图11所示的状态,然后借由外在动力(例如:气体压缩机)将高压气体经由进气口341送入该气囊34内(气压在0.6-0.8MPa,充气时间约3秒左右),使该气囊34完全膨胀(形同一外模),并填塞住该模塑杯盖30与气囊34间的所有空间,并且高压气体的力量推使该模塑杯盖30的表面变形缩入该内模32的承。

25、接槽321内,因此而成形出一道环状的倒钩槽301,此时即形成图12所示的状态;接着,如图13所示,将该气囊34内的高压气体泄出,使该气囊34的表面与该模塑杯盖30的外部迅速脱离(形同外模开模),且内模32也向闭模时的反方向开模,并由该顶料块33将已具倒钩槽301的模塑杯盖30顶出,即完成一成品。0043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是在于申请一种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倒钩槽之制造方法,是对已热压整形后的植物纤维模塑杯盖,在常温下进行再次整形加工(非用热压,故不增加热能成本),使在其侧面成型出一道倒钩槽,借于使用时与一次性杯体的顶缘可以达成紧密结合的作用,其中,不论是实行第一实施例所示的直接压制成型倒钩槽之制造方法,说 明 书CN 101961921 ACN 101961922 A 5/5页8或实行第二实施例所示的滚轮压制成型倒钩槽之制造方法,或是实行第三实施例所示的气囊压制成型倒钩槽之制造方法,都可以制造完成相同的倒钩槽。说 明 书CN 101961921 ACN 101961922 A 1/6页9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61921 ACN 101961922 A 2/6页10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61921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