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筒单元.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644643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9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32848.9

申请日:

2010.07.16

公开号:

CN101986181A

公开日:

2011.03.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7/02申请日:20100716|||公开

IPC分类号:

G02B7/02; G02B7/04

主分类号:

G02B7/02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片野健一

地址:

日本东京都大田区下丸子3丁目30番2号

优先权:

2009.07.28 JP 2009-17502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镜筒单元。该镜筒单元包括透镜保持筒(12)、凸轮筒(30)、以及直进筒(40)。透镜保持筒包括环状台阶(17),该环状台阶突出并且直径比凸轮筒的前端的开口的直径大。在摄像状态下,环状台阶的作为环状台阶的被摄体侧的端部的表面(17a)比直进筒的作为直进筒的被摄体侧的端部的表面(43)接近被摄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镜筒单元, 其包括 : 透镜保持筒 (12), 其被构造成保持透镜 (11) ; 凸轮筒 (30), 其包括凸轮槽 (33), 所述凸轮槽被构造成与所述透镜保持筒接合而限定 所述透镜保持筒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 ; 和 直进筒 (40), 其被插入到所述凸轮筒中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凸轮筒接合而与所述凸轮 筒一起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 所述镜筒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筒包括环状台阶 (17), 所述环状台阶沿径向 向外突出, 以及 在摄像状态下, 所述环状台阶的作为所述环状台阶的被摄体侧的端部的表面 (17a) 比 所述直进筒的作为所述直进筒的被摄体侧的端部的表面 (43) 接近被摄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镜筒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筒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 轮筒的前端的遮光件 (31), 其中, 在缩回状态和摄像状态, 所述遮光件和所述直进筒之间的 间隙量是不同的。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镜筒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筒与所述遮光件是一体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镜筒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筒还包括 : 接合槽 (35), 所 述接合槽 (35) 被构造成在圆周方向上延伸 ; 以及倾斜槽 (36), 所述倾斜槽 (36) 与所述接 合槽相连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圆周方向倾斜, 所述直进筒包括被插入到所述凸轮筒中的筒体 (41), 所述筒体包括接合构件 (42), 所 述接合构件被构造成与所述凸轮筒的所述接合槽和所述倾斜槽接合, 以及 在从缩回状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 所述接合构件通过所述倾斜槽而改变所述接 合构件在所述凸轮筒中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位置, 从而使所述直进筒相对于所述凸轮筒 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镜筒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筒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 轮筒的前端的遮光件 (31), 并且所述环状台阶的直径比由所述遮光件的侧面 (31c) 限定的 开口的直径大。

说明书


镜筒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筒单元。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 2007-34069 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的镜筒 : 透镜保持筒具有比凸轮筒的开 口直径大的环状台阶, 并且在摄像状态下, 与凸轮筒接合的直进筒的前端突出到透镜保持 筒的后部的前方。
     然而, 在日本特开 2007-34069 号公报中, 由于光线经由位于限定凸轮筒的开口的 表面和透镜保持筒的前部之间的间隙进入位于直进筒的前端和透镜保持筒的后部之间的 间隙, 所以遮光性 (light shielding effect) 变得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良好遮光性的镜筒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镜筒单元包括 : 透镜保持筒, 其被构造成保持透镜 ; 凸 轮筒, 其包括凸轮槽, 所述凸轮槽被构造成与所述透镜保持筒接合而限定所述透镜保持筒 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 ; 和直进筒, 其被插入到所述凸轮筒中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凸轮筒接 合而与所述凸轮筒一起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 所述摄像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 筒包括环状台阶, 所述环状台阶沿径向向外突出, 以及在摄像状态下, 所述环状台阶的作为 所述环状台阶的被摄体侧的端部的表面比所述直进筒的作为所述直进筒的被摄体侧的端 部的表面 (43) 接近被摄体。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方式的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 1 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立体图。 图 2 是图 1 所示的镜筒单元的立体图。 图 3 是图 2 所示的镜筒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 4 是图 2 所示的镜筒单元在摄像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 5 是图 2 所示的镜筒单元在缩回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 6 是图 1 所示的镜筒单元的凸轮筒和直进筒的立体图。 图 7 是图 6 所示的凸轮筒和直进筒在缩回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 8 是图 6 所示的凸轮筒和直进筒在摄像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 9 是图 6 所示的凸轮筒的展开图。 图 10 是图 4 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是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 ( 数字式照相机 ) 的立体图。如图 1 所示, 照相机包括照相机主体 1 和镜筒单元 2。镜筒单元 2 是被构造成在摄像时从照相机主体 1 伸出并 且在非摄像时缩回到照相机主体 1 中的可伸缩镜筒。
     图 2 是镜筒单元 2 的立体图。图 3 是镜筒单元 2 的分解立体图。图 4 是镜筒单元 2 在摄像状态下的剖视图。图 5 是镜筒单元 2 在缩回状态下的剖视图。
     镜筒单元 2 是两段可伸缩式镜筒, 其包括第一筒单元 10、 第二筒单元和第三筒单 元, 并且能够在摄像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改变其在由图 3 至图 5 中的点划线表示的光轴方 向上的长度。镜筒单元 2 包括摄像透镜组, 该摄像透镜组包括三组透镜, 即第一透镜 11、 第 二透镜 20、 以及第三透镜 90。第一透镜 11 由第一筒单元 10 的第一筒 12 保持, 第二透镜 20 由第二筒单元的第二保持件 21 保持, 第三透镜 90 由第三筒单元的第三保持件 91 保持。
     第一筒单元 10 包括第一筒 ( 透镜保持筒 )12、 第一盖 13、 防护器叶片 14、 以及第一 罩 15。三个凸轮销 16 在第一筒 12 的外周端部以 120°的等间隔沿径向突出。各凸轮销 16 与后述的凸轮筒 30 的凸轮槽 33 接合。防护器叶片 14 与镜筒单元 2 的操作连动, 并且在图 4 所示的摄像状态下打开开口 P 和在图 5 所示的缩回状态下关闭开口 P。
     第二筒单元包括彼此卡口式联接 (bayonet-coupled) 的凸轮筒 30 和直进筒 40, 并 且凸轮筒 30 与第二保持件 21 接合。三个凸轮销 22 围绕第二保持件 21 的外周以 120°的 等间隔沿径向突出, 并且各凸轮销 22 与后述的凸轮筒 30 的凸轮槽 34 接合。另外, 由于卡 口式联接, 凸轮筒 30 和直进筒 40 在光轴方向上一起移动。 图 6 是凸轮筒 30 和直进筒 40 的放大立体图, 其中凸轮筒 30 的一部分被剖切。图 7 是凸轮筒 30 和直进筒 40 在缩回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 8 是凸轮筒 30 和直进筒 40 在摄像状 态下的侧视图。
     如图 6 所示, 凸轮筒 30 包括罩 31 和筒体 32。罩 31 可以与筒体 32 成为一体。
     罩 31 是具有 L 形截面的遮光件, 并且被设置在凸轮筒 30 的第一筒单元 10 侧的前 端。罩 31 包括覆盖筒体 32 的第一筒单元 10 侧的前表面的前部 31a、 以及覆盖筒体 32 的第 一筒单元 10 侧的侧面的一部分的侧部 31b。
     筒体 32 包括中央部 32a、 端部 (rim)32b、 以及突出部 32c。
     中央部 32a 的第一筒单元 10 侧的侧面端部具有台阶, 罩 31 的侧部 31b 被安装至 该台阶。因此, 侧部 31b 的外表面可以与筒体 32 的中央部 32a 的外表面齐平。
     图 9 是沿圆周方向展开凸轮筒 30 的筒体 32 的内表面得到的平面图。如图 9 所 示, 筒体 32 的内表面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三个凸轮槽 33 和三个凸轮槽 34。此外, 筒体 32 的 内表面具有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接合槽 35。
     第一筒单元 10 的各凸轮销 16 与对应的凸轮槽 33 接合, 并且凸轮槽 33 限定 ( 控 制 ) 第一筒单元 10 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 ( 量 )。第二保持件 21 的各凸轮销 22 与对应的凸 轮槽 34 接合, 并且凸轮槽 34 限定 ( 控制 ) 第二保持件 21 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 ( 量 )。由 于直进筒 40 的转动限制和凸轮筒 30 的转动, 第一筒单元 10 和第二保持件 21 能够在光轴 方向上来回移动。凸轮槽 33 和凸轮槽 34 具有不同的形状并且被布置成使得它们不能彼此 重叠。凸轮槽 34 的一部分在突出部 32c 中延伸。
     接合槽 35 在筒体 32 的圆周方向上延伸, 并且部分地包括以 120°的等间隔布置的 倾斜槽 36 和基部 (home section)37。接合槽 35 与后述的直进筒 40 的接合构件 42 接合。 为了改变凸轮筒 30 和直进筒 40 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距离, 与接合槽 35 不同, 倾斜槽 36
     相对于图 9 所示的圆周方向 ( 长度方向 ) 倾斜或者不与圆周方向 ( 长度方向 ) 平行。
     端部 32b 被设置于筒体 32 的第三筒单元侧, 并且在径向上突出得比中央部 32a 高, 以形成台阶。凸轮槽 33 被设置于中央部 32a 的内表面, 但是凸轮槽 34 的一部分如图 6 所示延伸到端部 32b 的一部分 ( 并且如图 9 所示延伸到突出部 32c)。
     三个驱动销 38 以 120°的等间隔设置于端部 32b 的外周面, 并且三个凸轮销 39 以 120°的等间隔设置于端部 32b 的外周面。 各驱动销 38 与转动筒 60 的对应的键槽 61 接合, 并且凸轮筒 30 与转动筒 60 一起转动。各凸轮销 39 与固定筒 70 的对应的凸轮槽 71 接合, 并且凸轮筒 30 跟随凸轮槽 71 的轨迹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三个突出部 32c 沿光轴方向从端部 32b 的端部朝向第三筒单元突出。各突出部 32c 可以被插入到直进筒 40 的对应的槽口 (notch)48 中和从直进筒 40 的对应的槽口 48 脱 离。如图 9 所示, 凸轮槽 34 的一部分被形成在各突出部 32c 中。在图 9 中, 突出部 32c 具 有大致梯形形状, 并且如图所示, 凸轮筒 30 的除突出部 32c 之外的部分在光轴方向上的长 度为 L。本实施方式将凸轮筒 30 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 ( 或镜筒单元 2 的长度 ) 缩短了突出 部 32c 的长度, 即缩短了图 9 中所示的 L1。
     直进筒 40 被构造成与凸轮筒 30 的操作连动地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并且限制第一 筒 12 和第二保持件 21 的转动。直进筒 40 包括 : 筒体 41 ; 多个 (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 ) 凸缘部 45, 其形成于筒体 41 的第三筒单元侧的端部并且沿径向向筒体 41 的外侧突出 ; 以 及形成在这三个凸缘部 45 之间的三个槽口 48。
     筒体 41 被插入到凸轮筒 30 中。三个接合构件 42 突出并且以 120°的等间隔布置 在筒体 41 的外周面上, 并且各接合构件 42 与凸轮筒 30 的对应的接合槽 35 接合。由于这 种接合, 凸轮筒 30 和直进筒 40 在光轴方向上一起移动。如上所述, 当直进筒 40 的接合构 件 42 被具有倾斜槽 36 的接合槽 35 引导时, 凸轮筒 30 和直进筒 40 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 相对位置改变。
     凸缘部 45 具有三对直进键 46, 所述直进键被构造成与固定筒 70 接合并且限制固 定筒 70 的转动。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 45 在光轴方向上的厚度对应于上述突出部 32c 的长度, 但是它们不必彼此相等。
     第三筒单元包括盖筒 50、 转动筒 60、 固定筒 70、 以及摄像器件单元 80。盖筒 50 和 转动筒 60 被布置在固定筒 70 的外侧。摄像器件单元 80 包括摄像器件 81、 第三保持件 91、 马达 93 等。
     盖筒 50 与转动筒 60 和被构造成保持摄像器件 81 的保持件 82 一起被固定, 并且 被保持于照相机主体 1。如图 2 所示, 保持件 82 保持作为变焦用驱动源的马达 93 和被构造 成传递来自马达 93 的动力的齿轮列 94。齿轮列 94 与在转动筒 60 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 设置的齿轮 62 接合, 并且转动筒 60 沿固定筒 70 的外周绕光轴转动。
     图 10 是图 4 的局部放大剖视图。罩 31 的前部 31a 使得凸轮筒 30 的开口变窄, 并 且侧面 31c 限定凸轮筒 30 的前端的开口的直径。第一筒 12 被插入到凸轮筒 30 的开口中。 第一筒 12 在其端部包括直径比凸轮筒 30 的前端的开口的直径 ( 或由侧面 31c 限定的开口 的直径 ) 大的突出的环状台阶 17。环状台阶 17 的侧面 18 的直径比第一筒 12 的位于环状 台阶 17 的内侧并且与侧面 31c 相对的部分的侧面 19 的直径大。侧面 19 的直径比侧面 31c 的直径小。环状台阶 17 具有凸轮销 16。在侧面 31c 和第一筒 12 的侧面 19 之间具有间隙 d1。由环状台阶 17 形成的台阶 ( 或者形成在侧面 18 和 19 之间的台阶 ) 防止从间隙 d1 进入的光线 B 进入形成在内表面 44 和侧面 18 之间的间隙 d2, 并且增强遮光性。另外, 在摄像状态下, 环状台阶 17 的位于被 摄体侧的端部的前表面 17a 被定位成比直进筒 40 的位于被摄体侧的端部的前表面 43 靠近 被摄体。
     另外, 如下所述, 在从缩回状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 凸轮筒 30 和直进筒 40 相对于彼此移动, 因此, 在缩回状态和摄像状态, 形成在罩 31 的后表面 31d 和直进筒 40 的 前表面 43 之间的间隙量是不同的。
     现在将说明镜筒单元 2 的缩回和伸出。
     在缩回状态下, 如图 5 和图 7 所示, 凸轮筒 30 的各突出部 32c 进入作为直进筒 40 的槽口 48 的空间。在缩回状态下, 在图 9 中, 接合构件 42 和凸缘部 45 位于由虚线所示的 空间 (A) 中。换言之, 接合构件 42 位于基部 37 处, 并且凸缘部 45 在凸轮筒 30 的圆周方向 上与突出部 32c 相邻。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突出部 32c 插入槽口 48 中而将镜筒单元 2 在光 轴方向上的长度缩短了 L1。
     如果图 9 中没有突出部 32c, 则凸轮槽 34 的与突出部 32c 对应的部分不连续, 使得 凸轮槽 34 和凸轮销 22 之间的接合不稳定并且使得第二透镜 20 的移动不稳定。另一方面, 如果凸轮筒 30 的第三筒单元侧的端面位于突出部 32c 的由虚线所示的端面位置, 则可以维 持凸轮槽 34 和凸轮销 22 之间的接合稳定, 但是凸轮筒 30 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变成 L+L1, 妨碍了小型化。 接着, 将缩回状态转换到如图 4 和图 8 所示的摄像状态。在摄像状态下, 接合构件 42 和凸缘部 45 位于图 9 中的由实线所示的位置 (B)。换言之, 接合构件 42 移动到接合槽 35, 并且凸缘部 45 在光轴方向上与凸轮筒 30 的突出部 32c 相邻。
     接合槽 35 在圆周方向上延伸。如果在缩回状态下接合构件 42 位于接合槽 35 中, 则在从缩回状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 接合构件 42 在凸轮筒 30 中的在光轴方向上的 高度 ( 位置 ) 不变。由于接合构件 42 和凸缘部 45 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 除非接合构件 42 的位置改变, 否则凸缘部 45 的位置不改变, 当接合构件 42 从图 9 中的虚线位置移动到实线 位置时, 凸缘部 45 与突出部 32c 碰撞。
     因此, 本实施方式设置了与接合槽 35 相连并且相对于圆周方向倾斜的倾斜槽 36。 在从缩回状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 接合构件 42 通过倾斜槽 36 并且改变其在凸轮筒 30 中的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在图 9 中, 在接合构件 42 从图 9 的虚线位置向实线位置移动 时, 接合构件 42 向右侧移动了倾斜槽 36 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结果, 凸缘部 45 向右侧移 动了该高度。因此, 凸轮筒 30 和直进筒 40 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 因此, 突出 部 32c 在凸缘部 45 的前方移动, 而不与凸缘部 45 碰撞。在本实施方式中, 该高度与上述的 L1 对应。
     在从缩回状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 能够维持凸轮槽 33 与凸轮销 16 之间的 接合以及凸轮槽 34 与凸轮销 22 之间的接合。因此, 与凸轮销 ( 凸轮从动件 ) 和凸轮槽彼 此断开接合的情况不同, 透镜单元的移动变得稳定。
     在摄像状态下, 如图 10 所示, 直进筒 40 相对于凸轮筒 30 向后分离, 并且环状台阶 17 的前表面 17a 位于直进筒 40 的前表面 43 的前方。因此, 从间隙 d1 进入的光线 B 被反射
     到直进筒 40 的前表面 43, 而不是被直接反射到直进筒 40 的内表面 44 而继续进入到内部, 从而能够限制光线 B 进入到间隙 d2 中。
     虽然参照典型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 应当理解, 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 施方式。 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给予最宽的解释, 以包含所有这样的变型、 等同结构和 功能。
     摄像设备可以适用于拍摄被摄体。

镜筒单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镜筒单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镜筒单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镜筒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镜筒单元.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86181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3.16CN101986181A*CN101986181A*(21)申请号 201010232848.9(22)申请日 2010.07.162009-175020 2009.07.28 JPG02B 7/02(2006.01)G02B 7/04(2006.01)(71)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大田区下丸子3丁目30番2号(72)发明人片野健一(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代理人刘新宇(54) 发明名称镜筒单元(57) 摘要一种镜筒单元。该镜筒单元包括透镜保持筒(12。

2、)、凸轮筒(30)、以及直进筒(40)。透镜保持筒包括环状台阶(17),该环状台阶突出并且直径比凸轮筒的前端的开口的直径大。在摄像状态下,环状台阶的作为环状台阶的被摄体侧的端部的表面(17a)比直进筒的作为直进筒的被摄体侧的端部的表面(43)接近被摄体。(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0 页CN 101986182 A 1/1页21.一种镜筒单元,其包括:透镜保持筒(12),其被构造成保持透镜(11);凸轮筒(30),其包括凸轮槽(33),所述凸轮槽被构造成与所述透镜保持筒接合而限定所述。

3、透镜保持筒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和直进筒(40),其被插入到所述凸轮筒中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凸轮筒接合而与所述凸轮筒一起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所述镜筒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保持筒包括环状台阶(17),所述环状台阶沿径向向外突出,以及在摄像状态下,所述环状台阶的作为所述环状台阶的被摄体侧的端部的表面(17a)比所述直进筒的作为所述直进筒的被摄体侧的端部的表面(43)接近被摄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轮筒的前端的遮光件(31),其中,在缩回状态和摄像状态,所述遮光件和所述直进筒之间的间隙量是不同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

4、述凸轮筒与所述遮光件是一体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筒还包括:接合槽(35),所述接合槽(35)被构造成在圆周方向上延伸;以及倾斜槽(36),所述倾斜槽(36)与所述接合槽相连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圆周方向倾斜,所述直进筒包括被插入到所述凸轮筒中的筒体(41),所述筒体包括接合构件(42),所述接合构件被构造成与所述凸轮筒的所述接合槽和所述倾斜槽接合,以及在从缩回状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接合构件通过所述倾斜槽而改变所述接合构件在所述凸轮筒中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使所述直进筒相对于所述凸轮筒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单元,其。

5、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轮筒的前端的遮光件(31),并且所述环状台阶的直径比由所述遮光件的侧面(31c)限定的开口的直径大。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86181 ACN 101986182 A 1/5页3镜筒单元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筒单元。背景技术0002 日本特开2007-34069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的镜筒:透镜保持筒具有比凸轮筒的开口直径大的环状台阶,并且在摄像状态下,与凸轮筒接合的直进筒的前端突出到透镜保持筒的后部的前方。0003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7-34069号公报中,由于光线经由位于限定凸轮筒的开口的表面和透镜保持筒的前部之间的间隙进入位于直进。

6、筒的前端和透镜保持筒的后部之间的间隙,所以遮光性(light shielding effect)变得不充分。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良好遮光性的镜筒单元。000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镜筒单元包括:透镜保持筒,其被构造成保持透镜;凸轮筒,其包括凸轮槽,所述凸轮槽被构造成与所述透镜保持筒接合而限定所述透镜保持筒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和直进筒,其被插入到所述凸轮筒中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凸轮筒接合而与所述凸轮筒一起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所述摄像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保持筒包括环状台阶,所述环状台阶沿径向向外突出,以及在摄像状态下,所述环状台阶的作为所述环状台阶的被摄体侧的端部的表面比所述直。

7、进筒的作为所述直进筒的被摄体侧的端部的表面(43)接近被摄体。0006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0007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立体图。0008 图2是图1所示的镜筒单元的立体图。0009 图3是图2所示的镜筒单元的分解立体图。0010 图4是图2所示的镜筒单元在摄像状态下的剖视图。0011 图5是图2所示的镜筒单元在缩回状态下的剖视图。0012 图6是图1所示的镜筒单元的凸轮筒和直进筒的立体图。0013 图7是图6所示的凸轮筒和直进筒在缩回状态下的侧视图。0014 图8是图6所示的凸轮筒和直进筒在摄像状态下的侧视图。0015 图9是。

8、图6所示的凸轮筒的展开图。0016 图10是图4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数字式照相机)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照相机说 明 书CN 101986181 ACN 101986182 A 2/5页4包括照相机主体1和镜筒单元2。镜筒单元2是被构造成在摄像时从照相机主体1伸出并且在非摄像时缩回到照相机主体1中的可伸缩镜筒。0018 图2是镜筒单元2的立体图。图3是镜筒单元2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镜筒单元2在摄像状态下的剖视图。图5是镜筒单元2在缩回状态下的剖视图。0019 镜筒单元2是两段可伸缩式镜筒,其包括第一筒单元10、第二筒单元和第三筒单元,并且能够在摄。

9、像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改变其在由图3至图5中的点划线表示的光轴方向上的长度。镜筒单元2包括摄像透镜组,该摄像透镜组包括三组透镜,即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20、以及第三透镜90。第一透镜11由第一筒单元10的第一筒12保持,第二透镜20由第二筒单元的第二保持件21保持,第三透镜90由第三筒单元的第三保持件91保持。0020 第一筒单元10包括第一筒(透镜保持筒)12、第一盖13、防护器叶片14、以及第一罩15。三个凸轮销16在第一筒12的外周端部以120的等间隔沿径向突出。各凸轮销16与后述的凸轮筒30的凸轮槽33接合。防护器叶片14与镜筒单元2的操作连动,并且在图4所示的摄像状态下打开开口P和在。

10、图5所示的缩回状态下关闭开口P。0021 第二筒单元包括彼此卡口式联接(bayonet-coupled)的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并且凸轮筒30与第二保持件21接合。三个凸轮销22围绕第二保持件21的外周以120的等间隔沿径向突出,并且各凸轮销22与后述的凸轮筒30的凸轮槽34接合。另外,由于卡口式联接,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在光轴方向上一起移动。0022 图6是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的放大立体图,其中凸轮筒30的一部分被剖切。图7是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在缩回状态下的侧视图,图8是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在摄像状态下的侧视图。0023 如图6所示,凸轮筒30包括罩31和筒体32。罩31可以与筒。

11、体32成为一体。0024 罩31是具有L形截面的遮光件,并且被设置在凸轮筒30的第一筒单元10侧的前端。罩31包括覆盖筒体32的第一筒单元10侧的前表面的前部31a、以及覆盖筒体32的第一筒单元10侧的侧面的一部分的侧部31b。0025 筒体32包括中央部32a、端部(rim)32b、以及突出部32c。0026 中央部32a的第一筒单元10侧的侧面端部具有台阶,罩31的侧部31b被安装至该台阶。因此,侧部31b的外表面可以与筒体32的中央部32a的外表面齐平。0027 图9是沿圆周方向展开凸轮筒30的筒体32的内表面得到的平面图。如图9所示,筒体32的内表面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三个凸轮槽33和三个。

12、凸轮槽34。此外,筒体32的内表面具有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接合槽35。0028 第一筒单元10的各凸轮销16与对应的凸轮槽33接合,并且凸轮槽33限定(控制)第一筒单元10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量)。第二保持件21的各凸轮销22与对应的凸轮槽34接合,并且凸轮槽34限定(控制)第二保持件21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量)。由于直进筒40的转动限制和凸轮筒30的转动,第一筒单元10和第二保持件21能够在光轴方向上来回移动。凸轮槽33和凸轮槽34具有不同的形状并且被布置成使得它们不能彼此重叠。凸轮槽34的一部分在突出部32c中延伸。0029 接合槽35在筒体32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并且部分地包括以120的。

13、等间隔布置的倾斜槽36和基部(home section)37。接合槽35与后述的直进筒40的接合构件42接合。为了改变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距离,与接合槽35不同,倾斜槽36说 明 书CN 101986181 ACN 101986182 A 3/5页5相对于图9所示的圆周方向(长度方向)倾斜或者不与圆周方向(长度方向)平行。0030 端部32b被设置于筒体32的第三筒单元侧,并且在径向上突出得比中央部32a高,以形成台阶。凸轮槽33被设置于中央部32a的内表面,但是凸轮槽34的一部分如图6所示延伸到端部32b的一部分(并且如图9所示延伸到突出部32c)。0031 三个驱动销。

14、38以120的等间隔设置于端部32b的外周面,并且三个凸轮销39以120的等间隔设置于端部32b的外周面。各驱动销38与转动筒60的对应的键槽61接合,并且凸轮筒30与转动筒60一起转动。各凸轮销39与固定筒70的对应的凸轮槽71接合,并且凸轮筒30跟随凸轮槽71的轨迹在光轴方向上移动。0032 三个突出部32c沿光轴方向从端部32b的端部朝向第三筒单元突出。各突出部32c可以被插入到直进筒40的对应的槽口(notch)48中和从直进筒40的对应的槽口48脱离。如图9所示,凸轮槽34的一部分被形成在各突出部32c中。在图9中,突出部32c具有大致梯形形状,并且如图所示,凸轮筒30的除突出部32。

15、c之外的部分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为L。本实施方式将凸轮筒30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或镜筒单元2的长度)缩短了突出部32c的长度,即缩短了图9中所示的L1。0033 直进筒40被构造成与凸轮筒30的操作连动地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并且限制第一筒12和第二保持件21的转动。直进筒40包括:筒体41;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凸缘部45,其形成于筒体41的第三筒单元侧的端部并且沿径向向筒体41的外侧突出;以及形成在这三个凸缘部45之间的三个槽口48。0034 筒体41被插入到凸轮筒30中。三个接合构件42突出并且以120的等间隔布置在筒体41的外周面上,并且各接合构件42与凸轮筒30的对应的接合槽35接合。

16、。由于这种接合,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在光轴方向上一起移动。如上所述,当直进筒40的接合构件42被具有倾斜槽36的接合槽35引导时,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改变。0035 凸缘部45具有三对直进键46,所述直进键被构造成与固定筒70接合并且限制固定筒70的转动。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45在光轴方向上的厚度对应于上述突出部32c的长度,但是它们不必彼此相等。0036 第三筒单元包括盖筒50、转动筒60、固定筒70、以及摄像器件单元80。盖筒50和转动筒60被布置在固定筒70的外侧。摄像器件单元80包括摄像器件81、第三保持件91、马达93等。0037 盖筒50与转动筒。

17、60和被构造成保持摄像器件81的保持件82一起被固定,并且被保持于照相机主体1。如图2所示,保持件82保持作为变焦用驱动源的马达93和被构造成传递来自马达93的动力的齿轮列94。齿轮列94与在转动筒60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的齿轮62接合,并且转动筒60沿固定筒70的外周绕光轴转动。0038 图10是图4的局部放大剖视图。罩31的前部31a使得凸轮筒30的开口变窄,并且侧面31c限定凸轮筒30的前端的开口的直径。第一筒12被插入到凸轮筒30的开口中。第一筒12在其端部包括直径比凸轮筒30的前端的开口的直径(或由侧面31c限定的开口的直径)大的突出的环状台阶17。环状台阶17的侧面18的直径比。

18、第一筒12的位于环状台阶17的内侧并且与侧面31c相对的部分的侧面19的直径大。侧面19的直径比侧面31c的直径小。环状台阶17具有凸轮销16。说 明 书CN 101986181 ACN 101986182 A 4/5页60039 在侧面31c和第一筒12的侧面19之间具有间隙d1。由环状台阶17形成的台阶(或者形成在侧面18和19之间的台阶)防止从间隙d1进入的光线B进入形成在内表面44和侧面18之间的间隙d2,并且增强遮光性。另外,在摄像状态下,环状台阶17的位于被摄体侧的端部的前表面17a被定位成比直进筒40的位于被摄体侧的端部的前表面43靠近被摄体。0040 另外,如下所述,在从缩回状。

19、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在缩回状态和摄像状态,形成在罩31的后表面31d和直进筒40的前表面43之间的间隙量是不同的。0041 现在将说明镜筒单元2的缩回和伸出。0042 在缩回状态下,如图5和图7所示,凸轮筒30的各突出部32c进入作为直进筒40的槽口48的空间。在缩回状态下,在图9中,接合构件42和凸缘部45位于由虚线所示的空间(A)中。换言之,接合构件42位于基部37处,并且凸缘部45在凸轮筒30的圆周方向上与突出部32c相邻。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突出部32c插入槽口48中而将镜筒单元2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缩短了L1。0043 如果图9中没有突出部。

20、32c,则凸轮槽34的与突出部32c对应的部分不连续,使得凸轮槽34和凸轮销22之间的接合不稳定并且使得第二透镜20的移动不稳定。另一方面,如果凸轮筒30的第三筒单元侧的端面位于突出部32c的由虚线所示的端面位置,则可以维持凸轮槽34和凸轮销22之间的接合稳定,但是凸轮筒30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变成L+L1,妨碍了小型化。0044 接着,将缩回状态转换到如图4和图8所示的摄像状态。在摄像状态下,接合构件42和凸缘部45位于图9中的由实线所示的位置(B)。换言之,接合构件42移动到接合槽35,并且凸缘部45在光轴方向上与凸轮筒30的突出部32c相邻。0045 接合槽35在圆周方向上延伸。如果在缩回。

21、状态下接合构件42位于接合槽35中,则在从缩回状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接合构件42在凸轮筒30中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不变。由于接合构件42和凸缘部45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除非接合构件42的位置改变,否则凸缘部45的位置不改变,当接合构件42从图9中的虚线位置移动到实线位置时,凸缘部45与突出部32c碰撞。0046 因此,本实施方式设置了与接合槽35相连并且相对于圆周方向倾斜的倾斜槽36。在从缩回状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接合构件42通过倾斜槽36并且改变其在凸轮筒30中的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在图9中,在接合构件42从图9的虚线位置向实线位置移动时,接合构件42向右侧移动了倾斜槽3。

22、6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结果,凸缘部45向右侧移动了该高度。因此,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突出部32c在凸缘部45的前方移动,而不与凸缘部45碰撞。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高度与上述的L1对应。0047 在从缩回状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能够维持凸轮槽33与凸轮销16之间的接合以及凸轮槽34与凸轮销22之间的接合。因此,与凸轮销(凸轮从动件)和凸轮槽彼此断开接合的情况不同,透镜单元的移动变得稳定。0048 在摄像状态下,如图10所示,直进筒40相对于凸轮筒30向后分离,并且环状台阶17的前表面17a位于直进筒40的前表面43的前方。因此,从间隙d1进入的光线B被反。

23、射说 明 书CN 101986181 ACN 101986182 A 5/5页7到直进筒40的前表面43,而不是被直接反射到直进筒40的内表面44而继续进入到内部,从而能够限制光线B进入到间隙d2中。0049 虽然参照典型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方式。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给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样的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0050 摄像设备可以适用于拍摄被摄体。说 明 书CN 101986181 ACN 101986182 A 1/10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86181 ACN 101986182 A 2/10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86181 ACN 101986182 A 3/10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1986181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