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643981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37061.4

申请日:

2010.03.30

公开号:

CN101804662A

公开日:

2010.08.1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8B 1/14公开日:201008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8B 1/14申请日:20100330|||公开

IPC分类号:

B28B1/14; B28B17/00

主分类号:

B28B1/14

申请人: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李密良; 吴宗庆; 王春兰

地址:

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业大道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唐万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预制台座的制造:将所有横向槽钢分别与第一纵向槽钢、第二纵向槽钢焊接构成整体受力的框架;接着在框架上水平铺设钢板并定位焊接;2)在第一纵向槽钢的凹槽、第二纵向槽钢的凹槽内分别挤压压力橡胶管;3)安装模板系统:将对拉锚固杆的一端从混凝土基座5上的锚固杆孔中穿过后再穿过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后旋上螺母,对拉锚固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后旋紧螺母;4)钢板上浇注预制梁或预制板。本发明具有防漏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橡胶管可以重复利用,降低施工成本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预制台座的制造:浇注混凝土基座(5),混凝土基座(5)现浇时,在混凝土基座(5)的上面设置预埋件(4);在预埋件(4)上焊接横向槽钢(2),所有横向槽钢(2)沿横向间隔布置;在混凝土基座(5)的上端面的左端沿纵向布置第一纵向槽钢(3),第一纵向槽钢(3)的开口向左,在混凝土基座(5)的上端面的右端沿纵向布置第二纵向槽钢(10),第二纵向槽钢(10)的开口向右;再将所有横向槽钢(2)分别与第一纵向槽钢(3)、第二纵向槽钢(10)焊接构成整体受力的框架;接着在框架上水平铺设钢板(1)并定位焊接; 2)在第一纵向槽钢(3)的凹槽、第二纵向槽钢(10)的凹槽内分别挤压压力橡胶管(6); 3)安装模板系统:将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8)的下端部布置在预制台座的混凝土基座(5)的左端面的左侧,将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11)的下端部布置在预制台座的混凝土基座(5)的右端面的右侧,将对拉锚固杆(9)的一端从混凝土基座(5)上的锚固杆孔中穿过后再穿过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8)后旋上螺母,对拉锚固杆(9)的另一端穿过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11)后旋紧螺母; 4)钢板(1)上浇注预制梁或预制板。

说明书


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梁梁、板预制过程中,为了防止梁板底部倒角处漏浆现象,通常采用在模板与台座之间黏贴双面胶带或垫一块橡胶板,不仅拆装不方便且容易脱落达不到防漏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效果好、安装方便的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预制台座的制造:浇注混凝土基座,混凝土基座现浇时,在混凝土基座的上面设置预埋件;在预埋件上焊接横向槽钢,所有横向槽钢沿横向间隔布置;在混凝土基座的上端面的左端沿纵向布置第一纵向槽钢,第一纵向槽钢的开口向左,在混凝土基座的上端面的右端沿纵向布置第二纵向槽钢,第二纵向槽钢的开口向右;再将所有横向槽钢分别与第一纵向槽钢、第二纵向槽钢焊接构成整体受力的框架;接着在框架上水平铺设钢板并定位焊接;

    2)在第一纵向槽钢的凹槽、第二纵向槽钢的凹槽内分别挤压压力橡胶管;

    3)安装模板系统:将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的下端部布置在预制台座的混凝土基座的左端面的左侧,将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的下端部布置在预制台座的混凝土基座的右端面的右侧,将对拉锚固杆的一端从混凝土基座5上的锚固杆孔中穿过后再穿过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后旋上螺母,对拉锚固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后旋紧螺母;

    4)钢板上浇注预制梁或预制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在第一纵向槽钢的凹槽、第二纵向槽钢的凹槽内分别挤压压力橡胶管,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分别压紧各自的压力橡胶管,压力橡胶管在其本身具备可变形性及抗压缩性的条件下,在模板安装靠拢,挤压压力橡胶管变形使充满在槽钢与钢模之间,又压力橡胶管在挤压时发力阻止模板压力使得压力橡胶管与模板结合完好无缝隙,起到良好的防漏效果;2、结构简单、拆装简单方便;3、压力橡胶管不容易损坏,可以重复利用、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预制台座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C-C线的的剖视图(纵断面图)。

    图3是图1中沿D-D线的的剖视图(横断面图)。

    图4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B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钢板;2-横向槽钢;3-第一纵向槽钢;4-预埋件;5-混凝土基座;6-压力橡胶管;7-预制T型梁;8-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9-对拉锚固杆;10-第二纵向槽钢;11-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预制台座的制造:浇注混凝土基座5,混凝土基座5现浇时,在混凝土基座5的上面(即顶面)设置预埋件4;在预埋件4上焊接横向槽钢2,所有横向槽钢2沿横向间隔布置,最前端的横向槽钢位于混凝土基座5的上端面的前端,最后端的横向槽钢位于混凝土基座5的上端面的后端(图6的纸里为前,面向观者为后;即图1的右边为前,左边为后),控制所有横向槽钢2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目的是钢板1能放平),且所有横向槽钢2同一侧(如图6中的左侧或右侧)的端部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目的是所有横向槽钢2能与纵向槽钢靠近,容易焊接);在混凝土基座5的上端面地左端沿纵向(即长的方向,图6的左边为左,右边为右)布置第一纵向槽钢3,第一纵向槽钢3的开口向左(即开口向外,第一纵向槽钢3的左端面与混凝土基座5的左端面并齐),在混凝土基座5的上端面的右端沿纵向布置第二纵向槽钢10,第二纵向槽钢10的开口向右(即开口向外,第二纵向槽钢10的右端面与混凝土基座5的右端面并齐);再将所有横向槽钢2分别与第一纵向槽钢3、第二纵向槽钢10焊接构成整体受力的框架(即横向槽钢2的一端与第一纵向槽钢3焊接,横向槽钢2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槽钢10焊接);接着在框架上水平铺设钢板1(厚5mm)并定位焊接,钢板1两侧与第一纵向槽钢3、第二纵向槽钢10开口边对齐;

    2)在第一纵向槽钢3的凹槽、第二纵向槽钢10的凹槽内分别挤压压力橡胶管6;

    3)安装模板系统:将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8的下端部布置在预制台座的混凝土基座5的左端面(并沿纵向布置)的左侧(即外侧),将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11的下端部布置在预制台座的混凝土基座5的右端面(并沿纵向布置)的右侧(即外侧),将对拉锚固杆9的一端从混凝土基座5上的锚固杆孔中穿过后再穿过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8后旋上螺母,对拉锚固杆9的另一端穿过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11后旋紧螺母;

    4)钢板1上浇注预制梁或预制板。

    实现上述方法的防漏装置,它由压力橡胶管6、预制台座、模板系统组成。预制台座由钢板1、横向槽钢2、第一纵向槽钢3、预埋件4、混凝土基座5、第二纵向槽钢10组成,混凝土基座5的上端面的左端沿纵向(即长的方向,图6的左边为左,右边为右)设有第一纵向槽钢3,第一纵向槽钢3的开口向左(即开口向外,第一纵向槽钢3的左端面与混凝土基座5的左端面并齐),混凝土基座5的上端面的右端沿纵向设有第二纵向槽钢10,第二纵向槽钢10的开口向右(即开口向外,第二纵向槽钢10的右端面与混凝土基座5的右端面并齐);混凝土基座5的上端面沿横向间隔设有横向槽钢2,最前端的横向槽钢位于混凝土基座5的上端面的前端,最后端的横向槽钢位于混凝土基座5的上端面的后端(图6的纸里为前,面向观者为后;即图1的右边为前,左边为后),所有横向槽钢2分别与第一纵向槽钢3、第二纵向槽钢10焊接构成整体受力的框架(即横向槽钢2的一端与第一纵向槽钢3焊接,横向槽钢2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槽钢10焊接),横向槽钢2与预埋在混凝土基座5上的预埋件4固定连接(如焊接);钢板1固定在第一纵向槽钢3、第二纵向槽钢10和横向槽钢2上(如焊接);第一纵向槽钢3的凹槽、第二纵向槽钢10的凹槽内分别挤压有压力橡胶管6。

    模板系统包括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8、对拉锚固杆9、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11,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8的下端部位于预制台座的混凝土基座5的左端面(并沿纵向布置)的左侧(即外侧),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11的下端部位于预制台座的混凝土基座5的右端面(并沿纵向布置)的右侧(即外侧),对拉锚固杆9的一端从混凝土基座5上的锚固杆孔中穿过后再穿过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8后旋上螺母,对拉锚固杆9的另一端穿过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11后旋紧螺母。

    由于(后张法)预制梁、板有封端部分(长约20~30cm),需要待预应力张拉后才能进行封端砼浇注,通常将预制台座两端长度比预制梁板长度长10cm,封端模板可以直接放在台座钢板上与侧模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即可。

    混凝土基座5现浇时,在其上面(即顶面)设置预埋件4[从混凝土基座端部开始设置横向一道(两块)预埋件4,且每隔一米设置一道],在预埋件4上焊接横向槽钢2(厚5cm),控制所有槽钢2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有横向槽钢2同一侧的端部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再将第一纵向槽钢3、第二纵向槽钢10(厚5cm)分别与横向槽钢2焊接成整体受力的框架,接着在框架上,水平铺设钢板(厚5mm)并定位焊接,钢板两侧与第一、第二纵向槽钢开口边对齐;安装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8、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11前先将压力橡胶管6(外径为4cm)压入第一纵向槽钢3、第二纵向槽钢10的凹槽内,然后安装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8、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11,锚紧对拉锚固杆9,第一T型梁定型钢模8、第二T型梁定型钢模11分别压紧各自的压力橡胶管6,两者紧密结合起到防漏效果。漏浆效果:实践证明采用该防漏装置后,从未出现漏浆现象,起到100%的防漏效果。

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预制梁、板底部在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预制台座的制造:将所有横向槽钢分别与第一纵向槽钢、第二纵向槽钢焊接构成整体受力的框架;接着在框架上水平铺设钢板并定位焊接;2)在第一纵向槽钢的凹槽、第二纵向槽钢的凹槽内分别挤压压力橡胶管;3)安装模板系统:将对拉锚固杆的一端从混凝土基座5上的锚固杆孔中穿过后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加工水泥、黏土或石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