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艇.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641122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46759.2

申请日:

2010.04.14

公开号:

CN101797962A

公开日:

2010.08.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3B 35/73申请公布日:201008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3B 35/73申请日:20100414|||公开

IPC分类号:

B63B35/73

主分类号:

B63B35/73

申请人:

罗忠义

发明人:

罗忠义

地址: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上海路4号上鼎大厦19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代理人:

曹若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行水上运动用艇,特别涉及一种母、子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运动的艇为母艇,或在母艇顶面一侧装设漂触于水面的单子漂浮体,或在母艇顶面上对称装设漂触于水面的双子漂浮体;所述的单子漂浮体由漂浮体、固定座、支座、支撑杆和紧固螺栓组成,所述的双子漂浮体由两个漂浮球、连接座、支翼臂和紧固螺栓组成。本发明不仅构思新颖独特,设计结构合理,既能在划行时产生平衡,又提高了驾艇运动者的安全感,既适用于熟练的驾艇运动者,更适用于初学驾艇的运动者,而且具有外形美观和便于划行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母、子艇,包括水上运动的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运动的艇为母艇(1),或是在母艇的座位(4)前、后两端艇体顶面一侧装设可漂触于水面的单子漂浮体(6),或是在母艇的座位(4)后侧艇体顶面上对称装设可漂触于水面的双子漂浮体(8);所述的单子漂浮体(6)由漂浮体、固定座(2)、支座(7)、支撑杆(5)和紧固螺栓(3)组成,所述的漂浮体为中空的、密封的窄长方体,在漂浮体前、后端的顶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两支座(7),与两支座(7)位置相对应的艇体顶面上分别设有两固定座(2);使两支撑杆(5)的一端用紧固螺栓(3)分别连接在艇体顶面的两固定座(2)内,将两支撑杆(5)的另一端分别用紧固螺栓(3)连接在漂浮体的两支座(7)内;所述的双子漂浮体由两个漂浮球(10)、连接座(11)、支翼臂(9)和紧固螺栓(3)组成,所述的每个漂浮球(10)的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中空的密封体,每个漂浮球(10)分别连接在支翼臂(9)两端底面上;在座位(4)后侧艇体顶外侧面的居中处设有连接座(11),使支翼臂(9)的中心线与连接座(11)的中心线相重合后,用多个紧固螺栓(3)将支翼臂(9)固定在连接座(11)上。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体和双子漂浮体中的每个漂浮球的外形可做成具有装饰性的立体图案和配有鲜艳的色彩而具有外观美。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支撑杆(5)用碳素纤维型材或铝合金型材制成,它可制成向上凸起呈弯曲形的杆体。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翼臂(9)用碳素纤维型材或铝合金型材制成,它可制成向上凸起呈弯曲形的臂体。

说明书

说明书母、子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行水上运动用艇,特别涉及一种母、子艇。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上运动用艇有各种各样,诸如赛艇、皮艇、游艇、休闲艇等;它们的结构均是在艇体中部内设有座位和脚蹬。但是当人们驾驶艇体去进行水上运动时,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一些困难;就拿天时来说,其气候就对水上驾艇运动有很大的影响,俗语云:“天有不测风云”和“海面无风还有三层浪”;如遇到水面风浪大,就会给人们驾艇运动带来很不安全的隐患,轻则划行困难,重则艇内进水甚至造成翻船。特别是对一些初学驾艇运动的人来说,就是在无风平静的水面上,也会因划力不当,导致艇体失去平衡而发生安全事故。因此,从划行时艇体平衡状态出发,针对目前已有艇体结构,进行研究开发一种能使艇体在划行时便于平衡较好的艇体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构思新颖独特,设计结构合理,既能在划行时产生平衡,又提高了驾艇运动者的安全感,既适用于熟练的驾艇运动者,更适用于初学驾艇的运动者,而且具有外形美观和便于划行的一种母、子艇。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母、子艇,包括水上运动的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运动的艇为母艇,或是在母艇的座位前、后两端艇体顶面一侧装设可漂触于水面的单子漂浮体,或是在母艇的座位后侧艇体顶面上对称装设可漂触于水面的双子漂浮体;所述的单子漂浮体由漂浮体、固定座、支座、支撑杆和紧固螺栓组成,所述的漂浮体为中空的、密封的窄长方体,在漂浮体前、后端的顶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两支座,与两支座位置相对应的艇体顶面上分别设有两固定座;使两支撑杆的一端用紧固螺栓分别连接在艇体顶面的两固定座内,将两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用紧固螺栓连接在漂浮体的两支座内;所述的双子漂浮体由两个漂浮球、连接座、支翼臂和紧固螺栓组成,所述的每个漂浮球的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中空的密封体,每个漂浮球分别连接在支翼臂两端底面上;在座位后侧艇体顶外侧面的居中处设有连接座,使支翼臂的中心线与连接座的中心线相重合后,用多个紧固螺栓将支翼臂固定在连接座上。
所述的漂浮体和双子漂浮体中的每个漂浮球的外形可做成具有装饰性的立体图案和配有鲜艳的色彩而具有外观美。
所述的每个支撑杆用碳素纤维型材或铝合金型材制成,它可制成向上凸起呈弯曲形的杆体。
所述的支翼臂用碳素纤维型材或铝合金型材制成,它可制成向上凸起呈弯曲形的臂体。
由于在本发明中的母艇上添增了单子漂浮体或是双子漂浮体;因此便于驾艇运动者在划行中进行平衡,而提高驾艇运动者在划行中的安全,因此本发明既适用于平静水面,又适用于海上风浪水面。一旦划行者体力不足时,还可以在水面上的艇内休息和垂钓,同时让喜玩运动的人,不须特殊训练也能驾艇划行自如。也由于在本发明中的母艇上装设单子漂浮体或是双子漂浮体;故命名为“母、子艇”。
综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构思新颖独特,设计结构合理,既能在划行时产生平衡,又提高了驾艇运动者的安全感,既适用于熟练的驾艇运动者,更适用于初学驾艇的运动者,而且具有外形美观和便于划行等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二幅附图,其中:
附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的轴测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二的轴测示意图。
图中,1、母艇,2、固定座,3、紧固螺栓,4、座位,5、支撑杆,6、漂浮体,7、支座,8、双子漂浮体,9、支翼臂,10、漂浮球,11、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它是在母艇的前侧艇体顶面上装设可漂触于水面的单子漂浮体,它的结构包括:水上运动的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运动的艇为母艇1,它是在母艇1的座位4前、后两端艇体顶面的前侧装设可漂触于水面的单子漂浮体,所述的单子漂浮体由漂浮体6、固定座2、支座7、碳素纤维管材制的支撑杆5和紧固螺栓3组成,所述的漂浮体6为中空的、密封的、天鹅外形的窄长方体,在漂浮体6前、后端的顶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两支座7,与两支座7位置相对应的艇体顶面上分别设有两固定座2;使两支撑杆5的一端用紧固螺栓3分别连接在艇体顶面的两固定座2内,将两支撑杆5的另一端分别用紧固螺栓3连接在漂浮体6的两支座内。
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二,它是在母艇1的座位4后侧艇体顶面上对称装设可漂触于水面的双子漂浮体;所述的双子漂浮体由两个漂浮球10、连接座11、支翼臂9和紧固螺栓3组成,所述的每个漂浮球10的外形为椭圆形的、中空的密封体,每个漂浮球10分别连接在碳素纤维板材制的支翼臂9的两端底面上;在座位4后侧艇体顶外侧面的居中处设有连接座11,使支翼臂9的中心线与连接座11的中心线相重合后,用多个紧固螺栓3将支翼臂9固定在连接座1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发明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母、子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母、子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母、子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子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子艇.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行水上运动用艇,特别涉及一种母、子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运动的艇为母艇,或在母艇顶面一侧装设漂触于水面的单子漂浮体,或在母艇顶面上对称装设漂触于水面的双子漂浮体;所述的单子漂浮体由漂浮体、固定座、支座、支撑杆和紧固螺栓组成,所述的双子漂浮体由两个漂浮球、连接座、支翼臂和紧固螺栓组成。本发明不仅构思新颖独特,设计结构合理,既能在划行时产生平衡,又提高了驾艇运动者的安全感,既适用于熟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