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切断装置及光纤切断方法、以及光纤切断用刃部件.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641116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07908.5

申请日:

2008.10.24

公开号:

CN101802664A

公开日:

2010.08.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6/00申请日:20081024|||公开

IPC分类号:

G02B6/00

主分类号:

G02B6/00

申请人: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村真树; 大塚健一郎; 田村充章; 坂本胜司; 木原满; 孙均; 小山良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7.11.21 JP 2007-301695; 2007.11.21 JP 2007-30198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代理人:

何立波;张天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切断装置及光纤切断方法、以及光纤切断用刃部件,其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得到良好的作业性,还实现成本降低。光纤切断装置(10)具有:夹具(20U、20L),其用于夹持光纤(11)的切断预定位置的轴向两侧而将光纤(11)固定;刃部件(30),其将刃尖(31)压向利用夹具(20U、20L)握持的光纤(11)的切断预定位置,而形成初始切痕(11a);刃进给机构(40),其更新刃部件(30)的位置,以使得在切断时刃尖(31)的未使用部分与光纤(11)接触;枕部件(50),其从由刃部件(30)形成的初始切痕(11a)的相反侧对光纤(11)进行按压,从而作用拉弯力,使光纤(11)断裂;以及刃压设定弹簧(32),其以规定的弹性预紧力将刃部件(30)向光纤(11)预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夹具,其用于夹持光纤的切断预定位置的轴向两侧而将所述光纤固定; 刃部件,其将刃尖压向利用所述夹具握持的所述光纤的切断预定位置而形成初始切痕; 更新机构,其更新所述刃部件或者所述夹具的位置,以使得在切断时所述刃尖的未使用部分与所述光纤接触; 枕部件,其从由所述刃部件形成的初始切痕的相反侧对所述光纤进行按压,从而作用拉弯力,使所述光纤断裂;以及 刃压设定弹簧,其以规定的弹性预紧力将所述刃部件向所述光纤预紧, 所述夹具具有:上夹具框架,其在光纤切断装置的上框架的内侧以可相对于上框架转动的方式设置,利用上夹具弹簧与上框架连结;下夹具框架,其在光纤切断装置的下框架的内部以可相对于下框架转动的方式设置,利用下夹具弹簧与下框架连结;上夹具,其安装在上夹具框架的前端下表面上;以及下夹具,其安装在下夹具框架的前端附近上表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刃部件为厚度大于或等于0.2mm而小于或等于0.5mm的单刃刀,所述刃部件的锥形侧朝向光纤的废弃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刃压设定弹簧产生的所述弹性预紧力大于或等于30gf而小于或等于200gf。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机构与1次切断动作联动而自动地变更所述刃部件的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光纤定位单元,其设定所述光纤的切断预定位置的轴向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定位单元可以相对于该光纤切断装置的主体部分拆装。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刃部件回收单元,其回收所述刃部件的已使用的部分。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纤回收单元,其回收被切断的所述光纤。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缓冲机构,其控制所述刃部件的切断速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刃部件的切断速度超过预先确定的值,则所述缓冲机构进行控制,以不进行所述初始切痕的形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刃部件更换时间显示机构,其通知所述刃部件的更换时间。
12: 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的光纤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工序: 利用夹具夹持光纤的切断预定位置的轴向两侧而将所述光纤固定的工序; 将刃部件的未使用部分的刃尖以规定的弹性预紧力压向所述光纤的切断预定位置而形成初始切痕的工序; 使所述刃部件相对于所述光纤进行退避,使枕部件从所述光纤的所述初始切痕的相反侧进行按压,在所述光纤上作用拉弯力而使所述光纤断裂的工序; 将利用所述夹具形成的所述光纤的夹持状态进行释放的工序; 以及 更新所述刃部件或者所述夹具的位置,以使得在下一次切断时所述刃尖的未使用部分与所述光纤接触的工序。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纤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为带外皮光纤。

说明书


光纤切断装置及光纤切断方法、以及光纤切断用刃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切断光纤的光纤切断装置及光纤切断方法、以及光纤切断用刃部件。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切断光纤的装置,已知图25所示的光纤切断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如图25所示,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光纤切断装置100具有夹具102a、102b,其在切断预定位置CT的两侧握持带外皮的光纤101。另外,光纤切断装置100具有圆板状的刃部件103,其在切断预定位置CT处,向与光纤101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移动,切入光纤101的外皮,在玻璃光纤上形成初始切痕。另外,光纤切断装置100具有枕部104,其在初始切痕形成时,通过弹簧105的弹簧力从初始切痕的相反侧对光纤进行按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48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光纤切断装置100中,由于使刃部件103向与光纤101正交的方向移动而在光纤101上形成初始切痕,所以需要刃部件103的移动机构106,必须对刃部件103相对于光纤101的位置适当地进行调整。因此,装置的构造变得复杂,并且,部件个数增加而导致光纤切断装置100的成本上升。而且,由于装置容易大型化,重量变重,所以作业性不好。

    另外,对于刃部件103,在与光纤101接触的刃尖的同一个位置被使用规定次数后,使刃部件103旋转而使用新的刃尖,但难以对刃尖的使用次数进行管理。因此,存在同一处刃尖被使用超过规定次数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可能导致在光纤切断位置处产生破碎或切断面角度变大等端面不良。

    另外,在光纤101的玻璃光纤上形成作为断裂起点的初始切痕时,如果作为刃部件103使用具有不亚于玻璃光纤的程度的硬度的超硬刃等,则由于该超硬刃为高价格,在价格方面存在不利的倾向。

    另外,虽然通常采用对进行去除外皮部后露出的玻璃光纤进行切断的方法,但有时也连同外皮部一起而对玻璃光纤进行切断。在此情况下,由于在外皮部上形成切口,同时在玻璃光纤表面形成初始切痕,所以必须兼顾外皮部的切断特性和玻璃光纤的切断特性而进行切断。

    但是,如果在这种切断中使用超硬刃,则由于超硬刃的刃尖角度通常为钝角,所以外皮部的变形增加,如果外皮部的变形增加,则可能损害切断特性,导致不良影响。

    另外,在这种超硬刃中,将一定位置使用多次,但由于难以管理使用次数,所以难以进行刃部管理。因此,由于可能产生在劣化的刃状态下对玻璃光纤进行切断这一情况,所以可能产生没有可靠地切断、或切断后的末端状态不良等切断不良。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切断装置以及光纤切断方法,其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得到良好的作业性,还可以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其价格便宜且可以进行可靠的切断。

    可以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夹具,其用于夹持光纤的切断预定位置的轴向两侧而将所述光纤固定;刃部件,其将刃尖压向利用所述夹具握持的所述光纤的切断预定位置而形成初始切痕;更新机构,其更新所述刃部件或者所述夹具的位置,以使得在切断时所述刃尖的未使用部分与所述光纤接触;枕部件,其从由所述刃部件形成的初始切痕的相反侧对所述光纤进行按压,从而作用拉弯力,使所述光纤断裂;以及刃压设定弹簧,其以规定的弹性预紧力将所述刃部件向所述光纤预紧。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优选所述刃部件为厚度大于或等于0.2mm而小于或等于0.5mm的单刃刀。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优选由所述刃压设定弹簧产生的所述弹性预紧力大于或等于30gf而小于或等于200gf。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优选所述更新机构与1次切断动作联动而自动地变更所述刃部件的位置。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优选具有光纤定位单元,其设定所述光纤的切断预定位置的轴向位置。

    另外,优选所述光纤定位单元可以相对于该光纤切断装置的主体部分拆装。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优选具有刃部件回收单元,其回收所述刃部件的已使用的部分。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优选具有光纤回收单元,其回收被切断的所述光纤。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优选还具有缓冲机构,其控制所述刃部件的切断速度。

    另外,优选如果所述刃部件的切断速度超过预先确定的值,则所述缓冲机构进行控制,以不进行所述初始切痕的形成。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优选还具有刃部件更换时间显示机构,其通知所述刃部件的更换时间。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工序:利用夹具夹持光纤的切断预定位置的轴向两侧而将所述光纤固定的工序;将刃部件的未使用部分的刃尖以规定的弹性预紧力压向所述光纤的切断预定位置而形成初始切痕的工序;使所述刃部件相对于所述光纤进行退避,使枕部件从所述光纤的所述初始切痕的相反侧进行按压,在所述光纤上作用拉弯力而使所述光纤断裂的工序;将利用所述夹具形成的所述光纤的夹持状态进行释放的工序;以及更新所述刃部件或者所述夹具的位置,以使得在下一次切断时所述刃尖的未使用部分与所述光纤接触的工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方法中,所述光纤也可以为带外皮光纤。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用于将玻璃光纤或者在外皮部内内置有玻璃光纤的光纤进行切断,其特征在于,在主体部的前端形成具有不同的刃尖角的复合角度刃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中,优选所述复合角度刃部至少由大角度的第1角度刃部和角度比该第1角度刃部小的第2角度刃部构成。

    另外,优选所述第1角度刃部在向所述玻璃光纤形成初始切痕时变形。

    另外,优选所述第1角度刃部或者所述第2角度刃部在所述主体部的两面非对称地进行配置。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中,优选至少在所述第1角度刃部上实施表面处理。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中,优选所述光纤切断用刃部件是将不锈钢作为原材料而成型获得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具有将刃尖向由夹具握持的光纤的切断预定位置压入而形成初始切痕的刃部件,并且,对刃部件或夹具的位置进行更新以使得在切断时刃尖的未使用部分与光纤接触,所以不需要设置在切断时使刃部件滑动的机构,可以使用通用的廉价刃部件在光纤上形成初始切痕。由此,可以实现切断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以及成本降低。

    另外,由于利用刃尖的未使用部分进行切断,所以切断的品质稳定,并且,由于以规定的弹性预紧力将刃部件的刃尖向光纤压入,所以可以通过适当的刃压在光纤上形成初始切痕,可以防止向光纤作用过度的刃压。因此,不需要作业人员调整力度,就可以可靠地将光纤切断,作业性良好。

    另外,由于不必使用具有不亚于玻璃光纤的程度的硬度的超硬刃等,可以兼顾外皮部的切断特性和玻璃光纤的切断特性而进行切断,所以可以相对廉价地进行可靠的切断。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的俯视图,(B)是盖闭合时的侧视图,(C)是打开时的侧视图。

    图2是光纤切断装置的前部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刃部件的刃尖形状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光纤的切断作业的工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光纤切断作业的工序图。

    图7(A)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的要部的示意剖面图,(B)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以最佳速度进行切断的要部示意剖面图。

    图8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以不当速度进行切断的要部示意剖面图。

    图9(A)是刃进给机构的侧视图,(B)是刃进给机构的俯视图。

    图10(A)是表示刃部件回收单元的侧视图,(B)是从图10(A)中B方向观察下的俯视图。

    图11示出作为光纤回收单元的光纤回收箱,是下框架的俯视图。

    图12(A)是作为光纤回收单元的光纤进给机构的剖面图,(B)是下框架的俯视图,(C)是从图12(A)中E方向观察下的端面图。

    图13(A)~(D)分别是刃进给机构的正面·侧面的示意动作说明图。

    图14(A)、(B)分别是刃部件更换时间显示机构的示意动作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将光纤沿框架的长度方向供给的情况下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光纤切断装置的变形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17是表示光纤切断装置的变形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第1方式的正视图。

    图19是图18中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刃部的剖面图。

    图20是利用光纤切断用刃部件进行光纤切断的方法的工序图。

    图21是图20的工序结束后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正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第2方式的正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第3方式的正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第4方式的剖面图。

    图25是表示现有的光纤切断装置的例子的侧视图。

    标号的说明

    10、10A、10B光纤切断装置

    11光纤

    11a初始切痕

    20U上夹具(夹具)

    20L下夹具(夹具)

    30刃部件

    31刃尖

    32刃压设定弹簧

    40刃进给机构(更新机构)

    42刃部件回收箱(刃部件回收单元)

    50枕部件

    60光纤定位单元

    70光纤回收箱(光纤回收单元)

    90缓冲机构

    120刃进给机构(更新机构)

    130刃部件更换时间显示机构

    140光纤切断用刃部件

    142固定用孔

    143主体部

    144第1角度刃部(复合角度刃部)

    145第2角度刃部(复合角度刃部)

    146表面处理层(表面处理)

    150光纤切断用刃部件

    151第1固定用孔(固定用孔)

    152第2固定用孔(固定用孔)

    160光纤切断用刃部件

    161倒角部

    170光纤切断用刃部件

    171第1角度刃部(复合角度刃部)

    172第2角度刃部(复合角度刃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以及光纤切断方法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图1(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的俯视图,(B)是盖闭合时的侧视图,(C)是打开时的侧视图,图2是光纤切断装置的前部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表示刃部件的刃尖形状的概略图,图4是表示光纤切断作业的工序图。

    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0具有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将两个框架12U、12L在一端部上通过旋转轴13可转动地轴支撑,并且,利用设置在两个框架12U、12L之间的弹簧14,将两个框架12U、12L向打开的方向预紧。在不使用时,如图1(C)所示,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以一定角度打开。

    此外,也可以在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的外侧,分别设置上盖15U、下盖15L。另外,如图1所示,在下框架12L上设置锁止臂17,在切断完毕时以及光纤切断装置10不使用时,可以将上框架12U和下框架12L在闭合的状态下(参照图1(B))进行锁止。

    如图2所示,在两框架12U、12L的内侧具有:夹具20,其用于夹持带外皮的光纤11的切断预定位置的轴向两侧而固定光纤11;以及刃部件30,其使刃尖31向由该夹具20握持的光纤11的切断预定位置压入而形成初始切痕11a。

    另外,具有:作为更新机构的刃进给机构40,其更新刃部件30,以使得在切断时刃尖31的未使用部分31a与光纤11接触;枕部件50,其从利用刃部件30形成的初始切痕的相反侧按压光纤11而施加拉弯力,使光纤11断裂;以及刃压设定弹簧32,其通过以规定的弹性预紧力将刃部件30向光纤11预紧,从而确定初始切痕11a的大小。

    如图2所示,夹具20具有用于从上下夹紧光纤11的上夹具20U以及下夹具20L,彼此隔着切断位置在光纤11的轴线方向上分离(参照图11)。优选两夹具20U、20L由树脂等软质材料(例如,丁腈橡胶:NBR)形成,以在握持光纤11时不会使光纤11(特别地在为玻璃光纤的情况下)损伤。

    上夹具20U安装在上夹具框架21U的前端下表面上,下夹具20L安装在下夹具框架21L的前端附近上表面上。另外,在上框架12U的前端部下表面上设置有上框架引导部12a,在下框架12L的前端部上表面上设置有下框架引导部12b。两个框架引导部12a、12b相对地设置,限制上框架12U和下框架12L的接近距离。

    另外,在下夹具框架21L上的下夹具20L的前方,设置有下夹具框架引导部21a,下夹具框架引导部21a的上表面位于与下框架引导部12b的上表面相比较高的位置处,与上框架引导部12a的下表面相对。

    上夹具框架21U可以相对于上框架12U转动地设置在上框架12U的内侧,利用上夹具弹簧22与上框架12U连结。因此,在夹具打开时,上夹具框架21U保持在距离上框架12U规定间隔的下方。

    另一方面,下夹具框架21L可以相对于下框架12L转动地设置在下框架12L的内部,利用下夹具弹簧23与下框架12L连结。因此,在夹具打开时,下夹具框架21L保持在距离下框架12L规定间隔的上方。

    如图2所示,刃部件30被刃支撑框架33可向前后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移动地进行支撑。刃支撑框架33利用安装于上框架12U上并贯穿上夹具框架21U的刃支撑棒34,可向上方移动地被悬挂,刃尖31的高度设定为位于与上夹具20U的下表面相比较高的位置上。在刃支撑棒34处的刃支撑框架33和上夹具框架21U之间,设置有上述刃压设定弹簧32。因此,刃部件30由刃压设定弹簧32相对于上夹具框架21U以规定的弹性预紧力向下方被预紧。

    如图3所示,刃部件30为不锈钢制的单刃刀,优选厚度T大于或等于0.2mm而小于或等于0.5mm。另外,在光纤11上形成初始切痕11a时,在刃尖31的锥形侧(在图3中为左侧)配置光纤11的所废弃的前端侧,在刃尖31的平坦侧(在图3中为右侧)配置要使用的光纤11。由此,可以将在初始切痕11a形成时光纤11的切断面容易变粗糙的锥形侧废弃,在使用侧的前端得到平滑的切断面。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刃部件30以规定间隔(例如,作为光纤的外径的大约0.25mm)形成断裂预定槽30a,以可以每使用一次,将已使用的部分折断而除去。刃部件30经由刃压设定弹簧32与上框架12U连接,可以向上方移动。

    此外,刃部件30设置在上夹具框架21U的下方,如果上升大于或等于一定量,则与安装在上夹具框架21U的下表面上的抵接部件24抵接。如果从该状态进一步使刃部件30上升,则刃部件30和上夹具框架21U一体地上升。

    由刃压设定弹簧32产生的弹性预紧力,在细径的玻璃光纤直径为80μm,外皮直径为125μm的光纤的情况下,优选大于或等于30gf而小于或等于200gf。在标准的玻璃光纤直径为125μm,外皮直径为250μm的光纤的情况下,优选弹性预紧力为大于或等于200gf而小于或等于800gf。如果以该范围的力将刃尖31向光纤11压入,则可以将外皮切断而在外皮内侧的玻璃光纤上适当地形成初始切痕11a。

    此外,上夹具弹簧22、下夹具弹簧23以及刃压设定弹簧32的弹簧力的强度,设定为形成“下夹具弹簧23>上夹具弹簧22>刃压设定弹簧32”的顺序。

    如图2所示,在下框架12L上,朝向上方设置刃推顶销16,其贯穿下夹具框架21L而向上方凸出。刃推顶销16的上端面16a通过接近刃支撑框架33并与其抵接,从而使得刃部件30的刃尖31无法从规定的位置向下方移动。

    在下夹具框架21L上,在隔着光纤11与刃部件30相对的位置上,即分离的下夹具20L的中间位置(参照图11)上,设置有枕部件50。对于枕部件50,优选与上夹具20U以及下夹具20L相同地由树脂等软质材料形成,但也可以采用与上夹具20U以及下夹具20L相比硬质的材质形成。

    在枕部件50上,隔着下夹具框架21L以规定的间隔设置上止动器52U以及下止动器52L,枕部件50可以在两个止动器52U、52L之间相对于下夹具框架21L相对地上下移动。枕部件50通过枕部复位弹簧51向下方预紧,在不使用时,上止动器52U卡止在下夹具框架21L上。此时的枕部件50的上端面的高度设定为,与下夹具20L的上表面相比略低。

    另外,如果下夹具框架21L以大于或等于规定量向下方移动,则枕部件50的下止动器52L与下框架12L抵接而停止,因此,枕部件50的上端面与下夹具20L的上端面相比,相对地变高。此外,优选枕部件50的上端面的宽度(光纤11的轴向长度)为2~5mm程度。

    如图1所示,在上框架12U的前端设置刃进给机构40的旋钮41,通过旋转该旋钮41,可以使刃部件30前进(图1的左方向),更新刃尖31的位置,以使得在切断光纤11时,始终使未使用的刃尖31位于切断位置。

    另外,在将刃部件30的已使用的部分折断而除掉的情况下,优选设置对已使用的部分进行回收的刃部件回收单元42(参照图10)。由此,可以节省作业后的清扫的工时,并且,可以防止由折下的刃部件30导致的受伤。

    另外,如图1(A)所示,优选在下框架12L的光纤11侧的外侧,可拆卸地安装托架61,在该托架61上,安装作为光纤定位单元60的光纤支架62,其用于设定光纤11的切断预定位置的轴向位置。光纤支架62相对于托架61可自由拆卸,可以载置光纤11并向切断位置移动规定距离。由此,可以在光纤11的切断预定位置上准确地进行切断。

    另外,通过在光纤支架62和托架61之间设置例如磁体或用于连结的闩销等,从而使两者容易地连结以及分离。此外,在对光纤11的切断位置没有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安装光纤支架62,而仅设置用于容纳光纤的槽。

    另外,如图1(A)所示,优选在下框架12L的与光纤11相反侧的外侧(在图1(A)中为上侧),可拆卸地设置光纤回收单元70,其用于收容由光纤切断装置10切断的切断光纤。由此,可以节省作业后的清扫的工时,并且,可以防止由切断后的光纤导致的受伤。

    此外,光纤定位单元60以及光纤回收单元70的安装位置也可以彼此对调。因此,无论作业人员的惯用手如何,作业性均良好。

    下面,说明使用光纤切断装置10进行切断的方法。

    如图4(A)所示,将要切断的光纤11定位在规定位置上,作业人员握持光纤切断装置10,使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接近,利用夹具20夹持光纤11的切断预定位置的轴向两侧而将其固定。此时,由于刃部件30的刃尖31与上夹具20U的下表面相比位于上方,所以刃尖31不与光纤11接触。

    然后,如图4(B)所示,进一步使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接近,直至上框架引导部12a与下夹具框架引导部21a抵接为止。此时,由于支撑下夹具框架21L的下夹具弹簧23的弹簧力,与支撑上夹具框架21U的上夹具弹簧22的弹簧力相比较大,所以上夹具20U在与光纤11抵接后,一边压缩上夹具弹簧22,一边相对地被顶起。

    由此,将刃部件30的刃尖31压入光纤11中,在光纤11的玻璃光纤上形成初始切痕11a。此时,由于设定刃压的刃压设定弹簧32的弹簧力与上夹具弹簧22的弹簧力相比较小,所以以由刃压设定弹簧32所设定的刃压(规定的弹性预紧力),在光纤11上形成初始切痕11a。

    如图4(C)所示,进一步使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接近,利用上框架引导部12a将下夹具框架引导部21a压下。由此,刃推顶销16的上端面与刃支撑框架33抵接,刃部件30向上方退避。另外,由于设置在下夹具框架21L上的枕部件50的下表面与下框架12L抵接而停止,所以枕部件50相对于下降的下夹具框架21L相对地上升。

    如图4(D)所示,如果进一步使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接近,利用上框架引导部12a将下夹具框架引导部21a压下,则枕部件50进一步上升。由此,由上夹具20U和下夹具20L夹持的光纤11,从初始切痕11a的相反侧由枕部件50按压而受到推顶,由此,拉弯力进行作用,从初始切痕11a断裂。另外,通过刃推顶销16推顶刃部件30,使其与安装在上夹具框架21U上的抵接部件24抵接。

    如图4(E)所示,使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接近,直至上框架引导部12a与下框架引导部12b抵接为止。由此,刃推顶销16经由刃支撑框架33以及抵接部件24推顶上夹具框架21U,因此,上夹具20U被推顶,从而解除光纤11的夹持状态。

    然后,通过旋转刃进给机构40的旋钮41,使刃部件30前进(图1的左方向)而更新刃尖31的位置,以使得在光纤11的下一次切断时,始终使未使用的刃尖31位于切断位置。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0以及光纤切断方法,其具有刃部件30,该刃部件30用于将刃尖31在由夹具20握持的光纤11的切断预定位置处压入而形成初始切痕11a。另外,由于更新刃部件30的位置,以使得在切断时刃尖31的未使用部分与光纤11接触,所以不必设置在切断时使刃部件30滑动的机构等。另外,可以使用通用的廉价的不锈钢制的刃部件30,在光纤11上形成初始切痕11a。由此,可以实现切断装置10的小型化、轻量化以及成本降低。

    另外,由于利用刃尖31的未使用部分进行切断,所以切断的品质稳定,并且,以由刃压设定弹簧32产生的规定的弹性预紧力将刃部件30的刃尖31压入光纤11。因此,可以以适当的刃压在光纤11上形成初始切痕11a,可以防止在光纤11上作用过度的刃压。因此,作业人员仅握持光纤切断装置10并进行使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接近的操作和之后的分离操作,就可以可靠地切断光纤11,而无需作业人员特别地进行力量调整,作业性良好。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6是光纤切断作业的工序图。此外,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位,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5所示,上框架12U和下框架12L通过旋转轴13可开闭地连结。在上框架12U上,可沿上下方向转动地设置前端具有上夹具20U的上夹具框架21U,上夹具框架21U通过上夹具弹簧22支撑在上框架12U上。另外,在上框架12U上固定刃支撑框架33,可向前后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移动地安装有刃部件30。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设置有刃进给机构40。

    如图5所示,在下框架12L上,可沿上下方向转动地设置前端具有下夹具20L的下夹具框架21L,下夹具框架21L支撑在下框架12L上。另外,在下框架12L的前端部,可上下移动地设置枕部单元56,通过设置在枕部单元56的下侧的枕部上升止动器53限制移动范围。在枕部单元56的内部可上下移动地设置枕部件50,其通过作为刃压设定弹簧的枕部复位弹簧51向上方预紧。

    连结棒57的上端可旋转地安装在上框架12U上,连结棒57的下端部设置为可以相对于下框架12L上下移动。在连结棒57的下端上可旋转地设置枕部推顶曲柄54,其由曲柄旋转弹簧55常时沿图中顺时针方向预紧。此外,在图5所示的非动作状态下,枕部推顶曲柄54与枕部单元56的侧面56a抵接而停止。

    下面,说明使用上述光纤切断装置10A进行切断的方法。

    如图6(A)所示,将要切断的光纤11定位在规定位置上,握持光纤切断装置10A,使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接近,利用上夹具20U以及下夹具20L握持光纤11。此时的夹紧力由上夹具弹簧22确定。此外,由于刃部件30的刃尖31与上夹具20U的下表面相比位于上方,所以此时刃尖31不与光纤11接触。

    然后,如图6(B)所示,进一步使上框架12U和下框架12L接近,将安装在上框架12U上的刃部件30的刃尖31压入光纤11而形成初始切痕(参照图3)。此时,上夹具20U由于与光纤11抵接而无法下降,所以其一边压缩支撑上夹具框架21U的上夹具弹簧22一边上升,离开光纤11。

    另外,光纤11的与刃尖31抵接的相反侧,被枕部件50支撑。因此,形成初始切痕时的刃压由枕部复位弹簧51确定。另外,此时,枕部推顶曲柄54向下方移动,并利用曲柄旋转弹簧55进行旋转,从下面支撑枕部单元56。

    如图6(C)所示,放松对光纤切断装置10A的握持,使上框架12U上升,从而刃部件30离开光纤11。此时,由于与上框架12U连结的枕部推顶曲柄54以支撑枕部单元56的状态上升,所以提升枕部单元56。

    如图6(D)所示,如果进一步放松对光纤切断装置10A的握持,使上框架12U上升,则通过枕部推顶曲柄54的上升而枕部单元56上升,枕部件50推顶光纤11。此时,同时地,上夹具20U被夹具弹簧22压下,位于切断预定位置的轴向两侧的上夹具20U相对于上框架12U相对地下降。

    通过这些动作,由上夹具20U和下夹具20L夹持的光纤11,从初始切痕的相反侧由枕部件50推压而顶起,作用有拉弯力而从初始切痕断裂。此外,此时,枕部单元56上升至上死点,枕部上升止动器53与下框架12L抵接而停止。

    如图6(E)所示,如果放开对光纤切断装置10A的握持,则上夹具20U上升,将光纤11从夹持状态中释放。另外,此时,上框架12U进一步上升而使连结棒57上升,但枕部单元56被枕部上升止动器53阻止其上升(参照图6(D))。因此,枕部推顶曲柄54一边克服曲柄旋转弹簧55的预紧力沿图中逆时针方向转动,一边上升,与枕部单元56的侧面56a抵接而停止。由此,枕部推顶曲柄54返回切断动作开始时的状态。

    然后,利用刃进给机构40,使刃部件30前进而更新刃尖31的位置,以使得在光纤11的下一次切断时,始终使未使用的刃尖31位于切断位置。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10A以及光纤切断方法,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可以使用通用的廉价的不锈钢制的刃部件30在光纤11上形成初始切痕。由此,可以实现切断装置10A的小型化、轻量化以及成本降低。

    另外,由于利用刃尖31的未使用部分进行切断,所以切断的品质稳定,并且,将刃部件30的刃尖31向光纤11压入的刃压设定为由支撑枕部件50的枕部复位弹簧51产生的规定的弹性预紧力。因此,可以以适当的刃压在光纤11上形成初始切痕,可以防止在光纤11上作用过度的刃压。

    因此,作业人员仅握持光纤切断装置10A进行使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接近的操作和之后的分离操作,就可以可靠地切断光纤11,而无需作业人员特别地进行力量调整,作业性良好。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

    图7(A)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的要部的示意剖面图,图7(B)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以最佳速度进行切断的要部示意剖面图,图8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以不当速度进行切断的要部示意剖面图。

    如图7(A)所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10B,在下框架12L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刃部件30形成切痕的速度的缓冲机构90。

    缓冲机构90在缸体91内收容被复位弹簧93预紧的活塞92,该活塞92与刃部件抵接部件94结合。也可以在缸体91内,取代复位弹簧93而封入具有规定的粘度压力(Viscosity Pressure)的油脂或流体。另外,也可以将它们与复位弹簧93一起使用。

    缓冲机构90通过使积蓄在复位弹簧93中的抵抗力与刃部件抵接部件94的前进方向反向地进行作用而做功(力×距离),控制刃部件30的能量。具体地说,在上框架12U向下框架12L接近的速度与预先确定的值(例如,3~30mm/sec)相比较慢的情况下,容许刃部件30在光纤11上形成初始切痕11a(参照图3)。与此相反,在上框架12U向下框架12L接近的速度与预先确定的值相比较快的情况下,禁止刃部件30在光纤11上形成初始切痕,并使刃部件30退避。由此,将刃部件30的刃压设定为0.5N~8N。

    下面,参照图7(B)及图8,说明使用光纤切断装置10B进行切断的方法。

    如图7(B)所示,使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接近,直至上框架引导部12a与下夹具框架引导部21a抵接为止。上夹具20U在与光纤11抵接后,一边压缩上夹具弹簧22一边相对地被顶起。此时,如果上框架12U向下框架12L接近的速度与预先确定的值相比较慢,即小于或等于规定值,则在刃部件30与缓冲机构90的刃部件抵接部件94抵接时,缓冲机构90的刃部件抵接部件94没有将活塞92压下。因此,刃部件30的刃尖31逐渐压入光纤11中,在光纤11的玻璃光纤上形成初始切痕11a(参照图3)。

    如图8所示,使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接近,直至上框架引导部12a与下夹具框架引导部21a抵接为止。然后,上夹具20U在与光纤11抵接后,一边压缩上夹具弹簧22一边相对地被顶起。此时,如果上框架12U向下框架12L接近的速度与预先确定的值相比较快,即大于或等于规定值,则在刃部件30与缓冲机构90的刃部件抵接部件94抵接时,缓冲机构90的刃部件抵接部件94将活塞92压下。因此,刃部件30的刃尖31a不会压入光纤11中,不会在光纤11的玻璃光纤上形成初始切痕。

    另外,在上框架12U向下框架12L接近的速度与预先确定的值相比较快,即大于或等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不会在光纤11上形成初始切痕,光纤11无损伤。因此,在修正接近速度后,再次进行切断作业。

    由于以上说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10B以及光纤切断方法,具有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所以省略对它们的说明。特别地,根据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利用缓冲部件90进行的形成切痕速度的控制,而控制弯曲速度。因此,可以进行可靠的切断作业。

    下面,说明可以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以及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共通地使用的刃进给机构的一个例子。图9(A)是刃进给机构的侧视图,图9(B)是刃进给机构的俯视图。

    如图9所示,刃进给机构40A与1次切断动作联动而自动进给刃部件30,将未使用部分更新至切断位置。刃部件30通过固定件33a安装在刃支撑框架33上,刃支撑框架33在与刃部件30安装侧相反侧的面上形成齿条33b。与刃支撑框架33平行地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旋转轴43,在该旋转轴43的途中位置处,一体地安装有蜗轮44,其与刃支撑框架33的齿条33b啮合。

    另外,旋转轴43的后端(在图9中的右端)一体地安装有第1锥齿轮45。另一方面,在旋转轴13上一体地设置有与第1锥齿轮45啮合的第2锥齿轮46。此外,旋转轴13经由单向离合器(省略图示)安装在框架12U、12L上,使得第2锥齿轮46仅能向一个方向旋转。

    在切断动作中使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接近并分离后,与分离动作相伴,旋转轴13向一个方向旋转,因此,第2锥齿轮46向一个方向旋转。与此相伴,与第2锥齿轮46啮合的第1锥齿轮45向一个方向旋转,使旋转轴43旋转,从而蜗轮44向一个方向旋转。通过蜗轮44的旋转,与蜗轮44啮合的齿条33b仅向前方(图7中的左方)移动,使刃部件30向前方移动。

    此时,可以使通过上框架12U以及下框架12L的一次开闭而移动的刃部件30的移动量,与刃部件30上所设置的断裂预定槽30a的间隔(大约0.25mm)相等。另外,在刃部件30移动至前进端,整体使用完毕时,可以使刃支撑框架33再次向原点位置(旋转轴13侧端部)移动。

    由此,随着切断作业的一系列的动作,刃部件30也进行移动(更新刃尖),因此,可以始终使用刃部件30的未使用部分进行切断动作,可以实现作业性的提高。

    下面,说明可以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以及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共通地使用的刃部件回收单元的一个例子。

    图10(A)是表示刃部件回收单元的侧视图,图10(B)是从图10(A)中B方向观察下的俯视图。

    作为光纤切断装置,优选在框架12内收容刃部件30的有效使用长度,在如使用较长的刃部件30的情况那样,已使用的刃部件从框架12凸出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图10所示的刃部件回收单元。

    如图10(A)所示,在上框架12U的前端设置有作为刃部件回收单元的刃部件回收箱42,其可以相对于上框架12U转动。另外,刃部件回收箱42可以使收容在上框架12U中的刃部件30的至少具有与断裂预定槽30a的间隔相当的长度的前端部笔直地插入。

    如图10(B)所示,通过在将前端部插入的状态下使刃部件回收箱42转动,可以将刃部件30的前端部在断裂预定槽30a的位置处折断。折断的刃部件30b直接收容在刃部件回收箱42中。由此,可以容易且安全地回收已使用的刃部件30。

    下面,说明可以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以及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共通地使用的光纤回收单元的一个例子。

    图11示出作为光纤回收单元的光纤回收箱,是下框架的俯视图,图12(A)是作为光纤回收单元的光纤进给机构的侧视图,图12(B)是下框架的俯视图,图12(C)是从图12(A)中E方向观察下的端面图。

    在该光纤回收单元中,如图11所示,在下框架12L的前端部外侧(在图11中为上侧),在光纤11的轴线的下方位置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光纤回收箱70。

    被切断的光纤11b落下而收容在光纤回收箱70中,可以节省切断作业后的清扫的工时,并且,可以防止由被切断的光纤11b导致的受伤。

    另外,如图12所示,作为光纤回收单元也可以设置光纤进给机构71,其用于将被切断的光纤11b送出而回收至光纤回收箱70中。光纤进给机构71在下框架12L的侧端部可旋转地设有上下一对的带橡胶的辊72U、72L。上辊72U与下辊72L接触而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下辊72L安装在旋转轴73的一端部上,通过旋转轴73进行旋转驱动。在旋转轴73的另一端部上安装小齿轮74,该小齿轮74与中间齿轮75啮合。中间齿轮75的齿部从圆板75a的外周缘向下框架12L的外侧凸出,与小齿轮74啮合。

    另外,在圆板75a的外周面上也形成齿部,与带曲柄齿轮76啮合。在带曲柄齿轮76的旋转轴上一体地设置曲柄杆76a,在曲柄杆76a的前端设置滑动销76b。该滑动销76b可以沿引导孔77移动,其中,该引导孔77在上框架12U的侧面上沿长度方向设置。

    在切断作业结束时,如果使闭合的上框架12U上升,则滑动销76b沿引导孔77向箭头A方向移动,因此,与滑动销76b的上升相伴,曲柄杆76a向箭头B方向转动。由此,带曲柄齿轮76也向B方向转动,使中间齿轮75向箭头C方向转动。因此,小齿轮74以及下辊72L向箭头D方向(参照图12(C))转动,与上辊72U之间夹持光纤11并将其排出,回收至光纤回收箱70中。

    下面,说明可以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以及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共通地使用的刃进给机构的其他例子。

    图13(A)~图13(D)分别是刃进给机构的正面·侧面的示意动作说明图。

    如图13(A)所示,刃进给机构120由下述部分构成:刃轴旋转环121,其收容在刃支撑框架33中,与旋转轴43连结;杆退避销122;以及刃轴旋转杆123。

    刃轴旋转杆123具有杆退避销插入/脱离槽124,并且,枢轴125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下框架12L上,经由预紧弹簧126从下框架12L受到推压。杆退避销122经由复位弹簧127可向刃支撑框架33的轴向自由进退地被收容。

    在图13(A)所示的刃部件30的上升位置处,杆退避销122配置在刃轴旋转杆123的杆退避销插入/脱离槽124内。因此,刃轴旋转环121不与刃轴旋转杆123卡合。

    如图13(B)所示,如果刃部件30下降,则刃支撑框架33下降。因此,杆退避销122在杆退避销插入/脱离槽124内下降,但刃轴旋转环121仍然不与刃轴旋转杆123卡合。

    如图13(C)所示,如果刃部件30进一步下降,则杆退避销122抵抗复位弹簧127而从杆退避销插入/脱离槽124中脱离。由此,通过预紧弹簧126而从下框架12L受到推压的刃轴旋转杆123与刃轴旋转环121卡合。

    如图13(D)所示,如果刃部件30下降后开始上升,则刃支撑框架33开始上升,因此,与刃轴旋转杆123卡合的刃轴旋转环121,开始沿图13(D)中的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由此,通过使旋转轴43旋转,使刃部件30前进。

    由于刃进给机构120具有与上述刃进给机构40A相同的作用效果,所以省略对它们的说明。特别地,根据刃进给机构120,可以进行自动的刃进给,并且,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刃进给机构40相比,可以形成远比刃进给机构40简单的构造。

    下面,说明可以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以及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中共通地使用的刃部件更换时间显示机构的一个例子。图14(A)及图14(B)分别是刃部件更换时间显示机构的示意动作说明图。

    如图14(A)所示,刃部件更换时间显示机构130的凸起部件131经由固定螺钉132固定在旋转轴43的途中位置。另外,在凸起部件131的行程内的下框架12L侧的前方,配置有凸起支承部133。

    如图14(B)所示,通过刃轴旋转环121的旋转而旋转轴43旋转,使刃部件30前进。此时,凸起部件131也与刃部件30一起前进。而且,在刃部件30使用至需要进行更换的长度时,如果为了进行切断而使刃部件30下降,则凸起部件131与凸起支承部133抵接,使刃部件30无法前进。由此,告知作业人员刃部件30已到达更换时间。

    根据刃部件更换时间显示机构130,由于可以告知作业人员刃部件30的更换时间,所以通过事先进行刃部件30的更换,可以进行没有失误的切断作业。

    此外,本发明的光纤切断装置以及光纤切断方法,可以适当地变更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要切断的光纤11配置在与框架12U、12L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切断的情况,但也可以如图15所示,将要切断的光纤11配置在框架12U、12L的长度方向上。在此情况下,刃部件30设置在与框架12U、12L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且,光纤回收箱70设置在下框架12L的内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在切断时使刃尖的未使用部分与光纤接触的更新机构,例示了使刃部件30移动的刃进给机构40、40A,但也可以将刃部件30固定在固定位置上,采用每进行一次切断动作则更新夹具20的位置的机构。例如图16所示,可以不设置刃进给机构40,而采用使夹具20、枕部件50、托架61等可以沿刃部件30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1根较长的刃部件30移动,而利用未使用的刃尖31进行光纤11的切断,但也可以使用收容了预先切断为1次切断动作所使用的长度的多个刃部件30的刀盒。例如图17所示,如果使用收容多个较短的刃部件30c的刀盒80,则由于刀盒80收容在装置主体的内部,可以实现小型化。刃部件30c的更换(更新)是通过手动或者自动地利用压出销81将已使用的刃部件30c压出而进行的。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带外皮的光纤11切断的情况,但也可以同样用于没有被外皮覆盖的玻璃光纤的切断。

    下面,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详细情况。图18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第1方式的正视图,图19是图18中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刃部的剖面图,图20是利用光纤切断用刃部件进行光纤切断的方法的工序图,图21是图20的工序结束后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正视图。

    如图18及图19所示,本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40为SK钢(SK420类)、高速钢、SUS(马氏体类(SUS420类等))等不锈钢制,整体的长度L为30~50mm,厚度T为0.1~0.5mm。

    该刃部件140在形成为平板形状的主体部143的一端部形成固定用孔142。另外,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40的刃尖部分在前端部具有构成复合角度刃部的一部分的第1角度刃部144,在前端部的主体部143侧具有构成复合角度刃部的另一部分的第2角度刃部145。第1角度刃部144的长度为30~40μm,刃尖角θ1为30~35度。另外,在第1角度刃部144和第2角度刃部145的表面上,设置例如DLC(Diamond Like Carbon)涂层、钛涂层(氮化钛、碳氮化钛、钛·铝·氮化物等)等实施了表面处理而得到的表面处理层146。此外,表面处理也可以仅在第1角度刃部144上实施。

    如图20所示,第1角度刃部144与第二外皮部85以及主外皮部84相比较硬,与玻璃光纤83相比尽量硬。即,设定为韦氏硬度HB>300的硬度,以相对于第二外皮部85以及主外皮部84为低摩擦,相对于玻璃光纤83为高硬度。

    使第1角度刃部144向光纤11前进,从光纤11的第二外皮部85至主外皮部84为止形成切口86。然后,继续前进,穿过切口86而在玻璃光纤83上形成初始切痕11a。

    第2角度刃部145设定为与第1角度刃部144相同的硬度。为了不会通过使由第1角度刃部144形成切口86而断裂的第二外皮部85以及主外皮部84较大地卷起,设定为第2角度刃部145具有与第1角度刃部144相比较小的、10~20度的刃尖角θ2。

    下面,参照图20,说明利用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40进行光纤切断的方法。

    首先,将光纤11保持在枕部件50的光纤保持用槽59内。接下来,将刃部件140向下方按压前进。由此,将光纤11向下方按压而向光纤保持用槽59的顶部按压移动。然后,刃部件140的第1角度刃部144咬入光纤11的第二外皮部85,在径向上形成从第二外皮部85至主外皮部84为止的切口86。此外,切口86的切入量(刃尖前进量)为35~50μm。此时,由于枕部件50经由刃压设定弹簧与光纤11抵接,所以对光纤11上的切口86的切入量进行设定。

    接下来,对于利用刃部件140的第1角度刃部144形成了切口86的光纤11,继续将刃部件140按压前进。由此,在光纤11的玻璃光纤83的外周部的一部分上,形成具有例如1μm左右深度的初始切痕11a。此时,对于前进至玻璃光纤83的刃部件140,由第2角度刃部145限制使通过形成切口86而断裂的第二外皮部85以及主外皮部84不会较大地卷起。

    然后,通过利用刃压设定弹簧使枕部件50上升,而对在玻璃光纤83上形成了初始切痕11a的光纤11施加弯曲应力。由此,玻璃光纤83与第二外皮部85、主外皮部84一起,在切断部82处被切断。

    如图21所示,在玻璃光纤83上形成初始切痕11a后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40,由于第1角度刃部144与玻璃光纤83的外周部抵接,由此,使第1角度刃部144的一部分产生卷刃。在例如具有φ125μm玻璃光纤的φ250μm带外皮光纤的情况下,高度为5~20μm,长度L1为50~100μm,通过卷刃形成的刃尖变形量为5~10μm。

    通过该卷刃,形成与玻璃光纤83的外形相似的圆弧形状的塑性变形部147,在玻璃光纤83的表面形成微细的初始切痕11a。如上述所示,通过使刃变形,使金属部较多地与光纤11的周围接触而形成切痕,可以提高切断可靠性。

    然后,对于在第二外皮部85以及主外皮部84上形成切口86、在玻璃光纤83上形成初始切痕11a后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40,以0.5mm的行程量LS前进。由此,形成用于下一次切断作业的新的第1角度刃部144。

    如上述所示切断的光纤11在被收容于未图示的壳体中后,通过同样未图示的收容有未图示的短光纤的插芯与壳体结合,从而与短光纤光学连接,构成光纤连接器。

    如以上说明所示,根据本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40,在光纤11的外皮部84、85上形成切口86,同时在光纤11的玻璃光纤83上形成初始切痕11a。此时,通过向光纤11前进,首先复合角度刃部中的前端的第1角度刃部144在外皮部84、85上形成切口。

    接下来,复合角度刃部中的前端靠近主体部143侧的第2角度刃部145一边防止外皮卷起一边对外皮部84、85进行切除。然后,前端的第1角度刃部144到达玻璃光纤83,形成初始切痕11a。由此,不必使用具有不亚于玻璃光纤83的程度的硬度的超硬刃等,可以兼顾外皮部84、85的切断特性和玻璃光纤83的切断特性而进行切断。因此,可以相对廉价地进行可靠的切断。

    另外,根据本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40,相对于光纤11,使具有较大角度的第1角度刃部144前进而在光纤11的外皮部84、85上形成切口86。与此相伴,具有较小角度的第2角度刃部145一边防止外皮部84、85卷起一边前进,第1角度刃部144到达玻璃光纤83而形成初始切痕11a。由此,通过适当地设定与外皮部84、85的特性对应的角度,可以提高通用性,进行高效率的切断。

    另外,根据本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40,在光纤11的外皮部84、85上形成切口86后前进,而在玻璃光纤83上形成初始切痕11a。此时,由于通过与外皮部84、85相比较硬的玻璃光纤83使第1角度刃部144变形,在玻璃光纤83的表面上形成微细的初始切痕11a,所以不要求高硬度,可以使用廉价的材料。另外,通过使第1角度刃部144变形,使第1角度刃部144较多地与玻璃光纤83的周围接触而形成切痕,从而可以提高切断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40,由于通过在向光纤切断装置10固定时使用固定用孔142,从而可以简单地在光纤切断装置10上进行安装/拆卸,所以可以使更换时等的处理变得容易。

    另外,根据本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40,通过至少在第1角度刃部144以及第2角度刃部145上形成表面处理层146,可以实现表面的洁净化,防止杂质附着在光纤11上。另外,不需要防锈用的油,并且,可以实现在形成初始切痕时硬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在外皮部84、85上形成切口时的进一步的低摩擦化。

    另外,根据本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40,通过采用相对廉价且容易得到的不锈钢制,不会导致高价格,可以适用于大量生产。

    下面,参照图22,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第2方式。图22是第2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正视图。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1方式重复的结构要素,在图中标注相同的标号,简化或者省略说明。

    如图22所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50,在主体部143的端部形成第1固定用孔151和第2固定用孔152。

    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50可以从两侧固定。即,通过将一端部侧的第1固定用孔151固定,从而设定为从另一端部开始的长度为L2的有效使用范围。另外,通过使朝向成为相反侧,将另一端部侧的第2固定用孔152固定,从而设定为从一端部开始的长度为L3的有效使用范围。

    第2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50具有与第1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但特别地,根据本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50,可以没有浪费地有效使用第1角度刃部144以及第2角度刃部145。

    下面,参照图23,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第3方式。图23是第3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正视图。

    如图23所示,第3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60,在第1角度刃部144以及第2角度刃部145的两端部形成倒角部161。倒角部161与以直角切断的情况相比,形成不锋利的圆弧形状的端部。

    第3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60具有与第1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但特别地,根据本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60,通过在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上形成倒角部161,可以防止在更换时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提高处理性。

    下面,参照图24,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第4方式。图24是第4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的剖面图。

    如图24所示,第4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70,其刃尖部分在前端部具有构成复合角度刃部中的一部分的刃尖角为θ1的第1角度刃部171。另外,在前端部的一侧具有构成复合角度刃部中的另一部分的第2角度刃部172。另外,在前端部的另一侧具有形成与第1角度刃部171为非对称形状的延长刃部173。设定为第2角度刃部172具有与10~20度相比略大的刃尖角θ3。

    对于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70,在光纤11的第二外皮部85以及主外皮部84上形成切口86后,在玻璃光纤83上形成初始切痕11a时,第1角度刃部171塑性变形而向延长刃部173侧倾斜。因此,在将光纤11切断时,通过将并不收容在光纤连接器内的废弃侧朝向延长刃部173侧进行切断,从而第1角度刃部171向延长刃部173侧塑性变形。与此相伴,即使第二外皮部85以及主外皮部84较大地变形也没有问题。

    第4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70具有与第1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但特别地,根据本方式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170,由于可以指定第1角度刃部的塑性变形的方向,所以可以将外皮部84、85的变形较少侧用于通过光纤连接器进行的连接处理。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用刃部件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进行变形或改良等。

    例如,作为复合角度刃部,也可以形成为在图示的第1角度刃部和第2角度刃部的基础上具有第3角度刃部等的多个刃部。另外,作为光纤,也可以使用不具有外皮部的裸玻璃光纤。

    详细且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而进行各种变更或修正。

    本发明是基于2007年5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7‑137198)、2007年11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7‑301695)以及2007年11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7‑301980)而提出的,在这里,作为参照而引用其内容。

    工业实用性

    如上述所示,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切断装置以及光纤切断方法,作为下述光纤切断机而有用,即,该光纤切断机具有将刃尖压入通过夹具握持的光纤的切断预定位置而形成初始切痕的刃部件,并且,对刃部件的位置进行更新以在切断时使刃尖的未使用部分与光纤接触。

    

光纤切断装置及光纤切断方法、以及光纤切断用刃部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光纤切断装置及光纤切断方法、以及光纤切断用刃部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光纤切断装置及光纤切断方法、以及光纤切断用刃部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纤切断装置及光纤切断方法、以及光纤切断用刃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切断装置及光纤切断方法、以及光纤切断用刃部件.pdf(4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切断装置及光纤切断方法、以及光纤切断用刃部件,其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得到良好的作业性,还实现成本降低。光纤切断装置(10)具有:夹具(20U、20L),其用于夹持光纤(11)的切断预定位置的轴向两侧而将光纤(11)固定;刃部件(30),其将刃尖(31)压向利用夹具(20U、20L)握持的光纤(11)的切断预定位置,而形成初始切痕(11a);刃进给机构(40),其更新刃部件(30)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