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装置、设有该装置的触摸屏及终端设备.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640982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00294.X

申请日:

2015.03.06

公开号:

CN104700081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K 9/00申请日:20150306|||公开

IPC分类号:

G06K9/00; G06F3/041; G06F3/044

主分类号:

G06K9/00

申请人: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骆剑峰; 关赛新

地址:

330029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区京东大道11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代理人:

邓云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设有该装置的触摸屏及终端设备,包括:盖板,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开设识别槽,用于定位指纹识别区域;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感应指纹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感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指纹。上述指纹识别装置,第一表面开设的识别槽与安装于第二表面的指纹传感器对应,以减小指纹识别模块与第一表面的距离。通过指纹识别模块识别指纹时,避免了由于盖板的厚度影响指纹传感器的敏感度,并通过识别槽进行定位,提高了指纹识别模块识别的准确性。并且,识别槽开设有于第一表面对应指纹识别模块的区域,盖板其它位置的厚度不变,保证了盖板的强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开设识别槽,用于定位指 纹识别区域;
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感应指纹的一端靠近所 述第二表面,用于感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指纹;
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并与所述 识别槽相对应,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第二表面其它区域更靠近 指纹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整体厚 度为300~400微米,设有所述识别槽的所述盖板的厚度小于150微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槽包括导 向面与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导向面连接所述 第一表面与所述接触面,并环绕所述接触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相对于 所述接触面倾斜延伸设置,以使所述识别槽的横截面积直径自所述第一表面向 所述接触面方向逐渐减小。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面积与 所述指纹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匹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覆盖 至少一层油墨层,且所述油墨层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 还包括指纹识别芯片,所述指纹识别芯片与所述指纹传感器电连接,以处理所 述指纹传感器获得的指纹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 还包括电路基板,所述指纹传感器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通过所述电路基板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开设 与所述识别槽对应的向内凹陷的盲孔区,所述指纹传感器感应所述识别槽处指 纹的一端设于所述盲孔区。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区包括 倾斜面及固定面,所述固定面相对所述第二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倾斜面连接所 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固定面,并环绕所述固定面。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自所 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固定面方向倾斜延伸设置,以使所述盲孔区的横截面直径 自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固定面方向逐渐减小。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部分 或全部由透明材料制作,或者部分由非透明材料制作。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材料采 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聚碳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非透明材料为陶瓷 材料。

14.  一种用于指纹识别感测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开设识别槽,用于定位指 纹识别区域;
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感应指纹的一端靠近所 述第二表面,用于感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指纹;及
触控感应层,设置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一侧;
其中,所述指纹识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并与所 述识别槽相对应,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第二表面其它区域更靠 近指纹的位置。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包 括半导体薄膜,所述半导体薄膜覆盖于所述识别槽的所述接触面。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包 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半导体薄膜远离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以保护所 述半导体薄膜。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整体厚度为 300~400微米,设有所述识别槽的所述盖板的厚度小于150微米。

1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槽包括导向面 与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导向面连接所述第一 表面与所述接触面,并环绕所述接触面。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相对于所述 接触面倾斜延伸设置,以使所述识别槽的横截面积直径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 接触面方向逐渐减小。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面积与所述 指纹识别模块面积匹配。

21.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覆盖至少 一层油墨层,且所述油墨层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之间。

22.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包 括指纹识别芯片,所述指纹识别芯片与所述指纹传感器电连接,以处理所述指 纹传感器获得的指纹信息。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包 括电路基板,所述指纹传感器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通过所述电路基板连接。

24.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开设与所 述识别槽对应的向内凹陷的盲孔区,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感应所述识别槽处指纹 的一端设于所述盲孔区。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区包括倾斜面 与及固定面,所述固定面相对所述第二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倾斜面连接所述第 二表面与所述固定面,并环绕所述固定面。

2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部分或全部 由透明材料制作,或者部分由非透明材料制作。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材料采用玻璃、 蓝宝石、透明树脂、聚碳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非透明材料为陶瓷材料。

28.  一种用于指纹识别感测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视区域与非 可视区域,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可视区域的触控感应层;
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非可视区域的指纹识别装置;
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盖板,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开设的识别槽,用于定位 指纹识别区域;
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感应指纹的一端靠近所 述第二表面,用于感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指纹;
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并与所述 识别槽对应,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第二表面其它区域更靠近手 指的位置,所述触控感应层设置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一侧。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 包括半导体薄膜,所述半导体薄膜覆盖于所述识别槽的所述接触面。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 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半导体薄膜远离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以保护 所述半导体薄膜。

31.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整体厚度 为300~400微米,设有所述识别槽的所述盖板的厚度小于150微米。

32.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槽包括导向 面与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导向面连接所述第 一表面与所述接触面,并环绕所述接触面。

33.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覆盖至 少一层油墨层,且所述油墨层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之间。

34.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 包括指纹识别芯片,所述指纹识别芯片与所述指纹传感器电连接,以处理所述 指纹传感器获得的指纹信息。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 包括电路基板,所述指纹传感器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通过所述电路基板连接。

36.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开设与 所述识别槽对应的向内凹陷的盲孔区,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感应所述识别槽处指 纹的一端设于所述盲孔区。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区包括倾斜 面与及固定面,所述固定面相对所述第二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倾斜面连接所述 第二表面与所述固定面,并环绕所述固定面。

38.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部分或全 部由透明材料制作,或者部分由非透明材料制作。

39.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材料采用玻 璃、蓝宝石、透明树脂、聚碳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非透明材料为陶瓷材料。

说明书

说明书指纹识别装置、设有该装置的触摸屏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设有该装置 的触摸屏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携式终端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功能也日渐强大。但便携式终端设备在具有越来越多的功能的同时,也携带 了很多私人信息。如果这些私人信息被泄露或者盗用,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便携式终端上设置保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对于采用密码等方式加密,用户需要记住预先设定的口令,并且 也存在口令泄露或遭到破解的可能。而人的指纹由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而形 成,其复杂程度不仅可提供用于鉴别的足够,还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因此 指纹识别成为了一些电子设备采用的加密方式。
对于安装指纹识别装置的终端设备,指纹识别模块需要安装于盖板下方。 盖板作为用户的输入界面,需要一定的强度,因此盖板的厚度往往大于300 微米。虽然盖板厚度的增加增大了盖板的强度,但是同时也会影响指纹识别 模块对指纹的识别效率。
现有的电子产品为了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并满足盖板的厚度要求,通常采 用在盖板表面开通孔的方式,以露出指纹传感器的触控感应区域,以便指纹 传感器能进行指纹检测。而采用开孔的方法,则无法保证盖板强度,导致盖 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
而如果采用在盖板内侧开槽的方式设置指纹传感器,则用户难以找到指 纹传感器的位置,降低指纹识别的效率,如果采用透明面板,则使指纹传感 器的结构呈现在盖板表面,影响电子产品的面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屏幕面板无法同时保证指纹识别模块的识别准确性 和强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增加指纹识别模块的识别准确性并且不影响强度的 指纹识别装置及设有该指纹识别装置的终端设备。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盖板,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开设识别槽,用于定位 指纹识别区域;
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感应指纹的一端靠近 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感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指纹;
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并与所 述识别槽相对应,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第二表面其它区域更 靠近指纹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整体厚度为300~400微米,设有所述 识别槽的所述盖板的厚度小于15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槽包括导向面与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相 对所述第一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导向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接触面,并 环绕所述接触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面相对于所述接触面倾斜延伸设置,以 使所述识别槽的横截面积直径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接触面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面面积与所述指纹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二 表面的面积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覆盖至少一层油墨层,且所述油墨 层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包括指纹识别芯片,所述指 纹识别芯片与所述指纹传感器电连接,以处理所述指纹传感器获得的指纹信 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包括电路基板,所述指纹传 感器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通过所述电路基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开设与所述识别槽对应的向内凹陷 的盲孔区,所述指纹传感器感应所述识别槽处指纹的一端设于所述盲孔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孔区包括倾斜面及固定面,所述固定面相 对所述第二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倾斜面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固定面,并 环绕所述固定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面自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固定面方向 倾斜延伸设置,以使所述盲孔区的横截面直径自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固定面 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部分或全部由透明材料制作,或者部 分由非透明材料制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材料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聚 碳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非透明材料为陶瓷材料。
一种用于指纹识别感测的触摸屏,包括:
盖板,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开设识别槽,用于定位 指纹识别区域;
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感应指纹的一端靠近 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感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指纹;及
触控感应层,设置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一侧;
其中,所述指纹识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并与 所述识别槽相对应,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第二表面其它区域 更靠近指纹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传感器包括被配置成通过电容耦合到指 纹的脊线来感测指纹的一组电容元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半导体薄膜,所述半导 体薄膜覆盖于所述识别槽的所述接触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薄膜设有间隔设置的半导体条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 于所述半导体薄膜远离所述第一表面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抗指纹膜,以保护所述半导体薄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整体厚度为300~400微米,设有所述 识别槽的所述盖板的厚度小于15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槽包括导向面与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相 对所述第一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导向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接触面,并 环绕所述接触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面相对于所述接触面倾斜延伸设置,以 使所述识别槽的横截面积直径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接触面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面面积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面积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覆盖至少一层油墨层,且所述油墨 层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包括指纹识别芯片,所述指 纹识别芯片与所述指纹传感器电连接,以处理所述指纹传感器获得的指纹信 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包括电路基板,所述指纹传 感器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通过所述电路基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及 所述电路基板更靠近所述识别槽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开设与所述识别槽对应的向内凹陷 的盲孔区,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感应所述识别槽处指纹的一端设于所述盲孔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孔区包括倾斜面与及固定面,所述固定面 相对所述第二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倾斜面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固定面, 并环绕所述固定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面自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固定面方向 倾斜延伸设置,以使所述盲孔区的横截面直径自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固定面 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部分或全部由透明材料制作,或者部 分由非透明材料制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材料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聚 碳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非透明材料为陶瓷材料。
一种用于指纹识别感测的终端设备,包括可视区域与非可视区域,所述 终端设备还包括:
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可视区域的触控感应层;
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非可视区域的指纹识别装置;
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盖板,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开设的识别槽,用于定 位指纹识别区域;
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感应指纹的一端靠近 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感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指纹;
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并与所 述识别槽对应,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第二表面其它区域更靠 近手指的位置,所述触控感应层设置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半导体薄膜,所述半导 体薄膜覆盖于所述识别槽的所述接触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 于所述半导体薄膜远离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以保护所述半导体薄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整体厚度为300~400微米,设有所述 识别槽的所述盖板的厚度小于15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槽包括导向面与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相 对所述第一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导向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接触面,并 环绕所述接触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覆盖至少一层油墨层,且所述油墨 层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包括指纹识别芯片,所述指 纹识别芯片与所述指纹传感器电连接,以处理所述指纹传感器获得的指纹信 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包括电路基板,所述指纹传 感器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通过所述电路基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开设与所述识别槽对应的向内凹陷 的盲孔区,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感应所述识别槽处指纹的一端设于所述盲孔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部分或全部由透明材料制作,或者部 分由非透明材料制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材料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聚 碳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非透明材料为陶瓷材料。
上述指纹识别装置,第一表面开设的识别槽与安装于第二表面的指纹传 感器对应,以减小指纹识别模块与第一表面的距离。通过指纹识别模块识别 指纹时,避免了由于盖板的厚度影响指纹传感器的敏感度,并通过识别槽进 行定位,提高了指纹识别模块识别的准确性。并且,识别槽开设有于第一表 面对应指纹识别模块的区域,盖板其它位置的厚度不变,保证了盖板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装置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指纹识别装置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指纹识别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局部放大图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图4所示的局部放大图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方式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 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 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 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 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 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 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 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100, 包括盖板120及指纹识别模块140。
盖板120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122与第二表面124。第一表面122开 设识别槽126,用于定位指纹识别区域。
指纹识别模块140包括指纹传感器142。指纹传感器142感应指纹的一端 靠近第二表面122,用于感应位于第一表面122的指纹。
其中,指纹传感器142固定设于盖板120的第二表面124一侧,并与识 别槽126相对应,以使指纹传感器142被安置在比第二表面124的其它区域 更靠近指纹的位置。
上述指纹识别装置100,第一表面122开设的识别槽126与安装于第二表 面124的指纹传感器142对应,以减小指纹识别模块140与第一表面122的 距离。通过指纹识别模块140识别指纹时,避免了由于盖板120的厚度影响 指纹传感器142的敏感度,并通过识别槽126进行定位,提高了指纹识别模 块140识别的准确性。并且,识别槽126开设有于第一表面122对应指纹识 别模块140的区域,盖板120其它位置的厚度不变,保证了盖板120的强度。
指纹识别装置100安装于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200上时,盖板120位 于最外层,起到保护终端设备内部元件的作用,并且用户通过触摸盖板120, 可完成对终端设备200的各种操作。并且,第一表面122位于指纹识别装置 100朝外的一侧,第二表面124朝向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200内部的一侧, 也就是更靠近电子元器件的一侧。
盖板120由透明和/或非透明材料制作,具体地,可采用强化玻璃、钢化 玻璃、聚碳酸酯、蓝宝石、陶瓷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制造。较优的,可以选择 高强度材料制成,以有效保护位于第二表面124一侧的各种元件。例如,蓝 宝石材料的摩尔硬度值为9,仅次于钻石的摩尔硬度值,因此盖板120的第二 表面124不会被砂石划伤。
由于盖板元件120作为用户的输入界面,因此会经常接受用户的触摸和 按压等使用行为,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物体发生接触甚至磕碰。因此, 盖板元件120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盖板元件120整体厚度为300~400微米, 可以保证盖板元件120的强度。
盖板120开设有识别槽126的区域的厚度小于150微米,以保证指纹传 感器142能对指纹进行识别。
盖板120上的识别槽126可通过切割或者蚀刻等工艺形成。
具体地,识别槽126包括接触面1222与导向面1224。接触面1222相对 第一表面122向内凹陷,导向面1224连接第一表面122与接触面1222,并环 绕接触面1222,且相对于接触面1222倾斜延伸设置,以使识别槽126的横截 面积直径自第一表面122向接触面1222方向逐渐减小。如此,识别槽126与 第一表面122平滑过渡,使该识别槽126不易损坏。
导向面1224的面积与指纹传感器142靠近第二表面124的面积匹配,具 体地,导向面224的面积略大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140面积。如此,使用者 可通过识别槽126对指纹识别模块140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使指纹对准识 别区域,指纹识别模块140感应指纹信息,保证指纹识别的速度与准确性。
指纹识别模块140包括指纹传感器142、指纹识别芯片144及电路基板 146。指纹传感器142与指纹识别芯片144电连接。指纹传感器142包括配置 成通过电容耦合到指纹的脊线来感测指纹的一组电容元件。
具体地,指纹传感器142包括多个以矩阵形式设置的指纹识别单元。指 纹识别单元可包括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之间具有检测 间隙,可构成一个基本电容器。当手指按压盖板120的识别槽126时,由于 指纹脊的介电常数是空气的数倍,因此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 会根据指纹脊还是指纹谷位于检测间隙上方有不同改变。如此,判断出按压 在识别槽126的指纹脊和指纹谷,得到指纹图像,以进行指纹采集与识别。
可以理解,指纹传感器142的工作原理不限于此,可采用光学式传指纹 传感器、压阻式指纹传感器及射频式指纹传感器,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类型。
进一步地,指纹传感器142与指纹识别芯片144通过电路基板146电连 接。具体地,指纹传感器142通过引线与电路基板146电连接,电路基板146 与指纹识别芯片144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芯片144可通过导电 胶安装于电路基板146,使其与电路基板146电连接。可以理解,指纹传感器 142与电路基板146、电路基板146与指纹识别芯片144之间的电连接方式并 不局限于此,只要将指纹传感器142与指纹识别芯片144电连接即可,以使 指纹识别芯片144接收和处理指纹传感器142收集的指纹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基板146采用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 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较好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 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柔性电路板应用于指 纹识别模块140中,可减小指纹识别模块140的大小,并具有更轻的重量, 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指纹识别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层油墨层160。油墨层160覆盖第二表面 124水平延伸。该油墨层160位于盖板120与指纹识别模块140之间。具体地, 油墨层160可为白色、黑色或其它颜色,可通过图章印刷工艺印刷于盖板120 上。
在本实施例中,油墨层160为两层以上。如此,可遮蔽指纹识别模块140, 使指纹识别模块140不会暴露在盖板120另一侧,不影响盖板120的一体化, 因而外观更加美观。指纹识别区域的定位通过识别槽126实现,使盖板120 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不设置油墨层160,盖板120呈透明状设 置。当盖板120采用非透明材料制作时,也可以省去油墨层160。
上述指纹识别装置100,指纹识别模块140设置于第二表面124,第一表 面122与指纹识别模块140对应的区域设有识别槽126。手指按压识别槽126, 即可通过指纹识别模块140采集指纹信息。由于识别槽126向内凹陷,因此 减小了指纹识别区域的盖板120厚度,保证了指纹识别模块140的灵敏度, 并且其他区域的厚度不变,不会影响盖板120的强度。识别槽126的设置也 可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使指纹准确地对准指纹识别模块140,增加指纹识别 的准确性。盖板120与指纹识别模块140之间还设有油墨层160,可起到遮蔽 作用,使指纹识别模块140不会暴露于盖板120另一侧端面,保证盖板120 的一体性和美观。
如图1及图6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200, 该指纹识别装置200的结构与上述指纹识别装置100大致相同,包括盖板220 及指纹模块(图未示)。
盖板220,包括第一表面222与第二表面224,第一表面222开设向内凹 陷的识别槽226。
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242、指纹识别芯片及电路基板。该指纹识 别模块安装在盖板220的第二表面224与识别槽226对应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表面224开设与识别槽 226对应的盲孔区228,指纹传感器242感应识别槽226处指纹的一端设于盲 孔区228。
盲孔区228包括倾斜面与及固定面(图未标)。固定面相对第二表面224 向内凹陷,倾斜面连接第二表面224与固定面,并环绕固定面。倾斜面自第 二表面224朝向固定面方向倾斜延伸设置,以使盲孔区28的横截面直径自第 二表面224向固定面方向逐渐减小。
如此,可对指纹传感器242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以使其准确对准识别 槽226,提高安装效率。并且,可进一步减小指纹与指纹传感器242之间的距 离,进一步提高指纹识别效率。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300。该指纹识 别装置300的结构与指纹识别装置100大致相同,包括盖板120及指纹识别 模块140。
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块14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 置于盖板120两端,形成两个指纹识别区域,扩大了指纹识别的区域范围, 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可在不同情况下使用盖板120的不同区域内进行指纹识 别。
如图1及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摸屏400,包括指纹识别装置 100,还包括触控感应层420。
指纹识别装置100包括盖板120及指纹识别模块140。
盖板120包括第一表面122与第二表面124,第一表面122开设向内凹陷 的识别槽126。
指纹识别模块140包括指纹传感器142、指纹识别芯片144及电路基板 146,指纹传感器142感应指纹的一端安装于第二表面124,用于感应第一表 面122的指纹。
触控感应层420设置于盖板120的第二表面124一侧。用户触摸盖板120 的第一表面122,触控感应层380即可感应到用户触摸的位置,实现触控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装置100还包括半导体薄膜(图未示),以提高 盖板120的敏感度,提高指纹识别模块140对指纹的识别效率。该半导体薄 膜覆盖于识别槽126的接触面1264。半导体薄膜设有间隔设置的半导体条纹。
具体地,半导体薄膜的材料包括半导体聚合物、铟锡氧化物及锌锡氧化 物等,通过真空沉积技术,如电子束蒸发、磁控溅射等方式制备而成。利用 半导体性质,在未对半导体薄膜进行耦合充电时,半导体薄膜的导电性能趋 于绝缘。
指纹识别模块140还包括位置传感器和射频信号发生器(图未示)。位置 传感器可探测手指触摸信号,从而启动射频信号发生器。
当半导体薄膜层被指纹识别模块140中的射频信号发生器施加射频高压 充电时,半导体薄膜的导电性趋于导体,从而通过耦合充电可向手指输入微 小的射频电流信号,增强手指电场线对盖板120的穿透度,增加指纹识别模 块的识别效率。
半导体薄膜上光刻的间隔设置的半导体条纹的宽度大致适应于手指的宽 度,从而为手指提供用于指纹识别的区域。
指纹识别装置100还包括保护层(图未示)。该保护层位于半导体薄膜远 离接触面1264一侧。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保护层为抗指纹膜,通过喷涂技术 或热蒸发技术形成,为一种氟硅烷长链化合物,是一种具有较低表面张力的 物质,因此具有防水、防油的功能,并且具有较好的耐摩擦性能,以保护半 导体薄膜。
上述触摸屏400,用户手指的触摸位置距离指纹传感器142的距离较近, 并且向内凹陷而能快速定位,保证了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并且用于触摸的盖 板120保持了完整的结构,对比开设通孔的盖板,具有良好的强度,不易损 坏,延长了该触摸屏400的使用寿命。
如图7及图8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500。触摸屏 500的结构与触摸屏400的结构大致相同。该触摸屏500包括指纹识别装置 200,还包括触控感应层420。
指纹识别装置200包括盖板220及指纹识别模块(图未示)。
盖板220包括第一表面222与第二表面224,第一表面222开设向内凹陷 的识别槽226。
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242、指纹识别芯片及连接指纹传感器242 与指纹识别芯片的电路基板,指纹传感器242感应指纹的一端安装于第二表 面124,用于感应第一表面222的指纹。
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表面224开设与识别槽226对应的 盲孔区228,指纹传感器242感应识别槽226处指纹的一端设于盲孔区228。
盲孔区228包括倾斜面与及固定面(图未标)。固定面相对第二表面224 向内凹陷,倾斜面连接第二表面224与固定面,并环绕固定面。倾斜面自第 二表面224朝向固定面方向倾斜延伸设置,以使盲孔区28的横截面直径自第 二表面224向固定面方向逐渐减小。
如此,可进一步减小指纹与指纹传感器242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指 纹识别效率。
如图1、图7及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600,包括可视区 域620与非可视区域640,还包括至少部分设置于可视区域620的触控感应层 420及至少部分设置于非可视区域640的指纹识别装置100。指纹识别装置100 包括盖板120及指纹识别模块140。
其中,盖板120覆盖可视区域620与非可视区域640,包括第一表面122 与第二表面124,第一表面122开设向内凹陷的识别槽126。
指纹识别模块140包括指纹传感器142、指纹识别装置144及连接指纹传 感器142与指纹识别装置144的电路基板146。指纹传感器142感应指纹的一 端安装于第二表面124,用于感应位于第一表面122的指纹。
触控感应层420设置于盖板120的第二表面122一侧,并贴合于第二表 面124。触控感应层420使用户通过可视区域620对该终端设备600进行操作 控制。
如此,通过按压终端设备600的识别槽126,即可通过指纹识别模块140 进行指纹识别。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视区域620与不可视区域640可设置不 同的盖板120,以满足不同的要求。
上述终端设备600集成了指纹识别模块140,可对用户进行指纹识别。应 用于手机等便携终端,可通过指纹设置密码,避免个人信息的丢失及泄露。 开设有识别槽的盖板可使用户精确定位,用户凭借触觉即可准确定位到指纹 识别的区域,并减小了指纹到指纹识别模块的距离,保证了指纹识别的迅速 准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 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 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 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指纹识别装置、设有该装置的触摸屏及终端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指纹识别装置、设有该装置的触摸屏及终端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指纹识别装置、设有该装置的触摸屏及终端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纹识别装置、设有该装置的触摸屏及终端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纹识别装置、设有该装置的触摸屏及终端设备.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设有该装置的触摸屏及终端设备,包括:盖板,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开设识别槽,用于定位指纹识别区域;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感应指纹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感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指纹。上述指纹识别装置,第一表面开设的识别槽与安装于第二表面的指纹传感器对应,以减小指纹识别模块与第一表面的距离。通过指纹识别模块识别指纹时,避免了由于盖板的厚度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