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扶手带导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扶手带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可移动的扶手带整体呈封闭环状,扶手带的横截面呈C形,当扶手带移动至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上部时,有扶手带导轨与扶手带相配合,此时扶手带可供乘客搭扶,当扶手带移动至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下部时,通常没有扶手带导轨来导向扶手带,这样扶手带移动时可能发生横向偏移,故需设置扶手带导向装置。位于下部的扶手带的C形开口朝上。现有的扶手带导向装置,包括沿着扶手带移动方向相间隔排列的多个固定的导向块,该导向块可采用圆形铁块,圆形铁块的中心线竖直设置,圆形铁块伸入扶手带的C形开口中,在扶手带移动发生偏移时,圆形铁块的圆周面会与扶手带的C形末端相滑动接触,圆形铁块可以阻止扶手带的偏移,导正扶手带,但是扶手带与圆形铁块的圆周面相滑动接触的摩擦阻力较大,当多个圆形铁块同时与扶手带相滑动接触时,扶手带所受的阻力可能会大于扶手带驱动装置产生的驱动力,这样扶手带会产生打滑现象,即扶手带速度与梯级或踏板运动速度不一致,形成相对运动,容易对在自动扶梯或人行道的乘客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滚动摩擦来减小扶手带所受阻力的扶手带导向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扶手带导向装置,包括可移动的扶手带,所述扶手带的横截面呈C形,所述扶手带的C形开口朝上,所述扶手带导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导向轴、套在所述导向轴端部上的轴承,所述轴承的轴心线上下设置,并与所述扶手带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轴承至少有部分伸入所述C形开口中,所述轴承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轴承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扶手带的C形末端相滚动接触,当所述轴承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轴承与所述扶手带相分离。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沿着所述扶手带的横向方向开设有长槽,所述导向轴可沿着所述长槽的槽长度方向移动地插在所述长槽中,所述导向轴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导向轴位置的锁定机构。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轴上具有锁定座,所述导向轴上还具有外螺纹段,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所述锁定座、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外螺纹段相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锁定机构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螺母旋紧在所述外螺纹段上,所述螺母与所述锁定座夹紧住所述支架,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定座与所述支架相松开。
优选地,所述锁定座上具有用于插入所述长槽中的插部,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插部插在所述长槽中,在所述锁定机构从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所述插部与所述长槽的槽壁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长槽的一端是敞开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在扶手带正常移动时,轴承与扶手带是相分离的,此时,轴承不会影响扶手带的移动,当扶手带横向偏移时,轴承的外圈会与扶手带的C形末端相滚动接触,轴承不但可以阻止扶手带的偏移,导正扶手带,而且轴承的外圈与扶手带是相滚动接触的,扶手带所受的滚动摩擦阻力较小,可避免扶手带产生打滑现象,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通过滚动摩擦来减小扶手带所受阻力还可以降低对扶手带的驱动力要求,减少因摩擦产生的噪音,提高扶手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结构。
参见图1-3所示,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扶手带导向装置,包括可移动的扶手带1、设置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的支架7、设置在支架7上的导向轴4、套在导向轴4端部上的轴承3,扶手带1地横截面呈C形,扶手带1的C形开口8朝上,轴承3的轴心线上下设置,并与扶手带1的移动方向相垂直,在图1中,扶手带1是可水平移动的,轴承3的轴心线是竖直设置的,轴承3至少有部分伸入C形开口8中,轴承3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轴承3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轴承3的外圈与扶手带1的C形末端相滚动接触,此时发生在扶手带横向偏移时,扶手带1的C形末端或内侧部会碰到轴承3,轴承3不但可以阻止扶手带的偏移,导正扶手带,而且轴承3的外圈与扶手带1的内侧部是相滚动接触的,扶手带所受的滚动摩擦阻力较小,可避免扶手带产生打滑现象,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通过滚动摩擦来减小扶手带所受阻力还可以降低对扶手带的驱动力要求,减少因摩擦产生的噪音,提高扶手带的使用寿命,当轴承3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轴承3与扶手带1相分离,此时对应于扶手带1正常工作时,扶手带1未发生偏移,或者略微偏移但无需轴承3来导正,轴承3可处于扶手带1的中央位置,或者略偏离于扶手带1的中央位置。
在图1和图2中,轴承3有两个,两个轴承通过卡簧2叠套在导向轴4的端部上,两个轴承的外圈宽度之和大于扶手带1的C形末端的宽度,保证扶手带1的C形末端完全与轴承的外圈相滚动接触。
为了方便安装和调整导向轴和轴承,支架7上沿着扶手带1的横向方向开设有长槽9,导向轴4可沿着长槽9的槽长度方向移动地插在长槽9中,导向轴4与支架7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导向轴4位置的锁定机构10。在安装扶手带导向装置时,在长槽9中移动导向轴4,使得导向轴4端部的轴承的中心处于扶手带1的中心位置,然后通过锁定机构10来锁定导向轴4的位置。
锁定机构10的实现方式如图1-3所示,导向轴4上具有锁定座11,导向轴4上还具有外螺纹段12,锁定机构10包括锁定座11、外螺纹段12、与外螺纹段12相螺纹配合的螺母6,锁定机构10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锁定机构10处于锁定状态时,螺母6通过垫片5旋紧在外螺纹段12上,螺母6通过垫片5与锁定座11夹紧住支架7,当锁定机构10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定座11与支架7相松开,从而可以在长槽9中移动导向轴4。该锁定机构10的设置方式简单牢靠,便于后续的维修及替换,降低维保成本及工作量。
为了方便拧螺母,锁定座11上具有用于插入长槽9中的插部13,当锁定机构10处于锁定状态时,插部13插在长槽9中,在锁定机构10从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也就是在拧紧螺母6的过程中,插部13与长槽9的槽壁相抵触,从而不需要附加的工具,就可以拧紧螺母6,此时开设有长槽9的支架7可以看作为工具扳手。在图2中,长槽9呈U型,长槽9的一端是敞开的,这样锁定座11上的插部13可以从敞开的开口中插入长槽9内,移动导向轴4使得轴承3处于合适的位置,然后在导向轴4的外螺纹段12上套上垫片5和螺母6,拧紧螺母6,锁定导向轴4。
由于需要导向的扶手带1通常具有一定的长度,故沿着扶手带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相间隔排列的导向装置。在扶手带移动发生横向偏移时,通过轴承可以导正扶手带,即使多个导向装置中的轴承均与扶手带的内侧部滚动接触,扶手带所受的阻力还是比较小的,可以降低对扶手带驱动力的要求,提高了产品的安装质量和适应能力,提高扶手带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