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湖田挖潜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6405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10800.0

申请日:

1999.08.13

公开号:

CN1247254A

公开日:

2000.03.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B 7/00申请日:19990813授权公告日:20021204终止日期:20090914|||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02B7/00

主分类号:

E02B7/00

申请人:

艾国阳;

发明人:

艾国阳

地址:

331815江西省东乡县愉怡乡愉怡村艾家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湖田挖潜法,包括分段放水和分段蓄水两部分,选择适当位置建筑中堤,将水库分成上、下游两段,可实现先放上游一段水库的水,退出湖田变粮田,亦可分段拦蓄。本发明在不影响蓄水和养鱼的同时,使湖田可栽禾面积由原来的10%增加到50%以上,且由于多年的淤泥作用,湖田肥沃,使禾苗长势快,省肥,扩大了库区耕地面积。

权利要求书

1
2: 一种水库湖田挖潜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段放水及分段蓄水两个部分,分段 放水的方法为:(1)选取水库库低坡度小于10‰,水库上部的湖田面积的水面80% 以上,水库形状中部较窄的水库;(2)测量水库满水期面积和常年栽禾最低田时 水面面积及到此位置的已放水量和栽禾最低田的水面积平均数乘以已放水深度, 即为栽禾最低田时的已放水量;(3)在水库中部修筑堤坝,把水库分为上下游两 段,使上游水库蓄水量与上述栽承最低田上的已放水量相等;(4)在水库部设一 与上游相通且至下游大坝的涵管,从中堤到下游大坝的涵管口间铺设一条放水管 道,管道的上部靠近中堤处设有盛泥坑,上部设有一带阀门的蓄水口,并设有放水 闸板,下施堤坝处设有带闸门的放水竖涵;(5)在上段水库设置有可移动水泵,用 水灌溉和附助排水;(6)在上段水库的最高水位线上修排水渠道,该渠道主要用于 秋季下大雨时将来排入下段水库蓄水;本发明的分段蓄水的方法为:(1)选择库底 坡度小于10‰以上,水库上部两边沿便于修渠的水库;(2)在水中上部位置修筑 中堤,把水库分为上、下两段,使上段水库的原蓄水面积约占面积的1/3,该区 原蓄水量约占1/8,上段不蓄水,把该段水库的原水量加蓄至下段,则下段水库的 水位会因此上升1/18的高度;(3)在上段水库水位线加上下段水库新增高库之上, 顺水库两边沿各修一条排水渠道,该渠道将水库上段来水,全部排入下段水库蓄 水,上段水库中湖田将成为可种两季水稻或其它农作物的农田;(4)中堤处设置 可移动水泵,该水泵的作用是将上段水库湖田中多余的雨水抽往下段水库蓄水, 亦可在上段水库湖田中的作物需水时抽下段水库的水灌溉水泵排出量根据上段水 库湖田在雨量较大时能及时排除积水的需要确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湖田挖潜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有多个库汊的水库 可选其距大坝较近的库汊进行分段放水,距大坝较远的水库汊搞分段蓄水,而对 于枯水年亦有出溢洪道的水库进行分段蓄水时,可用铺设排水管道的办法来排水。

说明书


水库湖田挖潜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库湖田挖潜方法。

    目前现有的水库中较大(千亩以上)库底坡度都较小,水库越小,库底坡度越大。水库放水自上而下,水放掉1/8高度时,已放水量是全库蓄水量的1/4,退出的湖田是10%左右,大部分湖田总是浸水早,而退出迟,无法利用,湖田利用率低,大约占5~10%左右。而且,每年从小暑到立秋是伏旱、高温、少雨期,同时又是农业双抢用水高峰,此时如过晴天多,水库放出的水就多些,湖田退出也较多。此时,如受台风影响,或因雨天多,水库放水和湖田退出量就会大大减少,库区农民会因少栽禾又白白花费二晚秋田、种子、肥料及劳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水库湖田挖潜法,以提高湖田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分段放水及分段蓄水两个部分,分段放水的方法为:1.选取水库库低坡度小于10‰,水库上部的湖田面积的水面80%以上,水库形状中部较窄的水库。2.测量水库满水期面积和常年栽禾最低田时水面面积及到此位置的已放水量和栽禾最低田的水面积平均数乘以已放水深度,即为栽禾最低田时的已放水量。3.在水库中部修筑堤坝,把水库分为上下游两段,使上游水库蓄水量与上述栽禾最低田上的已放水量相等。4.在水库部设一与上游相通且至下游大坝的涵管,从中堤到下游大坝的涵管口间铺设一条放水管道,管道的上部靠近中堤处设有盛泥坑,上部设有一带阀门的蓄水口,并设有放水闸板,下施堤坝处设有带闸门的放水竖涵。5.在上段水库设置有可移动水泵,用水灌溉和附助排水,6.在上段水库的最高水位线上修排水渠道,该渠道主要用于秋季下大雨时将来排入下段水库蓄水。本发明的分段蓄水的方法为:1.选择库底坡度小于10‰以上,水库上部两边沿便于修渠的水库。2.在水率中上部位置修筑中堤,把水库分为上、下两段,使上段水库的原蓄水面积约占面积的1/3,该区原蓄水量约占1/8。上段不蓄水,把该段水库的原水量加蓄至下段,则下段水库地水位会因此上升1/18的高度。3.在上段水库水位线加上下段水库新增高库之上,顺水库两边沿各修一条排水渠道,该渠道将水库上段来水,全部排入下段水库蓄水,上段水库中湖田将成为可种两季水稻或其它农作物的农田。4.中堤处设置可移动水泵,该水泵的作用是将上段水库湖田中多余的雨水抽往下段水库蓄水,亦可在上段水库湖田中的作物需水时抽下段水库的水灌溉水泵排出量根据上段水库湖田在雨量较大时能及时排除积水的需要确定。

    对于有多个库汊的水库可选其距大坝较近的库汊进行分段放水,距大坝较远的水库汊搞分段蓄水。而对于枯水年亦有出溢洪道的水库进行分段蓄水时,可用铺设排水管道的办法来排水。

    本发明的水库湖田挖潜法,在不影响蓄水和养鱼的同时,使湖田可栽禾面积由原来的10%增加到50%以上,且由于多年的淤泥作用,湖田肥沃,使禾苗长势快,省肥,扩大了库区耕地面积,减少了剩余劳动力。

    附图1:为本发明分段放水水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分段放水水库泥坑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3:为本发明水段蓄水水库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分段放水:

    选择水库坡度10‰以内,水库上部湖田占水面80%以上,在水库中部修筑中堤1,把水库分为上、下游两段,使上游一段的蓄水量和常年栽采最低田时的已放水量相等;以此确定中堤1位置。水库底部设有涵管2,涵管2一端与上游相通,位于中堤1处涵管2底部设有盛泥坑3,上部设有一带阀门的蓄水口4,并设有放水闸板5,中堤至下游大坝涵管口间,设有一条放水管通6,下游堤坝处设有带闸门的放水竖涵7。盛泥坑用于沉积来自上部的泥沙,闸门关闭时,水经出水口至下段水库,闸门打开时,水经放水管道流往大坝处的农田。中堤处还设有可移动水泵。设放水管口径为d,水库流量摸数为k,下游涵管口最大放水流量为Q,可放水深度为H,中堤至下游大坝的距离为L,先据公式求出K,再查表确定管经d。分段蓄水:

    大水库中上部位置修筑中堤1,把水库分库分为上、下两段,使上段水库蓄水面积占面积的1/3。在上段水库水位线加上、下段水库新增高度之上,沿水库两边各修一条排水渠道10,该渠道将水库上部的来水,全部排入下段水库蓄水。中堤1至下游大坝的涵管口之间设放水管道8,管道B上设有闸门9,中堤处还设有可移动抽水水泵。下游大坝处设有带闸门的竖涵7。据公式(Q为上游洪水最大流量,I为库底坡度),确定流量摸数K,再通过公式,W=(b+mh)h,X=b+2h、R=w/x(其中W为断面面积,b为渠底宽度,x为湿周,r为水力半径,m为边坡系数,分别取h1、h2、h3…求出相应K1、K2、K3…画出h-K曲线,求出与h相应的b。即可接渠底宽度b修筑排水渠道。

水库湖田挖潜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库湖田挖潜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库湖田挖潜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库湖田挖潜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湖田挖潜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湖田挖潜法,包括分段放水和分段蓄水两部分,选择适当位置建筑中堤,将水库分成上、下游两段,可实现先放上游一段水库的水,退出湖田变粮田,亦可分段拦蓄。本发明在不影响蓄水和养鱼的同时,使湖田可栽禾面积由原来的10%增加到50%以上,且由于多年的淤泥作用,湖田肥沃,使禾苗长势快,省肥,扩大了库区耕地面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