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Ⅰ)或珠光体球墨(Ⅲ)的球墨铸铁及用该球墨铸铁制备的轧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I)或珠光体球墨(III)的球墨铸铁及用该球墨铸铁制备的轧辊,属于金属热轧、冷轧加工轧辊技术。
背景技术
方/板坯初轧机、大中型型钢、钢管、线材和窄带钢轧机用轧辊,一般所采用的是珠光体球墨(III)球墨铸铁轧辊,或者采用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I)球墨铸铁轧辊。
上述珠光体球墨(III)和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I)球墨铸铁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已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局,以国家标准GB/T1504-2008于2008年8月5日发布,并于2009年4月1日实施。所述标准规定的珠光体球墨(III)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是:C2.9~3.6,Si1.0~2.0,Mn0.4~0.8,Cr0.2~1.2,Ni2.51~3,Mo 0.2~0.8,Mg≥0.04,P≤0.15,S≤0.03;所述标准规定的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I)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C2.9~3.6,Si1.2~2.2,Mn0.2~0.8,Cr0.2~1.0,Ni3.01~3.5,Mo 0.5~1.0,Mg≥0.04,P≤0.10,S≤0.03;
根据所述标准规定的组分及组分百分含量制备的两种球铁轧辊,在生产实践中,其耐磨性能和抗热裂纹性能,都表现得不够理想,仍不能满足钢厂用户的要求,尤其是在同等条件下轧辊的使用寿命,显现得相对较差,给现代钢铁工业节能高效的大生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然而,人们通过高耐磨材料的基础性研究,已经开始认识铌(Nb)在铸铁、铸钢中的重要作用。铌对铸件的抗磨性、耐热性、耐蚀性、表面性状、铸件的尺寸稳定性,以及铸件的最基本的强度、硬度、韧性,可焊接性等均有贡献。因而铌已在轧辊、活塞环和高铬铸铁等现代铸件中应用。诸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①CN1327022C,②CN1320150C和③公开号CN101120112A等,都成功地在相关铸件的组分中添加了铌(Nb),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终究由于第①②两项专利均为灰铸铁,而第③项专利申请为半钢材质(高镍、铬、钼合金铸铁)。它们的应用范围分别是:①号专利为小型型钢、线材、热轧薄板平整轧机。②号专利为内燃机部件。③号专利为经受高热应力构件,如内燃机的排气歧管和涡轮增压器壳体。尤其是三项专利(申请)的物化性能特别是硬度和耐热裂纹等性能,都还不能全面满足金属热、冷轧加工对轧辊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对GB/T1504-2008国标所规定的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I)或珠光体球墨(III)轧辊用球墨铸铁的组分和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作优化组合,提供一种改进的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I)或珠光体球墨(III)的球墨铸铁,以有效提高其硬度和使用寿命,满足钢铁工业生产的需求。
与此同时,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采用改进的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I)或珠光体球墨(III)的球墨铸铁的轧辊。
本发明实现其所要实现目的的构想是,通过添加铌进一步提高所述改进球墨铸铁的硬度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现其第1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I)或珠光体球墨(III)的球墨铸铁,它所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C 2.9~3.6,Si 1.0~2.2;Mn0.2~0.8;Cr0.2~1.2,Ni 2.51~3.0,Mo 0.5~1.0,Mg≥0.04,P≤0.1,S≤0.03和Fe余量,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重量百分含量为0.2~1.7的Nb。
铌是一种VB族金属元素。铌与元素周期表中与它相邻的其它元素一样,具有熔点高的特点。铌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Nbc的熔点为3513℃,其稳定性在碳化物形成元素中仅次于Tac(碳化钽)。它在融熔铁中的溶度,与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溶度积亦越大。由于初生Nbc是在各向同性的匀质液相中形成,是以球对称生长,而且高度分散,颗粒微细、量多且分布均匀,可成为球墨的核心。因而在这样存在Nbc条件下得到的球铁组织为组织致密的细化球墨铸铁。且由于Nbc是Mc型,有极高的硬度(2000HV),在合金基体中形成分布均匀的硬相质点,因而本发明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都有非常明显的提高。从而实现了本发明所要实现的目的。
铸铁碳含量在2~4%范围内,Nb含量可在0.01~3.0%范围内。铌的加入量经试验认为可以在0.2~1.7%范围内,明显低于下限值,对提高本发明性能作用不明显,而加入量明显大于上限值,则对本发明性能地更进一步提高作用也不明显,相反会引起制备成本的明显提高。因此,本发明从性价比角度确定,铌的添加量在0.2~1.7Wt%范围内。本发明优选的铌加入量为0.2~0.5Wt%。
本发明实现其第2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轧辊,包括工作层和芯部,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工作层是如以上所述本发明改进的球墨铸铁工作层。也就是说,采用本发明改进的球墨铸铁作工作层,以球铁或灰铁作轧辊芯部,制成轧辊。
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具体实施后,本发明所述改进的球墨铸铁,其所具有的耐磨性能和抗热裂缝性能高,轨辊结构合理,制备成本较低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I)的100X球化状态照片;
图2是图1所示球墨铸铁的100X金相照片;
图3是图1所示球墨铸铁的400X金相照片;
图4是本发明一种球墨铸铁的100X球化状态照片;
图5是图4所示球墨铸铁100X金相照片;
图6是图4所示球墨铸铁400X金相照片;
图7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轧辊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工作层,2为芯部。且工作层1与芯部2为冶金复合连接;
图8是本发明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轧辊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工作层,2为芯部,其中,2-1为与工作层1冶金复合连接的外芯部,2-2为与外芯部2-1键或过盈配合连接的锻钢内芯轴。
附图1~3所示已有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I)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是C 3.4,Si 1.4;Mn 0.62;Cr 0.61,Ni 2.84,Mo 0.75,Mg 0.085,P 0.032,S 0.004,Fe余量。
附图4~6所示本发明改进的球墨铸铁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是:C 3.4,Si 1.29;Mn 0.63;Cr 0.5,Ni 2.95,Mo 0.79,Mg 0.068,Nb 0.23,P0.037,S0.005,Fe余量。
我们通过解读上述两种球铁的金相照片,并进行对比可以明了,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试验结果昭示,若在本发明改进的球墨铸铁中,加入微量的Re(铼),例如Re0.015左右,则本发明的硬度、强度和抗热裂纹等物理性能,都将会更好、更稳定。若对其中Mo的含量进行微调,则同样有利于其硬度和抗热裂纹性能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之一,在本发明所主张的GB/T1504-2008的珠光体球墨(III)改进球墨铸铁的组分及各组分含量中,加入纯铌(Nb)或含Nb量为66%铌铁合金,使其Nb含量达到0.2Wt%。
实施例之二,在本发明所主张的GB/T1504-2008的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I)改进球墨铸铁的组分及各组分含量中,加入纯铌(Nb)或含Nb量为66%铌铁,使其Nb含量达到0.5Wt%。
实施例之三,在本发明所主张的GB/T1504-2008的贝氏体球墨离心复合(I)改进球墨铸铁的组分及各组分含量中,加入纯铌(Nb)或含Nb量为66%铌铁合金,使其Nb含量达到1.7Wt%。
实施例之四,如附图7、8所示。采用上述实施例一至四之一所述改进的球墨铸铁制成工作层1,以球铁或灰铁制成芯部2,通过工作层1与芯部2的冶金复合连接,制成复合轧辊。当然,也可以采用所述改进的球墨铸铁,将工作层1与芯部2整体浇铸成型(请参读附图7)。
所述轧辊,通过在机例行试验,在同等条件下,可比已有技术轧辊的使用寿命,提高40%以上。本发明两对轧辊初样,在宝钢分公司连轧线1号位的试用结果显示,试验轧辊整体使用寿命,较普通连轧辊的使用寿命有很明显的提高。
本发明所述改进的球墨铸铁铸造工艺要点和工艺参数的建议是:
a、采用工频炉或中频炉熔化铁水。
b、在其它合金料加入后再加入铌。铌加入以后,要在1500~1550℃温度条件下,保温10~15min,使Nb充分熔解。
c、浇注温度控制在1340~1380℃范围内。
d、所添加的Nb,最好是含Nb量为66%的铌铁合金。
e、球化和孕育处理按通常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