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一个支撑框架和覆盖元件的正方形 或长方形道路养护装置 本发明是关于道路养护装置的,其型式包括在平面图上的有大致正方形或长方形形状的两个主要零件,即一个被埋在土里的固定框架和一个覆盖元件,尤其一个由这个框架支撑的栅或金属盖板,在安装条件下它表现出两个水平支承表面,二者被布置在两个相邻角附近,它还有两个坡形支承表面,位于框架的另两个角附近,这四个支承表面适合同固连在覆盖元件内表面上的互补支承表面进行合作。
发明主要应用于水养护的检查或视察井的关闭装置上,如车行道上的检视井或人行道上的检视井,或应用于排水管口的覆盖装置,如道路栅。
这种型式的道路养护装置由文件DE-1104447已公布,在那里两个坡形支承面斜向下并且一个向另一个倾斜,在这个结构中,金属盖板在其支撑框架上在下面条件下才是稳定平衡的:当它仅受其自重或当它受一个垂直的负荷但这个负荷要作用在基本上由水平支承表面所在的两个角和它们对边的中间所确定的平衡三角形内部。
相反,一旦一个负荷作用在这个平衡三角形之外,尤其有行人、自行车通过时或其它情况,金属盖板在高负荷作用点最远的坡形支承面相应部位上撬起来;金属盖板在框架上仅放在了两个水平支承和另一个坡形支承上。
这样出现了一个引起振动的金属盖板地不平衡,当有行人或汽车通过时金属盖板碰撞框架,因而产生不受欢迎的噪声。
本发明的目的是摆脱这些不便,并做到,不管负荷在覆盖元件上的作用点如何,这个盖总是放置在框架的四个支承面上,这一点避免了所有振动现象。
为此,发明作为目标有一个被上述型式的道路养护装置,在这装置里,坡形支承表面朝水平支承表面方向向下倾斜,在坡形支承表面的对面框架装有挡块部件,当覆盖元件在任何一点受到垂直的外部力作用时,挡块部件同固连在覆盖元件上的互补挡块部件协作,以便覆盖主体,在它的平面里围绕框架挡块部件转动直到达到一个稳定平衡位置,在这个位置上覆盖元件通过它的四个支承表面落在框架的相应支承表面上。
根据发明道路养护装置可以包括下述的一个或多个特点:
-框架的坡形支承表面和覆盖元件的与之合作的支承表面有同样的倾斜度,相对水平面约在20°到60°之间。
-与两个主要零件的每一个相应地,挡块部件放置在水平支承表面之间的距离中点上,上述部件包括一个基本垂直的固连在两个主要零件之一上的凸出部,它适合来啮合到,至少部分地,在固连于另一个主要零件上的挡块突起里做成的基本垂直的挖空部分里。
-凸起部有正三棱柱形状,其中一条棱来啮合到由相应挡块突起的挖空部分确定的三棱柱形状的定位槽里。
-凸起部表现出一个凸出轮廓,用来同相关的挖空部分的凹陷轮廓配合。
-凸起部有正三棱柱形状,其棱之一用来同合作的挖空部分的凹面进行配合。
-挖空部分确定了一个呈正三棱柱形状的槽,已适合同合作的凸起部的凸面进行配合。
-固连于框架的挡块部件包括两个垂直或向下倾斜的平面,它们被相对于垂直框架的。和两个水平支承面相邻的那个侧面的中间平面对称地装置,并相对这个侧面斜向伸展,上述平面的用来同两个固连在覆盖元件上的两个互补平面相协作。
-框架的每个倾斜平面同上述侧面成一个20°到60°的角。
-框架的两个水平支承表面呈三角形并各自朝框架内部具有一个向下倾斜的侧面,这样就划定了两个与框架相应的构成挡块部件的斜面。
对上述道路养护装置,发明的目的也是一个支撑框架和一个覆盖元件,尤其是一个栅或一个金属盖板。
发明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会更好地被理解,这个描述纯属举例并参照附图来进行,在附图上:
图1示意地用透视图表示出了装配前的依据发明的道路养护装置的两个主要零件;
图2是本发明实现的第二种形式的道路养护装置的同图1类似的示意图。
在图1上示意地表示出的道路养护装置是一个检视口安装在人行道(没表现出来)上的人行道或一个类似的表面上,比如停车场的地板上,在检视口上,它允许对地下水养护的视察并保证水养护的关闭。
它由两个主要的可延展的铸铁零件组成,即一个固定的支撑框架1和一个可拆卸的金属盖板2,后者构成框架的覆盖元件。
为便于对发明的理解,两个零件1、2是被在金属盖板2准备安装在它的支撑框架上的位置拆开表示的。
框架1在平面里有大致正方或长方形的形状并有一个垂直的裙部3安置在它的配有周边底板(没画出)的底上,目的是把框架固定在地面里或在一个例如混凝土的支撑构件上。
框架1的两个邻角4A、4B的每一个装配有支承突起5A、5B,突起具有平行于框架平面的上支承面,这样就确定了两个水平支承表面6A、6B,它们是共面的并基本上位于裙部3的高度的中点。
框架的另外两个角4C、4D中的每一个都配备具有支承面的支承突起5C、5D,支承面从裙部3顶点附近的区域向框架底部朝位于对面的水平支承突起5A、5B的方向延伸,这样就确定了两个坡形支承表面6C、6D,它们是共面的,并和水平面成一个约20°到60°的角度α。
在水平支承表面6A、6B的两个突起之间的半距离上,框架的相邻于支承突起5A、5B的一个侧面7在内侧有一个固定于裙部3的挡块突起8,在这里一个基本上垂直的挖空部分9被做成,挖空部分9呈V形,向框架里面敞开,这样就确定了一个正三棱柱形的构槽。
这个挖空的挡块突起8的好处将在下面进行解释。
金属盖板2大致包括一个平面遮盖物10,其一般形状为正方或长方形,其尺寸稍为小于框架1的裙部3的内侧尺寸。
以和框架1同样的形式,金属盖板2在它的角上被装备上四个固连在遮盖物内表面上的支承突起11A、11B、11C、11D,其目的是同框架1的相应的四个支承突起5A、5B、5C、5D相配合。
金属盖板2的支承突起的高度是这样的:当金属盖板2放在它的支撑框架1上时,其遮盖物10的上表面与框架裙部3的上侧边齐平。
这样金属盖板2的两个支承突起11A、11B的每一个都有一个水平支承表面12A、12B,其目的是来和框架的互补的水平支承表面6A、6B相接触,至于金属盖板2的另两个支承突起11C、11D的每一个都有坡形支承表面12C、12D,其目的是在框架1的水准上倚托在相应的支承表面6C、6D上。金属盖板2的坡形支承表面12C、12D还沿位于对面分别的水平支承11A、11B的方向倾斜向下,并和水平面成一个和框架的坡形支承表面6C、6D的倾斜α相应的角。
在有水平支承面的两个支承突起之间半距离上,金属盖板2有指向下方的垂直突出部形成的挡块件13,它的目的是和框架1的挡块突出8的挖空部分9相合作。
在描述的例子中,突出部13这样就有正三角棱柱形状,其棱之一的目的是来啮合到框架1高度上的互补的正三棱柱形的挖空部分9里。
这个特殊的安排,包括在装置的一边一些朝对面一侧倾斜的支承面。在对面一侧设有相应的和互补的挡块件8、13。这样就导致一个四点稳定支承系统,在四点上,金属盖板2通过它的四个支承表面12A、12B、12C、12D分别放置在框架1的协作的四个支承表面6A、6B、6C、6D上,并且在负荷作用施加于位于金属盖板端点的四个支承突起11A、11B、11C、11D限定的四边形内的金属盖板的任何点上时,尤其如此。
这个系统的运行是这样的:在施加于任何一点的垂直外力作用下,金属盖板2的支承不平衡是从三个点中的一个开始的,以去寻找第四个支承点。实际上,施加于金属盖板2上的负荷首先引导盖板同框架1的四个支承中的三个接触,其中两个有水平支承面的支承突起6A、6B和两个有倾斜支承面的支承突起6C、6D中的一个,即位于离垂直力作用点最近的那一个。这种垂直力作用在盖板2上最初产生框架1的三个对抗反作用。这些反作用的两个来自有水平支承面的支承突起6A、6B,是垂直的并指向上。第三个反作用垂直于被主要合用的倾斜支承突起的块,有一个水平分量和一个竖直分量。反作用的水平分量在坡形支承突起高度上使挡块8参予,其反作用是定向地不能创造一个平衡状态,如果没有第二个坡形支承突起的补充参预的话。第二坡形支承突起导到达到三个力在水平投影中的三力平衡系统。
为此,垂直金属盖板2的中线突起13和框架的突起13与之合作的挡块突凸部分8的挖空部分9以铰链方式工作,准许金属盖板2在它的平面里并围绕挡块突起8有一个小的转动。这样在垂直指向下的力的作用下,盖板2被引到围绕挡块突起8转动,通过突起13它倚托在挡块突起上,这直到盖板和框架1的第二个坡形支承突起来接触为止。这一事实允许盖板2找到并保持一个稳定平衡。
在这个平衡位置,作用在框架的坡形支承表面6C、6D上的金属盖板的支撑反作用的水平分量是通过来自突起以倚托框架1的挡块突起8而接触的水平反作用而被平衡的。
得到的平衡状态,在这里金属盖板2把它的四个支承表面12A、12B、12C、12D分别放在框架1的相应的支承表面6A、6B、6C、6D上,因此阻止了任何振动现象。
在图1上描述的实现型式中,框架1的挡块突起8的挖空部分9和有关的与金属盖板相应的凸出部13是在三棱柱形状下实现的,其中呈V形的互补轮廓使突起13在挖空部分9中的铰连变得容易,挖空部分9是突起13的嵌入处。
在变种中,人们可能对突起13和挖空部分9考虑其它的相配轮廓,尤其是有凸出轮廓的或呈V形的突出部与互补的凹陷合作,或还有,一个凸起轮廓突起的圆形外廓来嵌入呈V形的挖空部分中。
在变种中还能规定,突起13和与其联合的挖空部分9可以相应于道路养护装置的两个主要零件被颠倒位置,这样突起固连在框架上而相应的挖空的挡块突起固连在金属盖板或栅上。
另一方面,同样可能有益的是,假如人们希望金属盖板在框架上的安装位置不仅有一个,并且这样使操作者的任务变得容易了,更特别地当道路养护装置是大体的正方形时,在框架和金属盖板的每个侧边的端点装备上有水平支承面的支承突起,以及一个向下和向对面的侧面有倾斜支承面的支承突起,并且给装置的侧边中的每一个侧面的中点装备由一个突起和一个互补的挖空挡块突起组成的一个合作整体,从而金属盖板可能被相差90°的四个角位置的任何一个里装在框架上,对每一个安装位置都保证在框架的四个支承上同时接触。
图2的变种由在与框架1上和金属盖板2相应地使用的挡块部件的安排而区别于图1的变种。
框架1的有水平支承面的两个支承突起5A、5B的每一个在平面里都有一个三角形形状,并有指向框架内部的一个基本垂直的面14A、14B。它相对于相邻于两个支承突起5A、5B的框架的一个侧面7是倾斜取向的。
这两个垂直面就样确定了两个隅角斜面14A、14B,它们组成与框架相应上挡块部件。两个斜面14A、14B相对垂直框架的侧面7的中间垂直面是对称设置的,并且和这个面7成一个约为20°到60°的角B,最好为45°。
以相应的方式,金属盖板2表现出两个倾斜和垂直的平面15A、15B,它们分别把的水平支承表面12A、12B向下伸进,并且它们适于同框架1的构成互补挡块部件的对应平面14A、14B的合作。
这样,当金属盖板2放在支撑框架1上和向下的一个垂直力作用在盖的任何地方时,这个装置是三个点当中的一个开始不稳定的,以去寻找第四个支承点。实际上,施加在盖2上的垂直外力首先导致盖同框架的有水平支承面支承突起6A、6B和离力的作用点最近的有倾斜支承面的支承突起相接触。
从这里引出在框架1的这个坡形支承表面的水准上一个支承及作用,其水平分量指向,平行框架一边指向位于对边的水平支承突起。这个水平反作用不能被垂直施加在框架的倾斜平面14A、14B的每一个且由这些面和与盖的相应相关的倾斜平面相接触而产生的水平反作用所平衡。
为了平衡这些水平反作用,必须使盖2来和第四个支承相接触,即与框架的第二个坡形支承突起接触,这一接触方式是与其相应地形成一个其水平分量,使系统平衡的支承反作用。
第四个支承的参预就这样得到了,在垂直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内盖2有一个轻微转动,这是围绕由框架的倾斜平面14A、14B组成的挡块部件的转动,一直使盖2同最初没启用的框架的坡形支承表面相接触为止。
这样,达到了一个稳定状态,在这里盖2同时通过它的四个支承表面12A、12B、12C、12D放置在框架1的互补支承表面6A、6B、6C、6D上,这一点阻止任何振动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盖2在它的平面里转动,允许盖寻找并保持住一个在框架上的四点支承平衡,是由于框架的平面14A、14B和盖的互补平面的倾斜性而成为可能。
另外要注意框架1的倾斜平面14A、14B不是必须垂直的,而是在变种中向悬垂的底部倾斜。
最后,框架的倾斜平面14A、14B和盖的互补倾斜平面15A、15B能和水平支承分离,并位于与这些水平支承共用的一个侧面上,处于相对于垂直于这个侧面的中间平面对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