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639233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83612.8

申请日:

2014.10.28

公开号:

CN104653746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16H 48/38登记生效日:20160819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818号变更后权利人: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恒山路1528号2幢3号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 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16H 48/38登记生效日:20160115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818号变更后权利人: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818号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 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 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 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H 48/38申请日:20141028|||公开

IPC分类号:

F16H48/38(2012.01)I; F16H57/04(2010.01)I

主分类号:

F16H48/38

申请人: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 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 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峰; 姚文博; 罗大国; 王瑞平

地址:

315336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8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差速器并解决了变速器在没有装入半轴时需要外加部件对轴孔进行封闭才能够装入润滑油而导致的试验不便的问题。一种在没有安装半轴时变速器也能够装入润滑油的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包括两端设有轴孔的变速器壳体、位于变速器壳体内的差速器壳体和位于差速器壳体内的两个半轴齿轮,差速器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半轴安装孔,差速器壳体的两端通过差速器轴承转动连接在轴孔内,半轴齿轮的外端设有轴颈,轴颈为管状结构,轴颈穿过半轴安装孔后通过油封同轴孔密封连接在一起,半轴齿轮的内端密封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半轴齿轮、油封和变速器壳体之间围成密封腔。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包括两端设有轴孔(11)的变速器壳体(1)、位于变速器壳体内的差速器壳体(2)和位于差速器壳体内的两个半轴齿轮(3),所述差速器壳体(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半轴安装孔(21),所述差速器壳体(2)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差速器轴承(4)转动连接在所述变速器外壳两端的所述轴孔(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齿轮(3)的外端设有轴颈(31),所述轴颈(31)为管状结构,两个半轴齿轮的所述轴颈(31)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两个半轴安装孔(21),两个半轴齿轮的所述轴颈(31)通过油封(5)一一对应地同变速器壳体两端的所述轴孔(11)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半轴齿轮(3)的内端密封连接有端盖(33),所述端盖(33)、半轴齿轮(3)、油封(5)和变速器壳体(1)之间围成密封腔(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5)的内端面设有沿油封周向延伸的环形胀开槽(5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开槽的内侧壁(511)的内周面设有沿油封周向延伸的缓振槽(52),所述缓振槽的内外侧壁(521、522)都同所述轴颈(31)密封连接在一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振槽(52)的内侧壁的外周面上设有止裂槽(53)。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开槽的外侧壁(512)沿油封的轴向的两端和所述变速器外壳(1)之间都设有纳污槽(54)。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颈(31)内设有密封圈(33)。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油机构,(9)所述变速器外壳(1)设有同所述密封腔连通的加油孔(12),所述补油机构包括储油罐、出油通道、破膜杆和腐蚀液储存箱,所述出油通道一端设有进油斗,另一端设有同所述加油孔对接在一起的加油嘴,所述储油罐包括至少两个依次套设并固接在一起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下侧壁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密封连接有密封膜,所述进油斗位于所述出油口的下方,所述破膜杆沿竖直方向延伸且连接在所述进油斗内,所述破膜杆、以及所有的腔体的出油口都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内设有定期腐透式浮筒,所述定期腐透式浮筒包括下端开口的耐腐性外壳和若干由可被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耗费设定时长腐蚀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分割出若干浮室,所述浮室的数量同所述腔体的数量相等,所述隔板沿上下方向分布,所述储油罐通过所述浮筒浮起在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上,每一个所述浮室都能够独立地将所述储油罐浮起;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每腐蚀破一个浮室而导致储油罐下降一次的过程中、所述破膜杆仅能戳破一个腔体上的密封膜。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和腐蚀液储存箱二者,一者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杆、另一种连接有套设在导杆上的导向套,所述进油斗和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固接在一起。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内设有可浮在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上的压浪板,所述外壳沿上下方向可升降地穿过所述压浪板。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浪板的周面同所述腐蚀液储存箱的侧壁抵接在一起。

说明书

说明书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差速器,尤其涉及一种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
背景技术
差速器是一种能使旋转运动自一根轴传至两根轴,并使后者相互间能以不同转速旋转的差动机构。汽车差速器是驱动桥的主件,它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800533570、公开日为2013年8月21日、名称为“电气触发的锁止式差速器”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现有结构的汽车差数器,汽车差数器的基本结构为包括差速器壳体和位于差速器壳体内的两个半轴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半轴安装孔。使用时,将差速器壳体安装在变速器壳体内,变速器壳体的两端设有轴孔,差速器壳体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差速器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变速器外壳两端的所述轴孔内,汽车的左右半轴同时穿过轴孔和半轴安装孔而伸入差速器壳体内后一一对应地同两个半轴齿轮连接在一起,通过半轴齿轮驱动而进行转动。变速器在运转时,需要在变速器壳体内添加润滑油或者液压油对差速器等运动部件进行润滑,所以变速器需要油封进行密封,而正如该专利文件中开关的那样,目前市场上变速器的差速器均为不带密封的开放式差速器,油封需布置在变速器壳体上,油封外圈与变速器壳体配合,油封内圈与整车的半轴配合。在未安装传动轴或者油堵时,变速器不能装油进行试验和运输等作业;若需装油试验或运输,必须另行加工油堵或者试验用传动轴而封堵在左右轴孔中,而在实际使用中,油堵和试验用传动轴都是不需要的、故造成成本浪费,给试验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没有安装半轴时变速器也能够装入润滑油的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变速器在没有装入半轴时需要外加部件对轴孔进行封闭才能够装入润滑油而导致的试验不便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包括两端设有轴孔的变速器壳体、位于变速器壳体内的差速器壳体和位于差速器壳体内的两个半轴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半轴安装孔,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差速器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变速器外壳两端的所述轴孔内,所述半轴齿轮的外端设有轴颈,所述轴颈为管状结构,两个半轴齿轮的所述轴颈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两个半轴安装孔,两个半轴齿轮的所述轴颈通过油封一一对应地同变速器壳体两端的所述轴孔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半轴齿轮的内端密封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半轴齿轮、油封和变速器壳体之间围成密封腔。本发明在没有安装半轴时即形成了一个密封腔,所以在没有安装半轴时就能加入润滑油,无需用堵头等部件进行封闭。
作为优选,所述油封的内端面设有沿油封周向延伸的环形胀开槽。设置胀开槽,油封的密封效果能够随着密封腔内的油压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密封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胀开槽的内侧壁的内周面设有沿油封周向延伸的缓振槽,所述缓振槽的内外侧壁都同所述轴颈密封连接在一起。设置缓振槽,当半轴产生径向晃动时、缓振槽能够吸收该振动从而使得变速器向外传动的转动量小,起到降低车辆振动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缓振槽的内侧壁的外周面上设有止裂槽。缓振槽的设置,能够降低缓振槽的内侧壁的刚性降低而弹性增加,当半轴产生轴向摆动时,既能够有效吸收振动能量、又能够防止缓振槽产生开裂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胀开槽的外侧壁沿油封的轴向的两端和所述变速器外壳之间都设有纳污槽。使用过程中当密封腔内的润滑油中产生磨损掉落下等的杂质时,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使得杂质径向外移,当杂质移到纳污槽内时,被滞留在纳污槽内而避免再次进入转动部件之间而导致部件损伤,同时杂质的积集还起到增加密封效果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轴颈内设有密封圈。使用时,密封圈将半轴和轴颈密封在一起,能够优选防止杂物进入半轴齿轮而导致磨损。
本发明还包括补油机构,所述变速器外壳设有同所述密封腔连通的加油孔,所述补油机构包括储油罐、出油通道、破膜杆和腐蚀液储存箱,所述出油通道一端设有进油斗,另一端设有同所述加油孔对接在一起的加油嘴,所述储油罐包括至少两个依次套设并固接在一起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下侧壁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密封连接有密封膜,所述进油斗位于所述出油口的下方,所述破膜杆沿竖直方向延伸且连接在所述进油斗内,所述破膜杆、以及所有的腔体的出油口都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内设有定期腐透式浮筒,所述定期腐透式浮筒包括下端开口的耐腐性外壳和若干由可被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耗费设定时长腐蚀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分割出若干浮室,所述浮室的数量同所述腔体的数量相等,所述隔板沿上下方向分布,所述储油罐通过所述浮筒浮起在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上,每一个所述浮室都能够独立地将所述储油罐浮起;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每腐蚀破一个浮室而导致储油罐下降一次的过程中、所述破膜杆仅能戳破一个腔体上的密封膜。能够对变速器进行自动定期补充润滑油。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罐和腐蚀液储存箱二者,一者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杆、另一种连接有套设在导杆上的导向套,所述进油斗和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固接在一起。能够有效地防止储油罐下降的过程中导致储油罐产生水平方向的晃动而导致破膜杆不能够戳破密封膜的现象。提高了破膜时的可靠性。所述进油斗和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固接在一起,能够防止破膜杆和所述腐蚀液储存箱之间产生沿上下方向的相对运动而导致破膜杆将密封膜误戳破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内设有可浮在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上的压浪板,所述外壳沿上下方向可升降地穿过所述压浪板。使用过程中腐蚀液储存箱受到振动时会产生腐蚀液晃动现象,腐蚀液晃动所产生的波浪会导致定期腐透式浮筒产生升降现象,该升降现象幅度过大时会导致破膜杆戳破密封膜而导致润滑油没有到设定时间即流出的现象,也即产生振动而导致的误动作现象。设置压浪板后,则能够有效降低振动而导致的定期腐透式浮筒的升降幅度,起到避免振动而导致的误动作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压浪板的周面同所述腐蚀液储存箱的侧壁抵接在一起。能够使消浪效果达到最佳,使得只有腐蚀液储存箱不产生侧倾,则定期腐透式浮筒基本不产生相对于腐蚀液储存箱的升降。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在没有安装半轴时即形成了一个密封腔,所以在没有安装半轴时就能加入润滑油,无需用堵头等部件进行封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补油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补油机构腐蚀破一个浮室时的示意图。
图6为补油机构腐蚀破二个浮室时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的补油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变速器壳体1、轴孔11、差速器壳体2、半轴安装孔21、半轴齿轮3、轴颈31、密封圈32、端盖33、差速器轴承4、油封5、胀开槽51、胀开槽的内侧壁511、胀开槽的外侧壁512、缓振槽52、缓振槽的内侧壁521、缓振槽的外侧壁522、止裂槽53、纳污槽54、密封腔6、补油机构9、储油罐91、腔体911、出油口912、密封膜913、出油通道92、进油斗921、加油嘴922、破膜杆93、腐蚀液储存箱94、压浪板941、定期腐透式浮筒95、外壳951、隔板952、浮室953、导杆96、腐蚀液97、连接杆98、连接块9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包括变速器壳体1、差速器壳体2和半轴齿轮3。变速器壳体1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轴孔11。差速器壳体2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半轴安装孔21。差速器壳体2位于变速器壳体1内。差速器壳体2的左右两端各通过一个差速器轴承4支撑在变速器壳体1的两端轴孔11中、以实现差速器壳体2转动连接于变速器壳体1。半轴齿轮3有一对。半轴齿轮3沿左右方向分布。半轴齿轮3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半轴齿轮3位于差速器壳体2内。半轴齿轮3的外端设有轴颈31。轴颈31为管状结构。轴颈31穿过半轴安装孔21。轴颈31同轴孔11之间通过油封5密封连接在一起。轴颈31内设有密封圈32。密封圈32为O型密封圈。半轴齿轮3的内端密封连接有端盖33。端盖33、半轴齿轮3(含轴颈)、油封5和变速器壳体1之间围成密封腔6。
参见图2,油封5的内端面设有环形胀开槽51。胀开槽51沿油封5周向延伸。胀开槽的内侧壁511的内周面设有缓振槽52。缓振槽52为沿油封5周向延伸的环形槽。缓振槽的内侧壁521和缓振槽的外侧壁522都同轴颈31密封连接在一起。缓振槽的内侧壁521的外周面上设有止裂槽53。胀开槽的外侧壁512同轴孔11密封连接在一起。胀开槽的外侧壁512沿油封的轴向的两端和变速器外壳1之间都设有纳污槽54。
参见图1,在非使用状态下时,即可将润滑油装到密封腔6内而对差速器进行润滑。使用时,左右半轴分别经过两个半轴齿轮3上的轴颈31输入差速器内而同半轴齿轮3连接在一起,密封圈32将半轴和轴颈32密封连接在一起,动力输入变速器后驱动差速器壳体2转动,差速器壳体2通过对应的传动机构驱动半轴齿轮3转动,半轴齿轮3驱动半轴转动而实现动力的输出。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3,还包括补油机构9。变速器外壳1设有加油孔12。加油孔12同密封腔6连通。补油机构9包括储油罐91、出油通道92、和腐蚀液储存箱94。
出油通道92的一端设有加油嘴922、进油斗921。加油嘴922同加油孔12对接在一起。进油斗921位于储油罐91的下方。加油嘴922要低于储油罐91,也即出油通道92中的油能够自动流进加油嘴922而进入密封腔6中。
腐蚀液储存箱94同变速器壳体1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4,补油机构还包括破膜杆93、定期腐透式浮筒95和导杆96。
储油罐91通过连接杆98同定期腐透式浮筒95连接在一起。连接杆98和定期腐透式浮筒95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储油罐91包括至少两个本实施例中为4个依次套设并固接在一起的腔体911。腔体911中装有润滑油(润滑油图中没有画出)。腔体911的下侧壁设有出油口912。出油口912密封连接有密封膜913。4个腔体的共计4个出油口912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位于破膜杆93的正上方。相邻的密封膜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油斗921通过连接块99同腐蚀液储存箱94固接在一起。
破膜杆93沿竖直方向延伸。破膜杆93的下端连接在进油斗921内。破膜杆93位于储油罐91的下方。
腐蚀液储存箱94位于储油罐91的下方。
定期腐透式浮筒95位于腐蚀液储存箱94内。定期腐透式浮筒95包括下端开口的耐腐性外壳951和四块隔板952。隔板952为铝板。隔板952沿上下方向分布。隔板952将外壳951分割成4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浮室953。相邻的隔板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的隔板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密封膜之间的距离。
导杆96沿竖直方向延伸。导杆96的一端同储油罐91固接在一起。导杆96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在腐蚀液储存箱94外的导套中。
参见图5,当要启动补油机构时,将腐蚀液97注入到腐蚀液储存箱94中,腐蚀液97将定期腐透式浮筒95浮起而实现出油箱91的浮起,当储油箱91浮起到破膜杆93和位于最外层腔体中的密封膜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密封膜之间的距离时停止加入腐蚀液。每一个浮室953所产生的浮力都能够独立地将储油罐91浮起。本实施例中腐蚀液97为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控制腐蚀液97的浓度或/和隔板的厚度,使得隔板在设定时长内被腐蚀液97腐蚀破,该数据可以通过试验得知。
当倒入腐蚀液97的时间达到一个设定时长时、隔板952中位于最下方的隔板被腐蚀破,腐蚀液进入浮室953中位于最下方的浮室中,储油罐91下降到通过浮室953中从下而上数的第二个浮室浮起,下降过程中位于最外层腔体中的密封膜913-1被破膜杆93戳破、腔体911中位于最外层的腔体中的润滑油由对应的出油口流到出油通道92中而流到密封圈6中对差速器进行一次自动补油。
参见图6,当倒入腐蚀液97的时间达到二个设定时长时、隔板952中位于次下方的隔板也被腐蚀破,腐蚀液进入浮室953中位于次下方的浮室中,储油罐91下降到通过浮室953中从下而上数的第三个浮室浮起,下降过程中位于次外层腔体中的密封膜也被破膜杆93戳破、腔体911中位于次外层的腔体中的润滑油由次外层腔体上的出油口和最外层腔体中的出油口流出后滴落到出油通道92中而流到密封圈6中对差速器进行再一次自动补油;依次类推,本实施例中可以进行四次自动补油,然后更换自动补油机构再进行自动补油。
实施例三,参见图7,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为:腐蚀液储存箱94内设有浮在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97上的压浪板941。外壳951沿上下方向可升降地穿过压浪板941。压浪板941的周面同腐蚀液储存箱94的侧壁抵接在一起。

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汽车差速器并解决了变速器在没有装入半轴时需要外加部件对轴孔进行封闭才能够装入润滑油而导致的试验不便的问题。一种在没有安装半轴时变速器也能够装入润滑油的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包括两端设有轴孔的变速器壳体、位于变速器壳体内的差速器壳体和位于差速器壳体内的两个半轴齿轮,差速器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半轴安装孔,差速器壳体的两端通过差速器轴承转动连接在轴孔内,半轴齿轮的外端设有轴颈,轴颈为管状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