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竹屑板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密度竹屑板的制作工艺,可应用于室内外装潢、复合地板、强化地板、包装箱及汽车内部装饰中。
背景技术
受我国特殊地理位置的局限,我国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森林资源还是极其匮乏的,而竹材相对于木材,以其较短的生长周期,更高的强韧性、耐磨性和防水性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在竹制品的制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竹屑。而目前,有较大一部分竹屑都是作为垃圾处理掉,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中国发明专利ZL200510049609.9公开了“一种竹屑板及其制作工艺”,它以竹粉为主要原料制成板材,可用作家具、地板和装饰板的材料。但是此发明提供的为中密度竹屑板,其强度较低,内部结构不够密实;不能满足对板材强度和密实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制作强化地板或需对板材进行花纹雕刻时,这种中密度竹屑板就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竹屑制成高密度竹屑板的制作工艺,制成后的板材具有密实的边缘,组织结构细密均匀,内外一致,可代替天然木材作结构材料,更可取代高档硬木直接加工成复合地板、强化地板等。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密度竹屑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a、选料:筛选出颗粒直径≤4毫米,含砂率≤0.2%的竹粉;
b、烘干:将选出的竹粉放入干燥机干燥,使其含水率≤3%;
c、施胶:取干燥后的50~150重量份竹粉,用喷枪喷入20~25重量份的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搅拌均匀;施胶工艺参数为:空气压力0.2~0.35Mpa,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粘度150~600cp,施胶率110~150kg/m3;
d、铺装:将搅拌好的料直接铺装在压带上,送入预压机;
e、预压:利用辊筒驱动的连续式预压机进行预压,预压压力为1.0~1.6Mpa,板坯压缩量达到1/2~1/3;
f、热压:再将预压后的毛坯板用油压机热压,温度控制在140~190℃,压机压力1000~2000吨,蒸汽压力0.5~0.6Mpa,稳压时间340~720秒;
g、锯边:按各种规格要求锯割成成品板。
所述脲醛树脂的配方为1000公斤甲醛、500公斤尿素和50公斤氨水。
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配方为126重量份三聚氰胺、24.3重量份甲醛、19.3重量份乙醇、17.1重量份对甲苯磺酰胺、适量的氢氧化钠和56.8重量份水。
步骤e中,所述预压压力优选1.5~1.6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工艺制成的板材内部结构细密、具有密实的边缘,能加工成各种异型的边缘,可不必封边直接涂饰;板材结构均匀、内外一致,因此可以进行表面的雕花加工和加工成各种断面的装饰线条;本工艺将以往作为废弃物的竹屑作为原料,成本较低,在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卫生,而且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选料:筛选出颗粒直径≤4毫米的竹粉,利用除杂装置除去竹粉中的杂物,使其含砂率≤0.2%。
b、干燥:将筛选后的竹粉送入干燥机干燥,使其含水率≤3%。原料经干燥后的含水率对后面的施胶、热压等工序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控制好干燥后的含水率是关键工序之一。
c、施胶:生产上都希望制得施胶量小而强度高、质量好、成本低的高密度板,因此对施胶工序和设备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正确选定竹粉和施胶量的合适比例,以及如何使少量的胶液均匀的分布到大量的竹粉表面上,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本例选用的胶合剂是20kg脲醛树脂,在空气压力0.2~0.35Mpa,胶液粘度为150~600cp条件下,利用高压泵、喷枪将胶液以雾气状态喷洒在50kg竹粉表面并搅拌均匀,施胶率为110~150kg/m3。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施胶程度均匀,对空气的污染小,给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d、铺装:将搅拌好的料直接铺装在压带上,送入预压机。这也是本工艺的重要工序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制品的各项力学性能,而且与制品的翘曲变形、分层、厚度公差及密度均匀性密切相关。因此,利用机械铺装设备,保证精确的铺装厚度、均匀度是非常关键的。
e、预压:将铺装好的料用多辊连续式预压机进行预压,预压压力控制在1.5~1.6Mpa,胚板的压缩量为1/2~1/3。本工序可使板坯结构密实,排除板坯中残留空气,防止热压时空气冲出而损坏板坯,减小板坯厚度,进一步的能够简化压机结构,提高产量,保证产品质量。
f、热压:再将预压后的毛坯板进入油压机热压,温度控制在140℃,压机压力控制在1000吨,蒸汽压力在0.5Mpa,稳压时间340秒。这一过程是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是决定产品内在性能的最后工段。
g、锯边:经过冷却翻板,时效处理后,用纵横截锯进行齐边分切,最后将经过检验的成品板分等入库。
实施例2:
a、选料:筛选出颗粒直径≤4毫米,含砂率≤0.2%的竹粉。
b、烘干:将选出的竹粉放入干燥机干燥,使其含水率≤3%。
c、施胶:取干燥后的80kg竹粉,用喷枪喷入23kg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搅拌均匀。工艺参数为:压力0.2~0.35Mpa,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粘度150~600cp,施胶率110~150kg/m3。
d、铺装:将搅拌好的料直接铺装在压带上,送入预压机。
e、预压:利用辊筒驱动的连续式预压机预压(本例中选用多辊连续式预压机),预压压力控制在1.5~1.6Mpa,板坯压缩量达到1/2~1/3。
f、热压:再将预压后的毛胚板用油压机热压,温度控制在170℃,压机压力1600吨,蒸汽压力0.55Mpa,稳压时间600秒。
g、锯边:按各种规格要求锯割成成品板。
本例选用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胶合剂,与其他胶合剂不同的是,它与各种化合物在调制过程中,不产生聚合反应,施胶后的竹屑在热压过程中,一次聚合而成。胶液中三聚氰胺的存在,不仅使胶液具有好的渗透性,较低的热塑性,使胶液具有广泛的原料适应性,同时使板制品有好的耐水性、稳定性和坚硬性。
实施例3:
a、选料:筛选出颗粒直径≤4毫米,含砂率≤0.2%的竹粉。
b、烘干:将选出的竹粉放入干燥机干燥,使其含水率≤3%。
c、施胶:取干燥后的150kg竹粉,用喷枪喷入25kg脲醛树脂,搅拌均匀。工艺参数为:压力0.2~0.35Mpa,脲醛树脂的粘度150~600cp,施胶率达到110~150kg/m3。
d、铺装:将搅拌好的料直接铺装在压带上,送入预压机。
e、预压:利用辊筒驱动的连续式预压机预压(本例选用的是多辊连续式预压机),预压压力控制在1.5~1.6Mpa,板坯压缩量为1/2~1/3。
f、热压:再将预压后的毛胚板用油压机热压,温度控制在190℃,压机压力2000吨,蒸汽压力0.6Mpa,稳压时间720秒。
g、锯边:按各种规格要求锯割成成品板。
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竹板铺装的规格要求见下表:
序 号 成品板规格 mm 毛胚板规格 mm 铺装要求
1 2440*1220*7.5 2540*1320*40 表面细粉厚度≥7mm,细粉率≥95%
2 2440*1220*9.0 2540*1320*45 表面细粉厚度≥6.5mm,细粉率≥93%
3 2440*1220*12 2540*1320*55 表面细粉厚度≥5mm,细粉率≥90%
4 2440*1220*15 2540*1320*70 表面细粉厚度≥5mm,细粉率≥90%
5 2440*1220*18 2540*1320*90 表面细粉厚度≥4mm,细粉率≥85%
本发明采用脲醛树脂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胶合剂,其中制作脲醛树脂的原料是1000公斤甲醛、500公斤尿素和50公斤氨水,制法如下:
1)向反应釜内投入甲醛1000公斤,调PH值8.0~8.2,并加尿素313公斤;
2)将反应釜内的料加温达90℃±2℃,并保温30分钟;
3)调PH值4.8~5.1,通过反应釜夹套进水降温;
4)当反应20分钟时开始对釜内物料测量混点,测混点时用10毫升的量杯,放入2/3量杯、25℃的水,当混点达到时调PH值到6.7,并加尿素142公斤,氨水16公斤,此时温度应控制在88±2℃,20分钟后再测混点,测混点时用10毫升的量杯,放入1/2量杯、35℃的水,当混点达到时调PH值7.5~8.0,并加尿素45公斤,氨水34公斤,此时的物料温度应降至70±2℃;
5)关闭所有阀门和加料口,打开真空泵进行脱水,使粘度达到20秒;
6)对物料进行降温,温度降至50℃以下,停止降温,制成的胶合剂为乳白色液体。
制作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原料为126重量份三聚氰胺、24.3重量份甲醛、19.3重量份乙醇、17.1重量份对甲苯磺酰胺、适量的氢氧化钠和56.8重量份水,制法如下:
1)将甲醛及水加入反应釜中,开动搅拌器,用3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8.5~9.0;
2)加入三聚氰胺,在25~30min内升温至85℃,当温度达到70~75℃时,反应液开始透明,此时pH值不低于8.5;
3)温度保持在85±1℃,30min后,测定浑浊点。当浑浊点达到29~32℃时(浑浊点夏季采用29℃,冬季偏于32℃),立即冷却降温,同时加入乙醇和对甲苯磺酰胺,并使温度降至65℃;
4)在65℃下,保温30min后再冷却至30℃,用3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9.0,放料,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该树脂应贮存在密闭洁净的铝桶、玻璃或陶瓷容器内,在20~30℃下可贮存30天左右。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与发明专利ZL200510049609.9中密度竹屑板制作工艺相比,本发明在制作高密度竹屑板时的工艺要求更高:所用竹粉的含水率低,胶合剂使用量大,铺装规格不同,本工艺在热压前还进行预压工序,且热压的工艺参数也大不相同。从而决定了本竹屑板的性能优于前者,使用范围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