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霍山黄芽的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637850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31921.9

申请日:

2015.01.22

公开号:

CN104621272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00申请日:20150122|||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00;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0

申请人:

安徽霍山县茗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卫东; 高翠霞

地址:

237200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太阳乡金竹坪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霍山黄芽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为:(1)鲜叶的采摘,(2)鲜叶的摊放,(3)杀青,(4)冷却回潮,(5)分段理条,(6)初烘(毛火),(7)摊放,(8)复烘(足火),(9)提香、复火,(10)入库。在分段理条的过程中采用理条整形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提高产品的外形质量;除此之外,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劳动成本、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在杀青、分段理条和初烘(毛火)茶叶的输送采用输送带输送。经过此工艺生产的霍山黄芽外形秀美、香高味醇、色绿微黄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霍山黄芽的生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生产工艺步骤为:
(1)鲜叶的采摘:鲜叶采摘必须严格按要求采,分期分批采,采用提采法,采摘时,要求芽叶形状、大小、色泽、嫩度一致;
(2)鲜叶的摊放:鲜叶采回来要将其薄摊在团簸内,厚约5cm,晴天无露水叶摊放2-3小时,阴雨天鲜叶应摊放4-5小时,待芽叶发出清香即可加工,一般是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晚上制;
(3)杀青:杀青前,先通过杀青机预热,当手伸进杀青机进叶口内20cm处,有高度热烫感,此时温度为120℃左右,即可投鲜叶杀青,正常投叶量每次50-75g,投叶的速度为10次/min,杀青时间2-3min,连续杀青,连续出叶;
(4)冷却回潮:杀青叶经输送带冷却回潮,并使芽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时间约10min;
(5)分段理条:理条前,先将理条机预热,使理条机达到一定温度开始理条,理条结束后应及时均匀地薄摊于输送带上,摊叶厚度在2cm左右为宜,切不可厚摊;
(6)初烘(毛火):毛火时,必须先将烘干机预热到150℃时,经过理条叶方可上烘干机烘焙,烘焙时,采取高温、快烘、薄摊,烘网摊叶厚度以1.5cm,1min左右翻烘一次为宜,并且要摊匀,不使茶叶成堆,烘干机投叶后,温度降低并稳定在110℃-120℃为宜;
(7)摊放:毛火后,茶叶干燥程度约为七成干,即手抓茶叶有刺手感,其梗易折断,及时拣除飘叶、黄片等杂质后摊放,摊放时间在5-6h至叶片回软;
(8)复烘(足火):复烘时,采取低温、慢烘、厚摊,温度控制在85-90℃,摊叶厚度以3cm为宜,出茶时间为15min 左右,出茶之后,把茶叶装箱,闷黄两天;
(9)提香、复火:在提香复火时,设置提香机的温度在88℃-95℃,提香时间为6-8min,每层摊放的厚度为2cm,烘至茶叶的含水率为5%即九五成干;
(10)入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霍山黄芽的生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的杀青机和步骤(5)分段理条中的理条机间设有6CPS-40皮带输送带,传送带中间部位的上方设有回潮机,6CPS-40皮带输送带的带速为5m/min。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霍山黄芽的生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分段理条中使用的是6CDCL6多槽式茶叶理条整形机,理条前先将理条机预热使,理条机槽内的温度达到85~90℃,即手离理条机槽面约5cm高处有热烫感,理条的时候每次投叶量为2kg,理条时间为3~5min。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霍山黄芽的生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分段理条中的理条机和步骤(6)初烘(毛火)中的烘干机间设有6CPS-40皮带输送带,6CPS-40皮带输送带的带速为10m/min。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霍山黄芽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生产工艺,具体是霍山黄芽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霍山黄芽是安徽省茶叶的主导产品,是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其品质特点为外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叶色嫩黄,汤色黄绿清明,香气鲜爽,有熟栗子香,叶底黄亮等特点,生产技术曾一度失传,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恢复生产后,产量逐年上升,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及本省合肥、淮南等地,近年还出口德国、美国。发展茶叶生产,提高霍山黄芽质量,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霍山黄芽的制作分为手工制作和机械制作2种方式。手工制作工艺流程包括鲜叶摊放、杀青、烘焙等工序,而机械制作工艺流程则包括鲜叶摊放、杀青、理条和烘焙等工序。现有机械制作工艺相比手工生产劳动强度有所减少,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是这些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除此之外生产出的黄芽茶都存在着青味浓、外干内湿、条形松散、色暗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霍山生产工艺,所生产的霍山黄芽外形秀美、香高味醇、色绿微黄等优点,且此生产工艺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霍山黄芽的生产加工方法,包括下述生产工艺步骤为:
(1)鲜叶的采摘:鲜叶采摘必须严格按要求采,分期分批采,采用提采法,采摘时,要求芽叶形状、大小、色泽、嫩度一致;
(2)鲜叶的摊放:鲜叶采回来要将其薄摊在团簸内,厚约5cm,晴天无露水叶摊放2-3小时,阴雨天鲜叶应摊放4-5小时,待芽叶发出清香即可加工,一般是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晚上制;
(3)杀青:杀青前,先通过杀青机预热,当手伸进杀青机进叶口内20cm处,有高度热烫感,此时温度为120℃左右,即可投鲜叶杀青,正常投叶量每次50-75g,投叶的速度为10次/min,杀青时间2-3min,连续杀青,连续出叶;
(4)冷却回潮:杀青叶经输送带冷却回潮,并使芽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时间约10min;
(5)分段理条:理条前,先将理条机预热,使理条机达到一定温度开始理条,理条结束后应及时均匀地薄摊于输送带上,摊叶厚度在2cm左右为宜,切不可厚摊;
(6)初烘(毛火):毛火时,必须先将烘干机预热到150℃时,经过理条叶方可上烘干机烘焙,烘焙时,采取高温、快烘、薄摊,烘网摊叶厚度以1.5cm,1min左右翻烘一次为宜,并且要摊匀,不使茶叶成堆,烘干机投叶后,温度降低并稳定在110℃-120℃为宜;
(7)摊放:毛火后,茶叶干燥程度约为七成干,即手抓茶叶有刺手感,其梗易折断,及时拣除飘叶、黄片等杂质后摊放,摊放时间在5-6h至叶片回软;
(8)复烘(足火):复烘时,采取低温、慢烘、厚摊,温度控制在85-90℃,摊叶厚度以3cm为宜,出茶时间为15min 左右,出茶之后,把茶叶装箱,闷黄两天;
(9)提香、复火:在提香复火时,设置提香机的温度在88℃-95℃,提香时间为6-8min,每层摊放的厚度为2cm,烘至茶叶的含水率为5%即九五成干;
(10)入库。
优选的,在步骤(3)中的杀青机和步骤(5)分段理条中的理条机间设有6CPS-40皮带输送带,传送带中间部位的上方设有回潮机,6CPS-40皮带输送带的带速为5m/min。
优选的,在步骤(5)分段理条中使用的是6CDCL6多槽式茶叶理条整形机,理条前先将理条机预热使,理条机槽内的温度达到85~90℃,即手离理条机槽面约5cm高处有热烫感,理条的时候每次投叶量为2kg,理条时间为3~5min。
优选的,在步骤(5)分段理条中的理条机和步骤(6)初烘(毛火)中的烘干机间设有6CPS-40皮带输送带,6CPS-40皮带输送带的带速为10m/min
此生产霍山黄芽工艺过程中,在分段理条中使用的是6CDCL6多槽式茶叶理条整形机和在杀青、分段理条、初烘(毛火)之间采用输送带运输的方式,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除此之外,茶叶理条整形机和提香机的使用使茶叶的外形秀美,香醇味高,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1)鲜叶的采摘:鲜叶采摘必须严格按要求采,分期分批采,采用提采法,杜绝切采法,防止芽叶红蒂,影响质量,采摘时,要求芽叶形状、大小、色泽、嫩度一致,高档茶要"四不采",即:无芽不采、虫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芽不采;
(2)鲜叶的摊放:鲜叶采回来要将其薄摊在团簸内,厚约5cm,晴天无露水叶摊放2小时,阴雨天鲜叶应摊放5小时,以散发青草气和表面水分,待芽叶发出清香即可加工,一般是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晚上制。
(3)杀青:杀青前,先将杀青机预热,当手伸进杀青机进叶口内20cm处,有高度热烫感,此时温度为120℃左右,即可投鲜叶杀青,正常投叶量每次65,投叶的速度为10次/min,杀青时间3min,连续杀青,连续出叶。
(4)冷却回潮:杀青叶经输送带冷却回潮,并使芽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时间约10min。
(5)分段理条:理条前,先将理条机预热,使理条机槽内的温度达到90℃,即手距离理条机槽面约5cm高处有热烫感,理条的时候每次投叶量为2kg,理条时间为3min;理条结束后应及时均匀地薄摊于输送带上,摊叶厚度在2cm左右为宜,切不可厚摊,在理条过程中,如发现槽内温度偏低时,应立即在理条槽
面加一纸板,以迅速提高槽内温度,防止理条叶发生红变,当理条槽内有茶叶积滞时,要及时用炒茶油擦洗清除,一定要保持理条槽内光滑。
(6)初烘(毛火):毛火时,必须先将烘干机预热到150℃时( 见茶机温度表),经过理条叶方可上烘干机烘焙,烘焙时,采取高温、快烘、薄摊,烘网摊叶厚度以1.5cm,1min左右翻烘一次为宜,并且要摊匀,不使茶叶成堆,烘干机投叶后,温度降低并稳定在110℃℃为宜。
(7)摊放:毛火后,茶叶干燥程度约为七成干,即手抓茶叶有刺手感,其梗易折断,及时拣除飘叶、黄片等杂质后摊放,摊放时间在5h至叶片回软。
(8)复烘(足火):复烘时,采取低温、慢烘、厚摊,温度控制在85℃,摊叶厚度以3cm为宜,出茶时间为15min 左右,出茶之后,把茶叶装箱,闷黄两天。
(9)提香、复火:在提香复火时,设置提香机的温度在88℃℃,提香时间为6-8min,每层摊放的厚度为2cm,烘至茶叶的含水率为5%即九五成干。
(10)入库。
此生产霍山黄芽工艺过程中,在分段理条中使用的是6CDCL6多槽式茶叶理条整形机和在杀青、分段理条、初烘(毛火)之间采用输送带运输的方式,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除此之外,茶叶理条整形机和提香机的使用使茶叶的外形秀美,香醇味高,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 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一种霍山黄芽的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霍山黄芽的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霍山黄芽的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霍山黄芽的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霍山黄芽的生产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霍山黄芽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为:(1)鲜叶的采摘,(2)鲜叶的摊放,(3)杀青,(4)冷却回潮,(5)分段理条,(6)初烘(毛火),(7)摊放,(8)复烘(足火),(9)提香、复火,(10)入库。在分段理条的过程中采用理条整形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提高产品的外形质量;除此之外,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劳动成本、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在杀青、分段理条和初烘(毛火)茶叶的输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