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施工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63621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7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06161.5

申请日:

2000.04.27

公开号:

CN1320750A

公开日:

2001.11.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4.27

IPC分类号:

E04B1/19

主分类号:

E04B1/19

申请人:

世纪钢铁厂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赖文祥

地址:

台湾省桃园县观音乡树林村经建一路3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朱黎光;汤保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施工法,尤指由I型钢大梁、I型钢副梁、I型钢小梁、钢承板所组成,并可依施工现场情况所需,而有不同施工法及成型步骤,藉由其抗震特性,可代替传统常用的钢筋,而以其施工法不同可增加该楼层间所拥有的容置空间,其是将大梁与柱预先于厂内灌RC,并于施工时,将该楼板间的I型钢小梁包覆于楼板内,其以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为前提,达到减少高度、防火及防锈等优点,使建筑物结构的使用者增加使用空间与更加安全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钢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施工法,其特征是将大梁与柱预先于厂内 灌RC,并于施工时,将该楼板间的Ⅰ型钢小梁包覆于楼板内。

说明书


钢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施工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施工方法,尤指一种钢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施工法。

    现今社会进步发达,而于目前台湾921大地震中,令人怵目惊心的是钢筋混泥土建筑物一栋栋倒下,灾区内各中小学建筑物亦无一幸免,从倒塌断裂建筑局部来看,由于柱子设计不良,箍筋间距太大没有耐震弯钩,主筋搭配位置不当,明显是人为因素造成建筑物倒塌。

    现今发展一种可加强建筑结构的施工法以降低对居住者的伤害,使人们所居住的建筑物使用可更加安全,其有抗震特性,可用于代替传统的钢筋,并可排除钢筋缺点,如强度不足、耐震不足及强大剪应力……等等,但因现代人所居住的空间狭小,因而有夹层屋及违章建筑此种危害生命财产建筑结构产生,而如何以不同施工法以达到增加拥有的容置空间,又不影响该建筑物安全结构,此为激发本发明人所欲突破的困难点所在。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乃以其从事该项行业多年的经验、及本身所具备的专业理念,经其不断潜心研究与多次的试作,终使本发明得以诞生。

    本发明的首要的目的乃在提供一种钢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施工法,其以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为前提,达到减少高度、防火及防锈等优点,使建筑物结构的使用者可增加使用空间与更加安全方便。

    本发明是由Ⅰ型钢大梁、Ⅰ型钢副梁、Ⅰ型钢小梁、钢承板所组成,并可依施工现场情况所需,而有不同施工法及成型步骤,藉由其抗震特性,可以其代替传统常用的钢筋,并可排除常用者的缺点,如强度、耐震不足及强大剪应力时断裂……等等,而以其施工法不同可增加该楼层间所拥有的容置空间,其以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为前提,而达到减少高度、防火及防锈等优点,使建筑物结构的使用者可增加使用空间与更加安全方便。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美观、施工快;

    2、结构强、耐震;

    3、防锈蚀;

    4、防火;

    5、应用范围广泛;

    6、增加净高;

    7、利用价值高;

    8、成本低;

    9、具进步性。

    为使方便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地细部施工位置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大梁、柱预铸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容置空间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是由Ⅰ型钢大梁2、Ⅰ型钢副梁3、Ⅰ型钢小梁4、钢承板6所组成,并可依施工现场情况所需,而有不同施工法及成型步骤,其是于施工前预先将大梁2与柱1于厂内灌RC(请参阅图3),当大楼整体架构的雏型已完成,紧接需进行各楼层间的楼板施工时,其利用预铸完成的大梁2与柱1,先将Ⅰ型钢小梁4放置于预设位置,再将钢承板6置入,并于灌浆施工时,将该楼板间的Ⅰ型钢小梁4包覆于楼板内,该Ⅰ型钢小梁4便不会外露,如此便可增加防火时效,不需喷涂防火披覆与防火漆等等……材料便可达到防火目的,且因该Ⅰ型钢小梁4包覆于楼板内不与空气接触,又具有防锈蚀功用,以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为前提,使建筑物结构使用者可增加使用空间与安全。

    如图4、5所示,其于筑构时可与将上层的楼板底7做为天花板并配合下层楼板面9为地板,并预留墙壁上窗8的空间,且因使用钢承板而可取代楼板的部份钢筋,并于建筑安全范围内,同时于各楼层施工减少工时与成本,而以其施工法不同,而可增加该楼层间所拥有的容置空间10,实为建筑施工法的一大突破。

    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涵盖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的功效,此技术思想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并将目前原有产品的僵硬感安全摒除,除了具有产业利用性、并备有他人未曾思及的创新性;再者,本发明申请前未曾公开、且已制成实品,其所具的进步性、实用性,显已符合发明专利的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

钢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施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钢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施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钢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施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施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施工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施工法,尤指由I型钢大梁、I型钢副梁、I型钢小梁、钢承板所组成,并可依施工现场情况所需,而有不同施工法及成型步骤,藉由其抗震特性,可代替传统常用的钢筋,而以其施工法不同可增加该楼层间所拥有的容置空间,其是将大梁与柱预先于厂内灌RC,并于施工时,将该楼板间的I型钢小梁包覆于楼板内,其以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为前提,达到减少高度、防火及防锈等优点,使建筑物结构的使用者增加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