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纸处理系统.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635794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3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42183.7

申请日:

2013.08.05

公开号:

CN104662226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21D 5/00申请日:20130805|||公开

IPC分类号:

D21D5/00; D21F1/66; D21B1/34

主分类号:

D21D5/00

申请人:

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发明人:

G.克里克鲍姆; A.埃兹勒; S.默克

地址:

德国海登海姆

优先权:

102012214236.3 2012.08.10 DE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代理人:

任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用于制造纸张幅、纸板幅、薄页纸幅或另外的纤维幅的机器的损纸的损纸处理系统,其中损纸在至少一个机器打浆机内被溶解,在此产生的纤维悬浮液在机器打浆机之后收集在至少一个接收存储器(1)内,然后导引通过至少一个清洁设备(2)和多个纤维破碎设备(3、4)。在此,实现纤维破碎的高效率的方式是,将纤维悬浮液在清洁设备(2)和至少一个随后的粗纤维破碎设备(3)之后导入到至少一个再循环存储器(5)内,该再循环存储器(5)后跟随了至少一个细纤维破碎设备(4)且离开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4)的纤维悬浮液的至少一部分至少有时返回到该再循环存储器(5)内。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处理用于制造纸张幅、纸板幅、薄页纸幅或另外的纤维幅的机器的损纸的损纸处理系统,其中,损纸在至少一个机器打浆机内溶解,在此产生的纤维悬浮液在机器打浆机之后收集在至少一个接收存储器(1)内,然后导引通过至少一个清洁设备(2)和多个纤维破碎设备(3、4),其特征在于,纤维悬浮液在清洁设备(2)和至少一个随后的粗纤维破碎设备(3)之后导入到至少一个再循环存储器(5)内,所述再循环存储器(5)后跟随有至少一个细纤维破碎设备(4)且离开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4)的纤维悬浮液的至少一部分至少有时返回到所述再循环存储器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细纤维破碎设备、优选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4)后跟随有排空存储器(6),且纤维悬浮液的返回到再循环存储器(5)的部分在所述排空存储器(6)前分离。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存储器(5)后跟随有最多三个细纤维破碎设备(4)。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空存储器(6)前设有分类设备(7),所述分类设备(7)的浆渣返回到所述再循环存储器(5)。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纤维破碎的细度从第一至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4)保持恒定或优选地增加。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全部的离开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4)的纤维悬浮液有时返回到所述再循环容器(5)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纤维悬浮液最多两次返回到所述再循环容器(5)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存储器(5)在纤维悬浮液最后的返回之后被排空。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存储器(5)不具有混合设备。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在仅一个再循环存储器(5)。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一项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在多个、优选两个再循环存储器(5)。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别仅一个再循环存储器(5)与随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4)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纤维悬浮液仅返回到与所述细纤维破碎设备(4)连接的再循环存储器(5)内。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纤维悬浮液分别通过各细纤维破碎设备(4)从一个再循环存储器(5)返回到另一个再循环容器(5)。

1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损纸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在多个细纤维破碎设备(4),在第一细纤维破碎设备(4)中的纤维破碎的细度最低且至少所述第一细纤维破碎设备(4)在纤维悬浮液的第一次或第二次经过之后通过旁路(8)被绕开。

说明书

说明书损纸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用于制造纸张幅、纸板幅、薄页纸幅或另外的纤维幅的机器的损纸的损纸处理系统,其中损纸在至少一个机器打浆机内被溶解,在此产生的纤维悬浮液在机器打浆机之后收集在至少一个接收存储器内且然后导引通过至少一个清洁设备和多个纤维破碎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用于制造纤维幅的机器内通常在机械下方的多个位置上安装机器打浆机。所述机器打浆机优选地处于机器的过程组之后或之前,例如处于干燥部分、涂布机、砑光机等之前或之后。
只要在随后的过程组中出现撕裂,则运行至此的纤维幅在机器全速和幅面宽度下被导入到布置在此过程组之前的机器打浆机内。
在此溶解成悬浮液的纤维幅称为损纸。
特别地,在很耐湿的纸张和带有塑料纤维的纸张的情况中纤维悬浮液必须导引通过相对多的纤维破碎设备。除高的投资成本外,可串联连接的纤维破碎设备的数量受到限制,因为随着每个纤维破碎设备产生了压力升高,这可能导致第四或第五个纤维破碎设备的机械故障。
但因为为达到无团块有时要求六次或甚至八次通过,所以已知纤维悬浮液再一次导引通过清洁和纤维破碎设备。
这当然带来明显的能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在处理损纸时的纤维破碎过程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此技术问题解决的方式是,纤维悬浮液在清洁设备和至少一个随后的粗纤维破碎设备之后导入到至少一个再循环存储器内,此再循环存储器后跟随有至少一个细纤维破碎设备且离开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的 纤维悬浮液的至少一部分至少有时返回到该再循环存储器内。
因为清洁和粗纤维破碎设备被待处理的纤维悬浮液经过仅一次,所以产生了明显的节能。此外,粗纤维破碎在再次处理纤维悬浮液时具有很低的效率。
在串联中跟随的细纤维破碎设备实现了带有最小的能量花费的有目的的细纤维破碎。此外,若在第一次细纤维破碎设备中的纤维破碎的细度最粗,则尤其可使至少此第一细纤维破碎设备在被纤维悬浮液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之后通过旁路绕开,这附加地节约了能量。
为控制该过程,被证明有利的是细纤维破碎设备优选地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后跟随有排空存储器,且纤维悬浮液的返回到再循环存储器的部分在此排空存储器前分离。
通常,在此全部纤维悬浮液返回到再循环存储器。在经过所要求的数量的细纤维破碎设备之后,纤维悬浮液可然后被导入到排空容器内。
但也为限制压力建立的费用,再循环存储器后跟随有最多三个细纤维破碎设备。在此,纤维破碎的细度也应当从第一至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保持恒定或优选地增加。通过细度的分级可改进破碎的效率,从而需要更少的经过或更少的纤维破碎设备。
如果将纤维悬浮液的仅部分返回到再循环容器内,则纤维悬浮液流动的在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之后的划分应通过分类设备进行。
在此情况期间,最大程度上无团块的部分以良浆的形式到达排空存储器内,而浆渣被返回到再循环存储器。
一般地或至少在第一次经过细纤维破碎设备时有利的是将全部的离开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的纤维悬浮液有时返回到再循环容器内。
为限制费用,足够的是在大多数应用情况中使纤维悬浮液最多两次返回到再循环容器内。
在成功地处理纤维悬浮液之后,再循环存储器在最后的纤维悬浮液返回之后被排空。
为了获得简单的构造,完全可使得再循环存储器不具有混合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损纸处理系统要求仅一个再循环存储器。当然,通过使用多个、优选地两个再循环存储器,可简单地提升设备的容量,其中优选地仅一个再循环存储器与随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连接。
在再循环存储器的纤维悬浮液被导引通过细纤维喷射设备期间,另外的再循环存储器可从接收存储器填充。这意味着纤维悬浮液仅返回到与细纤维破碎设备连接的再循环存储器内。
当然,替代地也具有优点的是纤维悬浮液分别从一个再循环存储器通过各细纤维破碎设备返回到另一个再循环容器。
通过使得纤维悬浮液在直至到达所要求的纤维质量前在再循环存储器之间通过细纤维破碎设备来回导引,可保证再循环容器的纤维悬浮液的每个体积份额精确地进行相同的处理。
然后在最后的处理之后,纤维悬浮液被导引到排空存储器直至相应的再循环存储器被排空为止。在此过程期间,另外的再循环存储器可从接收存储器填充。这明显地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根据多个实施例详细解释本发明。
在附图中,图1至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的损纸处理系统的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已知的损纸处理系统中,成形器、压榨机、涂抹组件和卷取机等过程组分别与机器打浆机相关。在机器打浆机内,通过水和剪力产生浓度在3.5%至4.5%之间的尽可能均匀的可泵送的悬浮液,然后所述悬浮液通过泵输送到接收存储器1。
纤维悬浮液从接收存储器1到达例如具有水力旋流器的形式的清洁设备2,所述清洁设备2将可能存在的污物从纤维悬浮液中去除。
然后,在随后的粗纤维破碎设备3内进行纤维悬浮液的粗纤维破碎,其目的是溶解最大的团块(纤维束)。
纤维悬浮液从粗纤维破碎设备3然后到达一个或多个不带有混合设备的再循环存储器5内。
在图1和图3中所示的设备具有仅一个再循环存储器5。在此再循环存储器5填充之后,纤维悬浮液导引通过多个相继串联连接的细纤维破碎设备4。例如,设备在图1中具有两个细纤维破碎设备4,而在图3中具有三个 细纤维破碎设备4。
可使用已知的机器作为粗纤维破碎设备3和细纤维破碎设备4,其差异仅在于处理设备的细度。
在此,纤维破碎的细度从第一至第八细纤维破碎设备4应保持恒定或优选地增加。
在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4之后直至达到要求的纤维悬浮液的质量,在图1中将全部的被处理的纤维悬浮液又返回到再循环存储器5内。然后从此处,纤维悬浮液再次导引通过细纤维破碎设备4。
通常纤维悬浮液最多两次返回到再循环存储器5内足以。然后,将全部纤维悬浮液从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4导入到排空存储器6内,且从此处进一步导引以用于进一步处理或再利用。在再循环存储器5排空之后,此再循环存储器5又可从接收存储器1中填充。
与此的差异在于在图3中在最后的细纤维破碎设备4和排空存储器6之间还设有具有分类器或压力分类器的形式的分类设备7。经过分离设备7的筛等的良浆到达排空存储器6内,而在筛上被阻挡的浆渣返回到再循环存储器5。以此方式,纤维悬浮液的仅部分返回到再循环存储器5内且再次在细纤维破碎设备4内被处理,所述部分尚未无团块。由于分离设备7导致的额外费用被更大的节能更多地补偿。
在图2中图示的损纸处理系统具有两个再循环存储器5,但其中仅选择地使各一个与随后的三个细纤维破碎设备4连接。纤维悬浮液的返回仅在各另外的再循环存储器5内进行。这意味着,纤维悬浮液直至达到希望的质量前在两个再循环存储器5之间来回导引通过细纤维破碎设备4。以此方式可保证再循环存储器5的纤维悬浮液的每个体积部分通过细纤维破碎设备4进行相同数量的处理。
如果纤维悬浮液在细纤维破碎设备4内的处理结束,则将其导引到排空存储器6直至各再循环存储器5排空为止。在此期间,另外的空的再循环存储器5以待处理的纤维悬浮液从接收存储器1填充。
然后,可立即将纤维悬浮液从另外的再循环存储器5导引通过细纤维破碎设备4。以此快速更换,明显地提高了设备的容量。
此外,这实现了不同的相继的损纸质量的严格的分离。
此外,图2示出了一般的可使用的变体,使得第一细纤维存储设备4 在纤维悬浮液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之后通过旁路8被绕开。这节约了能量,且当第一细纤维破碎设备4内的纤维破碎的细度小于随后的纤维破碎设备内的纤维破碎的细度时是特别地有利的。

损纸处理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损纸处理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损纸处理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损纸处理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损纸处理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用于制造纸张幅、纸板幅、薄页纸幅或另外的纤维幅的机器的损纸的损纸处理系统,其中损纸在至少一个机器打浆机内被溶解,在此产生的纤维悬浮液在机器打浆机之后收集在至少一个接收存储器(1)内,然后导引通过至少一个清洁设备(2)和多个纤维破碎设备(3、4)。在此,实现纤维破碎的高效率的方式是,将纤维悬浮液在清洁设备(2)和至少一个随后的粗纤维破碎设备(3)之后导入到至少一个再循环存储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造纸;纤维素的生产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