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分流装置和空调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635522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0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12641.5

申请日:

2013.12.20

公开号:

CN104729164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41/06申请日:20131220|||公开

IPC分类号:

F25B41/06; F24F1/00(2011.01)I

主分类号:

F25B41/06

申请人:

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学明; 李德鹏

地址:

52830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桥东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代理人:

刘芳; 毕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流-分流装置和空调器,包括主腔室、节流组件和分流组件;节流组件包括固定节流芯和活动节流芯,固定节流芯固定设置在主腔室内且固定节流芯外壁与主腔室内壁密封贴合;固定节流芯内部通设有第一节流孔以及与第一节流孔连通的活动芯腔室,活动节流芯滑动设置在活动芯腔室内且与活动芯腔室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活动节流芯内部通设有与第一节流孔对接的第二节流孔;分流组件与节流组件连通,且分流组件上开设有多个与主腔室连通的分流孔,分流孔用于与分流毛细管连通;主腔室远离分流组件的一端用于与制冷剂管路连通。本发明可以减小制冷剂管路流动过程产生的压降而造成制冷剂能量的损耗,提高了蒸发器的制冷能力。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节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腔室、节流组件和分流组 件;
所述节流组件包括固定节流芯和活动节流芯,所述固定节流芯固定设置 在所述主腔室内且所述固定节流芯外壁与所述主腔室内壁密封贴合;
所述固定节流芯内部通设有第一节流孔以及与所述第一节流孔连通的活 动芯腔室,所述活动节流芯滑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芯腔室内且与所述活动芯腔 室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活动节流芯内部通设有与所述第一节流孔对接的 第二节流孔;
所述分流组件与所述节流组件连通,且所述分流组件上开设有多个与所 述主腔室连通的分流孔,所述分流孔用于与分流毛细管连通;
所述主腔室远离所述分流组件的一端用于与制冷剂管路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分流 装置还包括中空的接头,所述接头的外端用于与制冷剂管路连通;
所述分流组件包括中空的分流组件主体以及与所述分流组件主体连通的 分流头,所述分流孔通设在所述分流头上;所述固定节流芯外壁的后端部与 所述分流组件主体的内腔密封贴合;
所述接头与所述分流组件主体连通,形成所述主腔室。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芯 腔室的后端内固定嵌设有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内通设有具有用于通过制冷剂的过流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 节流芯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节流孔方向相同的通槽。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节流 芯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具有锥形凸起,所述活动芯内腔与所述活动节流芯 端面配合的一端具有锥形凹槽;
所述锥形凸起与所述锥形凹槽相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与所 述分流组件主体连接的一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分流组件主体与所述接头连接 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接头与所述分流组件主体之间螺纹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与所 述分流组件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节流 芯与所述分流组件主体连接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分流组件主体与所述固 定节流芯连接的部分具有内螺纹,所述固定节流芯与所述分流组件主体内腔 之间螺纹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节流 芯与所述分流组件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节流 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的一端具有内螺纹螺纹,所述固定块具有外螺纹,所述 固定节流芯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螺纹连接。

11.  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依次连通的压 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如 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节流-分流装置,所述节流分流装置设置在室内 机中,所述节流组件的外端通过制冷剂管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分流组 件的外端通过分流毛细管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说明书

说明书节流-分流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节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节流-分流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 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节流装置通常为毛细管或节流短管,室内机 包括依次连通的分流器和蒸发器,室外机中的节流装置通过制冷剂管 路与室内机中的分流器连通,室内机中的蒸发器通过制冷剂管路与室 外机中的压缩机连通,形成制冷循环。
上述现有的空调器中,采用毛细管或节流短管作为节流装置,毛 细管或节流短管的焊接工艺较多,由于毛细管或节流短管的安装空间 较大,且在工作过程中易产生节流声,因此只能将节流装置设置在室 外机中,由于节流装置设置在室外机中,节流装置通过制冷剂管路与 室内机中的分流器连通,因此,制冷剂在连接节流装置和分流器中的 管路流动过程中会产生压降,容易造成制冷剂能量的损耗,降低了蒸 发器的制冷能力。
另外,由于现有的节流装置和分流器是两个独立的部件,节流装 置采用的焊接工艺较多,容易出现漏焊或堵焊的情况,并且结构复杂, 拆装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流-分流装置和空调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节流 装置和分流器分开安装造成的制冷效果差,容易出现漏焊或堵焊,且结 构复杂,拆装费时费力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流-分流装置,包括主腔室、节流组件和分流组 件;
所述节流组件包括固定节流芯和活动节流芯,所述固定节流芯固定 设置在所述主腔室内且所述固定节流芯外壁与所述主腔室内壁密封贴 合;
所述固定节流芯内部通设有第一节流孔以及与所述第一节流孔连通 的活动芯腔室,所述活动节流芯滑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芯腔室内且与所述 活动芯腔室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活动节流芯内部通设有与所述第一 节流孔对接的第二节流孔;
所述分流组件与所述节流组件连通,且所述分流组件上开设有多个 与所述主腔室连通的分流孔,所述分流孔用于与分流毛细管连通;
所述主腔室远离所述分流组件的一端用于与制冷剂管路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 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室内机包括蒸发器,所述空调器还包 括如上所述的节流-分流装置,所述节流分流装置设置在室内机中,所述 节流组件的外端通过制冷剂管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分流组件的外 端通过分流毛细管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节流-分流装置和空调器,由于固定节流芯内部通 设有第一节流孔以及与第一节流孔连通的活动芯腔室,活动节流芯滑 动设置在活动芯腔室,活动节流芯内部通设有与第一节流孔对接的第 二节流孔,分流组件与节流组件连通,且分流组件上开设有多个与主 腔室连通的分流孔,因此,该节流-分流装置将节流组件和分流组件 集成在一起,能够实现对制冷剂的节流和分流的操作,该装置的安装 空间较小,可以安装在空调器的室内机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 小制冷剂在管路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压降而造成制冷剂能量的损耗,提 高了蒸发器的制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流-分流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流-分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流-分流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节流-分流装置的主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流组件的主视图;
图7为图6所示节流组件在制热工况时的主剖视图;
图8为图6所示节流组件在制冷工况时的主剖视图;
图9为图8所示活动节流芯的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活动节流芯的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8所示固定块的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8所示固定块的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6所示分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8所示分流组件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8所示分流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腔室;          2-节流组件;      3-分流组件;
4-接头;            5-第一密封圈;    21-固定节流芯;
22-活动节流芯;     23-固定块;       24-第二密封圈;
31-分流组件主体;   32-分流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流-分流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 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流-分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 例提供的节流-分流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图3所示节流-分流装置的主 剖视图。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节流-分流装置,包括主腔室1、节 流组件2和分流组件3。
节流组件2包括固定节流芯21和活动节流芯22,固定节流芯21固 定设置在主腔室1内且固定节流芯21外壁与主腔室1内壁密封贴合;固 定节流芯21内部通设有第一节流孔211以及与第一节流孔211连通的活 动芯腔室212,活动节流芯22滑动设置在活动芯腔室212内且与活动芯 腔室212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活动节流芯22内部通设有与第一节流孔211 对接的第二节流孔221。第一节流孔211和第二节流孔221的孔径可以根 据实际节流需求确定,第一节流孔211的孔径可以为1.2mm-3.6mm。第一 节流孔211的孔径可以为1.2mm-3.6mm。
活动芯腔室212的外端可以设置阻挡部,以限制活动节流芯22在活 动芯腔室212内的滑动行程,避免活动节流芯22滑出活动芯腔室212, 阻挡部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设置在活动芯腔室212前端部内 的挡环等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分流组件3与节流组件2连通,且分流组件3上开设有多个与主腔 室1连通的分流孔321,分流孔321用于与分流毛细管连通,再通过分流 毛细管与蒸发器连通;主腔室1远离分流组件3的一端用于与制冷剂管 路连通。
具体地,主腔室1可以是圆柱形腔室,主腔室1的形成方式有多种, 例如,主腔室1可以是中空壳体结构的内腔。固定节流芯21和活动节流 芯22可以采用黄铜或者铝合金或者不锈钢材料制成。固定节流芯21的 外壁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与主腔室1的内壁密封贴合,避免固定 节流芯21与主腔室1之间有制冷剂通过。在实际应用中,在不同流向的 制冷剂作用下,活动节流芯22靠近第一节流孔211的一端可以贴合在活 动芯腔室212的端壁上,此时,通过第一节流孔211和第二节流孔221 共同实现节流。活动节流芯22也可以与活动芯腔室212的端壁分离,此 时,仅通过第一节流孔211节流,上述活动节流芯22的切换过程,能够 实现在制冷或制热循环中,转换节流组件2的节流工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节流-分流装置,由于固定节流芯21内部通设有 第一节流孔211以及与第一节流孔211连通的活动芯腔室212,活动 节流芯22滑动设置在活动芯腔室212,活动节流芯22内部通设有与 第一节流孔211对接的第二节流孔221,分流组件3与节流组件2连 通,且分流组件3上开设有多个与主腔室连通的分流孔321,因此, 该节流-分流装置将节流组件2和分流组件3集成在一起,能够实现 对制冷剂的节流和分流的操作,该装置的安装空间较小,可以安装在 空调器的室内机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小制冷剂在管路流动过 程中产生的压降而造成制冷剂能量的损耗,提高了蒸发器的制冷能 力。
图13为图6所示分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8所示 分流组件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8所示分流头的立体结 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 节流-分流装置还可以包括中空的接头4,接头4的外端用于与制冷剂 管路连。
如图13-15所示,分流组件3可以包括中空的分流组件主体31以及 与分流组件主体31连通的分流头32,分流孔321通设在分流头32上, 分流孔321的数量和孔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蒸发器分路确定,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设置,可以均匀分布在分流头32的内部,具体地,分流组件 主体31可以为圆筒形结构,分流头32可以为圆柱冒形结构,分流头32 可以盖设在分流组件主体31上,实现紧配合,分流头32的分流孔321 与分流组件主体31的内腔连通。分流孔321的数量可以为2-10个,孔 径可以为2.8mm-6.1mm。固定节流芯21外壁的后端部与分流组件主体21 的内腔密封贴合(图4所示)。
接头4为回转壳体结构,接头4外端为用于与制冷剂管路连接的外 接管,接头4可以采用黄铜或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接头4的外接 管可以采用铜管或钢管,外径可以为5mm-9.52mm,壁厚可以为 0.6mm-1.0mm。接头4的内腔与分流组件主体31的内腔连通,形成主腔 室1。具体地,接头4与分流组件主体31连接的一端具有内螺纹,分流 组件主体31与接头4连接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接头4与分流组件主体31 之间螺纹连接,连接后的接头4和分流组件主体31的内腔共同形成主腔 室1。本实施例中,通过接头4和分流组件主体31的内腔接合形成主腔 室1,可以降低主腔室1的制造难度,此外,接头4与分流组件主体31 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并且可以减少焊接工艺,避免漏焊或 堵焊。进一步地,接头4与分流组件主体3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 安装时,可以先将密封圈5嵌设在接头4的内螺纹腔内,然后再将分流 组件主体31旋入接头4的内螺纹中,设置第一密封圈5可以提高接头4 与分流组件主体31的密封性。
图11为8所示固定块的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8所 示固定块的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1和12所示,在上述 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地,活动芯腔室212的后端内固定嵌设 有固定块23;固定块23内通设有具有用于通过制冷剂的过流孔231,过 流孔可以为六角形孔。固定节流芯21与固定块23连接的一端具有内螺 纹螺纹,固定块23具有外螺纹,固定节流芯21与固定块23之间螺纹连 接。固定块23与固定节流芯2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可以便于拆装固定 块23,并且可以调节固定节流芯21的活动行程,还可以减少焊接工艺, 避免漏焊或堵焊。
图9为图8所示活动节流芯的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 图8所示活动节流芯的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9和10所示, 优选地,活动节流芯22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二节流孔221方向相同 的通槽222。通槽222可以均匀分布在活动节流芯22的外表面,通槽222 的数量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通过制冷剂的需求确定,本实施例中,通槽 222的数量可以为四个。活动节流芯22远离固定块23的一端具有锥形凸 起,活动芯内腔212与活动节流芯22端面配合的一端具有锥形凹槽;锥 形凸起与锥形凹槽相配合。具体地,锥形凸起和锥形凹槽的锥面锥度可 以为100-130度。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 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流组件的主视图;图7为图6所示节流组件在制热 工况时的主剖视图;图8为图6所示节流组件在制冷工况时的主剖视图; 如图5-8,进一步地,固定节流芯21与分流组件主体31连接的一端具有 外螺纹,分流组件主体31与固定节流芯21连接的部分具有内螺纹,固 定节流芯21与分流组件主体31内腔之间螺纹连接。固定节流芯21与分 流组件主体3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可以便于拆装固定节流芯21和分流 组件主体31,并且可以减少焊接工艺,避免漏焊或堵焊。固定节流芯21 与分流组件主体3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4。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二密 封圈24套设在固定节流芯21的外壁上,固定节流芯21外壁设置有抵挡 第二密封圈24的环台,然后固定节流芯21旋入分流组件主体31的内螺 纹中。第二密封圈24可以为O型圈,可以提高固定节流芯21与分流组 件主体31之间的密封性。
另外,如图5和6所示,在固定节流芯21的外壁上可以开设有安装 卡口213,安装时,扳手可以方便地卡设在安装卡口213,旋紧固定节流 芯21。
下面具体说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节流-分流装置应中在空调器中的 工作过程:
如图7所示,当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时,制冷剂从分流组件3 流向节流组件2(图7中箭头方向所示),制冷剂的流体压力作用下, 活动节流芯22与固定节流芯21的活动芯腔室212端面贴合,也就是 活动节流芯22的锥形凸起与活动芯腔室212的锥形凹槽贴合,此时, 制冷剂只能从活动节流芯的第二节流孔221和固定节流芯21的第一节 流孔211通过,固定节流芯21和活动节流芯22同时具有节流作用, 可以达到更好的制热效果。
如图8所示,当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制冷剂从节流组件2 流向分流组件3(图8中箭头方向所示),制冷剂的流体压力作用下, 推动活动节流芯22向固定块23方向滑动并贴设在固定块23上,制冷 剂通过固定节流芯21的第一节流孔211流入活动芯腔室212内,然后 通过活动节流芯22的第二节流孔221和凹槽222流向分流组件3,此 时,只有固定节流芯21的第一节流孔211起到节流作用,可以达到更 好的制冷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包 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和冷凝器,室内机包括蒸发器,该空调器还包括上 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节流-分流装置,节流分流装置设置在室内机中,节流 组件的外端通过制冷剂管路与冷凝器连通,分流组件的外端通过分流毛 细管与压缩机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节流-分流装 置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 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 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 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

节流分流装置和空调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节流分流装置和空调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节流分流装置和空调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流分流装置和空调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流分流装置和空调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流-分流装置和空调器,包括主腔室、节流组件和分流组件;节流组件包括固定节流芯和活动节流芯,固定节流芯固定设置在主腔室内且固定节流芯外壁与主腔室内壁密封贴合;固定节流芯内部通设有第一节流孔以及与第一节流孔连通的活动芯腔室,活动节流芯滑动设置在活动芯腔室内且与活动芯腔室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活动节流芯内部通设有与第一节流孔对接的第二节流孔;分流组件与节流组件连通,且分流组件上开设有多个与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