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重复充装气体的钢瓶阀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非重复充装气体的钢瓶阀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58901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8CN104358901A(21)申请号 201410547113.3(22)申请日 2014.10.16F16K 15/20(2006.01)F17C 13/04(2006.01)(71)申请人宁波富华阀门有限公司地址 315466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黄家埠(72)发明人田忠夫(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代理人李浩东(54) 发明名称一种非重复充装气体的钢瓶阀门(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机械、环保、食品等行业的非重复充装气体。
2、的钢瓶阀门。它包括阀体的气腔内设有阀杆,阀体一端的内径设有连接机构连接底座,底座上设有充气口,阀体两端的外径上设有连接机构,阀杆上的阀帽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阀杆露出阀体的一端设有限位机构,阀体内的阀杆上近限位机构的一端设有禁充切断机构。本发明弥补了可重复充装钢瓶阀门的缺陷,确保气体一次充装使用完以后不能自行进行二次充装,有效避免了气体的错装或混装带来的事故隐患,有利于钢瓶充装的使用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了广大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安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3、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58901 ACN 104358901 A1/1页21.一种非重复充装气体的钢瓶阀门,它包括阀体的气腔内设有阀杆,其特征是:阀体一端的内径设有连接机构连接底座,底座上设有充气口,阀体两端的外径上设有连接机构,阀杆上的阀帽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阀杆露出阀体的一端设有限位机构,阀体内的阀杆上近限位机构的一端设有禁充切断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重复充装气体的钢瓶阀门,其特征是:连接机构为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重复充装气体的钢瓶阀门,其特征是:限位机构为开口挡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重复充装气体的钢瓶阀门,其。
4、特征是:禁充切断机构为阀杆上开有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重复充装气体的钢瓶阀门,其特征是:凹槽为三角形。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58901 A1/2页3一种非重复充装气体的钢瓶阀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机械、环保、食品等行业的非重复充装气体的钢瓶阀门。背景技术0002 随着气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气体尤其是特种气体、稀有气体和食用气体的开发应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增长,提供人民的生活保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气体钢瓶通过加气设备或工具充装气体。气体钢瓶阀门作为盛装气体钢瓶上的安全附件,其通过阀门的开启或关闭来输出或截断气。
5、体。现有技术普遍使用的气体钢瓶阀门虽然品种繁多,但因其结构原因所致,均可重复充装气体。0003 面对蓬勃发展的气体技术和市场需求,对气体的使用、充装、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气体按性质区分可分为无毒无害、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类别,所以,不同类别的气体充装要求也不同,尤其是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以及食用等气体,如果使用重复充装的钢瓶阀门,私自对钢瓶进行充气,特别是在瓶体标志模糊不清,消费者无法判断钢瓶内原先所存气体属性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气体错装或混装,极有可能导致钢瓶爆炸燃烧,使得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蔓延,危及广大社会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户。
6、不能自行向钢瓶灌充气体的非重复充装气体的钢瓶阀门。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重复充装气体的钢瓶阀门,它包括阀体的气腔内设有阀杆,阀体一端的内径设有连接机构连接底座,底座上设有充气口,阀体两端的外径上设有连接机构,阀杆上的阀帽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阀杆露出阀体的一端设有限位机构,阀体内的阀杆上近限位机构的一端设有禁充切断机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进一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解决:连接机构为螺纹;限位机构为开口挡圈;禁充切断机构为阀杆上开有凹槽;凹槽为三角形。本发明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外径略小于阀帽的外径,阀体与阀杆及其上阀帽的相对滑动部位为动配合,凹槽和。
7、或三角形的底径为13mm,优选2mm。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弥补了可重复充装钢瓶阀门的缺陷,确保气体一次充装使用完以后不能自行进行二次充装,如要对钢瓶再次充装气体必须对钢瓶内的气体进行检验识别并更换阀门后再进行充装使用,防止了在钢瓶内的气体使用完毕后,瓶体标志模糊不清,无法判断钢瓶内原有气体的情况下而自行充气,有效避免了气体的错装或混装带来的事故隐患,有利于钢瓶充装的使用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了广大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本发明设计简捷、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提高了充装效率。附图说明0005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说 明 书CN 10435890。
8、1 A2/2页4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6 参照附图,本发明阀体1的气腔8内设有阀杆2,阀体1一端的内径经螺纹连接底座7,底座7上设有充气口10,阀体1两端的外径上设有螺纹,阀杆2上的阀帽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6,阀杆2露出阀体1的一端设有开口挡圈5,阀体1内的阀杆2上近开口挡圈5的一端开有凹槽9。0007 实施例1:参照附图,将本发明阀体外径上近开口挡圈处的螺纹连接气源,阀体外径上近底座处的螺纹连接钢瓶,阀体与阀杆及其上阀帽的相对滑动部位为动配合,气源生成的气体压力抵压(下移)阀杆顶部的端面直至开口挡圈抵触阀体的端面,并同时带动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阀帽。
9、向移向底座,因开口挡圈至阀体端面的距离小于第二密封圈至阀体内的底座上充气口一端的距离,第二密封圈未封闭底座上的充气口,故可使气体经阀体与阀杆及其上阀帽产生相对滑动部位动配合之间的间隙和充气口向钢瓶输送气体,直至结束充气,钢瓶内的气体压力与气源平衡,并在钢瓶内气体的作用下顶起(上移)阀帽,使得第一密封圈封闭气腔,钢瓶即可向用气设施供气,拆除气源,在阀杆上作用一个足以折断三角形凹槽的外力,当钢瓶内的气体逐渐用完气压逐渐降低时,阀杆及其上的阀帽在重力的作用下经第二密封圈抵触充气口,此时接通气源,气体压力使得第二密封圈愈加紧密封闭充气口,气体无法充入钢瓶内,防止了二次充气。说 明 书CN 104358901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5890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