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6321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15310.3

申请日:

1999.04.05

公开号:

CN1269451A

公开日:

2000.10.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9.10|||授权|||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王振华变更后权利人:长沙市双益防水隔热有限公司变更项目:地址变更前:410300湖南省浏阳市淮川街道办事处人民东33号刘冬梅转变更后:410126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西龙村12组登记生效日:2002.12.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D11/02

主分类号:

E04D11/02

申请人:

王振华;

发明人:

王振华

地址:

410300湖南省浏阳市淮川街道办事处人民东33号刘冬梅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唐国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顶的防水隔热层及其施工方法。其提供的防水隔热层由建筑物顶向外依次是:第1苯乙烯泡沫层,防水层,第2苯乙烯泡沫层,镀铝膜反射层,第3苯乙烯泡沫层,其中防水层材料选自PVC膜,聚乙烯膜或聚氨酯,且防水层是一个整体。其施工方法的特点是将防水材料做成一个整体铺设在苯乙烯泡沫层上。本发明提供的防水隔热层具有良好的防水隔热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由建筑物顶向外依次是:第1苯乙烯泡沫层,防水层, 第2苯乙烯泡沫层,镀铝膜反射层,第3苯乙烯泡沫层;其中的防水层材料选自 PVC膜,聚乙烯膜或聚氨酯,且防水层是一个整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其特征在于在第3苯乙烯泡沫层 外还有一水泥加强层。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平整干净的建筑物顶上铺上第1苯乙烯泡沫层; (2)将相当于建筑物顶大小的整块聚乙烯膜或PVC膜铺在第1苯乙烯泡沫层 上,或将聚氨酯材料均匀地喷涂在第1苯乙烯泡沫层上; (3)在上述防水层上依次铺上第2苯乙烯泡沫层,镀铝膜反射层,第3苯乙烯 泡沫层; 各层之间用胶粘接紧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苯乙烯 泡沫层是现场发泡形成的。

说明书


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顶层的防水隔热层,以及它的施工方法。

    现有技术中有不少针对建筑物顶的防水或(和)隔热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但其中的许多方案是将预制的板材,例如膨胀珍珠岩水泥块,通过拼接形成防水或隔热层。这样往往形成一个隐患,即拼接的牢固程度将影响防水的效果。由于两块板材之间的粘接往往是用一种与板材材料不同的粘接材料,因此,在较大的温差之下,将使板材之间出现裂缝。另一方面,人们想利用楼顶种植花草,或作为晨练的场所,这就要求防水隔热层不但防水性能好,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强度。但是有不少防水隔热层的强度不够,不能适应人们充分利用屋顶的愿望。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隔热效果好,强度高的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并提供一种整体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由建筑物顶向外依次是:第1苯乙烯泡沫层,防水层,第2苯乙烯泡沫层,镀铝膜反射层,第3苯乙烯泡沫层;其中的防水层选自PVC膜,聚乙烯或聚氨酯,且防水层是一个整体。

    PVC膜,聚乙烯膜或聚氨酯防水层是处在两个有机材料层之间,且自身也是有机材料。在发生热胀冷缩过程中,由于有机材料地韧性,避免了防水层开裂。

    为了适应人们利用楼顶的需要和进一步加强防水隔热层的性能,在第3苯乙烯泡沫层外还有一水泥加强层。

    在施工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平整干净的建筑物顶上铺上第1苯乙烯泡沫层;

    (2)将相当于建筑物顶大小的整块聚乙烯膜或PVC膜铺在第1苯乙烯泡沫层上,或将聚氨酯材料均匀地喷涂在第1苯乙烯泡沫层上;

    (3)在上述防水层上依次铺上第2苯乙烯泡沫层,镀铝膜反射层,第3苯乙烯泡沫层;

    各层之间用胶粘接紧密。

    本发明提供的防水隔热层中各层的厚度可根据各地气候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以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发挥理想的效果。各层厚度越厚,隔热效果越好。在各层中,聚乙烯膜可用市售的产品,可选择较厚的,例如0.3-0.5mm。使用时,可用热压合的方式将各聚乙烯膜变成一整块。而聚氨酯采用双组分喷涂方式形成防水层。镀铝膜反射层也是市售的产品。它是在涤纶基材上双面镀铝。

    另外,各苯乙烯层可以采用现场发泡的方式形成。这样防水性能更好。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由于采用整体式结构,具有好的防水效果,在第2苯乙烯泡沫层与第3苯乙烯泡沫层之间的镀铝反射层,具有极强的隔热性能,与苯乙烯泡沫层一起达到防水隔热的效果。

    图1是本发明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实施例1

    按说明书中的方法制作防水隔热层,如图1所示各层的厚度由建筑物顶7向上依次是第1苯乙烯泡沫层1为20mm,聚乙烯防水层2为0.3mm,第2苯乙烯泡沫层3为20mm,涤纶基材双面镀铝膜层4为0.12mm,第3苯乙烯泡沫层5为10mm,水泥加强层6为18mm。各层之间用聚乙烯醇胶粘接。

    本发明提供的防水隔热层与现有膨胀珍珠岩水泥块的隔热效果的比较见下表。

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顶防水隔热层及其施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顶的防水隔热层及其施工方法。其提供的防水隔热层由建筑物顶向外依次是:第1苯乙烯泡沫层,防水层,第2苯乙烯泡沫层,镀铝膜反射层,第3苯乙烯泡沫层,其中防水层材料选自PVC膜,聚乙烯膜或聚氨酯,且防水层是一个整体。其施工方法的特点是将防水材料做成一个整体铺设在苯乙烯泡沫层上。本发明提供的防水隔热层具有良好的防水隔热性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