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632064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297979.0

申请日:

2010.08.16

公开号:

CN201746874U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B 3/15申请日:20100816授权公告日:20110216终止日期:20140816|||授权

IPC分类号:

E03B3/15

主分类号:

E03B3/15

申请人:

周泉; 周振林

发明人:

周泉; 周振林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西关街17号东昌府区水务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它主要包括筒体、下气袋、上气袋、铝箍、通气管,悬索,其特点是:筒体的下部设置有下气袋,筒体的上部设置有上气袋,通过带螺栓的铝箍固定,下气袋与上气袋,通过通气管相连通,上气袋设置有充气嘴,筒体上口两侧设置有悬索,二者活动连接,在筒体上设置有20-30个带螺栓的铝箍;它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省工省时,成本低,相较常规方法,节省时间、节省物料,修补效果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的下部设置有下气袋,筒体的上部设置有上气袋,通过带螺栓的铝箍固定,下气袋与上气袋,通过通气管相连通,上气袋设置有充气嘴,筒体上口两侧设置有悬索,二者活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筒体上设置有20-30个带螺栓的铝箍。

说明书

说明书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农田水利灌溉设施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田机井使用中一旦发现出沙现象,说明机井井壁发生了裂缝、脱落、破损,也就是说机井已经损坏,如不及时维修,将面临报废。一般情况下,维修时因井径窄、位置深,破损位置极难查找,按照常规下管、砼加固等方法维修,费工费力效率极差,工程量大费用高,且易造成管径尺寸缩小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它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节省时间、节省物料,省工省时,成本低,修补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主要包括筒体、下气袋、上气袋、铝箍、通气管,悬索,其特点是:筒体的下部设置有下气袋,筒体的上部设置有上气袋,通过带螺栓的铝箍固定,下气袋与上气袋,通过通气管相连通,上气袋设置有充气嘴,筒体上口两侧设置有悬索,二者活动连接,在筒体上设置有20-30个带螺栓的铝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省工省时,成本低,相较常规方法,节省时间、节省物料,修补效果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下气袋,3.上气袋,4.铝箍,5.通气管,6.悬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入铝管、汽车内胎、钢丝绳等配件加工制作,在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下气袋2,筒体1的上部设置有上气袋3,通过带螺栓的铝箍4固定,下气袋2与上气袋3,通过通气管5相连通,上气袋3设置有充气嘴,在筒体1上口两侧设置有悬索6,二者活动连接。在筒体1上设置有20-30个铝箍4。筒体1采用铝管加工制作,其长度4米,直径为200mm,筒体1的下气袋2与上气袋3,采用直径100-150mm的汽车内胎,下气袋2和上气袋3,分别通过四个带螺栓的铝箍4固定,除此之外,为了准确找出1米内井坏位置,每米筒体1上需要设置四个带螺栓的铝箍4,筒体1的总长度为4米,这样筒体1上共需要设置20个带螺栓的铝箍4;下气袋2与上气袋3,通过通气管5相连通,筒体1上口两侧设置有悬索6,采用钢丝绳加工制作,二者活动连接。
使用方法
(1)控制悬索6长度,吊装置下探到达待测位置,为了便于掌握下探到达待测位置,在悬索6栓上一根百米绳(2)下气袋2和上气袋3充气,下气袋2和上气袋3中间4米管长的探察环状区域被充气带密封;(3)机井上电抽水;(4)一段时间后,观察出水出沙情况;(5)如果出沙,则该探察段为管径破损位置,根据悬索6栓的百米绳刻度,重新固定下气袋2和上气袋3的位置再次下放装置,缩小探测区段;(6)如果不出沙,则不是损坏区段,按悬索6栓的百米绳刻度继续分段探寻,直到准确找出1米内井坏位置。(7)送适量浸水膨胀且水下稳定填充颗粒,到达破损位置环状面加压,颗粒被压入破损处或缝隙;(8)一定时间后,填充颗粒充分膨胀密实,出沙问题解决。

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46874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2.16CN201746874U*CN201746874U*(21)申请号 201020297979.0(22)申请日 2010.08.16E03B 3/15(2006.01)(73)专利权人周泉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西关街17号东昌府区水务局专利权人周振林(72)发明人周泉 周振林(54) 实用新型名称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它主要包括筒体、下气袋、上气袋、铝箍、通气管,悬索,其特点是:筒体的下部设置有下气袋,筒体的上部设置有上气袋,通过带螺栓。

2、的铝箍固定,下气袋与上气袋,通过通气管相连通,上气袋设置有充气嘴,筒体上口两侧设置有悬索,二者活动连接,在筒体上设置有20-30个带螺栓的铝箍;它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省工省时,成本低,相较常规方法,节省时间、节省物料,修补效果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201746879 U 1/1页21.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的下部设置有下气袋,筒体的上部设置有上气袋,通过带螺栓的铝箍固定,下气袋与上气袋,通过通气管相连通,上气袋设置有充气嘴,筒体上口两侧设置有。

3、悬索,二者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筒体上设置有20-30个带螺栓的铝箍。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746874 UCN 201746879 U 1/2页3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农田水利灌溉设施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农田机井使用中一旦发现出沙现象,说明机井井壁发生了裂缝、脱落、破损,也就是说机井已经损坏,如不及时维修,将面临报废。一般情况下,维修时因井径窄、位置深,破损位置极难查找,按照常规下管、砼加固等方法维修,费工费力效率极差,工程量大费用高,且易造成管径尺寸缩小严重。发明。

4、内容0003 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田机井充气探洞装置,它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节省时间、节省物料,省工省时,成本低,修补效果好。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主要包括筒体、下气袋、上气袋、铝箍、通气管,悬索,其特点是:筒体的下部设置有下气袋,筒体的上部设置有上气袋,通过带螺栓的铝箍固定,下气袋与上气袋,通过通气管相连通,上气袋设置有充气嘴,筒体上口两侧设置有悬索,二者活动连接,在筒体上设置有20-30个带螺栓的铝箍。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省工省时,成本低,相较常规方法,节省时间、节省物料,修补效果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5、附图说明000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0007 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8 图中:1.筒体,2.下气袋,3.上气袋,4.铝箍,5.通气管,6.悬索。具体实施方式0009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入铝管、汽车内胎、钢丝绳等配件加工制作,在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下气袋2,筒体1的上部设置有上气袋3,通过带螺栓的铝箍4固定,下气袋2与上气袋3,通过通气管5相连通,上气袋3设置有充气嘴,在筒体1上口两侧设置有悬索6,二者活动连接。在筒体1上设置有20-30个铝箍4。筒体1采用铝管加工制作,其长度4米,直径为200mm,筒体1的下气袋2与上气袋3,采用直径100-150m。

6、m的汽车内胎,下气袋2和上气袋3,分别通过四个带螺栓的铝箍4固定,除此之外,为了准确找出1米内井坏位置,每米筒体1上需要设置四个带螺栓的铝箍4,筒体1的总长度为4米,这样筒体1上共需要设置20个带螺栓的铝箍4;下气袋2与上气袋3,通过通气管5相连通,筒体1上口两侧设置有悬索6,采用钢丝绳加工制作,二者活动连接。0010 使用方法0011 (1)控制悬索6长度,吊装置下探到达待测位置,为了便于掌握下探到达待测位说 明 书CN 201746874 UCN 201746879 U 2/2页4置,在悬索6栓上一根百米绳(2)下气袋2和上气袋3充气,下气袋2和上气袋3中间4米管长的探察环状区域被充气带密封;(3)机井上电抽水;(4)一段时间后,观察出水出沙情况;(5)如果出沙,则该探察段为管径破损位置,根据悬索6栓的百米绳刻度,重新固定下气袋2和上气袋3的位置再次下放装置,缩小探测区段;(6)如果不出沙,则不是损坏区段,按悬索6栓的百米绳刻度继续分段探寻,直到准确找出1米内井坏位置。(7)送适量浸水膨胀且水下稳定填充颗粒,到达破损位置环状面加压,颗粒被压入破损处或缝隙;(8)一定时间后,填充颗粒充分膨胀密实,出沙问题解决。说 明 书CN 201746874 UCN 201746879 U 1/1页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74687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