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锥自动收放车的路锥收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锥自动收放车的路锥收放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80227.5(22)申请日 2014.11.24E01F 9/014(2006.01)(71)申请人河南高远公路养护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一街367号(72)发明人薛韶华 王士乐 陈在旭 刘廷国(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代理人申忠才(54) 发明名称交通锥自动收放车的路锥收放装置(57) 摘要一种交通锥自动收放车的路锥收放装置,在收放架支撑架左侧后端设后竖直联接管,后竖直联接管的底端设后扶正管,后扶正管末端设后扶正过渡管,后扶正过渡管末端设后矫正管。
2、,后矫正管末端设后收纳管,后矫正管外侧设有拨正座,拨正座上设拨正杆,后收纳管和前收纳管与收放架支撑架之间设联接板,收放架支撑架的左侧前端及底部设与后竖直联接管、后扶正管、后扶正过渡管、后矫正管、后收纳管关于长度方向中心平面相对称的前竖直联接管、前扶正管、前扶正过渡管、前矫正管、前收纳管,收放架支撑架侧面中部加强板上加工有通槽a。本发明即可将倒置在路面上的交通锥扶正竖立在路面上,又可路面的交通锥推到机械手收回到交通锥自动收放车。(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72750 A(43)。
3、申请公布日 2015.02.25CN 104372750 A1/1 页21. 一 种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车 的 路 锥 收 放 装 置, 其 特 征 在 于 : 在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1) 的 左 侧后端设置有后竖直联接管 (3), 后竖直联接管 (3)的底端设置有后扶正管 (4), 后扶正管 (4)的 末 端 设 置 有 后 扶 正 过 渡 管 (5), 后 扶 正 过 渡 管 (5) 的 末 端 设 置 有 后 矫 正 管 (6), 后 矫 正 管(6)的末端设置有后收纳管 (7), 后矫正管 (6)外侧设置有有拨正座 (13), 拨正座 (13)上设置有拨正杆 (14)。
4、, 收纳管 (7)和前收纳管 (8)与收放架支撑架 (1)之间设置有联接板 (2),收 放 架 支 撑 架 (1) 的 左 侧 前 端 及 底 部 设 置 有 与 后 竖 直 联 接 管 (3)、 后 扶 正 管 (4)、 后 扶 正 过渡管 (5)、 后矫正管 (6)、 后收纳管 (7)关于长度方向中心平面相对称的前竖直联接管 (12)、前扶正管 (11)、 前扶正过渡管 (10)、 前矫正管 (9)、 前收纳管 (8), 收放架支撑架 (1)侧面中部加强板 (15) 上加工有通槽 (a)。2.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1 所 述 的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车 的 路 锥 收 放 装 。
5、置, 其 特 征 在 于 : 所 述 的 后扶正管 (4)为圆弧形弯管, 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80 120、 圆弧半径 R为 250 380mm ;所述的后扶正过渡管 (5)与收放架支撑架 (1)底面中心线的夹角 为 3 15; 所述的前矫正管 (9)与后矫正管 (6)之间的距离 L2为 150 380mm ; 所述的后矫正管 (6)的长度 L1为 200 400mm ; 所 述 的 后 收 纳 管 (7) 与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1) 底 面 中 心 线 的 夹 角 为 525。3.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1 所 述 的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车 的 路 锥 收 放 装 置, 。
6、其 特 征 在 于 : 所 述 的 后扶正管 (4) 为圆弧形弯管, 弧度所对的圆心角为 90、 圆弧半径 R 为 320mm。4.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1 所 述 的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车 的 路 锥 收 放 装 置, 其 特 征 在 于 : 所 述 的 后扶正过渡管 (5) 与收放架支撑架 (1) 底面中心线的夹角 为 8。5.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1 所 述 的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车 的 路 锥 收 放 装 置, 其 特 征 在 于 : 所 述 的 前矫正管 (9) 与后矫正管 (6) 之间的距离 L2 为 275mm。6.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1 所 述。
7、 的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车 的 路 锥 收 放 装 置, 其 特 征 在 于 : 所 述 的 后矫正管 (6) 的长度 L1 为 280mm。7.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1 所 述 的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车 的 路 锥 收 放 装 置, 其 特 征 在 于 : 所 述 的 后收纳管 (7) 与收放架支撑架 (1) 底面中心线的夹角 为 15。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72750 A1/4 页3交通锥自动收放车的路锥收放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 发 明 属 于 对 已 完 成 的 路 面 进 行 修 理 或 修 复 用 的 设 备 或 装 置 技 术 领 域, 具 体。
8、 涉 及到在路面上摆放和收回交通锥设备的零部件。背景技术0002 目 前 我 国 国 内 在 高 速 公 路 上 维 修 保 养 作 业 时, 交 通 路 锥 的 放 置 和 回 收 都 是 2 到 3名 施 工 人 员 在 道 路 工 程 车 尾 部 沿 着 高 速 公 路 特 定 路 线 进 行 放 置 和 回 收, 这 种 人 工 作 业 方式, 作 业 速 度 慢、 安 全 系 数 低, 交 通 路 锥 摆 放 间 隔 不 统 一, 特 别 在 交 通 流 量 大 的 城 市 快 速 道路 作 业 时, 以 上 问 题 尤 为 突 出, 同 时 还 容 易 受 到 天 气 环 境 因 。
9、素 的 干 扰, 在 大 雾、 强 降 雨 或 雷雨天气等恶劣环境下危险系数更高。0003 近 年 来, 尽 管 有 个 别 单 位 开 始 着 眼 于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装 置 的 研 究, 但 技 术 尚 不 成熟, 成 本 也 降 不 下 来, 并 且, 还 没 有 出 现 过 能 自 动 储 存 大 量 交 通 锥 以 满 足 高 速 公 路 及 城 市 快速 路 上 对 于 一 次 施 放 大 量 交 通 锥 的 需 求 的 设 备 ; 也 没 有 出 现 过 能 适 应 国 内 复 杂 的 交 通 状况, 能在道路 上任意位置、 以任意间隔施放交通锥的设备。0004 专 。
10、利 申 请 号 为 201110385355.3 发 明 名 称 为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设 备 的 中 国 专 利,公 开 了 一 种 包 括 放 锥 装 置、 设 置 在 放 锥 装 置 两 端 的 悬 挂 装 置 和 导 向 装 置、 设 置 在 放 锥 装 置底部的支撑装置。 这种装置只能实现交通锥的平稳施放, 但无法对交通锥进行自动回收, 其功能单一, 并不能显著地节省人力和提高效率。0005 专利申请号为 201010105992.6、 发明名称为 交通锥自动收放设备 的中国专利,包 括 悬 挂 装 置 及 收 放 装 置, 悬 挂 装 置 控 制 收 放 装 置 的 起 。
11、降 运 动, 收 放 装 置 通 过 滑 槽 和 定 向装 置 实 现 交 通 锥 的 施 放, 通 过 电 机 带 动 链 条 和 滚 动 拉 杆 实 现 交 通 锥 的 回 收。 该 装 置 虽 然 能够 实 现 交 通 锥 的 施 放 和 回 收 功 能, 但 是 真 个 过 程 还 需 要 人 工 的 配 合 操 作, 如 在 交 通 锥 的 施放 过 程 中, 需 要 人 工 将 交 通 锥 摆 在 滑 槽 上 ; 在 交 通 锥 的 回 收 过 程 中, 需 要 人 工 对 收 回 到 车 厢内的交通锥进行人工摆放。 可见, 这种交通锥自动收放 设备实质上是一种半自动设备, 无法完。
12、全实现无人工自动运行, 因此, 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省人力的目的。0006 专利申请号为 201310403155.5、 发明名称为 交通锥全自动自动收放存储专用车 的 中 国 专 利, 包 括 设 置 在 车 载 底 盘 后 端 的 用 于 收 放 交 通 锥 的 收 放 装 置, 收 放 装 置 与 控 制 其运 动 的 移 动 装 置 相 联 接 ; 在 车 载 底 盘 上 还 设 有 交 通 锥 入 位 装 置, 入 位 装 置 与 收 放 装 置 之 间设 有 输 送 装 置 ; 入 位 装 置 与 设 置 在 车 载 底 盘 上 多 层 结 构 的 存 储 装 置 相 联 接 ; 收。
13、 放 装 置、 移动 装 置、 输 送 装 置、 入 位 装 置、 存 储 装 置 分 别 与 智 能 控 制 系 统 和 供 配 电 系 统 相 联 接。 该 专 用车 虽 然 能 够 实 现 交 通 锥 的 施 放 和 回 收 功 能, 但 是 在 实 现 交 通 锥 的 收 放 过 程 中 的 收 放 功 能 效率 低 下、 成 功 率 不 高, 导 致 交 通 锥 极 易 摔 倒 和 很 难 准 确 进 入 收 放 装 置。 可 见, 这 种 交 通 锥 全自动收放存储专用车在设计结构上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 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0007 为 解 决 上 述 技 术 问 题, 本 发。
14、 明 的 发 明 人 发 明 了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车, 该 车 当 前 需 迫切 解 决 一 个 技 术 问 题 为 此, 本 发 明 的 发 明 人 发 明 了 排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车, 但 没 有 相 应 的 收放配件, 当前急需研制一种实用于该车使用的收放装置。说 明 书CN 104372750 A2/4 页4发明内容0008 本 发 明 所 要 解 决 的 技 术 问 题 在 于 克 服 现 有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装 置 的 缺 点, 提 供 一 种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作业效率高的交通锥自动收放车的路锥收放装置。0009 解 决 上 述。
15、 技 术 问 题 所 采 用 的 技 术 方 案 是 : 在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的 左 侧 后 端 设 置 有 后竖 直 联 接 管, 后 竖 直 联 接 管 的 底 端 设 置 有 后 扶 正 管, 后 扶 正 管 的 末 端 设 置 有 后 扶 正 过 渡 管,后 扶 正 过 渡 管 的 末 端 设 置 有 后 矫 正 管, 后 矫 正 管 的 末 端 设 置 有 后 收 纳 管, 后 矫 正 管 外 侧 设置 有 有 拨 正 座, 拨 正 座 上 设 置 有 拨 正 杆, 收 纳 管 和 前 收 纳 管 与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之 间 设 置 有 联接 板, 收 放 架 支 撑。
16、 架 的 左 侧 前 端 及 底 部 设 置 有 与 后 竖 直 联 接 管、 后 扶 正 管、 后 扶 正 过 渡 管、后 矫 正 管、 后 收 纳 管 关 于 长 度 方 向 中 心 平 面 相 对 称 的 前 竖 直 联 接 管、 前 扶 正 管、 前 扶 正 过 渡管、 前矫正管、 前收纳管, 收放架支撑架侧面中部加强板上加工有通槽 a。0010 本发明的后扶正管为圆弧形弯管, 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80 120、 圆弧半径 R为 250 380mm ; 所述的后扶正过渡管与收放架支撑架底面中心线的夹角 为 3 15;所 述 的 前 矫 正 管 与 后 矫 正 管 之 间 的 距 离 L。
17、2 为 150 380mm ; 所 述 的 后 矫 正 管 的 长 度 L1 为200 400mm ; 所述的后收纳管与收放架支撑架底面中心线的夹角 为 5 25。0011 本 发 明 的 后 扶 正 管 为 圆 弧 形 弯 管, 弧 度 所 对 的 圆 心 角 的 最 佳 值 为 90、 圆 弧 半 径R 的最佳值为 320mm。0012 本发明的后扶正过渡管与收放架支撑架底面中心线的夹角 的最佳值为 8。0013 本发明的前矫正管与后矫正管之间的距离 L2 的最佳值为 275mm。0014 本发明的后矫正管的长度 L1 的最佳值为 280mm。0015 本发明的后收纳管与收放架支撑架底面中。
18、心线的夹角 的最佳值为 15。0016 本 发 明 采 用 扶 正 管、 扶 正 过 渡 管、 矫 正 管、 拨 正 杆 对 交 通 锥 进 行 扶 正、 导 向 过 渡、 矫正、 拨 正, 能 够 实 现 交 通 锥 布 锥 过 程 中 合 理 入 位 及 直 立 路 面 的 功 能 又 能 在 交 通 锥 的 收 起 过程 中 起 到 快 速 导 向 入 位 及 拨 正 推 倒 但 又 不 损 伤 交 通 锥 作 用, 本 发 明 避 免 了 交 通 锥 摔 倒 破 坏交通锥外表面的反光膜, 具有收放效率高的优点, 可广泛应用在交通锥自动收放装置上。附图说明0017 图 1 是本发明一个实。
19、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 2 是图 1 的俯视图。0019 图 3 是图 1 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0021 实施例 10022 在图 1、 2、 3 中, 本实施例的交通锥自动收放车的路锥收放装置由收放架支撑架 1、联 接 板 2、 后 竖 直 联 接 管 3、 后 扶 正 管 4、 后 扶 正 过 渡 管 5、 后 矫 正 管 6、 后 收 纳 管 7、 前 收 纳 管8、 前矫正管 9、 前扶正过渡管 10、 前扶正管 11、 前竖直联接管 12、 拨正座 13、 拨正杆 14、 中部加强板 15 连。
20、接构成。0023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1 的 几 何 形 状 为 长 方 体 框 架 结 构, 在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1 的 左 侧 后 端 焊说 明 书CN 104372750 A3/4 页5接有后竖直联接管 3, 后竖直联接管 3的底端焊接有后扶正管 4, 后扶正管 4为圆弧形弯管,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90, 圆弧半径 R为 320mm, 后扶正管 4的末端焊接有后扶正过渡管 5,后扶正过度管 5的中心线与收放架支撑架 1底面长度方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为 8, 后扶正 过 渡 管 5 的 末 端 焊 接 有 后 矫 正 管 6, 后 矫 正 管 6 的 中 心 线 与 收 放 架。
21、 支 撑 架 1 底 面 长 度 方向 中 心 线 相 平 行, 后 矫 正 管 6 的 长 度 L1 为 280mm, 后 矫 正 管 6 的 末 端 焊 接 有 后 收 纳 管 7, 后收 纳 管 7 的 中 心 线 与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1 底 面 长 度 方 向 中 心 线 之 间 的 夹 角 为 15, 后 竖 直联 接 管 3、 后 扶 正 管 4、 后 扶 正 过 渡 管 5、 后 矫 正 管 6、 后 收 纳 管 7 连 为 一 体, 后 矫 正 管 6 外 侧焊 接 有 拨 正 座 13, 拨 正 座 13 上 用 螺 纹 紧 固 连 接 件 固 定 安 装 有 拨 正。
22、 杆 14, 拨 正 杆 14 为 柔 性杆, 用 于 交 通 锥 直 立 在 路 面 进 入 后 矫 正 管 6 的 控 制 区 域 交 通 锥 底 座 的 中 心 位 于 收 放 架 支 撑架 1底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 且交通锥 底座的一边与后矫正管 6的中心线相平行, 将交通锥 拨 正, 使 其 回 到 正 确 方 位, 当 遇 到 硬 性 阻 碍 物 时, 拨 正 杆 14 弯 曲 越 过 阻 碍 物 继 续 工 作, 一块联接板 2的一端焊接在后收纳管 7的末端外侧、 另一端焊接在收放架支撑架 1上, 另一块联接板 2 的一端焊接在前收纳管 8 的末端外侧、 另一端焊接在收放架支撑。
23、架 1 上, 联接板 2用于加强固定后收纳管 7和前收纳管 8, 在收放架支撑架 1的左侧前端及底部焊接有与后竖直联接管 3、 后扶正管 4、 后扶正过渡管 5、 后矫正管 6、 后收纳管 7关于收放架支撑架 1长度方 向 垂 直 中 心 平 面 相 对 称 的 前 竖 直 联 接 管 12、 前 扶 正 管 11、 前 扶 正 过 渡 管 10、 前 矫 正 管 9、前收纳管 8, 前竖直联接管 12、 前扶正管 11、 前扶正过渡管 10、 前矫正管 9、 前收纳管 8 的相互联接关系以及与其他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后竖直联接管 3、 后扶正管 4、 后扶正过渡管 5、后矫正管 6、 后收纳管。
24、 7相同, 前矫正管 9和后矫正管 6构成矫正区, 前矫正管 9与后矫正管6 之 间 的 距 离 L2 为 275mm。 在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1 侧 面 中 部 加 强 板 15 竖 直 方 向 上 加 工 有 两 端为半圆形中间为长方形的通槽 a, 用于将收放架支撑架 1 固定安装在交通锥自动收放车上,并可调节其安装高度。0024 在 交 通 锥 布 锥 作 业 过 程 中, 交 通 锥 自 动 收 放 车 的 机 械 手 将 交 通 锥 卧 置 施 放 到 地 面上, 车 前 行 过 程 中 交 通 锥 通 过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1 的 左 侧 时 前 扶 正 管 11 和 。
25、后 扶 正 管 4 将 卧 置的 交 通 锥 扶 正 使 其 直 立 在 路 面 上, 而 后 直 立 的 交 通 锥 通 过 由 后 扶 正 过 渡 管 5 和 前 扶 正 过 渡管 10组成的扶正过渡区进入由后矫正管 6和前矫正管 9组成的矫正区用拨正杆 14进行方位 矫 正, 使 交 通 锥 以 队 列 方 式 整 齐 排 列, 完 成 布 锥 作 业。 在 交 通 锥 收 回 的 过 程 中, 交 通 锥 自动 收 放 车 倒 退 行 驶, 使 直 立 的 交 通 锥 从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1 的 右 侧 进 入 前 收 纳 管 8 和 后 收 纳 管7 构成的收纳区, 然后进入。
26、后矫正管 6 和前矫正管 9 组成的矫正区用拨正杆 14 进行方位矫正, 最 后 通 过 扶 正 区 时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1 左 侧 横 梁 将 直 立 的 交 通 锥 拨 倒, 使 交 通 锥 倒 置 在 地面上, 方便交通锥自动收放车的机械手回收交通锥。0025 实施例 20026 本实施例的收放架支撑架 1的左侧后端焊接有后竖直联接管 3, 后竖直联接管 3的底 端 焊 接 有 后 扶 正 管 4, 后 扶 正 管 4 为 圆 弧 形 弯 管, 圆 弧 所 对 的 圆 心 角 为 80、 圆 弧 半 径 R为 250mm, 后 扶 正 管 4 的 另 一 端 焊 接 有 后 扶 。
27、正 过 渡 管 5, 后 扶 正 过 渡 管 5 的 中 心 线 与 收 放 架支 撑 架 1 底 面 中 心 线 之 间 的 夹 角 为 3, 过 渡 管 5 的 另 一 端 焊 接 有 后 矫 正 管 6, 后 矫 正 管6 的 中 心 线 与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1 底 面 中 心 线 相 平 行, 后 矫 正 管 6 的 长 度 L1 为 200mm。 后 矫 正管 6的另一端焊接有后收纳管 7, 后收纳管 7的中心线与收放架支撑架 1底面中心线的夹角 为 5, 后竖直联接管 3、 后扶正管 4、 后扶正过渡管 5、 后矫正管 6、 后收纳管 7连为一体,说 明 书CN 10437。
28、2750 A4/4 页6前矫正管 9和后矫正管 6构成的矫正区, 前矫正管 9与后矫正管 6之间的距离 L2为 150mm。其他零部件及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 1 相同。0027 实施例 30028 本实施例的收放架支撑架 1的左侧后端焊接有后竖直联接管 3, 后竖直联接管 3的底端焊接有后扶正管 4, 后扶正管 4 为圆弧形弯管, 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120、 圆弧半径 R为 380mm, 后 扶 正 管 4 的 另 一 端 焊 接 有 后 扶 正 过 渡 管 5, 后 扶 正 过 渡 管 5 的 中 心 线 与 收 放 架支撑架 1底面中心线的夹角 为 15, 后扶正过渡管 5的另一端焊。
29、接有后矫正管 6, 后矫正管 6的中心线与收放架支撑架 1底面中心线相平行, 后矫正管 6的长度 L1为 400mm, 后矫正管 6 的 另 一 端 焊 接 有 后 收 纳 管 7, 后 收 纳 管 7 的 中 心 线 与 收 放 架 支 撑 架 1 底 面 中 心 线 的 夹角 为 25, 后 竖 直 联 接 管 3、 后 扶 正 管 4、 后 扶 正 过 渡 管 5、 后 矫 正 管 6、 后 收 纳 管 7 连 为一 体, 前 矫 正 管 9 和 后 矫 正 管 6 构 成 的 矫 正 区, 前 矫 正 管 9 与 后 矫 正 管 6 之 间 的 距 离 L2 为380mm。其他零部件及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 1 相同。说 明 书CN 104372750 A1/2 页7图 1图 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72750 A2/2 页8图 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7275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