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629383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07907.9

申请日:

2011.09.30

公开号:

CN103031635A

公开日:

2013.04.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2G 3/04申请公布日:201304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2G 3/04申请日:20110930|||公开

IPC分类号:

D02G3/04

主分类号:

D02G3/04

申请人:

大丰万达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石万宇; 席卫东; 石松; 江志斌; 王忠; 骆新华

地址:

224128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万盈镇北环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涉及一种纺纱技术,将棉型锦纶短纤与棉进行混纺,利用不同纤维组合产生复合效应与功能互补,达到改善织物的吸湿性及穿着的舒适性,在保证织物耐磨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该工艺纺出的混纺纱具有很好的性能指标,良好的耐磨性、吸湿性及舒适性,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同时满足使用要求,适合用于加工部队训练服装。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包括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其特征是:首先对锦纶短纤进行抗静电的预处理,再将预处理的锦纶短纤与已经过清棉的棉卷,按一定比例进行人工棉堆混棉,在清棉工序中制成棉卷,在梳棉工序中各自做成生条,然后对生条进行并条,进行三道并条后,制成熟条,熟条再经过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成成品混纺纱以待使用。具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对锦纶短纤进行抗静电的预处理,方法是保留锦纶包子上的包装带其中间和底部各一根,选用SN抗静电剂,用量为0.3%~0.5%,把3%的水和0.5%的抗静电剂,从包子上部均匀地倒入,存放24小时后,使水和静电剂能均匀地渗入到包子底部,回潮率控制在15%为好,可用于抓棉机装箱。
(2)清棉:经预处理后的锦纶短纤与已经过清棉的棉卷,按一定比例进行人工棉堆混棉,将混合好的原料直接装箱,依次在抓棉机、混开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成卷机上开松、混合、成卷,棉卷定量为380g/m,长度为30.4m,不匀率为1.2%。
(3)梳棉:将清棉后的原料在梳棉机上梳棉。
(4)并条: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在并条机进行头道并条、二道并条、三道并条,并合数8根,末并定量为18.0g/5m,头并后牵伸1.85,二并后牵伸1.50,三并后牵伸1.35,采用此工艺的条子质量三并为12.5%。
(5)粗纱: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在粗纱机进行粗纱工序,粗纱机机型是A454E,总牵伸为7倍。
(6)细纱: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在细纱机进行细纱工序,因锦纶的伸长大,罗拉隔距适当放大,19*35mm,后牵伸为1.35,成纱捻系数设计为345。
(7)最后对经过上述工序的细纱在络筒机上进行络筒工序后完成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的纺纱。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棉型锦纶短纤选用国产的单6棉型锦纶短纤,其细度为1.67dtex,长度为38mm。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已经过清棉的棉卷采用高配棉的棉卷,其平均等级为2.41,主体长度为29.2mm,品质长度33.66mm,特数1.73dtex,成熟度系数1.59,短绒(16mm以下)12.20%,均匀度1170,回潮率8.8%,含杂1.0%。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技术,特别是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目前工业发展的主流,我国工业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锦纶,学名聚酰氨纤维,国际上称“尼龙”。锦纶纤维具有强度高、耐冲击性好、体积质量较轻、染色性能较好的特点。尤其是它具有超强的弹力及弹性回复性,在3%~6%的拉伸负荷下,其回复率大于98%。同时其耐磨性能优越,干态下的耐磨性能优于涤纶4.5倍,湿态下优于涤纶2倍,很适于制作弹性好、耐磨性强的部队训练服装面料。但锦纶纤维的通风透气性差,易产生静电,耐热耐光性都不够好,熨烫温度应控制在140℃以下,在穿着使用过程中须注意洗涤、保养的条件,以免损伤织物。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纺织品。它具有吸湿性强、缩水率大,耐碱不耐酸,耐光性、耐热性一般的特征,尤其是微生物对棉织物有破坏作用,表现在不耐霉菌。同时由于棉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的蜡状物质和含氮物与果胶质,因此纯棉织物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无负作用,久穿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能良好。但是由于耕地的减少,使种植棉花的土地也在不断地减少,同时棉花的生长季节性、地域性等条件的制约,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如果将锦纶纤维与一定比例的棉纤维混纺,利用不同纤维组合产生的复合效应与功能互补,来改善织物的性能,使其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又提高产品质量,也满足生产需求。而在实际纺纱过程中,由于锦纶纤维的质量比电阻大、弹性大、蓬松等特性,在生产中极易产生静电黏缠现象,给生产加工混纺纱带来一定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研单位和纺纱厂的科研人员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该工艺纺出的混纺纱具有很好的性能指标,良好的耐磨性、吸湿性及舒适性,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同时满足使用要求,适合用于加工部队训练服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首先对锦纶短纤进行抗静电的预处理,再将预处理的锦纶短纤与已经过清棉的棉卷,按一定比例进行人工棉堆混棉,在清棉工序中制成棉卷,在梳棉工序中各自做成生条,然后对生条进行并条,进行三道并条后,制成熟条,熟条再经过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成成品混纺纱以待使用。具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对锦纶短纤进行抗静电的预处理,方法是保留锦纶包子上的包装带其中间和底部各一根,选用SN抗静电剂,用量为0.3%~0.5%,把3%的水和0.5%的抗静电剂,从包子上部均匀地倒入,存放24小时后,使水和静电剂能均匀地渗入到包子底部,回潮率控制在15%为好,可用于抓棉机装箱。
(2)清棉:经预处理后的锦纶短纤与已经过清棉的棉卷,按一定比例进行人工棉堆混棉,将混合好的原料直接装箱,依次在抓棉机、混开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成卷机上开松、混合、成卷,棉卷定量为380g/m,长度为30.4m,不匀率为1.2%。
(3)梳棉:将清棉后的原料在梳棉机上梳棉。
(4)并条: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在并条机进行头道并条、二道并条、三道并条,并合数8根,末并定量为18.0g/5m,头并后牵伸1.85,二并后牵伸1.50,三并后牵伸1.35,采用此工艺的条子质量三并为12.5%。
(5)粗纱: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在粗纱机进行粗纱工序,粗纱机机型是A454E,总牵伸为7倍。
(6)细纱: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在细纱机进行细纱工序,因锦纶的伸长大,罗拉隔距适当放大,19*35mm,后牵伸为1.35,成纱捻系数设计为345。
(7)最后对经过上述工序的细纱在络筒机上进行络筒工序后完成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的纺纱。
所述的棉型锦纶短纤选用国产的单6棉型锦纶短纤,其细度为1.67dtex,长度为38mm。
所述的已经过清棉的棉卷采用高配棉的棉卷,其平均等级为2.41,主体长度为29.2mm,品质长度33.66mm,特数1.73dtex,成熟度系数1.59,短绒(16mm以下)12.20%,均匀度1170,回潮率8.8%,含杂1.0%。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原理是:将棉型锦纶短纤与棉进行混纺,利用不同纤维组合产生复合效应与功能互补,达到改善织物的吸湿性及穿着的舒适性,在保证织物耐磨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由于锦纶纤维抱合力差,弹性好,质量比电阻大,纺纱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黏缠现象,梳棉成条困难,对成纱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需对锦纶纤维进行抗静电的预处理,选用SN抗静电剂,用量为0.3%~0.5%,把3%的水和0.5%的抗静电剂,从包子上部均匀地倒入,存放24小时后,使水和静电剂能均匀地渗入到包子底部,回潮率控制在15%为好。棉型锦纶短纤与棉进行混纺,由于静电的原因,对温湿度要求较高。在纺纱过程中,使锦纶纤维有较高的回潮率,要保证纤维处于逐步放湿的状态,提高可纺性能。根据车间的情况,恰当制订各道的温湿度标准,并定期对各道的半制品进行回潮率分析,确保做到逐步放湿。如存量较多,应将棉卷或塑料布盖好,防止水分的挥发最好做到先做先用。同时皮辊选择注意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棉型锦纶短纤与棉进行混纺,利用不同纤维组合产生复合效应与功能互补,达到改善织物的吸湿性及穿着的舒适性,在保证织物耐磨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该工艺纺出的混纺纱具有很好的性能指标,良好的耐磨性、吸湿性及舒适性,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同时满足使用要求,适合用于加工部队训练服装。
具体实施方式
棉型锦纶短纤选用国产的单6棉型锦纶短纤,其细度为1.67dtex,长度为38mm。
已经过清棉的棉卷采用高配棉的棉卷,其平均等级为2.41,主体长度为29.2mm,品质长度33.66mm,特数1.73dtex,成熟度系数1.59,短绒(16mm以下)12.20%,均匀度1170,回潮率8.8%,含杂1.0%。
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工艺流程如下:
预处理的锦纶短纤+已经过清棉的棉卷→人工棉堆混合→清棉A002D→A035→A036C→A092→A076C→梳棉(A186或FA231A)→并条(FA305C)(三道)→粗纱(A454E)→细纱(A507A)→络筒(洛利安)
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
1.清棉工序。锦纶纤维整齐度好,无杂质,纤维蓬松弹性好,抱合力差,质量比电阻大。生产中采用短流程,以及多送少打,少落少翻滚的工艺原则。抓棉机要提高运转率,使运转效率达90%以上。由于该工序打手多,为减少纤维损伤,各部件打手速度均降低12%左右,为防止卷子层次不清,通过夹入纯棉粗纱头来防粘卷。为了进一步提高开松度,使得混合更加细腻,在上述清棉流程中要适当增加开松,通过提高各单及的运转率和调整打手速度。主要工艺参数:抓棉机打手速度720r/min,开棉机打手速度450r/min,综合打手速度900r/min。
2.梳棉工序。因锦纶纤维的特性,在梳棉工序生产中极易出现缠绕锡林,棉网吸附在上下轧辊表面难以成条的问题。在原纺的机台上进行,针布型号AC2815、AD4030、JST‑29、AT5810。梳棉工序的工艺以低速轻打击,大隔距,快转移,小张力,防缠绕,适当加大回潮为原则。以确保达到锦纶纤维与棉梳理充分、少损伤、顺利转移的目的。梳棉工艺调整效果对照见表2。
表2梳棉工艺调整效果对照


(注:原工艺系参照纯涤线的工艺)
3.并条工序。并条采用三道混条,并合数8根,末并定量为18.0g/5m,由于锦纶纤维的伸长达58.1%,罗拉隔距应比一般涤棉混纺要大一些,定为12×18mm。头并后牵伸1.85,二并后牵伸1.50,三并后牵伸1.35采用此工艺的条子质量三并为12.5%。
4.粗纱工序。粗纱机机型是A454E,总牵伸为7倍。由于锦纶的比重为1.14g.cm‑3,捻系数选择应比洗涤的小,最后设定74比较恰当。罗拉隔距前区为26*35mm,前罗拉速度为200r/min。测试粗纱萨氏条干为20.8%,条干CV%为5.02%。再者,由于锦纶的比重小,在选配卷绕成形牙时,应适当考虑,恰当的张力对粗纱质量的生产效率提高有利。
5.细纱工序。因锦纶的伸长大,罗拉隔距适当放大,19×35mm,后牵伸为1.35,成纱捻系数设计为345。钢丝圈偏重掌握,钢丝圈更换周期合理确定以减少毛羽和棉结纱。
6.络筒工序。由于锦纶短纤与棉混纺静电严重、弹性大、易伸长,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原纱的弹性,络筒工序要采用“小张力,速度适中”的工艺原则。使用金属槽筒防止静电产生,络筒速度570r/min。
生产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纱时,要注意保持合适的温度及静电的控制。清梳工序分梳元件的速度要适当降低,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并条工序采用顺牵伸,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粗纱捻度偏大选择,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锦纶纤维整齐度好,无杂质,纤维蓬松弹性好,具有柔软、高强、耐磨、透气的优点,适合用于加工部队训练服装,棉型锦纶短纤与棉进行混纺产品的开发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31635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0CN103031635A*CN103031635A*(21)申请号 201110307907.9(22)申请日 2011.09.30D02G 3/04(2006.01)(71)申请人大丰万达纺织有限公司地址 224128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万盈镇北环路1号(72)发明人石万宇 席卫东 石松 江志斌王忠 骆新华(54) 发明名称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57) 摘要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涉及一种纺纱技术,将棉型锦纶短纤与棉进行混纺,利用不同纤维组合产生复合效应与功能互补,达到改善织物的吸湿。

2、性及穿着的舒适性,在保证织物耐磨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该工艺纺出的混纺纱具有很好的性能指标,良好的耐磨性、吸湿性及舒适性,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同时满足使用要求,适合用于加工部队训练服装。(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1/1页21.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包括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其特征是:首先对锦纶短纤进行抗静电的预处理,再将预处理的锦纶短纤与已经过清棉的棉卷,按一定比例进行人工棉堆混棉,在清棉工序中制成棉卷,在梳棉工序中各自做成生。

3、条,然后对生条进行并条,进行三道并条后,制成熟条,熟条再经过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成成品混纺纱以待使用。具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对锦纶短纤进行抗静电的预处理,方法是保留锦纶包子上的包装带其中间和底部各一根,选用SN抗静电剂,用量为0.30.5,把3的水和0.5的抗静电剂,从包子上部均匀地倒入,存放24小时后,使水和静电剂能均匀地渗入到包子底部,回潮率控制在15为好,可用于抓棉机装箱。(2)清棉:经预处理后的锦纶短纤与已经过清棉的棉卷,按一定比例进行人工棉堆混棉,将混合好的原料直接装箱,依次在抓棉机、混开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成卷机上开松、混合、成卷,棉卷定量为380g/m。

4、,长度为30.4m,不匀率为1.2。(3)梳棉:将清棉后的原料在梳棉机上梳棉。(4)并条: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在并条机进行头道并条、二道并条、三道并条,并合数8根,末并定量为18.0g/5m,头并后牵伸1.85,二并后牵伸1.50,三并后牵伸1.35,采用此工艺的条子质量三并为12.5。(5)粗纱: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在粗纱机进行粗纱工序,粗纱机机型是A454E,总牵伸为7倍。(6)细纱: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在细纱机进行细纱工序,因锦纶的伸长大,罗拉隔距适当放大,19*35mm,后牵伸为1.35,成纱捻系数设计为345。(7)最后对经过上述工序的细纱在络筒机上进行络筒工序后完成锦纶短纤与棉混纺。

5、的纺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棉型锦纶短纤选用国产的单6棉型锦纶短纤,其细度为1.67dtex,长度为3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已经过清棉的棉卷采用高配棉的棉卷,其平均等级为2.41,主体长度为29.2mm,品质长度33.66mm,特数1.73dtex,成熟度系数1.59,短绒(16mm以下)12.20,均匀度1170,回潮率8.8,含杂1.0。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31635 A1/4页3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技术,特别是一种棉。

6、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背景技术000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目前工业发展的主流,我国工业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锦纶,学名聚酰氨纤维,国际上称“尼龙”。锦纶纤维具有强度高、耐冲击性好、体积质量较轻、染色性能较好的特点。尤其是它具有超强的弹力及弹性回复性,在36的拉伸负荷下,其回复率大于98。同时其耐磨性能优越,干态下的耐磨性能优于涤纶4.5倍,湿态下优于涤纶2倍,很适于制作弹性好、耐磨性强的部队训练服装面料。但锦纶纤维的通风透气性差,易产生静电,耐热耐光性都不够好,熨烫温度应控制在140以下,在穿着使用过程中须注意洗涤。

7、、保养的条件,以免损伤织物。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纺织品。它具有吸湿性强、缩水率大,耐碱不耐酸,耐光性、耐热性一般的特征,尤其是微生物对棉织物有破坏作用,表现在不耐霉菌。同时由于棉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的蜡状物质和含氮物与果胶质,因此纯棉织物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无负作用,久穿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能良好。但是由于耕地的减少,使种植棉花的土地也在不断地减少,同时棉花的生长季节性、地域性等条件的制约,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如果将锦纶纤维与一定比例的棉纤维混纺,利用不同纤维组合产生的复合效应与功能互补,来改善织物的性能,使其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又。

8、提高产品质量,也满足生产需求。而在实际纺纱过程中,由于锦纶纤维的质量比电阻大、弹性大、蓬松等特性,在生产中极易产生静电黏缠现象,给生产加工混纺纱带来一定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研单位和纺纱厂的科研人员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该工艺纺出的混纺纱具有很好的性能指标,良好的耐磨性、吸湿性及舒适性,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同时满足使用要求,适合用于加工部队训练服装。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清棉、梳棉、并。

9、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首先对锦纶短纤进行抗静电的预处理,再将预处理的锦纶短纤与已经过清棉的棉卷,按一定比例进行人工棉堆混棉,在清棉工序中制成棉卷,在梳棉工序中各自做成生条,然后对生条进行并条,进行三道并条后,制成熟条,熟条再经过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成成品混纺纱以待使用。具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5 (1)原料预处理:对锦纶短纤进行抗静电的预处理,方法是保留锦纶包子上的包装带其中间和底部各一根,选用SN抗静电剂,用量为0.30.5,把3的水和0.5的抗静电剂,从包子上部均匀地倒入,存放24小时后,使水和静电剂能均匀地渗入到包子底说 明 书CN 103031635 A2/4页4部,回。

10、潮率控制在15为好,可用于抓棉机装箱。0006 (2)清棉:经预处理后的锦纶短纤与已经过清棉的棉卷,按一定比例进行人工棉堆混棉,将混合好的原料直接装箱,依次在抓棉机、混开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成卷机上开松、混合、成卷,棉卷定量为380g/m,长度为30.4m,不匀率为1.2。0007 (3)梳棉:将清棉后的原料在梳棉机上梳棉。0008 (4)并条: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在并条机进行头道并条、二道并条、三道并条,并合数8根,末并定量为18.0g/5m,头并后牵伸1.85,二并后牵伸1.50,三并后牵伸1.35,采用此工艺的条子质量三并为12.5。0009 (5)粗纱: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在粗纱机进。

11、行粗纱工序,粗纱机机型是A454E,总牵伸为7倍。0010 (6)细纱:将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在细纱机进行细纱工序,因锦纶的伸长大,罗拉隔距适当放大,19*35mm,后牵伸为1.35,成纱捻系数设计为345。0011 (7)最后对经过上述工序的细纱在络筒机上进行络筒工序后完成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的纺纱。0012 所述的棉型锦纶短纤选用国产的单6棉型锦纶短纤,其细度为1.67dtex,长度为38mm。0013 所述的已经过清棉的棉卷采用高配棉的棉卷,其平均等级为2.41,主体长度为29.2mm,品质长度33.66mm,特数1.73dtex,成熟度系数1.59,短绒(16mm以下)12.20,均匀度11。

12、70,回潮率8.8,含杂1.0。001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原理是:将棉型锦纶短纤与棉进行混纺,利用不同纤维组合产生复合效应与功能互补,达到改善织物的吸湿性及穿着的舒适性,在保证织物耐磨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由于锦纶纤维抱合力差,弹性好,质量比电阻大,纺纱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黏缠现象,梳棉成条困难,对成纱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需对锦纶纤维进行抗静电的预处理,选用SN抗静电剂,用量为0.30.5,把3的水和0.5的抗静电剂,从包子上部均匀地倒入,存放24小时后,使水和静电剂能均匀地渗入到包子底部,回潮率控制在15为好。棉型锦纶短纤与棉进行混纺,由于静电的原因,对温湿度要求较高。。

13、在纺纱过程中,使锦纶纤维有较高的回潮率,要保证纤维处于逐步放湿的状态,提高可纺性能。根据车间的情况,恰当制订各道的温湿度标准,并定期对各道的半制品进行回潮率分析,确保做到逐步放湿。如存量较多,应将棉卷或塑料布盖好,防止水分的挥发最好做到先做先用。同时皮辊选择注意控制。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棉型锦纶短纤与棉进行混纺,利用不同纤维组合产生复合效应与功能互补,达到改善织物的吸湿性及穿着的舒适性,在保证织物耐磨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该工艺纺出的混纺纱具有很好的性能指标,良好的耐磨性、吸湿性及舒适性,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同时满足使用要求,适合用于加工部队训练服装。具。

14、体实施方式0016 棉型锦纶短纤选用国产的单6棉型锦纶短纤,其细度为1.67dtex,长度为38mm。0017 已经过清棉的棉卷采用高配棉的棉卷,其平均等级为2.41,主体长度为29.2mm,说 明 书CN 103031635 A3/4页5品质长度33.66mm,特数1.73dtex,成熟度系数1.59,短绒(16mm以下)12.20,均匀度1170,回潮率8.8,含杂1.0。0018 一种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纺纱工艺,工艺流程如下:0019 预处理的锦纶短纤+已经过清棉的棉卷人工棉堆混合清棉A002DA035A036CA092A076C梳棉(A186或FA231A)并条(FA305C)(三道。

15、)粗纱(A454E)细纱(A507A)络筒(洛利安)0020 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0021 1.清棉工序。锦纶纤维整齐度好,无杂质,纤维蓬松弹性好,抱合力差,质量比电阻大。生产中采用短流程,以及多送少打,少落少翻滚的工艺原则。抓棉机要提高运转率,使运转效率达90以上。由于该工序打手多,为减少纤维损伤,各部件打手速度均降低12左右,为防止卷子层次不清,通过夹入纯棉粗纱头来防粘卷。为了进一步提高开松度,使得混合更加细腻,在上述清棉流程中要适当增加开松,通过提高各单及的运转率和调整打手速度。主要工艺参数:抓棉机打手速度720r/min,开棉机打手速度450r/min,综合打手速度900r/。

16、min。0022 2.梳棉工序。因锦纶纤维的特性,在梳棉工序生产中极易出现缠绕锡林,棉网吸附在上下轧辊表面难以成条的问题。在原纺的机台上进行,针布型号AC2815、AD4030、JST-29、AT5810。梳棉工序的工艺以低速轻打击,大隔距,快转移,小张力,防缠绕,适当加大回潮为原则。以确保达到锦纶纤维与棉梳理充分、少损伤、顺利转移的目的。梳棉工艺调整效果对照见表2。0023 表2梳棉工艺调整效果对照0024 0025 0026 (注:原工艺系参照纯涤线的工艺)0027 3.并条工序。并条采用三道混条,并合数8根,末并定量为18.0g/5m,由于锦纶纤维的伸长达58.1,罗拉隔距应比一般涤棉混。

17、纺要大一些,定为1218mm。头并后牵伸1.85,二并后牵伸1.50,三并后牵伸1.35采用此工艺的条子质量三并为12.5。0028 4.粗纱工序。粗纱机机型是A454E,总牵伸为7倍。由于锦纶的比重为1.14g.cm-3,捻系数选择应比洗涤的小,最后设定74比较恰当。罗拉隔距前区为26*35mm,前罗拉速度为200r/min。测试粗纱萨氏条干为20.8,条干CV为5.02。再者,由于锦纶的比重小,在选配卷绕成形牙时,应适当考虑,恰当的张力对粗纱质量的生产效率提高有利。说 明 书CN 103031635 A4/4页60029 5.细纱工序。因锦纶的伸长大,罗拉隔距适当放大,1935mm,后牵伸。

18、为1.35,成纱捻系数设计为345。钢丝圈偏重掌握,钢丝圈更换周期合理确定以减少毛羽和棉结纱。0030 6.络筒工序。由于锦纶短纤与棉混纺静电严重、弹性大、易伸长,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原纱的弹性,络筒工序要采用“小张力,速度适中”的工艺原则。使用金属槽筒防止静电产生,络筒速度570r/min。0031 生产棉型锦纶短纤与棉混纺纱时,要注意保持合适的温度及静电的控制。清梳工序分梳元件的速度要适当降低,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并条工序采用顺牵伸,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粗纱捻度偏大选择,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锦纶纤维整齐度好,无杂质,纤维蓬松弹性好,具有柔软、高强、耐磨、透气的优点,适合用于加工部队训练服装,棉型锦纶短纤与棉进行混纺产品的开发具有良好市场前景。说 明 书CN 103031635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纱线;纱线或绳索的机械整理;整经或络经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