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628337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9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223378.5

申请日:

2010.06.11

公开号:

CN201695791U

公开日:

2011.01.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5B 47/06申请日:20100611授权公告日:20110105终止日期:20130611|||授权

IPC分类号:

E05B47/06

主分类号:

E05B47/06

申请人:

谭泳麟; 冯瑞源

发明人:

谭泳麟; 冯瑞源

地址:

529020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灏景园曙光二街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李柏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包括锁座以及拉钩,所述拉钩的中部铰接于锁座上,所述拉钩和锁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拉钩的圆弧部设置有一缺口,所述锁座上穿接有一转轴,转轴的中心线设于缺口边缘的运动弧线以内,转轴上与拉钩交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切面处于转轴的中心线以下,转轴与锁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等控制转轴的动作实现对上锁开锁动作的控制,其结构可以实现电子驱动的效果,并不需要进行手动操作过程,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包括锁座(1)以及拉钩(2),所述拉钩(2)的中部铰接于锁座(1)上,所述拉钩(2)和锁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2)的圆弧部(21)设置有一缺口(4),所述锁座(1)上穿接有一转轴(5),转轴(5)的中心线(51)位于缺口(4)边缘的运动弧线以内,转轴(5)上与拉钩(2)交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口(6),所述卡口(6)的切面(61)处于转轴(5)的中心线(51)以下,转轴(5)与锁座(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2)上设置有限位块(22),所述锁座(1)上设置有与限位块(22)相配合的限位卡座(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的中部穿接于一圆轴(8)上,圆轴(8)的两端与锁座(1)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的中部穿接于圆轴(8)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为弹簧,所述弹簧包括分别套接于挂钩(2)两边的圆轴上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以及连接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并压接于拉钩(2)上的第三部分(33),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的两侧分别与挂钩(2)和锁座(1)接触,弹簧的活动端分别从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引出并固定抵接在锁座(1)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为弹簧,弹簧套接于转轴(5)位于锁座(1)外面的一端上,转轴(5)的末端设置有开槽(52),弹簧的一活动端(71)固定抵接于开槽(52)上,另一活动端(72)固定抵接于锁座(1)上。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体结构,特别是一种利用电子信号进行驱动的锁体结构,适合应用于摩托车座垫锁、汽车尾箱锁等方面。
背景技术
传统的摩托车座垫锁、汽车尾箱锁等都是利用机械的方式实现的,如中国专利2006200673411所公开的一种摩托车座垫锁,其包括座垫锁头、锁座,锁座上设置有拉钩,当需要开锁时,需要利用钥匙进行转动锁芯,通过拉索和拨柱使得拉钩转动,实现开锁。这种机械式锁以及类似的结构实现方便,使用最为广泛。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希望出现一种可以免去手动钥匙操作的锁,以便在使用时可以快速方便地进行操作,但一直以来人们都没有找到如此一种适合使用的锁体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由电子信号进行驱动的锁体结构,可以广泛应用于摩托车座垫锁、汽车尾箱锁以及其他的类似锁体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包括锁座以及拉钩,所述拉钩的中部铰接于锁座上,所述拉钩和锁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拉钩的圆弧部设置有一缺口,所述锁座上穿接有一受电机驱动的转轴,转轴的中心线位于缺口边缘的运动弧线以内,转轴上与拉钩交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切面处于转轴的中心线以下,转轴与锁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拉钩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锁座上设置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卡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挂钩的中部穿接于一圆轴上,圆轴的两端与锁座连接。进一步,所述挂钩的中部穿接于圆轴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包括分别套接于挂钩两边圆轴部分上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压接于拉钩上的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两侧分别与挂钩和锁座接触,弹簧的活动端分别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引出并固定抵接在锁座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弹簧,弹簧套接于转轴位于锁座外面的一端上,转轴的末端设置有开槽,弹簧的一活动端固定抵接于开槽上,另一活动端固定抵接于锁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拉钩可以在锁座中活动转动,拉钩的动作和位置与锁的上锁开锁动作是密切相关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拉钩的动作和位置受转轴和第一弹性元件的控制,其中的转轴利用电机进行驱动时,通过控制电机的动作便可以控制转轴的动作,使得拉钩卡合于转轴的卡口上不动令到锁保持上锁状态,或者使得拉钩从卡口处脱出令到锁体结构开锁,这种简单巧妙的结构可以实现电子驱动的效果,并不需要进行手动操作过程,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处于开锁状态的拉钩和转轴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为处于上锁状态的拉钩和转轴相对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包括锁座1以及拉钩2,所述拉钩2的中部铰接于锁座1上,所述拉钩2和锁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3,其中锁座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需要进行改变,如图1和图2所示,拉钩2为用于实施上锁和开锁动作的关键部件,其包括圆弧部21以及锁勾部23,锁勾部23与外面的上锁端配合工作,当拉钩2转动到某一位置时,锁勾部23的开口向上,上锁端从开口脱出,锁打开,当需要上锁时,上锁端受力压向开口位置上,使得锁勾部23带动拉钩2克服第一弹性元件3的反向作用力而复位,当拉钩2在锁勾部23的带动下回复到某一位置时,拉钩2位置锁定,锁恢复上锁状态。
为了能够通过电子驱动的方式实现上述的上锁和开锁过程,拉钩2的圆弧部21设置有一缺口4,锁座1上穿接有一受电机驱动的转轴5,转轴5的中心线51位于缺口4边缘的运动弧线以内,转轴5上与拉钩2交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口6,所述卡口6的切面61处于转轴5的中心线51以下,转轴5与锁座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7。在实际应用时,该转轴5的驱动方式优选采用驱动电机,并且进一步优选为直流电机,转轴5的一端可以直接作为电机的转杆伸入到电机内,当电机通电时,转轴5直接转动,这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转轴5上的卡口6和拉钩圆弧部21上的缺口4配合工作,当需要锁定拉钩2的位置时,拉钩2的缺口4压合在卡口6,由于转轴5的中心线51位于缺口4边缘的运动弧线以内,因此缺口4压合在卡口6上时缺口4的边缘位置越过切面61的中轴线,转轴5不会在缺口4的压合作用力下自转,具有良好的自锁效果;当需要开锁时,电机驱动转轴5旋转,缺口4的限制作用解除,卡口6的切面61处于转轴5的中心线51以下可以确保缺口4具有足够的位置可以从卡口6移出。
此外,为了限制开锁时拉钩2的位置,拉钩2上设置有限位块22,锁座1上设置有与限位块22相配合的限位卡座11,当缺口4的限制解除时,拉钩2在第一弹性元件3的作用力下转动,当其上面的限位块22抵触到限位卡座11时,转动自动停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挂钩2的中部穿接于一圆轴8上,圆轴8的两端与锁座1连接,这种安装方式可以确保挂钩2的转动更加简单方便。跟进一步优选的是,挂钩2的中部穿接于圆轴8的中间位置,第一弹性元件3为弹簧,弹簧包括分别套接于挂钩2两边的圆轴上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以及连接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并压接于拉钩2上的第三部分33,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的两侧分别与挂钩2和锁座1接触,弹簧的活动端分别从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引出并固定抵接在锁座1上,活动端抵接于锁座1上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这种设置方式的好处是使得挂钩2的位置受到两边弹簧的限制,其位置基本固定于圆轴的中心位置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弹性元件7为弹簧,弹簧套接于转轴5位于锁座1外面的一端上,转轴5的末端设置有开槽52,弹簧的一活动端71固定抵接于开槽52上,另一活动端72固定抵接于锁座1上,其中活动端72抵接于锁座1上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当本实用新型作为摩托车的座垫锁时,下面参照图4和图5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图6为上锁时的拉钩2和转轴5相对位置示意图,缺口4压合于转轴5的卡口6上,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转轴5的中心线位于缺口4边缘的运动弧线以内,因此缺口4的边缘越过卡口切面6的中轴线,缺口4与卡口6完全卡合,拉钩2锁定,锁不能打开,座垫下的储物室处于密闭状态;当需要打开时,转轴5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转动,转轴5上的卡口6转向内侧位置,当卡口6转到某一位置时,缺口4上的限制作用解除,拉钩2在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力下旋转,拉钩2转动到一定位置后锁打开,完全打开后的拉钩2和转轴5的相对位置参照图6所示,此时用户可以打开座垫下面的储物室使用;当需要关闭锁时,座垫在人们的作用力下闭合,座垫在闭合过程中其上方的上锁结构会带动拉钩2向开锁的相反方向旋转,由于转轴5在电机驱动下只会在一瞬间转动,转动后缺口4偏离转轴位置,此时卡口6会在第二弹性元件的作用力下压在拉钩2的圆弧部21上,缺口4随拉钩2往回运动到转轴5位置时,转轴5自动转动恢复到图6中的位置,座垫锁恢复到上锁状态,如此循环。从以上描述及对其结构分析可知,转轴5的转动角度小于90°,大约为75°左右,在利用直流电机驱动时,电机并不需要换刷,便于控制并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摩托车座垫锁、汽车尾箱锁等方面,上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695791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1.05CN201695791U*CN201695791U*(21)申请号 201020223378.5(22)申请日 2010.06.11E05B 47/06(2006.01)(73)专利权人谭泳麟地址 529020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灏景园曙光二街3号专利权人冯瑞源(72)发明人谭泳麟 冯瑞源(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代理人李柏林(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包括锁座以及拉钩,所述拉钩的中部铰接于锁座上,所述拉。

2、钩和锁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拉钩的圆弧部设置有一缺口,所述锁座上穿接有一转轴,转轴的中心线设于缺口边缘的运动弧线以内,转轴上与拉钩交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切面处于转轴的中心线以下,转轴与锁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等控制转轴的动作实现对上锁开锁动作的控制,其结构可以实现电子驱动的效果,并不需要进行手动操作过程,使用方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CN 201695791 U 1/1页21.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包括锁座(1)以及拉钩(2),所述拉钩(2)的中部铰。

3、接于锁座(1)上,所述拉钩(2)和锁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2)的圆弧部(21)设置有一缺口(4),所述锁座(1)上穿接有一转轴(5),转轴(5)的中心线(51)位于缺口(4)边缘的运动弧线以内,转轴(5)上与拉钩(2)交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口(6),所述卡口(6)的切面(61)处于转轴(5)的中心线(51)以下,转轴(5)与锁座(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2)上设置有限位块(22),所述锁座(1)上设置有与限位块(22)相配合的限位卡座(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号驱动。

4、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的中部穿接于一圆轴(8)上,圆轴(8)的两端与锁座(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的中部穿接于圆轴(8)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为弹簧,所述弹簧包括分别套接于挂钩(2)两边的圆轴上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以及连接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并压接于拉钩(2)上的第三部分(33),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的两侧分别与挂钩(2)和锁座(1)接触,弹簧的活动端分别从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引出并固定抵接在锁座(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其特征在于:。

5、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为弹簧,弹簧套接于转轴(5)位于锁座(1)外面的一端上,转轴(5)的末端设置有开槽(52),弹簧的一活动端(71)固定抵接于开槽(52)上,另一活动端(72)固定抵接于锁座(1)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695791 U 1/3页3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体结构,特别是一种利用电子信号进行驱动的锁体结构,适合应用于摩托车座垫锁、汽车尾箱锁等方面。背景技术0002 传统的摩托车座垫锁、汽车尾箱锁等都是利用机械的方式实现的,如中国专利2006200673411所公开的一种摩托车座垫锁,其包括座垫锁头、锁座,锁座上设置有拉钩,当需要开锁时。

6、,需要利用钥匙进行转动锁芯,通过拉索和拨柱使得拉钩转动,实现开锁。这种机械式锁以及类似的结构实现方便,使用最为广泛。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希望出现一种可以免去手动钥匙操作的锁,以便在使用时可以快速方便地进行操作,但一直以来人们都没有找到如此一种适合使用的锁体结构。发明内容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由电子信号进行驱动的锁体结构,可以广泛应用于摩托车座垫锁、汽车尾箱锁以及其他的类似锁体结构上。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 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包括锁座以及拉钩,所述拉钩的中部铰接于锁座上,所述拉钩和锁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

7、元件,所述拉钩的圆弧部设置有一缺口,所述锁座上穿接有一受电机驱动的转轴,转轴的中心线位于缺口边缘的运动弧线以内,转轴上与拉钩交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切面处于转轴的中心线以下,转轴与锁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0006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拉钩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锁座上设置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卡座。0007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挂钩的中部穿接于一圆轴上,圆轴的两端与锁座连接。进一步,所述挂钩的中部穿接于圆轴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包括分别套接于挂钩两边圆轴部分上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压接于拉钩上的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两侧。

8、分别与挂钩和锁座接触,弹簧的活动端分别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引出并固定抵接在锁座上。0008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弹簧,弹簧套接于转轴位于锁座外面的一端上,转轴的末端设置有开槽,弹簧的一活动端固定抵接于开槽上,另一活动端固定抵接于锁座上。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拉钩可以在锁座中活动转动,拉钩的动作和位置与锁的上锁开锁动作是密切相关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拉钩的动作和位置受转轴和第一弹性元件的控制,其中的转轴利用电机进行驱动时,通过控制电机的动作便可以控制转轴的动作,使得拉钩卡合于转轴的卡口上不动令到锁保持上锁状态,或者使得拉钩从卡口处脱出令到锁体结构开锁,这种。

9、简单巧妙的结构可以实现电子驱动的效果,并不需要说 明 书CN 201695791 U 2/3页4进行手动操作过程,使用方便。附图说明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3 图3为图1中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0014 图4为处于开锁状态的拉钩和转轴相对位置示意图;0015 图5为处于上锁状态的拉钩和转轴相对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信号驱动锁,包括锁座1以及拉钩2,所述拉钩2的中部铰接于锁座1上,所述拉钩2和锁座1之间。

10、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3,其中锁座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需要进行改变,如图1和图2所示,拉钩2为用于实施上锁和开锁动作的关键部件,其包括圆弧部21以及锁勾部23,锁勾部23与外面的上锁端配合工作,当拉钩2转动到某一位置时,锁勾部23的开口向上,上锁端从开口脱出,锁打开,当需要上锁时,上锁端受力压向开口位置上,使得锁勾部23带动拉钩2克服第一弹性元件3的反向作用力而复位,当拉钩2在锁勾部23的带动下回复到某一位置时,拉钩2位置锁定,锁恢复上锁状态。0017 为了能够通过电子驱动的方式实现上述的上锁和开锁过程,拉钩2的圆弧部21设置有一缺口4,锁座1上穿接有一受电机驱动的转轴5,转轴5的中心线51。

11、位于缺口4边缘的运动弧线以内,转轴5上与拉钩2交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口6,所述卡口6的切面61处于转轴5的中心线51以下,转轴5与锁座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7。在实际应用时,该转轴5的驱动方式优选采用驱动电机,并且进一步优选为直流电机,转轴5的一端可以直接作为电机的转杆伸入到电机内,当电机通电时,转轴5直接转动,这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转轴5上的卡口6和拉钩圆弧部21上的缺口4配合工作,当需要锁定拉钩2的位置时,拉钩2的缺口4压合在卡口6,由于转轴5的中心线51位于缺口4边缘的运动弧线以内,因此缺口4压合在卡口6上时缺口4的边缘位置越过切面61的中轴线,转轴5不会在。

12、缺口4的压合作用力下自转,具有良好的自锁效果;当需要开锁时,电机驱动转轴5旋转,缺口4的限制作用解除,卡口6的切面61处于转轴5的中心线51以下可以确保缺口4具有足够的位置可以从卡口6移出。0018 此外,为了限制开锁时拉钩2的位置,拉钩2上设置有限位块22,锁座1上设置有与限位块22相配合的限位卡座11,当缺口4的限制解除时,拉钩2在第一弹性元件3的作用力下转动,当其上面的限位块22抵触到限位卡座11时,转动自动停止。0019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挂钩2的中部穿接于一圆轴8上,圆轴8的两端与锁座1连接,这种安装方式可以确保挂钩2的转动更加简单方便。跟进一步优选的是,挂钩2的中部穿接于圆轴。

13、8的中间位置,第一弹性元件3为弹簧,弹簧包括分别套接于挂钩2两边的圆轴上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以及连接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并压接于拉钩2上的第三部分33,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的两侧分别与挂钩2和锁座1接触,弹簧的说 明 书CN 201695791 U 3/3页5活动端分别从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引出并固定抵接在锁座1上,活动端抵接于锁座1上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这种设置方式的好处是使得挂钩2的位置受到两边弹簧的限制,其位置基本固定于圆轴的中心位置上。0020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弹性元件7为弹簧,弹簧套接于转轴5位于锁座1外面的一端上,转轴5的末端设置有开槽52。

14、,弹簧的一活动端71固定抵接于开槽52上,另一活动端72固定抵接于锁座1上,其中活动端72抵接于锁座1上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0021 当本实用新型作为摩托车的座垫锁时,下面参照图4和图5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图6为上锁时的拉钩2和转轴5相对位置示意图,缺口4压合于转轴5的卡口6上,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转轴5的中心线位于缺口4边缘的运动弧线以内,因此缺口4的边缘越过卡口切面6的中轴线,缺口4与卡口6完全卡合,拉钩2锁定,锁不能打开,座垫下的储物室处于密闭状态;当需要打开时,转轴5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转动,转轴5上的卡口6转向内侧位置,当卡口6转到某一位置时,缺口4上的限制作用解除。

15、,拉钩2在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力下旋转,拉钩2转动到一定位置后锁打开,完全打开后的拉钩2和转轴5的相对位置参照图6所示,此时用户可以打开座垫下面的储物室使用;当需要关闭锁时,座垫在人们的作用力下闭合,座垫在闭合过程中其上方的上锁结构会带动拉钩2向开锁的相反方向旋转,由于转轴5在电机驱动下只会在一瞬间转动,转动后缺口4偏离转轴位置,此时卡口6会在第二弹性元件的作用力下压在拉钩2的圆弧部21上,缺口4随拉钩2往回运动到转轴5位置时,转轴5自动转动恢复到图6中的位置,座垫锁恢复到上锁状态,如此循环。从以上描述及对其结构分析可知,转轴5的转动角度小于90,大约为75左右,在利用直流电机驱动时,电机并不需要换刷,便于控制并易于实现。0022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摩托车座垫锁、汽车尾箱锁等方面,上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1695791 U 1/3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695791 U 2/3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695791 U 3/3页8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