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628208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195699.6

申请日:

2009.09.04

公开号:

CN201679092U

公开日:

2010.12.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343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陈银华变更后权利人:陈银华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2300 浙江省上虞市曹娥街道东山花苑4-501变更后权利人:312300 浙江省上虞市曹娥街道东山花苑4-501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蒋伟明登记生效日:20110823|||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B 1/343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陈银华 蒋伟明变更后:陈银华|||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343; E04B1/344

主分类号:

E04B1/343

申请人:

陈银华; 蒋伟明

发明人:

陈银华; 蒋伟明

地址:

312300 浙江省上虞市曹娥街道东山花苑4-5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代理人:

程晓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前墙和右前墙、左后墙和右后墙、左墙、右墙、左屋顶、右屋顶和屋框架(上屋框架、下屋框架等),左屋顶的右缘与上屋框架转动连接,左墙的上缘与左屋顶的左缘转动连接,右屋顶的左缘与上屋框架转动连接,右墙的上缘与右屋顶的右缘转动连接,左底板的右缘与下屋框架转动连接,左前墙的下缘与左底板的前缘转动连接,左后墙的下缘与左底板的后缘转动连接,右底板的左缘与下屋框架转动连接,右前墙的下缘与右底板的前缘转动连接,右后墙的下缘与右底板的后缘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有构件转动连接,各构件间折叠较紧密,折叠后相对体积较小和利于运输,组装后房屋较牢固。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包括底板、前墙、后墙、左墙、右墙、左屋顶和右屋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屋框架,所述屋框架包括上屋框架、下屋框架、前屋框架和后屋框架,所述底板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所述前墙包括左前墙和右前墙,所述后墙包括左后墙和右后墙,所述左屋顶的右缘与所述上屋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左墙的上缘与所述左屋顶的左缘转动连接,所述右屋顶的左缘与所述上屋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右墙的上缘与所述右屋顶的右缘转动连接,所述左底板的右缘与所述下屋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左前墙的下缘与所述左底板的前缘转动连接,所述左后墙的下缘与所述左底板的后缘转动连接,所述右底板的左缘与所述下屋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右前墙的下缘与所述右底板的前缘转动连接,所述右后墙的下缘与所述右底板的后缘转动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屋框架上设置有电设备、电线。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为铰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动房屋,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
背景技术
活动房屋又称组合屋,以其运输方便,组装、拆卸简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抗灾、工程施工和野外作业。折叠式活动房屋的组装、拆卸更便捷,如公开号为CN101245612,名称为折叠式活动房屋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就公开了包括底板、前墙、后墙、左墙、右墙、左屋顶和右屋顶等构件组成的折叠式活动房屋,该折叠式活动房屋将底板分为可折叠的左底板、中底板和右底板,前墙和后墙也分为可折叠三部分,将左底板与左墙转动连接,左墙又与左屋顶转动连接,右底板与右墙转动连接,右墙又与右屋顶转动连接,其前墙和后墙与底板、屋顶、左墙和右墙要通过扣接或钉接安装才连接,即是底板、左墙、右墙、左屋顶和右屋顶为一组转动连接构件,前墙和后墙为两独立的折叠构件,因此该折叠式活动房屋只是部分构件相互转动连接;未设整体固定的屋框架,组装后房屋牢固度较少;由于折叠后左底板和右底板与中底板为直角,折叠后各构件之间的间隙较大,也就是该折叠式活动房屋折叠后相对体积较大;由于折叠后各构件之间间隙较大,运输过程中易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所有构件全部转动连接,各构件之间折叠较紧密,折叠后相对体积较小和利于运输,组装后房屋较牢固的折叠式活动房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包括底板、前墙、后墙、左墙、右墙、左屋顶、右屋顶和屋框架,所述屋框架由上屋框架、下屋框架、前屋框架和后屋框架围成的方框,所述底板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两部分,所述前墙包括左前墙和右前墙两部分,所述后墙包括左后墙和右后墙两部分,所述左屋顶的右缘与所述上屋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左墙的上缘与所述左屋顶的左缘转动连接,所述右屋顶的左缘与所述上屋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右墙的上缘与所述右屋顶的右缘转动连接,所述左底板的右缘与所述下屋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左前墙的下缘与所述左底板的前缘转动连接,所述左后墙的下缘与所述左底板的后缘转动连接,所述右底板的左缘与所述下屋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右前墙的下缘与所述右底板的前缘转动连接,所述右后墙的下缘与所述右底板的后缘转动连接。
所述屋框架上设置有电设备、电线。
所述转动连接为铰接,也可以为其它转动连接方式,如插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包括底板、前墙、后墙、左墙、右墙、左屋顶、右屋顶和屋框架,屋框架由上屋框架、下屋框架、前屋框架和后屋框架,底板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前墙包括左前墙和右前墙,后墙包括左后墙和右后墙,左屋顶的右缘与上屋框架转动连接,左墙的上缘与左屋顶的左缘转动连接,右屋顶的左缘与上屋框架转动连接,右墙的上缘与右屋顶的右缘转动连接,左底板的右缘与下屋框架转动连接,左前墙的下缘与左底板的前缘转动连接,左后墙的下缘与左底板的后缘转动连接,右底板的左缘与下屋框架转动连接,右前墙的下缘与右底板的前缘转动连接,右后墙的下缘与右底板的后缘转动连接;这样所有折叠式活动房屋的构件通过转动连接关系相互连接在一起,且折叠后,各构件之间折叠紧密,空隙极少,底板、前墙、后墙、左墙、右墙、左屋顶和右屋顶都折叠在屋框架内,这样折叠后相对体积较小,便于集装箱车运输,使运费降低,运输过程中抗振能力强,降低了运输过程中构件损坏现象,由于有屋框架的固定和支撑作用,该折叠式活动房屋在组装后,房屋较牢固,抗风抗震能力较强。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所有构件全部转动连接,各构件之间折叠较紧密,折叠后相对体积较小和利于运输,组装后房屋较牢固的折叠式活动房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步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步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步组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步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包括屋框架1、左底板2、右底板3、左屋顶4、右屋顶5、左墙6、右墙7、前墙8和后墙9,屋框架1由上屋框架11、下屋框架12、前屋框架13和后屋框架14相互固定围成,前墙8由左前墙81和右前墙82两部分组成,后墙9由左后墙91和右后墙92两部分组成,左屋顶4的右缘与上屋框架11铰接,左墙6的上缘与左屋顶4的左缘铰接,右屋顶5的左缘与上屋框架11铰接,右墙7的上缘与右屋顶5的右缘铰接,左底板2的右缘与下屋框架12铰接,左前墙81的下缘与左底板2的前缘铰接,左后墙91的下缘与左底板2的后缘铰接,右底板3的左缘与下屋框架12铰接,右前墙82的下缘与右底板3的前缘铰接,右后墙92的下缘与右底板的后缘铰接。
组装例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的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第一步将左底板2以及与其铰接的左前墙81、左后墙91一起从下屋框架12往外翻转成水平,右底板3以及与其铰接的右前墙82、右后墙92一起从下屋框架12往外翻转成水平;第二步将左屋顶4连同左墙6从上屋框架11往外翻转成水平,右屋顶5连同右墙7从上屋框架11往外翻转成水平,同时将左墙6从左屋顶4向下翻转成与左屋顶4垂直,右墙7从右屋顶5向下翻转成与右屋顶5垂直;第三步将左前墙81从左底板2翻起成与左底板2垂直,右前墙82从右底板3翻起成与右底板3垂直,第四步将左后墙91从左底板2翻起成与左底板2垂直,右后墙92从右底板3翻起成与右底板3垂直,第五步将左前墙81分别与前屋框架13、左屋顶4、左墙6扣接或钉接固定,左后墙91分别与后屋框架14、左屋顶4、左墙6扣接或钉接固定,右前墙82分别与前屋框架13、右屋顶5、右墙7扣接或钉接固定,右后墙92分别与后屋框架14、右屋顶5、右墙7扣接或钉接固定,左墙6与左底板2扣接或钉接固定,右墙7与右底板3扣接或钉接固定,这样该折叠式活动房屋组装完毕。该折叠式活动房屋各构件环环相连,组装和折叠都较方便,折叠后,各构件间基本紧密贴接,折叠步骤刚好与组装步骤相反,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及普通消费者都能按次序折叠,在此不作叙述。

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屋,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前墙和右前墙、左后墙和右后墙、左墙、右墙、左屋顶、右屋顶和屋框架(上屋框架、下屋框架等),左屋顶的右缘与上屋框架转动连接,左墙的上缘与左屋顶的左缘转动连接,右屋顶的左缘与上屋框架转动连接,右墙的上缘与右屋顶的右缘转动连接,左底板的右缘与下屋框架转动连接,左前墙的下缘与左底板的前缘转动连接,左后墙的下缘与左底板的后缘转动连接,右底板的左缘与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