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柱廊式住宅、写字间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特别是一种可用作住宅或办公用的建筑物。
传统的住宅和写字间都是对同一水平面上的建筑空间进行分割,即平面化布局。这种平面化的布局,既显得呆板,又不利于提高住宅档次。住宅的主体化布局,如复式住宅、跃层住宅及叠层住宅虽然丰富了住宅的布局,但因造价高,面积浪费大而为中低收入者可望不可及,开发商在建造此类住宅则更是慎之又慎。目前,比较接近于中低收入者可接受水平的立体化布局的住宅,是中国专利申请95113208.3号提出的一种“环绕变维写字、住宅楼”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以一个建筑主体A配以多个错层辅体B来实现立体化布局,它的特点是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实现住宅立体化布局。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是它的使用面积的增加是大幅度牺牲房间的层高来实现的,它的主体A如果采用层高3.3米,则辅体B的房间层高最多只有2.1米,这样的层高是不符合国家《住宅设计规范》规定的层高不得低于2.4米的要求。如果辅体层高增加,势必造成主体层高增加而形成建筑面积的浪费。而且,既使辅层达到了2.4米层高,这样的住宅所产生地压抑感也使其提高的住宅档次大打折扣。第二是环绕住宅的主体A与辅体B各房间之间都是通过楼梯实现连接,从平面布局看,增加了结构工程量及施工难度,交通面积多,造价会相应增加。另外这种环绕住宅是对整个住宅楼的布局进行改进,只适合于新建住宅楼,对于现有的住宅楼来讲,这种方案是很难实施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户为单位,在一个封闭的单元内即可实现立体空间布局的住宅。它是通过将住宅内部分为标高不同的二个区,二个区不同标高的平面用短梯步连接,并设置柱、廊为缓冲通道,来达到室内立体布局效果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的特点是将住宅或写字间分为二个标高不同的区域,即高区和低区,高、低区不同标高的平面,通过短梯步、柱、廊连接。
上述的二阶柱廊式住宅、写字间中,所述的高区和低区是高差为60~70厘米的二个标高不同的区域。
前述的二阶柱廊式住宅、写字间中,所述的高、低区通过短梯步、柱、廊连接,是低区经客厅通过短梯步、柱、廊与高区连接。
前述的二阶柱廊式住宅、写字间中,所述的高区主要包括卧室、书房等行走活动较少的房间;低区主要包括客厅、厨房、餐厅、公用卫生间等行走活动较多的房间。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将现有的平面式住宅分为标高不同的二个区,即高区和低区,二区不同标高的平面用短梯步,柱、廊实现连接。既实现了住宅的立体化布局,又不增加投入。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满意的别墅式的居住环境。本发明还可以减少挖方、降低基础造价。本发明具有实用效果好,既可提高住房档次,又不增加成本的特点。可广泛用于住宅、写字间的建造和改造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构成的住宅楼的剖视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它将一户住宅分为二个标高不同的区域,即高区和低区,对于标准层高为2.8米住宅,高区、低区的高差为60~70厘米。高区主要包括卧室,还可包括书房等行走活动较少的房间;低区主要包括客厅、厨房、餐厅、公用卫生间等行走活动较多的房间。高、低区不同标高的平面的连接,是经低区的客厅通过短梯步、柱、廊与高区连接。图1中的廊是一种外廊,即长廊;高区各房间通过长廊来联通。也可将廓做成短廊,即将部分房间的隔墙外移,使一部分廊成为内廊,这样可以提高房间使用面积,但立体布局效果不如前者。
图2是采用本发明构造构成的住宅楼的剖视图,本发明的高区与低区的标高虽然不同,但二区的房间层高可以是相同的。本发明由于二区标高不同,因此高区占地部分可以减少基础挖方、降低基础造价;也可在该部分增加一层,作为商店或车库。
本发明的构造也完全可以作为写字间使用,将写字间分为高区、低区,低区主要包括大厅、接待室、公用卫生间等行走活动较多的房间;高区主要包括经理室、财务室等行走活动较少的房间。
本发明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是,不需增加太多投入,现有的平面式住宅或写字间就可以很容易地改造成本发明的构造,实现提高住宅或写字间档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