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框的安装方法 本发明涉及将门框安装在墙洞内的安装方法。
门框安装一般是在现场与湿法作业同时进行。在砌砖墙时,安装工人必须将门框小心地放在已事先在现场作好标记的位置,然后再抹灰,铺瓷砖。
这种作业顺序方式经常导致门框歪斜,并使门框易损,直至破坏。门框歪斜的原因是由于当水汽失散时,门框周围的水泥和灰浆的收缩量和位移不同。另外,完工后的墙面厚度不精确,厚度不精确是由于门框歪斜和安装工艺质量较差。
因为在湿法作业过程中门框暴露在外,所以它很容易受损。门框边缘常会受到削切,并受重物碰撞而出现凹坑。门框的表面也经常被灰浆,油漆和水玷污。
有两个常用的方法用于将门框安装进墙洞中。
在第一种方法中,根据室内测量员在地板上所标出的基准,砌筑带有墙洞的砖墙或钢筋混凝土墙。安装门框需要考虑墙洞的尺寸。通过在地板上标出的基准线,和由室内测量员标出的基准线,从而确定出门框的位置。为了达到精确的竖直校准,在门框和墙之间放置木楔。用弯折的金属条将门框固定在墙上,该金属条紧固在门的边框,并用混凝土钉钉在墙上。然后在门框外包裹薄胶合板。在门框与墙之间的公隙中灌水泥浆。
在这一步骤中,必须由技术工人按这种方式安装门框。参照墙面调整和校直门框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因为在墙的表面还需要留出抹灰或铺瓷砖地富裕量。在各个工序中对门框的任何撞击都会导致门框的歪斜,因为门框仅仅是由金属条固定的。
在下一步骤中,将水泥浆填入墙与门框的公隙中。这一步骤会出现的问题是,需要等一段时间使水泥浆凝固,才能开始其它工序,而且水泥浆才能粘牢门框。
随后在墙上抹灰浆,或者在墙上铺瓷砖。抹平楼板并铺地面砖。截断地面砖使之正好到达门框的底部,这并不表示形成整洁终饰面。
随后用钉子在门框上安装框缘。结果可以看到框缘表面有销钉孔痕迹。
在下一步骤中,用五金配件安装门板。用油灰填补框缘和门框表面所有的销钉孔痕迹和凹坑。在涂油漆之前,用遮盖纸带包裹住框缘和门框。用若干层涂料涂抹墙壁,一旦油漆工序完毕,便从框缘和门框上除去遮盖纸带。最后在框缘和门框上涂漆或涂清漆。
在最后的步骤中存在一些不足。安装时,由于受重物撞击而使门框歪斜,就需要调整并更换门板。在进行其它工序中需要保护门框和门板。在上完清漆之后,还可看到销钉孔的痕迹和涂抹油灰的区域。从安装门框的此种方法可以看到,完成整个工作需要很多操作步骤,而在开始新步骤之前都需要完成前一步骤。
安装门框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次门框。按前述方法砌墙并预留门洞。然而替代安装主门框,而首先安装次门框。按同样的方法用木楔相对墙调整次门框,并用弯折的金属条将次门框固定在墙上,然后用钉子将金属条钉在墙上。
安装次门框第一步骤中的不足类似于前述方法。必须由技术工人安装次门框。参照墙面调整和校直次门框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因为在墙的表面还需要留出抹灰或铺瓷砖的富裕量。任何撞击都会导致次门框的歪斜,因为次门框仅仅是由金属条固定的。另外,材料和工艺质量的造价使安装次门框的造价过高。
下一步骤是在墙与次门框之间的公隙中灌水泥浆。在此步骤中,需要等一段时间使水泥浆凝固,才能开始其它工序。
随后在墙上抹灰或在墙上铺瓷砖。然后抹平地面并铺地面砖。首先,根据现有墙和次门框的位置划出校准直线来最后安装门框。随后将门框就位并用木楔相对墙校直门框,最后用螺钉将门框固定在次门框上。
与前述方法相比,用此方法安装门框比较简单,但门框不容易由水泥粘牢,因为在安装门框之前,所有的湿法作业工序都已完成。
然后安装框缘。但是还是可以看到框缘表面上销钉孔的痕迹。随后用五金配件安装门板。用油灰填补框缘上所有的销钉孔和门框上的螺钉的痕迹。在开始油漆墙壁之前用遮盖纸带包裹住框缘。在完成油漆之后除去遮盖纸带,最后在框缘和门框上涂漆或涂清漆。涂完清漆之后还可以看到油灰的痕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或至少减少一个或多个上述的不足之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适于组装在已完成湿法作业的墙洞中的门框组件件,它包括:具有一对门边框和可用紧固部件固定在一起的门楣的门框,在组装时将门框就位在墙洞中,当将门框安装到墙洞中之后,用紧固部件将框缘固定在门框上,其中紧固部件用来在门框与墙和框缘与墙之间留有一定的公隙,以使门框和框缘适当对齐。
由于墙壁终饰面具有不精确的厚度,并且门框相对墙未校直,因此,公隙为此留出余地。
在安装门框和框缘之前,先将它们非现场组装好,然后再将其现场安装。
可采用暗榫作为固定门框和/或框缘的紧固部件,以预留一定量的公隙,该公隙可调节以克服门框歪斜和墙壁终饰面厚度不精确的缺陷。
门边框可分别由多个部分制成,该部分包含背衬件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但也可以认为门边框和/或门楣由单个部分制成。
在背衬件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之间设有凹槽。框缘包括与凹槽相配的支腿部分。在凹槽中设有紧固部件以固定框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将门框组件件安装到湿法作业完成后的墙的墙洞中的方法,该门框组件件包括带有门边框与门楣的门框和框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紧固部件将门边框和门楣组装以形成门框;
将门框安装并固定在墙洞中,用紧固部件将框缘固定在门框上;
其中在门框与墙之间和框缘与墙之间由紧固部件预留出一定的公隙,以确保门框和框缘适当校直。
紧固部件可以是暗榫,以便如上所述预留出一定量的公隙。
该方法还包括用机械固定部件将门框固定在墙洞中,机械固定部件的位置已标在墙上以便安装门框,用楔子将墙与门框校直。机械固定部件可以是螺钉或膨胀螺栓和螺母。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机械固定部件。
门边框可以包括主门边框部分和覆盖部件门边框部分,主门边框部分最初是由机械固定部件固定在墙上的,随后将覆盖部件门边框部分固定在主门边框部分上,以将机械固定部件隐藏起来。
门楣也类似地包括主门楣部分和覆盖部件门楣部分,主门楣部分最初是由机械固定部件固定在墙上的,随后将覆盖部件门楣部分固定在主门楣部分上,以将机械固定部件隐藏起来。
可以用暗榫将各个覆盖部件部分固定在各自的主构件部分上。
安装好门框组件件后,再将门板安装到门框组件上。
本发明提供将门框安装到墙洞中的方法,该墙洞已完成了湿法作业和油漆作业。由此可大大减小各工序过程中由于重物的撞击而损坏门框的可能性。由此,不需如传统方法一样用薄胶合板保护门框,也不需进行修整工序。当完成所有湿法作业时不再用水泥粘牢门框。一般的承包者会对墙壁终饰面的质量有较好的控制,而不再担心门框是否粘牢。当商业纠纷减少时,现场协调纠纷也达到最少。将门框、门边框、门楣和框缘这些不同的零散构件单件输送并现场装配组装放置,既易于运输也减少了现场库存空间。
这种安装方法简单因此节省时间。当预先定出各种构件的尺寸时,在控制校直,竖直和水平方面有具有较高的质量。因为可以拆除门框,所以易于进行修整工作,而不需破坏墙壁和地面终饰面。
根据本发明,所有的构件最好烘干,并在工厂制造以控制精度和质量。各种构件都需定制。门框和门板上五金配件的位置都应在工厂中确定好,由此不需在现场凿出或刻出五金配件的位置,因而不导致其表面整齐。
下面参照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最佳实施例的门框组件的前视图;
图1b为与图1a中门框连接的门板的前视图;
图2a为与门板连接的图1a中A-A剖面的横截面图;
图2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最佳实施例,多个部分和固定部件的,图1中沿线C的横截面图;
图3为连接有门板的,图1a中从门框顶部沿B-B剖线的横截面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最佳实施例,连接有门板的,图1a中A-A剖面的横截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最佳实施例,类似于图3的横截面图。
根据本发明,门框组件的安装方法叫做“Dri-Fix”。预先作好墙洞和门框组件的说明并定好尺寸,交给墙洞结构的总承包者。总承包者开始砌留有墙洞的墙,随后涂抹灰浆或贴墙砖。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完成铺地面砖,上漆和其它湿法作业。
相应的附图示出了门框组件的供选择的实施例,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应的构件。
参照图1a,示出了门框组件1,它连接有图1b中示出的门板8。图2A和图3示出了第一最佳实施例中的门框组件1的构件,图4和5示出了第二最佳实施例中门框组件1的构件。
每一门框组件1包括具有一对门边框9和门楣10的门框2与框缘部分5。每一门边框9和门楣10都支撑在背衬件7组成。由此门边框9由背衬件7,固定在背衬件7上的主门边框部分11和覆盖部件门边框部分12上,当处于关闭位置时,覆盖部件门边框部分11与门板8紧靠。
覆盖部件门边框部分12由暗榫3固定在主门边框部分11上,由此可以隐藏用于将门框2固定在墙6的墙洞中的螺钉和/或膨胀螺栓。
门楣10类似地由主门楣部分15和覆盖部件门楣部分16构成,该主门楣部分15固定在背衬件7上,当处于关闭位置时,该覆盖部件门楣部分16与门板8顶部紧靠。还采用暗榫3将覆盖部件门楣部分16固定到主门楣部分15上,以隐藏用于将门楣10固定到墙6的墙洞中的螺钉和膨胀螺栓。
门框组件1还包括框缘部分5,当门框组件1安装到墙洞中时,每一部分5具有延伸到墙6上的周边部分20。
如图3所示,支腿部分21从框缘部分的周边部分20延伸。该支腿部分21位于门边框9中的主门边框部分11与背衬件7之间的凹槽22中。为了容纳相应框缘部分5的支腿部分21,在门楣10中的主门楣部分15与背衬件7之间设有类似的凹槽22。
暗榫17分别将框缘部分5的支腿部分21连接到门边框9和门楣10上。暗榫连接件隐藏在凹槽22中,从而可以保证将连接部件隐藏起来。
另外如图5所示,框缘部分5也可以是直接榫接在门框组件1一侧的门框2上的扁平条。
普通结构的门板8具有由外板25覆盖的内框24。在门板8的空腔中填有填充料26,由此它比较坚固。
所有安装门框组件的构件,包括门边框,门楣和框缘都根据特殊尺寸制造,并都由零散的部件现场组装起来。
相对已有的墙位置对门框2进行竖向校直。在钻孔之前,在墙上标出机械固定的位置,如螺钉或膨胀螺栓和螺母的位置。将木楔插入门框2和墙6之间,以便得到正确的位置,并竖向校直门框。随后再紧固螺钉或膨胀螺栓。
用紧固部件,如暗榫将门边框9置于门框2两侧边的中心,并且将门楣10置于门框2顶部的中心。采用螺钉或膨胀螺栓和螺母将门框2固定在墙6上,如图1a加相横线所示位置钉在门框的边缘。用暗榫17将框缘5也安装在门边框9和门楣10上。这些暗榫可预留出一定量的公隙,以便对墙终饰面厚度不精确加以补偿,并掩饰门框2的任何倾斜。用覆盖部件门边框部分12和覆盖部件门楣部分16可以隐藏螺钉或膨胀螺栓,以使其不被看到。框缘5可以隐藏位于墙6与门边框9和墙6与门楣10之间的连接件。
随后用五金配件安装门板8。最后,在门框组件1和门板8上涂清漆或上漆。但也可以在运输到位之前在工厂中涂清漆或上漆。
框缘5可以预留出公隙,或者恰好装进门框而不留任何公隙。可以将门框组件1拆卸成较小的构件,如背衬件7,或者也可以成为整体。在图中,所示的背衬件7为与门框2其余部分分离的部件。
本实施例仅仅为最佳的实例,允许在不脱离本申请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