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坝预防白蚁危害技术.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6253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21694.3

申请日:

1998.12.07

公开号:

CN1256337A

公开日:

2000.06.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9.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1/00; A01M17/00

主分类号:

E02D31/00; A01M17/00

申请人:

李耀华;

发明人:

李耀华

地址:

443000湖北省宜昌市中书街44-3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控制幼年白蚁群体,使之不能发育为成熟群体,达到有蚁无害”的新技术,运用预防和灭治相结合、诱杀和直杀相结合的全面技术,采取在堤坝的白蚁活动区域设置诱杀坑,在有白蚁活动的山坡和堤坝的结合区域设置诱杀坑,采用合适的药剂,科学地构筑和布局诱杀坑,经过一到几个疗程,达到既有效地消灭堤坝上的成熟群体,且控制白蚁幼年群体向成熟群体发展,最后消灭幼年群体,创造不让白蚁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防止堤坝白蚁滋生,最后达到堤坝预防白蚁危害的目标。

权利要求书

1: 堤坝防治白蚁危害技术的核心,其特征是,采用诱杀和 直杀相结合、预防和灭治相结合的技术,消灭堤坝上的成熟白蚁 群体;控制幼年群体,使之不能发育为成熟群体,达到有蚁无害; 进而不断消灭幼年群体,杜绝白蚁滋生,达到无蚁危害。
2: 根据权利要求1,在堤坝的白蚁活动区域设置诱杀坑, 其特征是,诱杀坑设置的范围包括白蚁活动区、近白蚁活动区边 缘10-20米的无白蚁区、白蚁活动区的堤坝的内外坡;诱杀坑坑 距5-10米,跟堤坝坡面平行成方形布局(参看附图),设坑时间 在每年堤坝白蚁大量出土活动以前;在堤坝白蚁活动的高峰期, 在白蚁活动的泥线、泥被、分群孔、室等处直接设药。
3: 根据权利要求1、2,在有白蚁活动的山坡和堤坝的结合 区域设置诱杀坑,其特征是,在近山坡的堤坝内外坡和近堤坝30 -50米的山坡的提坝和山坡结合区域,按“在堤坝的白蚁活动区 域设置诱杀坑”的方法设置诱杀坑和在白蚁活动点直接设药。
4: 根据权利要求1、2、3,区域诱杀坑的设置分疗程进行, 其特征是,5年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设置三次诱杀坑;第1年按 “在堤坝的白蚁活动区域设置诱杀坑”的方法进行,第2年进行 第二次,将诱杀坑设在第一次所设诱杀坑的中间(参看附图),第 4年进行第三次,将诱杀坑设在第一、二次所设诱杀坑形成的正 方形的中心(参看附图),第5年进行全面、细致的效果检查;如 仍有部分白蚁活动,继续进行第二个疗程,其内容与第一疗程相 同。
5: 根据权利要求2、3、4,诱杀坑的构筑方法,其特征是, 诱杀坑的尺寸为宽20-25cm、长30-35cm、深15-20cm,坑内放 置引诱白蚁的诱集物如枯枝、枯叶、枯草、树皮、豆类的枯茎、 甘蔗渣......等,再将药剂用塑料袋装好封口,放入坑内的诱集 物中间,盖上泥土,踩实。
6: 根据权利要求1、2、3、4、5,采用合适的药剂,其特 征是,药效高,用极少药量可得到灭杀整个白蚁群体的结果;药 效期长,潮湿环境中不长霉;药性发作缓慢的胃毒剂;白蚁喜欢 吃;药性稳定,小体积固体剂型,不溶于水,不随不流失,不散 飞到空中,不随空气扩散;低毒,对人畜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 灭蚁管是本技术最适合的药剂。
7: 根据权利要求1、2、3、4、5、6,采用直杀和诱杀相结 合的方法,灭治白蚁,其特征是,白蚁活动旺季,在白蚁活动点 直接设药进行直杀;在白蚁活动区域,按5-10米距离设置诱杀 坑,进行诱杀;直杀加诱杀,消灭白蚁成熟群体,灭治白蚁。
8: 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预防和灭杀大片 绿化树木和森林的白蚁,其特征是,在白蚁危害的大片绿化区域 和林地,采用“堤坝预防白蚁危害技术”的各项措施,消灭成熟 白蚁群体,控制幼年群体,经过几个防治疗程,控制大片绿化树 木和林区的白蚁危害。

说明书


堤坝预防白蚁危害技术

    本发明涉及防止江堤库坝因白蚁危害而造成险情甚至溃口的堤坝预防白蚁危害的技术。

    “千里金堤,溃于蚁穴”,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期间发生的数千处险情中,由于白蚁危害的原因占了相当的比重,这说明堤坝的防治白蚁工作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堤坝白蚁治理的方法有许多,如挖巢、烟熏、灌浆及药剂毒杀等等,这些对减少白蚁对堤坝的危害和因白蚁危害而造成的管涌、散浸、跌窝直到溃口等险情的发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白蚁危害堤坝的问题。因为,传统的方法只是在堤坝已发生了白蚁严重危害以后将其消灭,而不能把白蚁消灭在其对堤坝产生严重危害之前,故只是治标,没有治本;堤坝上的白蚁群体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幼年初期群体到成年成熟群体的产生和发育过程,这一过程要10年以上地时间;成熟的成年群体,由于其群体大、个体多,每年分群飞出数以万计具有生殖能力的生殖蚁建立新群体,活动范围大,活动痕迹多,在堤坝上留有大量泥线、泥被、分群孔、室等,对堤坝的危害严重,也容易被人们发现,用传统的方法可以消灭;尚未成熟的幼年初期群体,由于其发育不全,不能产生生殖蚁,群体小,个体少,活动范围小,活动痕迹少,对堤坝不产生致命的危害,也不易被人们发现,传统的方法对其无能为力;但幼年群体是成熟群体的后备军,如不加控制会自然发育为成熟群体,所以,传统的方法虽然每年消灭了不少成熟群体,但每年却又有从幼年期发育而来的新的成熟群体产生,使堤坝上仍有因新的白蚁成熟群体的危害而造成的险情。结果是白蚁灭治不断,堤坝上的白蚁以及因其危害而造成的险情也不断、虽然因灭治工作的进行其数量有所减少。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灭堤坝上的成熟白蚁群体,控制幼年群体,使之不能发育为成熟的群体,达到有蚁无害,进而不断消灭幼年群体,杜绝白蚁滋生”的堤坝预防白蚁危害技术。

    实现本目的的技术方案包括,采用诱杀和直杀相结合、预防和灭治相结合的技术,分疗程按区域进行防治,诱杀坑的科学构筑和布局,采用合适药剂等诸多方面,下面子以说明。

    一、在堤坝的白蚁活动区域设置诱杀坑。

    1、诱杀坑设置的范围包括白蚁活动区、近白蚁活动区边缘10-20米的无白蚁区、白蚁活动区的堤坝的内外坡;

    2、诱杀坑坑距5-10米,跟堤坝坡面平行成方形布局(参看附图),设坑时间在每年堤坝白蚁大量出土活动以前;

    3、在堤坝白蚁活动的高峰期,在白蚁活动的泥线、泥被、分群孔、室等处直接设药。

    二、在有白蚁活动的山坡和堤坝的结合区域设置诱杀坑。

    在近山坡的堤坝内外坡和近堤坝30-50米的山坡的堤坝和山坡结合区域,接“在堤坝的白蚁活动区域设置诱杀坑”的方法设置诱杀坑和在白蚁活动点直接设药。

    三、区域诱杀坑的设置分疗程进行。

    5年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设置三次诱杀坑;第1年按“在堤坝的白蚁活动区域设置诱杀坑”的方法进行,第2年进行第二次,将诱杀坑设在第一次所设诱杀坑的中间(参看附图),第4年进行第三次,将诱杀坑设在第一、二次所设诱杀坑形成的正方形的中心(参看附图),第5年进行全面、细致的效果检查;如仍有部分白蚁活动,继续进行第二个疗程,其内容与第一疗程相同。

    四、诱杀坑的构筑方法

    诱杀坑的尺寸为宽20-25cm、长30-35cm、深15-20cm,坑内放置引诱白蚁的诱集物如枯枝、枯叶、枯草、树皮、豆类的枯茎、甘蔗渣......等,再将药剂用塑料袋装好封口,放入坑内的诱集物中间,盖上泥土,踩实。

    五、采用合适的药剂。包括:

    1、药效高,用极少药量可得到灭杀整个白蚁群体的结果;

    2、药效期长,潮湿环境中不长霉;

    3、药性发作缓慢的胃毒剂;

    4、白蚁喜欢吃;

    5、药性稳定,小体积固体剂型,不溶于水,不随水流失,不散飞到空中,不随空气扩散;

    6、低毒,对人畜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本人申请的发明专利“灭蚁管及其制备方法”中的灭蚁管,是合适的药剂

    六、采用直杀和诱杀相结合的方法灭治白蚁。在白蚁活动旺季,在白蚁活动点直接设药,进行直杀;在白蚁活动区域,按5-10米距离设置诱杀坑,进行诱杀;直杀加诱杀,消灭白蚁成熟群体,灭治白蚁。

    七、预防和灭杀大片绿化树木和森林的白蚁。

    在白蚁危害的大片绿化区域和林地,采用“堤坝预防白蚁危害技术”的各项措施,消灭成熟白蚁群体,控制幼年群体,经过几个防治疗程,控制大片绿化树木和林区的白蚁危害。

    本发明的特点如下:

    一、“控制幼年白蚁群体”、“有蚁无害”的技术指导原则,是以往堤坝白蚁研究和防治工作从未提出和实行的。

    二、由于药量极少、药性及剂型稳定,又是封闭设置,不会自然扩散和流失,因此对水源、空气和土壤均无污染。

    三、既是灭治白蚁的技术,更是预防白蚁的技术,是预防和灭治相结合的全面防治技术。

    四、充分采用直杀和诱杀相结合的防治技术,特别是突出运用了诱杀的技术。

    五、适用性很强,不仅适用于江堤库坝的白蚁防治,也适用于大面积绿化树木和森林的白蚁防治,房屋建筑及其他方面的白蚁防治,亦可灵活运用本发明中直杀和诱杀相结合的防治技术。

堤坝预防白蚁危害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堤坝预防白蚁危害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堤坝预防白蚁危害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堤坝预防白蚁危害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坝预防白蚁危害技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了“控制幼年白蚁群体,使之不能发育为成熟群体,达到有蚁无害”的新技术,运用预防和灭治相结合、诱杀和直杀相结合的全面技术,采取在堤坝的白蚁活动区域设置诱杀坑,在有白蚁活动的山坡和堤坝的结合区域设置诱杀坑,采用合适的药剂,科学地构筑和布局诱杀坑,经过一到几个疗程,达到既有效地消灭堤坝上的成熟群体,且控制白蚁幼年群体向成熟群体发展,最后消灭幼年群体,创造不让白蚁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防止堤坝白蚁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