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隐形气囊设计PAB门的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6200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50088.4

申请日:

2004.07.02

公开号:

CN1605507A

公开日:

2005.04.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0R 21/215申请日:20040702授权公告日:20070711终止日期:20160702|||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地址: 韩国首尔变更后权利人:上海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上海市九亭镇松江高科技园区九泾路1011号 邮编: 201615登记生效日:2009.9.1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R21/20; B60K37/04

主分类号:

B60R21/20; B60K37/04

申请人: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明人:

孔炳硕

地址:

韩国汉城市

优先权:

2003.10.10 KR 10-2003-007060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伟;王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为车辆乘客侧座位提供的隐形气囊设计PAB门的方法,包括:根据激光划线的工艺条件限定干扰因素的等级,其中该激光划线用于在仪表板的内表面上形成可撕裂接缝;限定影响可撕裂接缝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率的控制因素和每个控制因素的等级;根据试验设计安排包括控制因素等级的组合;将每个干扰因素输入到每个组合,并测量能够撕裂用于操作乘客侧气囊的PAB门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小脉冲“X”、和在头部撞击情况下不能撕裂PAB门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大脉冲“Z”;以及基于所测得的最小脉冲“X”和所测得的最大脉冲“Z”选择每个控制因素的等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为车辆乘客侧座位提供的隐形气囊设计PAB门的方法,包括:
根据激光划线的工艺条件限定干扰因素的等级,该激光划线用于在仪表板的内表面上形成可撕裂接缝;
限定影响可撕裂接缝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率的控制因素和每个控制因素的等级;
根据试验设计安排包括有控制因素等级的组合;
将每个干扰因素输入到每个组合,并测量能够撕裂用于操作乘客侧气囊的PAB门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小脉冲‘X’、以及在头部撞击情况下不能撕裂PAB门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大脉冲‘Z’;以及
基于所测得的最小脉冲‘X’和所测得的最大脉冲‘Z’选择每个控制因素的等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每个控制因素的等级包括:
根据下面等式相对于控制因素的每个组合计算每个信噪比;
相对于控制因素的每个等级计算信噪比的每个平均值;以及
选择具有最大平均值信噪比的每个控制因素的等级,

= 10 log 1 1 n Σ X i 2 + 10 log 1 1 n Σ 1 Z i 2 ]]>
= 10 log 1 1 n 2 [ ( Σ X i 2 ) ( Σ 1 Z r 2 ) ] ]]>
其中
n:干扰因素的数量
X:能够撕裂用于操作乘客侧气囊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小脉冲
Z:在头部撞击情况下,不能撕裂可撕裂接缝的最大脉冲。

说明书

为隐形气囊设计PAB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囊装置,尤其涉及为隐形气囊设计乘客侧气囊门(PAB door)的方法,其中该隐形气囊为乘客侧座位设置。
背景技术
近来,为了防止在低速或OOP(不正确位置)的情况下正面撞击对乘客的伤害,研制出了一种改进气囊。
就隐形乘客侧气囊而言,仪表板的内表面通过激光进行划线,使得用于充气的PAB门(乘客侧气囊门)通过可撕裂接缝(tearseam)形成,并且该传统的PAB门适合于改进气囊。
然而,因为改进气囊的充气压力低于传统气囊的充气压力,所以更难于撕裂该可撕裂接缝。因此,为了更易于撕裂该可撕裂接缝,需要比使用传统气囊时进行更深地划线。
然而,当车辆速度低于乘客侧气囊进行操作的预定速度时,PAB门的可撕裂接缝通过到PAB门外表面的头部撞击而可能被撕裂,使得由撕裂的可撕裂接缝的尖锐部分所引起的乘客伤害可能性增加。
因此,本发明提供用于为乘客侧隐形气囊设计PAB门的一种方法,所述乘客侧隐形气囊的可撕裂接缝易于通过来自充气机的内部充气压力被撕裂,而难以通过外部的头部撞击被撕裂。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用于设计乘客侧隐形气囊的PAB门的方法包括:根据激光划线的工艺条件限定干扰因素的等级,其中该激光划线用于在仪表板的内表面上形成可撕裂接缝;限定影响可撕裂接缝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率的控制因素和每个控制因素的等级;根据试验设计安排包括控制因素等级的组合;将每个干扰因素输入到每个组合,并测量能够撕裂用于操作乘客侧气囊的PAB门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小脉冲‘X’、和在头部撞击情况下不能撕裂PAB门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大脉冲‘Z’;以及基于所测得的最小脉冲‘X’和所测得的最大脉冲‘Z’选择每个控制因素的等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为乘客侧座位设置的乘客侧隐形气囊的剖面图。
图2示出了具有可撕裂接缝的PAB门的截面图,该可撕裂接缝在仪表板内表面形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为乘客侧座位设置的乘客侧隐形气囊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充气机9、气囊外壳6、气囊4、门板3、包括肋8的槽7和反冲板2均安装在仪表板之内,并且PAB门的盖1由可撕裂接缝分成段,所述的可撕裂接缝由激光划线形成。
当气囊4随时被充气机9产生的气体充满时,反冲板2朝向PAB门的盖1施压,使得所述可撕裂接缝被撕裂。
处于外壳6后部的安装架10与车辕横梁11相连接,并抵抗由气囊4充气所引起的反作用力。
槽7和反冲板2通过振荡焊固定到仪表板上,使得可以防止仪表板的撞击部分的变形并可以打开PAB门。
图2示出了具有可撕裂接缝的PAB门的截面图,该可撕裂接缝在仪表板内表面形成。
如图2所示,该可撕裂接缝在仪表板内表面上划线,使得当气囊充气时,PAB门打开而该可撕裂接缝被撕裂。
当撞击施加到车辆上并且该车辆速度大于预定速度时,该充气机产生气体使得脉冲力施加到PAB门上。
然而,当撞击施加到车辆上而该车辆速度却低于预定速度时,充气机不起作用,因此会产生对具有可撕裂接缝的仪表板的头部撞击。
在气囊充气或头部撞击的情况下,脉冲力施加到PAB门上。
在下文中,用于操作乘客侧气囊的能够撕裂PAB门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小脉冲定义为‘X’,并且在发生对仪表板头部撞击的情况下,不能撕裂该PAB门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大脉冲定义为‘Z’。
优选,在操作气囊时PAB门的可撕裂接缝易于撕裂,而在头部撞击的情况下难于撕裂。
因此,需要‘X’变得更小,‘Z’变得更大。
脉冲‘X’和‘Z’相对于时间作为合力计算,直到该可撕裂接缝被撕裂为止。因此‘X’和‘Z’都依赖于时间以及力,使得该可撕裂接缝周围结构的影响也应当被考虑。
为了评估PAB门是否适当地被设计,限定干扰因素和控制因素。
该干扰因素是影响输出反应的部分,并且他们取决于激光划线的工艺条件,该激光划线用于在仪表板内表面上形成可撕裂接缝。
例如,干扰因素可以被限定在下表1中。
[表1]

   干扰因素    激光划线洞的工艺条件    说明 剩余层深度(mm)   直径      N1     0.12    0.4   过度加工      N2     0.15    0.35   标准加工      N3     0.12    0.3  不充分加工

同时,控制因素是影响应力分布和可撕裂接缝变形率的部分。
例如当槽的刚性不足时,该槽将通过气囊的充气过度变形。该槽的过度变形防止充气压力不均匀地施加到PAB门上,使得该可撕裂接缝由于缺乏充气压力未被撕破,或者用于撕裂可撕裂接缝地时间可能比预期的增加。
因此,该槽类型应当被限定为控制因素。根据与它的刚性相关的特征,例如厚度和肋的数量而限定的每个槽类型分别指定为每个等级。一系列示范的控制因素和控制因素等级在表2中示出。
[表2]


在限定了干扰因素和控制因素后,安排了根据实验设计的组合。
每个组合在多个条件下评测,使得每个干扰因素N1、N2和N3依次输入,使得能撕裂用于操作气囊的该PAB门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小脉冲(定义为‘X’)以及在头部撞击情况下不能撕裂PAB门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大脉冲(定义为‘Z’)被测量。
所测量的‘X’和‘Z’在表3中与信噪比(S/N ratios)一起示出。
表3  A  B  C  D  E  F   G H                 X                 Z   S/N  ratio    N1    N2   N3    N1    N2     N3   1  1  1  1  1  1  1   1  1    5.2    6.5   7.8   16.4   20.5    24.6  9.51   2  1  1  2  2  2  2   2  2    5.6    6.6   7.9   15.2   19.0    22.8  8.60   3  1  1  3  3  3  3   3  3    5.0    6.6   7.9   17.0   21.0    24.1  9.64   4  1  2  1  1  2  2   3  3    5.5    6.9   9.5   18.0   22.5    27.0  9.20   5  1  2  2  2  3  3   1  1    5.0    6.3   7.6   18.2   22.8    29.0  10.80   6  1  2  3  3  1  1   2  2    6.0    7.0   8.4   20.0   25.0    30.0  10.45   7  1  3  1  2  1  3   2  3    7.2    9.0   10.8   22.0   26.0    31.2  9.97   8  1  3  2  3  2  1   3  1    7.4    9.2   10.0   21.1   26.4    37.0  9.32   9  1  3  3  1  3  2   1  2    8.4   10.5   12.6   21.0   26.2    31.4  7.47   10  2  1  1  3  3  2   2  1    4.0    5.0   6.0   16.8   21.0    26.0  12.05   11  2  1  2  1  1  3   3  2    4.5    5.1   6.1   15.6   19.5    23.4  10.99   12  2  1  3  2  2  1   1  3    4.1    5.1   6.4   18.0   20.0    24.0  11.67   13  2  2  1  2  3  1   3  2    4.5    5.6   6.7   18.4   23.0    27.6  11.80   14  2  2  2  3  1  2   1  3    4.2    5.3   6.3   19.6   24.5    29.4  12.91   15  2  2  3  1  2  3   2  1    5.4    6.0   7.5   17.6   22.0    28.0  10.52
  16  2  3  1  3  2  3  1  2  6.8  8.5  10.2    20.0    25.0    30.0  8.90  17  2  3  2  1  3  1  2  3  6.4  8.0  9.9    23.7    26.4    34.0  10.36  18  2  3  3  2  1  2  3  1  8.0  9.5  11.4    16.8    21.0    25.2  6.32

表3中示出的信噪比根据下面等式计算。

= 10 log 1 1 n Σ X i 2 + 10 log 1 1 n Σ 1 Z i 2 ]]>
= 10 log 1 1 n 2 [ ( Σ X i 2 ) ( Σ 1 Z i 2 ) ] ]]>
其中:
n:干扰因素的数量
X:能够撕裂用于操作乘客侧气囊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小脉冲
Z:在头部撞击情况下,不能撕裂可撕裂接缝的最大脉冲
如上所述,优选‘X’变得更小,‘Z’变得更大。因此,当信噪比增加时,可以确定获得了优选的气囊设计。
为了选择每个控制因素的最优选等级,计算相对于控制因素每个等级的每个信噪比的平均值。然后,选择具有最大平均值信噪比的每个控制因素的优选等级。
根据控制因素的每个等级,表4示出了表3的信噪比平均值。
表4    A    B    C    D    E    F    G    H    1    9.33    10.41    10.07    9.86    9.86    10.52    10.21    9.76    2    10.61    10.95    10.50    9.70    9.70    9.43    10.16    9 70    3    8.56    9.35    10.55    10.35    9.97    9 54    10.46

相对于表4的每个控制因素,选择具有最大信噪比的每个控制因素的等级,并且控制因素等级的最优选组合如表5所示决定。
表5   A    B    C    D    E    F    G    H   2    2    2    3    3    1    1    3

因此在操作气囊的情况下,可以期望根据如表5所示的组合,乘客侧气囊的PAB门易于撕裂,并且在头部撞击情况下难于撕裂。

为隐形气囊设计PAB门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为隐形气囊设计PAB门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为隐形气囊设计PAB门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隐形气囊设计PAB门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隐形气囊设计PAB门的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为车辆乘客侧座位提供的隐形气囊设计PAB门的方法,包括:根据激光划线的工艺条件限定干扰因素的等级,其中该激光划线用于在仪表板的内表面上形成可撕裂接缝;限定影响可撕裂接缝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率的控制因素和每个控制因素的等级;根据试验设计安排包括控制因素等级的组合;将每个干扰因素输入到每个组合,并测量能够撕裂用于操作乘客侧气囊的PAB门的可撕裂接缝的最小脉冲“X”、和在头部撞击情况下不能撕裂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