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式双离合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式双离合器装置.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32482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0CN103032482A*CN103032482A*(21)申请号 201210334720.2(22)申请日 2012.09.11102011115286.9 2011.09.29 DEF16D 25/10(2006.01)F16D 25/12(2006.01)(71)申请人博格华纳公司地址美国密歇根州(72)发明人 HJ毫科(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代理人谭佐晞 杨楷(54) 发明名称平行式双离合器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行式(优选湿式)双离合器装置(2),该。
2、双离合器装置用于在机动车辆的驱动系中安排在一个驱动单元(4)与一个变速器(6)之间,该双离合器装置具有一个第一多片式离合器(30),该第一多片式离合器被配置给一个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0)并且具有用于在驱动单元(4)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0)之间的选择性扭矩传送的一个第一片组件(38)、一个第一致动活塞(46)、一个第一内片支架(36)以及一个第一外片支架(34);并且该双离合器装置具有一个第二多片式离合器(32),该第二多片式离合器被配置给一个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并且具有用于在驱动单元(4)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之间的选择性扭矩传送的一个第二片组件(44)、一个第二致动活塞(48)、一。
3、个第二内片支架(42)以及一个第二外片支架(40),其中这些致动活塞(46,48)具有相互相反的致动方向(50,52)。这些内片支架(36,42)各自被设计成作为第一和第二多片式离合器(30,32)的输入侧,而这些外片支架(34,40)各自被设计为它们的输出侧。(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2 页 附图 1 页1/3页21.一种平行式,优选湿式,双离合器装置(2),该双离合器装置用于在一个机动车辆的驱动系中安排在一个驱动单元(4)与一个变速器(6)之间,该双离合。
4、器装置具有一个第一多片式离合器(30),该第一多片式离合器被配置给一个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0)并且具有用于在该驱动单元(4)与该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0)之间的选择性扭矩传送的一个第一片组件(38)、在适当时可以被液压驱动的一个第一致动活塞(46)、一个第一内片支架(36)以及一个第一外片支架(34);并且该双离合器装置具有一个第二多片式离合器(32),该第二多片式离合器(32)被配置给一个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并且具有用于在该驱动单元(4)与该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之间的选择性扭矩传送的一个第二片组件(44)、在适当时可以被液压驱动的一个第二致动活塞(48)、一个第二内片支架(42)以及一。
5、个第二外片支架(40);其中这些致动活塞(46,48)具有互相相反的致动方向(50,52),在这些方向中这些致动活塞(46,48)可以优选地背离彼此而移动,其中这些内片支架(36,42)各自被设计成作为该第一和第二多片式离合器(30,32)的输入侧,而这些外片支架(34,40)各自被设计为它们的输出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装置(2),其中这两个内片支架(36,42)为了共同旋转而被连接到一个管状的离合器主轮毂(82)上,该离合器主轮毂被可旋转地支撑在一个固定的承载管(96)上,其中该承载管(96)优选地延伸进入该离合器主轮毂(82)、以及一个离合器输入轴(106)之中,该第一变速器输。
6、入轴(10)和/或该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优选地延伸进入该承载管(96)之中,其中这些致动活塞(46,48)特别优选地在轴向方向(16,18)上被安排在这些内片支架(36,42)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装置(2),其中该承载管(96)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壳部分(14)上,其中这些多片式离合器(30,32)优选地经由该壳部分(14)和该承载管(96),特别优选地通过在该承载管(96)与该离合器主轮毂(82)之间的一个旋转联轴器(104),可以得到用于冷却和润滑这些片组件(38,44)的油的供应和/或用于致动这些致动活塞(46,48)的加压油的供应。4.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器。
7、装置(2),其中该第一致动活塞(46)被配置了一个第一压力施加腔室(122),而该第二致动活塞(48)被配置了一个第二压力施加腔室(124),这些压力施加腔室被安排在这些致动活塞(46,48)的互相面对的侧面上,其中这些压力施加腔室(122,124)优选地在该轴向方向(16,18)上被连接到该离合器主轮毂(82)的一个分隔安排(126)彼此分离开,在适当时用于共同旋转,所述分隔安排至少在其径向外端部分(130)中是由两个分隔壁(132,134)形成的,这两个分隔壁(132,134)在该轴向方向(16,18)上是分隔开的,在适当的情况下被设计为成形的金属板部件,并且在它们上面可以支撑或支撑着这些。
8、致动活塞(46,48),特别优选地是在该径向方向(22,24)和/或该轴向方向(16,18)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离合器装置(2),其中这些致动活塞(46,48)各自被配置了至少一个返回元件(136,138),其中,当在该轴向方向(16,18)上观看时,在该对应的致动活塞(46,48)上的该返回元件(136,138)的接合表面(140)与在该轴向方向(16,18)上在该分隔壁(132,134)上用于支撑该致动活塞(46,48)的一个支撑表面(142)相重叠,其中该重叠的程度优选是该接合表面(140)的至少90%,特别优选是100。6.如权利要求4或5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器装置(2),其中该分。
9、隔安排(126)被设计成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32482 A2/3页3一个径向向外的方向(22)上是很短的,这样使得其外直径(a1)是小于这些致动活塞(46,48)的外直径(a2),优选地小于这些片组件(38,44)的内直径(i5)。7.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器装置(2),其中这些外片支架(34,40)各自具有一个管状的外片承载部分(56,66),其中该第一或第二外片支架(34)具有一个管状的桥接部分(64),该第一或第二外片支架(34)的外片承载部分(66)相对于该管状的桥接部分在径向上向内偏移,并且该管状的桥接部分径向地在外侧桥接了另一个外片支架(40)的外片承载部分(。
10、56),其中该第一或第二外片支架(34)的外片承载部分(66)优选地以可释放的方式并且为了共同旋转而被连接到该桥接部分(64)上、并且特别优选地在该轴向方向(16,18)上与该桥接部分(64)可以被接合到一起或被接合到一起。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离合器装置(2),其中这些外片支架(34,40)的这些外片承载部分(66,56)具有相同的内直径(i1,i2),其中这些第一和第二片组件(38,44)在适当时具有相同的外片,和/或与该桥接部分(64)可以被接合到一起或已被接合到一起的该外片承载部分(66)优选地具有多个端部凸起(68),这些端部凸起在径向上向外突出并且在一个轴向方向(16)上可以被引。
11、入或已被引入在该桥接部分(64)的末端中的多个凹座(70)之中,其中与该桥接部分(64)可以被接合到一起或已被接合到一起的该外片承载部分(66)在一个轴向方向(18)上可以被固定或已被固定在该桥接部分(64)上,特别优选地是通过一个保持环(72),在适当时是位于内侧上的一个保持环。9.如权利要求2到8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器装置(2),其中提供了一个离合器输入轴(106),该离合器输入轴延伸进入该离合器主轮毂(82)中并且优选地还进入该承载管(96)中,并且通过一个旋转驱动部件(114)与该离合器主轮毂(82)处于旋转性驱动连接,该旋转驱动部件在适当时与该离合器输入轴(106)形成一体,其中该旋转驱。
12、动部件(114)优选地被制成在一个径向向外的方向(22)上接近该离合器主轮毂(82)并且特别优选地是与该离合器主轮毂(82)的径向地面向内的侧面(98)处于旋转性驱动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离合器装置(2),其中该旋转驱动部件(114)具有外部齿形(116),该外部齿形啮合在该离合器主轮毂(82)上的内部齿形(118)或端部齿形中,其中该外部齿形(116)与该内部齿形(118)或该端部齿形一起优选地形成一个花键系统,并且该内部齿形(118)特别优选地具有一个内直径(i3),该内直径大于该离合器主轮毂(82)的最小内直径(i4)。11.如权利要求9或10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器装置(2),其中。
13、至少一个径向轴承(108,102),优选为一个滚动接触轴承,特别优选为一个滚珠轴承,被安排在该离合器输入轴(106)与该承载管(96)之间,在适当时在该承载管(96)的内侧(110)与该离合器输入轴(106)的外侧(112)之间,和/或在该离合器主轮毂(82)与该承载管(96)之间,在适当时在该离合器主轮毂(82)的内侧(98)与该承载管(96)的外侧(100)之间。12.如权利要求2到10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器装置(2),其中该双离合器装置(2)被安排在一个壳罩,优选地在一个变速器壳罩之中,该壳罩是由一个可拆卸的壳盖(14),优选地由一个变速器壳盖(14)封闭,其中该承载管(96)被安排在该壳盖。
14、(14)上。13.如权利要求2到12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器装置(2),其中这些内片支架(36,42)各自具有一个管状的内片承载部分(74,76)以及一个径向支撑部分(78,80),通过这些部分该管状的内片承载部分(74,76)被连接到该离合器主轮毂(82)上用于共同旋转,其中优选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32482 A3/3页4地,至少一个径向支撑部分(78,80)在一个径向方向(22)上向外延伸超过所关联的内片承载部分(74,76),其方式为使得所关联的片组件(38,44)在该轴向方向(18,16)上可以被支撑或已被支撑在该径向支撑部分(78,80)上,并且该径向支撑部分(78,80)特别。
15、优选地具有用于支撑该片组件(38,44)的一个突起部(84,86),在适当时是一个环状突起部。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离合器装置(2),其中这些径向支撑部分(78)之一是在一个径向方向(22)上向外延伸超过所关联的内片承载部分(74),其方式为使得它形成用于一个电动机器(92)的转子(90)的一个承载部分(88),其中该承载部分(88)优选地在一个径向方向(22)上被安排在该外片支架(34,40)外部,具有管状的设计,和/或在一个径向方向(22)上在外部环绕了这些外片支架(34,40)中的至少一个。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32482 A1/12页5平行式双离合器装置技术领域0001。
16、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机动车辆的驱动系中安排在一个驱动单元与一个变速器之间的平行式双离合器装置。背景技术0002 DE 101 46 606 A1描述了一种平行式双离合器装置。该已知的双离合器装置具有一个第一多片式离合器,该第一多片式离合器被配置给一个第一变速器输入轴并且具有用于在该驱动单元与该第一变速器输入轴之间的选择性扭矩传送的一个第一片组件、一个第一致动活塞、一个第一内片支架以及一个第一外片支架。此外,该已知的双离合器装置具有一个第二多片式离合器,该第二多片式离合器被配置给一个第二变速器输入轴,该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以对应的方式具有一个第二片组件、一个第二内片支架、一个第二致动活塞、以及一个第二。
17、外片支架,以便允许在该驱动单元与该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之间的选择性扭矩传送。被用来致动这些多片组件的这些致动活塞具有互相相反的致动方向。该已知的双离合器装置的两个内片支架各自形成关联的多片式离合器的输出侧,而这些外片支架各自形成关联的多片式离合器的输入侧。0003 这些已知的双离合器装置已经证明了它们的价值,但是由于它们具有比较复杂的构造而是不利的,而且这使双离合器装置的组装更加困难。发明内容0004 因此,从讨论类型的双离合器装置开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行式双离合器装置,其构造和组装是简化的。0005 这个目的是通过专利权利要求1中指明的特征实现的。本发明的多个有利的实施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
18、的主题。0006 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被设计为用于在机动车辆的驱动系中安排在一个驱动单元与一个变速器之间。该双离合器装置具有一个第一多片式离合器,该第一多片式离合器被配置给一个第一变速器输入轴并且具有用于在该驱动单元与该第一变速器输入轴之间的选择性扭矩传送的一个第一片组件、用于致动该片组件的一个第一致动活塞、一个第一内片支架以及一个第一外片支架。该第一致动活塞优选是液压可驱动的第一致动活塞。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包括一个第二多片式离合器,该第二多片式离合器被配置给一个第二变速器输入轴并且具有用于在该驱动单元与该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之间的选择性扭矩传送的一个第二片组件、一个第二致动活塞、。
19、一个第二内片支架以及一个第二外片支架。该用于致动第二片组件的第二致动活塞同样优选是液压可驱动的致动活塞。该双离合器装置是所谓的平行式双离合器装置,因此,在其中,这两个片组件不是在径向上嵌套的(如在同心双离合器装置的情况中),而是被安排为在轴向上交错。在平行式双离合器装置中,当在轴向方向上观看时,这两个片组件无需必须重叠,但有利的是如果在轴向方向上观看的两个片组件至少部分重叠并且优选为完全重叠。第一和第二致动活塞各自具有一说 明 书CN 103032482 A2/12页6个致动方向,其中这两个致动方向互相相反。换言之,这些致动活塞在致动方向可以朝彼此移动或者背离彼此移动。与从DE 101 46 。
20、606 A1已知的双离合器装置相反,第一内片支架形成第一多片式离合器的输入侧,而第二多片式离合器的内片支架形成第二多片式离合器的输入侧。因此,第一外片支架形成第一多片式离合器的输出侧,而第二外片支架形成第二多片式离合器的输出侧。由于这两个多片式离合器的输出侧各自由外片支架形成,因此可以实现该平行式双离合器装置的特别简单、紧凑且易于组装的构造。0007 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这个双离合器装置被设计成湿式双离合器装置。冷却和润滑油优选地被用作冷却和润滑介质,该冷却和润滑介质优选地导致这些片组件的冷却和润滑。0008 如已指出的,第一致动活塞和第二致动活塞具有互相相反的致动。
21、方向。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这些致动方向是彼此相反,其方式为使得在致动活塞的致动方向上发生移动的情况下,这些致动活塞是背离彼此移动的。除其他事项之外,这允许用于这些致动活塞的驱动器被安排成彼此相对接近,也就是说,例如,如果这些致动活塞是液压可致动的致动活塞的话,使这些关联的压力施加腔室能够紧密地安排在一起。因此,例如,所述压力施加腔室可以安排在这些致动活塞的相互面对的侧面上。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有可能实现双离合器装置的紧凑构造。0009 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两个内片支架被连接到一个管状的离合器主轮毂上用于共同旋转,这个管状的离合器主轮。
22、毂被可旋转地支撑在一个固定的承载管上。因此,该管状的离合器主轮毂(该离合器主轮毂由于连接到两个内片支架上用于共同旋转而可以同样被视作双离合器装置的输入侧)不是完全地并且优选地一点都不支撑在这些变速器输入轴之一上,而是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固定的承载管上。首先,这具有以下优点:该驱动单元的轴的任何振动只可以经由双离合器装置传送相对少的程度或者根本不会传送到这些变速器输入轴。此外,使用固定的承载管具有的优点是:离合器或它的一部分不必为了在一个径向向外的方向上支撑在变速器壳上而在末端凸出进入该变速器壳中,这样的支撑将会导致轴向总长度较大的设计。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此外优选的是如果承载管延伸进入离合器主轮。
23、毂中,并且离合器输入轴、第一变速器输入轴和/或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优选地延伸进入承载管中以便获得双离合器装置的特别紧凑的构造。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如果这些致动活塞在轴向方向上被安排在内片支架之间(这些承载件被连接到管状的离合器主轮毂上)以便使双离合器装置的构造特别紧凑。0010 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承载管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壳部分上。例如,该固定的壳部分可以是一个变速器壳或一个驱动器或电动机壳的一部分。以此方式,有可能在所述固定的壳部分之一上可靠地支持该驱动系内的任何振动。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此外优选的是如果这两个多片式离合器是经由壳部分和承载管,特别优。
24、选地通过承载管与离合器主轮毂之间的一个旋转联轴器,可以得到用于冷却和润滑这些片组件的油的供应和/或用于致动这些致动活塞的加压油的供应。以此方式,例如,有可能在壳部分和承载管内形成适当的管道。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此外优选的是如果油用作用于供应被配置给致动活塞的任何补偿腔室的补偿油。0011 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致动活塞被配置了一个第一压力施加腔室,而第二致动活塞被配置了一个第二压力施加腔室,其中这些压说 明 书CN 103032482 A3/12页7力施加腔室优选是用于接受一种液压介质(如,液压油)的腔室。这些压力施加腔室被安排在这些致动活塞的互相面对的侧面上,。
25、在这些压力施加腔室内,压力增加导致对应的致动活塞在其致动方向上的移动。换言之,在此有可能提供紧密邻近的压力施加腔室,这因此可以有助于双离合器装置的紧凑构造并且有助于供应压力介质的简明性。在这个实施方案中,优选的是如果这些压力施加腔室在轴向方向上被连接到离合器主轮毂上的一个分隔安排彼此分离开,在适当时用于共同旋转。这个分隔安排在其径向外端部分中由两个分隔壁形成,这两个分隔壁在轴向方向上分离开。换言之,在该分隔安排的径向外端部分中提供的这些分隔壁在轴向方向上不在一起或者不在轴向方向上支撑在彼此之上,尤其是因为这些分隔壁的稳定性足以耐受这些压力施加腔室内的压力。因此,在此在这些压力施加腔室之间提供了。
26、一个特别简单、小型且轻型的分隔安排,从而有助于简化双离合器装置的构造。在此优选的是如果这些分隔壁被设计为成形的金属板部件以便实现一种特别轻型的而又稳定构造的分隔安排,这种安排是特别容易生产的。此外为了能够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省却用于这些致动活塞的额外支撑和引导手段,在关联的分隔壁上可以支撑或已支撑这些致动活塞,特别优选地是在径向方向和/或在轴向方向上。因此,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特别优选的是如果致动活塞在所述活塞的静止位置中在轴向方向上被支撑在所关联的分隔壁上,其中该致动活塞优选是被预先加载到该分隔壁中,其结果是该分隔壁因此在此用作一个停止件。0012 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
27、,这些致动活塞被各自配置了至少一个返回元件。这至少一个返回元件可以是(例如)一个复位弹簧,特别优选的是一个螺旋弹簧。为了能够以特别可靠的方式在双离合器装置内获取对应的返回元件的返回力,当在轴向方向上观看时,对应的致动活塞上的返回元件的接合表面与用于在轴向方向上在关联的分隔壁上支撑该致动活塞的一个支撑表面相重叠。在此优选的是如果重叠的程度是对应的致动活塞上的返回元件的接合表面的至少90%,特别优选是100。例如,在设计成螺旋弹簧的返回元件的情况下,对应的致动活塞上的返回元件的接合表面可以是一个圆形区域或者是圆环形式的一个区域。然而,优选的是如果该返回元件直接作用于的是相应致动活塞上的返回元件的该。
28、接合表面,还有可能的是该返回元件由多个部分形成,也就是说,例如,由一个螺旋弹簧以及一个在末端处的支撑部分形成。0013 为了进一步简化双离合器装置的构造,该分隔安排被设计成在一个径向向外的方向上很短,使得其外直径小于这些致动活塞的外直径,优选地是小于这些片组件的内直径。因此,该分隔安排具有非常小型的设计并且(例如)不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延伸到外片支架或类似物那么远,例如,如在DE 101 46 606 A1的情况中,并且,其结果是有可能实现双离合器装置的甚至更紧凑、更简单以及更轻型的构造。分隔安排的功能(即,一方面,将压力施加腔室彼此分离,并且另一方面,在适当的情况下对这些致动活塞的支撑起作用)不。
29、受此影响。为了能够在两个片组件中使用具有类似设计的外片(优选相同的外片),并且当这两个片组件被认为是在轴向方向上时能够导致在平行安排的这些片组件之间的实质性重叠,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这些外片支架各自具有一个管状的外片承载部分,具有一个管状的桥接部分的第一或第二外片支架,第一或第二外片支架的外片承载部分相对于该管状的桥接部分在径向上向内偏移,同时该桥接部分在径向上在外部桥接另一个外片支架的外片承载部分。为了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允许简单的组说 明 书CN 103032482 A4/12页8装,也就是说,例如,为了能够将另一个外片支架的外片承载部分容易地引入到第一或第。
30、二外片支架的桥接部分中,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或第二外片支架的外片承载部分优选地以可释放的方式且用于共同旋转而连接到桥接部分上。以此方式,可以先将另一个外片支架的外片承载部分引入到第一或第二外片支架的桥接部分中,其后,将第一或第二外片支架的外片承载部分以可释放的方式且用于共同旋转而连接到桥接部分上。在这个背景中,也可以说是,第一或第二外片支架的外片承载部分被设计成一个分离的部件。为了简化第一或第二外片支架的外片承载部分到其桥接部分上的连接,特别优选的是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如果所述外片承载部分在轴向方向上可以与桥接部分接合到一起或已接合到一起。0014 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
31、方案中,这个实施方案是基于上述实施方案的,外片支架的这些外片承载部分具有相同的内直径。在这种情况下,此外优选的是如果第一和第二片组件具有相同的外片,从而使之有可能由于外片承载部分的相同的内直径而减少不同部件的数目。0015 一方面为了确保外片承载部分到该桥接部分的用于共同旋转的可靠连接,以及另一方面为了允许简单的组装和生产,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与桥接部分可以接合到一起或已接合到一起的外片承载部分具有多个凸起,这些凸起在径向上向外突出并且在一个轴向方向上可以被引入或已被引入该管状桥接部分的末端中的凹座中。为了简化外片承载部分的生产,这些突出的凸起优选地提供在外片承载。
32、部分的末端上并且特别优选地由在径向上向外弯曲的金属板舌部形成。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此外优选的是如果与桥接部分可以接合到一起或已接合到一起的外片承载部分在一个轴向方向上可以被固定或已固定在桥接部分上,特别优选地通过一个保持环,在适当时是位于内部的一个保持环。内部安排是优选的,只要该保持环在双离合器装置的操作过程中或者在桥接部分的旋转过程中无法以不希望的方式展开而变松。0016 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该双离合器装置具有一个离合器输入轴。尽管在此使用了词语“离合器输入轴”,但是离合器输入轴还可以可替代地称为离合器输入轮毂。离合器输入轴延伸进入离合器主轮毂中并且优选地还。
33、延伸进入上述承载管中,以便经由一个旋转驱动部件与离合器主轮毂处于旋转性驱动连接。在此,该旋转驱动部件可以被设计成与离合器输入轴分离或者与离合器输入轴成一体,后一种选项是优选的。不管旋转驱动部件的相应设计,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这个实施方案具有的优点是,离合器输入轴的扭矩可以被直接传送到离合器主轮毂,同时有可能省却用来容纳这些多片式离合器以及传送该扭矩的一个昂贵的离合器壳。将离合器输入轴的扭矩传送到离合器主轮毂只要求具有小型构造的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并且,因此有可能一方面减轻重量并且另一方面减少用于双离合器装置的组装或生产费用。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该旋转驱动部件优选地被制成在一个径向向外的方向上。
34、接近离合器主轮毂,以便避免限制用于多片式离合器以及关联的元件(如这些致动活塞)的安装空间,并且获得在一段相对较短的距离上的在离合器输入轴与离合器主轮毂之间的旋转性驱动连接。为了进一步增强后一种优点,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如果旋转驱动部件与离合器主轮毂的在径向上向内面向的侧面处于旋转性驱动连接。0017 一方面为了实现在离合器输入轴与离合器主轮毂之间的旋转性驱动连接,以及另一方面既确保可靠的旋转驱动又确保组装简便性,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说 明 书CN 103032482 A5/12页9优选实施方案中,该旋转驱动部件具有外部齿形,该外部齿形啮合在离合器主轮毂上的内部齿形或端。
35、部齿形中,其中外部齿形与内部齿形或端部齿形一起优选地形成一个花键系统。为了通过改善(例如)监视安装的能力来简化离合器主轮毂在上述承载管上的安装,离合器主轮毂上的内部齿形特别优选地具有一个内直径,该内直径是大于离合器主轮毂的最小内直径。0018 为了实现离合器输入轴相对于离合器主轮毂的紧固安排,其中离合器输入轴经由旋转驱动部件而与离合器主轮毂成旋转性驱动连接;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存在着被安排在离合器输入轴与承载管之间的至少一个径向轴承,优选是一个滚动接触轴承,特别优选是一个滚珠轴承。以此方式,不仅是离合器主轮毂并且离合器输入轴也被可靠地安排或支撑在承载管上。在这个。
36、实施方案中,此外优选的是如果径向轴承是被安排在承载管的内侧与离合器输入轴的外侧之间以便实现一个节省空间的安排。0019 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径向轴承(优选是一个滚动接触轴承,特别优选是一个滚珠轴承)被安排在离合器主轮毂与承载管之间,在适当时在离合器主轮毂的内侧与承载管的外侧之间。因此,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实现了离合器主轮毂在承载管上的特别紧固的安排。0020 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双离合器装置被安排在一个壳罩中,该壳罩由一个可拆卸的壳盖封闭。该壳罩优选是一个变速器壳罩,同时该可拆卸的壳盖优选地是由用于封闭该变速器壳罩的一个变速器。
37、壳盖形成。如以上已经指出的,该承载管优选地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壳部分上,其中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该固定的壳部分优选地由壳盖形成。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壳盖、被紧固在该壳盖上的承载管以及支撑在该承载管上的双离合器装置可以形成一个模块,这个模块作为一个整体被引入该壳罩中以便与这些变速器输入轴建立连接并且之后将壳盖连接或拧接到壳罩上。这相当大地简化了组装。0021 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这些内片支架各自具有一个用于保持这些内片的管状内片承载部分以及一个径向支撑部分,这个管状内片承载部分通过该径向支撑部分连接到离合器主轮毂上用于共同旋转。在这个实施方案中,优选的是如果至少一个径向支。
38、撑部分以及优选是两个径向支撑部分在一个径向方向上被向外延伸超过所关联的内片承载部分,其方式为使得关联的片组件在轴向方向上可以被支撑或已支撑在该径向支撑部分上。因此,有可能通过简单的方式来提供一个用于其上作用有该致动活塞的力的片组件的支座或停止件。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特别优选的是如果该径向支撑部分具有一个突起部,该突起部用于在所述支撑部分延伸超过所关联的内片承载部分的区域中支撑该片组件,这个突起部优选地具有环状设计以便将片组件的这些邻接片的环状形状考虑进去。0022 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另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这些内片支架的径向支撑部分之一在一个径向方向上向外延伸超过所关联的内片承载部。
39、分,其方式为使得它形成用于一个电动机器的转子的一个承载部分。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实现了通过该径向支撑部分以及连接到该径向支撑部分上的离合器主轮毂在承载管上对转子的特别可靠的支撑。由于该径向支撑部分(它延伸超过所关联的内片承载部分)的承载部分此外仅具有承说 明 书CN 103032482 A6/12页10载该转子的功能,因此它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与旨在执行的功能相匹配而没有像例如从DE 101 46 606 A1中知道的转子被安排在该外片支架上的情况下会出现的过于严重地影响双离合器装置的其他部件。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此外优选的是如果该承载部分在一个径向方向上被安排在外片支架外部,具有管状设计和/或在一。
40、个径向方向上在外部环绕了这些外片支架中的至少一个以便获得一种特别紧凑构造以及小的轴向总长度的双离合器装置。附图说明0023 以下通过一个说明性实施方案并参见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单个附图示出了在驱动系内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截面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 该图示出了在机动车辆的驱动系内平行式湿式双离合器装置2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双离合器装置2被安排在驱动单元4与变速器6之间,该驱动单元优选地被设计成一台内燃发动机。虽然驱动单元4在该图中仅被示意性地示出,但示出了变速器6的一个变速器壳8、一个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0、一个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以及一个变速器壳盖14。00。
41、25 双离合器装置2是被安排在一个变速器壳罩中,该变速器壳罩由变速器壳8形成并且由变速器壳盖14封闭,其中变速器壳盖14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固定在变速器壳8的变速器壳罩上。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0至少部分地被设计成一个空心轴,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在轴向方向16、18上延伸进入该空心轴中,因此,也有可能将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称为内变速器输入轴12。这两个变速器输入轴10、12是同心地安排或者以在径向上嵌套的方式安排的。除了已经提到的相反的轴向方向16、18(双离合器装置2的旋转轴线20也在这些轴向方向上延伸)之外,此外在图中还通过适当的箭头指出了双离合器装置2和驱动系的互相相反的径向方向22、24以及互。
42、相相反的圆周方向26、28。0026 双离合器装置2具有一个第一多片式离合器30以及一个第二多片式离合器32。第一多片式离合器30被配置给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0以便选择性地在驱动单元4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0之间传送扭矩,而第二多片式离合器32被配置给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以便选择性地在驱动单元4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之间传送扭矩。第一多片式离合器30具有一个第一外片支架34、一个第一内片支架36以及一个第一片组件38。以对应的方式,第二多片式离合器32具有一个第二外片支架40、一个第二内片支架42以及一个第二片组件44。第一片组件38被配置了一个液压可驱动的第一致动活塞46,而第二片组件44被配置。
43、了一个液压可驱动的第二致动活塞48。第一致动活塞46具有一个第一致动方向50,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致动方向对应于轴向方向18,而第二致动活塞48具有一个第二致动方向52,在所说明的实施方案中,第二致动方向对应于轴向方向16。换言之,这些致动活塞46、48的致动方向50、52是互相相反的,其中当这些致动活塞46、48在其致动方向50、52上移动时,它们在轴向方向16、18上被移动分开。在此,术语“致动方向50、52”旨在表示这些致动活塞46、48为了压缩所关联的片组件38和44而进行移动的方向。0027 第二外片支架40是基本上由一个在径向方向22、24上延伸的径向支撑部分54以及一个管状的外片承载部分56组成,其中外片承载部分56一体式地邻接该径向支撑部分54在径向方向22上指向外的一端并且在轴向方向18上从径向支撑部分54延伸。外片承说 明 书CN 103032482 A10。